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西南少数民族宗教中的虎崇拜研究 被引量:12
1
作者 张泽洪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38-43,共6页
本文从多元一体政治格局下的文化传播理论视角,比较考察了西南少数民族和中原虎文化的信仰实况,认为虎崇拜是氐羌族群普遍的信仰习俗,西南各族群有关人老死后化为虎的传说,反映出远古先民原始宗教信仰的灵魂观。并指出在中华虎文化的民... 本文从多元一体政治格局下的文化传播理论视角,比较考察了西南少数民族和中原虎文化的信仰实况,认为虎崇拜是氐羌族群普遍的信仰习俗,西南各族群有关人老死后化为虎的传说,反映出远古先民原始宗教信仰的灵魂观。并指出在中华虎文化的民俗信仰体系中,西南少数民族的虎崇拜具有地方化、民族化的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少数民族 虎崇拜 南诏政权 虎图腾 化虎传说
下载PDF
论虎图腾崇拜源流及其对古代政治军事的影响 被引量:5
2
作者 林琳 《中南民族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80-83,共4页
本文以丰富翔实的资料 ,深入探讨和考证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虎图腾崇拜起源、演进和流传的历程。阐述了虎图腾崇拜在古代政治军事史上以及中国人民的审美意识、价值观念。
关键词 伏羲 虎图腾 源流 审美意识 价值观念 虎崇拜 政治 军事 道德规范
下载PDF
“伏羲文化”与“李氏文化”的关系 被引量:6
3
作者 范三畏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0-42,共3页
“伏羲文化”与“李氏文化”同为陇右文化之大宗 ,二者实有较为密切之关系 ,但至今尚未见有人予以明确揭示。找出二者的契合点 ,对于“伏羲文化”与“李氏文化” (尤其是后者 )的研究走向深入 ,对于旅游事业的深入开展 ,都具有积极的意... “伏羲文化”与“李氏文化”同为陇右文化之大宗 ,二者实有较为密切之关系 ,但至今尚未见有人予以明确揭示。找出二者的契合点 ,对于“伏羲文化”与“李氏文化” (尤其是后者 )的研究走向深入 ,对于旅游事业的深入开展 ,都具有积极的意义。而二者的契合点在于虎图腾。换言之 ,李氏文化应源出于以虎图腾为中心的伏羲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伏羲文化 李氏文化 虎图腾
下载PDF
图腾动物独角兽原型考 被引量:4
4
作者 金刚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23-30,共8页
从语言文化学角度考证神化动物独角兽之称[kiat](~kian)及其诸变体和异称,确认独角兽原型为虎类猛兽,其独角则源于犀角。独角兽可视为犀角虎身的动物,或称之曰犀虎综合图腾,即所谓麒麟。独角兽乃至麒麟的神化,可上溯于仰韶文化时期。... 从语言文化学角度考证神化动物独角兽之称[kiat](~kian)及其诸变体和异称,确认独角兽原型为虎类猛兽,其独角则源于犀角。独角兽可视为犀角虎身的动物,或称之曰犀虎综合图腾,即所谓麒麟。独角兽乃至麒麟的神化,可上溯于仰韶文化时期。独角兽文化实属古老的龙虎文化之组成部分,且源于蒙古族祖先"乞牙特"(乞颜)[kiat](~kian)氏及其先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乞颜 乞牙特 独角兽 麒麟 图腾
下载PDF
虎座飞鸟形象功能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黄莹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年第3期10-16,共7页
作为楚墓典型丧葬用器的虎座飞鸟,其形象和功能引起学者们的种种猜测。对虎座飞鸟形象进行了分析,辨析了图腾说、尊凤贬虎说、研究了凤、虎、鹿三种动物形象的选择的意义;又对虎座飞鸟的功能进行了研究,认为虎座飞鸟被信巫淫祀的楚人用... 作为楚墓典型丧葬用器的虎座飞鸟,其形象和功能引起学者们的种种猜测。对虎座飞鸟形象进行了分析,辨析了图腾说、尊凤贬虎说、研究了凤、虎、鹿三种动物形象的选择的意义;又对虎座飞鸟的功能进行了研究,认为虎座飞鸟被信巫淫祀的楚人用作巫师的法器,其目的是为了引魂归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虎座飞鸟 图腾 引魂归天
下载PDF
傩仪:从图腾到戏剧——以云南双柏彝族虎傩为个案 被引量:2
6
作者 杨甫旺 蒋星梅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07年第7期36-42,56,共8页
傩仪,源于以驱鬼逐疫为主要目的的古老傩祭仪礼。在早期傩仪中,动物图腾占主要地位,随着傩仪主体由神对鬼的驱逐变为人对神的请求,傩仪的民间性、随意性和狂欢性逐渐增强,傩仪向傩戏转化。云南双柏小麦地冲彝族以虎为图腾,其虎傩也经历... 傩仪,源于以驱鬼逐疫为主要目的的古老傩祭仪礼。在早期傩仪中,动物图腾占主要地位,随着傩仪主体由神对鬼的驱逐变为人对神的请求,傩仪的民间性、随意性和狂欢性逐渐增强,傩仪向傩戏转化。云南双柏小麦地冲彝族以虎为图腾,其虎傩也经历了由图腾祭祀到戏剧雏形的转变,现今虎舞中的请神、酬神、送神保留了虎傩的文化痕迹,而表演性的生产舞蹈则属于戏剧的雏形,展现的是人性的娱乐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傩仪 图腾 彝族虎傩 戏剧
下载PDF
从图腾文化看巴楚造物艺术的流变 被引量:1
7
作者 杨先艺 汪笑楠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83-187,共5页
受图腾意识的深刻影响,巴国与楚国造物艺术经历了从矛盾、并存、耦合到相互融合的发展轨迹,最终形成了以凤、虎组合图腾造型为代表的巴楚造物艺术。文章试图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图腾文化角度,对巴楚造物艺术的发生发展做一些新的探讨... 受图腾意识的深刻影响,巴国与楚国造物艺术经历了从矛盾、并存、耦合到相互融合的发展轨迹,最终形成了以凤、虎组合图腾造型为代表的巴楚造物艺术。文章试图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图腾文化角度,对巴楚造物艺术的发生发展做一些新的探讨,对其演变历程作一个清楚的勾画,以继续挖掘巴楚造物艺术的文化内涵,探究其本体背后丰富的文化属性和精神皈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计艺术 图腾文化 巴楚造物艺术 虎凤复合图腾 虎座立凤
下载PDF
巴蜀兵器虎图形性质新说 被引量:1
8
作者 刘渝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CAS 2007年第8期94-98,共5页
对虎图形的性质,学术界长期以来存在多种观点。这些观点有其出现时代的合理性,但随着虎图形兵器材料的增加和对巴蜀文化研究的不断深入,其缺陷逐渐暴露出来。通过对学术界图腾说、族徽说、文字说、虎神说4种主要观点的分析,倾向于认为... 对虎图形的性质,学术界长期以来存在多种观点。这些观点有其出现时代的合理性,但随着虎图形兵器材料的增加和对巴蜀文化研究的不断深入,其缺陷逐渐暴露出来。通过对学术界图腾说、族徽说、文字说、虎神说4种主要观点的分析,倾向于认为兵器上的虎图形是春秋战国时期特有的,一种巫术色彩浓郁的虎神崇拜的体现,与当时的军事集团有很大关系;虎图形的主要性质一是虎神,二是在图形符号组合中表现出来的图语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蜀兵器 虎图形 图腾 族徽 虎神崇拜 图语
下载PDF
虎狮民族鲜卑源流(上) 被引量:4
9
作者 金刚 《满语研究》 2003年第1期101-110,共10页
本文从语言民族学角度论述了鲜卑民族源流问题,在考证和确认“鲜卑”之称为复合词,义为“虎虎”的基础上,重点地论证了鲜卑为虎狮图腾的民族,是轩辕黄帝之裔的问题。并阐述了相关的拓拔、锡伯、党项等民族的族源问题。同时又不同程度地... 本文从语言民族学角度论述了鲜卑民族源流问题,在考证和确认“鲜卑”之称为复合词,义为“虎虎”的基础上,重点地论证了鲜卑为虎狮图腾的民族,是轩辕黄帝之裔的问题。并阐述了相关的拓拔、锡伯、党项等民族的族源问题。同时又不同程度地释读了单于、轩辕、乞颜等一系列氏称和族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卑 图腾 麒麟 虎狮
下载PDF
传统丝绸与民间女红中的虎文化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茅惠伟 《丝绸》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45-49,共5页
虎文化的影响遍及生活的方方面面,与传统丝绸和民间女红更是关系亲密。从4类蕴含不同文化意义的"女红虎"进行阐述,通过文献结合实物,就其发展、功能和特征做了梳理与探讨,认为虎文化的多样性,从最初的图腾意识发展到深入民间... 虎文化的影响遍及生活的方方面面,与传统丝绸和民间女红更是关系亲密。从4类蕴含不同文化意义的"女红虎"进行阐述,通过文献结合实物,就其发展、功能和特征做了梳理与探讨,认为虎文化的多样性,从最初的图腾意识发展到深入民间的驱灾纳福的民俗信仰,吉祥祈福的观念是其世代相传的主要原因。重新认识女红虎的文化和艺术价值需要为人们所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红虎 图腾崇拜 驱灾纳福 民族文化
下载PDF
定都于渝的白虎巴人寻踪 被引量:1
11
作者 余云华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1期151-154,共4页
定都重庆的巴国兴于禹夏时期而毁祀于秦惠王,享国1700年。巴部族共奉白虎图腾,立国之初当是有夏属国。入周后巴国臣服姬周,周季在南楚北秦两大霸主挤压下,公元前316年走到尽头。此前,虎巴文化源头仅见于神话,让人感到扑朔迷离。运用新... 定都重庆的巴国兴于禹夏时期而毁祀于秦惠王,享国1700年。巴部族共奉白虎图腾,立国之初当是有夏属国。入周后巴国臣服姬周,周季在南楚北秦两大霸主挤压下,公元前316年走到尽头。此前,虎巴文化源头仅见于神话,让人感到扑朔迷离。运用新近出土的考古资料并兼采民间神话,整合解读相关文献,昭示巴国由鄂入渝的秘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腾 白虎 虎巴 神话 巴国
下载PDF
《梅葛》中的起源论释略 被引量:1
12
作者 朱飞镝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第5期31-33,共3页
彝族的重要创世史诗《梅葛》勾勒了彝族古代历史发展的轮廓,并以神话般的语言,对人类的起源作了阐述。彝族的先民认为,世上的万事万物包括人都起源于虎,雪直接化为人,在洪水泛滥之际,则是葫芦保存了人种,人类才得以繁衍和发展。这样的... 彝族的重要创世史诗《梅葛》勾勒了彝族古代历史发展的轮廓,并以神话般的语言,对人类的起源作了阐述。彝族的先民认为,世上的万事万物包括人都起源于虎,雪直接化为人,在洪水泛滥之际,则是葫芦保存了人种,人类才得以繁衍和发展。这样的理论看似荒诞,但真实地反映了远古的人们对世界起源的看法,其形成也与先民的图腾崇拜有着密切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葛》 人类起源 葫芦 图腾崇拜
下载PDF
从楚雄双柏傩舞“老虎笙”看彝族虎文化的现代价值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福军 《云南电大学报》 2011年第4期51-54,64,共5页
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云南省双柏县彝族"老虎笙",是一种有关图腾崇拜的乐舞,其舞蹈动作是以彝族的虎图腾为依据的,是一种戏剧化了的图腾祭典,它积淀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民间智慧,保留着许多原始遗韵,是彝族... 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云南省双柏县彝族"老虎笙",是一种有关图腾崇拜的乐舞,其舞蹈动作是以彝族的虎图腾为依据的,是一种戏剧化了的图腾祭典,它积淀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民间智慧,保留着许多原始遗韵,是彝族文化特征的标志,体现彝族人民的生命本质特性,这种艺术形式的传承对本民族的延续和发展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傩舞 “老虎笙” 图腾 彝族虎文化
下载PDF
虎变文学类型及起源探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郭荣梅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2008年第1期52-55,共4页
虎变文学是中国古代文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文学类型主要有人变虎、虎变人两类;其产生根源是中国古代的动物崇拜、图腾观念与灵魂信仰;佛教的传入则进一步丰富了虎变文学的创作。虎变文学的产生、发展、壮大从一个侧面展现了文学与... 虎变文学是中国古代文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文学类型主要有人变虎、虎变人两类;其产生根源是中国古代的动物崇拜、图腾观念与灵魂信仰;佛教的传入则进一步丰富了虎变文学的创作。虎变文学的产生、发展、壮大从一个侧面展现了文学与宗教、伦理、民众心理等方面的内在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虎变 类型 崇拜 图腾 信仰 佛教
下载PDF
谈中国古代建筑方位四神 被引量:1
15
作者 汪梦林 《山西建筑》 2005年第17期22-23,共2页
以翔实的资料证明,四神名称的来历是与中国远古时代天官体系中的四宫,以及上古时代的图腾崇拜密切相关的,以“礼制”为根本出发点的中国古代建筑,奉行“天人感应”、“与天同构”的建筑意识,形成了中国传统的四神之说。
关键词 青龙 白虎 朱雀 玄武 图腾
下载PDF
论原始图腾与品牌图腾——以淮河流域虎图腾溯源及工艺传承演变为例
16
作者 肖玮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2017年第1期138-142,共5页
淮河流域上古文明灿烂辉煌,母系氏族在狩猎时代所尊崇的原始图腾—虎,以其凶猛威武被视为祥瑞。不仅在祭祀、祈福中供奉,更在生活习俗中影响至今。尤其表现在代代手口相授,保持"原真性"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中。以淮阳泥泥... 淮河流域上古文明灿烂辉煌,母系氏族在狩猎时代所尊崇的原始图腾—虎,以其凶猛威武被视为祥瑞。不仅在祭祀、祈福中供奉,更在生活习俗中影响至今。尤其表现在代代手口相授,保持"原真性"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中。以淮阳泥泥狗、太和刺绣、阜阳剪纸等为代表的淮河中上游区域工艺美术非物质文化遗产表现出共同的文化属性,多以虎作为图案、造型、吉祥寓意等。以之为例,探讨原生图腾与品牌图腾的渊源和表现,有利于创新优质文化精品,凝练品牌文化理念,挖掘品牌符号化特征,获得消费认同和品牌价值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虎图腾 品牌图腾 工艺美术非物质文化遗产 淮阳泥泥狗 太和刺绣
下载PDF
论《五藏山经》之“虎”与图腾的关系
17
作者 陈文畑 《韩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9年第1期47-51,55,共6页
《五藏山经》记载了大量的山神,学者或将其归入自然崇拜;或因山神形象多是"动物的变形"而将其归入图腾崇拜。然而,《五藏山经》中具有"虎"特征的神与一般的"山神"有明显不同,或与"帝"有密切的... 《五藏山经》记载了大量的山神,学者或将其归入自然崇拜;或因山神形象多是"动物的变形"而将其归入图腾崇拜。然而,《五藏山经》中具有"虎"特征的神与一般的"山神"有明显不同,或与"帝"有密切的关系,或于神界有司职,或与居住地无密切关系,或兼而有之。因此,《五藏山经》中"虎"的文献与"自然崇拜"及"图腾崇拜"皆无直接的关系,只是"虎"图腾在后世神话中的遗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藏山经》 图腾
下载PDF
幽深的林莽 丰厚的意蕴——评李传锋长篇小说《最后一只白虎》
18
作者 蒋芝芸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5期50-55,共6页
《最后一只白虎》作为一部以动物为题材的小说,却有着丰厚多重的文化意蕴。从白虎作为土家民族图腾的层面,它揭示了一个民族古老的记忆及其对原始自然的崇拜;而从白虎与幽莽关系的角度,这部小说又可挖掘出另一层文化意蕴,那幽深的林莽... 《最后一只白虎》作为一部以动物为题材的小说,却有着丰厚多重的文化意蕴。从白虎作为土家民族图腾的层面,它揭示了一个民族古老的记忆及其对原始自然的崇拜;而从白虎与幽莽关系的角度,这部小说又可挖掘出另一层文化意蕴,那幽深的林莽既是白虎的家园,也是生命的乐土,揭示出自然生命的同一性。而作品中所表现的对山野的向往则隐现着乡村诗意与城市发展的矛盾与冲突。多层丰富的文化意蕴,使得这部小说犹如幽深的林莽, 引得人们不断的探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虎的图腾 幽深的林莽 山野的向往 小说的意蕴
下载PDF
古滇国虎文化简论 被引量:3
19
作者 李成生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10年第2期58-65,共8页
早在战国时期,虎文化在西南边陲的滇池地区已经非常鼎盛。西南地区的彝族、哈尼族、纳西族、拉祜族、土家族、景颇族等少数民族的传统中,存在着浓厚的虎图腾崇拜信仰,其中尤以云南双柏县彝族的虎崇拜最具特色。这些崇虎的文化现象,应与... 早在战国时期,虎文化在西南边陲的滇池地区已经非常鼎盛。西南地区的彝族、哈尼族、纳西族、拉祜族、土家族、景颇族等少数民族的传统中,存在着浓厚的虎图腾崇拜信仰,其中尤以云南双柏县彝族的虎崇拜最具特色。这些崇虎的文化现象,应与古滇国虎文化有密切的渊源关系。古滇国青铜器中所表现的虎文化内涵和审美情趣,对解读西南地区虎文化的起源与兴衰,有着不可取代的多学科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滇国 西南地区 虎文化 虎图腾崇拜
下载PDF
从图腾到山神——中韩神话、传说中虎形象的演变 被引量:3
20
作者 文京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10年第10期60-63,68,共5页
中韩两国的神话、传说中有不少关于虎形象的塑造,虎在人们生活中的地位变化直接影响到其在神话传说中由图腾向山神的形象演变,而导致中韩两国神话、传说中老虎形象演变的主要原因之一应该是虎图腾在政治权力圈中的边缘化。
关键词 形象 图腾 山神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