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坡耕地顺坡非均匀施肥对氮磷迁移及玉米生长的影响
1
作者 谢梅香 金秋 +2 位作者 赵广举 耿韧 洪大林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07-212,共6页
[目的]分析坡耕地坡脚低肥、坡中中肥和坡顶高肥的顺坡非均匀施肥方式对土壤养分及玉米生长的作用,为坡耕地科学的施肥方式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布设野外径流小区和水样采集设备,观测了坡耕地土壤中氮磷迁移和玉米对养分的吸收。[结果]... [目的]分析坡耕地坡脚低肥、坡中中肥和坡顶高肥的顺坡非均匀施肥方式对土壤养分及玉米生长的作用,为坡耕地科学的施肥方式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布设野外径流小区和水样采集设备,观测了坡耕地土壤中氮磷迁移和玉米对养分的吸收。[结果](1)降雨后坡脚的土壤含水量最高,坡顶的土壤水分下降最快最多。(2)整个玉米生长周期内土壤水氮向坡脚浅土层处迁移,而土壤水总磷则呈峰值变化的趋势且以坡顶最为显著。(3)非均匀施肥下玉米生长对氮素的吸收以及干物质产量都较好,坡脚处的氮肥吸收率达到51.3%,磷肥吸收率达到25.5%。[结论]减少总施肥量的非均匀施肥方式能够保证玉米生长对肥料的吸收及产量,为我国坡耕地施肥方式优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均匀施肥 土壤水 总氮总磷 养分吸收 玉米产量
下载PDF
高产冬小麦水分利用效率及其组分特征分析 被引量:29
2
作者 贾秀领 蹇家利 +1 位作者 马瑞昆 鲁建立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309-314,共6页
依据8年田间和盆栽试验,分析了冬小麦基因型、密度和供水对水分利用效率(WUE)的影响.结果表明:当供水量变化范围较大时,总耗水(ET)和WUE呈显著线性负相关,ET对WUE的负效应明显大于产量(GY)对WUE的正效应.GY和ET有正相关趋势.当供水量变... 依据8年田间和盆栽试验,分析了冬小麦基因型、密度和供水对水分利用效率(WUE)的影响.结果表明:当供水量变化范围较大时,总耗水(ET)和WUE呈显著线性负相关,ET对WUE的负效应明显大于产量(GY)对WUE的正效应.GY和ET有正相关趋势.当供水量变化范围较小时,GY和WUE呈显著线性正相关.蒸散效率(ETE)和收获指数(HI)都和WUE有正相关关系,ETE对WUE的贡献大于收获指数(HI),ETE和HI不表现稳定相关.密度对WUE的影响较小.基因型间WUE及其组分存在明显的差异.高WUE基因型的首要条件是高产,低产基因型的WUE也较低.在适宜供水量下,通过拔节前控水,合理密度及高产节水基因型的选用,可实现高产和高WUE的相对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水分利用效率 产量 冬小麦 组分
下载PDF
不同紫花苜蓿品种水分利用效率研究 被引量:27
3
作者 万素梅 胡建宏 +3 位作者 胡守林 黄庆辉 王龙昌 王秀学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2期133-137,共5页
通过对国内外12个紫花苜蓿品种水分利用效率的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品种之间、不同刈次之间耗水量、水分利用效率存在明显差异。不同刈次含水规律表现为高—低—高变化。不同刈次水分利用效率以第二茬草最高,第一茬草最低。不同品种之间... 通过对国内外12个紫花苜蓿品种水分利用效率的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品种之间、不同刈次之间耗水量、水分利用效率存在明显差异。不同刈次含水规律表现为高—低—高变化。不同刈次水分利用效率以第二茬草最高,第一茬草最低。不同品种之间水分利用效率差异明显。会宁、农宝是耗水型品种;西香、阿尔冈金、WL-323、WL-323ML是节水型品种。在渭北旱塬地区应推广种植节水型品种,以充分利用有限的降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牧草 紫花苜蓿 品种 水分利用效率 刈次 产草量
下载PDF
不同水氮条件下马铃薯产量和氮肥利用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26
4
作者 陈瑞英 蒙美莲 +3 位作者 梁海强 张静 王颖慧 王朝霞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12年第3期196-201,共6页
为探讨内蒙古武川地区沟灌条件下最佳的水氮供应,采用田间试验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克新一号’马铃薯品种在不同水氮条件下产量和氮肥利用特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增加灌水量或增施氮肥均可增加马铃薯的单株产量,主要是增... 为探讨内蒙古武川地区沟灌条件下最佳的水氮供应,采用田间试验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克新一号’马铃薯品种在不同水氮条件下产量和氮肥利用特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增加灌水量或增施氮肥均可增加马铃薯的单株产量,主要是增大了单块茎重,对单株结薯数的影响无规律性。在低水分和中水分条件下,产量随着氮肥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大;在高水分条件下,产量随施氮量的增加呈单峰曲线变化。氮肥农学利用率、偏生产力随着施氮量的增加逐渐降低,在高水分和低水分条件下,氮肥生理利用率均随施氮量的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在中水分条件下,则是随施氮量的增加而逐渐降低。氮肥的农学利用率和生理利用率均随灌水量的增加而降低,而氮肥的偏生产力是随灌水量的增加而增加。当灌水量为2400m3/hm2,施氮量为150~225kg/hm2时,马铃薯的产量和氮肥利用率都较高,是适合当地马铃薯种植的水氮配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水氮耦合 产量 吸氮量 氮肥利用特性
下载PDF
黔中黄壤丘陵旱坡地不同耕作制与水土保持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张文安 徐大地 +1 位作者 肖厚军 刘友云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01年第2期38-40,共3页
1999~ 2 0 0 0年连续 2年试验研究表明 :黔中黄壤丘陵旱坡地分带轮作水土保持效益优于净作 ,分带轮作制中洋芋 (油菜或小麦 ) /绿肥 /玉米 /红薯轮作方式优于油菜 (小麦 ) /绿肥 /玉米 /大豆 ;不同作物轮作对产量的影响小季以洋芋 >... 1999~ 2 0 0 0年连续 2年试验研究表明 :黔中黄壤丘陵旱坡地分带轮作水土保持效益优于净作 ,分带轮作制中洋芋 (油菜或小麦 ) /绿肥 /玉米 /红薯轮作方式优于油菜 (小麦 ) /绿肥 /玉米 /大豆 ;不同作物轮作对产量的影响小季以洋芋 >油菜 >小麦 ,大季以红薯 >大豆 ;适宜的分带轮作制为洋芋 (或油菜 ) /绿肥 /玉米 /红薯 ,其水土流失最小 ,作物总产量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坡地 耕作制 水土流失 水土保持 作物产量 黔中黄壤地区
下载PDF
水位降深控制的目标函数法基坑降水优化设计 被引量:4
6
作者 于丹 吕金鹏 庄岩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 2014年第2期62-66,共5页
基坑降水在基坑施工中有着重要的地位,一般降水方案偏于保守,基坑总涌水量偏大。在确保基坑安全的前提下,为了降低基坑降水的总涌水量,节省基坑降水费用,基于目标函数法,以单井出水量为设计变量,以各个控制点水位降深的最大值最小化为... 基坑降水在基坑施工中有着重要的地位,一般降水方案偏于保守,基坑总涌水量偏大。在确保基坑安全的前提下,为了降低基坑降水的总涌水量,节省基坑降水费用,基于目标函数法,以单井出水量为设计变量,以各个控制点水位降深的最大值最小化为目标函数,运用MATLAB软件最大最小化进行优化求解。通过沈阳世茂五里河T3-T5及S3楼深基坑降水工程,将优化结果与原设计方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优化后基坑总涌水量比原设计方案降低了4.7%;控制点水位降深满足设计要求,水位降深相比原方案减小了5.3%。该模型能够有效地减小基坑降水对周围环境的影响,降低基坑总涌水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标函数法 总涌水量 水位降深 优化
下载PDF
灌溉和施氮对种植第2年紫花苜蓿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及土壤全氮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22
7
作者 尹辉 王琦 +5 位作者 师尚礼 张恩和 王田涛 刘青林 刘朝巍 俞华林 《草原与草坪》 CAS 2012年第4期1-7,共7页
在甘肃省河西绿洲灌区石羊河流域进行大田试验,研究不同灌溉量,分别为常规灌溉(330mm)、节水20%灌溉(264mm)和节水40%灌溉(198mm)和施氮量0、40、80和120kg/hm2对种植第2年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干草产量、水分利用效率(WUE)以及土... 在甘肃省河西绿洲灌区石羊河流域进行大田试验,研究不同灌溉量,分别为常规灌溉(330mm)、节水20%灌溉(264mm)和节水40%灌溉(198mm)和施氮量0、40、80和120kg/hm2对种植第2年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干草产量、水分利用效率(WUE)以及土壤全氮的影响。结果表明:紫花苜蓿全生育期总干草产量随灌溉量增加而显著增加,他们的次序是常规灌溉总干草产量(15 575kg/hm2)>节水20%(14 763kg/hm2)>节水40%灌溉(14 017kg/hm2)。节水20%灌溉的水分利用效率为27.49kg/(mm.hm2),显著高于常规灌溉25.96kg/(mm.hm2),节水40%灌溉的水分利用效率为26.89kg/(mm.hm2),与常规灌溉和节水20%灌溉之间相差不显著。各处理全氮主要富集于表层土壤(0~60cm),土壤全氮含量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减少。在0~120cm土层,灌溉对各土层全氮含量的影响没有出现规律性变化;施氮40kg/hm2土壤全氮含量显著高于不施氮和施氮80、120kg/hm2。当施氮量为40kg/hm2时,第2年紫花苜蓿干草产量15 905kg/hm2、WUE为28.62kg/(mm.hm2)以及土壤全氮含量达到最大值。在河西绿洲灌区石羊河流域种植第2年紫花苜蓿,从经济、生态和环境方面考虑,节水20%灌溉(灌溉量为264mm,不包括生育期降水量)和施氮40kg/hm2处理是较高干草产量、较高WUE及较高土壤肥力取得一致的处理,应大面积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溉 施氮 紫花苜蓿 干草产量 水分利用效率
下载PDF
不同水肥处理水稻氮磷吸收利用及产量试验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何军 何天楷 +6 位作者 张宇航 钟盛建 高明利 赵树君 陈扬 朱子荣 陈莹 《灌溉排水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67-72,共6页
【目的】寻求肥料高效利用的水稻水肥调控模式。【方法】设置了2种灌溉模式:W1淹水灌溉,W2间歇灌溉;2种施肥类型:N1常规肥,N2缓释肥开展水稻测坑试验。【结果】缓释肥条件下植株的氮素收获指数(NHI)达到69.0%(W1)和71.6%(W2),分别比常... 【目的】寻求肥料高效利用的水稻水肥调控模式。【方法】设置了2种灌溉模式:W1淹水灌溉,W2间歇灌溉;2种施肥类型:N1常规肥,N2缓释肥开展水稻测坑试验。【结果】缓释肥条件下植株的氮素收获指数(NHI)达到69.0%(W1)和71.6%(W2),分别比常规肥高出2.8%和7.5%;磷素收获指数(PHI)达到84.1%(W1)和86.7%(W2),分别比常规肥高出0.5%和4.4%。间歇灌溉模式下施用缓释肥植株的氮、磷肥偏生产力为58.4kg/kg和145.9 kg/kg,比淹灌模式下的氮、磷肥偏生产力高出1.2%和1.1%,籽粒产量也达到最大值10 505 kg/hm^2,比淹灌缓释肥处理产量高出1.1%。【结论】间歇灌溉缓释肥调控模式能提高肥料利用率,提高作物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肥处理 全氮 全磷 产量
下载PDF
滴灌条件下水肥耦合对青花菜生理特性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2
9
作者 胡云飞 郁继华 +6 位作者 肖雪梅 李录山 王博 杨兵丽 周箬涵 薛娟 张国斌 《灌溉排水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72-76,共5页
设置灌水、施肥二因素,研究了滴灌条件下水肥耦合效应对青花菜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品质、生理特性及土壤全氮的影响。结果表明,灌水量相同条件下,叶绿素和水势均值的基本趋势为F2水平>F1水平>F3水平>F4水平;施肥量相同,叶绿... 设置灌水、施肥二因素,研究了滴灌条件下水肥耦合效应对青花菜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品质、生理特性及土壤全氮的影响。结果表明,灌水量相同条件下,叶绿素和水势均值的基本趋势为F2水平>F1水平>F3水平>F4水平;施肥量相同,叶绿素、水势均值表现为W1水平>W2水平>W3水平。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和品质以W2F2处理较高,且水肥互作对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有显著影响。不同水肥耦合处理下,随土层加深,全氮逐渐减小;且在相同施肥水平下,随灌水量减少而减少;在相同水分条件下,土壤全氮随施肥量的减小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综合评价,在滴灌条件下,W2F2处理为最优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肥耦合 青花菜 滴灌 产量 全氮
下载PDF
不同水肥组合对红壤地区早稻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被引量:14
10
作者 王国强 周静 +3 位作者 崔键 刘方平 梁举 李辉信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92-398,共7页
在田间条件下,研究不同水分、施N量和N肥运筹方式对红壤地区早稻产量、产量构成因素及N肥利用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水稻间歇灌溉比淹水灌溉显著提高早稻单位面积有效穗数、千粒重和产量,早稻的植株吸N量可以提高1.7%~6.2%,而N肥表... 在田间条件下,研究不同水分、施N量和N肥运筹方式对红壤地区早稻产量、产量构成因素及N肥利用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水稻间歇灌溉比淹水灌溉显著提高早稻单位面积有效穗数、千粒重和产量,早稻的植株吸N量可以提高1.7%~6.2%,而N肥表观利用率低于淹水灌溉;随施N量的增加,早稻千粒重和结实率降低,但单位面积有效分穗数、产量、植株吸N量和N肥利用率增加;不同N肥运筹方式对水稻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因灌溉方式和施肥量差异而表现出不同规律,分次施肥显著提高了早稻产量、植株吸N量和N肥利用率,但分3次施肥和分4次施肥时上述3个指标并无差异。结果显示:在采用间歇灌溉、施N肥量为210 kg/hm^2、N肥运筹方式为基肥50%+分蘖肥30%+拔节肥20%的水肥管理措施更具有合理性,该种措施比农民习惯采用的淹水灌溉、施N肥量为140 kg/hm^2、N肥运筹方式为基肥50%+分蘖肥30%+拔节肥20%的水肥管理措施植株吸N量提高50.9 kg/hm^2(34.3%),产量提高631 kg/hm^2 (11.1%),其N肥利用率为36.7%,是红壤地区兼顾生产、生态和经济效益的理想稻田种植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产量结构 水氮耦合 吸氮量 氮肥利用率
下载PDF
施氮量对百喜草产草量、叶片含氮量及含水量的影响 被引量:12
11
作者 李德荣 程建峰 +2 位作者 董闻达 梅宗焕 刘柏根 《草地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1期63-65,共3页
研究施氮量与百喜草(PaspalumnotatumFlügge)产量、叶片含氮量和含水量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施氮450kg/hm2百 喜草增产最高,增产342.16%,施氮量90kg/hm2处理的每千克氮增产量最高(79.9kg);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叶片含氮量上 升迅速... 研究施氮量与百喜草(PaspalumnotatumFlügge)产量、叶片含氮量和含水量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施氮450kg/hm2百 喜草增产最高,增产342.16%,施氮量90kg/hm2处理的每千克氮增产量最高(79.9kg);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叶片含氮量上 升迅速,当施氮高于360kg/hm2,叶片含氮量趋于平缓,出现饱和现象;施氮450kg/hm2,叶片含水量最高(69.5%);百喜草 产草量、叶片含氮量和叶片含水量与施氮量间呈极显著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喜草 施氮量 产量 叶片全N量 叶片含水量
下载PDF
青梅复方口服液制备工艺及初步质量标准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李德森 陈婉君 +3 位作者 李煌 鲍小达 周春权 王金山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6期40-44,共5页
目的:优选青梅复方口服液的制备工艺并进行初步质量标准研究,为口服液进一步开发提供基础性依据。方法:以芦丁为标准品,选取提取时间、料液比值、提取次数为考察因素,以总黄酮含量和浸膏得率为评价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法优选水提工艺。... 目的:优选青梅复方口服液的制备工艺并进行初步质量标准研究,为口服液进一步开发提供基础性依据。方法:以芦丁为标准品,选取提取时间、料液比值、提取次数为考察因素,以总黄酮含量和浸膏得率为评价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法优选水提工艺。以水提工艺的最佳条件为基础,进行醇沉工艺的优选。以芦丁为标准品,选取醇沉浓度、醇沉时间、药液浓度为考察因素,以总黄酮含量和浸膏得率为评价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法优选醇沉工艺。采用薄层色谱法分析口服液中乌梅、青果、稻香陈成分。结果:最佳水提工艺为:料液比值1∶10,加热提取3次,提取时间90 min。最佳醇沉工艺为:药液浓度0.35 g·mL^-1,醇沉浓度60%,醇沉时间12 h。薄层色谱中,口服液样品与药物对照品在相对应的位置上显现出相同颜色的斑点。结论:采用水提总黄酮时具有耗时短、提取效率高、安全方便、操作简单、不需要高温条件等优点,适合大规模的生产和应用。醇沉正交试验,醇沉浓度较小且醇沉时间短,考虑成本、工时等因素,适合工厂实际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交试验法 水提 醇沉 总黄酮 质量标准 浸膏得率
下载PDF
浅析矿井水涌水量预测的几种常见方法 被引量:12
13
作者 宋春辉 杨云龙 郭继锋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9年第10期177-178,共2页
矿井涌水量预测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工作。分析了矿井涌水量预测中常用的几种方法和特点,提出了在矿井水涌水量实际预测中,应根据预测精度要求和水文地质特点等条件,合理选用适当的预测参数和方法。
关键词 矿井涌水量 预测方法 灰色系统法 人工神经网络法
下载PDF
不同灌溉方式节水控盐效果及对枸杞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2
14
作者 尹志荣 苏德喜 +3 位作者 张永宏 吴英龙 吴秀梅 桂林国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3期1383-1386,共4页
[目的]为节约水资源,提高灌溉水的利用效率以及预防灌溉引起的土壤盐碱化问题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滴灌、沟灌、漫灌3种灌溉方式对宁夏银北盐碱地区枸杞进行灌水处理,探索各处理土壤含水量、全盐、产量变化以及水分生产效率高低。[结果... [目的]为节约水资源,提高灌溉水的利用效率以及预防灌溉引起的土壤盐碱化问题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滴灌、沟灌、漫灌3种灌溉方式对宁夏银北盐碱地区枸杞进行灌水处理,探索各处理土壤含水量、全盐、产量变化以及水分生产效率高低。[结果]枸杞萌芽前,漫灌0~100 cm平均土壤含水量最大,沟灌次之,滴灌略低;土壤pH沟灌>滴灌>漫灌;土壤全盐漫灌>滴灌>沟灌。随着枸杞的生长发育以及灌水的实施,秋果采摘后,滴灌0~100 cm平均土壤含水量最大,沟灌次之,漫灌最低;土壤pH仍表现为沟灌>滴灌>漫灌;滴灌表层0~20 cm出现盐分表聚现象,20 cm以下漫灌土壤全盐含量最大,滴灌次之,沟灌最低。沟灌产量最高,其次为滴灌,漫灌虽灌水量大,但水分利用率最低,枸杞产量最低。[结论]在盐碱地栽植枸杞实行沟灌、滴灌灌溉方式在节水控盐的同时,还可以提高枸杞产量,是经济、高效、可行的灌溉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溉方式 枸杞产量 土壤含水量 土壤全盐
下载PDF
水分选有机垃圾三种总固体厌氧消化产甲烷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东 孙永明 +3 位作者 郭燕锋 袁振宏 马隆龙 孔晓英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391-1396,共6页
以水分选城市生活有机垃圾(WS-OFMSW)为原料,采用35L厌氧反应器进行中温(30±2℃)批式厌氧消化,研究3种TSr分别为16.0%、13.5%和11.0%的样品对厌氧消化稳定性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TSr均能实现稳定的产甲烷过程,pH自我恢复调... 以水分选城市生活有机垃圾(WS-OFMSW)为原料,采用35L厌氧反应器进行中温(30±2℃)批式厌氧消化,研究3种TSr分别为16.0%、13.5%和11.0%的样品对厌氧消化稳定性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TSr均能实现稳定的产甲烷过程,pH自我恢复调节能力较强,在整个过程中没有产生挥发性脂肪酸抑制。较低的TSr有助于快速启动并缩短发酵周期,3种TSr厌氧消化分别于32、25和12d达到产气高峰。累积产甲烷量分别为273.1、283.0和313.7L·kgVS^(-1),平均甲烷浓度为64.6%、66.3%和65.7%。3种TSr厌氧消化的VS去除率分别为26.08%、35.76%和41.78%。通过该实验,获得相关的WS-OFMSW厌氧消化原始数据,为城市生活垃圾水分选技术的完善以及有机垃圾厌氧消化性能的提高指出了参考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生活垃圾 水分选技术 有机垃圾 厌氧消化 甲烷产率 总固体
下载PDF
膜下滴灌条件下温室青椒的水氮耦合效应 被引量:12
16
作者 程明瀚 郝仲勇 +2 位作者 杨胜利 缴锡云 范海燕 《灌溉排水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50-56,68,共8页
【目的】通过不同灌水量和施氮量的耦合来探寻温室青椒的水肥耦合效应。【方法】试验设置了W1(70%θFC(田间持水率))、W2(80%θFC)2组灌水下限处理和F1(50 kg/hm^2)、F2(85 kg/hm^2)、F3(120 kg/hm^2)3组施氮处理,并设置常规灌水施肥处... 【目的】通过不同灌水量和施氮量的耦合来探寻温室青椒的水肥耦合效应。【方法】试验设置了W1(70%θFC(田间持水率))、W2(80%θFC)2组灌水下限处理和F1(50 kg/hm^2)、F2(85 kg/hm^2)、F3(120 kg/hm^2)3组施氮处理,并设置常规灌水施肥处理作对照,共计7个处理,监测了青椒株高、茎粗、叶面积指数等生长指标,净光合速率、蒸腾强度等生理指标,以及总产量、水分生产效率、氮肥偏生产力和相关品质指标。【结果】在120 kg/hm^2施氮量处理下青椒的产量明显高于其他处理。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各水肥处理下的10项指标进行降维,并通过降维所得的3个主成分对7组处理综合评价,发现7组处理高低排序为:W1F3处理>W2F3处理>CK>W2F2处理>W1F1处理> W1F2处理>W2F1处理。【结论】在70%θFC的灌水下限和120 kg/hm^2施氮量的组合处理是本试验所探寻的最优水肥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氮耦合 总产量 水分生产效率 主成分分析
下载PDF
施肥措施对复垦土壤团聚体碳氮含量和作物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25
17
作者 曹寒冰 谢钧宇 +4 位作者 强久次仁 郭璐 洪坚平 荆耀栋 孟会生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8期135-143,共9页
研究复垦后不同施肥措施下有机碳(OC)和全氮(TN)在水稳性团聚体及粉黏粒组分中的分布特征,以期深入理解不同施肥措施下土壤有机碳的固持机制。以生土和连续6年不同施肥措施的复垦土壤为研究对象,采集0~20 cm耕层土壤样品,利用湿筛法进... 研究复垦后不同施肥措施下有机碳(OC)和全氮(TN)在水稳性团聚体及粉黏粒组分中的分布特征,以期深入理解不同施肥措施下土壤有机碳的固持机制。以生土和连续6年不同施肥措施的复垦土壤为研究对象,采集0~20 cm耕层土壤样品,利用湿筛法进行土壤粒径分组,分析大粒径大团聚体(>2 mm)、小粒径大团聚体(>0.25~2 mm)、微团聚体(0.053~0.25 mm)和粉黏粒组分(<0.053 mm)中OC和TN含量,判断各粒径团聚体及粉黏粒组分中有机碳储量的驱动因素,探究团聚体及粉黏粒组分中有机碳含量与作物产量之间的关系。试验设不施肥(CK)、施氮磷钾化肥(NPK)、单施有机肥(M)和有机无机肥配施(MNPK)4个处理。结果表明:1)整个试验周期(2008—2013年),同CK相比,NPK、M以及MNPK处理均显著提高了玉米籽粒产量,且以MNPK处理的效果最显著,分别提高了79.49%、116.07%和113.85%。2)大团聚体和微团聚体中OC和TN含量相近,总体高于粉黏粒组分。同生土相比,CK、NPK和M处理均显著提高了>0.25~2、0.053~0.25 mm团聚体和<0.053 mm组分中OC含量。MNPK处理显著提高了各粒径团聚体和<0.053 mm组分中OC含量。此外,CK、NPK、M和MNPK处理均显著提高了各粒径团聚体中TN含量;大团聚体和微团聚体中有机碳和全氮富集系数相近,总体高于粉黏粒组分。M以及MNPK处理均显著提高了各粒径团聚体及粉黏粒组分(除>2 mm团聚体外)的C/N比。3)土壤有机碳储量受>2 mm团聚体的百分比数量驱动,其余各粒径团聚体及粉黏粒组分中有机碳含量对土壤有机碳储量的贡献较大。4)作物产量随着各粒径团聚体及粉黏粒组分中有机碳含量的增加呈线性增加,说明该区域土壤有机碳库仍未达到饱和,且以0.053~0.25 mm团聚体中有机碳含量与作物产量关系最紧密。因此,在采煤塌陷区的低肥力复垦土壤上采取有机无机肥配施,对土壤质量及农业生态持续性具有积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垦 土壤 水稳性团聚体 有机碳 全氮 作物产量
下载PDF
典型富营养化城市河流——浙江温瑞塘河的浮游植物群落类型与季节变化 被引量:21
18
作者 孙玉平 于恒国 +3 位作者 周钦 刘婷 李亚运 马增岭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75-384,共10页
为评估温瑞塘河水环境状况及水华风险,于2015年每月15日7:00-18:00对其下游滞流河段进行高频监测分析,考察了水体叶绿素a浓度、浮游植物群落类型和光合活性等的季节变化及日变化情况,并分析了其与温度、营养盐等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 为评估温瑞塘河水环境状况及水华风险,于2015年每月15日7:00-18:00对其下游滞流河段进行高频监测分析,考察了水体叶绿素a浓度、浮游植物群落类型和光合活性等的季节变化及日变化情况,并分析了其与温度、营养盐等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温瑞塘河表层水体中的叶绿素a浓度表现为春季(3-5月)>夏季(6-8月)>秋季(9-11月)>冬季(12-2月),分别为39.98、37.62、21.59和10.74μg/L;4个季节的平均水温则是夏季>秋季>春季>冬季,分别为30.91、25.34、20.72和13.80℃.全年总氮浓度为5.33±0.81~9.40±1.25 mg/L,总磷浓度为0.32±0.18~0.95±0.25mg/L,营养程度属于超富营养.温瑞塘河的浮游植物群落类型为硅藻-绿藻型,全年以绿藻和硅藻种群为主,蓝藻种群只在春末夏初出现,并且所占比例很小.绿藻种群在夏季占绝对优势,而硅藻种群在冬季占优势.绿藻种群的相对丰度与水温呈正相关,而硅藻种群的相对丰度与水温呈负相关.水体的叶绿素a浓度与水温呈正相关,而与总氮、总磷浓度没有相关性.叶绿素a在不同季节呈现出不同的日变化模式,而浮游植物的有效光合量子产率在四季均呈现类似的日变化模式:都是先降后升,与晴天时的日照强度变化趋势相反.绿藻的有效光合量子产率高于硅藻,且除春季外皆存在显著差异.以上结果表明温瑞塘河具备发生各类水华的营养条件,但是由于蓝藻在全年所占的比例都很低,因此发生蓝藻水华的可能性很小;同时由于日照变化会对表层水体中叶绿素a浓度及浮游植物生理活动产生影响,因此在对小型湖泊或者水流滞缓的河道进行浮游植物群落结构调查时还应考虑时间和天气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瑞塘河 浮游植物 富营养化 叶绿素A 有效光合量子产率 总氮 总磷 水温
下载PDF
化肥减施下紫云英不同翻压量对水稳性团聚体及双季稻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1
19
作者 聂鑫 鲁艳红 +5 位作者 廖育林 高雅洁 程会丹 朱启东 曹卫东 聂军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55-164,共10页
为了探究不同紫云英翻压量对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及其有机碳、全氮含量与分布、水稻产量的影响。在减量氮、钾肥20%条件下,设置CK(不施化肥、紫云英)、F100(常规施肥)和翻压紫云英15000(GM_(1)),22500(GM_(2)),30000(GM_(3)),37500 kg/hm^(... 为了探究不同紫云英翻压量对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及其有机碳、全氮含量与分布、水稻产量的影响。在减量氮、钾肥20%条件下,设置CK(不施化肥、紫云英)、F100(常规施肥)和翻压紫云英15000(GM_(1)),22500(GM_(2)),30000(GM_(3)),37500 kg/hm^(2)(GM_(4))6个处理。结果表明:与CK和F100处理相比,减量施用氮、钾化肥20%并翻压不同量紫云英均能增加土壤水稳性大团聚体中1.000~2.000 mm,0.500~1.000 mm粒级的占比。减量施用氮、钾化肥20%条件下翻压不同量紫云英对团聚体平均重量直径(MWD)和平均几何直径(GMD)无显著影响。减量施用氮、钾化肥20%,翻压不同量紫云英均显著(P<0.05)提高了水稳性团聚体1.000~2.000 mm,0.500~1.000 mm粒级中水稳性团聚体有机碳和全氮含量的占比,同时也提高了1.000~2.000 mm粒级养分贡献率。4个减量施肥翻压紫云英处理中以减量施用氮、钾化肥20%翻压紫云英30000 kg/hm^(2)处理的早、晚稻和全年水稻产量最高,较CK分别增加了99.4%,51.5%,68.2%,较F100处理分别增加了5.4%,2.9%,3.9%。综合考虑对土壤1.000~2.000 mm,0.500~1.000 mm粒级水稳性团聚体分布、团聚体中有机碳和全氮分布和双季稻产量的影响,在本试验中减量施用氮、钾化肥20%翻压紫云英30000 kg/hm^(2)较适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云英 减施氮、钾化肥 水稳性团聚体 有机碳 全氮 水稻产量
下载PDF
长期秸秆还田对潮土土壤团聚体碳氮和作物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3
20
作者 刘学彤 曹彩云 +3 位作者 郑春莲 党红凯 马俊永 李科江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5-33,共9页
为探究潮土区长期秸秆还田对土壤团聚体碳、氮含量和作物产量的影响,以河北省低平原潮土区小麦-玉米轮作系统为研究对象,利用38年化肥与秸秆配施长期定位试验,研究了不施肥(CK)和等量氮、磷肥用量下0 kg/hm^(2)(S0)、2250 kg/hm^(2)(S22... 为探究潮土区长期秸秆还田对土壤团聚体碳、氮含量和作物产量的影响,以河北省低平原潮土区小麦-玉米轮作系统为研究对象,利用38年化肥与秸秆配施长期定位试验,研究了不施肥(CK)和等量氮、磷肥用量下0 kg/hm^(2)(S0)、2250 kg/hm^(2)(S2250)、4500 kg/hm^(2)(S4500)和9000 kg/hm^(2)(S9000)秸秆还田量下,土壤团聚体碳、氮含量和作物产量。结果表明:与不施肥CK相比,长期施肥与秸秆还田可以增加各粒径团聚体中有机碳和全氮含量,其中,秸秆还田对提高0~10 cm表层土壤水稳性团聚体有机碳含量效果较好,且随秸秆还田量的增加,水稳性团聚体有机碳提升效果越明显。长期秸秆还田对各粒径团聚体中碳氮比无较大影响。>0.25 mm团聚体中有机碳和全氮富集系数较高,且0~10 cm土层,S2250、S4500和S9000处理均表现为随着团聚体粒径减小团聚体中有机碳富集系数逐渐降低。长期秸秆还田可以提高作物产量,且高秸秆还田量对小麦产量的提高效果更明显。>0.25 mm团聚体中有机碳含量与小麦产量之间的关系最密切,当该粒径团聚体中有机碳含量增加1 g/kg时,小麦产量可以增加329.62 kg/hm^(2);而0.25~0.053和<0.053 mm团聚体中有机碳含量与小麦产量相关性较差。综上,秸秆还田可以增加土壤团聚体中有机碳含量,提升土壤肥力,促进作物增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还田 潮土 水稳性团聚体 有机碳 全氮 作物产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