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2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产、学、研、品、用”融合教学模式探索 --以西安工业大学卓越机械工程师班为例 被引量:2
1
作者 曹蔚 闫莉 +2 位作者 王洪喜 彭润玲 瞿金秀 《高教学刊》 2024年第8期42-45,共4页
该文针对机械类卓越工程创新人才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培养的现状,进行机械类卓越工程师班专业课程“产、学、研、品、用”融合协同教学模式探索研究并提出改进措施。从教学理念、教学资源、教学方法和评价机制等几个方面进行改革。构... 该文针对机械类卓越工程创新人才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培养的现状,进行机械类卓越工程师班专业课程“产、学、研、品、用”融合协同教学模式探索研究并提出改进措施。从教学理念、教学资源、教学方法和评价机制等几个方面进行改革。构建以“能力导向式培养”和“品商”素养为核心的机械类卓越工程师班专业课程教学模式和考核制度,进而提升卓越工程创新人才的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和综合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类 卓越工程创新人才 复杂工程能力 教学模式 品商
下载PDF
“力学+软件工程”交叉人才能力体系的构建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蒋文涛 李艳 +3 位作者 王宠 刘永杰 李亚兰 王清远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1期136-142,共7页
以新工科建设理念为指导,创新性地提出力学与软件工程跨专业交叉人才培养新模式,培养未来力学CAE软件产业发展需求的专门人才.针对这一跨专业交叉融合培养新模式,采用扎根理论,通过两次调研,构建了“力学+软件工程”交叉人才的能力体系... 以新工科建设理念为指导,创新性地提出力学与软件工程跨专业交叉人才培养新模式,培养未来力学CAE软件产业发展需求的专门人才.针对这一跨专业交叉融合培养新模式,采用扎根理论,通过两次调研,构建了“力学+软件工程”交叉人才的能力体系,包括4个一级指标和8个二级指标.重构的能力体系符合力学CAE软件领域本科生培养和用人需求.以能力体系为导向,可完善培养过程和课程体系的重构,为培养满足国家需要和业界需求的交叉专业人才提供有力支撑,也可为相关高等院校的新工科人才培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叉人才 力学CAE软件 扎根理论 能力体系 新工科建设
下载PDF
新工科理念下学科交叉机械电子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被引量:1
3
作者 秦毅 赵丽娟 罗均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65-170,共6页
围绕新时代国家科技发展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基于拥有的学科资源和学科特色,文中提出了新工科理念下的机械化、信息化和智能化三化融合的学科交叉人才培养体系,详细介绍了“三化融合”的人才培养目标及人才培养模式。实践证明,“三化融... 围绕新时代国家科技发展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基于拥有的学科资源和学科特色,文中提出了新工科理念下的机械化、信息化和智能化三化融合的学科交叉人才培养体系,详细介绍了“三化融合”的人才培养目标及人才培养模式。实践证明,“三化融合”的机械电子工程专业教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可以有效提升复合型人才培养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才培养 机械电子工程 新工科理念 三化融合
下载PDF
新时代车辆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研究
4
作者 张荣芸 王建平 +2 位作者 潘家保 吕寅 潘道远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72-76,共5页
为满足新时代汽车行业新技术新业态对汽车专业人才的需求,应以“卓越工程师计划”的实践为基础,将新时代课程思政教育元素融入教育全过程,建立健全以现代产业学院或双创学院为平台的政校企三方协同的育人机制,培养未来新兴产业和新经济... 为满足新时代汽车行业新技术新业态对汽车专业人才的需求,应以“卓越工程师计划”的实践为基础,将新时代课程思政教育元素融入教育全过程,建立健全以现代产业学院或双创学院为平台的政校企三方协同的育人机制,培养未来新兴产业和新经济需要的实践能力强、创新能力强、具备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新工科复合应用型车辆工程专业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辆工程 新工科 协同育人机制 人才培养方案
下载PDF
创新创业教育融入涉农高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5
作者 万霖 车刚 +2 位作者 张吉军 韩霞 白海超 《高教学刊》 2024年第26期70-74,共5页
为适应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新产业的需求,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校人才培养体系提出更高要求。该研究结合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发展现状,将创新创业教育和机械工程教育相结合,围绕毕业达成度,完善人才培养方案,通过强化树人强基培养,通... 为适应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新产业的需求,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校人才培养体系提出更高要求。该研究结合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发展现状,将创新创业教育和机械工程教育相结合,围绕毕业达成度,完善人才培养方案,通过强化树人强基培养,通融并举,突出创新训练实践教学体系,实现工农结合,全方位、个性化、多元培养路径,实现时空融合、知行耦合、师生多维互动新范式,全面提升地方高等农业院校人才的专业技能和社会适应能力,满足区域应用型人才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创业教育 融合 涉农高校 机械工程 人才培养 模式
下载PDF
新时代机械工程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探索与创新——以“液压传动”课程为例
6
作者 孙涛 王新华 陈树君 《教育教学论坛》 2024年第28期113-116,共4页
在新时代背景下,加强机械工程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对于培养拔尖创新技术人才,形成具有中国特色、国际领先的新工科教育体系具有重大意义。以具有机械工程专业特色的“液压传动”课程为例,结合课程教学实践提出“目标引领,多元创新”课程思... 在新时代背景下,加强机械工程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对于培养拔尖创新技术人才,形成具有中国特色、国际领先的新工科教育体系具有重大意义。以具有机械工程专业特色的“液压传动”课程为例,结合课程教学实践提出“目标引领,多元创新”课程思政体系。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从教学理念创新、融入方法创新、教学方法创新、课堂内容创新、课程实践创新五个方面探索课程思政建设,以实现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融合,为同类工科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提供有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工程 课程思政 液压传动 立德树人
下载PDF
“双创”形势下机械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7
作者 尹大庆 杨柯 +1 位作者 王品魁 柴权进 《高教学刊》 2024年第33期68-71,共4页
为响应国家提出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全国各级教育和高校等部门都开展大量创新创业活动,取得很多“双创”成果。东北农业大学工程学院与时俱进,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为指针,在机械工程领域开展本科生“双创”人才培养实... 为响应国家提出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全国各级教育和高校等部门都开展大量创新创业活动,取得很多“双创”成果。东北农业大学工程学院与时俱进,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为指针,在机械工程领域开展本科生“双创”人才培养实践教学模式的探索。该研究以解决当前我国高校普遍采用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与所培养的本科生创新能力不强的矛盾问题,着重研究实践教学与创新人才培养的关系,通过创新教育实践平台,为大学生提供实践创新的机会,激发学生创新潜质,培养创新技能,开阔创新思维,构建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教育新模式。实践与研究成果表明,对于推动国内高等农业院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创” 机械工程 创新创业 人才培养 教育改革
下载PDF
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机械工程国际化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策略
8
作者 莫敏 《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5期24-27,共4页
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机械工程领域急需国际化技术技能人才,高职院校作为培养机械工程国际化技术技能人才的主阵地,面临课程体系国际化进程缓慢、师资队伍国际化水平不高、国际交流合作层次不高等困境,基于此,提出加强机械工程类专业... 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机械工程领域急需国际化技术技能人才,高职院校作为培养机械工程国际化技术技能人才的主阵地,面临课程体系国际化进程缓慢、师资队伍国际化水平不高、国际交流合作层次不高等困境,基于此,提出加强机械工程类专业课程国际化改革、完善机械工程类专业师资队伍国际化建设、提升机械工程类专业学生国际化水平、提高机械工程类专业校企合作国际化能力等培养策略,以期为高职院校在产教融合背景下提升机械工程国际化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教融合 高职 机械工程 国际化技术技能人才 培养策略
下载PDF
科研―竞赛融合赋能机械类研究生创新实践培养
9
作者 伊鹏 田兴辉 李福来 《科教导刊》 2024年第4期59-61,共3页
研究生是高校科研工作和活动的重要力量,是科研人才的重要储备,提高机械类研究生的创新实践能力,是推动中国制造、提升我国装备研发和制造业水平的重要举措。文章探索了在机械类研究生科研活动中,以科研课题为导入、以学科竞赛为提升,... 研究生是高校科研工作和活动的重要力量,是科研人才的重要储备,提高机械类研究生的创新实践能力,是推动中国制造、提升我国装备研发和制造业水平的重要举措。文章探索了在机械类研究生科研活动中,以科研课题为导入、以学科竞赛为提升,科研―竞赛融合赋能的创新实践培养方法及其路径。研究表明,将科研课题与学科竞赛融合,实现科研活动和研究生培养在时间和空间上的有效互动,促进研究生将理论知识和实验室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能够激发学生科研创新的内驱动力,推动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的提升,切实提高机械类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研创新 学科竞赛 机械类研究生 创新人才培养
下载PDF
新工科背景下“理论力学”课程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恩惠 税国双 《教育教学论坛》 2024年第28期108-112,共5页
“理论力学”是高等院校多数工科专业第一门面向工程的专业基础课,具有历史悠久、理论严谨、学习难度高、与工程实践联系紧密等特点。在新工科背景下,“理论力学”课程改革是培养多样化、创新型卓越工程技术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新... “理论力学”是高等院校多数工科专业第一门面向工程的专业基础课,具有历史悠久、理论严谨、学习难度高、与工程实践联系紧密等特点。在新工科背景下,“理论力学”课程改革是培养多样化、创新型卓越工程技术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新工科的要求,分析总结了现有“理论力学”教学改革的成果,提出了“理论力学”课程改革的若干思路:在教学方法方面,须从传输理论知识的方式转变为由工程实际出发引导主动解决问题的方式;在教学思路方面,须引入现代化建设中解决国家重大需求面临的紧迫问题;在教学内容方面,须在理论分析中适度引入现代数学方法,提升科学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论力学 课程改革 新工科 创新型人才
下载PDF
“新工科+智能制造”背景下地方高校机械类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被引量:3
11
作者 李健 杜彦斌 陈鹏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24年第7期79-81,共3页
在新工科与智能制造背景下,地方高校机械类人才培养过程存在一些问题。以“高校—人才—企业”为主线,从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师资结构及教学模式改革、校企多方协同育人等方面持续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建设“文—管—理... 在新工科与智能制造背景下,地方高校机械类人才培养过程存在一些问题。以“高校—人才—企业”为主线,从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师资结构及教学模式改革、校企多方协同育人等方面持续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建设“文—管—理—工”的新型创新课程体系,强化教师的实践能力,推进科研项目驱动的教学模式改革,深化“产—学—研”协同育人模式,探讨了新形势下地方高校机械类人才的培养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工科 智能制造 人才培养模式 机械人才
下载PDF
工程领域紧缺人才培养与新工科专业建设 被引量:6
12
作者 刘思远 马廷奇 《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38-44,共7页
加强专业建设既是高校适应工程领域紧缺人才培养规律的客观要求,也是落实国家紧缺人才发展战略的实践行动。但由于受需求紧迫性与急功近利心态的影响,工程领域紧缺人才专业建设存在粗放式发展、跟风式设置、学科规训惯性、保障机制不健... 加强专业建设既是高校适应工程领域紧缺人才培养规律的客观要求,也是落实国家紧缺人才发展战略的实践行动。但由于受需求紧迫性与急功近利心态的影响,工程领域紧缺人才专业建设存在粗放式发展、跟风式设置、学科规训惯性、保障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实践中的关键问题要妥善处理紧缺人才培养的数量与质量,短期效益与长远效应,专业技能与综合素养之间的关系,构建新工科“大专业”建设模式。同时,要通过优化政府治理方式,重塑企业角色和行为模式,完善高校人才培养治理体系,健全工程领域紧缺人才专业建设的保障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教育 紧缺人才 专业建设 保障机制
下载PDF
新工科背景下应用型机械类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枫 邵强 +1 位作者 马庆龙 郑琳 《高教学刊》 2024年第23期159-162,共4页
新工科建设对我国高等教育提出新的要求。应用型机械类本科人才是我国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实现“中国制造2025”强有力的智力支撑。针对传统机械类人才培养中存在问题,以OBE-CDIO相融合的理念为引领,面向社会需求,以立德树人统领学生... 新工科建设对我国高等教育提出新的要求。应用型机械类本科人才是我国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实现“中国制造2025”强有力的智力支撑。针对传统机械类人才培养中存在问题,以OBE-CDIO相融合的理念为引领,面向社会需求,以立德树人统领学生培养全过程,以工程实践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构建“一体系、五节点、三主体”的培养机制,重构课程体系,改进教与学的方法,搭建多元化实践教学平台,探索新时代高素质应用型技术人才的培养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工科 机械类 应用型人才 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
下载PDF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教学综合改革与实践
14
作者 张景然 李学光 许颖 《教育教学论坛》 2024年第22期125-128,共4页
在新工科建设、“中国制造2025”等国家教育战略背景下,为解决“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教学内容陈旧枯燥、教学方法固化单一、考核方式简单落后及思政要素欠缺等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课程教学改革创新方法,创建了“感性实践—理论提升... 在新工科建设、“中国制造2025”等国家教育战略背景下,为解决“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教学内容陈旧枯燥、教学方法固化单一、考核方式简单落后及思政要素欠缺等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课程教学改革创新方法,创建了“感性实践—理论提升—生产实践”的三段式和“课前延展+BOPPPS+课后延伸”的教学模式,构建了分析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辩证、全面、发展、抓主要矛盾”的思维能力培养与科研、大赛、实习实践能力培养一体化创新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出一条“好奇—兴趣—热爱—自觉”的学习新思路,形成线上线下融合式一流本科课程的教学改革创新模式和课程建设体系,其满足新工科建设要求,对提升课程教学质量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工科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一流本科课程 人才培养
下载PDF
新工科背景下“一核两驱多平台”人才培养实践教学模式探究
15
作者 张迎伟 王昕煜 李懿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24年第9期87-93,108,共8页
以新工科为背景,结合机械电子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提出以工程实践为核心、竞赛驱动和产教驱动的实践教学模式,有效利用创客空间、实训基地、校外实践基地、校企共建实训室等多个实践平台,以竞赛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以项目提升学生解决工... 以新工科为背景,结合机械电子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提出以工程实践为核心、竞赛驱动和产教驱动的实践教学模式,有效利用创客空间、实训基地、校外实践基地、校企共建实训室等多个实践平台,以竞赛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以项目提升学生解决工程问题技术的能力,立足于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一核两驱多平台”的实践教学模式,为满足新工科人才培养需求提供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工科 机械电子工程 人才培养 实践教学
下载PDF
重能力求创新:推进机械设计课堂改革探究
16
作者 刘凌 姚梓萌 +3 位作者 韦炜 吴神丽 梁小明 马琨 《高教学刊》 2024年第2期57-60,65,共5页
机械设计课程是以新工科建设为背景,适应国家创新驱动发展,先指出课程存在内容传统、课堂讲授为主和实践教学相对单一等不足,通过设定课程目标,根据目标对课程内容进行重构,课堂教学改革以及教学评价改革等贯穿机械专业人才培养全过程,... 机械设计课程是以新工科建设为背景,适应国家创新驱动发展,先指出课程存在内容传统、课堂讲授为主和实践教学相对单一等不足,通过设定课程目标,根据目标对课程内容进行重构,课堂教学改革以及教学评价改革等贯穿机械专业人才培养全过程,实现多课程综合应用,融合信息技术与产业技术,重组内容、搭建新的实践平台,重构评分标准,融合第二课堂,贯彻学院“七个一”工程,可操作性强,形成对同类高校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新模式,对提升机械专业一流创新人才的培养质量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工科 创新课堂 课堂改革 创新型人才培养 机械专业
下载PDF
基于工程力学课程建设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探索
17
作者 李慧 周勃 俞方艾 《高教学刊》 2024年第22期152-155,共4页
基于育人根本及学以致用的新工科人才建设需求为导向,以大学本科工程力学课程建设改革目标为依托,深入阐释人才培养真正“融”入课程建设的全过程,通过课程建设、目标定位和应用型人才培养举措,探索课程改革建设融入点和融入途径解决现... 基于育人根本及学以致用的新工科人才建设需求为导向,以大学本科工程力学课程建设改革目标为依托,深入阐释人才培养真正“融”入课程建设的全过程,通过课程建设、目标定位和应用型人才培养举措,探索课程改革建设融入点和融入途径解决现有课程问题,为我国高等工程教育改革人才实践能力的培养提供有效的课程支撑,为大学本科教育赋予生命和灵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力学 改革目标 融入点 融入途径 应用型人才 教育灵魂
下载PDF
本科生导师制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实践与探究
18
作者 董桂华 于如飞 +1 位作者 史诺 张康智 《科技风》 2024年第34期56-58,共3页
本科生导师制是课内教学环节的重要补充,是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重要举措。本文以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为例,介绍了在应用型本科院校中推行本科生导师制的一些措施,包括本科生导师制在培养体系中的定位、运行模式,以及在制度建... 本科生导师制是课内教学环节的重要补充,是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重要举措。本文以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为例,介绍了在应用型本科院校中推行本科生导师制的一些措施,包括本科生导师制在培养体系中的定位、运行模式,以及在制度建设方面所做的尝试。从实施效果看,本科生导师制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起到了较好的推动作用,学生的学习成绩、实践能力及自学能力都得到了一定的提高,本文的工作对高校深入开展本科生导师制工作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科生导师制 应用型人才 机械专业
下载PDF
书院制背景下高校机械类专业基础课程教学改革实践
19
作者 聂士达 《科教导刊》 2024年第26期74-76,共3页
机械工程基础作为工科书院学生的专业基础课程,对于培养机械类高素质人才至关重要。然而,在书院制背景下,该课程面临一定的挑战,涉及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及学生未来职业认知等方面。本文围绕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教学改革思路,构建书院... 机械工程基础作为工科书院学生的专业基础课程,对于培养机械类高素质人才至关重要。然而,在书院制背景下,该课程面临一定的挑战,涉及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及学生未来职业认知等方面。本文围绕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教学改革思路,构建书院制背景下的专业基础课程教学体系,优化课程设置、创新实践方式、加强学业辅导、完善反馈机制,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高校机械类专业人才模式改革和创新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院制 机械工程基础 专业类人才 本科生教育
下载PDF
高校机械工程类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研究与实践 被引量:4
20
作者 高虹霓 瞿珏 +1 位作者 刘晓卫 曾番 《高教学刊》 2023年第26期160-163,共4页
在分析当前机械工程类专业创新教育现状、创新人才培养目标以及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基础上,重点研究“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提升机械工程类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并结合空军工程大学机械工程类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总结归纳在... 在分析当前机械工程类专业创新教育现状、创新人才培养目标以及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基础上,重点研究“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提升机械工程类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并结合空军工程大学机械工程类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总结归纳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的主要经验做法,对高校机械工程类专业创新人才培养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工程专业 创新人才 人才培养 创新能力 教育目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