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澜沧江流域北部中华蜜蜂有毒蜂蜜孢粉学和营养生态位分析 被引量:11
1
作者 陈顺安 张强 +4 位作者 刘志涛 余思洋 李娟娟 张学文 万蓉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0期6734-6741,共8页
为分析澜沧江流域北部人食用蜂蜜中毒的原因,于2013年6—9月份,对该区域蜜蜂和蜜源植物的分布情况进行了调查,观察蜜蜂采集有毒蜜源植物的行为,并进一步调查了蜜蜂巢内蜂蜜、蜂花粉的储存情况,采集了中华蜜蜂蜂蜜样品,进行蜂蜜孢粉学与... 为分析澜沧江流域北部人食用蜂蜜中毒的原因,于2013年6—9月份,对该区域蜜蜂和蜜源植物的分布情况进行了调查,观察蜜蜂采集有毒蜜源植物的行为,并进一步调查了蜜蜂巢内蜂蜜、蜂花粉的储存情况,采集了中华蜜蜂蜂蜜样品,进行蜂蜜孢粉学与营养生态位分析。该区域有大量采用传统方式进行人工饲养的中华蜜蜂(Apis cerana cerana),及少量野生中华蜜蜂、黑色小蜜蜂(Apis audreniformis)、黑色大蜜蜂(Apis laboriosa smith)群体分布;人工饲养的中华蜜蜂蜂巢内部结构与野生中华蜜蜂蜂巢相似,为自然蜂巢,内有充足的蜜粉储存,部分蜂群蜂巢内虫害严重。该区域内主要蜜源植物为荞麦(Fagopyrum esculentum Moench),其他零星辅助蜜源较多,部分地点南烛(Vaccinium bracteatum Thunb)、昆明山海棠(Tripterygium hypoglaucum(Levl.)Hutch)连片集中分布。对中华蜜蜂蜂蜜进行孢粉学和营养生态位分析,结果表明:中华蜜蜂蜂蜜标本中含有有毒蜜源植物南烛、昆明山海棠花粉,部分样品中南烛、昆明山海棠的花粉含所占比例较高;中华蜜蜂的营养生态位宽度为0.22,比其他地区中华蜜蜂生态位指数小,推测澜沧江水电枢纽的修建等人为原因已对蜜蜂种类、蜜源植物的物种组成、群落结构造成了较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澜沧江流域 中华蜜蜂 天然有毒蜂蜜 蜂蜜孢粉学 有毒蜜源植物 营养生态位
下载PDF
蜜源植物常用农药对蜜蜂急性毒性及风险评价 被引量:11
2
作者 苍涛 王彦华 +4 位作者 俞瑞鲜 吴长兴 陈丽萍 吴声敢 赵学平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853-859,共7页
选择浙江省种植面积较大的4种蜜源植物,测定其开花期常用的25种农药对蜜蜂的急性毒性,并结合其田间最大施用剂量进行风险评价。结果表明:1.8%阿维菌素(EC)对蜜蜂的LC50值(48 h)为0.0528(0.0462~0.0603)mg.L-1,属于剧毒级;1%甲氨基阿维... 选择浙江省种植面积较大的4种蜜源植物,测定其开花期常用的25种农药对蜜蜂的急性毒性,并结合其田间最大施用剂量进行风险评价。结果表明:1.8%阿维菌素(EC)对蜜蜂的LC50值(48 h)为0.0528(0.0462~0.0603)mg.L-1,属于剧毒级;1%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EC)、40%杀扑磷(EC)、10%烯啶虫胺(AS)、40%辛硫磷(EC)、2.5%高效氯氟氰菊酯(EC)、4.5%高效氯氰菊酯(EC)、480 g.L-1毒死蜱(EC)、45%马拉硫磷(EC),10%吡虫啉(WP),90%敌百虫(TC)对蜜蜂的LC50值(48 h)范围为1.02(0.869~1.14)至13.9(12.4~15.5)mg.L-1,属于高毒级;15%哒螨灵(EC)、20%啶虫脒(SP)、15%乙蒜素(WP)对蜜蜂的LC50值(48 h)范围为43.3(37.5~50.0)至163(127~210)mg.L-1,属于中毒级;5%唑螨酯(SC)、250 g.L-1咪鲜胺(EC)、25%除虫脲(WP)、40%炔螨特(EC)、50%灭蝇胺(WP)、50%烯酰吗啉(WG)、75%多菌灵(WG)、25%噻嗪酮(WP)、35%腐霉利(SC)、50%异菌脲(WP)、75%百菌清(WP)对蜜蜂的LC50值(48 h)均大于200 mg.L-1,属于低毒级。其中1.8%阿维菌素(EC)、1%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EC)、40%杀扑磷(EC)、10%烯啶虫胺(AS)、40%辛硫磷(EC)、2.5%高效氯氟氰菊酯(EC)、4.5%高效氯氰菊酯(EC)、480 g.L-1毒死蜱(EC)、45%马拉硫磷(EC)、90%敌百虫TC对蜜蜂具有极高风险,10%吡虫啉(WP)、15%哒螨灵(EC)、5%唑螨酯(SC)对蜜蜂具有高风险,20%啶虫脒(SP)、15%乙蒜素(WP)、250 g.L-1咪鲜胺(EC)、40%炔螨特(EC)、50%灭蝇胺(WP)、50%烯酰吗啉WG对蜜蜂中等风险,而其他的药剂对蜜蜂均为低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蜜源植物 农药 蜜蜂 毒性 风险评价
下载PDF
我国有毒蜜源植物及毒性 被引量:7
3
作者 郑亚杰 刘秀斌 +4 位作者 彭晓英 王峻 金秀娥 吴晓翠 曾建国 《蜜蜂杂志》 2019年第2期1-8,共8页
环境或气候变化引起蜜蜂采集有毒蜜源植物的花蜜或蜜露,导致生产出含有植物源毒素的有毒蜂蜜,食用此类有毒蜂蜜容易引发中毒。尽管国内外食用蜂蜜中毒的具体原因存在差异,但多数食用蜂蜜中毒事件与有毒蜜源植物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关联性... 环境或气候变化引起蜜蜂采集有毒蜜源植物的花蜜或蜜露,导致生产出含有植物源毒素的有毒蜂蜜,食用此类有毒蜂蜜容易引发中毒。尽管国内外食用蜂蜜中毒的具体原因存在差异,但多数食用蜂蜜中毒事件与有毒蜜源植物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关联性。我国地域广阔,蜜源植物种类多样,梳理清楚有毒蜜源植物资源及其毒性对蜂蜜安全生产、毒性成分溯源等工作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在广泛文献调研的基础上,对我国分布的15科29种有毒蜜源植物种类、分布区域及花期等进行总结,并结合文献报道的急性毒性试验结果对有毒蜜源植物毒性进行归纳,以期为蜜蜂放养场地选择、蜂蜜安全生产及中毒原因追溯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毒蜜源植物 植物资源 毒性
下载PDF
有毒蜜源植物毒性成分及其毒性
4
作者 肖甜 彭晓英 +5 位作者 杨帆 王峻 金秀娥 钟晓红 陆英 郑亚杰 《蜜蜂杂志》 2023年第7期1-7,共7页
野生蜂蜜因含有植物源毒性成分具有较高的潜在中毒风险,是我国食品中毒事件的高致病因子。由于此类中毒事件通常发病急且致死率较高,一直备受行业关注。梳理清楚有毒蜜源植物毒性成分及其毒性,有利于蜂蜜中植物源性毒性成分溯源的推进,... 野生蜂蜜因含有植物源毒性成分具有较高的潜在中毒风险,是我国食品中毒事件的高致病因子。由于此类中毒事件通常发病急且致死率较高,一直备受行业关注。梳理清楚有毒蜜源植物毒性成分及其毒性,有利于蜂蜜中植物源性毒性成分溯源的推进,为快速查对毒性物质来源提供科学依据,为蜜蜂科学饲养及蜂蜜质量标准提升提供技术支撑和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毒蜜源植物 毒性成分 半数致死量 生物碱 萜类
下载PDF
蜂蜜中毒现状分析及预防相关研究概述 被引量:5
5
作者 闫玉浛 杨永 《食品工程》 2016年第3期4-6,31,共4页
主要分析了我国蜂蜜中毒的现状,并从毒蜜的来源及蜂蜜中毒机制方面入手,概述了目前与预防蜂蜜中毒方面相关的研究报道,为后期毒蜜研究及预防食用毒蜜事故发生提供参考。
关键词 蜂蜜中毒 有毒蜜源植物 毒蜜的鉴别 预防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