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3D打印与常规组织的补偿膜在乳腺癌根治术后放疗中的临床应用比较
被引量:
5
1
作者
闫昱萤
叶荣
+5 位作者
张薇莎
杨星
曹宗宝
柯小林
凌瑞
李雪文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6期834-837,共4页
目的:通过对比3D打印与常规组织补偿膜的皮肤贴合性和关键结构剂量学指标在乳腺癌根治术后放疗中的优劣势,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随机选择2018年11月至2022年12月于四川省人民医院行乳腺癌根治术后放疗患者76例,根据组织补偿膜使用...
目的:通过对比3D打印与常规组织补偿膜的皮肤贴合性和关键结构剂量学指标在乳腺癌根治术后放疗中的优劣势,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随机选择2018年11月至2022年12月于四川省人民医院行乳腺癌根治术后放疗患者76例,根据组织补偿膜使用情况分为3D打印组和常规组各38例。对患者体表与组织补偿膜的空气间隙进行三维重建,采用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3D打印组与常规组的空气总体积均值分别为14685.79 mm^(3)与103828.18 mm^(3),最大空气间隙高度均值分别为5.71 mm与20.44 mm,3D打印组优于常规组(P<0.001)。3D打印组的靶区适形度(CI)、均匀性(HI)、患侧肺受量(V_(30)、V_(20)、D_(mean))和靶区内皮肤剂量(V_(100%)、V_(98%)、V_(95%)、D_(mean))分别为0.7629,0.1063,22.23%、27.32%、1514.93 cGy和95.54%、97.62%、98.78%、5231.66 cGy,常规组的对应剂量学指标分别为0.7249,0.1248,24.14%、29.24%、1588.74 cGy和92.36%、95.84%、97.92%、5206.19 cGy,3D打印组剂量分布优于常规组(P<0.05);3D打印组的患侧肺低量体积(V5)与常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行3D打印组患者的补偿膜贴合性和关键结构剂量学指标均优于常规组,在临床应用上表现出明显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
打印
组织补偿膜
皮肤贴合性
空气间隙
剂量学指标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组织补偿膜使用方式引起的放射治疗摆位误差分析
2
作者
李秀水
《系统医学》
2021年第6期107-109,共3页
目的探究组织补偿膜使用方式引起的放射治疗摆位误差。方法选取该院2020年1—8月收治的100例需要使用组织补偿膜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示法分为常温组(n=50)和加热组(n=50)。加热组的补偿膜需要在使用前加温,常温组的组织...
目的探究组织补偿膜使用方式引起的放射治疗摆位误差。方法选取该院2020年1—8月收治的100例需要使用组织补偿膜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示法分为常温组(n=50)和加热组(n=50)。加热组的补偿膜需要在使用前加温,常温组的组织补偿膜直接使用。两组患者组织补偿膜在使用前利用不同方式摆位后使用锥形束CT进行扫描,对比两组患者的舒适度评分和两种方式引发的摆位误差数据。结果常温组患者在X轴、Y轴和Z轴的3个方向的平移误差分别是(1.81±1.17)、(2.07±1.28)、(1.29±1.05)mm;旋转误差分别为(0.96±0.63)、(0.69±0.48)、(0.64±0.42)°;加热组患者在X轴、Y轴和Z轴的3个方向的平移误差分别是(1.23±0.87)、(1.61±0.88)、(1.21±1.02)mm;旋转误差分别为(0.72±0.51)、(0.61±0.44)、(0.69±0.44)°。加热组在X轴、Y轴平移和X轴旋转明显小于常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12、2.094、2.093,P<0.05)。并且加热组患者的舒适度评分(8.87±0.48)分明显高于常温组患者(7.32±0.8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838,P<0.05)。结论组织补偿膜使用加温方式对放射治疗摆放位的误差较小,可以增大摆位的精度和患者的舒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补偿膜
放射治疗摆位
摆位误差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从中医膜系论治结缔组织病探讨
被引量:
12
3
作者
姜欣
谷晓红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358-1361,共4页
中医膜系泛指体腔内外广泛分布的膜层组织,是气水火布散的通道,物质形态上属于现代医学的结缔组织,而结缔组织病是一类发生在结缔组织上的疾病,与膜系的解剖位置相同。前期,笔者团队提出了中医膜系理论,文章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从膜系与...
中医膜系泛指体腔内外广泛分布的膜层组织,是气水火布散的通道,物质形态上属于现代医学的结缔组织,而结缔组织病是一类发生在结缔组织上的疾病,与膜系的解剖位置相同。前期,笔者团队提出了中医膜系理论,文章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从膜系与结缔组织病的关系、生理功能、病因病机、辨证治疗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阐释,为结缔组织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膜系理论
结缔组织病
膜原
筋膜
原文传递
题名
3D打印与常规组织的补偿膜在乳腺癌根治术后放疗中的临床应用比较
被引量:
5
1
作者
闫昱萤
叶荣
张薇莎
杨星
曹宗宝
柯小林
凌瑞
李雪文
机构
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肿瘤中心
四川华曙图灵增材制造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出处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6期834-837,共4页
文摘
目的:通过对比3D打印与常规组织补偿膜的皮肤贴合性和关键结构剂量学指标在乳腺癌根治术后放疗中的优劣势,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随机选择2018年11月至2022年12月于四川省人民医院行乳腺癌根治术后放疗患者76例,根据组织补偿膜使用情况分为3D打印组和常规组各38例。对患者体表与组织补偿膜的空气间隙进行三维重建,采用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3D打印组与常规组的空气总体积均值分别为14685.79 mm^(3)与103828.18 mm^(3),最大空气间隙高度均值分别为5.71 mm与20.44 mm,3D打印组优于常规组(P<0.001)。3D打印组的靶区适形度(CI)、均匀性(HI)、患侧肺受量(V_(30)、V_(20)、D_(mean))和靶区内皮肤剂量(V_(100%)、V_(98%)、V_(95%)、D_(mean))分别为0.7629,0.1063,22.23%、27.32%、1514.93 cGy和95.54%、97.62%、98.78%、5231.66 cGy,常规组的对应剂量学指标分别为0.7249,0.1248,24.14%、29.24%、1588.74 cGy和92.36%、95.84%、97.92%、5206.19 cGy,3D打印组剂量分布优于常规组(P<0.05);3D打印组的患侧肺低量体积(V5)与常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行3D打印组患者的补偿膜贴合性和关键结构剂量学指标均优于常规组,在临床应用上表现出明显优势。
关键词
3D
打印
组织补偿膜
皮肤贴合性
空气间隙
剂量学指标
Keywords
3d-printing
tissue
compensation
membrane
(
tcm
)
skin fit
air gap
dosimetric index
分类号
R737.9 [医药卫生—肿瘤]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组织补偿膜使用方式引起的放射治疗摆位误差分析
2
作者
李秀水
机构
夏津县人民医院放疗科
出处
《系统医学》
2021年第6期107-109,共3页
文摘
目的探究组织补偿膜使用方式引起的放射治疗摆位误差。方法选取该院2020年1—8月收治的100例需要使用组织补偿膜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示法分为常温组(n=50)和加热组(n=50)。加热组的补偿膜需要在使用前加温,常温组的组织补偿膜直接使用。两组患者组织补偿膜在使用前利用不同方式摆位后使用锥形束CT进行扫描,对比两组患者的舒适度评分和两种方式引发的摆位误差数据。结果常温组患者在X轴、Y轴和Z轴的3个方向的平移误差分别是(1.81±1.17)、(2.07±1.28)、(1.29±1.05)mm;旋转误差分别为(0.96±0.63)、(0.69±0.48)、(0.64±0.42)°;加热组患者在X轴、Y轴和Z轴的3个方向的平移误差分别是(1.23±0.87)、(1.61±0.88)、(1.21±1.02)mm;旋转误差分别为(0.72±0.51)、(0.61±0.44)、(0.69±0.44)°。加热组在X轴、Y轴平移和X轴旋转明显小于常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12、2.094、2.093,P<0.05)。并且加热组患者的舒适度评分(8.87±0.48)分明显高于常温组患者(7.32±0.8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838,P<0.05)。结论组织补偿膜使用加温方式对放射治疗摆放位的误差较小,可以增大摆位的精度和患者的舒适度。
关键词
组织补偿膜
放射治疗摆位
摆位误差
Keywords
tissue
compensation
membrane
Radiothe rapy positioning
Positioning error
分类号
R730 [医药卫生—肿瘤]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中医膜系论治结缔组织病探讨
被引量:
12
3
作者
姜欣
谷晓红
机构
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温病教研室
出处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358-1361,共4页
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No.2018M63140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No.81804177)。
文摘
中医膜系泛指体腔内外广泛分布的膜层组织,是气水火布散的通道,物质形态上属于现代医学的结缔组织,而结缔组织病是一类发生在结缔组织上的疾病,与膜系的解剖位置相同。前期,笔者团队提出了中医膜系理论,文章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从膜系与结缔组织病的关系、生理功能、病因病机、辨证治疗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阐释,为结缔组织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关键词
中医膜系理论
结缔组织病
膜原
筋膜
Keywords
Theory of
tcm
membrane
system
Connective
tissue
disease
Moyuan
Fascia
分类号
R259 [医药卫生—中西医结合]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3D打印与常规组织的补偿膜在乳腺癌根治术后放疗中的临床应用比较
闫昱萤
叶荣
张薇莎
杨星
曹宗宝
柯小林
凌瑞
李雪文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组织补偿膜使用方式引起的放射治疗摆位误差分析
李秀水
《系统医学》
2021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从中医膜系论治结缔组织病探讨
姜欣
谷晓红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12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