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长江三角洲泥质潮坪沉积间断的定量分析 被引量:31
1
作者 范代读 李从先 +2 位作者 陈美发 王德杰 丁平兴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1-6,共6页
现场观测获得了长江口开敞型泥质潮坪不同时间尺度的沉积速率及层偶保存率。每天观测结果表明 ,单个层偶的保存率约为 46 .6 %。随着观测时间间隔的增大保存率迅速减小 ,大小潮周期内层偶保存率降为 9.2 % ,季节性观测层偶保存率为 3.7... 现场观测获得了长江口开敞型泥质潮坪不同时间尺度的沉积速率及层偶保存率。每天观测结果表明 ,单个层偶的保存率约为 46 .6 %。随着观测时间间隔的增大保存率迅速减小 ,大小潮周期内层偶保存率降为 9.2 % ,季节性观测层偶保存率为 3.7%。现代长江三角洲建造一个完整的潮坪沉积层序约需 96 a。百年尺度潮坪层序层偶的保存率仅为 0 .74% ,99.2 6 %的潮汐周期由于侵蚀或无沉积而没有纹层保存下来 ,形成间断。因此 ,沉积间断占潮坪层序的比例应为 99.2 6 %。沉积速率和沉积时间之间存在对数线性负相关 ,拟合直线的斜率为 - 0 .39,由此推导出潮坪层序的完整性计算公式为 C=(t*/ t) +0 .3 9。虽然对泥质潮坪沉积中沉积间断的估计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但它是从现代沉积过程观测中得到的 ,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认识古代潮坪沉积的特征及其成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质潮坪 潮汐层偶 沉积速率 沉积间断 长江三角洲 沉积模式
下载PDF
潮汐周期在潮坪沉积中的记录 被引量:12
2
作者 范代读 李从先 +1 位作者 邓兵 陈美发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81-285,共5页
选择平静天气泥质潮滩相对淤积期进行现场直接观测每个潮周期的沉积物特征 .结果表明潮汐层偶的厚度变化与大小潮周期潮差旋回性变化密切相关 .原始数据平滑后曲线更清晰地展示出大小潮周期 ,反映随机的非潮汐因素的影响可以通过一定的... 选择平静天气泥质潮滩相对淤积期进行现场直接观测每个潮周期的沉积物特征 .结果表明潮汐层偶的厚度变化与大小潮周期潮差旋回性变化密切相关 .原始数据平滑后曲线更清晰地展示出大小潮周期 ,反映随机的非潮汐因素的影响可以通过一定的数学方法予以去除 .现代潮坪观测表明潮汐沉积可以记录潮汐能量呈周期性变化的特性 ,因此 ,可通过研究保存较完整的潮汐韵律层的层偶组成来提取古潮汐信息 .但这种蕴含潮汐信息的韵律层可能只局限于一些基本不受风浪影响的沉积环境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三角洲 潮坪沉积 大小潮周期 潮汐层偶组 潮汐周期 潮汐能量 潮汐韵律层
下载PDF
江苏中部淤泥质潮滩潮汐层理成因机理和风暴沉积判别标志 被引量:17
3
作者 王建 柏春广 徐永辉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62-569,共8页
通过对江苏中部淤泥质潮滩潮汐纹层发育过程的实地观测,以及对所采样品在室内进行的落淤量的计算与颗粒的粒度、磨圆度分析等,揭示出江苏中部海岸淤泥质潮滩沉积中的潮汐层理的成因机理:毫米级薄砂泥互层层理为半日潮的产物,厘米级厚的... 通过对江苏中部淤泥质潮滩潮汐纹层发育过程的实地观测,以及对所采样品在室内进行的落淤量的计算与颗粒的粒度、磨圆度分析等,揭示出江苏中部海岸淤泥质潮滩沉积中的潮汐层理的成因机理:毫米级薄砂泥互层层理为半日潮的产物,厘米级厚的厚砂泥互层层理为半月天文潮的产物。此外,通过对9711号台风引致的风暴潮影响前后的滩面进行了现场观测,发现江苏中部淤泥质潮滩上部存在一个即使在风暴潮期间也不发生侵蚀的地带。该带的风暴沉积与正常的潮滩沉积比较,具有粒度较粗,分选较差,磨圆稍好,递变现象明显,平行层理或波状交错层理发育比较典型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潮汐纹层 成因机理 风暴潮 判别标志 江苏中部
下载PDF
潮汐层偶的砂泥纹层厚度变化规律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2
4
作者 朱锐 张昌民 +3 位作者 张尚锋 施和生 杜家元 余烨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9-14,共6页
从统计珠江口盆地A井潮汐沉积的砂泥层偶厚度变化出发,采用平滑处理、傅里叶变换及小波分析等方法分析砂泥厚度变化的周期性。在此基础上,将层偶厚度、砂质纹层厚度以及泥质纹层厚度三者的周期性进行对比分析,定量探讨各周期的主控因素... 从统计珠江口盆地A井潮汐沉积的砂泥层偶厚度变化出发,采用平滑处理、傅里叶变换及小波分析等方法分析砂泥厚度变化的周期性。在此基础上,将层偶厚度、砂质纹层厚度以及泥质纹层厚度三者的周期性进行对比分析,定量探讨各周期的主控因素。研究表明,砂泥厚度变化并非仅与潮流周期相关,还与沉积相带变化和事件沉积密切相关。潮流周期呈正弦波动,频率较高,对层偶中砂质纹层厚度影响小。而沉积相带的变化频率低,对层偶中砂质纹层厚度影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潮汐层偶 砂泥岩厚度 傅里叶变换 小波变换 沉积相
下载PDF
江苏中部海岸全新世中期温暖期风暴潮频率的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柏春广 王建 徐永辉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78-85,共8页
通过对采集于江苏省盐城市上冈镇的三个柱状沉积剖面(W,M,E)的岩性特征及其对比关系的分析、沉积物^14C年代的测定以及沉积物样品的粒度、磁化率特征的分析,结合有孔虫和颗石藻的分析结果,判定研究沉积层段为全新世中期的潮滩沉... 通过对采集于江苏省盐城市上冈镇的三个柱状沉积剖面(W,M,E)的岩性特征及其对比关系的分析、沉积物^14C年代的测定以及沉积物样品的粒度、磁化率特征的分析,结合有孔虫和颗石藻的分析结果,判定研究沉积层段为全新世中期的潮滩沉积.孢粉分析结果显示当时的气候较现在温暖.以潮汐层理的周期性特征为依据,对以泥为主的潮滩沉积剖面中每隔10-20cm有规律出现的一层砂作了分析,结果表明这一沉积特征为季节性的潮滩沉积旋回.在此基础上,观察沉积剖面中的风暴潮事件的记录状况,估算出剖面中记录的与9711号台风风暴潮强度相当的风暴潮的发生频率为二至四年一遇,而依据盐城市东台梁垛河闸多年的现代最高潮位资料,应用耿贝尔(Gumbed曲线拟合法计算出的9711号台风所引起的风暴潮频率为十二年一遇,即全新世中期温暖期的台风风暴潮的频率比现在大.据此推测全球变暖后台风风暴潮的频率将会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暴潮频率 全新世中期 江苏中部 潮汐纹层
下载PDF
潮汐韵律岩研究进展及对须家河组沉积相的启示 被引量:5
6
作者 赵霞飞 赵拓宇 张闻林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2019年第2期29-38,共10页
近年来,四川盆地上三叠统须家河组(T3x)沉积学研究,有了突破—这个组多年来公认为陆相,现发现实为海相,即潮控河口湾和潮控三角洲成因。确定潮汐作用的独一无二的判据,是“双黏土层”。介绍它的研究进展,无疑对须家河组的勘探和研究有... 近年来,四川盆地上三叠统须家河组(T3x)沉积学研究,有了突破—这个组多年来公认为陆相,现发现实为海相,即潮控河口湾和潮控三角洲成因。确定潮汐作用的独一无二的判据,是“双黏土层”。介绍它的研究进展,无疑对须家河组的勘探和研究有重要意义。展示T3x中常见沉积构造,突出了双黏土层。认识这种构造,起源于对荷兰西南部1个入潮口全新世水道沉积的研究。可以认出各个退潮、涨潮和滞水事件的特征。退潮堆积的交错层砂,其厚度呈正弦曲线变化,而滞水期形成的泥则呈对出现,是潮下环境的诊断性特征。一个实例被列举以说明如何编制潮汐韵律曲线。实际上使用的是更简明的直方图。全世界发现了许多精美的潮汐沉积剖面,得出了7种旋回曲线,详细介绍了半日旋回、朔望旋回和回归旋回,都是依据平衡潮汐理论解释的:地球在两半球反向潮胀中运行,潮汐受月相及月球在绕地轨道中倾斜和轨道距离变化所控制。这个理论很有用,但它过于简单而不能解释现实世界的潮汐。因此,简介了动力潮汐模式—依据潮汐成分(分潮)的调谐分析建立起来的模式。作为总结,建议四川盆地须家河组、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甚至中国东部中新生界的研究中都应注意潮汐作用的影响;当代沉积学应重视基础科学,以便更准确地解释中国古地理、古天文学讯息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须家河组 双黏土层 潮汐韵律曲线 平衡潮汐理论 动力潮汐理论 中国中新生代地层 潮汐韵律岩
下载PDF
Preservation potential of individual couplet and deposition rates on mudflats in the Changjiang Estuary
7
作者 范代读 李从先 +4 位作者 陈美发 丁平兴 邓兵 杨守业 刘曙光 《Science China Chemistry》 SCIE EI CAS 2001年第S1期33-39,共7页
Non-barrier mudflats in the Changjiang Estuary is examined to obtain preservation potentials and deposition rates over different time scales. The preservation potential of couplet is ca. 46.6% within daily scale and d... Non-barrier mudflats in the Changjiang Estuary is examined to obtain preservation potentials and deposition rates over different time scales. The preservation potential of couplet is ca. 46.6% within daily scale and decreases as the time-interval extending, with 9.2% on a semi-lunar scale and 3.7% on a seasonal scale. In the long term, only 1.6% of daily deposition can potentially be preserved in the tidal flat sequence and other 98.4% have been eroded and leave sedimentary discordances, discernable or un-discernable, in the mudflat deposits. A negative log-linear relationship is examined between sedimentation rates and the time spans. The length of sedimentary hiatuses on the mudflat deposition were estimated with considerable uncertainty, but it can provide from an actualistic base some further insights into the nature and origin of ancient mudflat deposits with emphasis on the sedimentary discordanc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eservation RATE sedimentation RATE HIATUS MUDFLAT tidal couplet.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