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1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Loss Rate Estimation of Yield and Output Value of Tobacco Leaf Infected by Tobacco Blown Spot (Alternaria alternata) 被引量:3
1
作者 余清 《Plant Diseases and Pests》 CAS 2010年第6期23-27,63,共6页
[Objective] The paper was to study the effect of tobacco blown spot on the yield and output value of tobacco leaf.[Method]The upper,middle and lower leaves in tobacco plant were selected during the harvest period of t... [Objective] The paper was to study the effect of tobacco blown spot on the yield and output value of tobacco leaf.[Method]The upper,middle and lower leaves in tobacco plant were selected during the harvest period of tobacco to carry out loss rate estimation of yield and output value of tobacco leaf caused by different disease levels of brown spot.Regression correlation analysis was also conducted.[Result]The disease levels of brown spot had extremely significant strong negative correlation with single leaf weight of tobacco leaf,and it had extremely significant strong positive correlation with the loss rate of single leaf weight.The increase speed of loss rate of single leaf weight of middle and upper leaves was obviously faster than that of lower leaves.The loss rates of single leaf weight of upper,middle and lower leaves were 3.18%-28.95%,3.43%-28.88% and 10.07%-26.90%,respectively.The higher the disease level of blown spot was,the lower the yield and output value of tobacco leaf was,and the corresponding loss rate was also higher.Correlat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disease level of blown spot had extremely significant strong negative correlation with the yield and output value of tobacco leaf,and it had extremely significant strong positive correlation with the loss rate of yield and output value.The negative impact of blown spot on the output value of tobacco leaf was far greater than that on the yield.The highest loss rate of the yield of tobacco leaf was 28.56%,while the highest loss rate of output value reached 89.67%.[Conclusion] The study provided theoretical basis for accurately holding the critical period for the control of blown spot,thus reducing the damage on tobacco leaf and improving the output value of tobacco lea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obacco brown spot Single-leaf weight yield of tobacco leaf Output value of tobacco leaf Loss rate estimation
下载PDF
Low Co-Cultivation Temperature at 20°C Resulted in the Reproducible Maximum Increase in Both the Fresh Weight Yield and Stable Expression of GUS Activity after <i>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i>-Mediated Transformation of Tobacco Leaf Disks 被引量:3
2
作者 Guiying Su Sunjung Park +1 位作者 Seokhyun Lee Norimoto Murai 《American Journal of Plant Sciences》 2012年第4期537-545,共9页
The importance of controlled temperature during the four-days co-cultivation period was evaluated under the most physiologically relevant conditions for 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mediated transformation of tobacco (Ni... The importance of controlled temperature during the four-days co-cultivation period was evaluated under the most physiologically relevant conditions for 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mediated transformation of tobacco (Nicotiana tabacum L. cv. Xanthi (nn, Smith)) leaf disks. We compared the effect of temperatures ranging from 15°C, 18°C, 20°C, 22°C to 25°C on the stable expression of β-glucuronidase (GUS) activity of 14 days old hygromycin-selected leaf disks, and on the increase in the fresh weight yield of 28 days old kanamycin-selected calli. The highest average of GUS activity was obtained at 20°C among the five temperatures tested although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18°C and 20°C treatment was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The GUS activity at 15°C was statistically lower than those at 18°C and 20°C. The GUS activity in 22°C treatment was an intermediate between the highest (18/20°C) and second highest averages (15°C), and was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The lowest average of GUS activity was observed at 25°C. The highest increase in the plate average of fresh weight yield was obtained at 20°C among the five temperature tested. The 20°C treatment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e 15°C and 18°C treatments. The 20°C co-cultivation treatment resulted in the higher FW yield than 22°C and 25°C even though the differences were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In conclusion, low co-cultivation temperature at 20°C resulted in the reproducible maximum increase in both the fresh weight yield and stable expression of GUS activity after transformation of tobacco leaf disk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 CO-CULTIVATION TEMPERATURE Fresh Weight yield Stable GUS Gene Expression tobacco leaf DISKS Transformation
下载PDF
增施微藻和牛粪有机肥对土壤化学性质和细菌群落以及烤烟产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赵诣 符昌武 +5 位作者 刘毅 向东 王振华 秦红灵 程昌新 李强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72-181,共10页
【目的】研究增施微藻和牛粪有机肥对烟草生长、产质量及土壤细菌群落的影响。【方法】设置微藻、牛粪有机肥、微藻+牛粪有机肥和空白对照(CK)4个田间试验处理,监测烟株农艺性状、烤后烟叶产量和化学成分,测定土壤化学性质,运用荧光定量... 【目的】研究增施微藻和牛粪有机肥对烟草生长、产质量及土壤细菌群落的影响。【方法】设置微藻、牛粪有机肥、微藻+牛粪有机肥和空白对照(CK)4个田间试验处理,监测烟株农艺性状、烤后烟叶产量和化学成分,测定土壤化学性质,运用荧光定量PCR、Illumina Miseq测序等分子生物学技术分析土壤细菌群落丰度和组成。【结果】与CK相比,增施微藻+牛粪有机肥可显著增加土壤硝态氮、溶解性有机碳、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改善土壤pH;烟株圆顶期株高和叶数显著增加,烤后烟叶中总氮、钾、烟碱、总糖和还原糖含量以及氮碱比和钾氯比显著增加,烟叶产量和产值分别提高13.70%和16.78%;可提高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优化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其中芽孢杆菌属(Bacillus)的相对丰度升高,提升了土壤细菌群落抑制青枯病害的能力。典型对应分析结果表明:土壤pH以及硝态氮和速效钾含量是影响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组成的关键因素。【结论】增施微藻和牛粪有机肥可提高土壤养分含量,活化土壤有益微生物,提高细菌群落抑制青枯病菌的能力,改善土壤微生态环境,促进烟草生长,提高烟叶产量和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藻 牛粪有机肥 土壤化学性质 烟叶产质量 细菌群落
下载PDF
生物有机肥与化肥减量配施对土壤养分及烟叶产质量的影响
4
作者 曾祥难 李思 +8 位作者 袁彩云 杨祝军 欧义 刘永斌 彭博 余育光 范鹏 蔺万煌 韦建玉 《中国农学通报》 2024年第18期66-72,共7页
为减少化肥的过量施用,提高湖南宜章植烟土壤肥力和烟叶生产效益,以烤烟品种‘K326’为材料,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比例生物有机肥与化肥减量配施对土壤养分及烟叶产量与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增施适当比例生物有机肥配合化肥减量能不... 为减少化肥的过量施用,提高湖南宜章植烟土壤肥力和烟叶生产效益,以烤烟品种‘K326’为材料,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比例生物有机肥与化肥减量配施对土壤养分及烟叶产量与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增施适当比例生物有机肥配合化肥减量能不同程度地改善土壤肥力质量,促进烟株的生长。随着生物有机肥比例的增加与化肥用量的减少,烤烟的各项生长农艺性状、感官评吸质量、产量、产值以及上等烟比例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其中,以减量20%化学追肥的T2处理对烟株的生长和烟叶的品质表现最好。与常规施肥的对照(CK)相比,烟草株高、有效叶片数和最大叶面积分别增加8.24%~17.00%、13.81%~23.22%和12.63%~16.86%,C3F烟叶中总糖和钾含量分别达到26.51%~30.01%和2.16%~2.86%,C3F和B2F烟叶的感官评吸质量分别提高1.67%~2.98%和3.12%~4.10%,烟叶产量、上等烟比例和产值分别提高3.76%~6.58%、3.38%~3.79%和8.24%~9.58%。研究结果为湘南植烟区应用生物有机肥与化肥减量配施提供了科学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生物有机肥 化肥减量增效 土壤养分 烟叶产质量
下载PDF
稻茬烤烟生长和烟叶品质对促早生快发施肥模式的响应
5
作者 王灿 曾惠宇 +5 位作者 江智敏 文伟康 肖志鹏 胡庆辉 夏冰 邓小华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8-34,共7页
为解决湖南稻作烟区烤烟大田前期低温阴雨抑制烤烟生长、导致烟叶原料质量差和烤烟品质下降的问题,以云烟87为材料,设计优化基肥(添加微生物菌剂)和提苗肥(配施尿素),即促早生快发施肥模式,通过测定烤烟的农艺性状、干物质积累量和氮积... 为解决湖南稻作烟区烤烟大田前期低温阴雨抑制烤烟生长、导致烟叶原料质量差和烤烟品质下降的问题,以云烟87为材料,设计优化基肥(添加微生物菌剂)和提苗肥(配施尿素),即促早生快发施肥模式,通过测定烤烟的农艺性状、干物质积累量和氮积累量、经济性状、物理特性、化学成分并进行烟叶感官评吸,对烟叶产量和质量综合效果进行模糊评价。结果表明:基肥中添加微生物菌剂和专用提苗肥配施尿素,可以提高株高和最大叶叶长、最大叶叶宽、最大叶叶面积,增加烟株干物质积累量和氮积累量,提高烤烟的产量和产值,提高烟叶的平衡含水率和叶片厚度、烟叶总糖含量,降低烟碱含量,提高烟叶感官评吸质量,二者互作最终得到产量和质量综合效果较好的烟叶。与传统基肥和提苗肥的处理相比,经过在基肥中添加微生物菌剂并配施尿素作提苗肥的处理后,烤烟经济性状指数、感官质量指数和综合效果指数可分别提高11.27%、20.01%、12.6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早生快发施肥模式 烟叶品质 产量和质量综合效果
下载PDF
遮荫强度对海南雪茄烟生长及烟叶品质的影响
6
作者 贺远 陈国瑀 +7 位作者 王浩浩 马兴华 高华军 耿召良 李龙科 伍宗毅 李玥 石超男 《中国烟草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6-73,共8页
为探明海南产区雪茄烟遮荫栽培的最适透光率,以不遮荫(H1)为对照,设置了透光率80%(H2)、65%(H3)、50%(H4)和35%(H5)处理,研究了遮荫强度对雪茄烟叶农艺性状、组织结构、生理指标、发酵后叶片物理化学特性、外观质量、感官质量及茄衣产... 为探明海南产区雪茄烟遮荫栽培的最适透光率,以不遮荫(H1)为对照,设置了透光率80%(H2)、65%(H3)、50%(H4)和35%(H5)处理,研究了遮荫强度对雪茄烟叶农艺性状、组织结构、生理指标、发酵后叶片物理化学特性、外观质量、感官质量及茄衣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透光率降低,雪茄烟株茎围、各部位干、鲜质量均逐渐降低,株高和叶面积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H3处理的株高和叶面积显著高于其他处理(p≤0.05)。随透光率降低,叶片厚度及栅栏组织厚度显著减小,海绵组织厚度先降低后增加,H3处理的组织结构紧密度和栅海比最高。发酵后H3处理烟叶的抗张强度为1.83 N,显著高于其他处理。透光率对总氮含量无显著影响,钾、总糖及还原糖含量均表现为H1>H2>H3>H4>H5;H3处理烟碱含量最高,为5.50%。H3处理的烟叶外观质量总分值最高,叶片结构最好;随透光率降低,香气质、香气量、杂气、余味、甜度、燃烧性和灰色评分均逐渐降低,刺激性分值上升,H2、H3处理的香气量、杂气、刺激性、余味评价较好。H4、H5处理显著降低了雪茄烟叶总产量,但H2、H3处理与对照无显著差异;茄衣产量和产出率随着透光率的降低先增加后降低,65%的透光率最高,茄衣产量和产出率分别为401.40 kg/hm^(2)、19.47%。综上,本研究认为在海南产区雪茄烟叶生产中,采用65%的透光处理,有利于协调叶片与其他器官、叶片各组织结构之间的生长发育,使烟叶具有较好的物理特性和化学成分协调性,获得更高的茄衣产量和产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雪茄烟 遮荫强度 叶片组织结构 生长生理 烟叶产质量
下载PDF
不同钾肥种类及施用时期对长沙烟区上部烟叶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张文军 张庆富 +4 位作者 杨柳 宋嘉俊 何激光 杨再军 熊橙梁 《浙江农业科学》 2024年第3期549-554,共6页
为探讨不同钾肥种类及施用时期对长沙烟区上部烟叶产质量的影响,提高上部叶工业可用性。以当地主栽品种云烟87为试验材料,通过大田试验,采用随机区组排列,共设置5个处理,3次重复。结果表明:不同钾肥种类及施用时期对烟株农艺性状具有一... 为探讨不同钾肥种类及施用时期对长沙烟区上部烟叶产质量的影响,提高上部叶工业可用性。以当地主栽品种云烟87为试验材料,通过大田试验,采用随机区组排列,共设置5个处理,3次重复。结果表明:不同钾肥种类及施用时期对烟株农艺性状具有一定影响,T1处理在株高、叶片数、叶面积方面较其他处理表现优秀。不同钾肥种类及施用时期对烤烟外观质量具有促进作用,均能提高烟叶外观质量,其中T1处理外观评价总分与T4无显著差异。不同钾肥种类及施用时期可改善烤后烟化学成分及协调性,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钾降碱,其中T1处理总糖、还原糖含量最高,其协调性优于其他处理。不同钾肥种类及施用时期对烤后烟感官质量影响较大,T1处理感官评价总分最高,其中香气质、香气量、柔细度、余味高于对照组CK。不同钾肥种类及施用时期对烤烟经济性状均有提高,T1处理提高烤烟经济性状较显著,能最大程度提高烟农收益。综合而言:不同钾肥种类及施用时期可以对烟株大田生长,以及上部叶烤后产质量有影响,增施黄腐酸钾对烟叶各方面的提升要优于液体钾肥,其中以T1处理还苗期增施黄腐酸钾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钾肥 施用时期 上部烟叶 产量 质量
下载PDF
6个烤烟品种在黎川烟区的生长与经济性状表现 被引量:1
8
作者 熊书斌 秦言敏 +4 位作者 黄少鹏 罗昭标 齐飞 胡强 陈仁霄 《安徽农学通报》 2024年第9期40-44,共5页
为筛选适宜在黎川烟区种植的优良烤烟品种,本试验以CZ66、HC1702、FJ2106、FL18106、A312和HNCS19为试验品种,以K326和云烟87为试验对照品种,比较分析各烤烟品种的农艺性状和经济性状差异。结果表明,6个烤烟品种中FL18106经济性状表现最... 为筛选适宜在黎川烟区种植的优良烤烟品种,本试验以CZ66、HC1702、FJ2106、FL18106、A312和HNCS19为试验品种,以K326和云烟87为试验对照品种,比较分析各烤烟品种的农艺性状和经济性状差异。结果表明,6个烤烟品种中FL18106经济性状表现最好,产量2735.70 kg/hm^(2),产值96786.60元/hm^(2),上等烟叶比例77.24%;HNCS19经济性状表现较好,产量2694.30 kg/hm^(2),产值96763.80元/hm^(2),上等烟叶比例78.85%。综合品种农艺性状和抗病性来看,新品种HNCS19综合表现好,FL18106、FJ2106和CZ66表现较好,可作为该地区推广种植的烟叶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新品种 烟叶长势 烟叶产量 经济性状
下载PDF
外源物质对上部烟叶产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李波 《浙江农业科学》 2024年第2期301-306,共6页
为促进南平烤烟上部烟叶开片,降低烟碱含量,提高糖碱比,改善化学成分协调性,减小刺激性,提高烤烟上部烟叶品质和可用性。本试验以当地主栽品种云烟87为试验材料,研究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芸苔素内酯(BL)以及氯吡苯脲(KT-30)对烟株生长发... 为促进南平烤烟上部烟叶开片,降低烟碱含量,提高糖碱比,改善化学成分协调性,减小刺激性,提高烤烟上部烟叶品质和可用性。本试验以当地主栽品种云烟87为试验材料,研究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芸苔素内酯(BL)以及氯吡苯脲(KT-30)对烟株生长发育及烤后上部烟叶产质量的影响,为改善烟株个体和群体结构、促进上部烟叶开片、提高上部叶可用性提供技术依据。通过大田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共设置7个处理,即CK,清水;T1,芸苔素内酯(BL)5 mg·L^(-1);T2,芸苔素内酯(BL)10 mg·L^(-1);T3,芸苔素内酯(BL)20 mg·L^(-1);T4,氯吡苯脲(KT-30)25 mg·L^(-1);T5,氯吡苯脲(KT-30)50 mg·L^(-1);T6,氯吡苯脲(KT-30)75 mg·L^(-1),各处理均为3次重复。结果表明,喷施一定浓度的氯吡苯脲可促进上部烟叶开片,增加上部烟叶面积,而芸苔素内酯阻碍上部烟叶开片;喷施一定浓度的氯吡苯脲和芸苔素内酯可提升烟叶的成熟度,提高烟叶的外观质量;喷施氯吡苯脲、芸苔素内酯对烟叶的感官质量均有明显的提升,其中以T2和T6处理最高,均为61.80分,比对照高3.80分;喷施一定浓度的氯吡苯脲和芸苔素内酯可降低上部烟叶烟碱含量,提升糖碱比,提高钾含量,协调常规化学成分,改善烟叶吃味;喷施氯吡苯脲可明显提升上部烟叶产量、产值以及上等烟比例,其中以T4和T6处理产量和产值最高。综合而言,喷施氯吡苯脲对烟叶各方面的提升要优于芸苔素内酯,其中以T6处理喷施75 mg·L^(-1)氯吡苯脲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源物质 植物生长调节剂 上部烟叶 产质量
下载PDF
不同增氧措施对牛粪有机肥矿化及烟叶生长的影响
10
作者 刘艳霞 李想 +5 位作者 蒋天平 张恒 李寒 朱经伟 方正华 袁修堂 《中国烟草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7-24,共8页
通过增氧措施提升有机肥矿化速率,满足烤烟生长发育的需肥规律。本研究从2种物理增氧(打孔增氧与泵增氧)与3种化学增氧(过氧化钙、过氧化氢和过碳酸钠)中筛选出最利于土壤酶活性和烟株生长的增氧方式,在此基础上明确最佳增氧时间和增氧... 通过增氧措施提升有机肥矿化速率,满足烤烟生长发育的需肥规律。本研究从2种物理增氧(打孔增氧与泵增氧)与3种化学增氧(过氧化钙、过氧化氢和过碳酸钠)中筛选出最利于土壤酶活性和烟株生长的增氧方式,在此基础上明确最佳增氧时间和增氧剂浓度。开展不同增氧方式田间试验,从田间产量、产值、有机肥矿化率及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等方面评价增氧效果。结果表明:(1)综合烟株长势、农艺性状和土壤生态多样性等指标发现,化学增氧和物理增氧方式分别以过氧化钙增氧和泵增氧效果最佳。(2)牛粪有机肥增氧时间以12 h/d最优,过氧化钙用量以40 g/株为最优,二者根部干质量分别为对照的1.92倍和1.24倍。(3)田间应用牛粪有机肥联合过氧化钙增氧,遵义、毕节和黔西南的烟叶产值分别增加10.47%、12.48%和18.82%。过氧化钙增氧烟叶化学成分综合评分分别增加13.97、3.38和19.95分,工业可用性提升4.5个百分点。(4)与对照相比,打孔增氧使有机肥氮矿化率增加31.6%~57.1%,过氧化钙处理有机肥氮矿化率增加95.0%~138.9%。综上所述,打孔增氧和过氧化钙增氧可应用于田间生产,以提高碳氮转化效率,改善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提升烟叶产量和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粪有机肥 化学增氧 物理增氧 有机肥矿化速率 烟叶产质量
下载PDF
4种化学调控剂对上部烟叶开片及产质量的影响
11
作者 杜秀春 田志彬 +5 位作者 杨伟 刘晓 周家新 徐海波 孟晨 鲁雪莉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5期152-155,158,共5页
以烤烟品种鲁烟1号为材料,在胶州进行大田试验,研究打顶后喷施4种化学调控剂(海藻素、赤霉芸苔素、细胞分裂素和光碳核肥)对上部烟叶开片和产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化学调控剂对调控烟株生长及改善烟叶品质均有一定作用。其中,细胞... 以烤烟品种鲁烟1号为材料,在胶州进行大田试验,研究打顶后喷施4种化学调控剂(海藻素、赤霉芸苔素、细胞分裂素和光碳核肥)对上部烟叶开片和产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化学调控剂对调控烟株生长及改善烟叶品质均有一定作用。其中,细胞分裂素最能显著促进上部烟叶长、叶宽和叶面积的增加,促进上部叶开片,提高烟叶产量、产值、均价和上等烟及上中等烟比例等经济性状指标,改善烤后上部烟叶物理性状和化学成分协调性,提高烟叶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调控剂 细胞分裂素 上部烟叶 开片 产质量
下载PDF
带茎采烤对上部烟叶产质量及采烤成本的影响
12
作者 唐韵 杨成 +6 位作者 翟威 彭徽 陈文杰 张晓辉 张仁巨 赵维凯 卢政言 《现代农业科技》 2024年第7期142-144,152,共4页
本研究将上部烟叶带茎采收烘烤(T_(1))与上部烟叶一次性摘叶编杆烘烤(T_(2))、常规采烤(CK)3种方式下烟叶产质量及采烤成本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T_(1)处理烟叶各化学指标均处于适宜范围,其烤后烟叶总植物碱显著低于常规采烤,总糖含... 本研究将上部烟叶带茎采收烘烤(T_(1))与上部烟叶一次性摘叶编杆烘烤(T_(2))、常规采烤(CK)3种方式下烟叶产质量及采烤成本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T_(1)处理烟叶各化学指标均处于适宜范围,其烤后烟叶总植物碱显著低于常规采烤,总糖含量显著高于其他两个处理;T_(1)处理烤后烟叶的外观质量和感官质量在3个处理中均为最优,烤后烟叶油分、柔软度、颜色和色度以及香气质、香气量均有提升;T_(1)处理产量低于其他两个处理,但烤后烟叶均价远高于另外两个处理,每房烤烟综合效益比T_(2)、CK分别高出1538.95、1089.40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茎采烤 上部烟叶 产量 质量 采烤成本
下载PDF
外源活性物质对上部烟叶生理生化指标及产质量的影响
13
作者 祖庆学 聂忠扬 +4 位作者 张翼飞 王艺琨 蒋司卿 雷小芳 林松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23期20-24,共5页
为了筛选能够有效调控烟叶发育成熟进程的外源活性物质,提高上部烟叶耐熟性,促进其充分成熟,提升质量,为贵阳上部烟叶优质生产提供技术依据。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共设置4个处理,即CK喷施清水;T1处理喷施5 mg/L亚精胺;T2处理喷施1 mg/L油... 为了筛选能够有效调控烟叶发育成熟进程的外源活性物质,提高上部烟叶耐熟性,促进其充分成熟,提升质量,为贵阳上部烟叶优质生产提供技术依据。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共设置4个处理,即CK喷施清水;T1处理喷施5 mg/L亚精胺;T2处理喷施1 mg/L油菜素内酯;T3处理喷施40 mg/L茉莉酸甲酯。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不同外源活性物质均显著提高上部烟叶生长素、细胞分裂素水平,降低脱落酸水平;增强叶绿素酶活性,增加SPAD值,显著提高细胞膜稳定指数,提升细胞膜稳定性;显著增加烟株节距和叶片数,显著提高了上部烟叶产量和产值,其中均以T3处理最高,分别比对照提高了19.03%和23.17%;T2和T3处理总糖、还原糖、钾含量均较高,所有处理烟碱含量均降低,T1、T3处理的两糖比均大于0.9,不同外源活性物质处理的糖碱比均在6.0~10.0,而CK偏低,不同处理的两糖比和糖碱比均以T3处理最高,其值分别为0.96和9.24,所有处理钾氯比均大于4.0,其中以T2处理最高,其值为10.90;上部烟叶外观质量及感官质量均提升,其中均以T2处理最好,其值分别为6.00和60.00分。综合而言,喷施1 mg/L油菜素内酯的T2处理有利于促进上部烟叶生长,提高细胞膜稳定性,延缓衰老,改善烟株通风透光条件,增加叶片数,提高上部烟叶产量和产值,增加糖、钾含量,降低烟碱含量,显著提高糖碱比,提升烟叶外观质量和感官质量,改善烟叶成熟度和身份,提高香气质和香气量,降低刺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源活性物质 上部烟叶 生理生化指标 产质量
下载PDF
不同改土物料对烤烟产质量及植烟土壤化学性状的影响
14
作者 周国琴 张彦鸿 +7 位作者 王娜 王戈 胡海 彭胜强 张碰元 李福元 穆文坡 周艳宾 《中国农学通报》 2024年第23期45-52,共8页
本研究旨在探讨不同土壤改良物料对烤烟产量、质量以及植烟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并分析烤烟生长发育过程中土壤化学性质变化与烤烟产量及质量的关系,目的是为陆良烟区优质烟叶生产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试验采用‘云烟121’品种,设置... 本研究旨在探讨不同土壤改良物料对烤烟产量、质量以及植烟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并分析烤烟生长发育过程中土壤化学性质变化与烤烟产量及质量的关系,目的是为陆良烟区优质烟叶生产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试验采用‘云烟121’品种,设置4个处理(S_(0):当地常规施肥;S_(1):施用石灰60 g/株;S_(2):施用生物质炭100 g/株;S_(3):施用蚯蚓粪肥200 g/株),通过调查并分析‘云烟121’在不同处理下的土壤的化学性状、农艺性状和烤后烟的产量以及质量等方面的表现,综合评估改土物料的施用对烤烟及植烟土壤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生物质炭烤烟田间长势最好,蚯蚓粪肥次之。病害方面,施用蚯蚓粪肥的发病率相比于对照降低了32.49%,病情指数较对照降低25.2%。土壤理化性状方面,相较对照,生物质炭的施用显著增加了土壤速效钾含量并显著降低土壤中氯离子含量。经济性状方面,施用蚯蚓粪肥产值、均价、中上等烟比例分别达到了65500元/hm^(2)、26.20元/kg、83.11%,相较于对照分别提高了9.7%、19.4%、13.4%。烤后烟叶化学成分方面,施用生物质炭效果最佳,氯离子含量降低至0.36 mg/kg,相比于对照降低了50.7%,钾含量达到了2.89 mg/kg,相比于对照增加了16.4%。综上,施用100 g/株生物质炭有助于土壤改良,均衡土壤养分,促进烤烟生长,同时促进烤后烟叶品质提升,其中增钾降氯效果显著;而施用200 g/株蚯蚓粪肥可有效增强烤烟抗病性,提高烤烟的经济性状。在本试验条件下,建议生物质炭和蚯蚓粪肥配合施用进行土壤改良,可有效降低烟叶中氯离子含量,改善烟叶品质,增强烟叶化学协调性,提高经济效益,有利于促进烤烟优质适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栽培 土壤改良 化学性状 产质量 烤烟 生物质炭 蚯蚓粪肥 烟叶品质 经济性状
下载PDF
肥料增效剂对烤烟生长发育及上部烟叶产质量的影响
15
作者 张文军 熊橙梁 +4 位作者 张庆富 姚未远 夏滔 郭松 杨柳 《浙江农业科学》 2024年第2期314-319,共6页
为提高长沙烟区肥料利用率,降低上部烟叶烟碱含量,提升烟叶质量,增加烤烟产量和促进烟农增收,本试验通过增施肥料增效剂γ-聚谷氨酸(γ-PGA)研究其对烤烟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探明适宜长沙优质烤烟生产的肥料增效剂施用时期。通过大田... 为提高长沙烟区肥料利用率,降低上部烟叶烟碱含量,提升烟叶质量,增加烤烟产量和促进烟农增收,本试验通过增施肥料增效剂γ-聚谷氨酸(γ-PGA)研究其对烤烟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探明适宜长沙优质烤烟生产的肥料增效剂施用时期。通过大田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共设置4个处理(CK,当地常规施肥;T1,团棵期增施增效剂;T2,旺长前期增施增效剂;T3,团棵期和旺长前期均增施增效剂,各处理均为3次重复)。结果表明,与CK相比,增施肥料增效剂有利于提高肥料利用率,改善烟株农艺性状。特别是T3处理显著增加株高、顶叶及倒三叶面积,分别比对照提高了7.75%、29.45%和15.63%;增加倒三叶SPAD值,提高烟叶经济性状,增加产量和产值,提高烟叶等级结构,其中T3处理的产量、产值和上等烟比例均最高,分别比对照显著提高了32.05%、34.35%和5.70百分点。所有处理烤后上部烟叶外观质量无明显差异;但烟叶化学成分含量适宜,T3处理降低上部烟叶烟碱含量至3.07%,协调性较好。T3处理提高上部烟叶感官质量,其总分为63.50分,比对照高了2.00分。综合而言,在团棵期和旺长前期增施肥料增效剂γ-聚谷氨酸的T3处理有利于提高肥料利用率,改善烟株农艺性状,增加上部烟叶SPAD值,提高烤后烟叶经济性状,提升烟叶等级结构,降低上部烟叶烟碱含量,化学成分总体基本协调,提升上部烟叶感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料增效剂 上部烟叶 肥料利用率 产质量 烤烟
下载PDF
不同钾肥种类及追施深度对烤烟经济性状和养分吸收的影响 被引量:18
16
作者 张翔 毛家伟 +4 位作者 翟文汇 杨立均 李富欣 徐敏 李国平 《中国烟草科学》 CSCD 2014年第2期69-73,共5页
为了探索适宜烤烟生产的钾肥种类及追施深度,采用大田试验方法,分析了钾肥种类及追施深度互作对烤烟产量效益和养分吸收的影响。结果显示,钾肥种类与追施深度及其互作对烟叶产量、经济效益和养分吸收有显著影响。在相同追施深度下,... 为了探索适宜烤烟生产的钾肥种类及追施深度,采用大田试验方法,分析了钾肥种类及追施深度互作对烤烟产量效益和养分吸收的影响。结果显示,钾肥种类与追施深度及其互作对烟叶产量、经济效益和养分吸收有显著影响。在相同追施深度下,与硫酸钾相比,施用包膜钾肥可以使烟叶产量提高10.6%~15.2%,产值增加11.0%~18.2%;同一钾肥追施深度20 cm比10 cm能够有效提高烟叶经济效益,包膜钾肥追施深度20 cm比10 cm可使中部叶和上部叶钾含量显著提高,磷、锌和硫含量有所提高。综合分析,钾肥种类及追施深度互作表现最好的为植物油包膜钾肥追施20 cm处理,其次是腐殖酸包膜钾肥追施20 cm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钾肥 追肥深度 烟叶 产量 产值 养分吸收
下载PDF
烟梗(末)有机肥对烟田土壤养分、病害发生及烟叶产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8
17
作者 耿明明 赵建 +4 位作者 贾瑞莲 罗玉英 张长华 梁永江 袁玲 《烟草科技》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28-34,共7页
为资源化利用废弃烟梗(末),通过连续3年的田间试验,研究了复烤厂废弃烟梗(末)有机肥对烟田土壤养分、病害发生和烟叶产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烟梗(末)有机肥与化肥配施的土壤中,有机质含量增加,土壤pH无显著变化,烤烟生长后期土壤碱... 为资源化利用废弃烟梗(末),通过连续3年的田间试验,研究了复烤厂废弃烟梗(末)有机肥对烟田土壤养分、病害发生和烟叶产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烟梗(末)有机肥与化肥配施的土壤中,有机质含量增加,土壤pH无显著变化,烤烟生长后期土壤碱解氮含量与单施化肥处理相近,但土壤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显著高于单施化肥处理。烟梗(末)有机肥与商品有机肥均可显著降低烟草花叶病、青枯病、黑胫病及赤星病的发病率及病情指数,且烟梗(末)有机肥与化肥配施的防治效果优于单施烟梗(末)有机肥。烟梗(末)有机肥与化肥配施处理的烟叶产量、产值、均价和上中等烟比例分别比单施化肥处理增加4.82%、3.91%、7.69%和2.42%,且与商品有机肥配施化肥的效果相当。烟梗(末)有机肥与化肥配施的烟叶钾和总糖含量分别比单施化肥处理提高22.51%和12.43%,烟碱含量有所降低。因此,烟梗(末)有机肥具有商品有机肥的肥力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梗(末)有机肥 土壤 病害 烟叶 产量 品质
下载PDF
有机无机培肥对黄壤烟区烟叶产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5
18
作者 涂永高 艾复清 +3 位作者 潘文杰 袁有波 丁福章 刘方贵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63-67,共5页
为改善烤烟上部烟叶品质,降低和控制上部烟叶烟碱含量,增加烟农收入,进行了不同有机肥、无机肥和中微肥配合施用对黄壤烟区烟叶产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单独施用有机氮,K326的产量和产值明显降低,与施用无机肥处理差异达极显著水平,但... 为改善烤烟上部烟叶品质,降低和控制上部烟叶烟碱含量,增加烟农收入,进行了不同有机肥、无机肥和中微肥配合施用对黄壤烟区烟叶产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单独施用有机氮,K326的产量和产值明显降低,与施用无机肥处理差异达极显著水平,但烟叶化学成分协调性好、钾含量增加,上部叶烟碱含量明显降低,评吸总分提高1.5%,吃味提高3.0%,杂气减少1.0%,刺激性减少1.4%;增加中微肥各经济指标明显增加,产量能达到2 250 kg/hm2;有机肥与无机肥配合施用,产值和产量有明显提高,30%的有机肥和70%的无机肥配合能获得最大产量和产值。随着无机肥使用比例的增加,上部烟碱含量明显增加,吸食质量明显降低,不利于提高烟叶内在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烟叶 产量 质量 秸秆 微肥 无机肥
下载PDF
不同制油工艺所产芝麻饼粕对烟叶产量、品质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被引量:7
19
作者 余琼 张翔 +2 位作者 陈启龙 郑永战 汪学德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8-52,共5页
为明确不同制油工艺所产芝麻饼粕作为烟草有机肥的施用效果,将热榨法、冷榨法、浸出法、水代法4种制油工艺所产的芝麻饼粕发酵成饼肥,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不同芝麻饼肥对烟叶产量和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不施用芝麻饼肥)相比,施用... 为明确不同制油工艺所产芝麻饼粕作为烟草有机肥的施用效果,将热榨法、冷榨法、浸出法、水代法4种制油工艺所产的芝麻饼粕发酵成饼肥,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不同芝麻饼肥对烟叶产量和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不施用芝麻饼肥)相比,施用芝麻饼肥处理均可增加烟叶的农艺性状、品质和产值;其中,施用热榨芝麻饼肥处理效果最好。施用热榨芝麻饼发酵肥处理的烟叶产量较对照增加7.7%,产值提高12.3%;糖碱比为10.52∶1,总氮/烟碱为0.69∶1,钾氯比为3.8,化学成分较协调;香气质较纯净、香气量较足,总体的感官评分最高;烟叶致香物质总量最高。可见,采用热榨法所产芝麻饼粕发酵腐熟后作为烟草有机肥效果较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油工艺 芝麻饼粕 烟叶 产量 品质
下载PDF
腐殖酸对重茬烤烟氮积累及产量与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1
20
作者 张吉立 孙海人 +2 位作者 孟蕾 肖瑶 王鹏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79-84,共6页
为研究腐殖酸对克服烤烟重茬障碍的效果,试验在田间试验条件下设置对照(B1),当地常规施肥(B2),腐殖酸复混肥(B3)3个处理,研究了烤烟氮积累与烟叶品质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根系氮积累生育期内呈现出增加的趋势,收获期B3处于最高值,与B2相... 为研究腐殖酸对克服烤烟重茬障碍的效果,试验在田间试验条件下设置对照(B1),当地常规施肥(B2),腐殖酸复混肥(B3)3个处理,研究了烤烟氮积累与烟叶品质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根系氮积累生育期内呈现出增加的趋势,收获期B3处于最高值,与B2相比提高32.62%;茎内氮积累成熟期B3比B2处理提高41.62%,差异显著;下部叶成熟期B3比B2处理提高35.37%;中部叶B3比B2处理提高14.61%,差异显著;上部叶B3比B2处理提高32.64%,差异显著;B3促进氮在茎内的分配,比B1和B2处理分别提高5.27%、1.84%;B3产量与产值分别比B2提高6.94%、7.94%,烟叶质量评分下部叶、中部叶、上部叶分别低于B2处理1.50分、2.00分、2.00分。综合分析认为,腐殖酸对提高烤烟氮积累量和产量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腐殖酸 重茬烤烟 氮积累 烟叶质量 产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