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umerical modelling of the sea level under the actions of the tide and strong wind in the Bohai Sea
1
作者 Zhang Yanting and Wang Yijiao First Institute of Oceanography, SOA, Qingdao, China 《Acta Oceanolog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1989年第4期511-520,共10页
In this paper, the numerical modelling of the tidal level and current in the Bohai Sea was carried out with ADI method, by taking the sum of four main tidal components M2,S2K2,O1 as the open boundary condition. The ca... In this paper, the numerical modelling of the tidal level and current in the Bohai Sea was carried out with ADI method, by taking the sum of four main tidal components M2,S2K2,O1 as the open boundary condition. The calculated values were consistent with the predicted ones (the observed values in the case of calm) in the Tidal Table. On the basis of the modelling of the tide, the sea level and current fields under the effects of strong wind were simulated. The calculated results were also quite satisfactor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GH Numerical modelling of the sea level under the actions of the tide and strong wind in the Bohai Sea
下载PDF
雨潮共同作用下滨海城镇洪涝模拟研究——以珠海市高新区为例 被引量:1
2
作者 丁灿 练伟航 +1 位作者 何书琴 岑栋浩 《广东水利水电》 2023年第11期42-47,共6页
随着气候变化加剧和城市下垫面的改变,我国滨海城镇地区面临着日益严重的洪涝灾害威胁。文章以珠海市高新区为例,通过构建一、二维耦合水动力模型,模拟不同重现期外海潮位和降雨组合条件下研究区域内淹没情况。结果表明:当外海潮位重现... 随着气候变化加剧和城市下垫面的改变,我国滨海城镇地区面临着日益严重的洪涝灾害威胁。文章以珠海市高新区为例,通过构建一、二维耦合水动力模型,模拟不同重现期外海潮位和降雨组合条件下研究区域内淹没情况。结果表明:当外海潮位重现期超过50 a一遇时,将发生海水倒灌,沿海区域受到严重影响;在以暴雨为主工况条件下,城市低洼地区将发生内涝,当遭遇200 a一遇暴雨时,最大淹没水深超过2 m。模拟淹没范围与实际城市易涝点位置吻合良好,结果可为当地防洪避险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雨潮 共同作用 城镇 洪涝模拟
下载PDF
波流共同作用下大型离岸人工岛群工程海床冲淤预测 被引量:4
3
作者 许婷 刘国亭 温春鹏 《海岸工程》 2015年第4期11-22,共12页
采用波流共同作用下平面二维水沙数学模型,基于三角形网格剖分模式,对位于韩江河口附近海域的汕头市东海岸新城大型离岸人工岛群规划工程做潮流及泥沙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规划的人工岛群"白海豚"身体轴线布置方向与工程... 采用波流共同作用下平面二维水沙数学模型,基于三角形网格剖分模式,对位于韩江河口附近海域的汕头市东海岸新城大型离岸人工岛群规划工程做潮流及泥沙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规划的人工岛群"白海豚"身体轴线布置方向与工程海域往复流主流向趋于一致,涨落潮流态平顺,该规划方案实施后对周围海域水动力的影响范围主要集中在人工岛群附近海域,流速有增有减,但变化幅度较小。规划方案实施后海床冲淤变化规律:人工岛群波影区以淤为主,迎浪侧以冲为主,局部区域最大冲深可达2m以上,应注意采取护底措施。由于韩江河口属于强浪区,应关注大浪引起的坡底淘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韩江河口 离岸人工岛群 数值模拟 波流 海床冲淤
下载PDF
秦皇岛市莲花岛工程潮流泥沙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许婷 严冰 +1 位作者 韩志远 乔延龙 《水道港口》 2015年第6期502-509,共8页
文章采用波流共同作用下平面二维水沙数学模型,基于三角形网格剖分模式,针对秦皇岛市莲花岛人工岛工程开展潮流及泥沙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莲花岛外形轮廓近似呈椭圆状,长轴走向与岸夹角较小,与水流主流向夹角较小,且围垦面积有限,... 文章采用波流共同作用下平面二维水沙数学模型,基于三角形网格剖分模式,针对秦皇岛市莲花岛人工岛工程开展潮流及泥沙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莲花岛外形轮廓近似呈椭圆状,长轴走向与岸夹角较小,与水流主流向夹角较小,且围垦面积有限,工程方案实施后未明显改变工程海域大范围主流态,仅人工岛及附近小区域发生一些改变。人工岛方案实施后,流速有增有减,但变化幅度较小,基本控制在0.10 m/s以内;海床冲淤变化影响范围也主要集中在人工岛附近区域,冲淤变化幅度多介于-1.5^+0.9 m,少部分区域冲刷幅度超过1.5 m,其中人工岛迎浪面大部分区域呈海床冲刷状态,人工岛内部水域呈淤积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值模拟 波流 海床冲淤 莲花岛
下载PDF
北黄海天文潮与风暴潮耦合水位的数值预报方法 被引量:3
5
作者 王以娇 张延廷 赵永良 《黄渤海海洋》 CSCD 1993年第1期1-8,共8页
本文在北黄海潮汐、天文潮与风暴潮耦合作用数值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该区天文潮与风暴潮耦合作用下水位的数值预报方法,并取得了计算值与实测值较吻合的结果。
关键词 风暴潮 天文潮 水位 数值预报 黄海
下载PDF
渤海西岸漳卫新河口至徒骇河口海岸地貌成因 被引量:2
6
作者 薛春汀 《海洋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30-338,共9页
公元11—1099年漳卫新河口至徒骇河口海岸,除了初期的后退和1034—1099年的进积,大多数时间处于稳定状态,1099—1904年,除了1099—1128年的后退,长期处于稳定状态,大口河岛和王子岛贝壳堤是公元11年以来长期形成的。1904—1929年黄河在... 公元11—1099年漳卫新河口至徒骇河口海岸,除了初期的后退和1034—1099年的进积,大多数时间处于稳定状态,1099—1904年,除了1099—1128年的后退,长期处于稳定状态,大口河岛和王子岛贝壳堤是公元11年以来长期形成的。1904—1929年黄河在徒骇河口东入海,陆地向海推进14km以上,岐口至黄河三角洲西部海岸初步形成一个内凹的开放海湾,1934—1976年黄河在三角洲中部入海,陆地进一步向海突伸,岐口至黄河三角洲中部之间宽阔的"V"形海湾最后形成。徒骇河口位于湾顶,漳卫新河口至徒骇河口这段海岸面对引起风暴潮的东北大风,和1904年以前相比,潮差增大,平均高潮位和大潮高潮位升高,在风暴潮时大幅增水,海水沿着徒骇河、马颊河、漳卫新河口等诸河流漫溢,落潮流汇聚入河流,在波浪和潮流的共同作用下,海岸侵蚀后退,在潮上带潮沟发育并形成若干侵蚀残留冲积岛。20世纪80年代的海岸线、密集潮沟系统和侵蚀残留冲积岛是1904年以后逐渐形成的,这是平原海岸轮廓短期内发生大变化,使得潮汐环境大变化,导致海岸巨大变化的一个很好实例。由于世界上其它平原海岸不可能在70a多(1904—1976年)的时间内海岸轮廓发生如此大的变化,这个实例也是很独特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漳卫新河口 徒骇河口 海岸线 海岸侵蚀 波浪作用 风暴潮 残留冲积岛
下载PDF
日本海潮对东亚VLBI站位移的影响(英文)
7
作者 杨志根 金文敬 《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年刊》 1997年第18期24-33,共10页
计算了日本海的M2,S2,K1和O1等4个主潮波对东亚9个VLBI站的负荷位移参数和重力改正。得到日本VLBI站的径向和水平方向的位移量分别为3~12mm和1~3mm,上海VLBI1站和韩国的Daejeon站相应的径向量分别为1mm和3~4mm。估计了上海至日本... 计算了日本海的M2,S2,K1和O1等4个主潮波对东亚9个VLBI站的负荷位移参数和重力改正。得到日本VLBI站的径向和水平方向的位移量分别为3~12mm和1~3mm,上海VLBI1站和韩国的Daejeon站相应的径向量分别为1mm和3~4mm。估计了上海至日本鹿岛和水站的负荷基线变化分别可达±7.6mm和±28.4mm。此外,日本的水、野边山、鹿儿岛和Usuda站的负荷重力变化分别可达0.8~0.9μGal,它接近于目前绝对重力测定的观测精度(±μGal)。计算还表明,不同地球模型的计算负荷位移之差在目前测地学精度水平下可以忽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潮汐作用 重力漂移 经度变化 纬度变化 日本海 VLBI站 位移变化
下载PDF
潮汐作用下的青岛汇泉湾海滩形貌演化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卞霄 孙娟娟 +2 位作者 韦龙明 叶肇 朱福安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B04期311-312,共2页
青岛市汇泉湾海滩位于胶州湾与南黄海交接处的北部,属岬角型砂质海滩。作者2010年以来,通过持续观察研究,以野外观察、拍照、实测为基础,结合样品筛分数据和实验测试结果,对不同时期的青岛汇泉湾海滩地貌及沉积物分布特点进行对比分析,... 青岛市汇泉湾海滩位于胶州湾与南黄海交接处的北部,属岬角型砂质海滩。作者2010年以来,通过持续观察研究,以野外观察、拍照、实测为基础,结合样品筛分数据和实验测试结果,对不同时期的青岛汇泉湾海滩地貌及沉积物分布特点进行对比分析,重点探讨了潮进潮退序列的变化规律,对潮汐作用下的青岛汇泉湾海滩形貌演化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潮汐作用 潮进序列 潮退序列 形貌演化 青岛汇泉湾
下载PDF
黄海西朝鲜湾波浪潮流共同作用下二维潮流泥沙数值模拟与砂矿成矿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金亨植 李炎保 白玉川 《海洋技术》 2005年第2期75-79,共5页
黄海西朝鲜湾是潮流流速特别高、潮流沙脊群发育明显的特殊水动力沉积区,具有砂矿成矿的有利条件。为了分析其成矿特征,论文采用波浪潮流共同作用下的潮流泥沙数值模型,计算模拟了各级波浪潮流作用下的海底冲淤状态和总输沙量,并按形成... 黄海西朝鲜湾是潮流流速特别高、潮流沙脊群发育明显的特殊水动力沉积区,具有砂矿成矿的有利条件。为了分析其成矿特征,论文采用波浪潮流共同作用下的潮流泥沙数值模型,计算模拟了各级波浪潮流作用下的海底冲淤状态和总输沙量,并按形成年代、主要分选控制因素分析了砂矿的成因及漂沙分选方式。结果表明,本区砂矿属于波浪潮流控制型现代滨海区砂矿,其成矿方式为潮流与波浪掀沙、潮流输沙、风暴浪混沙。研究海域类似一个巨型砂矿分选机,分选强度有利于成矿的区域大多为0~20m水深海域,矿层可延续到风爆浪的最大冲刷深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同作用 砂矿 波浪 成矿分析 数值模拟 二维潮流 泥沙 朝鲜 海西 最大冲刷深度 成矿特征 数值模型 海底冲淤 潮流作用 计算模拟 形成年代 因素分析 潮流输沙 沉积区 水动力 沙脊群 输沙量 滨海区 控制型 风暴浪 分选机
下载PDF
浮游植物生态行为初步研究
10
作者 杨珏 汪德爟 《青岛大学学报(工程技术版)》 CAS 2006年第4期29-35,共7页
浮游植物的生态行为直接影响到整个海洋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赤潮等生态灾害有必然的联系。在对包括营养物质、光照和捕食关系的浮游植物生长模型定性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了模拟计算,初步研究了浮游植物的生态行为规律。结果表明:浮游植物... 浮游植物的生态行为直接影响到整个海洋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赤潮等生态灾害有必然的联系。在对包括营养物质、光照和捕食关系的浮游植物生长模型定性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了模拟计算,初步研究了浮游植物的生态行为规律。结果表明:浮游植物浓度初值及其正平衡点共同决定了其浓度的变化方向和变化速率;在通常情况下,营养物质、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三者呈周期性消长,但会因为某个因子的过高或过低而被破坏。可以推测:浮游植物的正平衡点的变化与海洋生态现象赤潮密切相关,是进一步研究赤潮预测预报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游植物 生态行为 平衡点 赤潮
下载PDF
钦州湾人工海滩剖面变化过程 被引量:1
11
作者 冯炳斌 王日明 +2 位作者 黎树式 黄鹄 胡宝清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51-60,共10页
波浪和潮汐作用下的海滩剖面动态变化过程是海岸演变及沿海防护工程设计与旅游资源规划的核心内容。本文以广西钦州湾沙井半岛人工海滩为研究区,基于GPS-RTK采集的2018年1月—2019年12月的逐月剖面高程实测数据,通过分析剖面冲淤和单宽... 波浪和潮汐作用下的海滩剖面动态变化过程是海岸演变及沿海防护工程设计与旅游资源规划的核心内容。本文以广西钦州湾沙井半岛人工海滩为研究区,基于GPS-RTK采集的2018年1月—2019年12月的逐月剖面高程实测数据,通过分析剖面冲淤和单宽体积变化,利用EOF(Empirical Orthogonal Function)函数揭示剖面的高程变化模式,进而探讨海滩剖面的动态演变过程。研究的主要结果表明:1)在观测期间,人工海滩剖面的冲淤情况整体展现出冬春季淤积、夏秋季侵蚀的变化特征;2)人工海滩剖面因泥沙横向输移而导致不同横向分带的单宽体积变化趋势呈差异性,不同横向分带具有侵蚀与淤积交替出现的情况;3)人工海滩剖面的变化模式可划分为由强降雨及台风导致剖面高程明显降低的主要模式、波潮影响下的剖面高程经历强降雨及台风后逐渐淤积和恢复的次要模式、波浪破碎形成卷流引起滩面冲淤变化的其他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滩剖面变化 波潮作用 经验正交函数 横向分带差异 人工海滩
下载PDF
波和流联合作用下大直径圆柱的局部冲刷 被引量:4
12
作者 李德镍 《港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3,共3页
提出了一个研究波和流联合作用下大直径圆柱的局部冲刷问题的新模型。工程实例计算结果和现场观测比较显示两者相当一致 。
关键词 大直径圆柱 波浪 潮流 联合作用 绕射区 集中涡 局部冲刷
下载PDF
椒江口整治工程影响下的动力沉积作用 被引量:4
13
作者 周海 蒋国俊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48-53,共6页
根据椒江河口的水文测验资料 ,分析了整治工程对河口动力沉积作用的影响 .整治工程后使大、小潮时的涨落潮流速普遍增大 ,落潮流速大于涨潮流速 ;涨、落潮流时含沙量增大 ,落潮时的含沙量大于涨潮 ;在涨、落潮流作用下 ,椒江口南槽受冲... 根据椒江河口的水文测验资料 ,分析了整治工程对河口动力沉积作用的影响 .整治工程后使大、小潮时的涨落潮流速普遍增大 ,落潮流速大于涨潮流速 ;涨、落潮流时含沙量增大 ,落潮时的含沙量大于涨潮 ;在涨、落潮流作用下 ,椒江口南槽受冲刷 ,深槽发育 ,北槽淤浅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潮流作用 流速 含水量 椒江河口 动力沉积
下载PDF
珠江河口潮周期泥沙动态输移特征遥感反演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潘洪洲 何颖清 +3 位作者 冯佑斌 熊龙海 吴俊涌 杨敏 《热带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843-853,共11页
珠江河口属粤港澳大湾区核心水域,战略位置重要,区内河网密布交错,河道、河口区径流与潮流相互作用,泥沙运动较为复杂。泥沙输移是河床演变的物质来源,直接关系到粤港澳大湾区防洪、供水、航运安全。文章利用高分四号卫星高频次影像数... 珠江河口属粤港澳大湾区核心水域,战略位置重要,区内河网密布交错,河道、河口区径流与潮流相互作用,泥沙运动较为复杂。泥沙输移是河床演变的物质来源,直接关系到粤港澳大湾区防洪、供水、航运安全。文章利用高分四号卫星高频次影像数据开展珠江河口区潮周期内水表层泥沙定量反演,结合野外观测数据,以枯季2019-12-28及洪季2020-06-20两期多时相数据为例,探究潮周期内珠江河口泥沙含量时空分布。结果表明,高分四号卫星影像数据大气校正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为18.85%;基于高分四号卫星影像数据近红外、红波段与蓝波段比值构建了泥沙反演模型,实现对珠江河口区间隔2 h日变化尺度泥沙输移连续动态监测,其中洪、枯季最优模型MAPE误差分别为30.00%、23.54%。反演结果能较为形象地展示河口区整体泥沙动态输移特征,与实测站点泥沙质量浓度相比,反演结果在潮周期泥沙质量浓度变化趋势上相一致,实现了珠江河口区径潮作用下面上泥沙动态输移的特征分析。该方法为复杂河口泥沙输移大范围业务化监测提供了新的思路,同时为珠江河口泥沙输移数值模拟与遥感监测提供了交叉验证的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江河口 潮周期 泥沙输移 高分四号 遥感反演
下载PDF
滨海城市暴雨潮位联合作用下内涝风险评估实例探析
15
作者 汪旦初 梁启振 《红水河》 2022年第5期61-66,共6页
为了探索滨海城市在暴雨潮位联合作用下内涝风险的有效评估策略,从而比较有效地解决我国滨海城市中由于地下排水管网的排水能力不足以及时排出降雨而导致地表积水的问题。通过采用实地调研、查阅文献资料、分析实例等方法,先从理论入手... 为了探索滨海城市在暴雨潮位联合作用下内涝风险的有效评估策略,从而比较有效地解决我国滨海城市中由于地下排水管网的排水能力不足以及时排出降雨而导致地表积水的问题。通过采用实地调研、查阅文献资料、分析实例等方法,先从理论入手,进而以我国典型滨海城市海口市为切入点进行实例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滨海城市内涝具有暴雨潮位联合影响的特征。因此,滨海城市的防涝抗涝工作要充分考虑暴雨与潮位这两种内涝致灾因子的联合作用,从而采取更加有效的防治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滨海城市 暴雨潮位 联合作用 内涝 风险评估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