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1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毒瘀虚”分期论治皮肌炎的临证经验
1
作者 杜时雨 王海洋 +1 位作者 彭昭蓉 汤小虎 《云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3期63-66,共4页
皮肌炎是一种累及皮肤、骨骼肌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表现以皮疹、肌无力、肌痛为主。本病初期外邪入里,化热为毒,邪毒蕴阻肌肤,发为皮疹;而后热毒与湿、瘀相互胶结,可见皮疹加剧,关节肌肉灼痛;久病气血阴阳亏虚,出现肌肉酸痛、肢体痿... 皮肌炎是一种累及皮肤、骨骼肌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表现以皮疹、肌无力、肌痛为主。本病初期外邪入里,化热为毒,邪毒蕴阻肌肤,发为皮疹;而后热毒与湿、瘀相互胶结,可见皮疹加剧,关节肌肉灼痛;久病气血阴阳亏虚,出现肌肉酸痛、肢体痿弱无力。汤小虎教授根据多年临床经验总结,急性期以热毒为主者,治以清热解毒,活血止痛;如热毒内陷心营,治以清营解毒,透热养阴。缓解期以瘀热偏重者,治以活血化瘀,理气健脾;以湿热偏重者,治以清热利湿,宣通经络。慢性期以气血两虚为主者,治以益气温经,养血和络;以阴虚为主者,治以滋补肝肾,益气养阴;以阳虚为主者,治以温阳通络,健脾益肾。临证之时汤小虎教授辨清病理因素,精准用药,本文以急性期热毒炽盛,内陷心营为例,选方清营汤合青蒿鳖甲汤加减进行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肌炎 毒瘀虚 清营解毒 利湿祛瘀 益气养血 温阳滋阴 临证经验
下载PDF
从“虚劳”论治脓毒症并发持续炎症-免疫抑制-高分解代谢综合征
2
作者 徐建兴 杨志旭 《中国中医急症》 2024年第1期71-74,共4页
本文以“虚劳”理论为基础并结合临床研究,分析脓毒症并发持续炎症-免疫抑制-高分解代谢综合征(PICS)的病因、病机及辨治,认为“营卫失调,正虚邪恋,瘀毒阻络”为脓毒症并发PICS的病机,治疗上以“扶正解毒通络”为总体治则,以补益为主并... 本文以“虚劳”理论为基础并结合临床研究,分析脓毒症并发持续炎症-免疫抑制-高分解代谢综合征(PICS)的病因、病机及辨治,认为“营卫失调,正虚邪恋,瘀毒阻络”为脓毒症并发PICS的病机,治疗上以“扶正解毒通络”为总体治则,以补益为主并辅以清透,维持阴阳气血低水平平衡,同时开达通路清透余邪,消除体内痰瘀浊毒等积聚的病理产物,调节免疫代谢紊乱,以期预防反复感染,为中医辨治PICS拓展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持续炎症-免疫抑制-高分解代谢综合征 虚劳(重症迁延期) 瘀毒阻络 扶正祛邪
下载PDF
温经活血通络方外用治疗白蛋白紫杉醇所致阳虚血瘀型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邓飞龙 易丽莎 +1 位作者 谢泽义 李思聪 《中国医药科学》 2024年第10期75-78,共4页
目的 探讨温经活血通络方外用治疗白蛋白紫杉醇所致阳虚血瘀型周围神经病变(OIPN)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6月至2023年8月醴陵市中医院由白蛋白紫杉醇化疗导致OIPN且中医辨证符合阳虚血瘀型的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 目的 探讨温经活血通络方外用治疗白蛋白紫杉醇所致阳虚血瘀型周围神经病变(OIPN)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6月至2023年8月醴陵市中医院由白蛋白紫杉醇化疗导致OIPN且中医辨证符合阳虚血瘀型的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30,予以甲钴胺胶囊治疗)和治疗组(n=30,予以甲钴胺胶囊+温经活血通络方治疗),两组均治疗14 d。评估两组疗效、毒性副反应、中医症候评分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治疗组毒性副反应及中医证候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对紫杉类药物所致阳虚血瘀型OIPN患者予以温经活血通络方外用治疗,其临床疗效较佳,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经活血通络方 毒性副反应 紫杉醇 阳虚血瘀证 周围神经病变
下载PDF
从“浊”论治“脂脑同病”
4
作者 杨静静 张敬华 《山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5期559-562,576,共5页
罹患脑病患者多伴有脂质异常,“脂脑同病”为张敬华老师根据多年临床经验结合各家理论提出的概念,以期为临床中医学脑病的诊疗开辟新思路。其治疗脑病从“浊”入手,认为浊盛正虚为根本病机,治疗当顾护脾胃,祛浊的同时兼顾脏腑功能。将... 罹患脑病患者多伴有脂质异常,“脂脑同病”为张敬华老师根据多年临床经验结合各家理论提出的概念,以期为临床中医学脑病的诊疗开辟新思路。其治疗脑病从“浊”入手,认为浊盛正虚为根本病机,治疗当顾护脾胃,祛浊的同时兼顾脏腑功能。将“脂脑同病”分为“脂浊-痰瘀互结-浊毒”3个阶段分阶段施治,同时结合《黄帝内经》“治未病”理念,认为脂浊阶段当“未病先防”,以降脂化浊为主;痰瘀互结阶段当“既病防变”,以痰瘀同治为主;浊毒阶段当“病后防复”,以解毒化浊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脑同病 浊邪 治法方药 顾护脾胃 降脂化浊法 痰瘀同治 解毒化浊法
下载PDF
血府逐瘀汤结合紫杉醇+奈达铂方案对气滞血瘀证宫颈癌患者化疗毒副作用及生存期的影响 被引量:10
5
作者 金星宇 时广伟 《中国性科学》 2023年第1期109-113,共5页
目的 探讨血府逐瘀汤结合标准TP方案(紫杉醇+奈达铂)对气滞血瘀证宫颈癌患者化疗毒副作用和生存期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2月到2019年11月在安徽省天长市中医院接受治疗的90例气滞血瘀证宫颈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对照原则进行1... 目的 探讨血府逐瘀汤结合标准TP方案(紫杉醇+奈达铂)对气滞血瘀证宫颈癌患者化疗毒副作用和生存期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2月到2019年11月在安徽省天长市中医院接受治疗的90例气滞血瘀证宫颈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对照原则进行1∶1分组,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5例。所有患者均给予标准TP方案治疗,研究组同时给予血府逐瘀汤治疗,比较两组化疗效果、毒副作用及生存质量。结果 研究组治疗有效率为77.78%,比对照组的53.33%明显升高(P<0.05);研究组白细胞减少、肝损伤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治疗后外周血CD3^(+)、CD4^(+)、CD4^(+)/CD8^(+)水平比治疗前明显降低,而研究组均明显升高(P<0.05);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和血清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25(CA125)、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CCA)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研究组比对照组更低(P<0.05)。研究组1年、2年生存率分别为93.33%和77.78%,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血府逐瘀汤联合标准TP化疗方案能进一步显著改善宫颈癌患者的临床症状、免疫功能,有效降低肿瘤标志物水平,减轻化疗毒副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气滞血瘀证 血府逐瘀汤 化疗 毒副反应 生存期
下载PDF
基于“虚气留滞”理论探讨肺部结节病机 被引量:2
6
作者 王金娥 王林洋 +4 位作者 蔡松 徐雨辰 宋仕群 蒋威 张立山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3期241-245,共5页
[目的]探析“虚气留滞”理论辨治肺部结节的核心病机观内涵,为肺部结节的预防和治疗拓展思路。[方法]基于王永炎院士根据其多年脑病学临床实践经验提出的“虚气留滞”理论,通过查阅中医古籍和现代文献资料,搜集部分医家对于“虚气留滞... [目的]探析“虚气留滞”理论辨治肺部结节的核心病机观内涵,为肺部结节的预防和治疗拓展思路。[方法]基于王永炎院士根据其多年脑病学临床实践经验提出的“虚气留滞”理论,通过查阅中医古籍和现代文献资料,搜集部分医家对于“虚气留滞”理论的学术观点,并结合临床实践经验总结,探讨肺部结节的核心病机。[结果]“虚气留滞”理论符合肺部结节起病隐匿、病程日久等临床发病特征及病机要点,虚实夹杂、本虚标实是肺部结节的病机特点,正气亏虚(虚气)是肺部结节发病的内在病机基础,是发病之本;气机阻滞、痰瘀凝聚、毒邪损肺(留滞)是该病发生与发展的重要环节,是发病之标;“虚气”与“留滞”互为因果,相互影响,共同致病。[结论]基于“虚气留滞”理论,探讨肺部结节核心病机合理可靠。建立肺部结节辨证体系,有助于弥补现代医学对肺部结节诊治体系的不足,可为今后中医药早期干预与治疗肺部结节提供更为广阔的思路和方法,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气 留滞 肺部结节 病机 正虚 气滞 痰瘀 毒邪
下载PDF
王秀娟教授从“滞、虚、邪”论治胃癌前病变的经验 被引量:4
7
作者 徐斐 王玉菡 +1 位作者 武亚平 王秀娟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2期269-273,共5页
王秀娟教授认为胃癌前病变(precancerous lesions of gastric cancer, PLGC)病机演变规律为“因滞致虚,因虚夹邪”,即各种致病因素导致脾胃虚损,以致气滞、痰瘀、浊毒等病理产物内生,损伤胃络,久而形成微癥瘕。脾胃虚弱为致病之本,而气... 王秀娟教授认为胃癌前病变(precancerous lesions of gastric cancer, PLGC)病机演变规律为“因滞致虚,因虚夹邪”,即各种致病因素导致脾胃虚损,以致气滞、痰瘀、浊毒等病理产物内生,损伤胃络,久而形成微癥瘕。脾胃虚弱为致病之本,而气滞、痰瘀、浊毒为发病之标。治疗上祛邪兼以扶正,在祛痰、散浊、解毒的基础上,健脾纳运,培本固源,以改善患者症状,延缓微癥瘕发展进程。辨证治疗,疗效突出,可有效改善胃黏膜状态,控制甚至逆转萎缩、肠化生、非典型增生,发挥中医药的独特优势,为PLGC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前病变 脾胃虚损 痰瘀 浊毒 微癥瘕 王秀娟
下载PDF
基于“虚-瘀-毒”论治脾胃虚弱证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林剑良 戈焰 +3 位作者 蔡伟才 张松杰 吴庆湘 梁满光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3期556-562,共7页
【目的】观察紧扣“脾虚-血瘀-毒垢”(简称“虚-瘀-毒”)病机,运用具有补脾活血、解毒除垢作用的白莲治萎方(由白花蛇舌草、半枝莲、黄芪、郁金、丹参等中药组成)治疗脾胃虚弱证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脾胃虚弱... 【目的】观察紧扣“脾虚-血瘀-毒垢”(简称“虚-瘀-毒”)病机,运用具有补脾活血、解毒除垢作用的白莲治萎方(由白花蛇舌草、半枝莲、黄芪、郁金、丹参等中药组成)治疗脾胃虚弱证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脾胃虚弱证CAG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8例。治疗组给予口服白莲治萎方加减治疗,对照组给予口服胃复春片治疗,疗程为24周。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组织病理学评分以及血清胃蛋白酶原Ⅰ(PGⅠ)、胃蛋白酶原Ⅱ(PGⅡ)及其比值(PGⅠ/PGⅡ)的变化情况,并评价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结果】(1)治疗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4.74%(36/38),对照组为71.05%(27/38),组间比较,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治疗后,2组患者的各项中医证候评分及其总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组在改善胃胀、胃痛、纳呆、便溏、嗳气、反酸评分及其总评分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而在改善倦怠乏力、食后脘闷评分方面则与对照组相近(P>0.05)。(3)治疗后,2组患者的胃黏膜炎症、萎缩、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等各项组织病理学评分及其总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的降低作用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4)治疗后,2组患者的血清PGⅠ、PGⅠ/PGⅡ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PGⅡ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对PGⅠ、PGⅠ/PGⅡ水平的升高作用和对PGⅡ水平的降低作用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患者的组织病理学评分与PGⅠ/PGⅡ在治疗前后均呈中等程度的负相关关系(P<0.01)。(6)治疗过程中,2组患者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患者的血常规、肝肾功能等安全性指标也均无异常。【结论】白莲治萎方可明显减轻脾胃虚弱证CAG患者的不适症状,改善胃黏膜的癌前状态,调节胃蛋白酶原水平,疗效显著,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瘀-毒” 白莲治萎方 慢性萎缩性胃炎 脾胃虚弱证 补脾活血 解毒除垢 临床研究
下载PDF
基于《金匮要略》“干血”治则分期论治放射性肺损伤 被引量:3
9
作者 马秀梅 胡帅航 +2 位作者 王丹丹 王欣妍 侯炜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3年第9期945-949,共5页
记载于《金匮要略》中的“干血”为“久瘀之血”,是由气血津液亏虚,气血不行,瘀血内生,血凝干结而形成。这一理论在《血证论》中得到继承并发扬,干血阻络则新血不生,唐容川基于此提出“祛瘀生新”治则。放射性肺损伤起于射线热毒,热邪... 记载于《金匮要略》中的“干血”为“久瘀之血”,是由气血津液亏虚,气血不行,瘀血内生,血凝干结而形成。这一理论在《血证论》中得到继承并发扬,干血阻络则新血不生,唐容川基于此提出“祛瘀生新”治则。放射性肺损伤起于射线热毒,热邪耗气伤津,日久瘀血内生;加之肺络自身狭小易瘀,热邪煎灼血行不畅,瘀血阻络日久则化为干血,日久肺叶失荣。瘀血贯穿于放射性肺损伤发生发展的始终,初则瘀热,渐而瘀阻,末则干血,根据《金匮要略》“干血”治则所提出的“三期三法”理论,是将祛瘀生新灵活运用于疾病治疗的全过程,初期热盛瘀浅,治以清热解毒辅以凉血活血;中期热退瘀盛,治以养阴润肺辅以清化痰瘀;末期瘀久则干,治以祛瘀生新,辅以固本培元。从“干血”治则论治放射性肺损伤,是对传统经典理论的继承和创新,且临床具有良好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肺损伤 “干血” 祛瘀生新 《金匮要略》 清热解毒 滋阴润肺
下载PDF
基于RNA-Seq探讨原发性肝癌不同中医证型循环免疫细胞丰度差异 被引量:1
10
作者 胡锐 孙嘉玲 +5 位作者 钟欣 李静 张卫 孙新锋 冯文杏 周小舟 《山东中医杂志》 2023年第9期955-962,共8页
目的:利用转录组测序技术(RNA-Seq)揭示原发性肝癌不同中医证型外周免疫环境的微观差异。方法:纳入原发性肝癌患者81例及健康人50例,分别为原发性肝癌组和健康对照组,其中原发性肝癌组包括脾虚湿困证17例、湿热蕴毒证20例、气虚血瘀证2... 目的:利用转录组测序技术(RNA-Seq)揭示原发性肝癌不同中医证型外周免疫环境的微观差异。方法:纳入原发性肝癌患者81例及健康人50例,分别为原发性肝癌组和健康对照组,其中原发性肝癌组包括脾虚湿困证17例、湿热蕴毒证20例、气虚血瘀证26例及肝肾阴虚证18例,提取受试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用于RNA-Seq测序,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技术对两组外周28种免疫细胞浸润丰度进行分析。结果:健康对照组与原发性肝癌组的循环免疫细胞群存在广泛差异,其中原发性肝癌组效应CD8^(+)T细胞、效应记忆CD8^(+)T细胞、滤泡辅助T细胞、自然杀伤样T细胞、中央记忆CD4^(+)T细胞、效应CD4^(+)T细胞、Th1辅助细胞、肥大细胞、幼稚及活化B淋巴细胞丰度均低于健康对照组,而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CD56^(+)自然杀伤细胞、活化树突状细胞、幼稚树突状细胞、单核细胞及髓源性抑制细胞(MDSC)丰度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28种循环免疫细胞之间存在广泛的交互作用。效应CD8^(+)T细胞、效应记忆CD8^(+)T细胞、效应CD4^(+)T细胞、γ-δ-T细胞、巨噬细胞及Th17辅助细胞在原发性肝癌不同中医证型中存在差异(P<0.05)。其中气虚血瘀证及肝肾阴虚证效应CD8^(+)T细胞表达水平低于脾虚湿困证及湿热蕴毒证(P<0.05);效应记忆CD8^(+)T细胞在肝肾阴虚证患者中丰度最低,与脾虚湿困证、湿热蕴毒证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效应CD4^(+)T细胞在气虚血瘀证中浸润丰度最低,与脾虚湿困证、湿热蕴毒证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γ-δ-T细胞在脾虚湿困证水平最低,Th17辅助细胞和巨噬细胞均在气虚血瘀证丰度最低,与肝肾阴虚证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中医证型原发性肝癌循环免疫细胞丰度存在差异,可能成为中医药宏观论治指导下的微观干预靶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脾虚湿困证 湿热蕴毒证 气虚血瘀证 肝肾阴虚证 循环免疫细胞 转录组测序技术
下载PDF
李晶主任“气虚血瘀夹毒论”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经验探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田慧 李晶 侯文慧 《中医临床研究》 2023年第14期72-75,共4页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由于胃黏膜上皮的反复炎症反应导致胃黏膜病变的一种消化系统慢性疾病,主要症状表现为中上腹隐痛不适、纳差、嗳气、食后腹胀等。世界卫生组织于1978年将其归为胃癌前疾病。山西省中医院李晶主任医师认为,慢性萎缩性胃...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由于胃黏膜上皮的反复炎症反应导致胃黏膜病变的一种消化系统慢性疾病,主要症状表现为中上腹隐痛不适、纳差、嗳气、食后腹胀等。世界卫生组织于1978年将其归为胃癌前疾病。山西省中医院李晶主任医师认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病机之本是脾气虚,病机之标是胃络瘀阻、兼夹毒邪,在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时,一则不忘致病之本——脾胃虚弱,用药轻清平和,时时顾护脾胃;二则重视恢复脾胃升降之职,善用消食导滞之品,助中焦运化;三则谨记瘀血阻络贯穿疾病始终,注重理气活血解毒,同时兼顾养血活血,津血同调。临床治疗以“气虚血瘀夹毒论”为指导,以自拟萎胃方为基础,针对患者不同病情临证灵活加减,配合饮食调整、情志调摄,取得了显著疗效。文章通过案例介绍李晶主任“气虚血瘀夹毒论”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经验,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萎缩性胃炎 气虚血瘀夹毒论 萎胃方
下载PDF
重视对慢性肝炎肝纤维化进程中湿热瘀毒证治研究 被引量:23
12
作者 叶放 薛博瑜 +2 位作者 吴勉华 周珉 周仲瑛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7年第12期2477-2480,共4页
探讨慢性肝炎肝纤维化进程中各种病机要素的演变规律。针对湿、热、郁、毒、瘀、虚等重要证素在发病过程中的重要性及其转化关系,探讨了湿热致瘀、血瘀化热之"瘀热证"和因瘀而湿之"瘀湿证"的形成机制,认为本病以&qu... 探讨慢性肝炎肝纤维化进程中各种病机要素的演变规律。针对湿、热、郁、毒、瘀、虚等重要证素在发病过程中的重要性及其转化关系,探讨了湿热致瘀、血瘀化热之"瘀热证"和因瘀而湿之"瘀湿证"的形成机制,认为本病以"邪毒致病、多因相关、相互孳生"为主要致病特征,初步阐明了"湿热瘀毒证"临床客观存在的形成基础。提出肝病"正虚"是由邪气反复克伐消灼而逐渐加重的过程,进而认为"湿热瘀毒证"是慢肝肝纤维化形成和加重的始动因素,是整个肝纤维化进程中主要的治疗靶点。提倡重新审视本病的证治规律,有助于提高临床治疗的针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肝炎肝纤维化 湿热瘀毒证 瘀热相搏 病机要素
下载PDF
热毒血瘀证与炎症相关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23
13
作者 杨威 张学进 郭勇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0年第10期2168-2171,共4页
通过对近年来热毒血瘀证与炎症相关性基础和临床研究的文献综述,回顾了热毒血瘀证与血清白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干扰素等炎性因子间的相关联系;发现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法在临床诸多炎症的治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时炎症反应在热毒... 通过对近年来热毒血瘀证与炎症相关性基础和临床研究的文献综述,回顾了热毒血瘀证与血清白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干扰素等炎性因子间的相关联系;发现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法在临床诸多炎症的治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时炎症反应在热毒血瘀证动物模型中存在一定介导作用;总结了炎症反应在热毒血瘀证的发生发展中"扮演"的重要角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毒血瘀证 炎症 炎症因子 清热解毒 活血化瘀 动物模型
下载PDF
周仲瑛重视慢性肝病湿热瘀毒证治临床经验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叶放 吴勉华 +2 位作者 薛博瑜 周学平 李国春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680-1682,共3页
探讨全国著名老中医周仲瑛教授对慢性肝病湿热瘀毒证治经验。整理周老经治的351例慢性肝病患者完整的病历资料,对证型、证素、症状、体征和药物等数据进行规范性处理,以描述性统计方法分析周老对慢性肝病临床辨证分型及用药规律,并分析... 探讨全国著名老中医周仲瑛教授对慢性肝病湿热瘀毒证治经验。整理周老经治的351例慢性肝病患者完整的病历资料,对证型、证素、症状、体征和药物等数据进行规范性处理,以描述性统计方法分析周老对慢性肝病临床辨证分型及用药规律,并分析湿热瘀毒证与其他证型间的相关性。结果:慢性肝病湿、热、瘀、毒、肝郁、脾虚、肾虚等主要证素之间密切相关,湿热瘀毒证是肝病临床常见基础证型,其次为兼有肝脾不调证和肝肾阴虚证。结论:以清化瘀毒法为基础,兼顾调养肝脾和滋养肝肾法是周老治疗慢肝的主要治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肝炎 周仲瑛 湿热瘀毒证 清化瘀毒法 经验
下载PDF
加减清营汤治疗乙肝后肝硬化内毒素血症热毒血瘀型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8
15
作者 徒康宛 朱银芳 +2 位作者 俞萍 汤勤 严志涵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22-325,共4页
目的研究加减清营汤对乙肝后肝硬化内毒素血症患者体内的内毒素水平的影响。方法 58例确诊的乙肝后肝硬化内毒素血症热毒血瘀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28例。对照组给予还原型谷胱甘肽、苦黄注射液、甘草酸二胺氯化钠保肝治疗,... 目的研究加减清营汤对乙肝后肝硬化内毒素血症患者体内的内毒素水平的影响。方法 58例确诊的乙肝后肝硬化内毒素血症热毒血瘀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28例。对照组给予还原型谷胱甘肽、苦黄注射液、甘草酸二胺氯化钠保肝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加减清营汤治疗。用动态浊度法检测58例乙肝后肝硬化患者血清内毒素水平,并测定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红素(TBiL)及凝血酶原时间(PT)等。结果在临床症状积分改善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对内毒素水平的改善,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减清营汤对乙肝后肝硬化内毒素血症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减清营汤 乙肝后肝硬化 内毒素血症 热毒血瘀证
下载PDF
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辨治探析 被引量:25
16
作者 陆宇平 王长洪 +3 位作者 高文艳 巩阳 刘杨 林一帆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1年第6期1239-1241,共3页
中医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疗效显著,但对其病因病机及治法方药方面尚存在不同认识。通过临床实践我们认为,溃疡性结肠炎的病因病机为脾虚是发病基础,热毒内蕴是发病的条件,瘀血阻络是病理产物,针对上述的病因病机,确立以益气健脾、清热... 中医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疗效显著,但对其病因病机及治法方药方面尚存在不同认识。通过临床实践我们认为,溃疡性结肠炎的病因病机为脾虚是发病基础,热毒内蕴是发病的条件,瘀血阻络是病理产物,针对上述的病因病机,确立以益气健脾、清热解毒、化瘀通络为原则的治疗方法,将有助于完善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诊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益气健脾 清热解毒 化瘀通络
下载PDF
健脾解毒化瘀方灌肠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T细胞亚群的研究 被引量:16
17
作者 章小平 查安生 +1 位作者 丁小丽 邹晓华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96-398,共3页
目的:探讨健脾解毒化瘀方灌肠治疗对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及该法对溃疡性结肠炎T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将62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采用美沙拉嗪治疗。治疗组32例在美沙拉嗪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健脾解毒化瘀中药方灌... 目的:探讨健脾解毒化瘀方灌肠治疗对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及该法对溃疡性结肠炎T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将62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采用美沙拉嗪治疗。治疗组32例在美沙拉嗪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健脾解毒化瘀中药方灌肠治疗。两组疗程均为2个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综合疗效以及T细胞亚群水平的变化。结果:1治疗前两组中医证候积分明显降低,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治疗后组间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2经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均有所改善,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3治疗前两组患者外周血中CD+3和CD+8水平呈上升趋势,CD+4水平和CD+4/CD+8比值呈下降趋势,但两组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外周血中CD+3和CD+8水平呈下降趋势,CD+4水平和CD+4/CD+8比值呈上升趋势,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脾解毒化瘀方具有益气健脾,化瘀止血,凉血解毒之功效,可以抗菌消炎,清除肠道毒素,调节免疫功能,促进肠道黏膜的再生和修复以及溃疡的愈合。临床疗效突出,安全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健脾解毒化瘀方 T细胞亚群
下载PDF
胃痞消抑制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虚大鼠胃黏膜上皮细胞凋亡及调控蛋白Caspase-3和P_(53)表达 被引量:13
18
作者 赵霞 潘华峰 +3 位作者 鞠晓云 范乃兵 余绍源 罗云坚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3期1018-1021,共4页
目的:探讨健脾化瘀解毒复方"胃痞消"阻断和逆转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癌前病变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致癌化合物N-甲基-N′-硝基-N-亚硝基胍(N-methyl-N′-nitro-N-nitrosoguanidine,MNNG)配合饥饱失常和耗气泻下法建立CAG脾虚... 目的:探讨健脾化瘀解毒复方"胃痞消"阻断和逆转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癌前病变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致癌化合物N-甲基-N′-硝基-N-亚硝基胍(N-methyl-N′-nitro-N-nitrosoguanidine,MNNG)配合饥饱失常和耗气泻下法建立CAG脾虚模型。采用原位末端标记法检测胃黏膜上皮细胞凋亡阳性细胞数,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调控蛋白Caspase-3和P53表达阳性细胞数。结果:模型对照胃黏膜细胞凋亡阳性数及Caspase-3和P53的表达均较正常组明显增加(P<0.01);胃痞消3个剂量组(30,20,10 g.kg-1.d-1,qd,ig,给药4周)均能明显降低模型对照组出现的上述变化(P<0.01)。结论:健脾化瘀解毒复方胃痞消治疗CAG的作用机制可能与其下调胃黏膜上皮细胞凋亡调控蛋白Caspase-3和P53的表达,以及抑制黏膜上皮细胞凋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脾化瘀解毒法 胃痞消 慢性萎缩性胃炎 脾虚 细胞凋亡 CASPASE-3 P53
下载PDF
重症肝炎从快速截断论治 被引量:24
19
作者 谌宁生 孙克伟 《新中医》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3-4,共2页
认为重症肝炎的病因病机关键在于“瘀毒”胶结,针对这一特点,治疗采用快速截断的法则,重用解毒化瘀方药,使病情迅速得到控制和好转,阻断瘟邪热毒侵入营血,扭转病机,不致内陷心包,变成危症。
关键词 解毒祛瘀汤 重症肝炎 中医药疗法 治则 快速截断治疗
下载PDF
杨霓芝运用益气活血蠲毒法论治尿毒症经验 被引量:6
20
作者 叶美琴 吴一帆 +2 位作者 罗粤铭 侯海晶 杨霓芝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5期742-745,共4页
尿毒症是慢性肾功能衰竭(慢性肾衰)进入终末阶段时出现的临床综合征。杨霓芝教授认为尿毒症的基本病机是脾肾气虚,浊毒瘀阻,治疗以益气活血蠲毒法为基本法,应辨其正虚与邪实之轻重,强调分期论治。尿毒症早期正气虚为主,标实较轻,以四君... 尿毒症是慢性肾功能衰竭(慢性肾衰)进入终末阶段时出现的临床综合征。杨霓芝教授认为尿毒症的基本病机是脾肾气虚,浊毒瘀阻,治疗以益气活血蠲毒法为基本法,应辨其正虚与邪实之轻重,强调分期论治。尿毒症早期正气虚为主,标实较轻,以四君子汤、香砂六君子汤加减治疗;尿毒症晚期以邪实为主,出现下关上格之象,常用实脾饮合肾气丸加减治疗。酌情选用针对慢性肾衰的药对如黄芪配三七、丹参配泽兰、女贞子配旱莲草。慢病需缓治,治疗尿毒症用药当平淡和缓,以使病情稳定或缓解,延缓患者进入透析阶段的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毒症 脾肾气虚 浊毒瘀阻 益气活血蠲毒 杨霓芝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