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65篇文章
< 1 2 3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Lift enhancement of airfoil and tip flow control for wind turbine 被引量:1
1
作者 白亚磊 马兴宇 明晓 《Applied Mathematics and Mechanics(English Edition)》 SCIE EI 2011年第7期825-836,共12页
Two techniques that improve the aerodynamic performance of wind turbine airfoils are described. The airfoil $809, designed specially for wind turbine blades, and the airfoil FX60-100, having a higher lift-drag ratio, ... Two techniques that improve the aerodynamic performance of wind turbine airfoils are described. The airfoil $809, designed specially for wind turbine blades, and the airfoil FX60-100, having a higher lift-drag ratio, are selected to verify the flow control techniques. The flow deflector, fixed at the leading edge, is employed to control the boundary layer separation on the airfoil at a high angle of attack. The multi-island genetic algorithm is used to optimize the parameters of the flow deflector.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flow deflector can suppress the flow separation, delay the stall, and enhance the lif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blade tip vortex, the wake vortex, and the surface pressure distributions of the blades are analyzed. The vortex diffuser, set up at the blade tip, is employed to control the blade tip vortex.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vortex diffuser can increase the total pressure coefficient of the core of the vortex, decrease the strength of the blade tip vortex, lower the noise, and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the blad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low separation flow control flow deflector multi-island genetic algorithm tip vortex diffuser
下载PDF
The Tip Leakage Flow Structure of an Axial Fan with Tip Clearance
2
作者 竺晓程 杜朝辉 林万来 《Journal of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Science)》 EI 2003年第1期75-79,共5页
Experiment and numerical simulation technique are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tip leakage flow in an axial fan with tip clearance at the design condition. The flow field in the tip region of fan is measured using a PDA (P... Experiment and numerical simulation technique are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tip leakage flow in an axial fan with tip clearance at the design condition. The flow field in the tip region of fan is measured using a PDA (Particle Dynamics Analysis) system. The flow is surveyed across the whole passage at fifteen axial locations (from the 100% axial chord in front of the leading edge to the 100% axial chord behind the trailing edge), mainly focusing on the outer 90% blade span. Both experiment measurement and numerical simulation indicates the leakage flow originated from the tip clearance along the chord rolls up into three dimensional spiral structure to form leakage flow vortex. The interaction of leakage flow and main flow will produce the low velocity zone, and block the flow. The leakage flow almost occupies the most part of flow passage behind the trailing edg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子动力学分析 PDA 轴流式风机 齿顶间隙 渗流 涡流
下载PDF
Correlation between Aerodynamic Noise and Velocity Fluctuation of Tip Leakage Flow of Axial Flow Fan
3
作者 Hiromitsu Hamakawa Masatomo Shiotsuki +1 位作者 Takaaki Adachi Eru Kurihara 《Open Journal of Fluid Dynamics》 2012年第4期228-234,共7页
In the present paper the attention is focused on correlation between fan noise and velocity fluctuations of tip leakage vortex around rotor blade of a low pressure axial flow fan at the maximum pressure operating poin... In the present paper the attention is focused on correlation between fan noise and velocity fluctuations of tip leakage vortex around rotor blade of a low pressure axial flow fan at the maximum pressure operating point. We measured time fluctuating velocity near the rotor tip around the rotor blades by using a hot-wire sensor from a relative flame of refer- ence fixed to the rotor blades. As the results, it is clear that the velocity fluctuation due to tip leakage vortex has weak periodicity and the hump portion appeared in its spectrum. If the flow rate was lower than the design condition, the tip leakage flow became to attach to the following blade and the sound pressure level at frequency of velocity fluctuation of this flow was increased. The correlation measurements between the velocity fluctuation of tip leakage flow and the aerodynamic noise were made using a rotating hot-wire sensor near the rotor tip in the rotating frame.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velocity fluctuation due to tip leakage flow and acoustic pressure were increased due to generation of weak acoustic resonance at the maximum pressure operating poi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AN Noise tip LEAKAGE flow Relative flow MEASUREMENT CORRELATION MEASUREMENT Acoustic Resonance
下载PDF
TOPOLOGY AND VORTEX STRUCTURES OF A CURVING TURBINE CASCADE WITH TIP CLEARANCE (Ⅱ)- TOPOLOGICAL FLOW PATTERN AND VORTEX STRUCTURE IN THE TRANSVERSE SECTION OF A BLADE CASCADE
4
作者 杨庆海 黄洪雁 韩万今 《Applied Mathematics and Mechanics(English Edition)》 SCIE EI 2002年第8期958-962,共5页
By means of ink trace visualization of the flows in conventional straight, positively curved and negatively curved cascades with tip clearance, and measurement of the aerodynamic parameters in transverse section, and... By means of ink trace visualization of the flows in conventional straight, positively curved and negatively curved cascades with tip clearance, and measurement of the aerodynamic parameters in transverse section, and by appling topology theory, the topological structures and vortex structure in the transverse section of a blade cascade were analyzed. Compared with conventional straight cascade, blade positive curving eliminates the separation line of the upper passage vortex, and leads the secondary vortex to change from close separation to open separation, while blade negative curving effects merely the positions of singular points and the intensities and scales of vortex.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urbine cascade tip clearance curving cascade transverse section flow field topological flow pattern and vortex structure
下载PDF
叶片破损对压气机性能的影响
5
作者 王忠义 赵佳 +1 位作者 张晶 王萌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22-729,共8页
为了研究叶片破损对压气机内部流场的影响机理,本文针对带有破损的跨音速压气机叶片进行气动性能变化规律和机理研究。通过NASA rotor 37实验结果验证了计算方法的准确性,利用数值仿真研究了叶片破损对压气性能的影响规律,并对2种典型... 为了研究叶片破损对压气机内部流场的影响机理,本文针对带有破损的跨音速压气机叶片进行气动性能变化规律和机理研究。通过NASA rotor 37实验结果验证了计算方法的准确性,利用数值仿真研究了叶片破损对压气性能的影响规律,并对2种典型工况下叶片破损前后的流场结构进行对比分析,探讨引起性能变化的具体原因。研究表明:叶片破损会导致压气机的压比降低0.6631%、绝热效率降低0.7877%,且压气机的稳定裕度降低更为明显。叶尖破损主要对叶顶流场结构产生影响,使叶顶区域泄漏流增强,当其与激波相互作用时,通道内产生了流动堵塞和流动损失。本文研究成果可为实际服役中的航空发动机特性评定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音速压气机 叶片破损 数值模拟 气动性能 压比 效率 稳定裕度 叶顶泄漏流
下载PDF
压气机内部旋转不稳定的研究综述
6
作者 楚武利 陈向艺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5,共15页
旋转不稳定是压气机工作在高负荷近失速工况时的一种常见现象。研究旋转不稳定在降低压气机工作噪声、减小流致振动以及保障航空发动机稳定工作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对旋转不稳定现象进行了回顾,详细讨论了旋转不稳定的特征。其次,... 旋转不稳定是压气机工作在高负荷近失速工况时的一种常见现象。研究旋转不稳定在降低压气机工作噪声、减小流致振动以及保障航空发动机稳定工作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对旋转不稳定现象进行了回顾,详细讨论了旋转不稳定的特征。其次,重点调研了旋转不稳定的起源和机理,将旋转不稳定产生的原因归纳为叶尖泄漏流、涡脱落以及流动剪切等类别。此外,回顾了模拟旋转不稳定的数值方法,讨论了多种流动控制手段对旋转不稳定的作用效果。最后,对旋转不稳定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对未来的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气机 旋转不稳定 叶尖泄漏流 涡脱落 非定常流 数值模拟 流动控制 综述
下载PDF
叶顶间隙对螺旋混流式喷水推进泵内流及推进特性的影响
7
作者 韩伟 任嘉乐 +4 位作者 郝英剑 党树娟 李望旭 徐梓添 黄心愿 《大电机技术》 2024年第1期71-79,共9页
喷水推进泵是舰船泵喷推进系统的核心部件,喷水推进泵在工作过程中,叶顶间隙处所产生的泄漏流会严重影响混流泵的工作性能。为了探讨叶轮叶顶间隙对喷水推进泵推进特性的影响,本文定义了叶顶间隙系数τ,设计了六种不同叶顶间隙系数模型... 喷水推进泵是舰船泵喷推进系统的核心部件,喷水推进泵在工作过程中,叶顶间隙处所产生的泄漏流会严重影响混流泵的工作性能。为了探讨叶轮叶顶间隙对喷水推进泵推进特性的影响,本文定义了叶顶间隙系数τ,设计了六种不同叶顶间隙系数模型并使用Ansys进行仿真分析,最终得到叶顶间隙对于喷水推进泵内流以及推进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叶顶间隙系数的增大,叶顶间隙处泄漏流逐渐增加,泄漏涡影响范围变大,轴向推力随着叶顶间隙系数的增大呈负指数下降,叶顶间隙处泄漏量随指数上升,喷水推进泵内流损失增加,推进效率持续减小,并且在大流量工况下叶顶间隙对喷水推进泵推进特性影响最大,在设计的六套模型中,叶顶间隙系数为0.08,叶顶间隙为0.16mm时效率最高。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发现,叶顶间隙对于喷水推进泵内流以及推进特性影响较大,在设计时应尽量减小叶顶间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顶间隙 喷水推进泵 外特性 叶顶间隙系数 推进特性 混流式喷水推进泵
下载PDF
叶顶间隙对低比转数小流量泵性能的影响
8
作者 郝开元 安东森 《液压与气动》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8-114,共7页
为建立叶顶间隙对低比转速小流量泵性能的影响关系,采用数值计算的方法,以叶顶间隙宽s和叶轮出口宽b的比值(s/b)表征间隙大小,对不同间隙下泵的性能展开对比分析。分析发现,随着间隙的增加,泵的扬程和效率均逐渐降低,最大和最小间隙下... 为建立叶顶间隙对低比转速小流量泵性能的影响关系,采用数值计算的方法,以叶顶间隙宽s和叶轮出口宽b的比值(s/b)表征间隙大小,对不同间隙下泵的性能展开对比分析。分析发现,随着间隙的增加,泵的扬程和效率均逐渐降低,最大和最小间隙下的扬程和效率差分别达15.4%,5.5%。当间隙较小即s/b<0.2时,扬程曲线在小流量工况会出现不稳定的“驼峰”现象,在s/b>0.3后,设计工况附近效率的降幅显著增大。从流动特性来看,随着叶顶间隙的增大,间隙泄漏流对叶轮内主流区影响加剧,会诱导严重的二次流和旋涡的产生,同时间隙内不稳定流动也会产生能量损失,造成扬程和效率下降。为低比转数小流量泵的设计与优化提供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心泵 叶顶间隙 低比转数 小流量
下载PDF
跨音速流动中涡轮动叶叶顶的气膜冷却特性分析
9
作者 张博伦 夏军 +1 位作者 胡其高 朱惠人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3-161,共9页
为了掌握跨音速流动中涡轮动叶叶顶气膜冷却特性,采用压敏漆测试技术来研究叶顶间隙高度和质量流量比对叶顶气膜冷却特性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小质量流量比条件下,增加叶顶间隙高度能够有效改善叶顶中弦区域的气膜覆盖,然而当质... 为了掌握跨音速流动中涡轮动叶叶顶气膜冷却特性,采用压敏漆测试技术来研究叶顶间隙高度和质量流量比对叶顶气膜冷却特性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小质量流量比条件下,增加叶顶间隙高度能够有效改善叶顶中弦区域的气膜覆盖,然而当质量流量较大时,叶顶间隙高度变化对叶顶中弦区域的气膜冷却效率分布影响并不明显;在小叶顶间隙高度条件下,随着质量流量比增加,叶顶中弦区域冷气覆盖效果逐渐变差,在大叶顶间隙高度条件下,仅当质量流量比从0.1%+0.05%增加到0.14%+0.07%时,叶顶中弦区域的冷气覆盖效果才有所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叶叶顶 跨音速流动 叶顶间隙高度 质量流量比 气膜冷却
下载PDF
环形电极等离子体激励控制透平叶顶间隙泄漏流动研究
10
作者 周祚弘 黄明 +2 位作者 晏鑫 李志刚 李军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8-138,共11页
为探究等离子体激励对叶顶泄漏流动的影响,基于非对称阻挡介质放电等离子体激励的数值模型,提出了环形电极的阻挡介质放电等离子体激励模型。将等离子体激励产生的体积力耦合至雷诺平均Navier-Stokes (RANS)方程组的动量方程中,数值研究... 为探究等离子体激励对叶顶泄漏流动的影响,基于非对称阻挡介质放电等离子体激励的数值模型,提出了环形电极的阻挡介质放电等离子体激励模型。将等离子体激励产生的体积力耦合至雷诺平均Navier-Stokes (RANS)方程组的动量方程中,数值研究了3种等离子体激励电压(9、13、17 kV)和3种激励频率(8、10、12 kHz)的透平叶顶泄漏流动特征。结果表明:环形电极等离子体激励显著改变了叶顶间隙的压力分布,在叶顶间隙内部和叶顶的两侧诱导形成大尺寸涡系结构,阻碍压力侧的主流进入叶顶间隙,有效抑制了动叶叶顶泄漏流动;在激励频率一定时,随着激励电压的增加,叶顶泄漏流动引起的总压损失减弱,但过高的激励电压会造成额外的诱导涡损失;激励电压保持不变,激励频率的增大对叶顶间隙的高压区域无明显影响,而叶顶两侧的诱导涡得到增强并挤压相邻的通道涡,叶栅通道120%轴向弦长处截面的总压损失进一步降低,13 kV激励电压、12 kHz激励频率工况具有最低的总压损失系数,相比无等离子体激励降低了16.12%。研究阐明了等离子体激励电压与激励频率对透平叶顶区域流场以及叶栅气动性能的影响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平动叶 等离子体激励 叶顶泄漏流 气动性能
下载PDF
压气机叶顶间隙流动与控制研究进展
11
作者 韩汶昕 张雪辉 +5 位作者 许剑 傅力宏 蒋鑫 郭文宾 谢宇超 陈海生 《储能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940-1962,共23页
压缩空气储能被视为最具发展潜力的物理储能技术,作为其核心部件,压气机的性能表现在较大程度上决定着储能系统的经济性和效率。叶顶间隙流动因其复杂的三维流动特性,对压气机内部流场结构变化存在重要作用,是影响整机性能的关键因素。... 压缩空气储能被视为最具发展潜力的物理储能技术,作为其核心部件,压气机的性能表现在较大程度上决定着储能系统的经济性和效率。叶顶间隙流动因其复杂的三维流动特性,对压气机内部流场结构变化存在重要作用,是影响整机性能的关键因素。文章依照叶顶结构特点分类总结了带冠、无冠轴流压气机和开式/半开式、闭式离心压气机叶顶间隙流动产生的机理,根据压气机流动特性,进一步综述国内外压气机叶顶间隙流动的研究进展,形成以下结论:对于无冠轴流压气机,非定常叶顶间隙流动与失速、叶片噪声及振动问题密切相关,需扩充研究成果以优化叶顶设计;带冠轴流压气机缺乏实验和数据支撑,流动控制手段单一,可尝试跨领域应用控制技术;离心压气机叶顶间隙流动研究仍需探索变间隙特性和周向不均匀性对流动结构的影响,并提升应对流场变化的能力。未来研究可着重于高精度数值模拟方法的应用推广、跨领域控制技术的尝试和复合结构的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缩空气储能 压气机 叶顶间隙流动 流动控制技术
下载PDF
自循环机匣提高轴流泵稳定性的参数化研究
12
作者 童志庭 原野 +1 位作者 张志民 张超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58-364,共7页
为了探究有效扩大轴流泵稳定运行范围的方法,针对轴流泵进行自循环机匣处理的单通道定常数值模拟,分析周向覆盖比例、抽吸口位置和喉部高度对水泵扩稳性能的影响规律,并揭示自循环机匣对轴流泵扩稳的改善机理.结果表明,抽吸口位置保持不... 为了探究有效扩大轴流泵稳定运行范围的方法,针对轴流泵进行自循环机匣处理的单通道定常数值模拟,分析周向覆盖比例、抽吸口位置和喉部高度对水泵扩稳性能的影响规律,并揭示自循环机匣对轴流泵扩稳的改善机理.结果表明,抽吸口位置保持不变,扩大周向覆盖比例和喉部高度都可以增大流量裕度,但设计点效率降低;喉部高度为1.8 mm的自循环机匣流量裕度随着抽吸口位置的后移先增加后降低,效率先降低后增加,说明在叶顶上方存在一个最佳位置.在研究的范围内,流量裕度最大达到5.93%,设计点的效率最低降低1.12%.通过自循环机匣处理,使叶顶泄漏流与主流在叶顶上方相互作用形成的堵塞区面积有所减小,从而可以扩大轴流泵流量范围和提升小流量工况效率.该研究可为轴流泵在自循环机匣的端壁处理方式下扩稳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轴流泵 自循环机匣处理 流量裕度 设计点效率 叶顶泄漏流
下载PDF
基于示迹线方法的压气机内部流动显示试验
13
作者 刘东健 罗智浩 +4 位作者 陈峰 李军 张海灯 熊荆江 吴海波 《风机技术》 2024年第1期1-6,共6页
为了揭示压气机转子叶顶泄漏流和静叶吸力面分离流动的形态及演变趋势,采用示迹线显示空气流动的方法对某低速轴流压气机转子叶顶间隙流动及静叶吸力面复杂流动进行了直接观测。结果表明:转/静子叶片上的示迹线直观形象地显示了转子叶... 为了揭示压气机转子叶顶泄漏流和静叶吸力面分离流动的形态及演变趋势,采用示迹线显示空气流动的方法对某低速轴流压气机转子叶顶间隙流动及静叶吸力面复杂流动进行了直接观测。结果表明:转/静子叶片上的示迹线直观形象地显示了转子叶顶泄漏流动和静叶吸力面分离流动的形态及演变趋势;随着压气机节流,转子叶顶泄漏流抗衡主流的“力量”不断增强,导致叶顶泄漏流的影响区域不断向上游拓展,到达近失速工况时,泄漏流与主流的交界面与叶顶前缘平齐;随着压气机节流,静叶吸力面上的流动分离区不断向静叶前缘扩展,到达近失速工况时,50%叶高以下静叶吸力面一侧出现了大面积的回流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气机 叶顶泄漏流 吸力面分离 流动显示 失速
下载PDF
多变气热参数下大尺度槽深叶顶的流动换热特性
14
作者 王龙飞 张德伟 +3 位作者 叶大海 常艳 毛军逵 韩省思 《节能技术》 CAS 2024年第1期44-51,63,共9页
为了研究具有渐缩型面凹槽在不同深度下叶顶间隙的流动换热特性,针对某一级高压涡轮,在发动机五种典型工况下通过改变其凹槽深度,采用k-ω湍流模型以及自适应湍流模拟方法(SATES)分别进行定常和非定常的数值仿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凹... 为了研究具有渐缩型面凹槽在不同深度下叶顶间隙的流动换热特性,针对某一级高压涡轮,在发动机五种典型工况下通过改变其凹槽深度,采用k-ω湍流模型以及自适应湍流模拟方法(SATES)分别进行定常和非定常的数值仿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凹槽深度是影响间隙泄漏流动和叶顶换热特性的重要因素,同时该影响趋势也受涡轮工作状态的限制。相比于深凹槽,浅凹槽方案的间隙泄漏量明显降低,对应的涡轮动叶出口总压损失系数也有所降低,这在涡轮小流量状态时尤为明显。然而,深凹槽设计在降低叶顶热负荷方面表现更好,其中槽深0.8H方案比槽深0.1H方案的叶顶平均努塞尔数降低38.3%~95.3%。定常和非定常两种计算方法主要影响了间隙内局部泄漏量和叶顶前部热负荷的预测值,并未改变流动换热特性的分布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轮叶顶 渐缩型面凹槽 大尺度凹槽 间隙流动 叶顶换热
下载PDF
零间隙压气机失稳机理的全通道数值模拟研究
15
作者 张千丰 杜娟 +2 位作者 游进 杨顺华 黄胜方 《燃气轮机技术》 2024年第1期1-7,15,共8页
为了探究零间隙压气机流动失稳机理,采用全通道非定常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一台零间隙斜流压气机转子的失稳机理,数值模拟过程中在转子出口施加了随时间动态变化的背压模拟压气机转子节流,非定常数值计算结果表明零间隙斜流压气机转子仍... 为了探究零间隙压气机流动失稳机理,采用全通道非定常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一台零间隙斜流压气机转子的失稳机理,数值模拟过程中在转子出口施加了随时间动态变化的背压模拟压气机转子节流,非定常数值计算结果表明零间隙斜流压气机转子仍然表现为典型突尖流动失稳特征。通过详细地分析斜流压气机转子节流过程中不同阀系数对应的压气机内部流场结构,结果表明:尽管零间隙斜流压气机无叶顶泄漏特征,但随着对压气机节流,转子叶片尾缘率先出现流动分离,进一步节流,尾缘流动分离表现为一方面在周向范围加剧,另一方面分离点逐渐向上游移动,造成通道严重堵塞,最终引发相邻叶片通道尾缘回流和叶片前缘流动溢出进而诱发叶片通道内部出现径向涡结构,从而形成压气机突尖失速先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气机 叶顶间隙 流动分离 流动失稳 全通道模拟
下载PDF
FLADE带冠转子对超声速风扇性能影响分析及改进设计研究
16
作者 刘凡 曹志鹏 +2 位作者 赵龙波 关朝斌 牛潇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9-89,共11页
风扇转子带冠可有效抑制弯掠叶片振动,但随着转子进口马赫数的不断提高,带冠结构对风扇流场及气动性能产生显著影响。本文基于叶尖风扇构型,选取某高负荷两级风扇为研究对象,结合单通道三维数值模拟,在设计转速工况下,分析了第2级转子... 风扇转子带冠可有效抑制弯掠叶片振动,但随着转子进口马赫数的不断提高,带冠结构对风扇流场及气动性能产生显著影响。本文基于叶尖风扇构型,选取某高负荷两级风扇为研究对象,结合单通道三维数值模拟,在设计转速工况下,分析了第2级转子带冠后对风扇工作特性的影响机理及规律,并探索了转子叶片积叠线和冠体型线优化对带冠转子性能的改善效果。计算结果表明:带冠转子所引起的进口相对马赫数变化,会引起叶顶端区流动恶化,出现大面积分离区域,导致风扇的稳定工作压比、效率和裕度都显著降低;带冠转子采用周向正弯的积叠线分布以及局部弯曲的冠体型线后,在设计转速各工况下有效抑制了叶顶端区分离流动,带冠转子工作性能相比于改进前得到明显改善,压比升高5.0%,效率提高1.6%,裕度提升5.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尖风扇 带冠转子 分离流动 叶片积叠线 冠体型线
下载PDF
排气孔参数及叶顶间隙对除气泵性能影响的研究
17
作者 周鹏程 杨军虎 +1 位作者 徐金鹏 马俊 《液压气动与密封》 2024年第4期8-14,共7页
以一种由半开式离心主泵和内置液环真空泵组合而成的新型半开式除气泵为研究对象,探究其离心叶轮后盖板开设的排气孔的参数以及叶顶间隙对此泵除气性能的影响,由孔径d、孔的径向位置r、孔的周向位置θ、叶顶间隙δ组成四因素三水平的9... 以一种由半开式离心主泵和内置液环真空泵组合而成的新型半开式除气泵为研究对象,探究其离心叶轮后盖板开设的排气孔的参数以及叶顶间隙对此泵除气性能的影响,由孔径d、孔的径向位置r、孔的周向位置θ、叶顶间隙δ组成四因素三水平的9组正交试验方案,通过正交试验探究出各因素的最优组合方案,得到最终的优化组合方案为d=19 mm,r=70 mm,θ=20°,δ=0.6 mm。对比设计流量下优化除气泵与初始除气泵的除气率发现,优化除气泵的除气率提高了22.82%,达到了优化除气泵性能的目的。观察优化前后除气泵内流场的变化发现,优化除气泵离心叶轮流道内的气相聚集区域更少,湍动能更小,由此可见合理地布置排气孔以及调整叶顶间隙可以改善除气泵内的气液两相分布情况与流动状态,进而提升泵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气孔 叶顶间隙 除气泵 气液两相流 正交试验
下载PDF
聚丙烯MI及成核剂添加量对TIPS法多孔膜结构与透过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8
作者 杨振生 张艳菊 +1 位作者 王志英 崔东胜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5,共5页
研究了等规聚丙烯(iPP)/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OP)/成核剂TM-1体系的热致相分离(TIPS)行为,采用熔融指数(MI)较低的聚丙烯T30S与MI较高的F401作对比研究.采用示差扫描量热仪(DSC)测定成核效应,采用光学显微镜观察iP... 研究了等规聚丙烯(iPP)/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OP)/成核剂TM-1体系的热致相分离(TIPS)行为,采用熔融指数(MI)较低的聚丙烯T30S与MI较高的F401作对比研究.采用示差扫描量热仪(DSC)测定成核效应,采用光学显微镜观察iPP成核与晶粒生长.经过加热模压并控制冷却速率制备iPP多孔膜,对膜结构及其透过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相比于F401/DBP/DOP体系,TM-1对T30S/DBP/DOP体系表现出更强的成核效应;不同MI聚丙烯制备的多孔膜结构明显不同,加入成核剂后,T30S型iPP多孔膜结构由紧密融合、内含胞腔孔的球晶结构转变为晶粒组成胞腔壁、相对开放的胞腔孔结构,而F401型iPP多孔膜的结构仍为紧密融合、内含胞腔孔的球晶结构,只球晶尺寸变小;相同成核剂添加量下,用T30S制备的多孔膜透过性能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规聚丙烯 成核剂 熔融指数 热致相分离 多孔膜 膜结构 透过性能
下载PDF
叶顶间隙对潜水轴流泵压力脉动的影响研究
19
作者 郑文贤 王开杰 +3 位作者 汪程鹏 王生辉 周冲 李嘉成 《现代机械》 2024年第2期40-45,共6页
轴流泵的叶顶间隙泄漏是引起涡动干扰和压力脉动的关键因素,不同叶顶间隙下机组受到的激振力和压力冲击差异显著。本文以350ZQ-125型高比转速立式潜水轴流泵为研究对象,采用RNG k-ε湍流模型,对6个不同叶顶间隙叶轮模型在设计流量工况... 轴流泵的叶顶间隙泄漏是引起涡动干扰和压力脉动的关键因素,不同叶顶间隙下机组受到的激振力和压力冲击差异显著。本文以350ZQ-125型高比转速立式潜水轴流泵为研究对象,采用RNG k-ε湍流模型,对6个不同叶顶间隙叶轮模型在设计流量工况下轴流泵三个关键部件流道内压力脉动进行计算。结果显示,不考虑叶顶间隙时,轴流泵内部压力脉动主要由动静干涉引起;考虑叶顶间隙时,泵内压力脉动受间隙泄漏的影响,进水喇叭和导叶流道内呈现为低频脉动,脉动幅值随着间隙的增加逐渐降低。叶轮流道内的受叶片扰动脉动主频为3 f_(n),且脉动幅值变化不明显。合适的叶顶间隙尺寸可以降低叶轮进口和导叶出口的压力脉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轴流泵 叶顶间隙 数值计算 压力脉动
下载PDF
Particle image velocimetry (PIV) measurements of tip vortex wake structure of wind turbine 被引量:6
20
作者 肖京平 武杰 +1 位作者 陈立 史喆羽 《Applied Mathematics and Mechanics(English Edition)》 SCIE EI 2011年第6期729-738,共10页
Large-view flow field measurements using the particle image velocimetry (PIV) technique with high resolution CCD cameras on a rotating 1/8 scale blade model of the NREL UAE phase VI wind turbine are conducted in the... Large-view flow field measurements using the particle image velocimetry (PIV) technique with high resolution CCD cameras on a rotating 1/8 scale blade model of the NREL UAE phase VI wind turbine are conducted in the engineering-oriented q53.2 m wind tunnel. The motivation is to establish the database of the initi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tip vortex to study the flow structure and mechanism of the wind turbine.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tip vortex first moves inward for a very short period and then moves outward with the wake expansion, while its vorticity decreases with time after being trailed from the trailing edge of the blade tip, and then increases continuously with the rapid rolling-up to form a strong tip vortex. The measurements also indicate that the downstream movement of the tip vortex is nearly linear in the very near wake under the test condi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ind turbine particle image velocimetry (PIV) tip vortex flow field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