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时移地震平均能量属性差异与储层速度变化的关系 被引量:8
1
作者 鲍祥生 张金淼 +2 位作者 尹成 赵伟 沈章洪 《石油物探》 EI CSCD 2008年第1期24-29,共6页
基于3层楔状模型和3层层状模型提取了时移地震平均能量属性差异,得出了时移地震属性(平均能量)差异与储层速度变化之间的关系,即平均能量差异的正、负是由储层地震波速度减小和增大引起的。正的平均能量差异对应储层速度的减小,负的平... 基于3层楔状模型和3层层状模型提取了时移地震平均能量属性差异,得出了时移地震属性(平均能量)差异与储层速度变化之间的关系,即平均能量差异的正、负是由储层地震波速度减小和增大引起的。正的平均能量差异对应储层速度的减小,负的平均能量差异对应储层速度的增大;差异的大小与储层厚度不存在正比关系,调谐厚度的薄层有时比厚层引起的差异要大。提取了渤海SZ36-1油田某层平均能量差异,差异反映的地震波速度变化与开采动态认识一致,说明利用以上规律能够认识地下油藏的动态变化,指导油藏开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移地震属性差异 储层速度变化 楔状模型 层状模型 时移地震监测技术
下载PDF
高集地区时移地震技术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鲍祥生 丁建荣 李红彩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2014年第12期81-85,6-7,共5页
江苏油田为了促进时移地震技术在苏北盆地的应用,以高集地区作为可行性研究试点。高集地区的高6块经过近20年的开发,进入了高含水期,含水率达到了80.8%,目前采收率为27.98%,显示该块还具有较大的勘探潜力,但剩余油分布认识困难,影响了... 江苏油田为了促进时移地震技术在苏北盆地的应用,以高集地区作为可行性研究试点。高集地区的高6块经过近20年的开发,进入了高含水期,含水率达到了80.8%,目前采收率为27.98%,显示该块还具有较大的勘探潜力,但剩余油分布认识困难,影响了研究区的开发。江苏油田缺少严格的时移地震资料和相应的技术理论,针对该问题,形成了"二次处理、一次正演、二次预测"的思路,并形成了相应的关键技术。该技术在高6块的应用结果表明,高6块存在一大一小2个含油饱和度高值带。研究成果与数值模拟的剩余油富集区域符合度较高,说明时移地震技术在高集油田具有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移地震技术 苏北盆地 高集地区 剩余油分布 数值模拟 含油饱和度
下载PDF
时移地震技术研究
3
作者 曹跃辉 《辽宁化工》 CAS 2015年第9期1085-1086,共2页
面对油气资源的日益匮乏,以及经济发展对油气能源的需求。油气资源的供求矛盾日益突出,如何有效的提高油气采收率的问题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传统的压裂、表面活性剂驱、注气驱、聚合物驱等方式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原油的采收率,... 面对油气资源的日益匮乏,以及经济发展对油气能源的需求。油气资源的供求矛盾日益突出,如何有效的提高油气采收率的问题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传统的压裂、表面活性剂驱、注气驱、聚合物驱等方式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原油的采收率,但储层的非均质性导致仍有大量油气资源滞留在孔隙喉道中。为有效的对这一部分油气资源进行开发,本文对时移地震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满足一定储层条件、开采条件的基础上,时移地震技术可以对储层孔隙喉道中的流体进行有效的监测,为调整油气藏开发方案提供有利的依据,进而提高原油采收率[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移地震技术 储层条件 开采条件 归一化处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