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山西省临汾市翼城县武池金墓M5发掘简报
1
作者 范文谦(领队) 荆泽健 +5 位作者 李居虎 陈海波 王迎泽(绘图) 刘泽鹏(绘图) 李永敏(摄影) 解宙鹏(摄影) 《草原文物》 2024年第2期45-49,共5页
2004年,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今山西省考古研究院)为配合陵侯高速公路建设,在临汾市翼城县南梁镇武池村北部发掘清理了14座墓葬,其中M5为仿木构单室砖墓,其独特的砌筑方式,造型精美,构思精巧,出土器物7件,整体保存较好。该墓葬的发掘,对同... 2004年,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今山西省考古研究院)为配合陵侯高速公路建设,在临汾市翼城县南梁镇武池村北部发掘清理了14座墓葬,其中M5为仿木构单室砖墓,其独特的砌筑方式,造型精美,构思精巧,出土器物7件,整体保存较好。该墓葬的发掘,对同时期、同类型墓葬的研究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西翼城 武池 金代仿木结构砖室墓
下载PDF
洛阳涧西七里河仿木构砖室墓测绘简报 被引量:3
2
作者 彭明浩 李若水 +3 位作者 莫嘉靖 黄雯兰 杭侃 徐怡涛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45-52,共8页
洛阳涧西七里河仿木构砖室墓于1958年7月发掘,其后搬迁至洛阳古代艺术博物馆进行保护及展示,2013年7月我们对墓室进行了详细测绘,重点记录了墓内仿木构形制及其加工砌筑方式,本文主要就这两方面情况进行具体介绍。在测绘的基础之上,通... 洛阳涧西七里河仿木构砖室墓于1958年7月发掘,其后搬迁至洛阳古代艺术博物馆进行保护及展示,2013年7月我们对墓室进行了详细测绘,重点记录了墓内仿木构形制及其加工砌筑方式,本文主要就这两方面情况进行具体介绍。在测绘的基础之上,通过简要的对比研究,我们初步认为该墓的年代处于宋末金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洛阳七里河 宋金 仿木构砖室墓 加工砌筑方式
下载PDF
甘肃会宁县高陵村元墓发掘简报
3
作者 陈国科 黄飞翔(绘/摄) 王天右(摄) 《考古》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8-65,共8页
2023年5月,甘肃省会宁县中川镇高陵村一村民在建房过程中发现1座古代墓葬(编号M1),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白银市博物馆、会宁县博物馆组织相关人员对该墓葬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墓葬位于高陵村黄湾生产组,北距会宁县城约18.7公里,南距... 2023年5月,甘肃省会宁县中川镇高陵村一村民在建房过程中发现1座古代墓葬(编号M1),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白银市博物馆、会宁县博物馆组织相关人员对该墓葬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墓葬位于高陵村黄湾生产组,北距会宁县城约18.7公里,南距中川镇约3.1公里。该地为较平缓的山前台地,西靠白岔梁,东临中川河(图一)。现将墓葬发掘情况简报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肃会宁县 仿木结构砖室墓 写真木牌 僧人 元代至治元年
原文传递
中原北方宋金时期仿木构砖室墓的营建类型及技法特征刍议
4
作者 俞莉娜 《故宫博物院院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02-117,157,158,共18页
本文关注中原北方宋金时期仿木构砖室墓中的砖作营造系统,从砖雕装饰、砖雕仿木构两方面的加工建造特征出发,将宋金仿木构砖室墓分为以条砖为主、部分模件化和高度模件化三种营建方式,并以桌椅和对坐装饰为例,复原讨论了不同营建方式下... 本文关注中原北方宋金时期仿木构砖室墓中的砖作营造系统,从砖雕装饰、砖雕仿木构两方面的加工建造特征出发,将宋金仿木构砖室墓分为以条砖为主、部分模件化和高度模件化三种营建方式,并以桌椅和对坐装饰为例,复原讨论了不同营建方式下砖室墓的建造工序。作者认为,砖室墓营建方式的差异与其技术传播方式和工匠组织有关。在以条砖为主的营建方式下,砖作技术依赖口诀传播,或体现了北宋小农生产下的兼业活动的历史背景;而在高度模件化的营建方式下,砖作技术转而以摹本的形式传播,是北宋晚期及金代工匠组织形式变化的历史见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金时期 仿木构砖室墓 营造技术 工匠组织
原文传递
河朔地区宋金仿木结构砖室墓文化面貌探析
5
作者 张保卿 《中原文物》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8-106,共9页
河朔地区既是唐代仿木结构砖室墓流行的重要地区,也对宋金时期北方地区墓葬的整体面貌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本文分析了河朔地区宋金仿木结构砖室墓的时代和区域特征,指出其平面形制由圆形向多边形转变、壁面布局由“四分式”向“六(八)分... 河朔地区既是唐代仿木结构砖室墓流行的重要地区,也对宋金时期北方地区墓葬的整体面貌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本文分析了河朔地区宋金仿木结构砖室墓的时代和区域特征,指出其平面形制由圆形向多边形转变、壁面布局由“四分式”向“六(八)分式”转变、题材组合由“假门+家具”向“假门+假门”转变,并探讨这一转型出现的时间节点及其反映的历史背景和文化面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仿木结构砖室墓 壁面布局 河朔 宋金
原文传递
湖北荆州黄山宋墓M338发掘简报
6
作者 陈程 李莉 +2 位作者 刘宏昊(绘图) 肖友红(绘图) 彭巍(摄影)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74-85,共12页
湖北荆州黄山墓地位于湖北省荆州市纪南生态文化旅游区黄山村和澎湖村内。2002年6月至2004年10月,为配合襄荆高速公路荆州段(雨台—长江大桥)连接线建设,荆州博物馆对该墓地进行了考古发掘,共发掘墓葬678座。其中338号宋代仿木结构砖室... 湖北荆州黄山墓地位于湖北省荆州市纪南生态文化旅游区黄山村和澎湖村内。2002年6月至2004年10月,为配合襄荆高速公路荆州段(雨台—长江大桥)连接线建设,荆州博物馆对该墓地进行了考古发掘,共发掘墓葬678座。其中338号宋代仿木结构砖室墓葬,保存较为完整,出土瓷器、金银器、铜器、骨器等10余件器物,包括一件北宋前中期南方地区发现很有限的绞胎瓷碗,另有铜钱一组115枚。根据墓葬形制及出土器物综合判断,黄山M338应为北宋中期墓葬。该墓的发现进一步丰富了我们对南方地区宋代墓葬形制的认识,为研究宋代墓葬制度、葬俗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山墓地 砖室墓 仿木结构 北宋中期
原文传递
熨斗、鐎斗、铫子、流勺——论宋金墓剪熨组合中的长柄有流砖雕
7
作者 袁梦姣 《艺术与设计(理论版)》 2024年第5期128-130,共3页
文章以剪刀、熨斗为主的砖雕组合是宋金仿木构砖室墓的常见题材,作为装饰与门窗、桌椅、衣架等共同构建室内空间。考古报告对组合内的长柄有流砖雕命名各不相同,称熨斗、鐎斗、铫子、流勺,结合文献及实物资料可初步确定该器为用于煎茶... 文章以剪刀、熨斗为主的砖雕组合是宋金仿木构砖室墓的常见题材,作为装饰与门窗、桌椅、衣架等共同构建室内空间。考古报告对组合内的长柄有流砖雕命名各不相同,称熨斗、鐎斗、铫子、流勺,结合文献及实物资料可初步确定该器为用于煎茶的“铫子”。铫子的加入,意味着在墓葬空间中,除剪熨组合外,还存在着一种剪、熨、铫的组合。煎茶之铫子与象征着女红的剪、熨、尺共置一壁,暗示女性也是茶事活动的主体,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仿木构砖室墓 剪熨组合 长柄有流砖雕
原文传递
安徽长丰埠里墓地北宋墓M13、M14发掘简报 被引量:1
8
作者 张义中 徐凤芹 +2 位作者 荆雪绒(线图) 赵瑞娟(线图) 高凡(摄) 《东南文化》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77-87,I0008,I0009,共13页
2019年4月—2020年12月,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单位对长丰下塘镇埠里墓地开展了抢救性考古发掘,实际清理西汉至宋代墓葬15座。两座北宋末期的墓葬M13和M14规模较大,结构特殊,出土器物精美,颇具代表性。M13为带墓道的仿木结构八边形单... 2019年4月—2020年12月,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单位对长丰下塘镇埠里墓地开展了抢救性考古发掘,实际清理西汉至宋代墓葬15座。两座北宋末期的墓葬M13和M14规模较大,结构特殊,出土器物精美,颇具代表性。M13为带墓道的仿木结构八边形单室砖墓,出土了陶器、瓷器、铜器、银器、漆木器和墓志等;M14为带墓道的长方形单室砖墓,墓室外顶部呈龟背状,出土了银器和铜器。这两座墓葬资料为研究安徽江淮地区家族墓葬制度、埋葬习俗、地面建筑形态以及当时的社会形态、文化特征、生活方式等提供了新的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宋 墓葬 八边形单室砖墓 墓志 仿木结构 家族墓地
原文传递
河北广宗县大王村宋代墓葬发掘简报
9
作者 李文艳 李明(文/拍摄) +6 位作者 汤丹捷 李军 李恩玮 张晓坡(拍摄/绘制) 柴宏亮(绘制) 柴新路(绘制) 佳垚(绘制) 《北方文物》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8-50,共13页
2020年3月,广宗县大王村村民在村北清理废弃池塘时发现砖室墓,文物部门立即展开保护工作,共清理北宋时期墓葬5座,其中,M2、M3、M5被早期盗扰,由于封土保护顶部保存较好,砖室破坏严重;M1、M4保存较好,并且砖雕斗拱、正脊颇具唐代遗风,其... 2020年3月,广宗县大王村村民在村北清理废弃池塘时发现砖室墓,文物部门立即展开保护工作,共清理北宋时期墓葬5座,其中,M2、M3、M5被早期盗扰,由于封土保护顶部保存较好,砖室破坏严重;M1、M4保存较好,并且砖雕斗拱、正脊颇具唐代遗风,其为研究邢台一代唐宋时期建筑风格提供了重要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宗县 宋代 砖室墓 仿木砖雕
原文传递
汉代双层木椁墓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索德浩 《东南文化》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07-117,共11页
汉代双层木椁墓可分三型,每一型最早都出现于岭南地区,之后有各自流行地域和演变序列:A型流行于西汉时期的成都地区;B型流行于两汉的岭南地区,以广州地区发现最为密集;C型发现于西汉中晚期的湖北地区。木椁墓的双层结构来源于岭南越人... 汉代双层木椁墓可分三型,每一型最早都出现于岭南地区,之后有各自流行地域和演变序列:A型流行于西汉时期的成都地区;B型流行于两汉的岭南地区,以广州地区发现最为密集;C型发现于西汉中晚期的湖北地区。木椁墓的双层结构来源于岭南越人的架棺墓,是越人架棺习俗与汉式椁墓融合的结果。双层木椁墓的形制还影响到了后来岭南地区的砖室墓。双层木椁墓进入蜀地,其路线很可能是经由夜郎道—僰道再进入成都地区,为岭南与蜀地的文化交流增添了新的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代 双层木椁墓 架棺墓 越人 文化交流
原文传递
高平市汤王头村砖雕壁画墓结构形制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俞莉娜 熊天翼 +1 位作者 李路珂 杨林中 《故宫博物院院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60-71,133,共13页
本文对山西高平汤王头村砖雕壁画墓的结构形制进行分析研究。通过形制特征排比,作者推断该墓年代在金代大定至明昌时期,并认为以其为代表的晋城地区金墓,体现出了仿木构形制与技术沿交通线传播的历史进程。通过实测尺度分析,确认墓主室... 本文对山西高平汤王头村砖雕壁画墓的结构形制进行分析研究。通过形制特征排比,作者推断该墓年代在金代大定至明昌时期,并认为以其为代表的晋城地区金墓,体现出了仿木构形制与技术沿交通线传播的历史进程。通过实测尺度分析,确认墓主室平面、立面采用整尺设计,后室、侧室平面以条砖尺寸为模数性基准。墓室仿木斗栱用预制模件装配而成,主室斗栱表现出明显模拟木构斗栱"材分制"的做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平 砖雕壁画墓 仿木构 形制研究
原文传递
江苏仪征刘集联营1-4号西汉墓发掘简报 被引量:10
12
作者 王晓涛 夏晶 +4 位作者 胡乔 曹骏 刘碧宏 刘勤 杨丽 《东南文化》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4-30,I0001-I0003,共20页
1994年至1997年,扬州博物馆、仪征博物馆筹备办公室在江苏省仪征市刘集镇联营村相继清理了四座西汉早期竖穴土坑木椁墓。四座墓葬出土文物达200多件(组),以釉陶器和漆木器为主,还有少量铜器、玉器。从墓葬分布规律分析,它们应为庙山汉... 1994年至1997年,扬州博物馆、仪征博物馆筹备办公室在江苏省仪征市刘集镇联营村相继清理了四座西汉早期竖穴土坑木椁墓。四座墓葬出土文物达200多件(组),以釉陶器和漆木器为主,还有少量铜器、玉器。从墓葬分布规律分析,它们应为庙山汉墓的陪葬墓群。墓葬之间的差别应与墓主的身份等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仪征 西汉 竖穴土坑木椁墓 庙山汉墓
原文传递
江苏扬州广陵区凯运天地商业广场唐代墓葬群发掘简报 被引量:3
13
作者 刘松林 +1 位作者 刘刚 束家平 《东南文化》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53-67,I0006,共16页
江苏扬州凯运天地商业广场唐代墓葬计91座,其中竖穴土坑墓84座(木棺墓68座、丛葬墓16座),砖室墓7座。墓葬群整体分布不甚规则,局部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即墓向一致,分布集中,似为夫妇合葬墓或家族墓。出土器物种类有陶瓷器、铜器、银器、... 江苏扬州凯运天地商业广场唐代墓葬计91座,其中竖穴土坑墓84座(木棺墓68座、丛葬墓16座),砖室墓7座。墓葬群整体分布不甚规则,局部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即墓向一致,分布集中,似为夫妇合葬墓或家族墓。出土器物种类有陶瓷器、铜器、银器、铁器、漆木器、石器等。以瓷器为大宗。从墓葬形制及随葬品特征来看,这批墓葬时代多为中晚唐,砖室墓等级最高,土坑木棺墓次之,丛葬墓最低,推测墓主人身份依次为中低级官吏或富商大贾、具有一定经济地位的平民及底层平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扬州 唐代 墓葬 土坑木棺墓 砖室墓 丛葬墓
原文传递
河南新乡市公村宋代墓葬发掘简报 被引量:3
14
作者 刘习祥 郭强 +4 位作者 苗常青 张自强 赵蕾 周鹏 王政 《华夏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1-27,共7页
2012年底,新乡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在新乡市红旗区公村东的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新校区二期工程建设区工地上发掘4座仿木结构砖室墓。经现场清理后,共出土遗物15件,有瓷炉、瓷碗、铜簪及12枚铜钱等。根据墓葬形制和出土器物的特征分析,该... 2012年底,新乡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在新乡市红旗区公村东的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新校区二期工程建设区工地上发掘4座仿木结构砖室墓。经现场清理后,共出土遗物15件,有瓷炉、瓷碗、铜簪及12枚铜钱等。根据墓葬形制和出土器物的特征分析,该墓地的时代应为北宋中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乡市 仿木结构砖室墓 北宋 发掘简报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