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父亲的缺位——论《阿卡迪亚》中的知识逻辑与性别秩序
1
作者 胡耀元 王岚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 2024年第4期88-97,共10页
在当代英国剧作家汤姆·斯托帕德所著《阿卡迪亚》中,贵族家庭里父亲的缺席和学术场域中权威的消解具有某种相似性,不仅表明传统父权秩序走向了崩塌,更体现出以颠覆与重述为核心的知识逻辑。这种知识逻辑贯穿剧中人物对知识的追寻... 在当代英国剧作家汤姆·斯托帕德所著《阿卡迪亚》中,贵族家庭里父亲的缺席和学术场域中权威的消解具有某种相似性,不仅表明传统父权秩序走向了崩塌,更体现出以颠覆与重述为核心的知识逻辑。这种知识逻辑贯穿剧中人物对知识的追寻、认知与重构,其背后则是理性与感性以及人文与科学的结合。首先,生活在19世纪英国的贵族小姐托马西娜具有罕见的科学禀赋,亦怀揣热情与爱,拒绝接受传统性别角色。其次,以汉娜为代表的20世纪当代学者致力于挖掘尘封的历史,坚信在权威论断和主流观点之外,其实另有真相。最后,剧中的一众知识青年慢慢发觉,无论是盲目崇拜理性与逻辑,还是完全遵从自身激情与想象,都会导致对真实的扭曲和对学术事业的破坏,其经历揭示知识霸权的本质在于拒绝多元与差异,固守自封。随着情节发展,对立与冲突被化解,原有秩序下中心与边缘的二元对立消融。通过对比、再现发生在古今不同时空西德利庄园中的故事,斯托帕德构想了一个理性与感性有机结合、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交融碰撞的图景,指出在知识追寻与生产过程中,人们需要避免急功近利的学术浮夸,努力消除性别对立与学术霸权,以还原女性被父权话语遮蔽的才华,消解依仗传统权力话语关系的逻各斯中心话语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汤姆·斯托帕德 《阿卡迪亚》 知识逻辑 性别秩序 父权制
下载PDF
荒诞面具下的社会真相——论斯托帕德的《戏谑》对《认真的重要性》的模仿与超越
2
作者 周文妍 《语文学刊》 2024年第3期97-104,共8页
英国当代杰出的戏剧家汤姆·斯托帕德通过其作品《戏谑》对英国19世纪末剧作家奥斯卡·王尔德的《认真的重要性》进行了一次有效且富有新意的改写与重构。本文旨在通过深入剖析戏剧作品《戏谑》,进而探讨斯托帕德如何成功地模... 英国当代杰出的戏剧家汤姆·斯托帕德通过其作品《戏谑》对英国19世纪末剧作家奥斯卡·王尔德的《认真的重要性》进行了一次有效且富有新意的改写与重构。本文旨在通过深入剖析戏剧作品《戏谑》,进而探讨斯托帕德如何成功地模仿了王尔德的艺术风格。在此过程中,本文将分析两者之间的共通性,以及这些共通性如何促成两者之间的微妙共鸣,并最终形成了一种有效的艺术模仿。通过对这一过程的深入研究,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加清晰地认识王尔德在英国戏剧史中的地位及其深远影响,同时也能够深化我们对英国戏剧史发展脉络的理解。此外,正如《戏谑》剧名所暗示,斯托帕德在戏仿王尔德的同时,也展现出了更为深刻的社会洞见和艺术创造力,从而在荒诞的表象之下揭示了被掩盖的社会真相和艺术真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斯托帕德 王尔德 《戏谑》 《认真的重要性》
下载PDF
文本的历史性与历史的文本性——论汤姆·斯托帕德《罗森克兰茨和吉尔德斯特恩已死》的互文性 被引量:1
3
作者 柏云彩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3期69-75,共7页
从解构主义互文性理论的视角来看,汤姆.斯托帕德的代表作《罗森克兰茨和吉尔德斯特恩已死》与威廉.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和塞缪尔.贝克特的《等待戈多》存在互文关系。承文本《罗森克兰茨和吉尔德斯特恩已死》与蓝文本《哈姆雷特》和... 从解构主义互文性理论的视角来看,汤姆.斯托帕德的代表作《罗森克兰茨和吉尔德斯特恩已死》与威廉.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和塞缪尔.贝克特的《等待戈多》存在互文关系。承文本《罗森克兰茨和吉尔德斯特恩已死》与蓝文本《哈姆雷特》和《等待戈多》之间的互文关系的实质是创造性的差异或他性,而不是同一性或相似性。《罗森克兰茨和吉尔德斯特恩已死》通过它与蓝文本的他性,以象征的手法反映了存在主义哲学思想,揭示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社会、历史与政治现实以及后现代社会人类的心理现实,具有鲜明的历史性与警世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剧改编 汤姆·斯托帕德 《罗森克兰茨和吉尔德斯特恩已死》 互文性 历史性
下载PDF
浅析《罗森格兰兹和吉尔登斯吞已死》——论后现代社会对《哈姆雷特》的全新解读 被引量:1
4
作者 宫寒冬 马心悦 《吉林艺术学院学报》 2017年第2期36-41,共6页
《哈姆雷特》在人物设置,叙述方式、戏班的作用三个角度进行比较来阐释两者的不同之处,并诠释斯托帕德在影片中反映的荒诞的命运观,同时也借机窥视彻底反传统的后现代社会对《哈姆雷特》这部经典作品的全新解读。
关键词 《罗森格兰兹和吉尔登斯吞已死》 汤姆·斯托帕德 《哈姆雷特》 荒诞命运
下载PDF
戏仿与颠覆——浅析当代英国剧作家汤姆·斯托帕德的戏剧创作 被引量:1
5
作者 潘薇 《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 2009年第4期100-105,共6页
英国戏剧家汤姆·斯托帕德以其对哲理的热衷探讨、机智犀利的台词、戏仿与颠覆手法,被奉为西方后现代剧场的领军人物。继荒诞派戏剧之后,更为艺术化地反映出后现代社会里人类生存的荒谬性,以及人们在面对当今高度科技化与过度理性... 英国戏剧家汤姆·斯托帕德以其对哲理的热衷探讨、机智犀利的台词、戏仿与颠覆手法,被奉为西方后现代剧场的领军人物。继荒诞派戏剧之后,更为艺术化地反映出后现代社会里人类生存的荒谬性,以及人们在面对当今高度科技化与过度理性的世界时所产生的认知困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汤姆·斯托帕德 当代英国剧作 后现代主义艺术 表现手法 戏仿 颠覆
下载PDF
自由与解放:来自乌托邦的声音——评汤姆·斯多帕德《乌托邦彼岸》
6
作者 邱佳岭 《外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3-18,共6页
英国当代剧作家斯多帕德近作《乌托邦彼岸》中,巴枯宁和赫尔岑两个的家庭生活连接起19世纪中期俄国知识阶层的思想、精神追求和行动。剧中,不同历史人物的哲学思想和政治理想仅仅戏剧化地并置,而不能戏剧化地得到证实,尽管这些思想是源... 英国当代剧作家斯多帕德近作《乌托邦彼岸》中,巴枯宁和赫尔岑两个的家庭生活连接起19世纪中期俄国知识阶层的思想、精神追求和行动。剧中,不同历史人物的哲学思想和政治理想仅仅戏剧化地并置,而不能戏剧化地得到证实,尽管这些思想是源于自由、解放和进步等等自明的概念,影响了一个多世纪的理论和思想,但斯多帕德并没有走上虚无主义的道路,而是肯定了人类探索的合理性。这一点与利奥塔思想在一定程度上的不谋而合的同时又存在着本质上的差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汤姆·斯多帕德 乌托邦彼岸 利奥塔
下载PDF
《罗森格兰兹和吉尔登斯敦之死》:后现代语境下的人文关怀
7
作者 陈琛 陈惠良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1期115-119,共5页
本文以汤姆·斯托帕德的《罗森格兰兹和吉尔登斯敦之死》为例,从剧作家的反英雄创作思想、边缘到中心转换的艺术手法和对存在的哲学思考三个方面入手,探讨作者对人的生存状况的关注,对人类存在问题的反思。
关键词 汤姆·斯托帕德 后现代主义 人文关怀
下载PDF
汤姆·斯托帕德科学戏剧中的“划界问题”探讨 被引量:1
8
作者 武静 陈琛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44-153,共10页
科学戏剧是以自然科学为探讨对象的一个戏剧类别,大多数科学戏剧仍然围绕"两种文化"之争展开,而英国剧作家汤姆·斯托帕德则发现了隐藏在"两种文化"之争背后的"划界问题"这一科学哲学的核心问题。在... 科学戏剧是以自然科学为探讨对象的一个戏剧类别,大多数科学戏剧仍然围绕"两种文化"之争展开,而英国剧作家汤姆·斯托帕德则发现了隐藏在"两种文化"之争背后的"划界问题"这一科学哲学的核心问题。在《跳跃者》《阿卡迪亚》和《艰难问题》这三部戏剧中,斯托帕德对如何划分"科学"与"非科学"界限的"划界问题"进行了戏剧呈现,分别探讨了逻辑实证主义的"可证实性"划界理论和卡尔·波普的"证伪主义"划界理论,在批判逻辑实证主义划界理论的同时,利用"证伪主义"的逻辑指出科学认知世界的有限性,并以此为"非科学"领域辩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汤姆·斯托帕德 科学戏剧 “划界问题” 逻辑实证主义 证伪主义
下载PDF
论《戏谑》的后现代特征
9
作者 刘喆 《太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4期82-88,共7页
汤姆·斯托帕德的《戏谑》通过使用人物形象的不协调、性格的不确定、身份的双重性,戏仿、拼贴的话语策略以及无终结的环形叙事结构和时空的错位等艺术手法,体现出了浓厚的后现代主义艺术性。
关键词 汤姆·斯托帕德 《戏谑》 不确定 后现代主义
下载PDF
英雄退场:哈姆雷特的“后现代死亡”
10
作者 付煜 《德州学院学报》 2016年第5期54-57,共4页
英国当代剧作家汤姆·斯托帕的成名作《罗森克兰茨与吉尔德斯特恩已死》是对莎士比亚名剧《哈姆雷特》的改写,剧本通过两个从舞台边缘走到聚光灯下的小人物的死亡悲剧,颠覆了哈姆雷特人文主义英雄形象这一"中心",揭示了... 英国当代剧作家汤姆·斯托帕的成名作《罗森克兰茨与吉尔德斯特恩已死》是对莎士比亚名剧《哈姆雷特》的改写,剧本通过两个从舞台边缘走到聚光灯下的小人物的死亡悲剧,颠覆了哈姆雷特人文主义英雄形象这一"中心",揭示了历史如何以英雄之名对普通人施加的权力控制,暗喻了战后英国一代青年人的"边缘感",折射出二战后英国的"英雄帝国"形象及其精神气质从中心走向边缘的衰落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姆雷特 汤姆·斯托帕 边缘 中心 英雄 死亡
下载PDF
从后现代主义传记戏剧到元传记:重读《戏谑》与《歇斯底里》中的荒诞性
11
作者 付英杰 《英美文学研究论丛》 2020年第2期131-140,共10页
近年来,后现代主义传记戏剧通过融合“元传记”的文学形式,低调地卷土重来,并在舞台上大放异彩,引发了学术界对这一类型戏剧的关注。其中以英国剧作家汤姆•斯托帕德的《戏谑》与特里•约翰逊的《歇斯底里》的翻红最为引人瞩目。本文旨在... 近年来,后现代主义传记戏剧通过融合“元传记”的文学形式,低调地卷土重来,并在舞台上大放异彩,引发了学术界对这一类型戏剧的关注。其中以英国剧作家汤姆•斯托帕德的《戏谑》与特里•约翰逊的《歇斯底里》的翻红最为引人瞩目。本文旨在通过研究这两部戏剧对历史人物的塑造手法,以展示在后现代主义语境下,人们对历史之真实的认知与呈现范式的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现代主义 传记戏剧 元传记 汤姆•斯托帕德 特里•约翰逊
下载PDF
从《阿卡狄亚》看斯托帕德的生命观
12
作者 姚爽 《戏剧艺术》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27-136,共10页
汤姆·斯托帕德的戏剧《阿卡狄亚》通过情节推衍、人物刻画、主题延续,戏剧化地展现生命/死亡、完满/缺失、秩序/混乱之间的相互隐喻关系,极其隐晦地表达了剧作家的悲观主义生命观。斯托帕德认为对真相的探求、对缺失的拒绝、对有... 汤姆·斯托帕德的戏剧《阿卡狄亚》通过情节推衍、人物刻画、主题延续,戏剧化地展现生命/死亡、完满/缺失、秩序/混乱之间的相互隐喻关系,极其隐晦地表达了剧作家的悲观主义生命观。斯托帕德认为对真相的探求、对缺失的拒绝、对有序世界的期待是人类面对死亡威胁的策略性反应,但死亡是注定的结局,因此,人类的追求注定徒劳无功。尽管剧作家在剧终借助戏剧舞台肯定了人类探索真相的努力,但人类追求的完满与秩序注定只是幻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卡狄亚 汤姆·斯托帕德 悲观 生命观
原文传递
论阿卡狄亚的衰落
13
作者 王娜 《外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9-66,共8页
斯托帕德剧作《阿卡狄亚》采用不同时空交错、并置的结构,使19世纪初英国乡村庄园里的贵族生活和百年后人们对庄园历史的探究实现"穿越",表现工业化进程、西欧革命和战争对贵族社会的冲击,借以反思19世纪以来的现代化进程,同... 斯托帕德剧作《阿卡狄亚》采用不同时空交错、并置的结构,使19世纪初英国乡村庄园里的贵族生活和百年后人们对庄园历史的探究实现"穿越",表现工业化进程、西欧革命和战争对贵族社会的冲击,借以反思19世纪以来的现代化进程,同时展现当代人对昔日美好时光的怀念与追忆,从而使剧作与以往的社会批判和道德谴责之作判然有别,在思想与艺术上实现了对先贤时俊的超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斯托帕德 阿卡狄亚 衰落 反思现代化
原文传递
论斯托帕德剧作《真实》中的“真实”演绎
14
作者 毕凤珊 《当代外国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63-69,共7页
汤姆·斯托帕德剧作《真实》从创作的真实、爱情的真实、语言的真实三个维度,采用'戏'与'戏中戏'的双向互动、相似情节的交叉复现、话语权力的反复争斗等艺术手法,再现了'真实'的不确定性和多变性,引发观众... 汤姆·斯托帕德剧作《真实》从创作的真实、爱情的真实、语言的真实三个维度,采用'戏'与'戏中戏'的双向互动、相似情节的交叉复现、话语权力的反复争斗等艺术手法,再现了'真实'的不确定性和多变性,引发观众对'真实'唯一性、必然性、绝对性等威权话语的怀疑和思考,构成剧作的持久张力,揭示了'真实'的本来面目:在表象与内在、道德与非道德之间,没有截然的区分,只有相互勾连、变幻莫测的话语陈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汤姆·斯托帕德 《真实》 戏中戏 情节复现 话语威权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