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临床淋巴结阴性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中央区淋巴结转移危险因素分析
1
作者 任婉丽 李化静 +2 位作者 李宏慧 邵渊 白艳霞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3期34-39,共6页
目的 探讨临床淋巴结阴性(cN0)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TMC)患者颈中央区淋巴结转移(CLNM)预测模型。方法 本研究纳入2015—2020年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手术确诊的cN0-PTMC患者共1271例,根据手术记录和术后病理结果... 目的 探讨临床淋巴结阴性(cN0)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TMC)患者颈中央区淋巴结转移(CLNM)预测模型。方法 本研究纳入2015—2020年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手术确诊的cN0-PTMC患者共1271例,根据手术记录和术后病理结果统计年龄、性别、肿瘤最大径、肿瘤位置、侧别、BRAFV600E基因突变、伴结节性甲状腺肿(NG)和桥本氏甲状腺炎(HT)情况、腺外侵犯、被膜侵犯、颈淋巴结转移等临床病理资料,分析CLNM与各临床病理参数的相关性。结果 采用年龄45岁作为分类标准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男性患者、年龄、肿瘤直径、是否伴HT、是否多灶性均与cN0-PTMC发生CLNM相关(P<0.05)。伴NG、BRAFV600E基因突变、肿瘤位置、腺外侵犯、肿瘤侧、被膜侵犯均与cN0-PTMC发生CLNM无相关性(P>0.05)。继续进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性患者(OR=1.929,95%CI:1.465~2.541),年龄≤45岁(OR=2.581,95%CI:2.004~3.324),多灶性(OR=1.675,95%CI:1.276~2.197)是cN0-PTMC患者发生CLNM的独立危险因素;直径≤5 mm(OR=0.603,95%CI:0.463~0.785)和伴HT(OR=0.642,95%CI:0.452~0.913)是cN0-PTMC患者发生CLNM的保护因素。伴HT是cN0-PTMC患者BRAFV600E基因野生型的危险因素(OR=3.454,95%CI:1.865~6.397)。结论 男性患者、年龄≤45岁、肿瘤直径>5 mm、不伴HT、多灶性是cN0-PTMC患者发生CLNM的独立危险因素。伴HT是此类患者发生BRAFV600E基因突变的保护因素,与其他临床病理特征无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 临床淋巴结阴性 中央区淋巴结转移 危险因素
下载PDF
基于1190例PTMC的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分析
2
作者 葛丹丹 陈燕 +7 位作者 张仁容 胡正明 钟洁愉 蔡华丽 黎永滨 林晓娜 罗海愉 孙德胜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3年第9期41-46,共6页
目的:分析经手术切除并行中央区淋巴结清扫的1190例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microcarcinoma,PTMC)患者的超声影像特征和临床特征数据,探讨中央区淋巴结转移和PTMC超声特征参数及临床特征参数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 目的:分析经手术切除并行中央区淋巴结清扫的1190例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microcarcinoma,PTMC)患者的超声影像特征和临床特征数据,探讨中央区淋巴结转移和PTMC超声特征参数及临床特征参数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2月因PTMC在北京大学深圳医院住院并行外科手术的患者共1190例,回顾性分析术前甲状腺彩超等资料,以手术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分析PTMC的超声特征以及临床参数和中央区淋巴结转移之间的关系。结果:年龄、男性、多灶、肿瘤突破包膜、点状钙化、未合并结节性甲状腺肿均是PTMC部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建立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模型,据此模型,计算出四个危险因素的回归系数差异、该模型的似然比检验结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分析ROC曲线得出,以0.312为模型最佳诊断截断值时,曲线下面积为0.709,模型诊断效能最高,敏感度、特异度和约登指数分别为0.625、0.687、0.312。结论:年龄、男性、多灶、肿瘤突破包膜、有点状钙化、未合并结节性甲状腺肿均是PTMC颈部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通过该模型可有效预测PTMC颈部中央区淋巴结转移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 中央区淋巴结转移 危险因素
下载PDF
1401例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临床病理特征及中央区淋巴结转移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83
3
作者 彭琛 魏松锋 +4 位作者 郑向前 于洋 张艳 程文元 高明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95-99,共5页
目的:探讨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 (papillary thyroid microcarcinoma, PTMC )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甲状腺颈部肿瘤科收治的1401例具有完整病... 目的:探讨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 (papillary thyroid microcarcinoma, PTMC )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甲状腺颈部肿瘤科收治的1401例具有完整病例资料的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应用X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结果:临床病理特征方面,PTMC男女性别比约1:3.4,其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率为30.5%。单因素分析显示发病年龄(x2=14.587,P〈0.01)、性别(X2=21.636,P〈0.01)、原发灶数目(X2=35.505,P〈0.01)、肿瘤最大直径(X2=58.868,P〈0.01)、肿瘤位置(x2=8.385,P〈0.05)及被膜外腺外侵犯(X2=26.481,P〈0.01)均与中央区淋巴结转移有显著性差异。肿瘤处于甲状腺下极时,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率最高(48.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性、年龄〈45岁、肿瘤直径〉6mm、被膜外腺外侵犯及双侧多发癌灶为PTMC患者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具备男性、年龄〈45岁、肿瘤直径〉6min、腺外侵犯及双侧甲状腺受累等特征的PTMC患者较易发生中央区淋巴结转移,建议行预防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癌 微小乳头状癌 中央区淋巴结 淋巴结转移 危险因素
下载PDF
甲状腺乳头状癌颈淋巴结转移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25
4
作者 闫维 姜涛 郑晓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7年第5期709-712,共4页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颈淋巴结转移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在颈部不同区域淋巴结转移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世纪坛医院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术后病理证实为甲状腺癌的40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就年龄、性别、术前TSH水平、肿瘤最大...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颈淋巴结转移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在颈部不同区域淋巴结转移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世纪坛医院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术后病理证实为甲状腺癌的40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就年龄、性别、术前TSH水平、肿瘤最大径、多灶病变、被膜侵犯、合并桥本甲状腺炎、合并结节性甲状腺肿等因素与颈部不同区域淋巴结转移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甲状腺癌发生淋巴结转移时,多数转移至中央区,其次为颈侧区,颈侧区淋巴结转移中Ⅲ区和Ⅳ区转移率相当,且明显高于Ⅱ区。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肿瘤最大径、多灶病变、被膜侵犯、合并结节性甲状腺肿与中央区、颈侧区淋巴结转移均有关(P<0.05),而年龄和中央区淋巴结转移有相关性(P<0.05),合并桥本甲状腺炎与颈侧区淋巴结转移有相关性(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性患者、年龄<45岁、肿瘤最大径>1cm、多灶病变是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而多灶病变、被膜侵犯、合并桥本甲状腺炎是颈侧区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甲状腺乳头状癌中年龄<45岁的男性患者、肿瘤最大径>1cm、多灶病变可增加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风险。而表现为多灶病变、被膜侵犯、合并桥本甲状腺炎、可疑跳跃性转移及中央区淋巴结转移阳性的患者,颈侧区淋巴结转移风险性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乳头状癌 淋巴结转移 危险因素 中央区淋巴结 颈侧区淋巴结
下载PDF
甲状腺乳头状癌淋巴结转移的风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段文冰 张璐璐 +4 位作者 刘义刚 王燕红 唐闻 张瀚月 刘芸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798-803,共6页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淋巴结转移的风险因素。方法收集504例PTC手术标本,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及病理特点,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结果(1)中央区淋巴...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淋巴结转移的风险因素。方法收集504例PTC手术标本,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及病理特点,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结果(1)中央区淋巴转移中男性(47.58%)、年龄<45岁(43.49%)、合并结节性甲状腺肿(46.20%)的患者转移率均显著增高;侧颈区淋巴结转移中男性(32.26%)、肿瘤最大径>1 cm(26.08%)、多发病灶(28.64%)、合并结节性甲状腺肿(32.28%)及合并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36.73%)、双侧病变(33.08%)的患者转移率均显著增高。多因素分析显示,患者性别、结节性甲状腺肿是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患者性别、肿瘤最大径、结节性甲状腺肿及病变位置(单/双侧)是侧颈区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2)单因素分析显示,多个淋巴结转移中肿瘤最大径>1 cm(14.35%)、伴钙化(24.24%)、合并结节性甲状腺肿(18.35%)及合并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28.30%)、双侧病变(17.78%)的患者转移率均显著增高。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最大径、合并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及结节性甲状腺肿是多个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PTC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直径等临床病理学特征是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有望成为临床术前或术中诊断PTC依据,为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乳头状癌 中央区淋巴结转移 侧颈区淋巴结转移 危险因素
下载PDF
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侧颈部淋巴结转移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2
6
作者 谭卓 聂喜林 +3 位作者 郑传铭 蒋烈浩 葛明华 王佳峰 《浙江医学》 CAS 2016年第11期787-790,共4页
目的分析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侧颈部淋巴结转移相关危险因素,为更好的制定手术范围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行甲状腺手术及侧颈部淋巴结清扫术,术后病理检查证实甲状腺癌微小乳头状癌患者120例。回顾分析患者... 目的分析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侧颈部淋巴结转移相关危险因素,为更好的制定手术范围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行甲状腺手术及侧颈部淋巴结清扫术,术后病理检查证实甲状腺癌微小乳头状癌患者120例。回顾分析患者侧颈部淋巴结转移、性别、年龄、肿瘤大小、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等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 120例患者总体转移率为73例(60.8%)。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侧颈部淋巴结转移与肿瘤大小、肿瘤播散、腺体外侵犯、原发肿瘤位置及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等有统计学差异,而与性别、年龄、是否存在沙砾体、癌灶数目及病灶单、双侧无统计学差异。多因素分析中,仅有肿瘤位置及中央区淋巴结转移与侧颈部淋巴结转移相关明显。结论甲状腺乳头状癌出现中央区或侧颈部淋巴结转移极为常见,在当原发肿瘤位于甲状腺中部或下极及中央区淋巴结转移时,在术前或术中,应仔细评估侧颈部淋巴结,如出现可疑淋巴结转移应积极行侧颈部淋巴结清扫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 侧颈部淋巴结转移 中央区淋巴结转移 危险因素
下载PDF
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中央区淋巴结转移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张静 杨昕 王薇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6期593-596,共4页
目的探讨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TMC)患者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2016年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收住的252例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临床病理资料,应用χ~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中央区淋巴结转移... 目的探讨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TMC)患者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2016年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收住的252例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临床病理资料,应用χ~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结果 252例PTMC患者中男女性别比1∶3.9,平均年龄(42.5±2.5)岁,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率为31%。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最大直径、侵犯包膜、病灶存在砂粒体均与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相关。发病年龄、性别、有无桥本甲状腺炎、病灶中心纤维化、以乳头结构为主均与中央区淋巴结转移无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肿瘤直径>5mm、侵犯包膜为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肿瘤直径>5 mm、有包膜侵犯的PTMC患者较易发生中央区淋巴结转移,建议冷冻诊断术中行预防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 中央区淋巴结转移 危险因素
下载PDF
5mm及以下cN0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中央区淋巴结转移规律及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1
8
作者 于淏 王强 +4 位作者 查斯洛 饶文胜 张伟 仇明 单成祥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01-104,共4页
目的探讨肿瘤最大径≤5 mm的临床颈部淋巴结阴性(cN0)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PTMC)患者中央区淋巴结转移(CLNM)的规律及危险因素。方法纳入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普外三科收治的186例肿瘤最大径≤5 mm的cN0 PTMC患者,... 目的探讨肿瘤最大径≤5 mm的临床颈部淋巴结阴性(cN0)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PTMC)患者中央区淋巴结转移(CLNM)的规律及危险因素。方法纳入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普外三科收治的186例肿瘤最大径≤5 mm的cN0 PTMC患者,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包括性别、年龄、肿瘤部位、是否双侧癌、是否多灶癌、是否腺外侵犯、是否合并桥本甲状腺炎,以及组织病理免疫组化结果等,总结肿瘤最大径≤5 mm的PTMC患者的CLNM规律,并应用χ2检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其危险因素。结果 186例肿瘤最大径≤5 mm的cN0 PTMC患者中,发生CLNM者58例(31.2%)。预防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淋巴结个数为0~14个,平均(4.92±6.82)个,其中转移个数为0~5个,平均(0.78±1.41)个;转移淋巴结数目/清扫淋巴结数目百分比为0%~100%,平均(50±28)%。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肿瘤多发灶是肿瘤最大径≤5 mm PTMC患者CLNM发生的影响因素(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男性、肿瘤多发灶均是肿瘤最大径≤5 mm的PTMC患者发生CLNM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对男性、肿瘤多发灶的最大径≤5 mm的cN0 PTMC患者行预防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的价值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头状甲状腺癌 甲状腺微小癌 中央淋巴结 转移 危险因素
下载PDF
cN0甲状腺乳头状癌中央区淋巴结转移规律及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6
9
作者 顾梓群 单成祥 +3 位作者 刘佳 冯云洁 仇明 徐昕昀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44-547,共4页
目的分析临床颈淋巴结阴性(cN0)单侧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患侧及对侧中央区淋巴结转移(central lymph node metastasis,CLNM)的规律及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至2015年8月我科收治的46例cN0单侧PT... 目的分析临床颈淋巴结阴性(cN0)单侧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患侧及对侧中央区淋巴结转移(central lymph node metastasis,CLNM)的规律及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至2015年8月我科收治的46例cN0单侧PTC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包括性别、年龄、癌灶数量、肿瘤直径、腺外浸润情况、是否合并桥本甲状腺炎(Hashimoto thyroiditis,HT)、T分期等,总结cN0单侧PTC患者患侧及对侧CLNM的规律,并应用χ2检验和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其危险因素。结果患侧及对侧CLNM发生率分别为32.6%(15/46)和21.7%(10/46),在对侧转移的患者中,仅对侧发生CLNM者占70.0%(7/10)。其中T1、T2期患者共发生CLNM 20例(48.8%,20/41)。单因素分析表明,年龄<45岁、肿瘤直径>1cm、不合并HT与患侧CLNM有关(P<0.05),所有临床病理因素均与对侧CLNM无关(P>0.05)。多因素分析表明,肿瘤直径>1cm(OR=4.890,P=0.044)是患侧CLNM的独立危险因素,而合并HT(OR=0.086,P=0.034)是患侧CLNM的保护因素;多灶癌(OR=7.60,P=0.038)是对侧CLNM的独立危险因素。在仅发生患侧CLNM和仅发生对侧CLNM的患者中,合并HT时更易发生对侧CLNM(P<0.05)。结论在cN0单侧PTC患者中,患侧CLNM最为常见,也可仅发生对侧CLNM;T1、T2期患者CLNM率较高,建议行预防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prophylactic central lymph node dissection,PCND);肿瘤直径>1cm时,建议行患侧PCND;肿瘤为多灶癌、合并HT时,行对侧PCND价值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乳头状癌 中央区淋巴结转移 危险因素
下载PDF
94例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7
10
作者 廖帅举 刘晓丽 +2 位作者 倪卫惠 陈晨 王全胜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22年第1期132-137,共6页
目的:回顾性研究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以及颈部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21年5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明基医院收治的94例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性别、年龄、肿瘤数量、肿瘤位置... 目的:回顾性研究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以及颈部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21年5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明基医院收治的94例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性别、年龄、肿瘤数量、肿瘤位置、多灶性、被膜侵犯、血流信号、肿瘤侧别、肿瘤钙化、肿瘤纵横比、促甲状腺素激素、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患者文化程度、病程与颈部淋巴结、颈部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结果:颈部淋巴结转移率为47%(44/94),经单因素分析,性别、年龄、被膜侵犯是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性和被膜侵犯是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P<0.05)。颈部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率为33%(31/94),经单因素分析,性别、被膜侵犯是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颈部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性和被膜侵犯是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颈部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建议对有被膜侵犯的男性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进行预防性淋巴结清扫,降低因肿瘤复发而行再次手术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 颈部淋巴结转移 中央区淋巴结转移 危险因素
下载PDF
533例术前cN0的单侧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中央区淋巴结转移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流欢 陈万志 +2 位作者 谢嵘 张阳 余济春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1年第6期32-35,50,共5页
目的探讨术前临床淋巴结阴性(clinically nodenegative,cN0)单侧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microcarcinoma,PTMC)的病理特征及中央区淋巴结转移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533例PTM... 目的探讨术前临床淋巴结阴性(clinically nodenegative,cN0)单侧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microcarcinoma,PTMC)的病理特征及中央区淋巴结转移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533例PTMC患者资料,根据术后病理是否中央区淋巴结转移,分析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并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结果533例患者术后病理示中央区淋巴结阳性患者为245例,占45.97%。单因素分析发现男性、年龄>55岁、肿瘤直径≥5 mm、肿瘤位置靠下、多灶、微小钙化、肿瘤侵犯被膜是cN0单侧PTMC发生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影响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男性、微小钙化和肿瘤侵犯被膜是cN0单侧PTMC发生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男性、微小钙化和肿瘤侵犯被膜是cN0单侧PTMC发生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高危险因素,建议进行预防性加治疗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 单侧 临床淋巴结阴性 中央区淋巴结转移 危险因素
下载PDF
多灶性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中央区淋巴结转移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伟 安树才 +2 位作者 王磊 王智浩 李玲 《包头医学院学报》 CAS 2022年第10期51-54,90,共5页
目的:探讨多灶性甲状腺乳头状癌(multifocal 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MPTC)患者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规律及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7年5月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107例MPTC患者临床病理资料,包括性别、年龄、肿瘤部... 目的:探讨多灶性甲状腺乳头状癌(multifocal 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MPTC)患者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规律及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7年5月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107例MPTC患者临床病理资料,包括性别、年龄、肿瘤部位、是否侵犯背膜、是否合并桥本甲状腺炎、癌灶总直径、癌灶数目等,探讨MPTC患者的中央区淋巴结转移(central lymph node metastasis,CLNM)规律及其危险因素。结果:107例MPTC患者中,发生中央区淋巴结转移者56例(52.3%)。预防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个数为1~22个,平均(5.61±3.83)个,其中转移个数为0~10个,平均(1.36±1.95)个。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背膜侵犯、性别、年龄(<45岁)、癌灶数、癌灶总直径>1 cm是MPTC患者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癌灶数、癌灶总直径、背膜侵犯、年龄、男性均是MPTC患者发生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多灶是甲状腺乳头状癌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对于MPTC患者,尤其是肿瘤总直径>1 cm、背膜侵犯、年龄<45岁的男性MPTC患者,建议采用甲状腺全切除术加患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乳头状癌 多灶 中央淋巴结 转移 危险因素
下载PDF
应用纳米炭辅助cN0期PTMC中央区淋巴结清扫的效果及淋巴结转移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尚兴国 张雪棉 +2 位作者 杨东 岳秀杰 孙晋发 《中外医学研究》 2020年第29期11-14,共4页
目的:探讨应用纳米炭辅助cN0期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TMC)中央区淋巴结清扫的效果及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分析。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9年5月在笔者所在医院治疗的cN0期PTMC患者267例,根据是否应用纳米炭辅助将其分为观察组(n=140)和对... 目的:探讨应用纳米炭辅助cN0期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TMC)中央区淋巴结清扫的效果及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分析。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9年5月在笔者所在医院治疗的cN0期PTMC患者267例,根据是否应用纳米炭辅助将其分为观察组(n=140)和对照组(n=127)。两组均给予中央区淋巴结清扫,其中观察组给予纳米炭辅助。比较两组手术效果。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生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结果:观察组淋巴结清扫数为(12.03±2.11)枚,明显多于对照组的(3.50±0.88)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及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个月甲状旁腺激素(PTH)、钙离子(Ca^2+)分别为(30.30±2.21)pg/ml、(2.20±0.08)mmol/L,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中央区淋巴结转移患者男性比例为32.86%,高于未发生中央区淋巴结转移患者的7.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中央区淋巴结转移患者多发病灶、T3或T4分期比例分别为64.29%和48.57%,均明显高于未发生中央区淋巴结转移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性、多发病灶、T3或T4分期是中央区淋巴结转移发生的危险因素(OR=1.508、1.684、1.829,P<0.05)。结论:纳米炭有助于提高cN0期PTMC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数目,对甲状旁腺功能有保护作用;中央区淋巴结转移受患者性别、病灶数目及T分期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炭 cN0期 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 中央区淋巴结清扫 淋巴结转移 危险因素
下载PDF
单灶性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患者Ⅵ、Ⅶ淋巴结转移规律及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伟 安树才 +2 位作者 王智浩 李慧超 王磊 《黑龙江医学》 2020年第1期30-32,共3页
目的探讨单灶性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PTMC)患者Ⅵ、Ⅶ区淋巴结转移规律及其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8年5月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246例肿瘤最大径≤10 mm的PTMC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包括性别、年龄、肿瘤部位、是否腺外侵... 目的探讨单灶性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PTMC)患者Ⅵ、Ⅶ区淋巴结转移规律及其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8年5月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246例肿瘤最大径≤10 mm的PTMC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包括性别、年龄、肿瘤部位、是否腺外侵犯等,总结肿瘤最大径≤10 mm的PTMC患者的中央区淋巴结转移(CLNM)规律,并应用χ^2检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其危险因素。结果 246例肿瘤最大径≤10 mm的单灶性PTMC患者中,发生Ⅵ、Ⅶ区淋巴结转移74例(30.1%),预防性Ⅵ、Ⅶ区淋巴结清扫淋巴结个数为0~24个。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单发灶(肿瘤最大径≥5 mm)、包膜侵犯、性别、年龄(<45岁)是单灶性PTMC(肿瘤最大径≤10 mm)患者Ⅵ、Ⅶ区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单发灶(肿瘤最大径≥5 mm)、包膜侵犯、男性均是PTMC(肿瘤最大径≤10 mm)患者发生Ⅵ、Ⅶ区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肿瘤最大径不小于5 mm、包膜侵犯、男性的单灶性PTMC患者较易发生Ⅵ、Ⅶ区淋巴结转移,建议预防性清扫Ⅵ、Ⅶ区淋巴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头状甲状腺微小癌 中央淋巴结 转移 危险因素
下载PDF
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临床特点及清扫价值 被引量:7
15
作者 唐小乔 张寅 桑剑锋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16年第1期38-41,共4页
目的探讨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TMC)中央区淋巴结转移(CLNM)的相关危险因素及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CLND)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51例经病理活检确诊的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其淋巴结转移情况分成转移组(n=42)和非... 目的探讨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TMC)中央区淋巴结转移(CLNM)的相关危险因素及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CLND)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51例经病理活检确诊的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其淋巴结转移情况分成转移组(n=42)和非转移组(n=209)。回顾性分析2组患者一般资料,对单因素分析后存在显著性差异的指标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淋巴结转移患者予以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后,随访1~3年,记录其术后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结果 2组患者在肿瘤位置、合并腺瘤、桥本甲状腺炎、结节性甲状腺肿、甲亢等因素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转移组患者中年龄小于45岁者及男性比例均显著高于非转移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转移组患者中肿瘤直径为5~10 mm者25例(59.5%),多灶12例(28.6%),突破被膜22例(52.4%),未转移组相应的数据为70例(33.5%)、23例(11.0%)和67例(32.1%),均显著低于转移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转移组患者术后嘶哑1例(2.3%),局部麻木6例(14.3%),神经侵犯1例(2.3%),脉管侵犯2例(4.8%),无咳呛报告;随访1~3年中,仅2例复发,复发率为4.8%。非转移组术后则无以上并发症,也无复发。结论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发生中央区淋巴结转移多为年龄小于45岁的男性,存在肿瘤直径超过5 mm、多灶性病变、伴有被膜突破症状等特点,临床需将满足上述条件者列为重点关注对象并予以相关防预措施,以降低中央区淋巴结转移发生风险。对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予以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治疗,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其预后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 中央区 淋巴结转移 淋巴结清扫术 临床特点 危险因素
下载PDF
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7
16
作者 靳凯 成绥生 谷瀚博 《医学综述》 2019年第4期828-832,共5页
目的探讨影响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TMC)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7月至2017年10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甲状腺肿瘤外科收治的285例具有完整病例资料的PTMC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所有患者均在术中行中央区淋巴结... 目的探讨影响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TMC)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7月至2017年10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甲状腺肿瘤外科收治的285例具有完整病例资料的PTMC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所有患者均在术中行中央区淋巴结清扫,分析影响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结果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男性(OR=2. 150,95%CI 1. 155~4. 002,P=0. 016)、年龄<45岁(OR=1. 899,95%CI 1. 088~3. 312,P=0. 024)、肿瘤直径> 5~10 mm(OR=3. 209,95%CI 1. 755~5. 865,P=0. 000)、肿瘤侵犯甲状腺被膜(OR=2. 520,95%CI 1. 428~4. 447,P=0. 001)、癌灶累及甲状腺双叶(OR=2. 183,95%CI 1. 189~4. 008,P=0. 012)均是影响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结论具有男性、年龄<45岁、肿瘤最大直径> 5 mm、肿瘤侵犯甲状腺被膜、癌灶累及甲状腺双叶等临床病理特征的PTMC患者易出现中央区淋巴结转移,术中应积极行预防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 淋巴转移 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
下载PDF
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与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探讨 被引量:5
17
作者 孙颖 赵彦广 +5 位作者 吴剑 张玉莲 周莲 辇伟奇 林昌海 周晓红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19年第2期133-138,共6页
目的探讨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TMC)与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至2018年6月首次就诊于重庆市肿瘤医院405例PTMC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χ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颈部中央区、颈侧区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 目的探讨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TMC)与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至2018年6月首次就诊于重庆市肿瘤医院405例PTMC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χ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颈部中央区、颈侧区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结果 405例PTMC患者中央区淋巴结转移有94例(22. 21%),颈侧区转移有18例(4. 44%),单因素分析证明,多灶性、被膜侵犯与中央区淋巴结转移有关(P <0. 05),神经侵犯与颈侧区淋巴结转移有关(P <0. 05)。多因素分析证明,多灶性是PTMC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P <0. 01)。结论对于多灶性、被膜侵犯等特征的PTMC患者建议预防性行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有神经侵犯的PTMC患者一定要注意是否有颈侧淋巴结转移,根据体征、影像学检查结果行选择性颈侧区淋巴结清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 中央区淋巴结 颈侧区淋巴结 转移 危险因素 甲状腺全切术
下载PDF
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临床病理特征与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探讨 被引量:10
18
作者 王猛 魏玺 +1 位作者 郑向前 高明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 2018年第2期138-141,共4页
目的:探讨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TM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与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413例PTMC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应用χ~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结果:413例PTMC患者中央区淋巴结... 目的:探讨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TM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与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413例PTMC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应用χ~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结果:413例PTMC患者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率为57.9%(239例)。单因素分析显示,男性、年龄<45岁、肿瘤直径>5 mm、肿瘤位于甲状腺下极、多灶性、包膜侵犯等均与中央区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45岁、包膜侵犯是PTMC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结论:具备年龄<45岁、包膜侵犯等特征的PTMC患者,较易发生中央区淋巴结转移,建议行预防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 中央区淋巴结 转移 危险因素
下载PDF
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刘信攸 张晨波 +1 位作者 陈跃达 胡国华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 CAS 2020年第1期89-92,共4页
目的 探讨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0月—2019年12月在复旦中山医院厦门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25例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明确性别、年龄、肿瘤大小和部位、合并桥本氏... 目的 探讨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0月—2019年12月在复旦中山医院厦门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25例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明确性别、年龄、肿瘤大小和部位、合并桥本氏甲状腺炎以及包膜侵犯等因素与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结果 125例患者均行甲状腺腺叶+峡部切除术+预防性同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术后病理显示24例(19.2%)发生中央区淋巴结转移,分析显示年龄[(40.83±7.95)岁vs.(45.80±10.96)岁;P=0.039]、病理肿瘤直径[(5.83±1.37)mm vs.(5.11±1.94)mm;P=0.040]、超声肿瘤直径[(6.67±2.25)mm vs.(5.57±2.23)mm;P=0.032]和包膜侵犯(50.0%vs.26.7%;P=0.027)是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而包膜侵犯是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OR 1.376,95%CI 1.062~6.677,P=0.002).结论 包膜侵犯是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主要危险因素,建议对术前彩超或者术中发现有包膜侵犯的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可以考虑行预防性同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癌 微小乳头状癌 中央区淋巴结 淋巴结转移 危险因素
下载PDF
cN0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乃友 《当代医学》 2018年第12期75-77,共3页
目的探讨c N0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microcarcinoma,PTMC)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辽宁省朝阳市中心医院普外科2010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165例c N0期PTMC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单因素... 目的探讨c N0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microcarcinoma,PTMC)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辽宁省朝阳市中心医院普外科2010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165例c N0期PTMC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寻找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结果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率为34.5%(57/165),单因素分析显示:男性、多灶、肿瘤>0.6 cm、包膜侵犯、双侧癌与中央区淋巴结转移明显相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肿瘤>0.6 cm、包膜侵犯为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c N0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出现淋巴结转移比例高,对于肿瘤>0.6 cm、包膜侵犯PTMC的患者,建议预防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 中央区淋巴结转移 危险因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