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 fractal characteristic change in the Huanghe River Estuary due to the hydrodynamic conditions’variation 被引量:13
1
作者 Jia Yonggang, Fu Yuanbin, Xu Guohui, Shan Hongxian, Cao Xueqing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Department, 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 Qingdao 266003,China 《Acta Oceanolog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2003年第2期191-200,共10页
The study area lies in the subaqueous delta, which came into being in 1964 - 1976. Oneoil-field road has been built for exploring petroleum to form a wave barrier. The hydrodynarnic conditions on the north side of the... The study area lies in the subaqueous delta, which came into being in 1964 - 1976. Oneoil-field road has been built for exploring petroleum to form a wave barrier. The hydrodynarnic conditions on the north side of the road are relatively violent, on the contrary the hydrodynarnic conditions on the south side of the road are nearly placid. This makes the study area a natural laboratory for studying the influence of the hydrodynarnic conditions on the fract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idal flat. Selecting an area is named Case Ⅰ on the side of stronger hydrodynarnic activities and an area is named Case Ⅱ on the other side. Measuring the topography and sampling and analyzing the granulometrical composition, it is found that the hydrodynarnic conditions have fatal influence on the surface fractal dimensions and the granulometrical fractal dimensions of the area. In Case Ⅰ , which has strong hydrodynarnic conditions, the surface fractal dimensions are obviously larger than those of Case Ⅱ , and the granulometrical fractal dimensions are relatively smaller than those of Case Ⅱ , the surface fractal dimensions of Case Ⅰ decrease quickly with the increase of grid size; the granulometrical fractal dimensions are disperse, while the hydrodynarnic conditions of Case Ⅱ are just reverse. A sampling line and a core sampling on each side of the road are selected. It is found that on the south side of the road the granulometrical fractal dimensions vary regularly in the line and with the depth, the farther apart from the road, the smaller the fractal dimensions, and the deeper the sampling position the larger the fractal dimensions, while granulometrical fractal dimensions on the north side of the road have no such regularity pattern. The mechanism of the influence of the hydrodynarnic conditions on the fractal characteristics is discus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dal-flat hydrodynamic conditions surface fractal dimensions granulometrical fractal dimensions Huanghe river estuary
下载PDF
Seasonal dynamics of meiofaunal distribution in the Dagu River Estuary, Jiaozhou Bay, China 被引量:1
2
作者 YIN Shengle TAN Peng +2 位作者 YUAN Chao HU Jin LIU Xiaoshou 《Acta Oceanolog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2017年第12期79-86,共8页
Sediment samples were collected in the intertidal zone of the Dagu River Estuary, Jiaozhou Bay, China in April,July and October 2010 and February 2011 for examining seasonal dynamics of meiofaunal distribution and the... Sediment samples were collected in the intertidal zone of the Dagu River Estuary, Jiaozhou Bay, China in April,July and October 2010 and February 2011 for examining seasonal dynamics of meiofaunal distribution and their relationship with environmental variables. A total of ten meiofaunal taxa were identified, including free-living marine nematodes, benthic copepods, polychaetes, oligochaetes, bivalves, ostracods, cnidarians, turbellarians,tardigrades and other animals. Free-living marine nematodes were the most dominant group in both abundance and biomass. The abundances of marine nematodes were higher in winter and spring than those in summer and autumn. Most of the meiofauna distributed in the 0–2 cm sediment layer. The abundance of meiofauna in hightidal zone was lower than those in low-tidal and mid-tidal zones. Results of correlat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Chlorophyll a was the most important factor to influence the seasonal dynamics of the abundance, biomass of meiofauna and abundances of nematodes and copepods. CLUSTER analysis divided the meiofaunal assemblages into three groups and BIOENV results indicated that salinity, concentration of organic matter, sediment sorting coefficient and sediment median diameter were the main environmental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meiofaunal assemblag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iofauna seasonal dynamics tidal flat Dagu river estuary Jiaozhou Bay China
下载PDF
黄河口滩涂翼内茧型藻的分离鉴定及盐度适应性分析
3
作者 肖同阳 陈小凡 +4 位作者 刘兴 杨春富 朱葆华 潘克厚 李赟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0-50,共11页
从黄河口滩涂泥样中分离得到11株底栖微藻,经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这11株微藻与翼内茧型藻属的藻株亲缘关系更近。为了解这11株微藻的盐度适应性,首先比较了这11株微藻在两个极端盐度(5、80)下的生长情况,并筛选出3株藻株(HaF、HaI和... 从黄河口滩涂泥样中分离得到11株底栖微藻,经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这11株微藻与翼内茧型藻属的藻株亲缘关系更近。为了解这11株微藻的盐度适应性,首先比较了这11株微藻在两个极端盐度(5、80)下的生长情况,并筛选出3株藻株(HaF、HaI和HaB)用于比较不同盐度(5、25、45、65、85)对藻株生长、光合潜力及生化组分的影响。研究表明,在实验盐度下,藻株HaF、HaI和HaB生长的最适盐度分别为25、25和45,在该盐度条件下,这3株藻株具有最高的比生长速率和光合色素含量。3株藻株的叶绿素荧光参数(Fv/Fm和ETRm)均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而逐渐降低,HaF、HaI藻株的光合潜力在各盐度条件下变化显著。HaF、HaI和HaB藻株的总脂含量均在盐度为5时最高,分别为68.231%、60.125%和63.324%;HaF、HaI和HaB藻株的总多糖含量在盐度为85时最高,分别为9.784%、8.132%和10.302%。研究结果表明,来自滩涂分离的翼内茧型藻具有广范的盐度适应性。本研究结果可为深入研究滩涂藻类盐度适应性机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口滩涂 翼内茧型藻 分离鉴定 盐度适应性
下载PDF
钱塘江河口尖山滩地短期演变及其影响因素
4
作者 朱沈鸣 李颖 +1 位作者 陈刚 潘冬子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3-77,共5页
滩槽冲淤演变是潮汐河口研究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尖山河段位于钱塘江河口的过渡段,受径流和潮流共同作用,滩地冲淤变化幅度大、主槽摆动频繁。以往研究多局限于物理模型或数值模拟,缺乏与现场实测资料的对比分析。因此,以尖山滩地2020~... 滩槽冲淤演变是潮汐河口研究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尖山河段位于钱塘江河口的过渡段,受径流和潮流共同作用,滩地冲淤变化幅度大、主槽摆动频繁。以往研究多局限于物理模型或数值模拟,缺乏与现场实测资料的对比分析。因此,以尖山滩地2020~2021年的实测地形数据为基础,结合近期水动力过程,分析滩面坡度、地形冲淤和典型断面高程的变化,并研究径潮动力对近期滩地演变的影响。结果表明,滩地呈现阶段性冲淤交替,汛前滩地成台阶状分布,横向存在多级陡坎;汛中近岸边滩大幅冲刷,离岸心滩略有淤积;汛后滩地普遍淤涨,近岸水流集中形成冲刷潮水沟。下泄径流和上溯潮流是尖山滩地演变的主要控制因素,径潮动力与滩地相互作用,形成“洪冲潮淤、大冲大淤”的形态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潮滩演变 钱塘江 潮汐 径流 强潮河口
下载PDF
围填海工程对九龙江河口纳潮量影响研究
5
作者 李文丹 朱振洋 +2 位作者 陈能汪 许婷 孙振祥 《水道港口》 2024年第4期495-501,共7页
纳潮量是海湾可以接纳的潮水体积,对维护海湾良好的生态环境至关重要。文章首先针对围填海工程所在厦门九龙江河口的自然条件进行了分析。其次,分别采用传统计算方法、实测水文资料统计以及经充分验证的二维潮流数值模型对九龙江河口现... 纳潮量是海湾可以接纳的潮水体积,对维护海湾良好的生态环境至关重要。文章首先针对围填海工程所在厦门九龙江河口的自然条件进行了分析。其次,分别采用传统计算方法、实测水文资料统计以及经充分验证的二维潮流数值模型对九龙江河口现状条件下的纳潮量进行了统计计算。最后,采用数值模拟手段对厦门港海沧港区围填海工程建成后九龙江河口水流特征、潮位变化和纳潮量变化进行了模拟计算,并采用传统计算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对其进行了合理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海沧港区围填海工程面积约为2.95 km^(2),工程实施后九龙江河口纳潮量减少率约为4.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潮量 潮位 数值模拟 九龙江河口 围填海工程
下载PDF
Extraction of Morphometric Bedform Characteristics from Profiling Sonar Datasets Recorded in Shallow Coastal Waters of China 被引量:1
6
作者 黄瀚 汪亚平 +3 位作者 高抒 陈坚 杨旸 高建华 《China Ocean Engineering》 SCIE EI 2012年第3期469-482,共14页
The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small-scale bedforms were measured by means of an acoustic profiling sonar on the Dafeng tidal flat, Jiangsu, in 2009, and in the Jiulong Estuary, Xiamen, in 2010, respectively. T... The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small-scale bedforms were measured by means of an acoustic profiling sonar on the Dafeng tidal flat, Jiangsu, in 2009, and in the Jiulong Estuary, Xiamen, in 2010, respectively. The "multi-threshold value" method was utilized to reveal the morphological undulations along which bedforms were present. Analyses of the datasets obtained show that: (1) sand ripples can have irregular shapes, and (2) changes in bedform morphology are small within a single tidal cycle but may be significant over several tidal cycles. Fractal and variogram analyses of the seabed roughness revealed the existence of a significant relationship between current speed and the fractal dimension of the seabed roughness. As current speed increases, seabed roughness increases with a trend of smaller-scale bottom structures being replaced by larger-scale structures. Furthermore, the surface of the larger-scale bottom structures can either become smooth due to the absence of smaller-scale features or become rougher due to the presence of superimposed smaller-scale structur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ipple profiling sonar BEDFORM seabed roughness fractal dimension variogram method tidal flat jiulong estuary
下载PDF
长江口滩涂种青效果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才多 季永兴 张恒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78-82,共5页
在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双重压迫下,长江口滩涂正面临动力侵蚀及生物入侵等威胁,为此上海市在淤涨滩涂进行了多次人工种青,以期恢复其湿地生境。其中,横沙和南汇东滩促淤区的种青成效显著,但南汇嘴和杭州湾南竹港出海闸外侧区域滩涂种... 在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双重压迫下,长江口滩涂正面临动力侵蚀及生物入侵等威胁,为此上海市在淤涨滩涂进行了多次人工种青,以期恢复其湿地生境。其中,横沙和南汇东滩促淤区的种青成效显著,但南汇嘴和杭州湾南竹港出海闸外侧区域滩涂种青却效果不佳。总结了影响长江口种青植被——芦苇和海三棱藨草存活和扩散的主要因素,包括滩涂高程、水体盐度等关键阈值,并对种青的成功和失败案例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人工种青应选择在高程和盐度合适的淤涨光滩上开展,同时还需考虑水文动力条件和滩涂底质的影响。近年来实施的人工种青基本实现了湿地营造的预期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青 滩涂湿地 滩涂高程 盐度 长江口
下载PDF
九龙江口潮滩表层沉积物有机质的分布、来源及沉积环境指示意义 被引量:1
8
作者 潘大东 张良荟 林永崇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85-97,共13页
本研究旨在揭示九龙江口潮滩有机质含量及其来源的时空分异规律,寻找有效识别潮滩沉积环境的有机碳指标,以便更好地将有机碳应用于河口沉积微相识别和古环境研究。在九龙江口潮滩不同地貌单元,于夏季和冬季采集41个表层沉积物,进行粒度... 本研究旨在揭示九龙江口潮滩有机质含量及其来源的时空分异规律,寻找有效识别潮滩沉积环境的有机碳指标,以便更好地将有机碳应用于河口沉积微相识别和古环境研究。在九龙江口潮滩不同地貌单元,于夏季和冬季采集41个表层沉积物,进行粒度、总有机碳(TOC)、总氮(TN)和稳定碳同位素(δ^(13)C)测试。结果显示:从高潮滩至低潮滩,沉积物粒度逐渐变粗,TOC、TN和C/N变小,δ^(13)C值偏正。高潮滩有机质来源以陆源和红树林贡献为主,中潮滩以海源和互花米草贡献为主,低潮滩以海源贡献为主。九龙江口潮滩有机质的分布和来源受控于河口陆海相互作用的季节变化、潮滩沉积动力分异和潮滩植被分布。高潮滩与中–低潮滩之间,TOC存在显著性差异,TN、δ^(13)C存在极显著性差异,因此参数组合TOC、TN和δ^(13)C可作为高潮滩与中–低潮滩的有效判别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动力 有机碳 稳定碳同位素 沉积微相识别 九龙江河口潮滩
下载PDF
闽江口琅岐岛潮滩沉积物粒度时空变化特征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李海琪 王爱军 +4 位作者 叶翔 梁灏深 张望泽 吴水兰 李云海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4-24,共11页
潮滩位于陆地与海洋相互作用的敏感地带,其沉积环境变化与海岸带生态系统演化、海岸带开发利用等密切相关。为了清晰认识河口潮滩时空变化特征,选取闽江口琅岐岛东侧潮滩作为研究区域,通过采集和分析不同季节表层沉积物粒度组成,探讨琅... 潮滩位于陆地与海洋相互作用的敏感地带,其沉积环境变化与海岸带生态系统演化、海岸带开发利用等密切相关。为了清晰认识河口潮滩时空变化特征,选取闽江口琅岐岛东侧潮滩作为研究区域,通过采集和分析不同季节表层沉积物粒度组成,探讨琅岐岛潮滩沉积物粒度的时空变化特征,为深刻理解河口潮滩沉积过程对环境变化响应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结果表明,琅岐岛潮滩沉积物组成总体以粉砂为主,砂和黏土含量呈现较大的时空差异;时间上,琅岐岛潮滩表层沉积物平均粒径为2.2~7.4Φ,呈现出显著的季节性差异,夏季节沉积物平均粒径Φ值大,冬季节沉积物平均粒径Φ值小,春季和秋季位于过渡期间。空间上,由西向东,随着离岸距离的增加,沉积物平均粒径Φ值总体呈现出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由北向南,表层沉积物粗颗粒组分的分布范围逐渐增大。闽江口琅岐岛潮滩沉积物分布格局与国内外其他河口、海湾及开放型潮滩沉积物分布格局一致,是物源、水动力和地貌综合作用的结果,但研究区水动力强度、植被覆盖和沉积物供应季节差异显著,引起潮滩沉积物组成的季节变化十分显著,沉积物粒度组成对环境变化响应非常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度参数 季节变化 潮滩 琅岐岛 闽江口
下载PDF
长江口横沙浅滩演变及水沙变化特征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孙鹏 白一冰 +1 位作者 刘星璐 丁佩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77-84,共8页
近年来,随着长江流域上游来沙的锐减,长江口滩涂面临着侵蚀的风险。为探讨河口滩涂在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影响下的冲淤演变规律及水沙变化特征,以横沙浅滩为例,采用实测资料与数学模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了系统研究。实测资料分析表明:1998... 近年来,随着长江流域上游来沙的锐减,长江口滩涂面临着侵蚀的风险。为探讨河口滩涂在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影响下的冲淤演变规律及水沙变化特征,以横沙浅滩为例,采用实测资料与数学模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了系统研究。实测资料分析表明:1998~2010年,横沙浅滩淤积较为明显,2010~2019年,浅滩呈微冲趋势,其中-5 m以浅沙体体积在2010年达到最大,-2 m以浅沙体体积在2015年达到最大,说明近年来横沙浅滩出现了侵蚀现象。数学模型模拟结果表明,浅滩内水动力和含沙量均呈持续减小趋势。鉴于长江口来沙持续减小,横沙浅滩可能进一步发生侵蚀,未来需加强对流域来沙变化引起河口滩涂资源变化的关注,并考虑相应的补偿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横沙浅滩 浅滩演变 水沙变化 CJK3D 长江口
下载PDF
长江口2002—2019年滩涂演变分析
11
作者 张东来 宋磊 《水运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37-143,共7页
在长江流域输沙量大幅度减少的背景下,基于实测地形资料分析三峡工程运行前后长江口滩涂的总体变化,其存在高滩增加,中、低滩均减小的趋势。对长江口滩涂与涉水工程的关系归纳为4类,其中基本圈围成陆的滩涂,高、中、低滩面积均大幅减小... 在长江流域输沙量大幅度减少的背景下,基于实测地形资料分析三峡工程运行前后长江口滩涂的总体变化,其存在高滩增加,中、低滩均减小的趋势。对长江口滩涂与涉水工程的关系归纳为4类,其中基本圈围成陆的滩涂,高、中、低滩面积均大幅减小;建有工程的滩涂,总体表现为高滩增加,中滩减小多,低滩减小少的现象;受周边工程影响的滩涂,滩涂演变与工程的相对位置及滩涂所处的河势与水文泥沙条件等有关;而基本处于自然演变的滩涂,则表现为高滩增加、中滩和低滩减小的演变特征。结果表明,流域来沙减少是长江口滩涂演变的驱动因素,具有范围大、周期长、变化缓慢的特征;而人类活动是长江口滩涂演变的触发因素,具有局部、周期短、变化剧烈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口 滩涂演变 流域输沙量 人类活动 响应
下载PDF
大型底栖动物对长江口潮滩沉积物-水界面无机氮交换的影响 被引量:32
12
作者 陈振楼 刘杰 +2 位作者 许世远 王东启 郑祥民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43-50,共8页
基于实验模拟,通过对比分析潮滩无机氮长短期通量交换、循环规律及沉积物中无机氮的剖面特征在有/无底栖动物活动背景下的差异,探讨了双壳类底栖动物河蚬对长江口潮滩沉积物-水界面无机氮交换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发现:潮滩无机氮界面交... 基于实验模拟,通过对比分析潮滩无机氮长短期通量交换、循环规律及沉积物中无机氮的剖面特征在有/无底栖动物活动背景下的差异,探讨了双壳类底栖动物河蚬对长江口潮滩沉积物-水界面无机氮交换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发现:潮滩无机氮界面交换中,河蚬的钻穴活动能增加向上覆水方向氨氮和硝氮的通量值;河蚬长期栖息对界面的生物扰动和代谢物排放能促进氨氮向上覆水的释放并逐渐加强沉积物氧化层中的硝化活动;界面附近河蚬的扰动和喷灌活动改变了沉积物中无机氮的垂直剖面特征,加速了沉积物中有机质的矿化分解和两相界面间氨氮的离子交换,促进沉积物氮库向滨岸水体的释放输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口 潮滩 沉积物-水界面 无机氮 底栖动物 影响
下载PDF
长江口污染物累积运移规律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4
13
作者 方圣琼 胡雪峰 +3 位作者 秦荣 袁俊峰 贺宝根 许世远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14-17,共4页
对长江口九段沙和崇明东滩潮滩水体及表层沉积物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南槽水体受到近岸排污的影响,在近岸形成NH4+-N和溶解态总磷(STP)含量很高的污染带,是远岸水域的2~3倍;悬浮颗粒吸附态磷(PP)作为P的主要形态,随着SS的增加,占总磷(... 对长江口九段沙和崇明东滩潮滩水体及表层沉积物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南槽水体受到近岸排污的影响,在近岸形成NH4+-N和溶解态总磷(STP)含量很高的污染带,是远岸水域的2~3倍;悬浮颗粒吸附态磷(PP)作为P的主要形态,随着SS的增加,占总磷(TP)的比例从45%左右增加到90%左右。②南槽水体的总重金属分布态势主要取决于水体中SS的浓度,各元素之间及其各元素和SS相关性显著,主要吸附于SS中。③九段沙和崇明东滩在高低潮时受到不同水体的控制,低潮水体中重金属、TP和KN含量是高潮水体1 3~24 7倍,崇明东滩比九段沙变化更加显著。④受排污和水动力作用影响,低潮时悬浮物中重金属含量高于高潮时;悬浮物中重金属含量高于表层沉积物;高潮滩沉积物重金属含量高于低潮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口 潮滩 重金属
下载PDF
长江口PCBs污染及水环境PCBs研究趋势 被引量:31
14
作者 陈满荣 俞立中 +1 位作者 许世远 封克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2004年第5期24-25,34,共3页
应用气相色谱仪测定了长江口潮滩沉积物PCBs总量为 1 0 .7~ 2 8.6μg/kg,1 1个样品检出率 1 0 0 % ,新生沙岛九段沙潮滩沉积物同样检出PCBs,因此长江口PCBs污染应当引起重视。近年来国内外PCBs研究新的趋势 ,对治理PCBs污染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 多氯联苯(PCBs)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 长江口 潮滩沉积物
下载PDF
河口湾水动力环境对滩涂利用的累积响应——以珠江口伶仃洋为例 被引量:11
15
作者 侯庆志 陆永军 +1 位作者 王志力 莫思平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789-799,共11页
为揭示河口湾水动力环境对滩涂利用的累积响应过程,以珠江口伶仃洋河口湾为例,基于潮波数学模型和潮流数学模型,研究了1981年以来湾内进出潮量、分潮振幅和潮流流速的累积变化。结果表明:相对于1981年,2018年岸线条件下伶仃洋湾口断面... 为揭示河口湾水动力环境对滩涂利用的累积响应过程,以珠江口伶仃洋河口湾为例,基于潮波数学模型和潮流数学模型,研究了1981年以来湾内进出潮量、分潮振幅和潮流流速的累积变化。结果表明:相对于1981年,2018年岸线条件下伶仃洋湾口断面涨落潮量累积减少4.9%~6.0%、内伶仃断面涨落潮量累积减少9.0%~12.8%、深圳湾断面涨落潮量累积减少17.8%、南沙断面涨落潮量累积减少5.0%~6.3%;伶仃洋M 2分潮振幅呈增加趋势,振幅增幅由南向北增加,潮波由南向北变形进一步加剧;伶仃洋最大可能潮差变化与M 2分潮振幅变化趋势一致,潮汐性质没有发生变化;伶仃洋潮流流速总体减小,西岸流速减幅高于东岸,湾顶附近流速略有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江口 伶仃洋 滩涂利用 水动力环境 潮波 数学模型
下载PDF
长江口崇明东滩冲淤演变分析 被引量:18
16
作者 赵常青 茅志昌 +2 位作者 虞志英 徐海根 李九发 《海洋湖沼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7-34,共8页
通过对崇明东滩水文、泥沙、地形等资料的分析,阐述1983--2003年崇明东滩冲淤演变过程。1.1983--2001年,崇明东滩淤涨延伸较快,Om以上各等高线大幅度向外扩展,沿正东向年均外移228~279m不等。潮滩面积稳定增长,3.5m以上面积增... 通过对崇明东滩水文、泥沙、地形等资料的分析,阐述1983--2003年崇明东滩冲淤演变过程。1.1983--2001年,崇明东滩淤涨延伸较快,Om以上各等高线大幅度向外扩展,沿正东向年均外移228~279m不等。潮滩面积稳定增长,3.5m以上面积增加最多,达65.2km^2,Om以上面积共增加8.4km^2。滩面淤高迅速,尤其是高潮滩,且有随高程的降低,淤高速率下降的趋势。2.2003年与2001年相比,崇明东滩Om以上面积增加4.2km^2,2.Om以上面积减少0.8km^2,3.Om以上面积年均增长率下降。3.人类活动(如围垦)对崇明东滩的演变产生重要影响。流域来沙量大幅减少对潮滩演变的影响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口 崇明东滩 冲淤演变
下载PDF
黄河口滨岸潮滩不同表现型翅碱蓬K、Ca、Mg含量与累积的季节变化 被引量:12
17
作者 牟晓杰 孙志高 +1 位作者 王玲玲 孙万龙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77-190,共14页
2008年5-11月,对黄河口滨岸潮滩2种表现型翅碱蓬的K、Ca、Mg含量与累积的季节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中潮滩翅碱蓬(JP1)和低潮滩翅碱蓬(JP2)不同器官生物量均具有明显季节动态,总体表现为JP1>JP2,且均符合抛物线模型。二者枯落物... 2008年5-11月,对黄河口滨岸潮滩2种表现型翅碱蓬的K、Ca、Mg含量与累积的季节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中潮滩翅碱蓬(JP1)和低潮滩翅碱蓬(JP2)不同器官生物量均具有明显季节动态,总体表现为JP1>JP2,且均符合抛物线模型。二者枯落物量均呈递增变化,符合指数增长模型;JP1、JP2不同部分K、Ca、Mg含量的变化模式差异较大,其中K含量大多符合抛物线/线性模型,而Ca、Mg含量大多呈Gauss曲线变化;JP1、JP2不同时期各部分的K、Ca、Mg含量差异明显,其中JP1根、叶和枯落物的K、Ca、Mg含量大多高于JP2,而JP2茎的Ca、Mg含量则高于JP1;JP1、JP2不同部分K、Ca、Mg的相关性、储量及累积速率差异明显,茎、叶分别为JP1、JP2K的主要储库(43.02%±20.80%和48.03%±4.31%),而叶均是Ca、Mg的主要储库(40.38%±18.34%,50.58%±20.73%和62.96%±10.56%,58.02%±10.62%);JP1、JP2不同器官生物量及其K、Ca、Mg含量、储量、累积速率的变化及差异主要与其生态学特性、不同器官营养功能及所处生境的水盐状况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 CA Mg 潮滩 翅碱蓬湿地 黄河口
下载PDF
互花米草入侵对闽江河口裸滩湿地土壤有机碳的影响 被引量:21
18
作者 潘婷 曾六福 +1 位作者 曾从盛 王维奇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84-90,共7页
为揭示互花米草入侵对裸滩湿地土壤有机碳的影响,选取闽江河口裸滩湿地和被互花米草入侵的裸滩湿地为研究对象,测定其不同土层土壤的有机碳和活性有机碳质量分数,同时对土壤的各种理化性质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裸滩和互花米草湿地0-... 为揭示互花米草入侵对裸滩湿地土壤有机碳的影响,选取闽江河口裸滩湿地和被互花米草入侵的裸滩湿地为研究对象,测定其不同土层土壤的有机碳和活性有机碳质量分数,同时对土壤的各种理化性质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裸滩和互花米草湿地0-60 cm土层土壤有机碳质量分数变化范围分别为0.95-12.43 g/kg和1.45-10.04 g/kg,平均质量分数分别为4.03和4.35 g/kg;互花米草湿地0-60 cm土层土壤微生物量碳、可溶性有机碳和轻组有机碳平均质量分数分别增加12.76%、40.86%和12.62%,土壤易氧化有机碳平均质量分数基本不变。研究结果表明互花米草入侵裸滩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土壤有机碳及不同活性有机碳质量分数,但影响并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有机碳 互花米草 入侵 裸滩 闽江河口湿地
下载PDF
水动力条件差异导致潮坪分形特征变化实例研究 被引量:8
19
作者 贾永刚 付元宾 +2 位作者 许国辉 单红仙 曹雪晴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59-67,共9页
研究区位于1964~1976年黄河由刁口流路入海时形成的三角洲潮坪。为进行石油开采在潮坪上构筑的交通设施对波浪形成了良好的屏障,水动力条件具有显著差异的屏障两侧潮坪是研究潮坪特征对水动力条件响应的天然实验场所。在屏障两侧各选... 研究区位于1964~1976年黄河由刁口流路入海时形成的三角洲潮坪。为进行石油开采在潮坪上构筑的交通设施对波浪形成了良好的屏障,水动力条件具有显著差异的屏障两侧潮坪是研究潮坪特征对水动力条件响应的天然实验场所。在屏障两侧各选择一典型区,实测地貌形态,取样品进行粒度成分分析,根据实测资料分析确定潮坪分形特征。发现水动力环境的强弱决定着潮坪的形貌、沉积物粒度分维值的变化规律。水动力环境强的一侧潮坪滩面分维值高,且随着初始计算网格宽度增大迅速降维;表层沉积物粒度分维值小,且离散性大。相反,在另一侧潮坪滩面分维值低,且随着初始计算网格宽度增大分维值无显著变化;表层沉积物粒度分维值高,且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当初始计算网格宽度增大到某个值时,两侧潮坪形貌分维值渐趋一致。在屏障两侧各沿一条与屏障大角度相交的测线取样,并各选择一点采取不同深度的样品做分析计算,发现在水动力条件弱的一侧,样品的粒度分维值表现为远离屏障逐步降维、随深度增加分维值增大的规律;相反一侧粒度分维值变化的规律性很不明显。讨论了水动力环境对潮坪分形特征影响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动力环境 潮坪 分形 粒度分维 黄河口
下载PDF
环境因子对长江口滨岸沉积物反硝化速率影响 被引量:8
20
作者 娄焕杰 王东启 +3 位作者 陈振楼 李杨杰 蒋辉 许世远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14-118,140,共6页
利用多年在长江河口滨岸湿地开展相关研究工作获得的反硝化速率和各类环境参数数据,对数据进行归纳整理,采用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将沉积物反硝化作用和环境因素间的相关性进行量化,并筛选出影响长江口沉积物反硝化作用的两大重要因... 利用多年在长江河口滨岸湿地开展相关研究工作获得的反硝化速率和各类环境参数数据,对数据进行归纳整理,采用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将沉积物反硝化作用和环境因素间的相关性进行量化,并筛选出影响长江口沉积物反硝化作用的两大重要因素。研究表明沉积物反硝化速率和温度(T)、沉积物有机碳(SOC)、总氮(STN)呈现Pearson正相关关系(p70.01,p70.05,和p70.05),与水中盐度(S)、溶解氧(DO)及沉积物C/N呈明显负相关关系(p70.05,p70.05,和p70.01)。尽管沉积物中的N_2O自然产生速率和环境参数间没有表现出相关性,但沉积物的反硝化速率和N_2O的自然产生速率却和C/N呈明显负相关(p70.01)。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温度和盐度是影响长江口潮滩沉积物反硝化速率的两大主导因素,同时也是亚热带季风河口的主要环境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硝化 N2O 环境因子 潮滩 亚热带季风区 长江河口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