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冠状动脉64排螺旋CT成像中前瞻性与回顾性心电门控比较 被引量:22
1
作者 郭小超 刘建新 +3 位作者 邱建星 王继琛 孙晓伟 蒋学祥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2004-2008,共5页
目的比较64排螺旋CT前瞻性心电门控(prospective ECG-gating)技术与回顾性心电门控(retrospectiveECG-gating)技术进行冠状动脉CTA(CCTA)检查的扫描时间、血管可评估率、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方法133例疑似冠状动脉疾病的患者,分为两组... 目的比较64排螺旋CT前瞻性心电门控(prospective ECG-gating)技术与回顾性心电门控(retrospectiveECG-gating)技术进行冠状动脉CTA(CCTA)检查的扫描时间、血管可评估率、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方法133例疑似冠状动脉疾病的患者,分为两组:实验组68例:采用前瞻性心电门控技术成像;②对照组65例:采用回顾性心电门控技术成像。计算扫描时间、各段冠状动脉可评估率,同时进行图像质量评价,记录辐射剂量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平均扫描时间实验组为7.12s,对照组为9.43s;血管可评估率实验组为94.93%,对照组为94.46%;平均有效辐射剂量实验组(3.69mSv)比对照组(15.86mSv)降低77%;两组各段冠状动脉图像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中,与回顾性心电门控技术相比,前瞻性心电门控技术在保证血管可评估率及图像质量的前提下可降低77%的辐射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心电门控 冠状血管 辐射剂量
下载PDF
螺旋CT低剂量扫描研究进展 被引量:71
2
作者 张彦彩 朱小忠 +1 位作者 马国林 王武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376-1378,共3页
随着螺旋CT的临床应用及普及,其所带来的医源性辐射损伤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如何在保证图像质量能满足临床诊断需求的同时,最大程度地降低辐射剂量成了影像界研究的热门课题。本文就螺旋CT低剂量扫描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辐射剂量
下载PDF
不同低对比剂注射方案对冠状动脉CTA图像质量影响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5
3
作者 余美 马跃 +3 位作者 王玉科 向纪卉 杨奕婧 侯阳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779-783,共5页
目的:探讨在相同的低碘流率情况下,不同浓度对比剂对低剂量冠状动脉CTA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前瞻性收录我院90例冠状动脉CTA检查者,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30例。A组采用常规剂量滤波反投影(FBP)重建,使用350 mg I/m L的对比剂。... 目的:探讨在相同的低碘流率情况下,不同浓度对比剂对低剂量冠状动脉CTA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前瞻性收录我院90例冠状动脉CTA检查者,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30例。A组采用常规剂量滤波反投影(FBP)重建,使用350 mg I/m L的对比剂。B、C组为低剂量组,采用管电压100 k V,i DOSE4Level 4重建,分别使用350 mg I/m L、270 mg I/m L的对比剂,B、C两组间碘流率一致。比较三组主、客观图像质量、辐射剂量及碘负荷的差异。结果:A、B、C三组冠脉内CT值、图像噪声及对比噪声比均无统计学差异。B、C组主观图像质量评分各项均≥3分,均能满足临床诊断需要。B和C组间管腔对比度无显著差异。血管边缘锐利度、主观噪声及图像总体质量三组评分均无显著性差异。B、C组碘负荷无显著性差异,较A组减少36.9%~39.6%。B组有效辐射剂量与C组无显著性差异,较A组降低约37.9%。结论:在相同的低碘流率情况下,使用两种不同浓度对比剂(270 mg I/m L和350 mg I/m L),所获冠脉CTA图像质量相当,且均与常规剂量FBP重建所获图像质量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冠状血管造影术 辐射剂量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下载PDF
80kV低管电压扫描对脑CT血管成像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的影响 被引量:23
4
作者 唐坤 李瑞 +2 位作者 林洁 郑祥武 曹国全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77-180,183,共5页
目的对比80kV及120kV管电压对脑CT血管成像(CTA)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的影响,探讨低管电压脑CTA的可行性。资料与方法100例行脑CTA检查的患者随机分为80kV组和120kV组,每组50例。测量两组患者脑动脉(包括基底动脉、颈内动脉颅内段、大脑... 目的对比80kV及120kV管电压对脑CT血管成像(CTA)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的影响,探讨低管电压脑CTA的可行性。资料与方法100例行脑CTA检查的患者随机分为80kV组和120kV组,每组50例。测量两组患者脑动脉(包括基底动脉、颈内动脉颅内段、大脑前动脉、大脑中动脉、大脑后动脉)CT值,计算各部位的图像对比噪声比(CNR)及信噪比(SNR),并对图像主观质量(包括脑动脉重建图像质量、血管边缘形态、微小分支血管显示程度、整体图像质量)及诊断信心进行评价。结果 80kV组患者CT剂量指数容积(CTDIvol)、剂量长度乘积(DLP)、有效剂量(ED)较120kV组分别降低63.97%、64.54%、64.65%。80kV组患者脑血管CT值及其与脑实质对比值较120kV组显著增高(P<0.001)。80kV组患者图像噪声水平较120kV组显著增高(P<0.001),但两组患者血管CNR及SNR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120kV组相比,80kV组患者血管边缘锐利程度降低,微小分支血管显示增多,但两组脑动脉重建图像质量、图像整体质量及对图像的诊断信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80kV低管电压脑CTA不仅可以显著增加血管强化值及其与周边组织的对比,而且图像整体质量及诊断信心不受影响,并能大幅度地降低辐射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造影术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管电压 质量控制 辐射剂量
下载PDF
iDose^4双模型迭代重建算法对CT图像质量及扫描剂量影响的模体研究 被引量:11
5
作者 李金霞 王文生 +2 位作者 任华 张毅 张海萍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2014年第3期190-194,共5页
目的:评价双模型迭代重建算法(iDose4)和滤波反投影算法(FBP)对CT图像质量的影响,探讨应用iDose4降低扫描剂量的潜力。方法:应用256层螺旋CT(Philips Brilliance iCT),在120 kV管电压条件下分别采用200/180/160/140/120/100/80/60/40/20... 目的:评价双模型迭代重建算法(iDose4)和滤波反投影算法(FBP)对CT图像质量的影响,探讨应用iDose4降低扫描剂量的潜力。方法:应用256层螺旋CT(Philips Brilliance iCT),在120 kV管电压条件下分别采用200/180/160/140/120/100/80/60/40/20 mAs条件下扫描Catphan模体,采用FBP和iDose4 1~6重建横断图像,以200 mAs FBP重建图像作为参照,分析扫描条件、重建算法对图像质量的影响(CT值、图像噪声、信噪比以及低对比度分辨力),并分析图像质量与扫描剂量的关系。结果:iDose4与FBP重建图像CT值有高度的一致性(P>0.05);iDose4级别1~6重建可以不同程度的降低图像噪声(9.46%~43.30%);在管电流降低至初始值40%~50%时(80~100 mAs),iDose4级别6重建图像与200 mAs FBP重建图像其图像噪声无统计学差异(P>0.05);管电流降低至初始值50%~60%情况下(100~120 mAs),其低对比度分辨力基本维持不变。结论:iDose4可以显著降低图像噪声,提高信噪比,改善图像质量。相对于FBP重建图像,利用iDose4高级迭代重建技术可以在扫描剂量隆低至40%~50%情况下,维持图像质量不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射剂量 图像重建 计算机辅助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下载PDF
64层螺旋CT心脏冠状动脉检查前瞻性心电门控扫描技术降低辐射剂量的研究 被引量:22
6
作者 张辉阳 周智鹏 +2 位作者 邱维加 曾阳东 苏寿红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495-498,共4页
目的探讨前瞻性心电门控扫描在64层螺旋CT心脏冠状动脉成像(CTCA)中降低X线辐射剂量的作用。资料与方法 83例患者按照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成两组,A组(36例)采用回顾性心电门控螺旋扫描技术;B组(47例)采用前门控(SSP)扫描。比较各组患者... 目的探讨前瞻性心电门控扫描在64层螺旋CT心脏冠状动脉成像(CTCA)中降低X线辐射剂量的作用。资料与方法 83例患者按照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成两组,A组(36例)采用回顾性心电门控螺旋扫描技术;B组(47例)采用前门控(SSP)扫描。比较各组患者的心率、体重指数、图像噪声、冠状动脉评分、CT剂量指数(CTDIvol)、剂量长度乘积(DLP)和有效剂量(ED)。结果 A组平均辐射剂量为21.6mSv;B组为4.3mSv,B组较A组降低约80.1(P<0.01),两组病例心率、体重指数、图像噪声和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获图像均能满足临床诊断需要。结论在保证图像质量的前提下,前瞻性心电门控扫描技术可明显降低CTCA检查的辐射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冠状动脉疾病 辐射剂量
下载PDF
低辐射剂量联合低剂量对比剂在甲状腺CT增强扫描中的应用 被引量:19
7
作者 梁坚豪 朱新进 +3 位作者 杨侃荣 刘杰 谭志成 钟金龄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05-108,共4页
目的探讨低辐射剂量联合低剂量对比剂扫描技术在甲状腺CT增强扫描中的可行性,以降低受检者的辐射危害及对比剂对甲状腺的影响。资料与方法前瞻性将120例行甲状腺CT增强扫描的患者随机分为4组(每组30例),A组:120 kV,180 mA,对比剂用量1.2... 目的探讨低辐射剂量联合低剂量对比剂扫描技术在甲状腺CT增强扫描中的可行性,以降低受检者的辐射危害及对比剂对甲状腺的影响。资料与方法前瞻性将120例行甲状腺CT增强扫描的患者随机分为4组(每组30例),A组:120 kV,180 mA,对比剂用量1.2 ml/kg;B组:120 kV,180 mA,对比剂用量1.0 ml/kg;C组:100 kV,100 mA,对比剂用量1.2 ml/kg;D组:100 kV,100 mA,对比剂用量1.0 ml/kg。测量甲状腺CT值、背景信号和背景噪声,计算信噪比(SNR)及对比信噪比(CNR),记录患者的CT容积剂量指数(CTDIvol)、剂量长度乘积(DLP),并计算有效辐射剂量(ED),由2名放射科医师对图像质量评分并对上述参数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4组图像的甲状腺CT值、背景信号及背景噪声、CTDIvol、DLP、E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NR、CNR及图像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辐射剂量联合低剂量对比剂在甲状腺CT增强扫描中既能保证图像质量又能显著降低辐射剂量及对比剂用量,减少辐射危害及对比剂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疾病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图像增强 辐射剂量 造影剂
下载PDF
头颅CT不同扫描方式的图像质量分析 被引量:18
8
作者 刘晓怡 綦维维 +2 位作者 刘卓 陈雷 洪楠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418-421,429,共5页
目的分析256排宽体探测器轴扫描、常规探测器轴扫描和螺旋扫描头颅CT的图像质量,为患者提供更加有效的头颅CT检查方法。资料与方法将90例行常规头颅CT检查的患者随机分为3组进行前瞻性研究,采用GE Revolution CT分别进行探测器宽度160 m... 目的分析256排宽体探测器轴扫描、常规探测器轴扫描和螺旋扫描头颅CT的图像质量,为患者提供更加有效的头颅CT检查方法。资料与方法将90例行常规头颅CT检查的患者随机分为3组进行前瞻性研究,采用GE Revolution CT分别进行探测器宽度160 mm轴扫描、40 mm轴扫描和40 mm螺旋扫描。调整扫描条件使辐射剂量保持一致的情况下进行图像质量分析。比较3种扫描模式所得图像的脑灰、白质CT值及灰白质对比噪声比(CNR)和图像噪声,并对3种扫描方式进行图像质量的主观评分。结果侧脑室体部层面3种扫描方式的脑灰、白质CT值及CN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半卵圆中心层面,160 mm轴扫描的脑灰、白质CT值分别为(31.71±1.82)HU和(22.97±1.50)HU,灰白质CNR为2.05±0.42,与其他2种扫描方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6.74、47.16、3.85,P<0.05)。在半卵圆中心层面,160 mm轴扫描的图像噪声低于其他2种扫描方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31,P<0.05);在基底节层面和后颅窝层面3种扫描方式的图像噪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种扫描方式主观评分均符合诊断标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60 mm宽体探测器轴扫描有效剂量、扫描时间均低于其他2种扫描方式,射线利用率高。结论 160 mm宽体探测器头颅CT轴扫描更加适合常规头颅CT检查,并可作为急诊及不合作患者的首选扫描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辐射剂量 质量控制
下载PDF
四种CT扫描模式对肺动脉成像图像质量和辐射剂量的影响 被引量:16
9
作者 戴颖钰 马新星 +2 位作者 陈铟铟 周小飞 胡粟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4-7,9,共5页
目的比较肺动脉CT血管造影(CTPA)成像中,双源CT的大螺距Flash模式、双能模式(DECT)、传统128层螺旋CT模式(128-CT)及64层CT(64-CT)扫描模式下,图像成像质量及辐射剂量的差异。资料与方法临床拟诊为肺动脉栓塞的167例患者中,先从Flash模... 目的比较肺动脉CT血管造影(CTPA)成像中,双源CT的大螺距Flash模式、双能模式(DECT)、传统128层螺旋CT模式(128-CT)及64层CT(64-CT)扫描模式下,图像成像质量及辐射剂量的差异。资料与方法临床拟诊为肺动脉栓塞的167例患者中,先从Flash模式的患者中随机选出20例,计算体重指数和平均年龄,以此为标准,选出体重指数和年龄匹配的其他3组不同检查模式患者,每组20例。由2名医师对图像质量进行5级评分及信噪比(SNR)比较,并比较各组CT容积剂量指数(CTDIvol)、剂量长度乘积(DLP)及有效剂量(ED)。结果 Flash组CTDIvol、DLP和ED分别为(3.72±0.74)m Gy、(137.5±28.7)m Gy·cm、(2.34±0.41)m Sv,DECT组分别为(5.31±1.21)m Gy、(181.6±34.5)m Gy·cm、(3.24±0.57)m Sv,128-CT组分别为(5.66±1.47)m Gy、(198.7±42.1)m Gy·cm、(3.58±0.63)m Sv,64-CT组分别为(6.75±1.68)m Gy、(231.5±54.2)m Gy·cm、(4.21±0.89)m Sv。4种方法对肺动脉不同部位图像质量主观评分和SN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4种扫描方式得到的图像质量无明显差异,双源CT的大螺距Flash模式辐射剂量最小,DECT和128-CT模式辐射剂量无明显差别,64-CT模式辐射剂量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栓塞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肺动脉 血管造影术 质量控制 辐射剂量
下载PDF
低剂量迭代重建技术CT扫描在颅脑外伤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9
10
作者 李德维 郑晓林 +3 位作者 邓磊 钟任佳 叶艳斌 蔡庆文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65-168,共4页
目的探讨低剂量迭代重建技术CT扫描在颅脑外伤的可行性及临床价值。资料与方法对120例颅脑外伤患者随机分组,分别行常规剂量滤波反投影法(FBP组)及i Dose法(2/3剂量组和1/2剂量组)CT检查。采用4分法对各组图像噪声、颅底伪影、灰白质对... 目的探讨低剂量迭代重建技术CT扫描在颅脑外伤的可行性及临床价值。资料与方法对120例颅脑外伤患者随机分组,分别行常规剂量滤波反投影法(FBP组)及i Dose法(2/3剂量组和1/2剂量组)CT检查。采用4分法对各组图像噪声、颅底伪影、灰白质对比及病变显示进行主观评价。比较各组图像的噪声水平、信噪比(SNR)、灰白质对比噪声比(CNR)及剂量长度乘积(DLP)。结果 2/3剂量i Dose组和1/2剂量i Dose组图像质量低于FBP组,但均满足诊断要求。2/3剂量i Dose组和1/2剂量i Dose组图像的噪声水平高于FBP组(P<0.05),SNR及CNR均低于FBP组(P<0.05)。3组DLP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751.46,P<0.05);2/3剂量i Dose组和1/2剂量i Dose组DLP明显低于FB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 Dose技术在颅脑外伤CT检查中能有效降低辐射剂量,虽然噪声水平较高,SNR和CNR较低,但图像质量与显示病变能力能达到要求,在临床上有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损伤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迭代重建算法 图像处理 计算机辅助 辐射剂量
下载PDF
迭代重建算法CT灌注成像与CT血管造影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3
11
作者 黎佩君 黄飚 +3 位作者 梁长虹 朱文珍 冯结映 钟小玲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881-885,890,共6页
目的利用迭代算法重建的头颅低剂量CT灌注扫描的容积数据重组CT血管造影(PCTA)图像,分析PCTA对脑内动脉的显示能力,探讨降低脑卒中CT检查辐射剂量的方法。资料与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研究,临床拟诊为缺血性脑血管病的55例患者(605个动脉... 目的利用迭代算法重建的头颅低剂量CT灌注扫描的容积数据重组CT血管造影(PCTA)图像,分析PCTA对脑内动脉的显示能力,探讨降低脑卒中CT检查辐射剂量的方法。资料与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研究,临床拟诊为缺血性脑血管病的55例患者(605个动脉血管节段),使用256层螺旋CT进行头颅CT平扫、迭代算法头颅低剂量CT灌注扫描和常规头颅CTA检查。每个病例均分析11个节段的脑动脉,以常规CTA结果为标准,评估PCTA对脑内动脉的显示情况。结果 CT灌注扫描有效剂量为2.12 mSv。CTA未见狭窄或狭窄程度<30%的580个节段血管中,PCTA仅1个节段血管显示与CTA不符;CTA提示狭窄程度≥30%但达闭塞的19个节段血管中,12个节段血管PCTA与CTA结果一致,PCTA夸大了另外7个节段血管的狭窄程度;CTA发现闭塞的6个节段血管与PCTA显示结果一致。PCTA与CTA对脑内动脉血管显示一致性检验的Kw值均>0.75。结论迭代算法的头颅CT灌注扫描辐射剂量明显减低,而且从CT灌注的容积数据重组的动脉图像与CTA结果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可以满足临床诊断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卒中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灌注成像 脑血管造影术 迭代重建算法 辐射剂量
下载PDF
低管电压结合低剂量对比剂在64层螺旋CT头颈部血管成像中的应用 被引量:36
12
作者 王婕妤 乔伟 +3 位作者 黎秋菊 孙红彬 孙鹤 邹杰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481-485,共5页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头颈部血管成像(CTA)低管电压结合低剂量对比剂扫描的可行性,对比低管电压低剂量与常规电压常规剂量对比剂扫描对头颈部血管的显示效果,并评估其对辐射剂量的影响。资料与方法前瞻性选取接受头颈部CTA检查的80例患者...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头颈部血管成像(CTA)低管电压结合低剂量对比剂扫描的可行性,对比低管电压低剂量与常规电压常规剂量对比剂扫描对头颈部血管的显示效果,并评估其对辐射剂量的影响。资料与方法前瞻性选取接受头颈部CTA检查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低剂量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管电压120 k V,对比剂用量80 ml;低剂量组管电压80 k V,对比剂用量50 ml。比较两组动脉图像质量及静脉干扰评分、动脉强化CT值、信噪比(SNR)、对比噪声比(CNR)、辐射剂量。结果 2名医师对动脉图像质量评分、静脉干扰评分的一致性较高(Kappa=0.782、0.867,P<0.05)。两组动脉图像质量评分、静脉干扰评分、SNR、CN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864^-0.032,t=0.331~1.793,P>0.05)。低剂量组各动脉强化CT值均高于对照组(t=-8.789~1.715,P<0.05)。低剂量组容积CT剂量指数、剂量长度乘积和有效剂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Z=-8.888,t=78.092、78.350,P<0.05)。结论在头颈部CTA检查中采用低管电压结合低剂量对比剂扫描,可以获得较好的图像质量,能够满足临床诊断需要,同时明显降低辐射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血管造影术 颈总动脉 颈内动脉 造影剂 剂量效应关系 药物 辐射剂量
下载PDF
能谱CT个体化对比剂用量和低辐射剂量单能量CTU成像的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6
13
作者 刘磊 李泉林 +3 位作者 浦仁旺 郑邵微 葛莹 田士峰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498-501,共4页
目的:探讨个体化对比剂用量、低辐射剂量单能量扫描CTU成像临床应用的可行性及优势。方法:将95例行CTU检查的分成2组,A组为对照组58例,B组为试验组37例,所有病例均在GE Discovery HD CT上完成。A组采用常规扫描方案:120 k Vp,3D自动m A... 目的:探讨个体化对比剂用量、低辐射剂量单能量扫描CTU成像临床应用的可行性及优势。方法:将95例行CTU检查的分成2组,A组为对照组58例,B组为试验组37例,所有病例均在GE Discovery HD CT上完成。A组采用常规扫描方案:120 k Vp,3D自动m A和噪声指数15 HU、扫描时间0.8 s、层厚5 mm、螺距1.375∶1、图像处理50%ASIR、重建方式Stnd、重建1.25 mm层厚图像,对比剂用量均为100 m L、注射速度为4.0 m L/s。B组采用GSI扫描方案:80/140 k Vp瞬切、275 m A、余扫描参数同A组,重建85 ke V、1.25 mm层厚单能量图像,对比剂用量按300 mg I/kg,注射速度为对比剂容积(m L)/30 s。A、B两组对比剂均为碘海醇(含碘量350 mg/m L)。测量A、B两组膀胱内对比剂及臀大肌组织的CT值及噪声(SD)值,计算CNR,记录病人的体质量、容积剂量指数CTDIvol和DLP。A、B两组组间的CT值、SD值、CNR、CTDIvol、DLP、对比剂用量和注射速率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由2名具有5年以上工作经验的影像诊断医生对VR、MIP图像质量进行5分制主观评价,评价结果的一致性检验采用Kappa分析,以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两组评分差异。结果:A、B组病人体质量为(66.20±12.98)kg、(69.19±10.16)kg,无统计学差异(P>0.05);A、B组膀胱内对比剂的CT值分别为(437.37±227.50)HU、(569.73±265.74)HU,有统计学差异;SD值为43.99±36.66、47.04±33.82,无统计学差异(P>0.05);图像的CNR为29.23±19.03、40.14±22.35,有统计学差异(P<0.05);CTDIvol为(10.12±4.97)m Gy、(7.64±0.00)m Gy,DLP为(452.52±234.20)m Gy、(357.32±36.88)m Gy,均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对比剂用量为(100.00±0.00)m L、(59.17±8.74)m L、注射速度为(4.00±0.00)m L/s、(2.01±0.37)m L/s,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图像质量评价为4.65±0.57、4.68±0.56,无统计学差异(P>0.05);2名医师对图像质量评分的Kappa检验分别为0.880、0.871,一致性非常好。结论:个体化对比剂用量、低辐射剂量单能量扫描CTU成像与常规扫描CTU成像对比,可以有效降低辐射剂量及对比剂用量,改善图像的射线束硬化伪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射剂量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尿路造影术
下载PDF
脊柱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后行多层螺旋CT扫描时减少伪影及放射剂量的参数优化研究 被引量:8
14
作者 吴骏峰 杨长伟 +2 位作者 李明 茅建辉 鸿玲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42-245,共4页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检查时管电压和管电流与金属伪影程度之间的关系,探索适当的方案以减少金属伪影和辐射剂量。方法将4枚椎弓根螺钉植入人体腰椎L4、L5标本内制成的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模型用丝线悬吊固定于伪影评价专用水模中央。对其使...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检查时管电压和管电流与金属伪影程度之间的关系,探索适当的方案以减少金属伪影和辐射剂量。方法将4枚椎弓根螺钉植入人体腰椎L4、L5标本内制成的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模型用丝线悬吊固定于伪影评价专用水模中央。对其使用不同扫描参数(主要是管电压及管电流)条件下的多层螺旋CT扫描,并测量椎弓根螺钉前端的放射状伪影长度以评价其伪影程度,记录辐射剂量。结果多层螺旋CT管电流的变化并没有明显影响金属伪影,但管电压的变化对伪影程度有较大影响,随着管电压的增大(100~140kV),伪影程度明显减小(P<0.05)。辐射剂量随着管电流及管电压的升高而升高。结论在其他扫描参数不变,能同时减少伪影和辐射剂量的方案是:高管电压(一般为140kV)并保持不变,而管电流则使用低于250~270mA常规使用值的电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图像质量 伪影 辐射剂量 植入物 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 管电压 管电流 扫描参数 放射剂量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眼眶扫描参数优化的离体标本实验研究 被引量:9
15
作者 曾宪春 张俊 +2 位作者 韩丹 王勇 赵讯冉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497-500,共4页
目的对离体头颅标本眼眶行16层螺旋CT常规剂量与不同低剂量扫描,探讨低剂量眼眶扫描的可行性。材料与方法对15具防腐固定离体头颅标本的眼眶固定管电流为180mA后,分别行120kV、110kV、80kV扫描;固定管电压120kV后,分别行180mA、90mA、4... 目的对离体头颅标本眼眶行16层螺旋CT常规剂量与不同低剂量扫描,探讨低剂量眼眶扫描的可行性。材料与方法对15具防腐固定离体头颅标本的眼眶固定管电流为180mA后,分别行120kV、110kV、80kV扫描;固定管电压120kV后,分别行180mA、90mA、45mA扫描;固定管电压为80kV后,分别行180mA、90mA、50mA、25mA扫描,比较不同剂量扫描的CT剂量指数、剂量长度乘积、有效剂量、平均CT值、图像信噪比、对比噪声比和图像质量评分。结果降低管电压(110kV、80kV)及成倍降低管电流(90mA、50mA、25mA)均可以明显降低图像信噪比、对比噪声比及辐射剂量(P<0.05),但各组图像质量评分均在3分以上;降低电压对组织平均CT值改变不明显;不同低剂量组与常规剂量(120kV、180mA)显示眼眶及其内解剖结构、病变及发现病灶数量方面有显著差异(P<0.05)。80kV、50mA时辐射剂量降低约92%,软组织及眶骨显示较好。80kV、25mA时辐射剂量降低约96%,对眶周骨折显示较好,但软组织显示欠佳。结论眼眶CT检查辐射剂量可降空间较大,软组织及眶骨病变选择80kV、50mA扫描不影响诊断的同时,辐射剂量较常规扫描降低了约92%,只观察眶周骨折时,辐射剂量甚至可以降致更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眶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辐射剂量 体外研究
下载PDF
320排CT容积扫描法与螺旋扫描法在低心率冠状动脉成像中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许兵 路鹤晴 +2 位作者 田冰 陈超 王敏杰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796-799,共4页
目的比较320排CT容积扫描法(volume法)与螺旋扫描法(helical法)在低心率冠状动脉成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128例患者分为两组:容积扫描组(n=72)和螺旋扫描组(n=56),分别采用CT容积扫描法及螺旋扫描法进行冠状动脉成像扫描(检... 目的比较320排CT容积扫描法(volume法)与螺旋扫描法(helical法)在低心率冠状动脉成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128例患者分为两组:容积扫描组(n=72)和螺旋扫描组(n=56),分别采用CT容积扫描法及螺旋扫描法进行冠状动脉成像扫描(检查时患者心率均低于65次/min),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图像质量、辐射剂量及对比剂用量。结果容积扫描组和螺旋扫描组患者升主动脉根部CT值分别为(492.08±58.51)HU、(522.72±56.91)HU,图像噪声分别为(19.64±3.51)HU、(22.66±5.33)HU,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冠状动脉节段优秀率分别为97.5%(632/648)、96.8%(488/504),合格率分别为99.7%(646/648)、99.2%(500/50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容积扫描组、螺旋扫描组有效辐射剂量分别为(3.21±0.23)mSv、(13.27±2.39)mS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对比剂用量分别为50~60mL、80~90mL。结论低心率时320排CT容积扫描法与螺旋扫描法均可获得满意的冠脉图像,但容积扫描法辐射剂量更低、造影剂用量更少,具有一定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锥束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冠状血管造影术 低心率 辐射剂量
下载PDF
俯卧位超低剂量CT在肺及乳腺联合体检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8
17
作者 王文双 孙晓东 +2 位作者 刘丽梅 夏洪波 丁梅 《临床荟萃》 CAS 2012年第7期568-570,573,共4页
目的探讨俯卧位超低剂量7.5mAs多层螺旋CT扫描在肺及乳腺联合体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8例女性患者,均采用多层螺旋CT常规剂量100mAs及超低剂量7.5mAs俯卧位肺及乳腺联合扫描。记录两组扫描方式肺组织及乳腺结构的显示情况,CT容积剂量... 目的探讨俯卧位超低剂量7.5mAs多层螺旋CT扫描在肺及乳腺联合体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8例女性患者,均采用多层螺旋CT常规剂量100mAs及超低剂量7.5mAs俯卧位肺及乳腺联合扫描。记录两组扫描方式肺组织及乳腺结构的显示情况,CT容积剂量指数(CTD)、剂量长度乘积(DLP)数据,分别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肺组织及乳腺结构显示变化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低剂量组CT容积剂量指数(CTD)及剂量长度乘积(DLP)仅为常规组的7.5%。结论俯卧位超低剂量7.5mAs多层螺旋CT扫描在肺及乳腺联合体检中能清晰显示肺及乳腺的各部结构,并且辐射剂量明显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辐射剂量 乳腺
下载PDF
降低不同管电压对下肢256层iCT血管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的影响 被引量:6
18
作者 葛涌钱 周学军 +3 位作者 包雪平 曹亮 葛敏 徐东慧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6年第11期2076-2079,共4页
目的探讨256层i CT低管电压对下肢CTA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的影响。方法 60例行下肢CTA检查的患者,随机分为A组(100k Vp,n=30)和B组(120k Vp,n=30)。测量两组动脉(髂外动脉、股动脉、胫前后动脉)CT值和背景噪声(N),计算图像信噪比(SNR)和... 目的探讨256层i CT低管电压对下肢CTA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的影响。方法 60例行下肢CTA检查的患者,随机分为A组(100k Vp,n=30)和B组(120k Vp,n=30)。测量两组动脉(髂外动脉、股动脉、胫前后动脉)CT值和背景噪声(N),计算图像信噪比(SNR)和对比噪声比(CNR)。采用5分法对图像主观质量(血管节段显示、血管细小分支显示、血管边缘锐利度)进行评价。记录两组扫描的剂量长度乘积(DLP),计算有效剂量(ED)。结果 A组动脉各水平CT值及N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血管的SNR及CN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较B组血管节段及细小分支显示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血管边缘锐利度较B组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较B组DLP及ED分别降低38.66%和38.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管电压下肢CTA成像能显著增加血管强化值,增加对血管节段和细小分支显示,并能大幅度地降低辐射剂量,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管电压 下肢 血管成像 辐射剂量
下载PDF
孤立性肺结节检查中CT靶扫描和高分辨率CT扫描辐射剂量对比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王培源 秦东京 +3 位作者 刘新疆 张林 李建平 李祥林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1年第8期1174-1176,共3页
目的:通过对61例孤立性肺结节患者进行CT靶扫描和HRCT检查,探讨两种检查技术间辐射剂量的差异。方法:分别记录61例孤立性肺结节患者CT靶扫描和HRCT扫描的各种检查参数,通过公式计算所有受检者两种检查技术的辐射剂量。结果:CT靶扫描患者... 目的:通过对61例孤立性肺结节患者进行CT靶扫描和HRCT检查,探讨两种检查技术间辐射剂量的差异。方法:分别记录61例孤立性肺结节患者CT靶扫描和HRCT扫描的各种检查参数,通过公式计算所有受检者两种检查技术的辐射剂量。结果:CT靶扫描患者的CTDIvol值和DLP值与HRCT相当,二者间辐射剂量无明显差异(t=-0.368,P=0.714)。结论:在孤立性肺结节诊断中,CT靶扫描技术对患者的辐射损害与HRCT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对比研究 辐射剂量
下载PDF
低剂量CT引导肺小结节活检的应用 被引量:18
20
作者 王臣 嵇鸣 叶春涛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97-299,304,共4页
目的探讨低剂量CT扫描对直径<1.5 cm的肺内结节穿刺活检的效果及安全性,在保证穿刺准确性及安全性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降低辐射剂量。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92例行肺部小结节活检的患者,随机分为常规剂量组52例和低剂量组40例,常规剂... 目的探讨低剂量CT扫描对直径<1.5 cm的肺内结节穿刺活检的效果及安全性,在保证穿刺准确性及安全性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降低辐射剂量。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92例行肺部小结节活检的患者,随机分为常规剂量组52例和低剂量组40例,常规剂量组管电流200 mA,管电压120 kV;低剂量组管电流10 mA,管电压120 kV。比较两组CT吸收剂量加权指数(CTDIw)、剂量长度乘积(DLP)、穿刺并发症发生率及穿刺成功率。结果低剂量组CTDIw和DLP分别为(25.16±3.21)mGy和(1.53±0.15)mGy?cm,显著低于常规剂量组的(186.32±22.13)mGy和(9.13±0.51)mGy?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0.56、46.46,P<0.01);常规剂量组及低剂量组穿刺成功率分别为92.31%、92.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3,P>0.05);常规剂量组7例(13.46%)发生气胸、6例(11.54%)咯血,低剂量组4例(10.00%)发生气胸、5例(12.50%)咯血,两组咯血及气胸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85、0.84,P>0.05)。结论低剂量CT扫描对于直径<1.5 cm的肺内结节活检较常规剂量CT扫描具有相同的准确性及安全性,同时能有效减少患者的辐射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节病 肺肿瘤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辐射剂量 活组织检查 针吸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