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行走和跑步两种步态模式的实验分析 被引量:8
1
作者 王人成 朱德有 +2 位作者 莫明军 杨年峰 金德闻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4期233-235,共3页
目的 :分析行走和跑步运动两种模式下人体步态的特征。方法及结果 :使用自行研制的三维运动检测分析系统对 5名健康男性在跑步机上进行了不同速率下行走和跑步 2种步态模式的比较实验。结论 :行走和跑步两种步态模式的参数具有明显差异 ... 目的 :分析行走和跑步运动两种模式下人体步态的特征。方法及结果 :使用自行研制的三维运动检测分析系统对 5名健康男性在跑步机上进行了不同速率下行走和跑步 2种步态模式的比较实验。结论 :行走和跑步两种步态模式的参数具有明显差异 ,步速对步态参数的影响要小于步态模式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走 跑步 人体步态 运动模式 足跟着地时间 足尖离地时间 运动假肢
下载PDF
立体显示中双目视差模型和深度感知研究 被引量:12
2
作者 赵猛 金一丞 尹勇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7期271-273,共3页
为在平面幕上建立立体视觉,通过模拟真实世界中人眼获取图像过程,介绍计算机绘制双眼视差图像的方法。给出虚拟场景中2种放置双眼视见体的模型,通过投影分析可以得出内束模型会引入垂直视差,且水平视差不恒定,从而引起同一深度面的物体... 为在平面幕上建立立体视觉,通过模拟真实世界中人眼获取图像过程,介绍计算机绘制双眼视差图像的方法。给出虚拟场景中2种放置双眼视见体的模型,通过投影分析可以得出内束模型会引入垂直视差,且水平视差不恒定,从而引起同一深度面的物体被感知深度变形。离轴模型符合人眼建立立体视觉的习惯,可以正确反映出物理屏幕前后不同深度的物体,且比单眼图像的视野范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体显示 视差 深度感知 内束模型 离轴模型
下载PDF
糖尿病足规范化治疗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苏广志 柳杰 +2 位作者 周斌 李荣刚 王勇 《中国伤残医学》 2013年第9期50-53,共4页
目的:通过近5年对糖尿病足病例的回顾性研究,寻找发现治疗糖尿病足中的问题并分析其原因,找出怎样规范化治疗糖尿病足的方法,为同道提供参考。方法:对2003年9月~2012年9月在本院治疗的66例糖尿病足患者病案资料回顾性研究.对其... 目的:通过近5年对糖尿病足病例的回顾性研究,寻找发现治疗糖尿病足中的问题并分析其原因,找出怎样规范化治疗糖尿病足的方法,为同道提供参考。方法:对2003年9月~2012年9月在本院治疗的66例糖尿病足患者病案资料回顾性研究.对其中50例进行随访研究,随访时间3个月-6年。对于保守治疗无效进行清创、植皮、截肢(截趾)处理及术后肢体功能、病灶复发、坏死面积继续扩大等问题逐步找出问题和缺陷,逐项分析原因,并根据临床经验和教训进行总结,提出规范化治疗糖尿病足的具体方案。结果:经过50例截肢(截趾)患者术后没有再次发生坏疽的44例,成功率为88%,术后继发坏疽二次截肢(截趾)2例,失败率为4%,创面感染17例,感染率为34%,其原因多数为远端微循环通道已经丧失。结论:及时发现和治理糖尿病足是问题的关键,在治疗的同时参考多学科给予的治疗意见对糖尿病足治疗及预防将会起到重要的作用。对糖尿病足远端微循环做出准确的评估会降低复发和2次手术的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足病 远端微循环 截肢 截趾
下载PDF
九甸峡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河床防渗结构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吕生玺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64-67,共4页
九甸峡水利枢纽工程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坝址河谷狭窄,岸坡陡峻,河床分布深厚覆盖层。根据地形地质条件,采用了大坝直接修建在覆盖层上的方案,其河床防渗的结构形式是整个大坝防渗系统的关键。设计考虑了单防渗墙柔性连接、双防渗墙柔性连... 九甸峡水利枢纽工程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坝址河谷狭窄,岸坡陡峻,河床分布深厚覆盖层。根据地形地质条件,采用了大坝直接修建在覆盖层上的方案,其河床防渗的结构形式是整个大坝防渗系统的关键。设计考虑了单防渗墙柔性连接、双防渗墙柔性连接、双防渗墙刚性连接等3个方案,采用三维非线性有限元方法,对各个方案坝体和面板的位移反应、应力反应,以及周边缝和面板接缝的位移反应等进行了计算分析。研究了不同方案的特点和规律,确定了合理的设计方案,经实施验证,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九甸峡混凝土面板堆石坝 趾板 防渗墙 柔性连接 刚性连接 应力应变
下载PDF
足下垂功能性电刺激自适应阈值启停控制算法研究
5
作者 陈建国 丁建华 +1 位作者 陈楷 李玉榕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72-78,共7页
利用功能性电刺激治疗足下垂患者,是通过刺激患者的胫骨前肌,诱发肌肉收缩,使足尖上抬而改善步态。为了能在患者患肢摆动阶段对胫骨前肌施加功能性电刺激,该文提出了一种自适应阈值启停控制算法。该算法通过前2个步态周期信息更新检测... 利用功能性电刺激治疗足下垂患者,是通过刺激患者的胫骨前肌,诱发肌肉收缩,使足尖上抬而改善步态。为了能在患者患肢摆动阶段对胫骨前肌施加功能性电刺激,该文提出了一种自适应阈值启停控制算法。该算法通过前2个步态周期信息更新检测脚尖离地时刻的阈值,实现在线检测脚尖离地(toe off,TO)和脚跟着地(heel strike,HS)2个步态事件。利用该算法分别对3名患者的角速度信号进行检测,3名患者提前检测到脚尖离地点的最大时间分别为216.0、54.0和310.5 ms,滞后检测到脚尖离地点的时间均为6.7 ms,滞后检测到脚跟着地点的最大时间均为54.0ms。结果表明,该算法可以实时检测脚尖离地时刻和脚跟着地时刻,从而准确安全地控制功能性电刺激开启和停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电刺激 自适应阈值 脚跟着地 脚尖离地
下载PDF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步态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9
6
作者 孔雨柔 刘林 +3 位作者 焦乐 李汶汶 林枫 江钟立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816-821,共6页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的步态特征及其可能的影响因素,为临床制定针对性康复治疗方案预防跌倒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本研究招募了MHD患者19例和健康志愿者21例,MHD患者于透析日和非透析日各行一次步...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的步态特征及其可能的影响因素,为临床制定针对性康复治疗方案预防跌倒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本研究招募了MHD患者19例和健康志愿者21例,MHD患者于透析日和非透析日各行一次步行测试,健康对照组则随机进行一次步行测试。使用无线APDM运动监测惯性传感器系统采集步态时空参数(步速、步幅、首次触地角、足趾离地角、步频、步态周期),采用慢性病治疗功能评估-疲劳量表(the functional assessment of chronic illness therapy-fatigue,FACIT-F)评估MHD患者最近一周的疲劳程度。结果:MHD患者透析日和非透析日的步速、步幅、足趾离地角均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且均与FACIT-F得分显著正相关(P<0.05)。在透析日,MHD患者的步频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步态周期则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在MHD患者中,透析日的步速、步幅和足趾离地角均显著小于非透析日(P<0.05)。结论:MHD患者存在步态参数异常,血透后步态参数的异常较血透前更显著。慢性疲劳状态可能是MHD患者步态参数异常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持性血液透析 跌倒 步态分析 足趾离地角 疲劳
下载PDF
起脚方式与趾长类型相关性初探
7
作者 田亚杰 胡书良 +3 位作者 刘晋 林敏 叶方坚 王明直 《中国司法鉴定》 2017年第5期63-67,共5页
目的探索起脚方式与拇趾二趾长度比较关系的相关性。方法对236名20~40岁左右的男性无腿部疾病的健康警察正常行走时的起脚方式进行分析,测量出其拇趾二趾长度关系,利用贝叶斯概率计算出在每种行走方式中拇趾二趾长度关系概率。结果当起... 目的探索起脚方式与拇趾二趾长度比较关系的相关性。方法对236名20~40岁左右的男性无腿部疾病的健康警察正常行走时的起脚方式进行分析,测量出其拇趾二趾长度关系,利用贝叶斯概率计算出在每种行走方式中拇趾二趾长度关系概率。结果当起脚方式为偏内起脚时,拇趾长概率为94.4%;当起脚方式为正起脚时,拇趾二趾同长概率为52.7%;当起脚方式为偏外起脚时,二趾长概率为86.7%。结论起脚方式与趾长类型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脚印 起脚方式 趾长类型
下载PDF
老渡口水电站面板坝基础防渗墙施工
8
作者 彭贤斌 梁谦 《湖北水力发电》 2008年第2期29-31,共3页
介绍了老渡口水电站面板坝的趾板基础防渗墙,在导流洞尚不具备过流条件下,采用左、右两段围堰分期导流施工的措施。
关键词 老渡口水电站 趾板 防渗墙 施工
下载PDF
Anthropomorphic Design of the Human-Like Walking Robot 被引量:8
9
作者 Ming-Hsun Chiang Fan-Ren Chang 《Journal of Bionic Engineering》 SCIE EI CSCD 2013年第2期186-193,共8页
In this paper, we present a new concept of the mechanical design of a humanoid robot. The goal is to build a humanoid robot utilizing a new structure which is more suitable for human-like walking with the characterist... In this paper, we present a new concept of the mechanical design of a humanoid robot. The goal is to build a humanoid robot utilizing a new structure which is more suitable for human-like walking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knee stretch, heel-contact, and toe-off. Inspired by human skeleton, we made an anthropomorphic pelvis for the humanoid robot. In comparison with con- ventional humanoid robots, with such the anthropomorphic pelvis, our robot is capable of adjusting the center of gravity of the upper body by the motion of pelvic tilt, thus reducing the required torque at the ankle joint and the velocity variations in hu- man-like walking. With more precise analysis of the foot mechanism, the fixed-length inverted pendulum can be used to describe the dynamics of biped walking, thus preventing redundant works and power consumption in length variable inverted pendulum system. As the result of the new structure we propose, a humanoid robot is able to walk with human-like gai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umanoid robot anthropomorphic robot mechanical design human-like walking heel-contact motion toe-off motion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