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府逐瘀胶囊对ICVD介入术后血栓弹力图、血管内皮功能及复发缺血事件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孔令军 王静予 +1 位作者 许乐宜 邱锋 《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0年第3期353-357,共5页
目的探讨血府逐瘀胶囊对缺血性脑血管病(ICVD)介入术后血栓弹力图、血管内皮功能及复发性缺血事件的影响.方法接受治疗的162例ICVD患者应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研究组,每组81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单纯介入治疗,研究组患者接受介入手... 目的探讨血府逐瘀胶囊对缺血性脑血管病(ICVD)介入术后血栓弹力图、血管内皮功能及复发性缺血事件的影响.方法接受治疗的162例ICVD患者应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研究组,每组81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单纯介入治疗,研究组患者接受介入手术+术后血府逐瘀胶囊治疗.持续治疗6个月后,对比两组患者的血栓弹力图参数(血凝块形成时间(R)、血凝块稳定时间(K)、血凝块最大强度(MA)、血凝块形成曲线角度(A))、血管内皮功能指标(内皮素-1(EF-1)、一氧化氮(NO)、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 WF)、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 ICAMs-1)、可溶性P选择素(s P-selectin))水平的差异,记录复发性缺血事件及药物相关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介入术后6个月,研究组患者的R、K水平大于对照组,MA、A水平低于对照组;血清中EF-1、v WF、s ICAMs-1、s P-selectin水平小于对照组,NO水平大于对照组(P<0.05).随访期内,研究组患者的复发性缺血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服药期间无一例发生明显药物相关不良反应.结论 ICVD患者介入术后接受血府逐瘀胶囊治疗可明显改善凝血功能及血管内皮功能,减少复发性缺血事件的发生,可能是ICVD治疗的理想药物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血管病 血府逐瘀胶囊 血栓弹力图 血管内皮功能 复发性缺血事件
下载PDF
腹腔镜与开腹直肠癌根治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19
2
作者 刘进宇 武雪亮 +5 位作者 郭圣超 韩磊 薛军 屈明 郭飞 孙光源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6期2273-2278,共6页
目的比较腹腔镜与开腹直肠癌根治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发生情况,评估两种手术方式对DVT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普外科收诊的术前确诊为进展期直肠癌拟行全直肠系膜切除(TME)手术治疗的... 目的比较腹腔镜与开腹直肠癌根治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发生情况,评估两种手术方式对DVT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普外科收诊的术前确诊为进展期直肠癌拟行全直肠系膜切除(TME)手术治疗的患者,依据纳入标准入组76例,其中腹腔镜组(LS)40例,传统开腹组(OS)36例,观察术中相关指标(手术时间、出血量等)、术后相关指标(肛门排气时间、活动时间、住院时间、肺部感染、尿路感染等)、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时间节点的凝血功能指标,检测其血栓弹力图(TEG)及DVT发生情况,分析直肠癌术后DVT的高危因素。结果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体质指数、肿瘤分期、术前凝血功能各项指标等一般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LS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OS组,LS组术后排气时间、术后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方面均短于OS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S组DVT发生率(37.5%)明显高于OS组(1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有症状DVT发生率LS组(12.5%)与OS组(8.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症状DVT发生率LS组(25.0%)明显高于OS组(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S组PT、APTT术后第1天与术前及OS组术后第1天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S组术后第1、3、5、7天D-D水平均高于术前,且与OS组同一时间节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栓弹力图显示:两组α角和MA值,术后第1、3、5、7天均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S组与OS组术后同一时间点比较,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危险因素及OR值统计结果显示:年龄(4.00)、ASA分级(3.48)、吸烟史(3.67)、肿瘤分期(3.34)、手术方式(3.72)、高血压(3.00)是直肠癌根治术术后DVT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结论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后DVT的发生率较传统开腹手术要高,但两组在有症状的DVT的发生率方面,则无明显差异,同时,要重视DVT的高危因素,做好预防、筛查和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根治术 腹腔镜 开腹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危险因素 血浆D-二聚体 血栓弹力图
下载PDF
利伐沙班联合阿司匹林对冠心病患者血小板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7
3
作者 程妍 张俊峰 +3 位作者 许军秀 李雪艳 骆苏彦 张琳 《中国实用医刊》 2020年第14期88-92,共5页
目的:探讨应用血栓弹力图检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经利伐沙班和阿司匹林治疗后血小板活性差异及其与凝血因子的关联。方法:抽取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2019年1月至2019年8月收治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108例,按照WHO关于冠心病... 目的:探讨应用血栓弹力图检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经利伐沙班和阿司匹林治疗后血小板活性差异及其与凝血因子的关联。方法:抽取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2019年1月至2019年8月收治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108例,按照WHO关于冠心病诊断标准,均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按照临床给予的常规抗血小板治疗方案将冠心病患者分为A、B、C三组,每组36例,A组单用阿司匹林(100 mg/次,1次/d)治疗,B组单用利伐沙班(2.5 mg/次,2次/d)治疗,C组采用阿司匹林联合利伐沙班治疗,阿司匹林和利伐沙班用法同A、B组。三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2周采用血栓弹力图仪(TEG)检测凝血酶诱导的最大振幅(MA),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P-选择素(CD62P)和血小板膜糖蛋白纤维蛋白原受体(PAC-1)等血小板活性指标并进行比较,同时对患者经阿司匹林和利伐沙班治疗后的药物有效率进行比较。结果:三组患者凝血酶诱导的MA值、CD62P和PAC-1和治疗前相比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治疗后PT和APTT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IB治疗后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有效率C组>A组>B组,即阿司匹林联合利伐沙班治疗效果优于单用阿司匹林、单用利伐沙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阿司匹林组和利伐沙班组治疗后总有效比较,阿司匹林优于利伐沙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伐沙班可影响血小板活性,阿司匹林联合利伐沙班能减少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的血栓形成,较单用利伐沙班或者阿司匹林治疗效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脉综合征 利伐沙班 阿司匹林 血小板活性 血栓弹力图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