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徐州土山二号汉墓中白灰材料的科学研究
1
作者 李婷 王茜蔓 +5 位作者 贺康特 刘妍 杨富巍 鹿瑞聪 赵晓伟 张坤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661-1667,共7页
徐州土山二号墓是近年来发掘的一座重要的东汉早期诸侯王级墓葬,并成功入选2020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该墓葬属于砖室墓,墓葬中多处、大量使用白灰的情况为同时期墓葬中所罕见,代表着当时高度发达的白灰生产和应用的工艺水平。白灰... 徐州土山二号墓是近年来发掘的一座重要的东汉早期诸侯王级墓葬,并成功入选2020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该墓葬属于砖室墓,墓葬中多处、大量使用白灰的情况为同时期墓葬中所罕见,代表着当时高度发达的白灰生产和应用的工艺水平。白灰是中国古代应用最为广泛的胶凝材料之一,但目前针对它的科学研究仍存在着较大的空白。为深入探究土山二号白灰的成分和功用,对该墓中白灰的使用情况进行了调查,并利用X射线衍射分析(XR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FTIR)、热重-差示扫描量热分析(TG-DSC)、扫描电镜显微观察(SEM)、碘淀粉实验和多孔材密度、孔隙率、吸水率测试、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XRF)等多种技术手段对各类白灰样品进行了分析测试。研究结果显示,土山二号墓中的所有白灰样品均由天然石灰石经人工煅烧后生成,且没有添加骨料成分,反映出汉代时古人烧制石灰的工艺已经十分纯熟;白灰的原材料都来源于利用徐州本地青石类高钙天然材料烧制的石灰,碳酸钙含量到达了85%以上,说明当时在煅烧石灰时已经具有优选原材料的意识;石灰在墓中具有多种用途,包括墓室砖石墙体的砌筑灰浆、墓室踢脚线和顶券的装饰抹灰及棺内墓主尸身下防腐吸潮的衬灰等,说明当时人们已经对石灰的性质有了相当的了解并能够将之善加利用;样品由于与外界自然环境接触,发生了明显的侵蚀和风化,亟需进行加固保护处理。该研究对于了解中国东汉时期古人对石灰性能的认识及其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等科技文明发展状况具有重要意义,也为后续相关文物的保护提供了科学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山汉墓 白灰 分析测试 科学研究
下载PDF
马山楚墓N10绵袍的形制结构考释与数字化复原
2
作者 黄杰 齐志家 《武汉纺织大学学报》 2024年第4期3-12,共10页
为研究楚国典型服装的形制结构、制衣技术和成因,文章以江陵马山一号楚墓出土的凤鸟浅黄绢面绵袍(N10)为样本,基于发掘报告记载信息,结合同期图像、人俑、当期社会经济因素,分析了其裁剪方式、形制结构、布幅情况和成因,并将数据分析结... 为研究楚国典型服装的形制结构、制衣技术和成因,文章以江陵马山一号楚墓出土的凤鸟浅黄绢面绵袍(N10)为样本,基于发掘报告记载信息,结合同期图像、人俑、当期社会经济因素,分析了其裁剪方式、形制结构、布幅情况和成因,并将数据分析结果导入CLO3D软件,再现了楚人虚拟着装形象。研究发现:1)N10绵袍在形制上遵循“中轴对称”的造物规律,以人体中线为基准,左右对称制成。2)服装结构上有“多样裁片”“多种纱向”“多功能隐领”的设计巧思,是服装审美与服装功能综合考量的结果。3)造型比例上呈现“腰线低至髋部”的纤直审美取向,与宽领相映,塑造长背平肩的仪态之美。4)纹样布局彰显了中国传统服饰中“藏礼于器”的制衣理念,在行礼时将袖身纹样正向示于他人。5)布幅尺度与社会经济制度、实物裁片密切相关。先秦裁制信息记载不详,但裁片排料实验表明,N10适用的布幅有二尺二寸下的秦大尺(60.8cm)和二尺五寸下的周大尺(61.6cm)、秦大尺(69.1cm),也关照了秦统一尺制之前社会流通尺度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山楚墓 凤鸟花卉纹绣浅黄绢面绵袍 形制结构研究 数字化复原
下载PDF
发挥兵学圣典出土地独特优势积极推动孙子兵学文化走向大众
3
作者 孙波 秦焦阳 《孙子研究》 2023年第3期121-125,共5页
临沂银雀山汉墓竹简是孙子兵学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普及兵学文化的重要教材。多年来,临沂银雀山汉墓竹简博物馆以推动孙子兵学文化走向大众为己任,筑牢业务基础,举办高水平学术活动;打造精品展览,建立兵学文化与人民群众的链接媒介;推... 临沂银雀山汉墓竹简是孙子兵学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普及兵学文化的重要教材。多年来,临沂银雀山汉墓竹简博物馆以推动孙子兵学文化走向大众为己任,筑牢业务基础,举办高水平学术活动;打造精品展览,建立兵学文化与人民群众的链接媒介;推动文创研发,让观众把兵学文化“带回家”;大力开展社教活动,推动文化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取得显著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雀山汉墓竹简 兵学文化研究传播 大众化
下载PDF
《魏晋十六国河西镇墓文、墓券整理研究》未收河西墓葬文献辑补
4
作者 魏军刚 《吐鲁番学研究》 2023年第2期62-74,154,155,共15页
贾小军、武鑫《魏晋十六国河西镇墓文、墓券整理研究》搜集整理2017年以前甘肃河西、青海西宁和新疆吐鲁番地区发现的魏晋十六国镇墓文、墓券等墓葬文献129件,2022年第2次印刷时补入2014—2016年敦煌佛爷庙湾—新店台墓群新发现的65件... 贾小军、武鑫《魏晋十六国河西镇墓文、墓券整理研究》搜集整理2017年以前甘肃河西、青海西宁和新疆吐鲁番地区发现的魏晋十六国镇墓文、墓券等墓葬文献129件,2022年第2次印刷时补入2014—2016年敦煌佛爷庙湾—新店台墓群新发现的65件镇墓文,总计194件,是目前河西魏晋十六国墓葬文献整理研究的重要著作。依该书上卷《魏晋十六国河西镇墓文、墓券汇编》体例,增补遗漏或新近公布未及收入的河西出土镇墓文、衣物疏、墓券、棺板题记和砖铭等各类墓葬文献19件,进行文献移录、释读断句、文字校补和著录说明。为研究魏晋十六国时期河西地区民众生活、宗教信仰、丧葬观念、纪年变化、家族演变及基层行政组织沿革等提供重要的史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魏晋十六国河西镇墓文、墓券整理研究》 河西墓葬文献 整理补充
下载PDF
关于都兰县热水乡血渭一号大墓的族属与年代
5
作者 许新国(著) 叶西卓玛(译) 《攀登(藏文版)》 2023年第3期107-114,共8页
热水墓群位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都兰县热水乡境内,1982年考古发现并得名。学术界对于青海都兰热水墓群之热水乡血渭一号大墓的族属与年代的研究一直存在争议。通过热水乡血渭一号墓的科学发掘,确认该墓为热水墓群发现结构最完... 热水墓群位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都兰县热水乡境内,1982年考古发现并得名。学术界对于青海都兰热水墓群之热水乡血渭一号大墓的族属与年代的研究一直存在争议。通过热水乡血渭一号墓的科学发掘,确认该墓为热水墓群发现结构最完整、体系最清晰、墓室最复杂的高等级墓葬,是热水墓群墓葬考古研究的重要发现。其中第2号陪葬墓中出土的古藏文木简残件、壁画、彩棺等信息表明,该大墓的族属应为吐蕃,关于木简上文字的内容与年代等,有待进一步考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都兰热水一号墓 考古研究 族属 吐蕃
下载PDF
北魏洛阳时代墓葬的发现与研究述评 被引量:7
6
作者 倪润安 《许昌学院学报》 CAS 2010年第3期45-49,共5页
"北魏洛阳时代"是中国历史发展的重要时期,作为反映北魏社会信息载体的已发掘的墓葬资料,多分布在豫、晋、蒙、冀、鲁、陕、甘地区。中外学者从其墓地制度、墓葬形制、墓葬图像、随葬品等方面进行了多层次、多角度的研究,取... "北魏洛阳时代"是中国历史发展的重要时期,作为反映北魏社会信息载体的已发掘的墓葬资料,多分布在豫、晋、蒙、冀、鲁、陕、甘地区。中外学者从其墓地制度、墓葬形制、墓葬图像、随葬品等方面进行了多层次、多角度的研究,取得了较多的研究成果,为探索洛阳时代的历史原貌提供了丰富的历史资料。但在一些主要问题的认识上,也还存在着视点相同、思考模式同一化等问题,变换视角,重视细节,应是未来研究中需要强化的着力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魏洛阳时代 墓葬考古 研究特点
下载PDF
天长西汉墓出土部分金属器的研究 被引量:11
7
作者 晏德付 秦颍 +1 位作者 陈茜 张中云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56-61,共6页
采用科学技术手段对安徽天长三角圩西汉墓出土的部分铜器和铁器样品进行检测分析。XRD物相分析显示,青铜器及铁器表面锈蚀均为无害锈,可予以保留;XRF成分分析结果表明,三件青铜容器一件为锡青铜,两件为铅锡青铜;金相显微镜结合扫面电镜... 采用科学技术手段对安徽天长三角圩西汉墓出土的部分铜器和铁器样品进行检测分析。XRD物相分析显示,青铜器及铁器表面锈蚀均为无害锈,可予以保留;XRF成分分析结果表明,三件青铜容器一件为锡青铜,两件为铅锡青铜;金相显微镜结合扫面电镜观察可知,三件青铜样品均为热锻而成,组织均匀,铁剑材质为铸铁脱碳钢,铁釜为白口铁铸造而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汉墓 天长 青铜容器 铁器 研究
下载PDF
霍去病墓及其石雕研究的回顾及思考 被引量:9
8
作者 沈琍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0-66,共7页
This article conducts a review of research on the Huo Qubingtomb and sculptures affiliated to this burial during last century.To be more specific,this review covers studies from the initial archaeological investigatio... This article conducts a review of research on the Huo Qubingtomb and sculptures affiliated to this burial during last century.To be more specific,this review covers studies from the initial archaeological investigations and naming of sculptures to later researches and concepts like designs,themes,factors in fashion,characteristics of styles and cultural backgroun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霍去病墓 石雕 百年 研究 回顾
下载PDF
浅谈区域性汉墓的考古学研究——以徐州地区汉墓为例 被引量:3
9
作者 刘尊志 《南方文物》 2010年第4期133-137,共5页
我国的汉代墓葬分布区域广,发现数量多,已经具备了进行区域性研究的条件。进行汉代墓葬的区域性研究,既要作基础性的研究,又要在基础性研究之上作相关社会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坚持正确的理论和方法,这样才能做到对区域性墓葬的全面研究... 我国的汉代墓葬分布区域广,发现数量多,已经具备了进行区域性研究的条件。进行汉代墓葬的区域性研究,既要作基础性的研究,又要在基础性研究之上作相关社会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坚持正确的理论和方法,这样才能做到对区域性墓葬的全面研究。汉代墓葬的区域性研究可以推进整个汉代墓葬的综合性研究,进而达到我们进行墓葬考古学研究的最终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代 墓葬 区域性 考古学研究
下载PDF
江苏盱眙大云山1号墓出土西汉编钟的复制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王子初 李明安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98-110,共13页
文章记述了2009年江苏盱眙大云山1号汉墓(江都易王刘非墓)出土编钟的复制研究全过程。这套编钟是继1983年广州象岗山南越王墓、2000年山东济南章丘洛庄汉墓以后又一套规制完整的西汉编钟。编钟的形制及构造具有西汉编钟的典型特征;内腔... 文章记述了2009年江苏盱眙大云山1号汉墓(江都易王刘非墓)出土编钟的复制研究全过程。这套编钟是继1983年广州象岗山南越王墓、2000年山东济南章丘洛庄汉墓以后又一套规制完整的西汉编钟。编钟的形制及构造具有西汉编钟的典型特征;内腔的调音刻凿及焊补遗迹,对研究失传的中国青铜乐钟双音铸调技术,有着重大的历史意义;编钟配有云龙纹缕空透雕鎏金青铜饰件的簨簴,构思巧妙,为史上仅见。全面复制编钟及其簨簴,对研究编钟乐器自身及其音律、科技和铸造工艺乃至西汉礼乐制度和社会音乐生活等,具有显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艺术 音乐考古 刘非墓 出土编钟 复制研究 艺术造型
下载PDF
张良祠庙与墓地考 被引量:1
11
作者 杨东晨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3年第3期5-7,共3页
被汉高祖称为“三杰”之一的张良,他功成名就后,没有接受汉高祖三万户的封爵,只求改封为食邑只有五千户的留侯。高祖驾崩后,他不理政事,一心学道,“仙踪”几乎遍于名山大川,但因其淡泊名利,遗迹留世的甚少,葬地更是渺茫。经考证其墓葬... 被汉高祖称为“三杰”之一的张良,他功成名就后,没有接受汉高祖三万户的封爵,只求改封为食邑只有五千户的留侯。高祖驾崩后,他不理政事,一心学道,“仙踪”几乎遍于名山大川,但因其淡泊名利,遗迹留世的甚少,葬地更是渺茫。经考证其墓葬在今陕西省咸阳市渭城区窑店镇三义村东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良 祠庙 墓地 考证
下载PDF
新疆木垒县菜子沟古墓出土石印考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树辉 《新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75-77,共3页
新疆木垒县菜子沟古墓出土的两枚石印为乌古斯部族屠各(Tygεr)部落的印记,墓主为乌古斯部族屠各(Tygεr)部落的首领。该墓的年代约在公元前100年前后。
关键词 菜子沟古墓 石印 考证 屠名部落 木垒县
下载PDF
乾陵“六十一藩臣像”衔名订补 被引量:3
13
作者 张鸿杰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3年第3期8-11,共4页
乾陵内阙门内的六十一尊石像中,有三十六尊的衔名基本上得到确认,其余二十五尊因文字漫漶和石刻残缺,成为无名石像。对现有文献资料进行了分析考证,增补了二十五尊无名石像的衔名。
关键词 乾陵石像 衔名增补 考证
下载PDF
关于中小型汉墓研究的思考
14
作者 韩国河 朱津 《文博》 2015年第3期28-32,共5页
随着中小型汉墓资料的日益丰富,其研究思路和体系需要拓展和创新。研究广度方面,汉墓的分区研究需要完善,要用更广阔的视野进行对比研究;研究高度方面,需要对中小型汉墓进一步解读,上升至对社会制度和历史发展规律的探讨;研究深度方面,... 随着中小型汉墓资料的日益丰富,其研究思路和体系需要拓展和创新。研究广度方面,汉墓的分区研究需要完善,要用更广阔的视野进行对比研究;研究高度方面,需要对中小型汉墓进一步解读,上升至对社会制度和历史发展规律的探讨;研究深度方面,对中小型汉墓的研究需更加细致化,科技分析方法要更多地应用其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型汉墓 研究现状 研究展望
下载PDF
民国“无名艺术史研究”之滥觞:中外学者的汉唐陵墓考察著述论略
15
作者 刘渟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9-24,209,共7页
在中国艺术史学的现代转型中,由学科之分类细化所应运而生的"无名艺术史"研究在民国具有重要的学科体系建构意义和方法论反思价值。本文从中外学者(足立喜六、色伽兰、朱偰、王子云)对汉唐陵墓田野调查的著述中,剖析古代陵墓... 在中国艺术史学的现代转型中,由学科之分类细化所应运而生的"无名艺术史"研究在民国具有重要的学科体系建构意义和方法论反思价值。本文从中外学者(足立喜六、色伽兰、朱偰、王子云)对汉唐陵墓田野调查的著述中,剖析古代陵墓的田野研究对无名艺术史研究草创期而言,在研究范畴、理论与方法、史学体系建构方面的学术贡献,为民国的无名艺术史研究找寻更多的实践案例,以期完善中国艺术史学理论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名艺术史 陵墓研究 田野考察 理论与方法 学术体系
下载PDF
谈谈使用图像类音乐文物资料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以唐代乐俑为例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清雷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2018年第2期9-17,共9页
近年来,图像类音乐文物资料越来越受到学界的重视。但在相关的学术研究中,尚存在着一些问题。首先,图像类音乐文物资料不能直接引用,应先对其进行考辨,否则在研究中就会出现或大或小的失误。其次,在使用图像类音乐文物资料作交叉学科研... 近年来,图像类音乐文物资料越来越受到学界的重视。但在相关的学术研究中,尚存在着一些问题。首先,图像类音乐文物资料不能直接引用,应先对其进行考辨,否则在研究中就会出现或大或小的失误。其次,在使用图像类音乐文物资料作交叉学科研究时,必须全面把握有关考古资料,如墓葬是否被盗,出土的图像类音乐文物资料是否完整等,这是做进一步研究的前提条件。同时,在探讨问题之前,还要掌握相关学科与研究领域的基本概念和理论,避免在研究中出现词不达意、生拉硬套、逻辑错位、削足适履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图像 文物 图像考辨 图像运用 乐俑
下载PDF
喜看楚墓研究的新进展——兼评《长沙楚墓》
17
作者 王世民 《江汉考古》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91-93,79,共4页
本文评述现已发掘的东周列国墓葬中占大多数的楚墓的研究发展情况,特别是最近十多年出版 的河南信阳长台关、淅川下寺,湖北当阳赵家湖、江陵望山、雨台山、九店,以及湖南长沙近郊等7部楚 墓发掘报告的学术价值。其中尤其对2000年出版的... 本文评述现已发掘的东周列国墓葬中占大多数的楚墓的研究发展情况,特别是最近十多年出版 的河南信阳长台关、淅川下寺,湖北当阳赵家湖、江陵望山、雨台山、九店,以及湖南长沙近郊等7部楚 墓发掘报告的学术价值。其中尤其对2000年出版的《长沙楚墓》一书,作了详细的评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周时期 楚墓 研究情况
下载PDF
北魏辛穆墓志铭考释 被引量:7
18
作者 何俊芳 《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1期77-79,共3页
辛穆家族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显赫士族,家族成员十余人均为官清廉,在史书上留下名号。辛穆是其家族中的佼佼者,颇有政绩,其墓志的出土为研究辛氏家族增添了新的实物资料,具有证史、补史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 北魏 辛穆墓志 考释
下载PDF
苞水考释
19
作者 姬兴华 刘栋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第1期127-130,共4页
"苞水"是一条很小的古水道,即今天流经河南、安徽两省于安徽省淮北市濉溪县临涣镇南偏东流入"涣水"的包河,亦即"光增泡绘"所指的"泡水"。"苞水"方位的确定对嵇康墓历史地理方位的确... "苞水"是一条很小的古水道,即今天流经河南、安徽两省于安徽省淮北市濉溪县临涣镇南偏东流入"涣水"的包河,亦即"光增泡绘"所指的"泡水"。"苞水"方位的确定对嵇康墓历史地理方位的确定极为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苞水 嵇康 嵇康墓 考释
下载PDF
长安城郊中小型西汉墓葬的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被引量:4
20
作者 肖健一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48-52,共5页
为了考察长安城郊中小型西汉墓葬研究存在的问题,运用学术史阶段分析与洛阳地区汉墓研究比较等方法,认为长安城郊中小型汉墓研究存在6个方面的问题。20世纪初以来,长安城郊中小型西汉墓葬的研究经历了三个阶段。时至今日,研究题目已涉... 为了考察长安城郊中小型西汉墓葬研究存在的问题,运用学术史阶段分析与洛阳地区汉墓研究比较等方法,认为长安城郊中小型汉墓研究存在6个方面的问题。20世纪初以来,长安城郊中小型西汉墓葬的研究经历了三个阶段。时至今日,研究题目已涉及到西汉墓葬研究的各个主要领域,区域的分期编年体系也已基本建立,但还存在着对早期早段的中小型西汉墓葬文化面貌认识不清、缺乏其演变规律背后的社会、历史、文化原因与周边及其他地区西汉墓葬关系等相关问题的探讨。这些问题的突破需借鉴一些新的研究理论与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安城郊 中小型西汉墓葬 分期编年体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