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echanism of Methylene Blue adsorption on hybrid laponite-multi-walled carbon nanotube particles 被引量:2
1
作者 Maryna Manilo Nikolai Lebovka Sandor Barany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16年第4期134-141,共8页
The kinetics of adsorption and parameters of equilibrium adsorption of Methylene Blue(MB)on hybrid laponite-multi-walled carbon nanotube(NT)particles in aqueous suspensions were determined.The laponite platelets w... The kinetics of adsorption and parameters of equilibrium adsorption of Methylene Blue(MB)on hybrid laponite-multi-walled carbon nanotube(NT)particles in aqueous suspensions were determined.The laponite platelets were used in order to facilitate disaggregation of NTs in aqueous suspensions and enhance the adsorption capacity of hybrid particles for MB.Experiments were performed at room temperature(298 K),and the laponite/NT ratio(Xl)was varied in the range of 0–0.5.For elucidation of the mechanism of MB adsorption on hybrid particles,the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of the system as well as the electrokinetic potential of laponite-NT hybrid particles were measured.Three different stages in the kinetics of adsorption of MB on the surface of NTs or hybrid laponite-NT particles were discovered to be a fast initial stage Ⅰ(adsorption time t=0–10 min),a slower intermediate stage Ⅱ(up to t=120 min)and a long-lasting final stage Ⅲ(up to t=24 hr).The presence of these stages was explained accounting for different types of interactions between MB and adsorbent particles,as well as for the changes in the structure of aggregates of NT particles and the long-range processes of restructuring of laponite platelets on the surface of NTs.The analysis of experimental data on specific surface area versus the value of Xl evidenced in favor of the model with linear contacts between rigid laponite platelets and NTs.It was also concluded that electrostatic interactions control the first stage of adsorption at low MB concentr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ulti-walled carbon nanotubes Laponite platelets methylene blue adsorption Kinetics Zeta potential
原文传递
改性碳纳米管原始样品吸附亚甲基蓝的性能研究 被引量:23
2
作者 马杰 虞琳琳 +2 位作者 金路 袁志文 陈君红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46-652,共7页
利用直接制备的碳纳米管原始样品作为染料亚甲基蓝的吸附剂,采用次氯酸钠溶液对于碳纳米管原始样品进行表面修饰改性,改性处理后碳纳米管对亚甲基蓝吸附性较好,本工艺简单有效,所获得的吸附剂具有磁性,吸附过后用磁铁易于达到固液分离... 利用直接制备的碳纳米管原始样品作为染料亚甲基蓝的吸附剂,采用次氯酸钠溶液对于碳纳米管原始样品进行表面修饰改性,改性处理后碳纳米管对亚甲基蓝吸附性较好,本工艺简单有效,所获得的吸附剂具有磁性,吸附过后用磁铁易于达到固液分离的效果.吸附性能结果表明:本吸附剂对水溶液中亚甲基蓝的吸附在60 min基本达到平衡,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R2>0.99).改性后的磁性碳纳米管吸附亚甲基蓝的平衡吸附量qe与亚甲基蓝溶液的平衡浓度Ce的关系满足Langmuir(R2>0.99)、Freundlich(R2>0.91)以及Dubinin-Radushkevich(D-R)(R2>0.92)等温吸附模型.通过Langmuir模型计算可知改性磁性碳纳米管对亚甲基蓝的最大吸附容量为101.6 mg.g-1,由D-R模型计算结果可以推断,次氯酸钠改性后的磁性碳纳米管对水溶液中亚甲基蓝的吸附机理以化学吸附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性碳纳米管 次氯酸钠 吸附 亚甲基蓝
下载PDF
芬顿试剂法制备磁性碳纳米管及其对亚甲基蓝的吸附性能 被引量:23
3
作者 周露 陈君红 +2 位作者 于飞 袁志文 马杰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69-676,共8页
采用芬顿试剂法在碳纳米管纯化样品表面负载纳米磁性氧化铁颗粒,制备磁性碳纳米管杂化材料(MWCNTs/Fe2O3),该杂化材料具有较高的纳米氧化铁负载率(>50%)和优异的磁性能,制备过程中无需额外添加阳离子,不会对环境造成不利影响.将磁性... 采用芬顿试剂法在碳纳米管纯化样品表面负载纳米磁性氧化铁颗粒,制备磁性碳纳米管杂化材料(MWCNTs/Fe2O3),该杂化材料具有较高的纳米氧化铁负载率(>50%)和优异的磁性能,制备过程中无需额外添加阳离子,不会对环境造成不利影响.将磁性碳纳米管杂化材料应用于染料废水处理中,结果发现MWCNTs/Fe2O3对亚甲基蓝染料吸附性能较好,吸附后用磁铁易于达到固液分离的效果.吸附性能研究表明,磁性碳纳米管对水溶液中亚甲基蓝的吸附在40 min内吸附容量迅速上升,其值达到最大平衡吸附容量的88%以上,60 min基本达到平衡,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R2>0.999).磁性碳纳米管吸附亚甲基蓝的平衡吸附量qe与亚甲基蓝溶液的平衡浓度Ce的关系满足Langmuir(R2>0.999)、Freundlich(R2>0.97)以及Dubinin-Radushkevich(D-R)(R2>0.96)等温吸附模型.通过Langmuir模型计算可知磁性碳纳米管对亚甲基蓝的最大吸附容量为69.98 mg.g-1,吸附过程为有利吸附,由D-R模型计算结果可以推断MWCNTs/Fe2O3对水溶液中亚甲基蓝的吸附机制以化学吸附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性碳纳米管 吸附 亚甲基蓝 芬顿试剂
下载PDF
焙烧温度对TiO2纳米管结构及吸附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6
4
作者 江芳 郑正 +2 位作者 郑寿荣 许昭怡 安立超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731-735,共5页
采用水热法在不同焙烧温度下制备了具有不同特性的TiO2纳米管(TNT).用X射线衍射(XRD)、高分辨透射电镜(HRTEM)和BET比表面积对其结构和形貌进行表征.以亚甲基蓝(MB)为模型反应物,考察了不同焙烧温度下的TiO2纳米管在不同环境温度下对MB... 采用水热法在不同焙烧温度下制备了具有不同特性的TiO2纳米管(TNT).用X射线衍射(XRD)、高分辨透射电镜(HRTEM)和BET比表面积对其结构和形貌进行表征.以亚甲基蓝(MB)为模型反应物,考察了不同焙烧温度下的TiO2纳米管在不同环境温度下对MB的吸附行为.结果表明:随着焙烧温度的升高,TiO2纳米管中锐钛矿的含量增加、比表面积减小;MB在TiO2纳米管上的吸附量随着纳米管焙烧温度的升高显著降低;环境温度对MB在TiO纳米管上的吸附随着TiO纳米管焙烧温度的不同而有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O2纳米管 吸附 亚甲基蓝
下载PDF
镍铁氧体/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对染料废水的吸附性能 被引量:13
5
作者 陈海峰 吴雪 +3 位作者 李良超 周琰 范蓓 丁艳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37-344,共8页
用浸渍法制备了镍铁氧体/碳纳米管(NF/MWNTs)复合材料。用XRD、SEM、TEM、VSM、UV-Vis等表征了样品的组成、结构、形貌、磁性能和吸附性能。结果表明,制备的NF/MWNTs复合材料保留了碳纳米管优良的吸附性能,且具有良好的镍铁氧体负载率... 用浸渍法制备了镍铁氧体/碳纳米管(NF/MWNTs)复合材料。用XRD、SEM、TEM、VSM、UV-Vis等表征了样品的组成、结构、形貌、磁性能和吸附性能。结果表明,制备的NF/MWNTs复合材料保留了碳纳米管优良的吸附性能,且具有良好的镍铁氧体负载率和优异的磁性能。质量比(mNF/mMWNTs)为1的NF/MWNTs复合材料对亚甲基蓝溶液的最大吸附容量为18.87 mg·g-1,其吸附行为符合Langmuir和Freundlich模型。NF/MWNTs复合材料对亚甲基蓝溶液的脱色率与溶液温度和pH值呈正相关性。此外,NF/MWNTs复合材料回收容易,活化处理简便,可重复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镍铁氧体 碳纳米管 亚甲基蓝 吸附 脱色率
下载PDF
碳纳米管吸附去除工业废水中亚甲基蓝的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王环颖 李文军 +4 位作者 庄媛 许佳佳 范影 郭会超 赵宁宁 《光谱实验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664-1668,共5页
研究了碳纳米管作为一种新型吸附剂去除水中亚甲基蓝。考察了溶液pH值、振荡时间、温度等对亚甲基蓝吸附的影响。溶液pH对亚甲基蓝吸附影响较大,动力学数据显示吸附在8h达到平衡。通过对吸附数据拟合,发现在温度为298—338K和浓度为2.5... 研究了碳纳米管作为一种新型吸附剂去除水中亚甲基蓝。考察了溶液pH值、振荡时间、温度等对亚甲基蓝吸附的影响。溶液pH对亚甲基蓝吸附影响较大,动力学数据显示吸附在8h达到平衡。通过对吸附数据拟合,发现在温度为298—338K和浓度为2.5—12.5mg/L的范围内,碳纳米管对亚甲基蓝的吸附等温线均符合弗仑德里希(Feundlich)兰缪儿(Langmuir)吸附等温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纳米管 吸附 亚甲基蓝
下载PDF
Fenton改性多壁碳纳米管对亚甲基蓝的吸附性能研究 被引量:10
7
作者 崔春月 马东 郑庆柱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972-1976,共5页
通过催化裂解法制备多壁碳纳米管,利用Fenton试剂对多壁碳纳米管改性,研究了Fenton改性对多壁碳纳米管表面物理化学特性的影响和对亚甲基蓝的吸附特性.投射电镜(TEM)、比表面积(BET)分析表明,Fenton改性多壁碳纳米管纯度高,孔隙均匀,外... 通过催化裂解法制备多壁碳纳米管,利用Fenton试剂对多壁碳纳米管改性,研究了Fenton改性对多壁碳纳米管表面物理化学特性的影响和对亚甲基蓝的吸附特性.投射电镜(TEM)、比表面积(BET)分析表明,Fenton改性多壁碳纳米管纯度高,孔隙均匀,外径为30nm左右,比表面积为120m2/g;且表面引入了大量含氧基团,等电点为1.8.未改性和Fenton改性多壁碳纳米管对亚甲基蓝的吸附动力学均符合Langergren模型,其平衡吸附量分别为24.5,36.4mg/g;吸附等温线均符合Freundlich模型,未改性和Fenton改性多壁碳纳米管的kF分别为7.92和25.37;温度和pH值升高均有利于Fenton改性多壁碳纳米管对亚甲基蓝的吸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壁碳纳米管 Fenton改性 亚甲基蓝 吸附
下载PDF
纳米TiO_2/Ti管阵列薄膜催化剂的制备和性能 被引量:4
8
作者 吴钧 施利毅 +2 位作者 袁帅 陈怡 张雨 《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47-152,共6页
采用阳极氧化法制备纳米TiO_2/Ti管阵列薄膜催化剂,考察了外加电压、反应时间和电解液pH值对催化剂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外加电压20 V,pH值为4.5~5.0,反应6 h的条件下,制得的TiO_2管阵列薄膜催化剂管孔形貌清晰、整体分布均匀,管长... 采用阳极氧化法制备纳米TiO_2/Ti管阵列薄膜催化剂,考察了外加电压、反应时间和电解液pH值对催化剂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外加电压20 V,pH值为4.5~5.0,反应6 h的条件下,制得的TiO_2管阵列薄膜催化剂管孔形貌清晰、整体分布均匀,管长约为1.8μm,管径约为90 nm。在400℃煅烧2 h后,由无定型转化为单一的锐钛矿型,阵列结构没有崩塌和损毁。在400℃煅烧后的纳米TiO_2/Ti管阵列薄膜催化剂具有良好的光催化活性,可与光电协同催化用于降解亚甲基蓝,光催化和光电协同催化降解的降解率分别为21.30%和77.9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极氧化 纳米二氧化钛管阵列 光电协同 亚甲基蓝
下载PDF
TiO2纳米管的制备及光催化降解亚甲基蓝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江芳 郑正 +2 位作者 郑寿荣 许昭怡 安立超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2095-2097,共3页
以TiO2和NaOH为原料,采用水热法制备了TiO2纳米管(titania nanotube,简称TNT),通过X射线衍射(XRD)、高分辨透射电镜(HRTEM)、BET比表面积测定等手段对其结构和性质进行了表征。以亚甲基蓝(methylene blue,简称MB)为模型反应物,考察了TiO... 以TiO2和NaOH为原料,采用水热法制备了TiO2纳米管(titania nanotube,简称TNT),通过X射线衍射(XRD)、高分辨透射电镜(HRTEM)、BET比表面积测定等手段对其结构和性质进行了表征。以亚甲基蓝(methylene blue,简称MB)为模型反应物,考察了TiO2纳米管光催化降解MB的效果。研究结果表明,TiO2纳米管是在酸交换后形成的,400℃焙烧时,TiO2纳米管中出现锐钛矿相;制备的TiO2纳米管可有效地降解MB,TiO2纳米管光催化降解MB的效率与其锐钛矿相的含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O2纳米管 水热法 光催化 亚甲基蓝
下载PDF
亚甲基蓝在碳纳米管上的吸附及其热力学 被引量:7
10
作者 张延霖 刘佩红 舒绪刚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70-73,共4页
采用亚甲基蓝作为碱性染料,测定了亚甲基蓝初始质量浓度为10 mg/L,吸附平衡8 h,温度290、300、310 K时在多壁碳纳米管上的吸附行为,并拟合了Langmiur、Freundlich和Sips吸附等温模型的吸附参数,发现吸附行为最符合Sips模型;亚甲基蓝溶液... 采用亚甲基蓝作为碱性染料,测定了亚甲基蓝初始质量浓度为10 mg/L,吸附平衡8 h,温度290、300、310 K时在多壁碳纳米管上的吸附行为,并拟合了Langmiur、Freundlich和Sips吸附等温模型的吸附参数,发现吸附行为最符合Sips模型;亚甲基蓝溶液在pH值3~7范围内,碳纳米管上的吸附量随pH值增大而增加;分析热力学吸附性质,表明吸附自发进行并以物理吸附为主,吸附为吸热过程,是熵增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附 碳纳米管 亚甲基蓝 热力学
下载PDF
Ni^(2+)掺杂钛纳米管的制备及其对亚甲基蓝的吸附 被引量:2
11
作者 关卫省 李姣 +1 位作者 霍鹏伟 赵欢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46-150,共5页
采用水热法,以硝酸镍为镍源,利用商业二氧化钛(P25)制备Ni2+掺杂钛纳米管。对样品进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衍射仪(XRD)和比表面积仪(BET)的表征。结果表明:采用水热法生成了均匀的钛纳米管,管壁多层且两端... 采用水热法,以硝酸镍为镍源,利用商业二氧化钛(P25)制备Ni2+掺杂钛纳米管。对样品进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衍射仪(XRD)和比表面积仪(BET)的表征。结果表明:采用水热法生成了均匀的钛纳米管,管壁多层且两端开口;Ni2+掺杂基本没有改变钛纳米管的形态和晶型结构;掺杂5%Ni2+的钛纳米管的比表面积为233.89 m2/g,大于未掺杂的纳米管(187.52m2/g),远大于原料P25(45.6 m2/g)。以亚甲基蓝溶液为降解对象,研究Ni2+的掺杂量、pH值、振荡时间和温度对Ni2+掺杂钛纳米管吸附性能的影响。Ni2+的掺杂量、pH值、振荡时间和温度对Ni2+掺杂钛纳米管的吸附性能具有显著影响。用非线性回归分析对吸附等温线进行拟合,Langmuir吸附模型比Freundlich吸附模型拟合效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学 钛纳米管 吸附 亚甲基蓝 平衡吸附量
下载PDF
Mn_(0.8)Cu_(0.2)Fe_2O_4/埃洛石纳米管的制备及其对次甲基蓝的吸附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吕春芳 王婕 +1 位作者 孙洋洋 杨茜怡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14年第7期1177-1180,共4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以埃洛石纳米管、硝酸铁、硝酸锰、氯化铜为原料,制备磁性埃洛石纳米管,并采用扫描电镜,对Mn0.8Cu0.2Fe2O4/埃洛石纳米管磁性复合材料的形貌及结构进行分析,并对其吸附次甲基蓝废水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磁离子很好的负载... 采用溶胶凝胶法,以埃洛石纳米管、硝酸铁、硝酸锰、氯化铜为原料,制备磁性埃洛石纳米管,并采用扫描电镜,对Mn0.8Cu0.2Fe2O4/埃洛石纳米管磁性复合材料的形貌及结构进行分析,并对其吸附次甲基蓝废水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磁离子很好的负载到埃洛石纳米管的表面,当投加量为0.1 g时,初始浓度为50 mg/L的溶液,去除率在90%以上,吸附量为11.61 mg/g,温度和浓度对磁性复合材料的吸附性能也有一定影响,吸附量随温度的升高及浓度的增大都呈增大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n0. 8 Cu0. 2 FE2 O4 埃洛石纳米管 吸附 次甲基蓝
下载PDF
炭膜负载多壁碳纳米管的制备及其对亚甲基蓝的吸附性能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虹 王崧鸿 王鑫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4-19,共6页
针对多壁碳纳米管(MWCNTs)去除染料过程中存在吸附饱和后需额外进行固液分离、纯多壁碳纳米管膜抗折强度低且易碎等问题,以高强度的活性炭基微孔炭膜(C膜)为基膜,使用磁控溅射法生长Ni基催化剂,再使用化学气相沉积法在负载催化剂的膜表... 针对多壁碳纳米管(MWCNTs)去除染料过程中存在吸附饱和后需额外进行固液分离、纯多壁碳纳米管膜抗折强度低且易碎等问题,以高强度的活性炭基微孔炭膜(C膜)为基膜,使用磁控溅射法生长Ni基催化剂,再使用化学气相沉积法在负载催化剂的膜表面生长MWCNT以制备MWCNTs/C膜,将所得MWCNTs/C膜浸渍在浓硝酸中12 h获得MWCNTs/C-ac膜;运用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拉曼光谱(Raman)、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孔径分布仪对MWCNTs/C膜的表面形貌和孔径分布、MWCNTs的结晶度和管径进行表征;分别以C膜、MWCNTs/C膜和MWCNTs/C-ac膜作为吸附剂,考察其对废水中亚甲基蓝的吸附去除性能。结果表明:MWCNTs均匀分布在C膜上,内径约为2~4 nm且结晶度较高;负载MWCNTs后可以显著减小C膜的孔径,而经过浓硝酸处理后的MWCNTs/C-ac膜的孔径增大;在常温常压下,当亚甲基蓝质量浓度为10 mg/L、pH值为11且溶液体积为50 mL时,C膜、MWCNTs/C膜和MWCNTs/C-ac膜对亚甲基蓝的去除率分别为54%、96%和97%,经过5次重复实验后结果显示,它们对亚甲基蓝的吸附去除性能均表现出良好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壁碳纳米管(MWCNTs) 炭膜 亚甲基蓝废水 吸附法
下载PDF
海藻酸钠/多壁碳纳米管复合水凝胶球的制备及对次甲基蓝的吸附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张驰 蔡芳昌 +8 位作者 马宁 刘甜 喻鹏 张玉婷 彭成周 龚春丽 周威 文胜 蒋涛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8期100-103,共4页
以海藻酸钠(SA)、多壁碳纳米管(MWNTs)为主要原料,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复合水凝胶球,研究了微球对次甲基蓝(MB)溶液的吸附脱色效果。结果表明:当海藻酸钠溶液的加入量为2%、多壁碳纳米管的含量为0.15%时,120h后微球对次甲基蓝的吸附率可... 以海藻酸钠(SA)、多壁碳纳米管(MWNTs)为主要原料,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复合水凝胶球,研究了微球对次甲基蓝(MB)溶液的吸附脱色效果。结果表明:当海藻酸钠溶液的加入量为2%、多壁碳纳米管的含量为0.15%时,120h后微球对次甲基蓝的吸附率可达83.4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藻酸钠 多壁碳纳米管 次甲基蓝 吸附
下载PDF
硫辛酸修饰钛酸纳米管吸附亚甲基蓝的性能 被引量:1
15
作者 郝晨丽 丁庆伟 +3 位作者 贾世昌 毛泱博 王松柏 马骏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749-757,共9页
在水热法制备钛酸纳米管(Titanate nanotubes,TNTs)的基础上,再通过浸渍法将硫辛酸(Lipoic acid,LA)修饰到钛酸纳米管上,得到硫辛酸修饰的钛酸纳米管(TNTs-LA)。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衍射(XRD)、X光电... 在水热法制备钛酸纳米管(Titanate nanotubes,TNTs)的基础上,再通过浸渍法将硫辛酸(Lipoic acid,LA)修饰到钛酸纳米管上,得到硫辛酸修饰的钛酸纳米管(TNTs-LA)。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衍射(XRD)、X光电子能谱仪(XPS)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等仪器对材料进行表征,并以亚甲基蓝(MB)的吸附实验评价其吸附性能。结果表明,TNTs-LA对MB的吸附主要集中于前30 min,60 min可达吸附平衡。MB的去除与溶液p H值有关,且符合二级反应动力学方程,吸附过程是一个多种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Langmuir等温模型拟合得出TNTs-LA对MB的最大吸附量为216.98 mg/g,有较高的吸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酸纳米管 硫辛酸 亚甲基蓝 吸附
下载PDF
Cu/CuO改性碳纳米管对亚甲基蓝的吸附特征 被引量:7
16
作者 李德云 刘龙飞 +1 位作者 李成亮 吴科堰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2289-2296,共8页
为探讨Cu/CuO改性碳纳米管对亚甲基蓝的吸附特征,采用Cu/CuO对碳纳米管进行了改性,通过SEM、XRD和比表面积-孔径分析仪对改性前后碳纳米管进行表征。以改性前后碳纳米管为吸附剂,研究了改性前后碳纳米管对亚甲基蓝的吸附动力学和吸附等... 为探讨Cu/CuO改性碳纳米管对亚甲基蓝的吸附特征,采用Cu/CuO对碳纳米管进行了改性,通过SEM、XRD和比表面积-孔径分析仪对改性前后碳纳米管进行表征。以改性前后碳纳米管为吸附剂,研究了改性前后碳纳米管对亚甲基蓝的吸附动力学和吸附等温线,并且分析了环境因素包括温度、pH和离子强度对吸附的影响。结果表明:改性前后碳纳米管对亚甲基蓝的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且在2 h左右达到吸附平衡,吸附等温线符合Freundlich模型,改性之后碳纳米管对亚甲基蓝的吸附能力增强。改性前后碳纳米管对亚甲基蓝的吸附量随温度的增加而降低,随pH和离子强度的增大而增大。研究表明,Cu/CuO改性碳纳米管对亚甲基蓝的吸附效果优于原始碳纳米管,Cu/CuO改性碳纳米管去除溶液中的亚甲基蓝主要通过疏水性相互作用、静电相互作用和铜与亚甲基蓝之间的络合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纳米管 吸附 亚甲基蓝 Cu/CuO
下载PDF
ITO/TiO_(2)纳米管阵列复合材料的可见光催化性能
17
作者 王梦桃 索军 +3 位作者 方东 易健宏 刘意春 Olim RUZIMURADOV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292-1300,共9页
光催化以其反应条件温和、能直接利用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的优势,而备受科研人员的关注。如何拓展光谱吸收范围及阻止光生“电子–空穴”复合,是目前光催化研究领域的热点。本工作通过阳极氧化制备出非晶TiO_(2)纳米管(TiO_(2)NTs),利用... 光催化以其反应条件温和、能直接利用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的优势,而备受科研人员的关注。如何拓展光谱吸收范围及阻止光生“电子–空穴”复合,是目前光催化研究领域的热点。本工作通过阳极氧化制备出非晶TiO_(2)纳米管(TiO_(2)NTs),利用机械液压法将熔融铟锡合金压入非晶TiO_(2)中,得到In_(9.45)Sn_(1)/TiO_(2)NTs,再经高温煅烧后得到ITO/TiO_(2)NTs复合材料。实验对比了TiO_(2)NTs、In_(9.45)Sn_(1)/TiO_(2)NTs与ITO/TiO_(2)NTs对去除水溶液中亚甲基蓝的光催化性能,在180 min光照下,ITO/TiO_(2)NTs的降解效果最佳,降解效率达96.14%。利用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UV-Vis DRS)研究了TiO_(2)NTs、In_(9.45)Sn_(1)/TiO_(2)NTs和ITO/TiO_(2)NTs的光吸附性能,ITO/TiO_(2)NTs的吸光度最强。结合瞬态光电流响应、光电流密度电势、电化学阻抗谱和Mott-Schottky测试结果可知,ITO/TiO_(2)NTs比TiO_(2)NTs具有更高的电荷转移能力和供体密度,抑制了空穴和电子的复合,从而增强光电化学性能。经过五次循环后,ITO/TiO_(2)NTs的降解效率保持在90.28%。自由基捕获实验结果表明,•O_(2)^(–)和•OH是光催化降解的主要活性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钛 ITO 纳米管阵列 亚甲基蓝 机械液压法
下载PDF
Fe_(3)O_(4)@SA/MWCNTs复合凝胶球的制备及对亚甲基蓝的吸附 被引量:3
18
作者 况洪海 谢磊 +1 位作者 熊小晗 王磊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66-72,79,共8页
以海藻酸钠为骨架,结合多壁碳纳米管和Fe_(3)O_(4)通过悬浮滴定CaCl_(2)溶液法制备Fe_(3)O_(4)@SA/MWCNTs复合凝胶球。使用SEM、BET、XRD、FT-IR、XPS、VSM等表征手段对所制备的材料进行表征,并采用单因素控制变量法探究了Fe_(3)O_(4)@S... 以海藻酸钠为骨架,结合多壁碳纳米管和Fe_(3)O_(4)通过悬浮滴定CaCl_(2)溶液法制备Fe_(3)O_(4)@SA/MWCNTs复合凝胶球。使用SEM、BET、XRD、FT-IR、XPS、VSM等表征手段对所制备的材料进行表征,并采用单因素控制变量法探究了Fe_(3)O_(4)@SA/MWCNTs对MB的吸附性能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Fe_(3)O_(4)@SA/MWCNTs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孔容积;材料具有良好的超顺磁性,其饱和磁化强度高达13.82 emu/g,属于软磁范畴;在30℃、pH为9的环境下,1.0 g/L Fe_(3)O_(4)@SA/MWCNTs对50 mL 20mg/L MB溶液吸附300 min后,吸附率高达97.01%,吸附量达到19.40 mg/g;同时此吸附剂在pH为4~10的范围内都具有良好的吸附效果;对MB的吸附过程更符合Langmuir等温模型和伪二级动力学模型,该吸附过程属于单分子层吸附,更偏向于化学吸附;该吸附剂具有良好的循环吸附性能,在经过5次吸附解吸循环后,对MB的去除率仍保持9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藻酸钠 碳纳米管 亚甲基蓝 四氧化三铁 磁性 吸附
下载PDF
具有吸附功能的再生丝素蛋白复合膜的制备
19
作者 王津津 李慧慧 +3 位作者 郭建军 蒋蕾 李航 武国华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34-43,共10页
本文以埃洛石纳米管(HNTs)对再生丝素蛋白(RSF)进行共混改性,采用流延法制备了一种新型的生物吸附剂HNTs/RSF复合膜。表征结果表明,25%HNTs/RSF复合膜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和热稳定性,其中25%HNTs/RSF复合膜的断裂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分别达... 本文以埃洛石纳米管(HNTs)对再生丝素蛋白(RSF)进行共混改性,采用流延法制备了一种新型的生物吸附剂HNTs/RSF复合膜。表征结果表明,25%HNTs/RSF复合膜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和热稳定性,其中25%HNTs/RSF复合膜的断裂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分别达到(6.67±0.65)MPa和291.17%±16.74%,相比RSF膜分别提高了84.3%和278.2%。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广角X射线衍射(WAXD)分析表明,HNTs降低了RSF膜的β折叠和结晶度。进一步通过亚甲基蓝的吸附实验表明,增加环境的碱性或HNTs含量,均有助于提高其吸附性能,在300 min后基本达到吸附平衡。本文基于此制备了具有高吸附性能和优异机械性能的HNTs/RSF复合膜,在医药化工废水处理和生物吸附等领域具有较高的开发和利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丝素蛋白 埃洛石纳米管 共混改性 力学性能 亚甲基蓝 吸附
下载PDF
羟基化碳纳米管对亚甲基蓝的吸附作用
20
作者 白烨 赵艳佩 +1 位作者 辛梓弘 倪海晨 《广州化工》 CAS 2017年第13期38-40,共3页
实验针对羟基化碳纳米管(HCNTs)对模拟印染废水(亚甲基蓝溶液)的处理效果开展了相关研究,考察了亚甲基蓝溶液初始pH值和初始浓度、HCNTs投加量及吸附时间等因素对吸附效果的影响。实验得到HCNTs去除废水中亚甲基蓝的最佳条件为:亚甲基... 实验针对羟基化碳纳米管(HCNTs)对模拟印染废水(亚甲基蓝溶液)的处理效果开展了相关研究,考察了亚甲基蓝溶液初始pH值和初始浓度、HCNTs投加量及吸附时间等因素对吸附效果的影响。实验得到HCNTs去除废水中亚甲基蓝的最佳条件为:亚甲基蓝初始pH值为8,HCNTs的添加量为400 mg/L,亚甲基蓝初始浓度为20 mg/L,吸附时间为180 min,在最佳工艺条件下亚甲基蓝吸附去除率可达96.9%。本研究结果可为羟基化碳纳米管在水处理方面的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化碳纳米管 亚甲基蓝 吸附 去除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