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正交实验法优化东京樱花叶片总黄酮提取工艺研究
1
作者 余成 龙小艺 《当代化工研究》 CAS 2024年第13期141-143,共3页
本项研究以东京樱花叶为研究对象,通过单因素实验及正交试验法设计四因素三水平实验,考察提取时间、温度、料液比和浸提浓度4种因素对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本项实验结果表明东京樱花叶片内总黄酮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提取时间为50 min,提... 本项研究以东京樱花叶为研究对象,通过单因素实验及正交试验法设计四因素三水平实验,考察提取时间、温度、料液比和浸提浓度4种因素对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本项实验结果表明东京樱花叶片内总黄酮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提取时间为50 min,提取温度为70℃,料液比为1:50,乙醇质量分数为50%。选择在此优化条件下进行3组重复验证实验,总黄酮提取率可达到14.37%,并具有良好的检测准确性与重现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京樱花叶 总黄酮 影响因素 提取工艺 正交试验
下载PDF
热处理强度对猪肉肌球蛋白结构及风味成分吸附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36
2
作者 吕彤 林俊杰 +3 位作者 周昌瑜 王颖 曹锦轩 潘道东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285-291,共7页
为了探究热处理强度对肌球蛋白结构及风味吸附特性的影响,该文选取猪肉中肌球蛋白,采用拉曼光谱等技术,分析了不同温度(45、55、65、75、85℃)对肌球蛋白巯基总量、二级结构和表面疏水性的影响;然后选取8种典型肉品风味成分,建立肌球蛋... 为了探究热处理强度对肌球蛋白结构及风味吸附特性的影响,该文选取猪肉中肌球蛋白,采用拉曼光谱等技术,分析了不同温度(45、55、65、75、85℃)对肌球蛋白巯基总量、二级结构和表面疏水性的影响;然后选取8种典型肉品风味成分,建立肌球蛋白-风味化合物作用体系,以同一顶空内不同风味化合物浓度自由比例为指标,采用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技术探究不同热处理强度对肌球蛋白风味吸附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整个热处理强度增加的过程中肌球蛋白巯基基团含量显著降低(P<0.01);温度升至55℃蛋白分子展开,α-螺旋和β-折叠转换成β-转角及无规则卷曲结构;温度升至75℃蛋白分子变性,β-转角及无规则卷曲转换成α-螺旋和β-折叠结构;在温度升高至65℃的过程中蛋白表面疏水性持续增加,温度继续升高略有降低;蛋白对4种醛(3-甲基丁醛、戊醛、庚醛、辛醛)的吸附性在展开过程中增强,聚合过程中减弱;蛋白对2-戊酮的吸附性先降低后升高,45℃处理组最低,85℃处理组最高,对3种酮(2-庚酮、2-辛酮、2-壬酮)的吸附性呈先增加后降低再增加的趋势,蛋白变性时(75℃)显著低于其余温度条件(P<0.01),85℃处理时显著高于其余温度条件(P<0.01);研究结果为今后关于肉品风味形成机理的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 蛋白 风味 热处理 肌球蛋白 巯基总量 二级结构 表面疏水性
下载PDF
豆瓣酱后熟过程中氨基酸和风味物质的变化 被引量:45
3
作者 徐琳娜 王璋 许时婴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21-25,共5页
豆瓣酱后熟过程中其水提取物中氨基酸总量、游离氨基酸的量没有特别明显的变化。应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和质谱联用技术分析了豆瓣酱中挥发性风味物质。风味化合物的检出数量随着后熟时间延长略有增加,初探了豆瓣酱风味的形成原因。
关键词 豆瓣酱 氨基酸总量 游离氨基酸 固相微萃取 气质联用 风味物质
下载PDF
葡萄籽粉对广式腊肠理化和感官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刘文营 陆武 +4 位作者 李丹 李享 王守伟 成晓瑜 王乐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39-150,共12页
研究添加葡萄籽粉和发酵葡萄籽粉对广式腊肠的感官和理化品质的影响,分析不同添加方案的产品色泽、总羰基含量、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TBARS)值和脂肪酸组分,并对产品风味特征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添加葡萄籽粉或发酵葡萄籽粉后,产... 研究添加葡萄籽粉和发酵葡萄籽粉对广式腊肠的感官和理化品质的影响,分析不同添加方案的产品色泽、总羰基含量、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TBARS)值和脂肪酸组分,并对产品风味特征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添加葡萄籽粉或发酵葡萄籽粉后,产品的亮度(L^(*))值降低,红度(a^(*))值有所增加,而黄度(b^(*))值变化趋势不明显。随着葡萄籽粉添加量的增加,产品的总羰基含量和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TBARS)值均呈降低趋势,而添加发酵葡萄籽粉产品的总羰基含量呈增加趋势,TBARS值呈波动上升趋势。添加2.0%葡萄籽粉,添加0.5%和2.0%发酵葡萄籽粉产品的主体风味特征与对照样品在一定程度上相似。在脂肪酸组分上,添加0.1%和2.0%葡萄籽粉样品、添加0.1%和0.2%发酵葡萄籽粉样品饱和脂肪酸占比较低,且相互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添加0.1%和0.2%发酵葡萄籽粉样品单不饱和脂肪酸占比较高,且两者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添加0.1%和2.0%葡萄籽粉样品多不饱和脂肪酸占比较高,且两者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结果表明,添加2.0%葡萄籽粉在改善广式腊肠品质上效果较好,此时产品的总羰基含量、TBARS值较低,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占比较高,风味未发生明显变化,a^(*)值也有所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籽 发酵葡萄籽 广式腊肠 颜色 脂肪酸 风味主成分 脂肪氧化 总羰基含量
下载PDF
甜酒药曲理化品质及糯米酒香气成分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吴琼燕 林捷 +1 位作者 简佩雯 李家欣 《食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30-134,共5页
研究桂林传统甜酒曲中常添加的桑叶、辣蓼,对根霉生长形态及酒曲质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0.3%~0.4%浓度范围内,桑叶比辣蓼均对酒曲根霉菌丝表现出更好的促生长作用,但在抑制黑孢子萌发作用上,辣蓼更有优势;筛选出0.3%桑叶及0.4%辣... 研究桂林传统甜酒曲中常添加的桑叶、辣蓼,对根霉生长形态及酒曲质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0.3%~0.4%浓度范围内,桑叶比辣蓼均对酒曲根霉菌丝表现出更好的促生长作用,但在抑制黑孢子萌发作用上,辣蓼更有优势;筛选出0.3%桑叶及0.4%辣蓼最适合制备药曲,得到桑叶曲糖化力,发酵力、糖度最大,辣蓼曲总酯含量及感官评分最高;米酒风味物质的检测,桑叶曲、辣蓼曲的风味物质数量略少于传统米酒,但增加了一些微量风味物质,主体香味物质差异不大,浓度发生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蓼 总酯含量 香味物质
原文传递
热处理对调味型复配液的抑菌性影响
6
作者 李佳 夏霏 +2 位作者 王文慧 韦荣编 宋茹 《食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38-142,共5页
以大肠杆菌为模型菌,考察了常压加热对调味型复配液的抑菌性影响,分析有效酸度、大蒜活性组分和总酚含量变化。结果表明:调味型复配液经60℃~100℃,加热15和30 min仍保持抑菌活性,当加热温度大于80℃时抑菌性显著低于未加热组。加热处... 以大肠杆菌为模型菌,考察了常压加热对调味型复配液的抑菌性影响,分析有效酸度、大蒜活性组分和总酚含量变化。结果表明:调味型复配液经60℃~100℃,加热15和30 min仍保持抑菌活性,当加热温度大于80℃时抑菌性显著低于未加热组。加热处理未显著改变复配液的有效酸度,而复配液中大蒜热敏性活性组分在加热温度大于80℃时几乎损失殆尽。总酚含量先是随着加热温度的升高而逐渐地降低,90℃加热15 min总酚含量最低为0.124μg·μL-1,80℃加热30 min总酚含量最低,为0.125μg·μL-1,而后总酚含量随着加热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在100℃下加热15和30 min调味型复配液的总酚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已无显著性差异。因此,加热条件下调味型复配液的抑菌性改变主要与大蒜活性组分和总酚含量变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味型复配液 热处理 抑菌性 大蒜活性组分 总酚含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