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长安兴教寺塔玄奘塑像设置时代问题探讨——玄奘图像学考察(二) 被引量:3
1
作者 刘玉权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96-101,共6页
关于长安兴教寺慈恩塔院玄奘墓塔中设置供奉的玄奘塑像的时代问题,有专家学者曾提出"清代说"。近年以来,笔者有幸赴长安兴教寺实地参访,重点对玄奘墓塔底层龛室做初步考察。依据发现的一条直接关系玄奘塑像的修葺题记,认为玄... 关于长安兴教寺慈恩塔院玄奘墓塔中设置供奉的玄奘塑像的时代问题,有专家学者曾提出"清代说"。近年以来,笔者有幸赴长安兴教寺实地参访,重点对玄奘墓塔底层龛室做初步考察。依据发现的一条直接关系玄奘塑像的修葺题记,认为玄奘塑像"清代说"值得商榷,并提出自己的初步见觧,以此求教于有关专家学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兴教寺玄奘墓塔 修葺题记 玄奘塑像 设置时代
下载PDF
真如寺僧人墓塔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汤移平 《设计艺术研究》 2019年第2期14-23,共10页
僧人墓塔是中国重要的佛教文化遗产,它不但记载着佛教的谱系传承、高僧传略和僧葬制度等内容,而且还保存着古代建筑结构和艺术的真实信息。以实地勘查和测绘为基础,概述墓塔的历史渊源和僧人的塔葬规制,通过对真如寺墓塔的分类,详细阐... 僧人墓塔是中国重要的佛教文化遗产,它不但记载着佛教的谱系传承、高僧传略和僧葬制度等内容,而且还保存着古代建筑结构和艺术的真实信息。以实地勘查和测绘为基础,概述墓塔的历史渊源和僧人的塔葬规制,通过对真如寺墓塔的分类,详细阐述亭阁式、密檐式、覆钵式以及特殊形制墓塔的形态、结构、雕饰等特征,从建筑、宗教、艺术这3个方面探讨真如寺僧人墓塔的研究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如寺 墓塔 亭阁式 覆钵式 “佛头式塔”
下载PDF
潭柘寺塔林分类解读 被引量:1
3
作者 方子琪 许政 《建筑与文化》 2016年第3期88-89,共2页
"塔林"为佛教寺院历代高僧的墓塔集成。潭柘寺塔林历史悠久,形制、雕刻、材料与技术的更迭都映射出时代的建造特征,对研究我国不同时期塔林乃至佛塔特征、塔林建造技术与风格乃至审美历程更迭,都具有重要的研究参考价值。本... "塔林"为佛教寺院历代高僧的墓塔集成。潭柘寺塔林历史悠久,形制、雕刻、材料与技术的更迭都映射出时代的建造特征,对研究我国不同时期塔林乃至佛塔特征、塔林建造技术与风格乃至审美历程更迭,都具有重要的研究参考价值。本文从墓塔类型着手,系统分析潭柘寺塔林的建造特征,以丰富潭柘寺塔林的研究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林 潭柘寺塔林 墓塔类型 建造特征
下载PDF
文本与图像的佛教身份双重构建——以安阳宝山灵泉寺唐代初期的塔铭与墓塔为例
4
作者 孙雯 《唐都学刊》 2019年第2期11-16,共6页
源自印度的佛塔从公元6世纪开始在中国逐渐形成了打破圣凡界限被广泛接受的塔葬习俗。从刻于墓塔上的文字——塔铭与墓塔上的造像来探究宝山塔林形成背后所体现的死后世界观,可以看出不同于广泛存在于石窟寺中的佛教造像,河南安阳宝山... 源自印度的佛塔从公元6世纪开始在中国逐渐形成了打破圣凡界限被广泛接受的塔葬习俗。从刻于墓塔上的文字——塔铭与墓塔上的造像来探究宝山塔林形成背后所体现的死后世界观,可以看出不同于广泛存在于石窟寺中的佛教造像,河南安阳宝山塔林中的造像因墓塔主身份不同而带有鲜明的身份色彩,佛像与俗人造像并存。这些同时刻有图像与文字的塔形龛是墓塔主身份的象征,既是对其生前所修功德的认可,也是表现其虔诚佛教观在死后的延续。在这里,"塔"不再是佛陀或者圣徒的专属神圣化象征符号,而是普通僧众乃至俗人可以实现死后解脱成佛的理想空间象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初期 安阳 宝山灵泉寺 像塔铭 墓塔造像 佛教身份
下载PDF
北京大渠墓葬出土彩绘陶楼烧制和成型工艺分析
5
作者 温婧琦 刘乃涛 +2 位作者 贺翔 InHee Go 郭宏 《石窟与土遗址保护研究》 2023年第1期43-56,共14页
北京大渠墓葬出土彩绘陶楼质地精良,是反映汉代北京地区物质文化特征的珍贵资料,具有重要研究价值。本研究采用差热-热重(DSC-TG)、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热膨胀(DIL)等方法对北京大渠墓葬出土的彩绘陶残片进行分析,进而对陶器的... 北京大渠墓葬出土彩绘陶楼质地精良,是反映汉代北京地区物质文化特征的珍贵资料,具有重要研究价值。本研究采用差热-热重(DSC-TG)、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热膨胀(DIL)等方法对北京大渠墓葬出土的彩绘陶残片进行分析,进而对陶器的烧成温度、烧制气氛、成型工艺等技术信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陶楼的烧成温度为950~1100℃,烧制气氛为氧化气氛。成型技艺主要是模塑法,成型特点为组件组装化和制作模块化,标志着汉魏北京地区陶楼生产模式已很成熟。研究成果为研究陶楼制作工艺发展提供新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 大渠墓葬 出土陶楼 烧成温度 成型工艺
原文传递
清代帝陵隆恩殿佛楼陈设考察
6
作者 王彦嘉 《故宫博物院院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03-112,134,135,共12页
清代孝、景二陵隆恩殿陈设遵循明制,以奉祀帝后神牌为主。但自雍正帝泰陵始,与养心殿佛堂装修几乎同时,开始在隆恩殿暖阁中供奉佛尊。乾隆帝更是在其裕陵隆恩殿中专辟东暖阁兴建二层仙楼式佛堂,此法自此成为清代帝陵之惯例。除二次建陵... 清代孝、景二陵隆恩殿陈设遵循明制,以奉祀帝后神牌为主。但自雍正帝泰陵始,与养心殿佛堂装修几乎同时,开始在隆恩殿暖阁中供奉佛尊。乾隆帝更是在其裕陵隆恩殿中专辟东暖阁兴建二层仙楼式佛堂,此法自此成为清代帝陵之惯例。除二次建陵的道光帝慕陵未建佛楼外,共有裕、昌、定、惠、崇五座帝陵和菩陀峪定东陵一座后陵兴建了二层佛楼,每座帝陵佛楼实际上均成为皇帝个人寄托来世生活的什物陈列室和宗教上的精神超度堂。作者利用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清东陵管理处等机构所藏相关档案文献,大致还原了清代数座帝陵佛楼的陈设和布局,为进一步探讨藏传佛教在清代皇室生活中所起到的作用提供史料支撑和研究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帝陵 隆恩殿 佛楼 陈设
原文传递
浙江绍兴兰若寺宋墓仿木斗栱构件复原初步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李松阳 徐怡涛 罗汝鹏 《故宫博物院院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28-47,139,共21页
兰若寺宋墓出土仿木斗栱构件共有三种材等,本文主要介绍最具代表性的40毫米材高构件的复原成果。研究表明,兰若寺仿木斗栱的设计应主要参考了《营造法式》,兼容部分地方形制,并基于材料特性做了灵活处理。该成果对于研究南宋建筑史,填... 兰若寺宋墓出土仿木斗栱构件共有三种材等,本文主要介绍最具代表性的40毫米材高构件的复原成果。研究表明,兰若寺仿木斗栱的设计应主要参考了《营造法式》,兼容部分地方形制,并基于材料特性做了灵活处理。该成果对于研究南宋建筑史,填补南宋官式建筑的空白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墓 阙楼 仿木构 建筑复原 建筑考古
原文传递
郑州华南城二路金代砖雕壁画墓发掘简报
8
作者 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 张家强(领队) +6 位作者 黄富成(发掘/整理/照相) 王延生(发掘) 李曼(绘图/文物保护) 杨远(临摹) 蔡强(照相) 潘寸敏(文物保护) 刘福来(拓片) 《中原文物》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3-18,共6页
2014年8月,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在郑州华南城二路基建工地发掘了一座穹顶六角形金代砖雕壁画墓,由墓道、封门、甬道及墓室组成,墓葬穹顶外形呈塔式结构。墓室穹顶略呈弧形,其下为砖雕斗拱,墓室墙壁壁画为行孝图。墓葬顶的塔式结构为我... 2014年8月,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在郑州华南城二路基建工地发掘了一座穹顶六角形金代砖雕壁画墓,由墓道、封门、甬道及墓室组成,墓葬穹顶外形呈塔式结构。墓室穹顶略呈弧形,其下为砖雕斗拱,墓室墙壁壁画为行孝图。墓葬顶的塔式结构为我们认识这一时期丧葬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代 砖雕壁画墓 塔式结构顶 行孝图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