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ole of 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 in detection and staging of small bowel carcinoid tumors 被引量:3
1
作者 David Bonekamp Siva P Raman +1 位作者 Karen M Horton Elliot K Fishman 《World Journal of Radiology》 CAS 2015年第9期220-235,共16页
Small-bowel carcinoid tumors are the most common form(42%) of gastrointestinal carcinoids, which by themselves comprise 70% of neuroendocrine tumors. Although primary small bowel neoplasms are overall rare(3%-6% of al... Small-bowel carcinoid tumors are the most common form(42%) of gastrointestinal carcinoids, which by themselves comprise 70% of neuroendocrine tumors. Although primary small bowel neoplasms are overall rare(3%-6% of all gastrointestinal neoplasms), carcinoids still represent the second most common(20%-30%) primary small-bowel malignancy after small bowel adenocarcinoma. Their imaging evaluation is often challenging. State-of-the-art high-resolution multiphasic computed tomography together with advanced postprocessing methods provides an excellent tool for their depiction. The manifold interactive parameter choices however require knowledge of when to use which technique. Here, we discuss the imaging appearance and evaluation of duodenal, jejunal and ileal carcinoid tumors, including the imaging features of the primary tumor, locoregional mesenteric nodal metastases, and distant metastatic disease. A protocol for optimal lesion detection is presented, including the use of computed tomography enterography, volume acquisition, 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 and three-dimensional mapping. Imaging findings are illustrated with a series of challenging cases which illustrate the spectrum of possible disease in the small bowel and mesentery, the range of possible appearances in the bowel itself on multiphase data and extraluminal findings such as the desmoplastic reaction in mesentery and hypervascular liver metastases. Typical imaging pitfalls and pearls are illustra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mall BOWEL CARCINOID MULTIDETECTOR COMPUTED tomog
下载PDF
Adaptive hp finite element method for fluorescence molecular tomography with simplified spherical harmonics approximation 被引量:4
2
作者 Hongbo Guo Yuqing Hou +3 位作者 Xiaowei He Jingjing Yu Jingxing Cheng Xin Pu 《Journal of Innovative Optical Health Sciences》 SCIE EI CAS 2014年第2期70-81,共12页
Recently,the simplified spherical harmonics equations(SP)model has at tracted much att entionin modeling the light propagation in small tissue ggeometriesat visible and near-infrared wave-leng ths.In this paper,we rep... Recently,the simplified spherical harmonics equations(SP)model has at tracted much att entionin modeling the light propagation in small tissue ggeometriesat visible and near-infrared wave-leng ths.In this paper,we report an eficient numerical method for fluorescence moleeular tom-ography(FMT)that combines the advantage of SP model and adaptive hp finite elementmethod(hp-FEM).For purposes of comparison,hp-FEM and h-FEM are,respectively applied tothe reconstruction pro cess with diffusion approximation and SPs model.Simulation experiments on a 3D digital mouse atlas and physical experiments on a phantom are designed to evaluate thereconstruction methods in terms of the location and the reconstructed fluorescent yield.Theexperimental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hp-FEM with SPy model,yield more accurate results thanh-FEM with difusion approximation model does.The phantom experiments show the potentialand feasibility of the proposed approach in FMT applic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luorescence molecular tomog maphy simplified spherical harmonics equations reconstruction adaptive finite element method.
下载PDF
螺距对下肢CTA辐射剂量与图像质量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20
3
作者 涂永波 兰永树 +3 位作者 舒健 程广金 唐烨真 唐光才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00-303,共4页
目的探讨MSCT螺距对下肢CTA辐射剂量与图像质量的影响。资料与方法收集临床拟诊为下肢动脉疾病的患者60例,按不同螺距随机分成3组进行扫描,A组:1.375;B组:0.984;C组:0.516。扫描结束后记录CT容积剂量指数(CTDIvol)、剂量长度乘积(DLP)。... 目的探讨MSCT螺距对下肢CTA辐射剂量与图像质量的影响。资料与方法收集临床拟诊为下肢动脉疾病的患者60例,按不同螺距随机分成3组进行扫描,A组:1.375;B组:0.984;C组:0.516。扫描结束后记录CT容积剂量指数(CTDIvol)、剂量长度乘积(DLP)。对3种螺距扫描的图像质量、辐射剂量和扫描总时间(To-time)采用方差检验(F)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A、B、C3组单次扫描CT剂量加权指数分别是14.94mGy、20.87mGy、39.83mGy;DLP分别为1698.75±74.78mGy/cm、2331.87±62.62mGy/cm、4485.69±205.00mGy/cm,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辐射剂量最低,C组辐射剂量最高。3种螺距扫描所获得的图像质量评分分别是3.55±0.40、3.67±0.28、3.66±0.3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扫描总时间分别是12.34±0.54、17.04±0.44、32.78±1.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螺距扫描所用时间最短。结论采用螺距为1.375的扫描可减少病人的辐射剂量,且图象质量较好,可满足临床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 辐射剂量 图像质量 血管造影术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下载PDF
经皮椎体成型术携带药物介入治疗椎体转移瘤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蔡宏懿 刘晓东 +3 位作者 曹慧萍 王小琦 张志勇 董信春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88-493,共6页
背景与目的:脊柱转移是癌症晚期患者的主要表现之一,现有的治疗方法较多但效果不佳。本研究旨在探讨经皮椎体成型术(percutaneousvertebroplasty,PVP)联合化疗药治疗椎体转移瘤的价值。方法:75例椎体转移瘤患者,其中39例43个椎体在CT定... 背景与目的:脊柱转移是癌症晚期患者的主要表现之一,现有的治疗方法较多但效果不佳。本研究旨在探讨经皮椎体成型术(percutaneousvertebroplasty,PVP)联合化疗药治疗椎体转移瘤的价值。方法:75例椎体转移瘤患者,其中39例43个椎体在CT定位下行PVP联合化疗药治疗(vertebroplastycombinedchemotherapy,VPCC),36例39个椎体行单纯PVP治疗(percutaneousvertebroplastyonly,VP)。通过疼痛调查表和定期随访观察疗效和并发症。结果:VPCC组有效率为93.0%,完全缓解率为25.6%;VP组有效率为74.4%,完全缓解率为10.3%。VPCC组主要术后并发症和不良反应为术后短时间疼痛加重。结论:PVP治疗椎体转移瘤可起到止痛和加固椎体的局部治疗作用,骨水泥中加入化疗药可提高PVP的短期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柞体转移瘤 椎体成型术 介入 体层摄影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和血清肿瘤标志物对胃癌术前评估的价值 被引量:12
5
作者 严超 朱正纲 +5 位作者 燕敏 陈克敏 陈军 刘炳亚 尹浩然 林言箴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0期3194-3203,共10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spiral CT,MSCT)和血清肿瘤标志物对胃癌术前评估的价值.方法:对220例活检证实的胃癌患者术前行MSCT检查,并将其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同时,术前检测该220例患者血清中肿瘤标志物CA125,CA19-9,CA72-4...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spiral CT,MSCT)和血清肿瘤标志物对胃癌术前评估的价值.方法:对220例活检证实的胃癌患者术前行MSCT检查,并将其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同时,术前检测该220例患者血清中肿瘤标志物CA125,CA19-9,CA72-4,CEA和AFP的水平,并分析其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MSCT对胃癌T和N分期的判断准确率分别为78.64%和74.09%,对胃癌远处转移判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率分别为65.63%,99.47%和94.55%,对胃癌肝脏、腹膜和远处淋巴结转移判断的敏感度及TNM分期和可切除性的判断准确率分别为83.33%,33.33%和78.57%,58.54%和91.36%.采用ROC分析评价时,血清CA125对胃癌浸润深度、远处转移、腹膜转移和TNM分期判断的准确率均较高,血清CA19-9对胃癌可切除性判断的准确率较高,血清CA72-4对胃癌腹膜转移和远处淋巴结转移判断的准确率均较高.当10μg/L和11μg/L分别作为血清CEA和AFP的临界值时,血清CEA水平与患者性别、胃癌最大径、组织学类型、浸润深度、远处转移、远处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密切相关,但血清AFP水平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部位、肿瘤最大径、组织学类型、浸润深度、转移、TNM分期和可切除性均无关.结论:多层螺旋CT和血清肿瘤标志物CA125,CA19-9,CA72-4和CEA对胃癌术前评估具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但血清AFP对胃癌术前评估的价值有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体层摄影术 多层螺旋CT 肿瘤标志物 术前评估
下载PDF
螺旋CT与MRI评价鼻咽癌颅底侵犯 被引量:39
6
作者 谢传淼 梁碧玲 +7 位作者 吴沛宏 郑列 阮超美 李立 莫运仙 钟锐 陈勇新 林浩皋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729-733,共5页
背景与目的:随着螺旋CT与MRI的普遍应用,研究哪种方法对鼻咽癌发生颅底侵犯的诊断更有价值,是临床上亟待解决的问题。本研究拟探讨用CT与MRI诊断鼻咽癌颅底侵犯的价值。方法:选取1993年8月~2001年9月经病理证实为鼻咽癌的患者61例,全... 背景与目的:随着螺旋CT与MRI的普遍应用,研究哪种方法对鼻咽癌发生颅底侵犯的诊断更有价值,是临床上亟待解决的问题。本研究拟探讨用CT与MRI诊断鼻咽癌颅底侵犯的价值。方法:选取1993年8月~2001年9月经病理证实为鼻咽癌的患者61例,全组患者治疗前均行螺旋CT及MRI检查。此外,螺旋CT薄层扫描三维重建8例。CT扫描采用ElscientCTTwinFlash,常规横断面平扫,部分加冠状面扫描,13例加增强扫描。MRI扫描采用PhilipsT5-Ⅱ型0.5Tesla超导成像系统,标准头部正交线圈。常规SE序列,扫描方向为横断面、矢状面和冠状面,扫描范围由鞍上池至第二颈椎下缘水平,61例中55例患者进行增强扫描。结果:CT发现颅底骨质侵犯17例,MRI扫描发现颅底侵犯26例,其中6例MRI扫描发现斜坡、翼突基底部和蝶骨基底部早期的骨髓浸润,而CT检查未见有这些部位的骨质破坏,另外3例MRI见肿瘤沿三叉神经向颅内侵犯,而CT未见明确的卵圆孔破坏。结论:CT与MRI均可显示鼻咽癌通过破坏骨质侵犯颅底,也可以通过自然孔道进入颅内。MRI较CT对颅底骨质破坏的检出更敏感,MRI可以发现肿瘤沿三叉神经向颅内侵犯,而卵圆孔没有骨质破坏。MRI较CT可以更准确地界定肿瘤的侵犯范围;螺旋CT薄层三维重建,可以较为直观地显示病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CT MRI 评价 鼻咽癌 颅底侵犯
下载PDF
冠心病药物涂层支架置入后再内皮化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罗明华 关怀敏 +5 位作者 解金红 陈玉善 王贺 邱承杰 董文杰 宗永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724-727,共4页
目的:探索冠心病患者药物涂层支架(drug-eluting stents,DES)置入1年后冠状动脉再内皮化特点,为术后双联抗血小板时程的制定提供临床参考。方法:入选我院2013年1月至2015年4月入院的冠心病支架置入后1年的患者,进行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检... 目的:探索冠心病患者药物涂层支架(drug-eluting stents,DES)置入1年后冠状动脉再内皮化特点,为术后双联抗血小板时程的制定提供临床参考。方法:入选我院2013年1月至2015年4月入院的冠心病支架置入后1年的患者,进行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检查的患者纳入本研究,观察支架置入处新生内膜增殖厚度,支架小梁内膜覆盖率等,考察药物涂层支架置入再内皮化的特点。结果:43例患者中的48枚支架,内膜覆盖率90.70%。轻/中/重内膜增殖程度的比例分别为19.92%、37.55%、42.53%。亚组分析,糖尿病组较非糖尿病组以及临床诊断为ACS者较稳定型心绞痛者内膜覆盖率更高,增生程度重。结论:DES置入1年后,绝大多数支架梁被内膜覆盖,但仍存在内皮化不全现象;糖尿病与急性冠脉综合征可能是影响内皮化进程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药物涂层支架 内皮化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 糖尿病 急性冠脉综合征
下载PDF
甲型H1N1流感肺炎的多层螺旋CT表现及动态变化观察 被引量:14
8
作者 杨燕 郑继坤 +3 位作者 孟娴 李国晖 范云 马丽丹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 2016年第4期325-327,共3页
目的探讨甲型H1N1流感肺炎的胸部影像学征象及治疗前后动态变化。方法对21例确诊甲型H1N1流感患者进行多层螺旋CT(MSCT)扫描(含HRCT)回顾性分析、观察病变的影像学特点及治疗前后相关动态变化。结果甲型H1N1流感胸部CT表现及动态变化特... 目的探讨甲型H1N1流感肺炎的胸部影像学征象及治疗前后动态变化。方法对21例确诊甲型H1N1流感患者进行多层螺旋CT(MSCT)扫描(含HRCT)回顾性分析、观察病变的影像学特点及治疗前后相关动态变化。结果甲型H1N1流感胸部CT表现及动态变化特点:1磨玻璃密度影和肺实变密度影,也可为间质性病变、小结节等,主要沿支气管血管中心肺区和(或)胸膜下区分布。2病变以两肺散在分布为主,单侧分布以下肺分布显著。3发展规律:早期,多为肺内局灶性实变影;进展期,病变融合呈散在多发的实变影,肺门部融合多;恢复期,以肺间质改变为主。结论甲型H1N1流感肺炎的胸部CT表现有一定特征性,影像学检查与诊断仍是甲型H1N1流感肺炎的临床诊断、疗效评价、预后分析以及鉴别诊断的重要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感病毒A型 H1N1亚型 肺炎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茎突舌骨韧带骨化致茎突综合征治愈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赵玮 张志强 +2 位作者 顾朝辉 李俊欣 胡雁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CSCD 2013年第8期439-440,共2页
茎突综合征是1937年Eagle提出的因茎突过长和(或)方位、形态异常导致的周围血管、神经或其他组织受刺激引起的咽部不适,包括咽部异物感、咽痛、反射性耳痛及头颈痛等症状的一组综合征。临床上由于茎突过长或者方位异常引起的茎突综... 茎突综合征是1937年Eagle提出的因茎突过长和(或)方位、形态异常导致的周围血管、神经或其他组织受刺激引起的咽部不适,包括咽部异物感、咽痛、反射性耳痛及头颈痛等症状的一组综合征。临床上由于茎突过长或者方位异常引起的茎突综合征并不少见,但由于茎突舌骨韧带骨化致茎突综合征并不多见,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tomog raphy X—Ray Computed) 外科手术(Su rgical Procedures Operative) 茎突过长(elongated styloid process)
下载PDF
急性颅脑外伤CT分型的临床应用探讨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克 李扬彬 +4 位作者 黄兆民 谭理连 梁彤杰 江金带 唐志伟 《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 2004年第3期140-142,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颅脑外伤CT分型与临床(GCS)、预后(GOS)的相关性。方法对107例急性颅脑外伤的CT扫描结果进行分型,并将分型与临床、预后进行统计学相关分析。结果CT分型与临床(GCS)、预后(GOS)呈负相关。结论CT分型与临床、预后间有明显相... 目的探讨急性颅脑外伤CT分型与临床(GCS)、预后(GOS)的相关性。方法对107例急性颅脑外伤的CT扫描结果进行分型,并将分型与临床、预后进行统计学相关分析。结果CT分型与临床(GCS)、预后(GOS)呈负相关。结论CT分型与临床、预后间有明显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分型 急性颅脑外伤 临床应用 预后 GOS GCS 相关性 CT扫描 统计学 相关分析
下载PDF
气肿性肾盂肾炎10例影像学诊断 被引量:7
11
作者 肖芝豹 郭小蓝 +2 位作者 庄儒耀 赖文雄 肖聪勤 《汕头大学医学院学报》 2003年第2期89-90,96,共3页
目的 :分析气肿性肾盂肾炎病人的影像学表现 ,评价各种检查方法的优缺点 ,选择最敏感的检查手段。方法 :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 10例气肿性肾盂肾炎 ,分析其腹部平片 (KUB)、静脉尿路造影 (IVP)、B超及CT表现 ,并进行比较。结果 :KUB及IV... 目的 :分析气肿性肾盂肾炎病人的影像学表现 ,评价各种检查方法的优缺点 ,选择最敏感的检查手段。方法 :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 10例气肿性肾盂肾炎 ,分析其腹部平片 (KUB)、静脉尿路造影 (IVP)、B超及CT表现 ,并进行比较。结果 :KUB及IVP诊断率为 4 0 % (4 10 ) ,B超 2 0 % (2 10 ) ,CT 10 0 % (10 10 )。CT特点表现为 :肾区大量气体与残存低密度肾组织并存。结论 :CT是诊断气肿性肾盂肾炎最快捷、准确的检查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肿性肾盂肾炎 影像学诊断 CT 腹部平片
下载PDF
^(201)Tl运动负荷心肌显像、运动负荷心电图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3
12
作者 张金赫 尹吉林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6期589-591,594,共4页
目的:评价201Tl运动负荷心肌灌注显像(MPI),运动负荷心电图(ES-ECG)诊断冠心病(CAD)的临床价值。方法:首先以冠状动脉造影术(CAG)为标准(将冠脉管腔狭窄≥50%定为病变血管),96例做过CAG的患者被分为CAD组(n=55)和非CAD组(n=41)。所有患... 目的:评价201Tl运动负荷心肌灌注显像(MPI),运动负荷心电图(ES-ECG)诊断冠心病(CAD)的临床价值。方法:首先以冠状动脉造影术(CAG)为标准(将冠脉管腔狭窄≥50%定为病变血管),96例做过CAG的患者被分为CAD组(n=55)和非CAD组(n=41)。所有患者均行运动负荷MPI和ES-ECG检查。对比分析运动负荷MPI和ES-ECG诊断CAD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结果:运动负荷MPI和ES-ECG诊断CAD的敏感性分别为0.98、0.82;特异性分别为0.85、0.39;准确性分别为0.92、0.64;阳性预测值分别为0.90、0.64;阴性预测值分别为0.97、0.62。结论:运动负荷MPI与CAG有较好的一致性,而ES-ECG是一种较好的筛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体层摄影术 发射型计算机 单光子 运动试验
下载PDF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
13
作者 湛月娥 王丹 +1 位作者 许蔓春 杨邦兰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06年第4期271-274,共4页
目的了解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对评价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预后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67例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进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检测、临床分度及头部CT检查并进行比较,对其中41例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异常者进行早期干预,随访至1岁,观察脑... 目的了解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对评价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预后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67例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进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检测、临床分度及头部CT检查并进行比较,对其中41例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异常者进行早期干预,随访至1岁,观察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异常患儿的智力发育情况及预后。结果67例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异常率为61.19%(41/67),分别与临床和CT分度相关(χ2=21.660,35.288;均P=0.000);轻、中、重度缺氧缺血性患儿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差异主要表现为Ⅴ波异常(χ2=20.659,27.171;均P=0.000)。脑干听觉诱发电位与头部CT检查比较,其灵敏度为80.00%(40/50),特异度94.12%(16/17),阳性诊断符合率为83.58%(56/67)。经早期干预治疗随访1年后仅23.68%(9/38)患儿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检测呈现异常,主要以Ⅴ波异常为主;DQ值异常者31.58%(12/38),其中9例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异常,临床分度均为重度。结论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是一种无创、经济、灵敏度高、可重复性强的检测方法,可作为缺氧缺血性脑病患者病情判断和预后评估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诱发电位 听觉 脑干脑缺血脑缺氧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婴儿 新生 疾病
下载PDF
脑血管意外后抑郁症量表与CT表现相关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朱广迎 张庆臣 +1 位作者 钱铭辉 吴彩云 《CT理论与应用研究(中英文)》 1994年第3期42-47,共6页
应用ZungDHAMDSCL-90-D调查了98例脑血管意外患者的抑郁心理状态,CT片上观察的指标有AP%、PP%、LY%和病灶部位(皮层或层下)。结果表明:(1)PSD的发生率较高,急性期为43%,慢性期为55%;... 应用ZungDHAMDSCL-90-D调查了98例脑血管意外患者的抑郁心理状态,CT片上观察的指标有AP%、PP%、LY%和病灶部位(皮层或层下)。结果表明:(1)PSD的发生率较高,急性期为43%,慢性期为55%;(2)不论皮层还是皮层下病灶,急性期左半球前部损伤均产生较高的抑郁程度,AP%与抑郁程度呈显著负相关,(3)慢性期患者CT上损伤部位与PSD关系不明显,作者的结论是:PSD量表得分与有一定关系,CT可预测PSD发生的可能性及抑郁程度大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意外 脑血管 意外后抑郁症 CT
下载PDF
飞利浦64排螺旋CT下肢低剂量造影剂血管成像的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么刚 孙健男 +1 位作者 高丽媛 刘影 《牡丹江医学院学报》 2007年第6期30-32,共3页
目的:探讨飞利浦64排螺旋CT低剂量造影剂下肢血管成像的可行性。方法:66例下肢CT血管成像(CTA)分为3组,采用不同的造影剂量:150mL、120mL和80mL。根据原始图像和最大强度投影(MIP)重建图像评价3组下肢动脉显示程度;并测量动脉内造影剂... 目的:探讨飞利浦64排螺旋CT低剂量造影剂下肢血管成像的可行性。方法:66例下肢CT血管成像(CTA)分为3组,采用不同的造影剂量:150mL、120mL和80mL。根据原始图像和最大强度投影(MIP)重建图像评价3组下肢动脉显示程度;并测量动脉内造影剂的浓度。结果:下肢动脉在3组病例中均清晰显示.显示程度评分上3组间无统计学差异。3组动脉内的造影剂浓度均维持在较高的水平,统计学无显著性差异。结论:飞利浦64排螺旋CT下肢血管成像使用低剂量造影剂可以满足临床需要,同时减少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减轻了造影剂对患者身体的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血管造影术 动脉
下载PDF
肝肺综合征所致肺部损害的影像学表现
16
作者 吕维富 张行明 +1 位作者 张正峰 张学彬 《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2年第2期19-22,共4页
目的:探讨肝肺综合征的基本影像学表现规律以指导临床医师诊治这类疾病。方法: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60例和非肝硬化患者200例,摄胸部正、侧位片。其中肝硬化组9例和非肝硬化组14例行肺部CT扫描,比较两组病例的影像学表现特点。结果:肝硬... 目的:探讨肝肺综合征的基本影像学表现规律以指导临床医师诊治这类疾病。方法: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60例和非肝硬化患者200例,摄胸部正、侧位片。其中肝硬化组9例和非肝硬化组14例行肺部CT扫描,比较两组病例的影像学表现特点。结果:肝硬化组肺内网结节阴影、盘状肺不张、肺水肿、肺充血和胸腔积液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肺充血者可在右下肺见到典型网格状改变。CT表现为肺血管杵状扩张或蜂窝状改变。结论:①肝硬化所致肺损害的X线平片表现虽不具有特异性,但结合临床和实验室检查可以大致反映肺部改变的一般影像学表现规律及其病理学基础。②肺部CT检查可以直观地显示肺血管的病理学改变。③强化CT可以排除肺纤维化等间质性疾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肺部损害 放射学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16排螺旋CT在夹层动脉瘤诊断治疗中的价值
17
作者 高丽媛 刘影 《基层医学论坛》 2006年第9期809-810,F0003,共3页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对夹层动脉瘤的诊断价值及临床治疗后效果评估。方法对30例临床疑诊为夹层动脉瘤患者行16排CT胸主动脉至双侧髂动脉增强扫描。结果20例患者动脉成像未见异常,10例明确诊断为夹层动脉瘤,4例经支架植入或腔内隔绝术后2...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对夹层动脉瘤的诊断价值及临床治疗后效果评估。方法对30例临床疑诊为夹层动脉瘤患者行16排CT胸主动脉至双侧髂动脉增强扫描。结果20例患者动脉成像未见异常,10例明确诊断为夹层动脉瘤,4例经支架植入或腔内隔绝术后2周复查,动脉瘤基本消失,4例夹层范围较大者经临床随访,2例死亡。结论16层螺旋CT能够及时准确诊断夹层动脉瘤,并作出明确分型,对于指导治疗及评价治疗效果是一种可靠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夹层动脉瘤
下载PDF
ST/HR斜率与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摄影术心肌灌液显像
18
作者 吕波 邓佑黔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年第4期352-354,共3页
分析了ST/HR斜率对冠心病(CHD)的诊断价值,应用ST/HR斜率计算机自动分析系统与运动介入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摄影术(SPECT)心肌显像同时进行,检测60例临床怀疑CHD患者,并对30例健康正常人进行了ST/HR斜率检测。结果表明:ST/HR斜率与SP... 分析了ST/HR斜率对冠心病(CHD)的诊断价值,应用ST/HR斜率计算机自动分析系统与运动介入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摄影术(SPECT)心肌显像同时进行,检测60例临床怀疑CHD患者,并对30例健康正常人进行了ST/HR斜率检测。结果表明:ST/HR斜率与SPECT心肌显像二者结果有良好的相关性(r=0.58,P<0.005),符合率为80%,SPECT阳性者其斜率值高于SPECT阴性者及正常人群(均P<0.05);若以SPECT为标准,ST/HR斜率与普通运动试验诊断CHD的敏感性分别为81.6%和73.9%(P>0.05),特异性分别为77.3%和45.5%(P<0.05),以正常人为ST/HR斜率与普通运动试验的特异性分别为93.3%和70.0%(P<0.05);SPECT显示2个以上节段心肌缺血者,其斜率值明显高于单一节段缺血者(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HR斜率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 断层摄影术 冠状动脉疾病 运动试验 体层摄影术 发射型计算
下载PDF
中晚期肝癌患者行TACE治疗后CT灌注参数与生存期的相关性分析41例 被引量:2
19
作者 何二霞 聂忠仕 +4 位作者 朱明月 林海锋 王琳 张英辉 李孟森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7期2843-2848,共6页
目的:探讨中晚期肝癌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rans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后观察CT灌注参数与生存期之间的相关性.方法:41例中晚期肝癌患者TACE术后4 wk行CT灌注扫描,计算肝血流量(hepatic blood flow,HBF)、肝血容量(hepatic ... 目的:探讨中晚期肝癌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rans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后观察CT灌注参数与生存期之间的相关性.方法:41例中晚期肝癌患者TACE术后4 wk行CT灌注扫描,计算肝血流量(hepatic blood flow,HBF)、肝血容量(hepatic blood volume,HBV)、平均通过时间(mean transit time,MTT)、肝动脉分数(hepatic artery fraction,HAF)及表面通透性(perfunctory transit,PT)等参数,术后随访患者1-2年的生存期.结果:41例中晚期肝癌患者TACE术后各灌注参数显示碘油沉积区域肝癌组织血流灌注消失;非碘油沉积区域HBF、HBV及M T T等参数分别为451.67 m L/(100 g·m i n)±121.45 mL/(100 g·min)、31.61 mL/100 g±5.86 mL/100 g和4.01 s±2.11 s,相对应的正常肝组织则分别为88.43 mL/(100 g·min)±12.31 mL/(100 g·min)、12.15 mL/100 g±1.97 mL/100 g和9.13 s±1.89 s,在肝癌组织和正常肝组织这些参数比较有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T及HAF的肝癌组织值分别为18.745 mL/(100 g·min)±13.669mL/(100 g·min)和0.451%±0.121%,相对应的正常肝组织值为20.114 mL/(100 g·min)±14.613 mL/(100 g·min)和0.395%±0.211%,在肝癌组织和正常肝组织这些参数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19例死亡患者非碘油沉积区域HBF、HBV、HAF及PT等灌注参数明显降低,经Speraman相关分析显示这些参数降低与生存期密切相关,和生存者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MTT灌注参数与生存期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CT灌注成像对中晚期肝癌行TACE治疗的预后判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价值;各灌注参数与患者生存期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晚期肝癌 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 CT灌注成像 生存期
下载PDF
玻璃体切割联合晶状体置换治疗中青年高度近视性黄斑劈裂的疗效 被引量:3
20
作者 王帅 黄俊 +2 位作者 游志鹏 毛新帮 谢琳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9期3220-3224,共5页
目的探讨玻璃体切割联合晶状体置换治疗中青年高度近视黄斑劈裂的疗效。方法将我院眼科2013年9月至2015年10月中青年高度近视黄斑劈裂患者60眼按手术方式不同随机分为联合手术组(30眼)和分期手术组(30眼),联合手术组行玻璃体切割联合晶... 目的探讨玻璃体切割联合晶状体置换治疗中青年高度近视黄斑劈裂的疗效。方法将我院眼科2013年9月至2015年10月中青年高度近视黄斑劈裂患者60眼按手术方式不同随机分为联合手术组(30眼)和分期手术组(30眼),联合手术组行玻璃体切割联合晶状体置换手术,分期手术组单纯行玻璃体切割手术,术后根据晶状体混浊程度择期行白内障手术。术后随访6~12个月,观察分期手术组二次手术率,两组术前术后最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远近视力,术后6个月黄斑区视网膜复位情况并行视觉质量调查问卷。结果分期手术组术后晶状体混浊加重27只眼(90%),因此行Ⅱ期白内障手术21只眼(70%)。联合手术组BCVA恢复、术后远视力及术前术后远视力差值明显高于分期手术组(P<0.05)。两组术前、术后黄斑区视网膜情况及视网膜复位率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6个月视觉质量综合评分联合手术组优于分期手术组(t=-3.95,P=0.00),联合手术组在远视力、立体视觉、视疲劳项目上评分占优势,分期手术组在干眼、夜间眩光项目上评分高于联合手术组(均P<0.05)。结论玻璃体切割联合晶状体置换治疗中青年高度近视黄斑劈裂有效避免二次手术,改善视功能,是临床上可行的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玻璃体切割 晶状体置换 高度近视性黄斑劈裂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视觉质量调查问卷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