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宏观审慎监管进展对我国银行业的启示 被引量:5
1
作者 刘蔚 《西部金融》 2016年第5期45-50,共6页
2015年11月3日,金融稳定理事会(Financial Stability Board,FSB)发布了最新的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Global Systemic Important Banks,G-SIBs)名单,中国建设银行首次位列其中。至此,中国的四家大型国有商业银行均榜上有名。随着2014年11... 2015年11月3日,金融稳定理事会(Financial Stability Board,FSB)发布了最新的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Global Systemic Important Banks,G-SIBs)名单,中国建设银行首次位列其中。至此,中国的四家大型国有商业银行均榜上有名。随着2014年11月出台的关于总损失吸收能力(Total Loss Absorbing Capacity,TLAC)的要求,G-SIBs面临着更加严格的宏观审慎监管要求,对我国银行的经营和监管提出了挑战。本文结合国际金融监管动态,介绍了TLAC新规的内容及其与巴塞尔协议Ⅲ资本监管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分析了TLAC资本和债务工具的品种、特点,评估实施新规后引发的TLAC工具供需情况及对银行业务可能产生的影响,从而对我国应对TLAC规定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宏观审慎 系统重要性银行 总损失吸收能力 监管
下载PDF
含分层损失吸收型债务的银行资本结构设计与定价 被引量:3
2
作者 秦学志 王麟 +1 位作者 李坤昊 冯珊珊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EI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3137-3148,共12页
为了解决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总损失吸收能力不足,以及近年来只发行或有可转债一种损失吸收型债券的银行出现的额外风险问题,在借鉴《巴塞尔协议Ⅲ》和《TLAC原则及清单》建议的基础上,研究了一种含分层损失吸收型债务的新型银行资本结构... 为了解决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总损失吸收能力不足,以及近年来只发行或有可转债一种损失吸收型债券的银行出现的额外风险问题,在借鉴《巴塞尔协议Ⅲ》和《TLAC原则及清单》建议的基础上,研究了一种含分层损失吸收型债务的新型银行资本结构.首先,对资本结构的基本设定和损失吸收机制进行了细致的刻画;在此基础上,给出了银行资产、各项债务以及原股东股权的定价模型.数值模拟分析表明,一般情况下含有分层损失吸收型债务的银行资本结构,要比含有单一损失吸收型债务的资本结构具有更强的损失吸收能力,并且存在最优的损失吸收型债务结构.对价差进行灵敏度分析表明,只有在波动率极端大水平上发行单一的损失吸收型债务才会有利于银行发行成本的节省,而在通常的波动率率水平下,银行为了节约成本都可以选择发行更短期限的TLAC债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部纾困 或有可转债 总损失吸收能力 结构化模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