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改良型外固定支具在严重创伤性骨折院前急救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
作者 王安红 陈衍斌 谢瑶瑶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4年第7期92-95,共4页
目的探讨改良型外固定支具在严重创伤性骨折院前急救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7月至2022年6月赣州市医疗急救中心急救科收治的60例严重创伤性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021年7月至12月收治的3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2022年1月至... 目的探讨改良型外固定支具在严重创伤性骨折院前急救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7月至2022年6月赣州市医疗急救中心急救科收治的60例严重创伤性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021年7月至12月收治的3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2022年1月至6月收治的3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外固定治疗,观察组采用改良型外固定支具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外固定操作时间、外固定松脱率,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VAS)]、舒适程度[简化舒适状况量表(GCQ)],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3、6个月生活质量[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外固定操作时间短于对照组、外固定松脱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VAS、GCQ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VAS评分低于本组治疗前,GCQ评分高于本组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VAS评分低于对照组,GCQ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整体分析发现,两组患者WHOQOL-BREF评分组间、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3、6个月WHOQOL-BREF评分高于本组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3、6个月WHOQOL-BREF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型外固定支具在严重创伤性骨折院前急救中应用价值较高,能有效缩短固定时间,降低松动率,减少患者疼痛并提高舒适度与生活质量,获得更高的患者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型外固定支具 创伤性骨折 院前急救 应用价值
下载PDF
三维创伤外固定架系统治疗创伤性胫腓骨开放性骨折的效果观察
2
作者 季锦飞 丁大志 +1 位作者 周江 王勇 《临床医药实践》 2024年第12期915-918,共4页
目的:探讨三维创伤外固定架系统(3D-EFS)治疗创伤性胫腓骨开放性骨折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2月—2023年12月收治的42例创伤性胫腓骨开放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20例)和观察组(22例)。对照组采用常... 目的:探讨三维创伤外固定架系统(3D-EFS)治疗创伤性胫腓骨开放性骨折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2月—2023年12月收治的42例创伤性胫腓骨开放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20例)和观察组(2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内固定治疗,观察组采用3D-EFS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情况、踝关节功能、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1个月的骨折愈合评分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的踝关节功能评分升高,且观察组患者的疼痛、功能和活动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6个月内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D-EFS在治疗创伤性胫腓骨开放性骨折中具有操作简便、促进骨折愈合、并发症少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 胫腓骨 开放性骨折 三维创伤外固定架系统
下载PDF
预成型肋骨锁定钛板内固定与胸部护板外固定对创伤性多发肋骨骨折的应用效果对比
3
作者 陈正钢 汤卫兵 +1 位作者 陆文强 茅怡铭 《外科研究与新技术》 2024年第1期18-22,共5页
目的探讨预成型肋骨锁定钛板内固定与胸部护板外固定对创伤性多发肋骨骨折的应用效果对比。方法选取2020年7月—2023年1月收治的创伤性多发肋骨骨折患者76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组均为38例。对照组采取胸部护板外固定治疗,观察组采... 目的探讨预成型肋骨锁定钛板内固定与胸部护板外固定对创伤性多发肋骨骨折的应用效果对比。方法选取2020年7月—2023年1月收治的创伤性多发肋骨骨折患者76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组均为38例。对照组采取胸部护板外固定治疗,观察组采取预成型肋骨锁定钛板内固定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两组患者首次下床时间、术后7 d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分别在术后7 d及术后3个月应用肺功能检测仪检测两组患者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用力肺活量(FVC)及第1秒用力呼气量占用力肺活量比值(FEV_(1)/FVC)等相关肺功能指标变化,对比两组间差异;最后对比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首次下床时间、术后7 d VAS评分、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以及骨折愈合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7 d两组患者FEV_(1)、FVC和FEV_(1)/FVC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FEV_(1)、FVC和FEV_(1)/FVC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创伤性多发肋骨骨折患者采取预成型肋骨锁定钛板内固定治疗的效果优于胸部护板外固定治疗,且能够促进患者康复,提升远期肺功能,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成型肋骨锁定钛板 胸部护板 内固定 外固定 创伤性多发肋骨骨折 肺功能 并发症
下载PDF
细节干预及分层护理在外固定联合骨赘清理治疗创伤性踝关节炎的应用效果
4
作者 马冰 《中国伤残医学》 2024年第8期121-124,共4页
目的:接受外固定联合骨赘清理治疗的创伤性踝关节炎患者,于其围术期护理工作中开展细节干预及分层护理,对缓解患者术后肿胀程度及疼痛程度、改善其负面情绪和睡眠质量的价值探究.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3月—2023年3月收治的80例创伤性踝... 目的:接受外固定联合骨赘清理治疗的创伤性踝关节炎患者,于其围术期护理工作中开展细节干预及分层护理,对缓解患者术后肿胀程度及疼痛程度、改善其负面情绪和睡眠质量的价值探究.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3月—2023年3月收治的80例创伤性踝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患者入组均接受外固定联合骨赘清理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围术期护理,观察组开展细节干预及分层护理.比较2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差异.结果:术后1、2 d,2组肿胀程度评分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6 d,观察组肿胀程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 d,2组疼痛评分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6 d,观察组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负性情绪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催眠药物、日间功能障碍评分及总分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接受外固定联合骨赘清理治疗的创伤性踝关节炎患者,于其围术期护理工作中开展细节干预及分层护理,对缓解患者术后肿胀程度及疼痛程度,改善其负面情绪和睡眠质量的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踝关节炎 外固定联合骨赘清理治疗 围术期 细节干预 分层护理 疼痛程度 负面情绪 睡眠质量
下载PDF
Closed reduction external fixator fixation versus open reduction internal fixation in the patients with Bennett fracture dislocation 被引量:6
5
作者 Li Zhongzhe Guo Yang Tian Wen Tian Guanglei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SCIE CAS CSCD 2014年第22期3902-3905,共4页
Background The Bennett fracture is either a common or a challenging problem to hand surgeons.It is still debated whether closed or open reduction gives optimal results.This study aimed to describe and assess a closed ... Background The Bennett fracture is either a common or a challenging problem to hand surgeons.It is still debated whether closed or open reduction gives optimal results.This study aimed to describe and assess a closed reduction and mini-external fixator fixation technique for the treatment of Bennett's fracture dislocation and to compare this technique versus open reduction and internal fixation.Methods From October 2002 to December 2012,56 patients with Bennett's fracture dislocation were treated by closed reduction and mini-external fixator fixation and 32 patients were treated by open reduction and internal fixation in Jishuitan Hospital.Patients with an articular step-off of more than 1 mm were excluded.All patients were assessed at a mean followup of 7 years (range 2-10 years) and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with pain levels,active range of trapeziometacarpal motion,grip strength and pinch strength,arthritic changes,and adduction deformity.Results Based on primary closed reduction maintained,the rate of anatomic reduction is 63.6%.Radiographic fracture union was achieved in all patients at a mean time of 5 weeks.At the final follow-up,there was no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in mean union time and pain levels (P=-0.2).There was also no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garding the active range of trapeziometacarpal motion (P=0.3),grip stength (P=0.6),pinch strength (P=0.2),arthritic change and loss of reduction (P=0.2).There was a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between adduction deformity and the development of arthritis (P=0.02).Conclusion Closed reduction mini-external fixator fixation should be first tried to apply in the treatment of Bennett's fracture dislocation,and open reduction internal fixation should only be performed for irreducible fractur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ennett fracture external fixator open reduction close reduction traumatic arthritis
原文传递
外固定支架控制性手术治疗创伤性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郭立利 张朝晖 +3 位作者 张丽萍 钟金东 吴建顺 杨毅诚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3年第23期64-67,共4页
目的探究外固定支架控制性手术治疗创伤性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80例创伤性骨折患者,采用扑克牌法(红桃、梅花)分为研究组(红桃)和对照组(梅花),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研究组采用外固定支架控制性手术治疗。比... 目的探究外固定支架控制性手术治疗创伤性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80例创伤性骨折患者,采用扑克牌法(红桃、梅花)分为研究组(红桃)和对照组(梅花),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研究组采用外固定支架控制性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指标、康复指标、手术并发症发生情况、生活质量评分、治疗满意度。结果研究组切口长度(9.71±1.01)cm小于对照组的(15.46±4.12)cm,手术时间(62.20±8.47)min短于对照组的(114.39±15.22)min,术中出血量(217.28±26.45)ml少于对照组的(560.14±40.14)m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体温恢复时间(5.62±1.25)h、骨折愈合时间(8.73±2.41)周、凝血功能恢复时间(13.66±3.40)h均短于对照组的(12.20±2.31)h、(12.78±3.01)周、(32.04±5.60)h,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发生呼吸窘迫1例(2.50%)、感染1例(2.50%)、胸膜腔积液0例、骨折不愈合1例(2.50%),对照组发生呼吸窘迫3例(7.50%)、感染3例(7.50%)、胸膜腔积液2例(5.00%)、骨折不愈合2例(5.00%)。研究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7.50%低于对照组的2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心理功能评分(85.07±4.65)分、社会活动评分(87.26±5.38)分、情感评分(80.51±5.13)分、生理功能评分(85.14±6.56)分、总体健康评分(88.22±6.55)分均高于对照组的(77.28±4.36)、(77.19±4.54)、(77.37±4.28)、(79.36±4.51)、(78.84±4.33)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总满意度95.00%高于对照组的7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创伤性骨折患者采用外固定支架控制性手术能够有效缩短患者治疗周期,减少患者痛苦,具有较低的并发症发生率,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固定支架控制性手术 创伤性骨折 临床效果 安全性
下载PDF
骨伤复元汤联合外固定术治疗创伤性胫腓骨骨折的效果研究
7
作者 韩海 陈宗雄 《中外医学研究》 2023年第24期20-24,共5页
目的:探究骨伤复元汤联合外固定术治疗创伤性胫腓骨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21年2月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创伤性胫腓骨骨折患者,应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45)及观察组(n=45),对照组接受外固定术治疗... 目的:探究骨伤复元汤联合外固定术治疗创伤性胫腓骨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21年2月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创伤性胫腓骨骨折患者,应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45)及观察组(n=45),对照组接受外固定术治疗,观察组接受骨伤复元汤联合外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愈合情况、中医症候积分、炎症指标[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X线骨痂评分、骨形态发生蛋白(BMP-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结果:观察组症状(疼痛、肿胀、瘀斑)消退时间早于对照组,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肢体疼痛、肢体活动受限、肿胀瘀斑、肌肉紧张、口渴、尿赤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肢体疼痛、肢体活动受限、肿胀瘀斑、肌肉紧张、口渴、尿赤积分均较治疗前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IL-1、IL-6、TNF-α、HMGB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IL-1、IL-6、TNF-α、HMGB1均较治疗前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骨痂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骨痂评分均较治疗前上升,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BMP-2、VEG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BMP-2、VEGF均较治疗前上升,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伤复元汤联合外固定术治疗创伤性胫腓骨骨折,可加速愈合、缓解症状,改善炎症指标,调节BMP-2、VEGF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伤复元汤 外固定术 创伤性胫腓骨骨折 愈合情况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下载PDF
两种外固定术治疗创伤性肘关节僵硬的临床疗效比较
8
作者 夏丽伟 黄坚汉 +1 位作者 彭硕 蒋慧韬 《微创医学》 2023年第1期57-60,共4页
目的对比单臂铰链外固定术与Ilizarov环式外固定术治疗创伤性肘关节僵硬(TES)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3例TES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开放松解术,其中15例联合单臂铰链外固定术治疗(单臂组),18例联合Ilizarov环式外固定术治疗(... 目的对比单臂铰链外固定术与Ilizarov环式外固定术治疗创伤性肘关节僵硬(TES)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3例TES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开放松解术,其中15例联合单臂铰链外固定术治疗(单臂组),18例联合Ilizarov环式外固定术治疗(Ilizarov环式组),8~10周拆除外固定器具。于术前及术后12个月,评估患者的肘关节屈伸活动度、肘关节旋转活动度以及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MEPS),记录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12个月,两组肘关节屈伸活动度及旋转活动度均较术前增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两组MEPS均较术前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各类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两种外固定联合开放松解术均能显著改善TES患者的屈伸、旋转功能,且无严重并发症。单臂式外固定体积小,舒适性好,安装简单,更易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肘关节僵硬 开放松解术 Ilizarov外固定 单臂铰链外固定
下载PDF
切开复位内固定与牵引复位外固定支架固定治疗骨盆骨折疗效对比 被引量:1
9
作者 宫宇 孙波 《中国烧伤创疡杂志》 2023年第2期138-142,共5页
目的对比分析切开复位内固定与牵引复位外固定支架固定治疗骨盆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4月铁岭市中心医院收治的72例骨盆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随机分为内固定组(36例)与外固定组(36例),内固定组... 目的对比分析切开复位内固定与牵引复位外固定支架固定治疗骨盆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4月铁岭市中心医院收治的72例骨盆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随机分为内固定组(36例)与外固定组(36例),内固定组患者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外固定组患者采用牵引复位外固定支架固定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切口长度等手术相关指标、引流管拔除时间等治疗情况、应激反应水平、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内固定组患者切口长度、手术时间、引流管拔除时间、住院时间以及骨折愈合时间均明显长于外固定组(t=3.801、12.001、6.065、5.818、4.396,P均<0.001),术中出血量明显多于外固定组(t=12.230,P<0.001);术后1周,内固定组患者血清皮质醇(Cor)、促甲状腺激素(TSH)及肾上腺素(AD)水平均明显高于外固定组(t=11.852、22.016、10.963,P均<0.001);术后6个月,内固定组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为77.78%,明显低于外固定组患者的髋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94.44%(χ^(2)=4.181,P=0.041);内固定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1.11%,与外固定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5.56%无明显差异(χ^(2)=0.727,P=0.394)。结论与切开复位内固定相比,牵引复位外固定支架固定治疗骨盆骨折可明显减轻机体应激反应,加快术后机体功能恢复,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骨科 骨盆骨折 切开复位 牵引复位 外固定支架 内固定 髋关节功能
下载PDF
创伤性四肢骨干骨折患者外固定架联合内固定术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预后、QOL评分的影响
10
作者 简国坚 况析穆 +2 位作者 谢德胜 陈小林 刘好源 《中国医药指南》 2023年第10期65-67,71,共4页
目的探讨创伤性四肢骨干骨折患者外固定架联合内固定术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预后、QOL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21年6月我院创伤骨科中心收治的40例创伤性四肢骨干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20例,对照组应用内固定... 目的探讨创伤性四肢骨干骨折患者外固定架联合内固定术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预后、QOL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21年6月我院创伤骨科中心收治的40例创伤性四肢骨干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20例,对照组应用内固定术治疗,研究组应用外固定架联合内固定术治疗。观察分析两组恢复优良率、并发症、手术结果、两项评分、炎性因子及骨代谢指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恢复优良率更高,并发症发生率更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骨折愈合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更短(P<0.05);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QOL评分更高,VAS评分更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CRP、TNF-α及IL-1水平更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BGP、BALP及PICP水平更高(P<0.05)。结论创伤性四肢骨干骨折患者应用外固定架与内固定术联合治疗效果更为显著,可有效改善其预后,值得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四肢骨折 外固定架 内固定术 临床效果 QOL评分
下载PDF
外固定支架固定行损伤控制性治疗在肢体、骨盆创伤骨折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1
作者 杨永华 胡斌 +3 位作者 杨敏捷 万香莲 杨海龙 高展望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2年第21期63-66,共4页
目的探讨外固定支架固定行损伤控制性治疗在肢体、骨盆创伤骨折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先... 目的探讨外固定支架固定行损伤控制性治疗在肢体、骨盆创伤骨折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先行石膏固定,卧床或骨牵引,后期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观察组患者行外固定支架固定联合损伤控制性治疗,后期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手术前后的炎症因子表达水平与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及切口长度短于对照组,术后3 d的炎症因子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固定支架固定行损伤控制性治疗能缩短肢体、骨盆骨折患者的手术时间及手术切口长度,降低术中出血量,降低术后炎症因子表达水平,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固定支架 损伤控制性治疗 创伤骨折 肢体 骨盆
下载PDF
开放肘关节松解术联合Ilizarov环式外固定治疗重度或极重度创伤性肘关节僵硬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3
12
作者 夏丽伟 黄坚汉 +4 位作者 蒙诗景 彭硕 蒋慧韬 韦广源 刘恒君 《广西医学》 CAS 2021年第15期1809-1812,共4页
目的探讨开放肘关节松解术联合Ilizarov环式外固定治疗重度或极重度创伤性肘关节僵硬(TES)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重度或极重度TES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的患者均采用开放肘关节松解术联合Ilizarov环式外固定辅助牵伸进行治疗。... 目的探讨开放肘关节松解术联合Ilizarov环式外固定治疗重度或极重度创伤性肘关节僵硬(TES)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重度或极重度TES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的患者均采用开放肘关节松解术联合Ilizarov环式外固定辅助牵伸进行治疗。术后随访12个月,比较手术前后患者的患侧肘关节屈伸及旋转活动度、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MEPS),并记录随访期间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术后12个月时,患者的患侧肘关节屈曲及旋转活动度、MEPS评分均高于术前(均P<0.05)。随访期间有1例患者出现小鱼际肌及小指皮肤麻木、疼痛,有6例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钉道口感染,经对症治疗后均可缓解,无其他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采用开放肘关节松解术联合Ilizarov环式外固定治疗能有效地改善重度或极重度TES患者肘关节屈伸、旋转功能,且并发症少,疗效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肘关节僵硬 Ilizarov环式外固定 开放松解手术 异位骨化 重度 极重度 疗效
下载PDF
探析外固定架、有限内固定结合用于临床治疗四肢创伤骨折患者的疗效 被引量:6
13
作者 苏斌 《中外医疗》 2018年第16期83-84,91,共3页
目的探讨将外固定架联合有限内固定用于治疗四肢创伤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方便选取该院在2016年9月—2017年8月期间收入治疗的四肢创伤骨折患者40例,按照治疗方案实施的不同将其分为传统组以及联合组,传统组给予切开复位内固定常规... 目的探讨将外固定架联合有限内固定用于治疗四肢创伤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方便选取该院在2016年9月—2017年8月期间收入治疗的四肢创伤骨折患者40例,按照治疗方案实施的不同将其分为传统组以及联合组,传统组给予切开复位内固定常规治疗,而联合组患者将接受外固定架、有限内固定结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联合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4.44%,明显高于传统组的72.73%(χ2=6.234,P<0.05)。且联合组的骨折愈合较快,并发症较少(P<0.05)。结论对外固定架、有限内固定结合用于四肢创伤骨折患者的治疗具有积极的意义,值得临床研究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固定架 有限内固定 四肢创伤骨折
下载PDF
Ilizarov环形外固定与传统清创内固定治疗胫骨创伤后骨髓炎骨缺损效果观察 被引量:2
14
作者 贺鹏 《中外医学研究》 2019年第31期3-5,共3页
目的:探究Ilizarov环形外固定与传统清创内固定治疗胫骨创伤后骨髓炎骨缺损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100例胫骨创伤后骨髓炎骨缺损患者作为研究资料,按其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50例行传统清创内固定方法治疗,观察组50例则采用Ili... 目的:探究Ilizarov环形外固定与传统清创内固定治疗胫骨创伤后骨髓炎骨缺损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100例胫骨创伤后骨髓炎骨缺损患者作为研究资料,按其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50例行传统清创内固定方法治疗,观察组50例则采用Ilizarov环形外固定技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术后效果,治疗前后下肢功能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骨延长区域矿化时间、骨延长长度、带架时间、愈合指数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膝关节、踝关节功能评分均较对照组增高(P<0.05)。观察组总并发症发生率4.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8.00%(x^2=10.714,P=0.001)。结论:Ilizarov环形外固定治疗胫骨创伤后骨髓炎骨缺损疗效较好,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izarov环形外固定 传统清创内固定 胫骨 创伤性骨髓炎 骨缺损
下载PDF
骨创伤治疗仪辅助外固定术对创伤性骨折患者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5
作者 任海鹏 冯霞 《现代科学仪器》 2022年第5期129-133,共5页
目的:探讨骨创伤治疗仪辅助外固定术对创伤性骨折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闭合性桡骨远端骨折92例,时间2020年6月-2021年6月,随机分为2组,两组均行外固定支架术治疗,观察组再行骨创伤治疗仪治疗。比较两组骨痂形成、骨折愈合时间、VAS分... 目的:探讨骨创伤治疗仪辅助外固定术对创伤性骨折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闭合性桡骨远端骨折92例,时间2020年6月-2021年6月,随机分为2组,两组均行外固定支架术治疗,观察组再行骨创伤治疗仪治疗。比较两组骨痂形成、骨折愈合时间、VAS分值以及血清生化指标含量。结果:观察组骨痂形成、骨折愈合时间和VAS分值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生化指标含量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骨创伤治疗仪辅助外固定术有助于创伤性骨折患者的骨痂形成和骨折愈合,减轻术后疼痛并促进破骨细胞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骨折 外固定支架术 骨创伤治疗仪 疗效
下载PDF
自制组合式外固定架与传统跟腱延长术治疗外伤性足下垂的疗效比较
16
作者 王涛 李钊炜 +1 位作者 唐保明 韩杰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10年第22期2737-2738,2741,共3页
目的比较自制组合式外固定架与传统跟腱延长术治疗外伤性足下垂的疗效。方法将外伤性足下垂患者随机分为2组:传统手术组行传统跟腱延长术,外固定支架组采用自制外固定支架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及术后总失血量、术后并发症... 目的比较自制组合式外固定架与传统跟腱延长术治疗外伤性足下垂的疗效。方法将外伤性足下垂患者随机分为2组:传统手术组行传统跟腱延长术,外固定支架组采用自制外固定支架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及术后总失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矫正角度。结果外固定架组效果优于传统手术组。结论自制组合式外固定架是治疗外伤性足下垂的良好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制外固定架 跟腱延长术 足下垂
下载PDF
外固定术与内固定术治疗创伤性四肢骨折患者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2
17
作者 杨明利 《中国民康医学》 2020年第4期28-30,共3页
目的:比较外固定术与内固定术治疗创伤性四肢骨折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收治的创伤性四肢骨折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采取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采取外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 目的:比较外固定术与内固定术治疗创伤性四肢骨折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收治的创伤性四肢骨折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采取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采取外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率和血清炎性因子指标水平。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优良率为95.35%,高于对照组的90.7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65%,低于对照组的23.26%;术后去甲肾上腺素(NE)、肾上腺素(E)、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以及白细胞介素-1(IL-1)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固定术与内固定术治疗创伤性四肢骨折患者疗效相当,但外固定术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炎性因子指标水平的效果优于内固定术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固定术 内固定术 创伤性四肢骨折 临床疗效 并发症 炎症因子
下载PDF
外固定术与内固定术治疗创伤性四肢骨折的效果比较
18
作者 吴火炎 张孟赐 肖首埕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2年第35期170-174,共5页
目的:探讨外固定术与内固定术治疗创伤性四肢骨折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5月-2021年10月三明市第二医院86例创伤性四肢骨折患者病历资料,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外固定组(n=43)和内固定组(n=43)。外固定组行外固定术,内固定组行切开... 目的:探讨外固定术与内固定术治疗创伤性四肢骨折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5月-2021年10月三明市第二医院86例创伤性四肢骨折患者病历资料,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外固定组(n=43)和内固定组(n=43)。外固定组行外固定术,内固定组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术后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手术情况、术后切口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降钙素原(PCT)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远期疗效及并发生发生率。结果:外固定组手术时间(27.31±4.48)min、住院时间(7.12±1.68)d均短于内固定组(50.65±7.34)min、(10.33±2.54)d,术中出血量(57.52±9.23)mL少于内固定组(194.60±25.87)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固定组术后12、24、48 h时VAS评分分别为(4.94±0.84)、(3.32±0.76)、(1.85±0.59)分,均低于内固定组(5.77±1.23)、(4.51±1.04)、(2.62±0.74)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两组PCT、CRP水平均较术前升高,外固定组PCT水平(3.55±1.16)μg/mL、CRP水平(37.82±5.04)mg/L均低于内固定组(4.84±1.39)μg/mL、(49.21±8.96)m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两组治疗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固定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33%,低于内固定组的18.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固定术与内固定治疗创伤性四肢骨折均能取得良好效果,但外固定术所需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能够更有效地减轻患者炎症反应和疼痛程度,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四肢骨折 外固定术 内固定术 降钙素原 C反应蛋白
下载PDF
微型锁定接骨板与外固定支架治疗骰骨粉碎骨折的比较 被引量:5
19
作者 王敏 马文泽 +2 位作者 李文成 梁材 王进辉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843-849,共7页
背景:骰骨粉碎骨折的手术治疗方式主要有切开复位内固定及外固定治疗2种,随着内固定器械的发展,尤其是微型锁定接骨板的出现改善了内固定的治疗效果。目的:比较微型锁定接骨板与外固定支架治疗骰骨粉碎骨折的临床及影像学效果。方法:回... 背景:骰骨粉碎骨折的手术治疗方式主要有切开复位内固定及外固定治疗2种,随着内固定器械的发展,尤其是微型锁定接骨板的出现改善了内固定的治疗效果。目的:比较微型锁定接骨板与外固定支架治疗骰骨粉碎骨折的临床及影像学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8年3月天津港口医院骨科收治的43例骰骨粉碎骨折患者资料,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2组,微型锁定接骨板组23例,外固定支架组20例。2组患者对治疗方案均知情同意,且得到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2组患者术前均行足部CT及三维重建扫描证实为骰骨粉碎骨折,术中均进行了异体骨的植骨支撑,外固定支架于术后三四个月内去除。末次随访时行双足站立正侧位X射线检查,比较2组患者较健侧骰骨的高度、长度、宽度丢失量,以及外侧纵弓角、跟骨第五跖骨角、Maryland足部评分、美国足踝外科协会中足评分、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与结论:①所有患者均获得1年以上随访;②2组患者末次随访骰骨高度丢失量、宽度丢失量、末次外侧纵弓角、跟骨第5跖骨角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0.05);③2组患者在骰骨长度丢失量、Maryland足部评分、美国足踝外科协会中足评分、并发症发生率方面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 <0.05),微型锁定接骨板组优于外固定支架组;④提示微型锁定接骨板与外固定支架均是治疗骰骨粉碎骨折的有效方法。微型锁定接骨板在维持骰骨长度、临床功能及减少并发症方面更具优势,随着时间的推移可获得足部稳定、功能良好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骰骨骨折 微型锁定接骨板 外固定支架 足外侧柱 创伤性关节炎 并发症
下载PDF
外固定架与抗感染活性骨治疗联合对四肢创伤性骨髓炎的实效性探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黄焱星 徐利军 张东 《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 CAS 2016年第6期40-42,46,共4页
目的观察并探讨外固定架(External fixation,EF)联合抗感染活性骨(Anti-infective reconstituted bone xenograft,ARBX)对四肢创伤性骨髓炎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3月~2014年12月在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四肢创伤性骨髓炎患者6... 目的观察并探讨外固定架(External fixation,EF)联合抗感染活性骨(Anti-infective reconstituted bone xenograft,ARBX)对四肢创伤性骨髓炎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3月~2014年12月在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四肢创伤性骨髓炎患者60例,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30例。观察组接受EF联合ARBX治疗;而对照组接受ARBX治疗。统计两组患者的抗生素疗程、骨折骨性愈合时间、伤口愈合时间,评价两组疗效并统计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抗生素疗程、骨折骨性愈合时间、伤口愈合时间分别为(3.2±1.7)周、(7.2±2.2)月和(125.3±23.6)天,对照组为(4.6±1.8)周、(8.5±1.8)月和(157.2±27.4)天,观察组抗生素疗程、骨折骨性愈合时间、伤口愈合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O.05);观察组总有效率96.7%(29/30),对照组为76.7%(23/30),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率为6.7%(2/30),对照组为30.O%(9/30),观察组并发症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EF联合ARBX四肢创伤性骨髓炎疗效显著,缩短了骨折愈合时间,且有效降低了术后并发症,是治疗四肢创伤性骨髓炎的有效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固定架 抗感染活性骨 四肢创伤性骨髓炎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