期刊文献+
共找到1,142篇文章
< 1 2 5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ssues concerning Migrant Workers' Participation in the New Rural Cooperative Medical System and Countermeasures——Based on the Survey in Wenjiang District and Jintang County, Chengdu City 被引量:1
1
作者 GUO Ming-liang ,LI Yao,XU Hui-zhen College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Sichu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Chengdu 611130,China 《Asian Agricultural Research》 2012年第5期32-35,42,共5页
We conduct questionnaire survey of migrant workers in Wenjiang District and Jintang County of Chengdu City,respectively,using the method of key-point investigation and the sampling survey. We describe the status quo o... We conduct questionnaire survey of migrant workers in Wenjiang District and Jintang County of Chengdu City,respectively,using the method of key-point investigation and the sampling survey. We describe the status quo of the sample migrant workers' participation in the New Rural Cooperative Medical System,analyze the issues concerning migrant workers' participation in the New Rural Cooperative Medical System,and put forward the countermeasures and recommendations as follows: using many types of medical insurance; establishing universal reimbursement points in strange land and premium-paying system for migrant workers; making the proportion of reimbursement open and transparent; establishing and improving medicare security system for migrant worke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e New rural Cooperative Medical System MIGRANT w
下载PDF
Cross-sectional population based study ascertain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US rural adults with mental health concerns who perceived a stigma regarding mental health issues
2
作者 Kathryn J. Pederson M. Nawal Lutfiyya +4 位作者 Laura C. Palombi David R. Simmons Darin J. Steenerson Kenzie G. Hohman Krista L. Huot 《Health》 2013年第4期695-702,共8页
Introduction: Mental health i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overall health. Mental illness is a leading cause of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in the US and is associated with chronic diseases such as heart disease, diabetes, ... Introduction: Mental health i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overall health. Mental illness is a leading cause of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in the US and is associated with chronic diseases such as heart disease, diabetes, and arthritis. In the US, most people with mental health issues or disorders remain untreated. Epidemiological studies have identified rural residents as being at greater risk for health disparities;as a result, rural residents are a vulnerable population in terms of mental health and mental health care. Research has demonstrated that perceived stigma can be a significant barrier to rural residents seeking mental health care. This study examined the research question: What ar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US rural adults with mental health concerns who perceived stigma? Methods: 2007 Behavioral Risk Factor Surveillance System (BRFSS) data were analyzed using bivariate and multivariate techniques to answer the research question. 2007 BRFSS data were used because in that year non-institutionalized US adults in 37 states and territories were queried about their attitudes toward mental illness. BRFSS is a random digit telephone survey that uses a complex multi-stage sampling approach and subsequently a weighting factor is calculated for application to the data in order to ensure that they are representative of the US population based on the most recent census data. Only weighted data were analyzed. Results: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revealed that rural adults reporting mental health concerns who perceived stigma regarding mental health were more likely to be unemployed seeking work or not working and not seeking work, military veterans, or to have deferred medical care because of cost. They were also more likely to not have a health care provider and to rarely or never feel supported emotionally. Conclusions: Support systems may render people with mental health issues less vulnerable to perceiving stigma, thus assisting with removing stigma as a barrier to care. Pharmacist may play a role as support in communities, especially where access to health care providers may be limi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RFSS Surveillance Data rural MENTAL HEALTH PERCEIVED STIGMA of MENTAL HEALTH issues
下载PDF
Farmers' Self-decision Right in New Countryside Construction——An interview with Lu Xueyi,a specialist on rural issues
3
作者 YUN XIANG 《The Journal of Human Rights》 2006年第6期4-6,共3页
Lu Xueyi graduated from the Philosophy Department of Beijing University in 1962. He pursued graduate studies at the Philosophy Institute of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during 1962-1965. He has long been eng... Lu Xueyi graduated from the Philosophy Department of Beijing University in 1962. He pursued graduate studies at the Philosophy Institute of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during 1962-1965. He has long been engaged in the study of sociology, social structure and rural development. He worked once as director of the Sociology Institute of CASS. After 1998 he.. has served as member of the Academic Committee of CASS. In 1996 he became president of China Sociology Society. He was a deputy to the Eighth and Ninth National People's Congresses. He is author of The Chinese Countryside and Chinese Farmers amid Reforms, Chinese Society in a Transitional Period, Evolution of China's Social Structure and On Agriculture, the Countryside and Peasantr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lf-decision Right in New Countryside Construction FARMERS An interview with Lu Xueyi a specialist on rural issues
下载PDF
中国式乡村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关系问题 被引量:5
4
作者 陆益龙 周磊刚 《社会科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9,211,共10页
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目标,乡村治理现代化是必要的动力和重要的支撑。变革和创新乡村治理以促进农业农村农民的现代化发展,必须结合中国国情和实际需要,科学合理地应对和协调城镇化与乡村振兴、公共管理与村民自治、保护与发展、... 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目标,乡村治理现代化是必要的动力和重要的支撑。变革和创新乡村治理以促进农业农村农民的现代化发展,必须结合中国国情和实际需要,科学合理地应对和协调城镇化与乡村振兴、公共管理与村民自治、保护与发展、耕地保护与制度创新、农业与非农化、先富与共同富裕之间的关系问题。重视并处理好这六大重要关系问题,一方面可规避单向度发展,另一方面可避免政策与实践的二元对立,从而有效推进中国式乡村治理现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乡村治理 关系问题
下载PDF
百年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历史反思与时代性超越——兼论“三农”问题的历史累积与乡村振兴的实现 被引量:1
5
作者 王先明 《理论与现代化》 2024年第1期65-75,共11页
以洋务运动为始,中国走上以工业化为主导的现代化道路。但是,中国传统文明与西方式现代化取向之间形成历史“悖论”,这种悖论关系更突出体现在城乡背离化发展态势上。如何走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道路,并从根本上摆脱这一困境,一直是... 以洋务运动为始,中国走上以工业化为主导的现代化道路。但是,中国传统文明与西方式现代化取向之间形成历史“悖论”,这种悖论关系更突出体现在城乡背离化发展态势上。如何走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道路,并从根本上摆脱这一困境,一直是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之一。在总结和汲取近代以来中国现代化发展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成功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中国共产党通过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从根本上突破近代以来百余年的“三农”困境,从而解决了中国现代化发展中的“悖论”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化进程 “三农”问题 城乡背离化 乡村振兴
下载PDF
由强省到强国:省级政府推进特色农业强国政策体系的异质性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金福子 邢畅 《四川行政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67-77,103,共12页
农业强省是农业强国的有机组成部分,地方政府对农业强国战略的推进是农业强国建设的重要环节。农业强国的政策体系主要以政策背景、政策手段和政策目标三大要素来构成。其中,政策背景作为出发点,分别从制度空间、经济空间、社会空间描... 农业强省是农业强国的有机组成部分,地方政府对农业强国战略的推进是农业强国建设的重要环节。农业强国的政策体系主要以政策背景、政策手段和政策目标三大要素来构成。其中,政策背景作为出发点,分别从制度空间、经济空间、社会空间描绘出现实图景。各省以构建保障体系、产业体系、支持体系和创新体系的政策手段来贯彻落实农业强国战略,勾勒出鲜明的农业强国建设着力点。政策目标是政策体系的归宿点,央地政策的精准匹配体现出协同治理的思想。在建设农业强国的实践中,各省级政府要统筹发挥好不同体系的作用,打造具有弹性的特色农业强国建设体系,协调好中央与地方治理的关系,实现央地协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强国 政府工作报告 “三农”问题
下载PDF
农村家庭教育研究的现状、热点及前瞻
7
作者 王明露 颜庆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 2024年第6期34-43,共10页
农村家庭教育是以家庭教育的实施场域命名的教育形态,并日益成为攸关农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与追求的公共事务。农村家庭教育既是家庭教育的一个特殊形态,又是开展家庭教育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在分析农村家庭教育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梳... 农村家庭教育是以家庭教育的实施场域命名的教育形态,并日益成为攸关农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与追求的公共事务。农村家庭教育既是家庭教育的一个特殊形态,又是开展家庭教育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在分析农村家庭教育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梳理了农村家庭教育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农村发展与家庭教育内在逻辑关联,农村特殊群体家庭教育,农村家庭教育投资,农村家校社协同育人,农村家庭教育的问题与对策。展望未来,应关注农村家庭结构类型的新变化,发掘农村家庭教育的特有问题,厘清农村家庭教育投资和农村家庭投资教育的研究边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 家庭教育 研究热点 研究趋势
下载PDF
“三孩”政策背景下我国乡村生育政策的创新与完善研究
8
作者 周晓焱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43-47,共5页
进入新世纪以来,受长期计划生育政策惯性、生育观念转变和大范围人口流动的影响,我国乡村人口呈现出总量快速下降、人口结构恶化、总和生育率下降、新生儿性别比失调等问题。2021年“三孩”政策推出,提出应对我国生育政策进行综合性设计... 进入新世纪以来,受长期计划生育政策惯性、生育观念转变和大范围人口流动的影响,我国乡村人口呈现出总量快速下降、人口结构恶化、总和生育率下降、新生儿性别比失调等问题。2021年“三孩”政策推出,提出应对我国生育政策进行综合性设计,以顺应我国乡村人口发展的需求。我国现有生育支持政策对于化解乡村生育问题还存在较多不足,需要秉持科学化和统筹城乡理念,抛弃历史包袱和政策惯性,遵循推进政策普惠化和系统化的思路进行政策调整,并不断完善政策执行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孩”政策 乡村生育问题 生育政策 创新与完善
下载PDF
以农业服务规模化促进农业提质增效——基于322家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典型案例分析
9
作者 柳岩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CAS 2024年第3期1-8,共8页
土地规模与服务规模是推进我国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两种重要途径,基于322家典型案例分析发现,各地区都在积极探索把以“土地流转”方式联农带农逐渐转变为以“经营托管”方式联农带农。在典型案例中,种植类合作社(占比40%)和农机合作社(... 土地规模与服务规模是推进我国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两种重要途径,基于322家典型案例分析发现,各地区都在积极探索把以“土地流转”方式联农带农逐渐转变为以“经营托管”方式联农带农。在典型案例中,种植类合作社(占比40%)和农机合作社(占比15%)以“生产托管”方式联农带农,不断尝试通过节约劳动型的机械技术和节约土地型的生物、化学和信息技术扩大服务规模,依托“N+服务”模式,使服务逐步延伸到耕、种、防、收、烘、储、销等农业生产全过程;养殖类合作社(占比约20%)采用“技术+服务”方式逐步形成“统一综合服务+分户饲养+拓展种植”的种养结合循环发展模式,提高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通过调研案例发现,面向小农户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供给不足、服务效率低、服务水平低的情况普遍存在,仅依靠市场自身发展扩大农业服务规模、提升农业服务效率和水平的能力和空间有限,还需在增服务、增效率、提水平等方面进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夯实推进农业服务规模化发展的政策基础,转变农业生产运营模式和服务模式,探索土地规模化与服务规模化协调发展机制,稳步扩大农业服务规模,打造新型农业社会化组织队伍,促进农业发展提质增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服务规模 扶持政策 农业提质增效 典型案例 “三农”
下载PDF
习近平关于加快建设农业强国重要论述的出场逻辑、理论要旨与价值意蕴
10
作者 韩广富 谭富鸿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1-12,共12页
习近平关于加快建设农业强国重要论述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三农”战略思想的重要内容。就出场逻辑而言,习近平关于加快建设农业强国重要论述是马克思主义农业现代化思想与中国“三农”具体实际相结合的时代产物,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农业强... 习近平关于加快建设农业强国重要论述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三农”战略思想的重要内容。就出场逻辑而言,习近平关于加快建设农业强国重要论述是马克思主义农业现代化思想与中国“三农”具体实际相结合的时代产物,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农业强国建设百年探索经验的凝练和升华,是新发展阶段破解农业“规模不经济”难题、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现实回应。就理论要旨而言,习近平关于加快建设农业强国重要论述科学回答了新征程上加快建设中国特色农业强国的战略定位、首要课题、根本出路和价值旨归等关键问题,在共性和个性、应然和实然的良性互动间立体地擘画出中国特色农业强国的理论和实践图景。就价值意蕴而言,习近平关于加快建设农业强国重要论述是对马克思主义农业现代化思想的拓展和创新,是立足“大国小农”国情、建设中国特色农业强国的实践指南,也为超越西方桎梏、探索世界农业现代化新模式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征程 习近平 “三农”问题 农业强国 乡村振兴
下载PDF
邓小平对工农城乡关系战略重构的探索
11
作者 郑有贵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28-35,共8页
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探索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主张经济发展以农业为战略重点、首先解决农村问题、让农民富起来。这是基于中国生产力水平、产业结构、要解决的现实问题和要实现的战略目标的重大变化,对社会主义革命... 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探索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主张经济发展以农业为战略重点、首先解决农村问题、让农民富起来。这是基于中国生产力水平、产业结构、要解决的现实问题和要实现的战略目标的重大变化,对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实行以重工业为中心、城市先行发展、产业发展目标重于增收目标的突破演进。这是在国民经济由以农业为主转变为以工业为主后,着眼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全局对工农城乡关系的战略重构,形成的促进工农城乡协调发展的新方略,既成为工业化新进程中巩固农业农村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基础地位的保障,又促进了城乡二元结构的破解和农业农村向现代化的演进,对如何构建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一二步战略相适应的工农城乡关系的时代之问作出了回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邓小平 工农城乡关系 以农业为战略重点 首先解决农村问题 让农民富起来
下载PDF
继续教育在服务乡村振兴中的价值及其实现路径 被引量:1
12
作者 肖辉 李峻 《终身教育研究》 2024年第1期33-41,共9页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面临多重阻碍,主要表现在:“乡村经济精英”断层导致“三产融合”的内生动力不足,人口技能结构老化使得产业振兴的支撑性力量缺失,以及意义共同体解构而引起的文化衰败与乡村公共精神式微。继续教育在乡村振兴中具有多...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面临多重阻碍,主要表现在:“乡村经济精英”断层导致“三产融合”的内生动力不足,人口技能结构老化使得产业振兴的支撑性力量缺失,以及意义共同体解构而引起的文化衰败与乡村公共精神式微。继续教育在乡村振兴中具有多重功能性价值:它可以通过重塑乡村青年精英群体来引领乡村振兴;可以通过优化村民技能结构来破除乡村的积累劣势;可以通过构建乡村文化再生机制来激活乡村资源要素。为充分发挥自身在乡村振兴中的功能性价值,继续教育需要全面深度融入乡村社会并与乡村社会构建“命运共同体”;需要发挥自身的文化治理功能构建乡村社会的“意义共同体”;需要根据农民企业家的成长需求构建乡村“学习共同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继续教育 乡村振兴 乡村教育 “三农”问题 三产融合
下载PDF
数字乡村建设的驱动因素与路径选择——组态视角下的定性比较分析
13
作者 王佳兴 林韬杰 邱寒青 《科技管理研究》 2024年第6期177-186,共10页
根据北京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发布的《县域数字乡村指数》,中国部分地区的乡村数字化指数偏低,区域间存在“数字鸿沟”现象,然而关于数字乡村发展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缺乏。为助力政府科学精准地驱动数字乡村发展、破解中国数字乡村发... 根据北京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发布的《县域数字乡村指数》,中国部分地区的乡村数字化指数偏低,区域间存在“数字鸿沟”现象,然而关于数字乡村发展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缺乏。为助力政府科学精准地驱动数字乡村发展、破解中国数字乡村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探索生成高水平数字乡村建设成效的具体路径。基于“社会-技术”理论框架,以《县域数字乡村指数(2020)》中28个省份为研究对象,采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从社会、技术和外部环境3个层面分析数字乡村建设成效的影响机制和驱动路径,并通过条件组态充分性分析高水平数字乡村建设成效的实现路径。结果发现:与《县域数字乡村指数》总体结果一致,28个省份数字乡村建设成效差异明显,从东部、中部到西部依次呈现递减趋势;数字乡村发展本质上在于及时回应公众期望及诉求,实现政策服务供给与人民多元需求的相互匹配,其建设成效受到公共需求压力、社会舆论宣传、技术软实力、数字化服务能力、领导重视、财政支持等多维因素的共同作用,技术创新驱动型、综合协调联动型、社会压力响应型是其实现高水平建设成效的3条驱动路径。因此,中国进一步高质量发展数字乡村,要始终坚持以农民需求为中心的数字乡村发展导向,持续提升现代化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同时强化多种要素协同整合,并提升数字乡村建设的策略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乡村建设 乡村数字化指数 公共需求 组态分析 “三农”问题 乡村振兴
下载PDF
乡村市场失衡协调化发展研究
14
作者 范永忠 范龙昌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17期211-217,共7页
乡村市场失衡已成一种共识,协调化是乡村市场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立足中国城乡市场失衡情境,推进“四化”同步、城乡融合与三产融合,促进乡村市场协调发展,夯实农业发展基础。通过考察乡村市场化的摸索与定调、有为政府主导下的有... 乡村市场失衡已成一种共识,协调化是乡村市场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立足中国城乡市场失衡情境,推进“四化”同步、城乡融合与三产融合,促进乡村市场协调发展,夯实农业发展基础。通过考察乡村市场化的摸索与定调、有为政府主导下的有效市场形成及统一大市场提出与建设3个阶段的演化进程,系统分析了城乡市场协调面临的产品市场以及城乡要素市场分割问题,其根本原因如下:一是农业不强;二是区域与部门分割的本位主义,使乡村市场发展错失了公平发展的历史机遇与机会。在有为政府主导下的有效市场制度基础上,提出联结是乡村市场协调化发展的前提,融合是乡村市场协调化发展的关键,强农是乡村市场协调化发展的基础和重要保障,打造乡村市场高质量协调发展的“联结-融合-强农”的实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市场 演化 失衡问题 制度基础 实现路径
下载PDF
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路径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紫茹 张海燕 《智慧农业导刊》 2024年第6期193-196,共4页
在民族复兴的进程中,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是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乡村振兴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依托。针对当前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中出现的农村陋习持续存在且农民主体意识薄弱、基层干部认识不足且专业人才队伍缺乏、文化设施建设落后且... 在民族复兴的进程中,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是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乡村振兴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依托。针对当前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中出现的农村陋习持续存在且农民主体意识薄弱、基层干部认识不足且专业人才队伍缺乏、文化设施建设落后且文化产品供给不足的问题,采用文献研究法,结合农村实际情况,探究新时代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优化路径。提出从三方面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提升农民主体意识;加强基层干部培养,着力人才队伍建设;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重塑乡村本土文化。为农村文化建设高质量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强大的精神文明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农业农村现代化 “三农”问题 优化路径
下载PDF
沈阳市农业职业经理人培育问题研究
16
作者 王琪 陈孟超 陈芊橙 《农业科技与装备》 2024年第2期127-128,131,共3页
阐述沈阳市农业职业经理人的培育现状,从培育机制、培育内容、培育师资、培育渠道等方面来分析沈阳市农业职业经理人培训中存在的问题,最后从健全培训机制、完善培育内容、优化培训师资、扩展培育渠道等方面提出可行性建议,旨在提高农... 阐述沈阳市农业职业经理人的培育现状,从培育机制、培育内容、培育师资、培育渠道等方面来分析沈阳市农业职业经理人培训中存在的问题,最后从健全培训机制、完善培育内容、优化培训师资、扩展培育渠道等方面提出可行性建议,旨在提高农业职业经理人的培训质量、加大农业职业经理人才的输出质量,进而为乡村振兴奠定人才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农业职业经理人 培训问题 沈阳
下载PDF
新时代乡村振兴的生成逻辑、价值意义与路径优化 被引量:1
17
作者 陈瑶 《智慧农业导刊》 2024年第8期184-188,共5页
坚持以人为本,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乡村振兴的理论基础和现实要求。解决“三农”问题离不开乡村振兴,我国历代领导人关于“三农”问题的重要论述和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乡村振兴的生成理路。乡村振兴的价值意义在于可以破解乡... 坚持以人为本,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乡村振兴的理论基础和现实要求。解决“三农”问题离不开乡村振兴,我国历代领导人关于“三农”问题的重要论述和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乡村振兴的生成理路。乡村振兴的价值意义在于可以破解乡村治理难题、解决社会主要矛盾、推进经济社会稳定发展和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加速推进。该文立足乡村振兴的生成逻辑与价值意义,提出应从党的领导、公众参与、治理体制和社会协同等方面来推进乡村振兴,以乡村振兴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中国共产党 乡村振兴 路径优化 “三农”问题
下载PDF
乡村新质生产力:内涵特征、必要性及培育路径
18
作者 田云腾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4期19-24,共6页
习近平总书记着眼于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型与经济结构升级的历史节点,创造性地提出“新质生产力”这一全新概念。从政治经济学角度考察,新质生产力是以关键性技术突破为主导,以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为核心,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 习近平总书记着眼于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型与经济结构升级的历史节点,创造性地提出“新质生产力”这一全新概念。从政治经济学角度考察,新质生产力是以关键性技术突破为主导,以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为核心,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质变为基本内涵的先进生产力,代表着生产力的跃迁。“三农”问题一直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当前农业科技创新不足、农村产业过于薄弱、农民收入结构单一等问题仍是焦点,促进乡村全要素生产率大幅度提升,加快形成乡村新质生产力是更好推进乡村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对于解决“三农”问题具有深刻意义。基于此,在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大背景下,明确发展乡村新质生产力的必要性,厘清乡村新质生产力内涵特征以及加快形成乡村新质生产力是实现乡村振兴、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乡村振兴 “三农”
下载PDF
乡村体育赛事旅游应对“三农”问题研究
19
作者 罗乔有 罗赣 《四川旅游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50-57,共8页
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参与式观察法等,以贵州“村BA”和贵州“村超”为例,对乡村体育赛事旅游应对“三农”问题的逻辑理路、价值意蕴与实践路向进行探讨。乡村体育赛事旅游应对“三农”问题的逻辑理路为主体地位:乡村体育赛事... 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参与式观察法等,以贵州“村BA”和贵州“村超”为例,对乡村体育赛事旅游应对“三农”问题的逻辑理路、价值意蕴与实践路向进行探讨。乡村体育赛事旅游应对“三农”问题的逻辑理路为主体地位:乡村体育赛事旅游的农民参与;基础环境:乡村体育赛事旅游的农村承载;服务供给:乡村体育赛事旅游的农业支持。价值意蕴为促进农民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双向提高,促进农村人文环境与生态环境双重优化,促进农副产品与农业旅游双边发展。实践路向为优化赛事管理机制,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扩大赛事引流效应,推动电商兴农兴村;融合地方多样特色,文化点亮乡风文明;资源整合优化配置,促进产业融合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赛事旅游 “三农”问题 乡村振兴
下载PDF
农村数字普惠金融促进乡村振兴的作用机制与优化路径
20
作者 余素梅 《长沙大学学报》 2024年第4期67-74,共8页
农村数字普惠金融作为新时代金融机构下沉农村市场、支持“三农”发展的重要手段,是信息时代互联网与普惠金融深度融合的产物,也是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从促进逻辑来看,农村数字普惠金融可从推动乡村产业兴旺、助力乡村生态宜居环... 农村数字普惠金融作为新时代金融机构下沉农村市场、支持“三农”发展的重要手段,是信息时代互联网与普惠金融深度融合的产物,也是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从促进逻辑来看,农村数字普惠金融可从推动乡村产业兴旺、助力乡村生态宜居环境构建、实现乡村乡风文明、促进乡村有效治理和提升乡村生活富裕水平等路径为乡村振兴注入充沛活力。但在具体的实践中,仍面临基础设施建设不足、农村居民金融素养不高、征信监管体系不完善等现实难题。因此,未来发展路径应从切实加强农村数字普惠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有效提升农村居民数字普惠金融素养、加快农村数字普惠金融相关法律法规和监管体系建设等方面入手,以农村数字普惠金融服务普及化、素养全员化、发展制度化为旨趣,更好地发挥农村数字普惠金融促进乡村振兴的应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数字普惠金融 金融服务 乡村振兴 “三农”问题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