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春砂仁精油对尼罗罗非鱼幼鱼生长、消化、抗氧化能力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李成辉 董宏标 +6 位作者 郑晓婷 桂福坤 曾祥兵 明俊超 陈飞 陈健 张家松 《南方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51-59,共9页
为评估春砂仁(Amomum villosum)精油在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养殖中促消化和保护肠道等功效,在饲料中添加不同剂量[0(对照组)、2(低剂量组)、4(中剂量组)和8(高剂量组)g·kg^(-1)]的春砂仁精油饲养罗非鱼幼鱼[(20.34... 为评估春砂仁(Amomum villosum)精油在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养殖中促消化和保护肠道等功效,在饲料中添加不同剂量[0(对照组)、2(低剂量组)、4(中剂量组)和8(高剂量组)g·kg^(-1)]的春砂仁精油饲养罗非鱼幼鱼[(20.34±2.08)g]连续8周。结果显示,随着精油添加剂量的增加,1)各实验组终末体质量、终末体长、体质量增长率和特定生长率呈先升后降的趋势,饵料系数呈先降后升的趋势,其中低剂量组的各项生长指标均优于其他组(P<0.05)。2)各实验组胃蛋白酶(Pep)、胃淀粉酶(G-AMS)、肠淀粉酶(I-AMS)和肠脂肪酶(LPS)活性呈先升后降的趋势,低剂量组的各项消化酶活性均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3)各实验组罗非鱼幼鱼肠道中总抗氧化能力(T-AO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谷胱甘肽(GSH)和丙二醛(MDA)浓度均呈先升后降的趋势,低剂量组升高显著(P<0.05)。4)各实验组罗非鱼幼鱼血清中总蛋白(TP)、球蛋白(GLOB)、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H)、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H)浓度,碱性磷酸酶(ALP)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活性均呈先降后升的趋势,其中低剂量组TP、GLOB、TC、LDL-CH和HDL-CH显著低于其他组(P<0.05)。综上,在该实验条件下拌喂2 g·kg^(-1)春砂仁精油能够显著增强罗非鱼幼鱼的消化和肠道抗氧化能力,提高脂质代谢水平,改善血清肝功能指标,进而提高其生长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非鱼 春砂仁精油 生长性能 肠道健康 抗氧化
下载PDF
壳聚糖/肉桂精油复合涂膜对罗非鱼肉的保鲜效果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韩春阳 黎芊芊 +3 位作者 张丽芳 罗永丹 陈伟玲 任爱清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20-26,共7页
目的研究低温贮藏条件下壳聚糖/肉桂精油复合涂膜对罗非鱼肉的保鲜效果,以期延长罗非鱼肉的货架寿命,探索贮藏保鲜罗非鱼肉的新方法。方法在4℃贮藏条件下,测定对照组CK、壳聚糖涂膜组CS,以及3种壳聚糖/肉桂精油复合涂膜组CSC1、CSC2、C... 目的研究低温贮藏条件下壳聚糖/肉桂精油复合涂膜对罗非鱼肉的保鲜效果,以期延长罗非鱼肉的货架寿命,探索贮藏保鲜罗非鱼肉的新方法。方法在4℃贮藏条件下,测定对照组CK、壳聚糖涂膜组CS,以及3种壳聚糖/肉桂精油复合涂膜组CSC1、CSC2、CSC3(精油质量分数分别为0.3%、0.6%、0.9%)的罗非鱼肉的菌落总数、pH、色差值、挥发性盐基氮含量、感官评价等品质指标的变化,并比较不同涂膜处理对罗非鱼肉的保鲜效果。结果在贮藏期间CSC3组对罗非鱼肉的保鲜效果较好,贮藏第10天时细菌总数为5.91 lg(CFU/g),pH值为6.53,色差值为7.31,挥发性盐基氮含量为0.28 mg/g,感官评分值为9.03分。结论4种处理方式在4℃条件对罗非鱼鱼肉均具有保鲜效果,但CSC3组的保鲜效果最佳,与CK组相比可延长罗非鱼肉货架寿命4 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肉桂精油 涂膜 罗非鱼 货架寿命
下载PDF
罗非鱼-大豆共沉淀蛋白乳液稳定二十二碳六烯酸藻油的研究
3
作者 肖丁浩 张若兰 +3 位作者 洪鹏志 周春霞 宋春勇 钟坦君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06-112,共7页
为探究共沉淀蛋白乳液稳定二十二碳六烯酸(docosahexenoic acid,DHA)藻油的可行性,该研究以罗非鱼分离蛋白(tilapia protein isolate,TPI)、3种罗非鱼-大豆共沉淀蛋白(tilapia-soy protein co-precipitates,TSPC_(2∶1)、TSPC_(1∶1)和T... 为探究共沉淀蛋白乳液稳定二十二碳六烯酸(docosahexenoic acid,DHA)藻油的可行性,该研究以罗非鱼分离蛋白(tilapia protein isolate,TPI)、3种罗非鱼-大豆共沉淀蛋白(tilapia-soy protein co-precipitates,TSPC_(2∶1)、TSPC_(1∶1)和TSPC_(1∶2))和大豆分离蛋白(soy protein isolate,SPI)为乳化剂,高压均质制备TPI、TSPC和SPI-DHA藻油乳液,比较5种乳液的物理稳定性和氧化稳定性。结果表明,与TPI乳液比较,随着原料中大豆比例的增加,TSPC-DHA藻油乳液的平均粒径和乳析指数减小(P<0.05),Zeta电位绝对值增大(P<0.05),乳液的物理稳定性增强。与SPI乳液比较,贮藏过程中TSPC-DHA藻油乳液的过氧化值和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值明显较小(P<0.05),乳液的氧化稳定性明显改善。TSPC_(1∶1)和TSPC_(1∶2)乳液在4℃贮藏28 d无明显分层,氧化产物含量接近TPI乳液,乳液稳定性较好。初步分析,共沉淀蛋白中的大豆蛋白组分能更好地覆盖油水界面,提高了乳液贮藏的物理稳定性,而鱼蛋白组分能够减缓油脂的氧化速率,提高了乳液贮藏的氧化稳定性。TSPC乳液具有优于TPI乳液的物理稳定性和优于SPI乳液的氧化稳定性,可用作良好的乳化剂稳定DHA藻油。该研究结果可为共沉淀蛋白功能乳液的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非鱼-大豆共沉淀蛋白 DHA藻油 乳液 贮藏稳定性 氧化稳定性
下载PDF
氧化油脂对奥尼罗非鱼生长和抗氧化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4
4
作者 黄凯 阮栋俭 +3 位作者 战歌 甘西 罗永巨 龚竹林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21-24,共4页
通过饲喂不同过氧化值油脂的饲料,研究奥尼罗非鱼(Oreochromisniloticus×O·aureus)的生长性能、肝胰腺抗氧化能力与氧化油脂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添加氧化油脂导致罗非鱼的增重率和饲料转化率显著下降(P<0·05),肝体... 通过饲喂不同过氧化值油脂的饲料,研究奥尼罗非鱼(Oreochromisniloticus×O·aureus)的生长性能、肝胰腺抗氧化能力与氧化油脂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添加氧化油脂导致罗非鱼的增重率和饲料转化率显著下降(P<0·05),肝体比显著增加,但肝脂率、肌脂率的变化不明显(P>0·05);相对于过氧化值较低的饲料,饲料过氧化值(POV)为73·44mmol/kg时,肝胰腺中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明显增高(P<0·05);氧化油脂对肝胰腺中丙二醛(MDA)含量无明显影响(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尼罗非鱼(tilapia) 氧化油脂 生长 抗氧化
下载PDF
喷雾干燥微胶囊化罗非鱼油的研究 被引量:17
5
作者 黄卉 李来好 +3 位作者 杨贤庆 吴燕燕 周婉君 郝淑贤 《南方水产》 2009年第5期19-23,共5页
对高包埋率的微胶囊化罗非鱼油的壁材组成及喷雾干燥参数进行了研究。以罗非鱼油微胶囊产品的包埋率为主要评价指标,对不同类别的壁材进行了筛选,得到适宜的壁材,并优化了壁材配比及喷雾干燥参数。结果表明,罗非鱼油微胶囊适宜的壁材为... 对高包埋率的微胶囊化罗非鱼油的壁材组成及喷雾干燥参数进行了研究。以罗非鱼油微胶囊产品的包埋率为主要评价指标,对不同类别的壁材进行了筛选,得到适宜的壁材,并优化了壁材配比及喷雾干燥参数。结果表明,罗非鱼油微胶囊适宜的壁材为明胶、蔗糖及黄原胶,组成比例经优化后为明胶4.5%,蔗糖13.2%,黄原胶0.3%,鱼油7.0%;喷雾干燥参数为进风温度115℃,出风温度75℃,喷雾压力100kPa。得到的罗非鱼油微胶囊经加速氧化15d后POV值仅为对照的1/2,抗氧化性得到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非鱼油 微胶囊 壁材 喷雾干燥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罗非鱼油微胶囊壁材的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黄卉 李来好 +3 位作者 杨贤庆 吴燕燕 周婉君 郝淑贤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225-228,共4页
鱼油微胶囊的壁材对鱼油的抗氧化性有重要的作用,为优化罗非鱼油微胶囊的壁材组成,对明胶、蔗糖、黄原胶等壁材配比进行了响应面设计,以罗非鱼油微胶囊产品的包埋率作为主要评价指标。研究发现,罗非鱼油微胶囊适宜壁材配方为:蔗糖13... 鱼油微胶囊的壁材对鱼油的抗氧化性有重要的作用,为优化罗非鱼油微胶囊的壁材组成,对明胶、蔗糖、黄原胶等壁材配比进行了响应面设计,以罗非鱼油微胶囊产品的包埋率作为主要评价指标。研究发现,罗非鱼油微胶囊适宜壁材配方为:蔗糖13·50%,明胶5·10%,黄原胶0·31%,鱼油6·50%。由此壁材配方得到的微胶囊化罗非鱼油产品的包埋率达到89·16%,产品经加速氧化15d后POV值仅为对照的二分之一,抗氧化性明显。产品水分含量低,色泽洁白,溶解性好,溶解后呈牛奶状,有较好的鱼油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非鱼油 响应面 包埋率 数学模型
下载PDF
丁香油对罗非鱼的麻醉作用及其对血液指标和激素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9
7
作者 梁政远 安丽娜 +3 位作者 董在杰 缪凌鸿 徐跑 谢庄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29-635,共7页
将丁香油以不同的体积比加入40 L水中制备成不同浓度梯度的麻醉剂,并分别在不同水温下对不同规格的罗非鱼进行了麻醉试验。结果显示,28℃水温时,随着丁香油浓度由0.05 mL/L增加到0.15 mL/L,罗非鱼麻醉、恢复时间均缩短。在0.1 mL/L浓度... 将丁香油以不同的体积比加入40 L水中制备成不同浓度梯度的麻醉剂,并分别在不同水温下对不同规格的罗非鱼进行了麻醉试验。结果显示,28℃水温时,随着丁香油浓度由0.05 mL/L增加到0.15 mL/L,罗非鱼麻醉、恢复时间均缩短。在0.1 mL/L浓度下,随着水温从21℃升高到28℃,罗非鱼麻醉、恢复时间也缩短。对罗非鱼成鱼作血液分析结果表明,血红蛋白(HGB)、红细胞压积(HCT)、红细胞平均体积(MCV)、平均血红蛋白量(MCH)和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麻醉中的变化均分别与麻醉前、麻醉后变化差异显著(P<0.05);血浆中的尿酸(UA)和尿素氮(BUN),麻醉后24 h变化均分别与麻醉前、麻醉中表现显著差异(P<0.05);肌酐(CREA),麻醉前含量分别与麻醉中、麻醉后显著差异;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和皮质醇(COR),麻醉前含量明显高于麻醉中和麻醉后含量(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香油 麻醉 罗非鱼 血液检测
下载PDF
利用罗非鱼下脚料提取鱼油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17
8
作者 郝记明 刘书成 +2 位作者 张静 高加龙 章超桦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207-208,211,共3页
以鱼油的提取率为指标,研究从罗非鱼下脚料提取鱼油的工艺。结果表明:酶解底物80℃加热30min;利用中性蛋白酶进行酶解的工艺条件为:液固比1:1、酶添加量1%、酶解温度30℃和酶解时间20min,鱼油的提取率达11.9%,酸值和过氧化值分别为2.21m... 以鱼油的提取率为指标,研究从罗非鱼下脚料提取鱼油的工艺。结果表明:酶解底物80℃加热30min;利用中性蛋白酶进行酶解的工艺条件为:液固比1:1、酶添加量1%、酶解温度30℃和酶解时间20min,鱼油的提取率达11.9%,酸值和过氧化值分别为2.21mg/g和2.93mmol/kg,达到了比较好的效果。罗非鱼鱼油中脂肪酸组成主要是饱和脂肪酸和单不饱和脂肪酸,其含量分别为30.6%和37.6%,多不饱和脂肪酸主要是亚油酸,其含量为17.9%,而EPA和DHA的含量较低,总含量仅为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非鱼下脚料 提取 鱼油
下载PDF
酶法提取罗非鱼内脏鱼油及脂肪酸组成分析 被引量:15
9
作者 王倩倩 吕顺 +2 位作者 陆剑锋 姜绍通 林琳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72-78,共7页
对酶法提取罗非鱼内脏鱼油的工艺条件进行研究,并对提取鱼油的基本理化性质和脂肪酸组成进行分析。考察了酶种类、酶解温度、p H、液料比、加酶量和酶解时间对罗非鱼内脏鱼油提取率的影响,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法优化得到酶法提取罗... 对酶法提取罗非鱼内脏鱼油的工艺条件进行研究,并对提取鱼油的基本理化性质和脂肪酸组成进行分析。考察了酶种类、酶解温度、p H、液料比、加酶量和酶解时间对罗非鱼内脏鱼油提取率的影响,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法优化得到酶法提取罗非鱼内脏鱼油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酶解温度50℃、p H 7.5、液料比5∶1、加酶量3 400 U/g、酶解时间1 h。在此条件下,鱼油提取率达到88.95%,酸价达到SC/T 3502—2000的粗鱼油一级标准。罗非鱼内脏鱼油中饱和脂肪酸相对质量分数为36.66%,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分别占总脂肪酸质量的38.13%和25.18%,表明罗非鱼内脏鱼油是一种营养品质较高的油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非鱼 胰蛋白酶 鱼油 响应面法 脂肪酸
下载PDF
电导率法研究O/W型罗非鱼油乳状体系的稳定性 被引量:2
10
作者 易美华 郜现良 +1 位作者 王锡彬 段振华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59-62,共4页
以一定浓度的Tween80、Tween20、Span20、SDS、酪朊酸钠、大豆卵磷脂为乳化剂,制备了不同的罗非鱼油乳状液,探讨了在不同油水比例、不同pH的条件下,O/W型中富水相(下相)的电导率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以0.15%Tween80与0.55%大豆卵磷脂复... 以一定浓度的Tween80、Tween20、Span20、SDS、酪朊酸钠、大豆卵磷脂为乳化剂,制备了不同的罗非鱼油乳状液,探讨了在不同油水比例、不同pH的条件下,O/W型中富水相(下相)的电导率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以0.15%Tween80与0.55%大豆卵磷脂复配的乳化剂,在油水比为35:65的O/W型罗非鱼油乳状体系中,pH4乳状液的稳定性低于pH7与pH9。用电导率法来研究O/W型罗非鱼油乳状体系的稳定性,具有快速、简洁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非鱼油 乳状液 稳定性 电导率
下载PDF
罗非鱼油的制取工艺及其氧化防止方法 被引量:15
11
作者 吴燕燕 李来好 +3 位作者 李刘冬 陈培基 杨贤庆 刁石强 《无锡轻工大学学报(食品与生物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86-89,共4页
以罗非鱼的鱼内脏为研究对象 ,采用钾盐蒸煮法从罗非鱼内脏中提取鱼油的工艺条件和纯化不饱和脂肪酸 (PUFA)的方法 ,对精制鱼油的氧化性及人工合成抗氧化剂 (TBHQ)、VE、茶多酚 3种抗氧化剂对鱼油的抗氧化性能进行了研究 .通过正交试验... 以罗非鱼的鱼内脏为研究对象 ,采用钾盐蒸煮法从罗非鱼内脏中提取鱼油的工艺条件和纯化不饱和脂肪酸 (PUFA)的方法 ,对精制鱼油的氧化性及人工合成抗氧化剂 (TBHQ)、VE、茶多酚 3种抗氧化剂对鱼油的抗氧化性能进行了研究 .通过正交试验及对比试验 ,结果表明 ,从罗非鱼内脏中制取鱼油的最佳工艺条件 :水解温度 70~ 80℃ ,水解时间 4 0min ,KNO3用量 6 g/dL ,盐析时间 10min ;采用低温 钾盐乙醇法纯化鱼油PUFA的效果比尿素包埋法好 ;TBHQ、VE、茶多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非鱼油 制取工艺 氧化 防止方法
下载PDF
不同植物脂肪源对吉富罗非鱼生长性能、肌肉脂肪酸和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5
12
作者 李新 杨瑞斌 +1 位作者 钱雪桥 张健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672-680,共9页
配制了6种等氮等脂的饲料饲喂(12.32±0.02)g的吉富罗非鱼8周,探讨罗非鱼对不同脂肪源的利用效果,筛选出适合吉富罗非鱼的植物脂肪源。6种饲料中分别添加大豆油(SO)、棕榈油(PO)、棉籽油(CO)、菜籽油(RO)、磷脂(SL)和1∶1∶1∶1∶1... 配制了6种等氮等脂的饲料饲喂(12.32±0.02)g的吉富罗非鱼8周,探讨罗非鱼对不同脂肪源的利用效果,筛选出适合吉富罗非鱼的植物脂肪源。6种饲料中分别添加大豆油(SO)、棕榈油(PO)、棉籽油(CO)、菜籽油(RO)、磷脂(SL)和1∶1∶1∶1∶1大豆油-棕榈油-棉籽油-菜籽油-磷脂混合油(MIX)。结果显示:(1)菜籽油组特定生长率显著高于棕榈油组、棉籽油组、磷脂油组和混合油组(P<0.05),大豆油组显著高于棉籽油组和棕榈油组(P<0.05)。菜籽油组饲料系数显著低于棉籽油组、磷脂油组和棕榈油组(P<0.05),与其他各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2)肌肉脂肪酸明显受饲料脂肪源影响,棕榈油组肌肉脂肪酸组成与饲料脂肪酸组成相关性最大(P<0.05),棉籽油组肌肉脂肪酸组成与饲料脂肪酸组成相关性最小(P<0.05);(3)棕榈油组天冬氨酸转氨酶活性显著高于菜籽油组(P<0.05)。棉籽油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显著高于菜籽油组(P<0.05),大豆油组肝脏脂蛋白酯酶活性显著高于棉籽油组和菜籽油组(P<0.05)。研究结果表明菜籽油、大豆油可以作为吉富罗非鱼饲料中良好的脂肪源,棉籽油不利于吉富罗非鱼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富罗非鱼 植物脂肪源 生长 肌肉脂肪酸 生理生化指标
下载PDF
一种新型生物柴油原料的脂肪酸成分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谢清若 郑立文 +2 位作者 凌新龙 李克林 黄永春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9期16507-16508,共2页
[目的]分析罗非鱼下脚料油化学成分。[方法]用气相色谱法(GC)对成分进行分析,用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组分的相对质量分数。[结果]鉴定出22中脂肪酸成分,主要成分为油酸(22.1%)、二十四碳一烯酸(20.8%)、棕榈酸(14.2%)和二十二碳一烯酸(10.... [目的]分析罗非鱼下脚料油化学成分。[方法]用气相色谱法(GC)对成分进行分析,用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组分的相对质量分数。[结果]鉴定出22中脂肪酸成分,主要成分为油酸(22.1%)、二十四碳一烯酸(20.8%)、棕榈酸(14.2%)和二十二碳一烯酸(10.1%)。[结论]单不饱和脂肪酸是罗非鱼下脚料油的主要成分,该研究为进一步开发罗非鱼可再生资源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非鱼油 下脚料 脂肪酸 气相色谱法(GC)
下载PDF
丁香油对鲤鱼和罗非鱼的麻醉作用 被引量:26
14
作者 梁政远 安丽娜 +2 位作者 缪凌鸿 徐跑 董在杰 《水产学杂志》 CAS 2009年第1期42-46,共5页
本实验将丁香油按体积比加入水中制备成不同浓度梯度的麻醉剂,分别在不同水温下对两种大小规格的鲤鱼和罗非鱼进行麻醉试验。28℃水温时,随着丁香油浓度由0.05mL·L-1到0.1mL·L-1、0.15mL·L-1增加,鲤鱼和罗非鱼麻醉时间... 本实验将丁香油按体积比加入水中制备成不同浓度梯度的麻醉剂,分别在不同水温下对两种大小规格的鲤鱼和罗非鱼进行麻醉试验。28℃水温时,随着丁香油浓度由0.05mL·L-1到0.1mL·L-1、0.15mL·L-1增加,鲤鱼和罗非鱼麻醉时间均缩短。鲤鱼恢复时间增长,罗非鱼则缩短。在0.1mL·L-1浓度下,随着水温从21℃到24℃、26℃、28℃升高,鲤鱼和罗非鱼麻醉作用时间缩短。鲤鱼恢复时间增长而罗非鱼则缩短。28℃水温0.1mL·L-1浓度下,小鲤鱼麻醉时间比小罗非鱼短,而恢复时间比小罗非鱼长。结果显示,丁香油是一种高效、廉价的鱼类麻醉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香油 麻醉 鲤鱼 罗非鱼
下载PDF
奥尼和吉富罗非鱼营养成分研究 被引量:11
15
作者 纪丽丽 王浩 +3 位作者 李瑞伟 宋文东 王辉 黄翔鹄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29-132,共4页
采用索氏抽提法、干法消化法分别提取奥尼和吉富罗非鱼的肌肉脂肪酸及微量元素,采用水蒸气抽提法提取两种罗非鱼鱼鳞的挥发性组分,之后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脂肪酸和挥发油进行分析测定,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对微量元... 采用索氏抽提法、干法消化法分别提取奥尼和吉富罗非鱼的肌肉脂肪酸及微量元素,采用水蒸气抽提法提取两种罗非鱼鱼鳞的挥发性组分,之后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脂肪酸和挥发油进行分析测定,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对微量元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奥尼和吉富罗非鱼脂肪酸种类和含量差异比较明显,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均比较丰富且含有DHA和EPA。此外,这两种罗非鱼肌肉中含有鱼类生长的必需微量元素有8种,其中奥尼和吉富罗非鱼含量最高的元素分别为锌和铁。奥尼罗非鱼鱼鳞的主要挥发性组分主要有酸类、酚类、酯类化合物,吉富的主要挥发性组分有酯类、萜类、醌类以及烃类化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非鱼 脂肪酸 微量元素 挥发油
下载PDF
猪油对罗非鱼生长及餐后脂质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徐韬 彭祥和 +4 位作者 林鑫 林仕梅 罗莉 陈拥军 李云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80-86,共7页
在实用饲料配方的基础上分别添加0%、5%、10%猪油组成试验饲料饲喂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初重43 g)8周,比较研究猪油不同添加水平对罗非鱼生长及餐后脂质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罗非鱼的末重(FBW)、特定生长率(SGR)、增重率(WGR... 在实用饲料配方的基础上分别添加0%、5%、10%猪油组成试验饲料饲喂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初重43 g)8周,比较研究猪油不同添加水平对罗非鱼生长及餐后脂质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罗非鱼的末重(FBW)、特定生长率(SGR)、增重率(WGR)和饲料效率(FE)随着饲料中猪油水平的增加而显著升高。而摄食量(FI)表现出相反的变化趋势,即高水平猪油组显著低于对照组。随猪油添加水平增加,罗非鱼肝胰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活力显著降低,而肝脏丙二醛(MDA)含量显著增加。血清中甘油三酯(TG)、胆固醇(CHO)、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VLDL-C)含量均随饲料中猪油水平增加而显著升高。各试验组罗非鱼血清中CHO、TG、LDL-C和VLDL-C含量随时间推移均表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TG和VLDL-C的峰值出现在餐后6h,而CHO和LDL-C峰值在餐后9 h。但HDL-C表现出相反的变化趋势,即先降低后升高,在餐后6 h达到最低值。总之,饲料中添加不同水平猪油会促进罗非鱼生长,但会影响罗非鱼的肝功能以及餐后脂质代谢,罗非鱼抗氧化能力也相应受到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 猪油 生长 脂质代谢
下载PDF
不同碳链长度n-3脂肪酸及脂肪水平对罗非鱼生长、肝功能和餐后血液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2
17
作者 林鑫 李法见 +2 位作者 林仕梅 彭祥和 朱旺明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775-784,共10页
在实用饲料配方的基础上分别添加5%鱼油(低水平鱼油)、10%鱼油(高水平鱼油)、5%亚麻籽油(低水平亚麻籽油)和10%亚麻籽油(高水平亚麻籽油),配制4种试验饲料,在室内淡水循环水族缸内饲喂罗非鱼8周,比较研究不同碳链长度n-3脂肪酸及脂肪水... 在实用饲料配方的基础上分别添加5%鱼油(低水平鱼油)、10%鱼油(高水平鱼油)、5%亚麻籽油(低水平亚麻籽油)和10%亚麻籽油(高水平亚麻籽油),配制4种试验饲料,在室内淡水循环水族缸内饲喂罗非鱼8周,比较研究不同碳链长度n-3脂肪酸及脂肪水平对罗非鱼生长、肝功能以及餐后血液指标的影响。将360尾初重为(43.70±1.06)g的罗非鱼随机分成4组,每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鱼,每组试验鱼随机饲喂1种试验饲料。结果表明:各组罗非鱼末重、特定生长率、饲料系数、蛋白质效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但高水平亚麻籽油组的摄食量显著低于低水平亚麻籽油组(P<0.05)。鱼油组罗非鱼血清总胆固醇(TCHO)、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以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含量均高于亚麻籽油组,且同一脂肪源的高水平组高于低水平组。鱼油组血清TCHO含量峰值出现在餐后6 h,而亚麻籽油组出现在餐后9 h。各组血清HDL-C含量均在餐后6 h回落到最低值。亚麻籽油组血清甘油三酯(TG)和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VLDL-C)含量高于鱼油组。各组血清TG与VLDL-C含量峰值均出现在餐后6 h。随餐后时间的延长,罗非鱼血糖含量基本呈降低趋势。鱼油组肝胰脏谷丙转氨酶(ALT)活性极显著低于亚麻籽油组(P<0.01),而各组间肝胰脏谷草转氨酶(AST)活性差异不显著(P>0.05)。肝胰脏丙二醛(MDA)含量表现为高水平鱼油组>高水平亚麻籽油组>低水平鱼油组>低水平亚麻籽油组,且组间差异极显著(P<0.01)。同一水平下,鱼油组肝胰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与亚麻籽油组没有显著差异(P>0.05),而低水平鱼油组肝胰脏SOD活性显著高于高水平鱼油组(P<0.05)。由此可见,不同碳链长度n-3脂肪酸及脂肪水平不会影响罗非鱼的生长,但会影响其肝功能以及餐后血液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非鱼 鱼油 亚麻籽油 生长 肝功能 餐后血液指标
下载PDF
利用罗非鱼下脚料提取鱼油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郝记明 刘书成 +2 位作者 张静 高加龙 章超桦 《农产食品科技》 2008年第3期14-16,共3页
本研究以鱼油的提取率为指标,研究从罗非鱼下脚料提取鱼油的工艺。结果表明:在液固比1:1的条件下,对酶解底物先在80℃加热30min,冷却后添加1%的中性蛋白酶,在30℃下酶解20min,经离心萃取分离后,鱼油的提取率为11.9%,酸值和... 本研究以鱼油的提取率为指标,研究从罗非鱼下脚料提取鱼油的工艺。结果表明:在液固比1:1的条件下,对酶解底物先在80℃加热30min,冷却后添加1%的中性蛋白酶,在30℃下酶解20min,经离心萃取分离后,鱼油的提取率为11.9%,酸值和过氧化值分别为2.21mg/g和2.93mmol/L,达到了比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非鱼下脚料 提取 鱼油
下载PDF
罗非鱼油的制备及其脂肪酸组成分析 被引量:11
19
作者 吉宏武 洪鹏志 +1 位作者 章超桦 刘书成 《福建水产》 2005年第2期51-57,共7页
本文以罗非鱼下脚料为实验材料,对其鱼油的提取与精炼工艺参数、理化特性及脂肪酸组成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显示:罗非鱼油精炼工艺条件为80%的磷酸脱胶,添加量为油量的1%、30%的氢氧化钠脱酸,添加量为油量的2%、活性白土脱色,添加量为... 本文以罗非鱼下脚料为实验材料,对其鱼油的提取与精炼工艺参数、理化特性及脂肪酸组成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显示:罗非鱼油精炼工艺条件为80%的磷酸脱胶,添加量为油量的1%、30%的氢氧化钠脱酸,添加量为油量的2%、活性白土脱色,添加量为油量的20%、真空脱臭,时间为30min。精炼后的罗非鱼油为清亮、淡黄色液体,各项理化指标符合鱼油标准。脂肪酸分析表明,罗非鱼油含有C12~C22脂肪酸29种,其中饱和脂肪酸10种,单不饱和脂肪酸7种,多不饱和脂肪多烯酸12种,不饱和脂肪酸和饱和脂肪酸分别占脂肪酸总量57.58%和42.42%。单不饱和脂肪酸主要是18∶1(油酸)和16∶1,分别占脂肪酸总量27.66%和7.62%,多不饱和脂肪酸主要是18∶2(亚油酸)和18∶3(n-3)(亚麻酸),分别占脂肪酸总量10.18%和3.04%,EPA(20∶5)和DHA(22∶6)含量很低,分别占脂肪酸总量0.68%和1.03%;饱和脂肪酸主要为16∶0,18∶0和14∶0,分别占脂肪酸总量的26.75%,5.23%和3.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非鱼 鱼油 制备 脂肪酸组成 理化特性
下载PDF
利用罗非鱼内脏提取鱼油及其品质控制
20
作者 周婉君 岑剑伟 +4 位作者 吴燕燕 郝淑贤 李来好 杨贤庆 石红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02期40-43,共4页
以罗非鱼内脏为原料,研究内脏鱼油提取工艺条件及其对鱼油风味的影响,并对提取和精制进行优化.采用钾盐水浴法提取鱼油,通过正交试验筛选,确定最佳提取条件.结果表明:水浴温度90℃、水浴时间40min、KCl用量5g/L、盐析10min条件下鱼油提... 以罗非鱼内脏为原料,研究内脏鱼油提取工艺条件及其对鱼油风味的影响,并对提取和精制进行优化.采用钾盐水浴法提取鱼油,通过正交试验筛选,确定最佳提取条件.结果表明:水浴温度90℃、水浴时间40min、KCl用量5g/L、盐析10min条件下鱼油提取率达36.2%;以0.02mol/L柠檬酸对鱼油去腥味,用0.02mol/L NaOH溶液调至中性;以高岭土与活性炭(1:1,m/m)混合脱色,添加量为油量的8%,在温度60℃条件下,脱色30min;真空处理30min除异味.通过精制工艺可获得微腥味、澄清的鱼油,理化指标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非鱼内脏 提取 鱼油 风味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