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5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imulation and Field Testing of Multiple Vehicles Collision Avoidance Algorithms 被引量:9
1
作者 Chaoyue Zu Chao Yang +3 位作者 Jian Wang Wenbin Gao Dongpu Cao Fei-Yue Wang 《IEEE/CAA Journal of Automatica Sinica》 SCIE EI CSCD 2020年第4期1045-1063,共19页
A global planning algorithm for intelligent vehicles is designed based on the A* algorithm, which provides intelligent vehicles with a global path towards their destinations. A distributed real-time multiple vehicle c... A global planning algorithm for intelligent vehicles is designed based on the A* algorithm, which provides intelligent vehicles with a global path towards their destinations. A distributed real-time multiple vehicle collision avoidance(MVCA)algorithm is proposed by extending the reciprocal n-body collision avoidance method. MVCA enables the intelligent vehicles to choose their destinations and control inputs independently,without needing to negotiate with each other or with the coordinator. Compared to the centralized trajectory-planning algorithm, MVCA reduces computation costs and greatly improves the robustness of the system. Because the destination of each intelligent vehicle can be regarded as private, which can be protected by MVCA, at the same time MVCA can provide a real-time trajectory planning for intelligent vehicles. Therefore,MVCA can better improve the safety of intelligent vehicles. The simulation was conducted in MATLAB, including crossroads scene simulation and circular exchange position simulation. The results show that MVCA behaves safely and reliably. The effects of latency and packet loss on MVCA are also statistically investigated through theoretically formulating broadcasting process based on one-dimensional Markov chain. The results uncover that the tolerant delay should not exceed the half of deciding cycle of trajectory planning, and shortening the sending interval could alleviate the negative effects caused by the packet loss to an extent. The cases of short delay(< 100100 ms) and low packet loss(< 5%) can bring little influence to those trajectory planning algorithms that only depend on V2 V to sense the context, but the unpredictable collision may occur if the delay and packet loss are further worsened. The MVCA was also tested by a real intelligent vehicle, the test results prove the operability of MVC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llision avoidance intelligent vehicles intervehicle communication simulation TESTING trajectory planning
下载PDF
Stochastic dynamic simulation of railway vehicles collision using data-driven modelling approach
2
作者 ShaodiDong Zhao Tang +1 位作者 Michelle Wu Jianjun Zhang 《Railway Engineering Science》 2022年第4期512-531,共20页
Using stochastic dynamic simulation for railway vehicle collision still faces many challenges,such as high modelling complexity and time-consuming.To address the challenges,we introduce a novel data-driven stochastic ... Using stochastic dynamic simulation for railway vehicle collision still faces many challenges,such as high modelling complexity and time-consuming.To address the challenges,we introduce a novel data-driven stochastic process modelling(DSPM)approach into dynamic simulation of the railway vehicle collision.This DSPM approach consists of two steps:(i)process description,four kinds of kernels are used to describe the uncertainty inherent in collision processes;(ii)solving,stochastic variational inferences and mini-batch algorithms can then be used to accelerate computations of stochastic processes.By applying DSPM,Gaussian process regression(GPR)and finite element(FE)methods to two collision scenarios(i.e.lead car colliding with a rigid wall,and the lead car colliding with another lead car),we are able to achieve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The comparison between the DSPM approach and the FE method revealed that the DSPM approach is capable of calculating the corresponding confidence interval,simultaneously improving the overall computational efficiency.Comparing the DSPM approach with the GPR method indicates that the DSPM approach has the ability to accurately describe the dynamic response under unknown conditions.Overall,this research demonstrates the feasibility and usability of the proposed DSPM approach for stochastic dynamics simulation of the railway vehicle collis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ynamic simulation Railway vehicle collision Stochastic process Data-driven stochastic process modelling
下载PDF
Analysis of Highway Sloped Median Performance for Containment of Errant Vehicles
3
作者 Oluremi Ayotunde Olatunbosun Rui He Olurotimi Shitta-Bey 《World Journal of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2018年第1期68-80,共13页
Errant vehicles occur as a result of the driver losing control of the vehicle. This may be due to sudden illness, dozing off or skidding while attempting a manoeuvre. In containing such an errant vehicle on a highway,... Errant vehicles occur as a result of the driver losing control of the vehicle. This may be due to sudden illness, dozing off or skidding while attempting a manoeuvre. In containing such an errant vehicle on a highway, the priority is to avoid collision with other vehicles. A sloped highway median provides a run-off area for such vehicles where the vehicle can be slowed down and stopped without the danger of being re-directed into the path of other vehicles as may occur with edge barriers. Here, the effect of a containment barrier at the bottom of the sloped median is studied with a view to prevent the vehicle from being redirected outside the median after colliding with the barrier. The focus of this work is on the change of kinematic states due to the collision, so a momentum-based vehicle collision analysis is developed, with the collision energy loss related to the vehicle stiffness being considered by coefficient of restitution. The average maximum lateral displacements post-collision are read from the diagram of vehicle x-y trajectories. In this way, the most suitable median slope 1:6 is selec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ehicle collision Model simulation HIGHWAY Sloped MEDIAN
下载PDF
基于仿真模拟的双层双波护栏升级改造 被引量:1
4
作者 胡健 张浩浩 王坤 《黑龙江交通科技》 2024年第2期167-171,共5页
结合沈海高速路侧波形梁护栏现状,提出一种双层双波护栏提质升级的改造方案,并利用计算机仿真模拟与实车碰撞试验对双层双波改造护栏的安全性能进行验证。采用经实车碰撞试验校核的仿真有限元模型,建立实车碰撞试验护栏和双层双波护栏... 结合沈海高速路侧波形梁护栏现状,提出一种双层双波护栏提质升级的改造方案,并利用计算机仿真模拟与实车碰撞试验对双层双波改造护栏的安全性能进行验证。采用经实车碰撞试验校核的仿真有限元模型,建立实车碰撞试验护栏和双层双波护栏的车辆-护栏碰撞仿真模型,模拟“车辆-护栏”碰撞过程,计算护栏的阻挡功能、导向功能、缓冲功能以及变形相关指标,分析双层双波护栏与实车碰撞试验护栏防护性能的差异,结果表明:防护等级安全性能各项指标均满足规范要求;双层双波护栏对中型客车和中型货车的阻挡功能指标优于实车碰撞试验护栏,小型客车碰撞双层双波护栏后顺利导出,双层双波护栏改造结构防护等级能够达到A级(160 kJ);现场实施时应对原护栏结构尺寸、基础以及力学性能指标等参数进行复核,并确保护栏的改造施工满足相关标准规范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层双波护栏 提质升级 仿真模拟 实车碰撞
下载PDF
固体运载火箭铁路运输侧翻吸能系统技术研究
5
作者 邵健帅 姚曙光 +1 位作者 梁平路 孔令香 《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5-72,92,共9页
对固体运载火箭在铁路运输过程中出现侧翻异常工况下的安全性进行研究,在调研、分析多种减振吸能方案的基础上,提出了缓冲气囊和蜂窝金属组合的侧翻吸能系统技术方案。采用Hypermesh和LS-DYNA软件进行侧翻仿真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案可将... 对固体运载火箭在铁路运输过程中出现侧翻异常工况下的安全性进行研究,在调研、分析多种减振吸能方案的基础上,提出了缓冲气囊和蜂窝金属组合的侧翻吸能系统技术方案。采用Hypermesh和LS-DYNA软件进行侧翻仿真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案可将火箭侧翻跌落的加速度由27g降为8.91g,发射筒与车厢的接触碰撞力由382.59kN降为无接触,可明显提高固体运载火箭在铁路运输侧翻等异常工况下的生存能力,为后续固体运载火箭专用铁路车的设计提供重要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运载火箭 侧翻过程 减振吸能系统 仿真分析 碰撞
下载PDF
不同坐姿乘员在自动驾驶汽车碰撞中的损伤仿真实验
6
作者 武和全 李羿辉 +1 位作者 刘瑾 张申奥 《汽车安全与节能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84-491,共8页
为研究不同坐姿乘员在自动驾驶汽车中的碰撞安全性,筛选了7种具有代表性的乘员姿态(包括头部、上肢和躯干的变化)进行正面碰撞的仿真实验,对其乘员运动学和所受载荷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其姿态对乘员碰撞损伤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正面碰... 为研究不同坐姿乘员在自动驾驶汽车中的碰撞安全性,筛选了7种具有代表性的乘员姿态(包括头部、上肢和躯干的变化)进行正面碰撞的仿真实验,对其乘员运动学和所受载荷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其姿态对乘员碰撞损伤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正面碰撞仿真实验中,倚靠姿态乘员的综合损伤风险与其他姿态相比更高,较交谈姿态,倚靠姿态乘员胸部压缩量增大了45.5%,肋骨骨折严重,内脏器官应变提高了48.8%,左倾姿态乘员损伤风险则明显降低,其头部损伤风险减少了49.1%,胸部损伤降低了14.4%。基于此,提出乘员在碰撞前可通过调整自身姿态来规避部分损伤的策略,以提高乘员在自动驾驶汽车中的碰撞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驾驶汽车 正面碰撞 仿真实验 乘员损伤风险 乘员非标坐姿
下载PDF
新型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切削式防爬器研究
7
作者 陈佳明 朱涛 +2 位作者 肖守讷 阳光武 杨冰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1-126,共6页
[目的]当前,切削式防爬器存在切削初始峰值力过高问题,会出现刀具脱落或断裂,造成防爬器失效的情况。而且,既有双切削式防爬器极易出现内部切屑在管内堆积的情况。因此需对新型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切削式防爬器进行研究。[方法]先建立切削... [目的]当前,切削式防爬器存在切削初始峰值力过高问题,会出现刀具脱落或断裂,造成防爬器失效的情况。而且,既有双切削式防爬器极易出现内部切屑在管内堆积的情况。因此需对新型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切削式防爬器进行研究。[方法]先建立切削式防爬器的有限元模型,通过将切削式防爬器的切削力、碰撞吸能仿真结果同相关文献的试验结果对比,验证有限元模型模拟方法的准确性。介绍蜂窝切削复合式防爬器和改进的内外双切削式防爬器的工作原理,并通过有限元模型的模拟计算,分析两种新型切削式防爬器的切削性能。[结果及结论]在切削式防爬器出现初始峰值力的位置设置诱导槽,可以有效地降低该峰值力;诱导槽的深度不小于切削深度效果更佳;诱导槽的宽度过大,会导致二次峰值力的增加,且刀具通过该诱导槽之后切削力会出现较大波动。与传统的抽屉式蜂窝防爬器相比,蜂窝切削复合式防爬器不仅吸能能力极为优秀,还能更换部件,具有可重复利用的特性。新型内外双切削式防爬器能将切屑从管内顺利排出,从而避免了切屑堆积。对比单切削式的防爬器,新型内外双切削式防爬器的吸能性能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 切削式防爬器 蜂窝 碰撞吸能 诱导结构 数值模拟
下载PDF
基于PC-Crash软件的多车碰撞事故再现研究
8
作者 李俭 张仕帆 +5 位作者 易先中 易军 刘航铭 贺育贤 吴霁薇 张佐 《汽车实用技术》 2024年第1期32-38,共7页
近三年来,全国交通事故的年均发生数量在20万次以上,多车碰撞事故的数量也逐年攀升。文章根据车辆碰撞时间的先后顺序将一则复杂的交通碰撞事故,等效成多个简化的碰撞事故,且每个碰撞过程只包含两个事故参与方。通过对事故现场中驾驶员... 近三年来,全国交通事故的年均发生数量在20万次以上,多车碰撞事故的数量也逐年攀升。文章根据车辆碰撞时间的先后顺序将一则复杂的交通碰撞事故,等效成多个简化的碰撞事故,且每个碰撞过程只包含两个事故参与方。通过对事故现场中驾驶员进行损伤验证,以及事故车辆进行痕迹勘验,分析人体损伤程度、各个车辆的碰撞形式和碰撞前的运动速度,运用PC-Crash软件进行事故仿真并验证其真实性。结果表明,仿真得到的人体损伤情况与实际情况相符;事故参与方的最终停止位置、碰撞速度与实际勘验数据相比,误差均小于10%,说明仿真结果与实际勘验的结果相吻合。此方法对复杂的交通碰撞事故能够进行模拟,并且仿真具有一定的真实性,为交通管理部门进行事故责任认定提供了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事故仿真 多车碰撞事故 痕迹勘验 PC-Crash软件
下载PDF
面向道路养护车辆的铝蜂窝式防撞缓冲垫防撞性能研究
9
作者 刘波 李佳文 郑硕 《机械强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95-601,共7页
为了降低错误行驶车辆对养护施工作业区造成的人员伤亡,提出了一种安装在道路养护车辆尾部的铝蜂窝式防撞缓冲垫。目前针对该类型防撞缓冲垫的研究较少,为此搭建了高精度防撞缓冲垫碰撞有限元模型,并利用数值仿真的方法,从吸能性能、可... 为了降低错误行驶车辆对养护施工作业区造成的人员伤亡,提出了一种安装在道路养护车辆尾部的铝蜂窝式防撞缓冲垫。目前针对该类型防撞缓冲垫的研究较少,为此搭建了高精度防撞缓冲垫碰撞有限元模型,并利用数值仿真的方法,从吸能性能、可导向性能和阻挡性能三方面对铝蜂窝式防撞缓冲垫的防撞性能展开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铝蜂窝式防撞缓冲垫可有效降低碰撞过程中司乘人员受到的冲击力和加速度。另外,合理的铝蜂窝强度对提高防撞性能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养护车 防撞缓冲垫 数值模拟 防撞性能
下载PDF
在侧面碰撞中电动汽车电池模块破损的预测
10
作者 王居闯 曹清林 +3 位作者 邱睿 宋刘伟 郭平安 赵港 《汽车安全与节能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9-177,共9页
为增强电动汽车在侧面碰撞事故中的电池安全性,以某新能源汽车电池箱为研究对象,创建侧面碰撞情况下的有限元模型。通过LS-DYNA进行5种速度侧面碰撞仿真,提取电池箱侧壁几何中心点的应力曲线以及电池模块破损情况,根据两者之间的相关关... 为增强电动汽车在侧面碰撞事故中的电池安全性,以某新能源汽车电池箱为研究对象,创建侧面碰撞情况下的有限元模型。通过LS-DYNA进行5种速度侧面碰撞仿真,提取电池箱侧壁几何中心点的应力曲线以及电池模块破损情况,根据两者之间的相关关系,建立预测电池模块碰撞破损的反向传播(BP)神经网络模型。模型的输入量为应力曲线,输出向量为模块破损情况。结果表明:5种速度碰撞后预测错误3块,其余177块预测均正确;准确率达到98.33%。因而,通过对算法的设计可预测出电动汽车在受到侧面碰撞时将要破损的具体模块,有利于提高电动汽车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汽车(EV) 电池模块 侧面碰撞 破损预测 反向传播(BP)神经网络 有限元(FE)仿真
下载PDF
汽车-摩托车碰撞事故中骑车人头部损伤仿真分析
11
作者 张丙虹 来志成 《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 2024年第8期63-67,共5页
首先利用交通事故模拟再现分析软件PC-Crash,对汽车与摩托车碰撞运动过程、摩托车驾车人碰撞后运动状态、头部伤害状况开展仿真试验研究,考察碰撞速度、碰撞角度等典型因素对摩托车驾车人头部损伤指标HIC的影响,总结出碰撞事故中摩托车... 首先利用交通事故模拟再现分析软件PC-Crash,对汽车与摩托车碰撞运动过程、摩托车驾车人碰撞后运动状态、头部伤害状况开展仿真试验研究,考察碰撞速度、碰撞角度等典型因素对摩托车驾车人头部损伤指标HIC的影响,总结出碰撞事故中摩托车驾驶者头部受到伤害的规律;其次,选取真实事故案例进行仿真再现分析,对采用的碰撞仿真方法用于汽车-摩托车事故模拟的可行性和准确性进行实例验证。结果表明,在碰撞角度较小、摩托车车速较低、轿车车速较高时,摩托车驾车人头部与轿车车身碰撞造成头骨骨折伤害的概率增大,且伤害风险随轿车车速增高而增大。可为摩托车与车辆碰撞机理和摩托车驾车人保护措施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摩托车事故 碰撞形态 骑车人头部损伤 仿真试验
下载PDF
汽车碰撞中乘员损伤成因分析与计算机仿真研究 被引量:14
12
作者 邹冬华 刘宁国 +3 位作者 申杰 张晓云 金先龙 陈忆九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4期261-263,267,共4页
目的运用计算机仿真技术模拟汽车碰撞过程,为法医学鉴定及交通事故处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对汽车碰撞中乘员损伤成因分析及车辆痕迹检验,建立有效的人体、车辆仿真模型,利用动量冲量法与多刚体动力学结合仿真求解乘员运动模式,客观... 目的运用计算机仿真技术模拟汽车碰撞过程,为法医学鉴定及交通事故处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对汽车碰撞中乘员损伤成因分析及车辆痕迹检验,建立有效的人体、车辆仿真模型,利用动量冲量法与多刚体动力学结合仿真求解乘员运动模式,客观再现乘员交通伤特点。结果计算机仿真汽车碰撞过程中,人体模型上碰撞部位的分布符合法医学检验所得结果。结论计算机仿真求解乘员交通伤的方法在法医学鉴定和事故责任认定中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碰撞 计算机仿真 乘员运动 交通伤
下载PDF
高速铁路桥墩汽车撞击力的数值模拟与特性分析 被引量:15
13
作者 崔堃鹏 夏超逸 +2 位作者 刘炎海 夏禾 吴萱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7-63,共7页
为研究汽车撞击高速铁路桥墩瞬态撞击力特性,并分析规范设计值的合理性,采用ANSYS LS_DYNA软件建立卡车撞击高速铁路桥墩模型,模拟车辆以60,80,100,120km/h四种速度撞击桥墩的全过程,获得撞击面撞击力时程及峰值,对其动力特性进行分析... 为研究汽车撞击高速铁路桥墩瞬态撞击力特性,并分析规范设计值的合理性,采用ANSYS LS_DYNA软件建立卡车撞击高速铁路桥墩模型,模拟车辆以60,80,100,120km/h四种速度撞击桥墩的全过程,获得撞击面撞击力时程及峰值,对其动力特性进行分析并和既有研究成果进行比较,计算撞击力的等效静力值并与规范设计值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卡车撞击力呈现为短脉冲荷载形式,持续时间多在0.2s以内;车速越高,撞击作用时间越短,瞬时冲击作用越大,撞击力峰值可达数十MN;撞击力对应的等效静力比我国高速铁路规范和美国AASHTO规范中的撞击力设计值大很多,说明现行规范撞击力设计值偏小,应给予足够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铁路桥 桥墩 汽车撞击 撞击力 设计值 规范 数值模拟
下载PDF
基于路径规划的自动平行泊车转向控制器 被引量:18
14
作者 姜辉 郭孔辉 张建伟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93-297,共5页
分析了汽车低速倒车过程中的运动学特性,以及汽车在倒车过程中车身与停车位以及障碍物之间可能发生的碰撞,同时根据汽车与车位之间的几何约束规划倒车路径,确定平行泊车的预备倒车区域,实现平行泊车的转向策略,以便追踪规划的路径,避免... 分析了汽车低速倒车过程中的运动学特性,以及汽车在倒车过程中车身与停车位以及障碍物之间可能发生的碰撞,同时根据汽车与车位之间的几何约束规划倒车路径,确定平行泊车的预备倒车区域,实现平行泊车的转向策略,以便追踪规划的路径,避免发生碰撞。在SIM-ULINK中搭建某轿车的运动学模型以及模拟平行泊车的倒车环境。将转向控制策略引入应用SIMULINK所建立的系统中仿真模拟该轿车的平行泊车过程。通过仿真验证了该策略实现平行泊车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辆工程 平行泊车 路径规划 碰撞分析 仿真
下载PDF
车对车碰撞事故计算机模拟再现方法 被引量:7
15
作者 黄靖 金先龙 +2 位作者 张晓云 亓文果 陆玉凯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449-1451,1456,共4页
研究了车对车碰撞的动力学模型,在此基础上依据对车辆停止位置进行优化的方法反推车辆碰撞前的运动状态,结合使用Pc-Crash软件来实现车对车碰撞事故在计算机上的模拟再现.通过该方法在具体事故案例中的应用,验证了其对于车对车碰撞事故... 研究了车对车碰撞的动力学模型,在此基础上依据对车辆停止位置进行优化的方法反推车辆碰撞前的运动状态,结合使用Pc-Crash软件来实现车对车碰撞事故在计算机上的模拟再现.通过该方法在具体事故案例中的应用,验证了其对于车对车碰撞事故类型分析的有效性,从而为该类事故的分析鉴定提供了有效的方法及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辆碰撞 车对车碰撞 交通事故 事故再现 计算机模拟
下载PDF
缓冲吸能式保险杠的低速碰撞试验和仿真 被引量:28
16
作者 葛如海 王群山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9-32,共4页
针对某型号国产汽车保险杠和一种加装缓冲装置的缓冲吸能式保险杠,对其结构的吸能特性用LSDYNA3D软件进行了计算机仿真模拟研究,并通过试验进行了验证,得出缓冲吸能式保险杠具有较好的吸能特性的结论,这对于提高汽车的被动安全性能具有... 针对某型号国产汽车保险杠和一种加装缓冲装置的缓冲吸能式保险杠,对其结构的吸能特性用LSDYNA3D软件进行了计算机仿真模拟研究,并通过试验进行了验证,得出缓冲吸能式保险杠具有较好的吸能特性的结论,这对于提高汽车的被动安全性能具有积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 保险杠 碰撞 吸能 仿真
下载PDF
基于Gauss伪谱法的紧急避让汽车操纵逆动力学 被引量:12
17
作者 刘英杰 赵又群 +1 位作者 许健雄 刘文婷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2期127-132,共6页
汽车高速紧急避让行驶安全性是汽车自主开发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也是汽车主动安全的前提和必要条件之一。提出一种汽车操纵逆动力学求解方法,该方法能够用于汽车高速紧急避让性能的客观评价。基于一种求解最优控制问题的新方法——Gaus... 汽车高速紧急避让行驶安全性是汽车自主开发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也是汽车主动安全的前提和必要条件之一。提出一种汽车操纵逆动力学求解方法,该方法能够用于汽车高速紧急避让性能的客观评价。基于一种求解最优控制问题的新方法——Gauss伪谱法(Gauss pseudospectral method,GPM),以驾驶员对汽车施加的转角输入和驱动力/制动力为控制变量,以最短时间完成双移线过程为控制目标,通过Gauss伪谱法将最优控制问题转化为非线性规划问题之后,运用序列二次规划方法求解。仿真结果表明,相对于间接法和传统直接法,Gauss伪谱法具有求解效率高,对初值依赖性小的优势。采用该方法解决汽车的最速操纵问题,边值约束和路径约束均得到很好的满足,可以客观评价不同汽车以最短时间完成双移线过程的操纵性能。通过实车试验,仿真值和试验值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从而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操纵逆动力学 GAUSS伪谱法 紧急避让 仿真 实车试验
下载PDF
汽车防碰撞安全距离模型及仿真研究 被引量:11
18
作者 唐阳山 江振伟 +1 位作者 白艳 方媛 《辽宁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年第5期324-326,共3页
在常用的基于制动过程的安全距离模型和基于车间时距的安全距离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考虑前车运动状态的安全距离计算模型,并通过引入附着系数这一参数解决了以往模型中采用固定的最大减速度的问题。最后通过Labview仿真,验证了该模型能... 在常用的基于制动过程的安全距离模型和基于车间时距的安全距离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考虑前车运动状态的安全距离计算模型,并通过引入附着系数这一参数解决了以往模型中采用固定的最大减速度的问题。最后通过Labview仿真,验证了该模型能够很好的克服原来模型计算的安全距离偏大或偏小的缺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碰撞系统 安全距离 仿真
下载PDF
车辆类型对行人碰撞伤害的影响分析及模拟 被引量:5
19
作者 乔维高 朱西产 王仲范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42-45,共4页
对我国南方某地区的行人与车辆碰撞事故中车辆类型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和计算机模拟,得出车辆类型对行人伤害的原因和规律,从而为行人与车辆碰撞机理的进一步研究和行人保护措施的研究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车辆 行人 碰撞 伤害 模拟
下载PDF
基于车路协同的高速公路车辆碰撞预警模型 被引量:19
20
作者 杨澜 马佳荣 +2 位作者 赵祥模 穆柯楠 马峻岩 《公路交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23-129,共7页
为了预防和减少高速公路碰撞事故的发生,及时向高速公路一定范围内的相关车辆提供事故预警信息,提出了一种基于车路协同的高速公路车辆碰撞事故预警模型。首先,基于4G和DSRC通信网络构建了高速公路通信场景与事故预警框架。其次,建立了... 为了预防和减少高速公路碰撞事故的发生,及时向高速公路一定范围内的相关车辆提供事故预警信息,提出了一种基于车路协同的高速公路车辆碰撞事故预警模型。首先,基于4G和DSRC通信网络构建了高速公路通信场景与事故预警框架。其次,建立了高速公路环境下双车道两车相撞的事故场景,分析了车辆在高速行驶时发生碰撞的动机以及可能发生的碰撞事故类型。最后,分析了追尾碰撞与侧向碰撞发生之前两车在横向和纵向两个方向接近的全过程,探索两种碰撞事故发生的内在规律,建立潜在碰撞事故判定规则,并基于车路协同技术建立了以时间、位置、速度、车间距以及制动距离为参数的车辆追尾碰撞预警模型与车辆侧向碰撞预警模型。针对实车场地试验对碰撞事故测试成本高难度大等问题,基于Veins仿真平台搭建了具备4G和DSRC异构通信网络环境的高速公路车联网仿真场景,对两种事故预警模型的性能进行测试。测试结果表明,在车速低于120 km/h的情况下,通过潜在碰撞事故判定得到预警结果,并给相关车辆发送事故预警消息广播,能有效避免追尾碰撞和侧向碰撞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碰撞预警 车路协同 高速公路 Veins仿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