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1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orrelation Study of Toxicity of Substituted Phenols to River Bacteria and Their Biodegradability in River Water 被引量:1
1
作者 XING YUAN GUANG-HUA LU LI-MIN SU 《Biomedical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 SCIE CAS CSCD 2005年第5期281-285,共5页
To study the correlation of toxicity with biodegradability (BODT) in order to promote QSBR development and understand the degradation mechanism. Methods Toxicity of substituted phenols to river bacteria was determin... To study the correlation of toxicity with biodegradability (BODT) in order to promote QSBR development and understand the degradation mechanism. Methods Toxicity of substituted phenols to river bacteria was determined by the turbidities that were measured using a spectrophotometer (UV-190) at 530 nm against a blank control. The biodegradability of substituted phenols was expressed as BODT and the DO concentrations were determined by the iodometric titration method. Results The BODT and toxicity(log 1/IC50) of 12 substituted phenols to bacteria from the Songhua River were determined respectively. The correlation of biodegradability with toxicity was developed: BODT=8.21 (±2.22) pKa -32.44 (±8.28) log 1/IC50 +89.04 (±38.20), n=12, R^2=0.791, R^2(adj)=0.745, SE=9.134, F=17.066, P=0.001. Conclusion The BODT of substituted phenols was influenced by their toxicity and the ionization constant pKa. The stronger the toxicity, the less readily the compound was degraded by river bacteri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ODEGRADABILITY toxicITY CORRELATION Substituted phenols
下载PDF
Genotoxic Effect of Phenol on the Cells of Onion (Allium cepa) Roots
2
作者 Gisele Pigatto Regildo Marcio Gonalves da Silva +3 位作者 Gian Luigi Mariottini Vanessa Marques de Oliveira Mauri Sergio Alves Palma Attilio Converti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609-615,共7页
The roots of onion (Allium cepa) stand out for having cells with large size and small number of chromosomes.These characteristics make them useful in bioassays for the measurement of a variety of cytogenetic and morph... The roots of onion (Allium cepa) stand out for having cells with large size and small number of chromosomes.These characteristics make them useful in bioassays for the measurement of a variety of cytogenetic and morphological parameters , in which they can be used as toxicity indicators of the induction and formation of micronuclei and chromosomal aberrations.Based on this background , the potential genotoxic effect of phenol concentration on cells of A.ceparoots was investigated either in terms of induced aberrations or micronuclei formation.The results demonstrated that the higher the concentration of phenol , the higher the incidence of abnormalities , thus confirming the genotoxicity of this polluta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摘要 编辑部 编辑工作 读者
下载PDF
基于对向传播神经网络的酚类化合物毒性的模式识别研究
3
作者 申明金 《山东化工》 CAS 2024年第5期221-224,共4页
介绍了对向传播神经网络的原理、算法。以酚类化合物的8个结构特征参数为输入,用对向传播神经网络对酚类化合物的毒性进行模式分类识别。结果表明,对向传播神经网络具有较强的模型拟合能力和泛化能力。网络对36个训练样本和8个预测样本... 介绍了对向传播神经网络的原理、算法。以酚类化合物的8个结构特征参数为输入,用对向传播神经网络对酚类化合物的毒性进行模式分类识别。结果表明,对向传播神经网络具有较强的模型拟合能力和泛化能力。网络对36个训练样本和8个预测样本的毒性类型都能进行准确识别,是一种有效的模式分类识别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向传播神经网络 酚类化合物 毒性 模式识别
下载PDF
Biodegradation of Toxic Compounds in Olive Mill Wastewater by a Newly Isolated Potent Strain: <i>Aspergillus niger</i>van Tieghem
4
作者 Fatiha Hanafi Mohammed Mountadar +2 位作者 Samira Etahiri Mohamed Fekhaoui Omar Assobhei 《Journal of Water Resource and Protection》 2013年第8期768-774,共7页
Thirty-two strains isolated from olive oil production plants were screened for their tolerance to the polyphenols and their ability to grow in olive oil mill wastewaters (OMW). An Ascomycete isolate that grew best on ... Thirty-two strains isolated from olive oil production plants were screened for their tolerance to the polyphenols and their ability to grow in olive oil mill wastewaters (OMW). An Ascomycete isolate that grew best on OMW was selected for further study to evaluate its effect on removal of organic pollutants, phenolic compounds and OMW toxicity. This strain was identified by DSMZ as Aspergillus niger van Tieghem. The growth of Aspergillus niger van Tieghem on stored OMW decreased pH and led to the reduction of phenolic compounds with a resultant discoloration of OMW and significant reduction of chemical oxygen demand (COD), in proportion to the dilution of OMW. The reduction of the COD, phenolics and color exceeded 50%. Tannase, the enzyme detected in the growth medium of Aspergillus niger van Tieghem was produced during primary metabolic growth. The maximal enzyme activity attaining 0.68 EU/ml was achieved in 3rd days of cultivation. The phytotoxicity of the stored OMW was reduced to about 40% after 4 days’ incubation with Aspergillus niger van Tieghe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spergillus niger VAN Tieghem Olive Oil Mill WASTEWATERS phenolic COMPOUNDS TANNASE toxicity
下载PDF
苍耳子炮制前后急性毒性及毒效成分含量差异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张静 刘倩 +8 位作者 范雪梅 韩福国 张贵民 关永霞 程国良 李冰 王义明 罗国安 刘清飞 《世界中医药》 CAS 2023年第1期52-57,64,共7页
目的:研究苍耳子炮制前后对小鼠的急性毒性及主要毒性成分、药效成分的含量差异。方法:急性毒性实验采用小鼠灌胃给药测定其半数致死量(LD50)和最大耐受量(MTD),并通过组织病理切片观察其对小鼠肝、肾等脏器的损伤;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 目的:研究苍耳子炮制前后对小鼠的急性毒性及主要毒性成分、药效成分的含量差异。方法:急性毒性实验采用小鼠灌胃给药测定其半数致死量(LD50)和最大耐受量(MTD),并通过组织病理切片观察其对小鼠肝、肾等脏器的损伤;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比较苍耳子炮制前后2种水溶性苷类毒性成分和4种酚酸类有效成分的含量差异。结果:苍耳子的水煎剂和水煎剂醇沉沉淀,以及炒苍耳子的水煎剂和水煎剂醇沉沉淀的MTD分别为291.73 g生药/kg、405.75 g生药/kg、318.64 g生药/kg和480.77 g生药/kg。炮制前后苍耳子水煎剂醇沉上清的LD50分别为468.18 g生药/kg和573.48 g生药/kg。组织病理结果显示死亡小鼠多数脏器出现不同程度的充血,以肝、肺、胃和小肠最为明显。苍耳子炮制后,水煎剂和水煎剂醇沉上清液中的羧基苍术苷含量均显著降低(均P<0.01);炒苍耳子中咖啡酸和异绿原酸C的含量显著升高(均P<0.01)。结论:苍耳子炮制后毒性可显著降低,有效成分溶出增加。水煎剂醇沉上清液取自苍耳子的主要毒性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苍耳子 炮制 水煎剂 醇沉 急性毒性 酚酸类成分 水溶性苷类成分 高效液相色谱法
下载PDF
天然酚类化合物对呕吐毒素诱导毒性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6
作者 刘林 王昕璐 +1 位作者 赵海平 王蒙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3期211-220,共10页
呕吐毒素(deoxynivalenol,DON)是污染粮谷类食品和饲料最常见的霉菌毒素之一。人类和动物摄入被DON污染的食物后,其肠道系统、免疫系统、神经系统、肝、肾、脾等器官和组织会发生不同程度的损伤,甚至危及生命健康。天然酚类化合物具有... 呕吐毒素(deoxynivalenol,DON)是污染粮谷类食品和饲料最常见的霉菌毒素之一。人类和动物摄入被DON污染的食物后,其肠道系统、免疫系统、神经系统、肝、肾、脾等器官和组织会发生不同程度的损伤,甚至危及生命健康。天然酚类化合物具有安全无毒、来源广泛等优点,并且具有抗氧化、抗炎、抗凋亡等特性,逐渐被广泛应用于减缓由DON暴露引起的机体损伤。本文主要介绍DON的毒性作用,并对国内外利用天然酚类化合物减缓DON诱导的毒性作用的保护机制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防控DON诱导的毒性损伤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酚类化合物 呕吐毒素 毒性损伤 保护机制
下载PDF
氯离子影响热活化过硫酸盐降解苯酚的机理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王慧 李晓东 +5 位作者 张玉秀 韩善萌 沈佳伦 孙宗全 马福俊 谷庆宝 《环境科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50-158,共9页
地下水中广泛存在的氯离子(Cl-)会在自由基作用下生成氯活性物质,进而与污染物反应可能引发新的环境风险.为研究Cl-影响过硫酸盐(PS)高级氧化技术修复苯酚污染地下水的效果及机理,采用热活化PS氧化体系考察温度、PS浓度、初始pH及Cl-浓... 地下水中广泛存在的氯离子(Cl-)会在自由基作用下生成氯活性物质,进而与污染物反应可能引发新的环境风险.为研究Cl-影响过硫酸盐(PS)高级氧化技术修复苯酚污染地下水的效果及机理,采用热活化PS氧化体系考察温度、PS浓度、初始pH及Cl-浓度对苯酚降解效果的影响,结合三维荧光平行因子分析(EEM-PARAFAC)查明苯酚降解过程中体系的光谱特征,借助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识别氯代有毒副产物的数量及种类,并揭示其降解机理.结果表明:(1)反应温度的升高和PS浓度的增加均可促进苯酚的降解,且降解过程符合伪一级动力学模型.(2)Cl-的存在会加速热活化PS对苯酚的降解,其降解效率随Cl-浓度的增加而提高,当Cl-浓度为10、25和50 mmol/L时,反应5 h后苯酚降解率为100%.(3)苯酚降解过程中反应体系的荧光特征可分为4种荧光组分(C1、C2、C3和C4),Cl-存在时,C1和C2组分的荧光强度降幅更大,C3和C4组分主要为苯酚降解产物的光谱特征,其中C3组分的荧光强度随反应时间延长呈先增强后降低趋势.(4)根据质谱测试结果,推断出Cl-存在时苯酚降解的可能机理,主要包括羟基化/氧化和氯化作用,其中生成的氯代有毒副产物包括2-氯苯酚、4-氯苯酚、2,4-二氯苯酚、氯氢醌、3,5-二氯儿茶酚、2,3-二氯-2-甲基丁烷和2-氯-4-甲基-2-戊醇.研究显示,Cl-会提升热活化PS对苯酚污染地下水的修复效率,但也会因氯化作用生成氯代有毒副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离子 过硫酸盐 苯酚 平行因子分析 氯代有毒副产物 降解机理
下载PDF
酸浸粉煤灰对焦化厂含酚废水处理的研究 被引量:34
8
作者 夏畅斌 何湘柱 李德良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2000年第4期20-21,24,共3页
研究了在热电厂粉煤灰中加入少量的硫酸烧渣和适量的固体NaCl,在加热条件下用稀硫酸搅拌浸取2 5h后 ,制得集物理吸附和化学混凝为一体的混凝剂。这种混凝剂与PSA絮凝剂配合用于焦化厂含酚废水的处理 ,混凝沉降速度快 ,污泥体积小 ,处... 研究了在热电厂粉煤灰中加入少量的硫酸烧渣和适量的固体NaCl,在加热条件下用稀硫酸搅拌浸取2 5h后 ,制得集物理吸附和化学混凝为一体的混凝剂。这种混凝剂与PSA絮凝剂配合用于焦化厂含酚废水的处理 ,混凝沉降速度快 ,污泥体积小 ,处理废水费用低 ;SS、COD、色度和酚的去除率分别为 95%、86%、96%和 92 %。并结合显微照片探讨了酸浸粉煤灰混凝剂对含酚废水的混凝沉降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煤灰 混凝剂 吸附 废水处理 焦化厂
下载PDF
酚类化合物抑制斜生栅藻生长的毒性效应 被引量:16
9
作者 阎海 叶常明 雷志芳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27-130,共4页
本文运用评价化学品对藻类毒性的标准实验方法,得出苯酚、邻氯苯酚、2,4-二氯苯酚和五氯酚抑制斜生栅藻生长的96h-EC_(50)分别为341,85,25和1.5mg·l^(-1)。实验结果表明,在300,350和400mg·l^(-1)三种苯酚初始浓度下,斜生栅藻... 本文运用评价化学品对藻类毒性的标准实验方法,得出苯酚、邻氯苯酚、2,4-二氯苯酚和五氯酚抑制斜生栅藻生长的96h-EC_(50)分别为341,85,25和1.5mg·l^(-1)。实验结果表明,在300,350和400mg·l^(-1)三种苯酚初始浓度下,斜生栅藻都不具备降解苯酚的能力,即使在培养基中基本没有无机碳源的情况下,斜生栅藻仍不具备降解苯酚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生栅藻 酚类化合物 毒性 降解 水体污染
下载PDF
5种取代酚化合物对淡水发光菌的联合毒性 被引量:38
10
作者 莫凌云 刘海玲 +3 位作者 刘树深 张天生 刘保奇 葛会林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3期259-264,共6页
以新型淡水发光菌——青海弧菌Q67(Vibrio-qinghaiensissp.—Q67)为检验生物,以VeritasTM微孔板光度计为发光强度测试设备,分别测定了3,5-二羟基甲苯、2,3-二甲基苯酚、对氯苯酚、邻氯苯酚、2,4-二氯苯酚对淡水发光菌的发光抑制毒性及... 以新型淡水发光菌——青海弧菌Q67(Vibrio-qinghaiensissp.—Q67)为检验生物,以VeritasTM微孔板光度计为发光强度测试设备,分别测定了3,5-二羟基甲苯、2,3-二甲基苯酚、对氯苯酚、邻氯苯酚、2,4-二氯苯酚对淡水发光菌的发光抑制毒性及其混合物的联合毒性.结果表明,5种取代酚的剂量-效应关系都可用Weibull模型有效描述,从这些模型估算的半数效应浓度负对数值(-logEC50)分别为2.69、3.08、3.43、2.81和3.66,可知其对发光菌的毒性大小顺序为:2,4-二氯苯酚>对氯苯酚>2,3-二甲基苯酚>邻氯苯酚>3,5-二羟基甲苯.分别设计浓度等于各自之EC50和EC10的2个等效应浓度比混合物以及3个不同效应浓度比混合物进行联合毒性实验,结果发现,在所实验的浓度范围内各个混合物的剂量加和(DA)模型与独立作用(IA)模型具有相似的作用规律,其联合毒性既可用DA模型也可用IA模型进行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淡水发光菌 酚类化合物 联合毒性 剂量加和 独立作用
下载PDF
取代苯胺、苯酚对鲤鱼毒性的定量构效关系 被引量:13
11
作者 袁星 袁晓凡 赵元慧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70-73,共4页
测定了 1 6种取代苯胺、苯酚化合物对鲤鱼 96h的急性毒性 ,观察了中毒症状 .根据受体学说 ,进行定量构效关系 (QSAR)研究 ,建立了QSAR方程 .结果表明 ,分配过程及有机物分子与细胞内分子间的电子相互作用是影响这两类化合物生物毒性的... 测定了 1 6种取代苯胺、苯酚化合物对鲤鱼 96h的急性毒性 ,观察了中毒症状 .根据受体学说 ,进行定量构效关系 (QSAR)研究 ,建立了QSAR方程 .结果表明 ,分配过程及有机物分子与细胞内分子间的电子相互作用是影响这两类化合物生物毒性的主要因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取代苯胺 苯酚 急性毒性 结构-活性 鲤鱼 定量构效关系
下载PDF
5种酚类化合物对3种水生生物的毒性作用 被引量:18
12
作者 许文武 孟菁 +2 位作者 胡威 章典 张庭廷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751-1757,共7页
通过测定藻细胞密度和溞数量的变化,研究了5种酚类化合物对蛋白核小球藻(Chlorella pyrenoidosa)、斜生栅藻(Scenedesmus obliquus)和多刺裸腹溞(Moina macrocopa)3种水生生物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实验第6天,随酚类化合物浓度增加,藻细胞... 通过测定藻细胞密度和溞数量的变化,研究了5种酚类化合物对蛋白核小球藻(Chlorella pyrenoidosa)、斜生栅藻(Scenedesmus obliquus)和多刺裸腹溞(Moina macrocopa)3种水生生物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实验第6天,随酚类化合物浓度增加,藻细胞密度与对照组相比明显下降,多刺裸腹溞48 h死亡率增高,呈现剂量-效应关系.对苯二酚、间苯二酚、2,4-二氯酚、2,4-二硝基酚和2,4,6-三硝基酚5种酚类化合物在第6天对蛋白核小球藻的半抑制效应浓度(ErC50)值依次为:7.73、25.21、33.19、38.51和25.08 mg·L-1;对斜生栅藻依次为:9.13、30.28、40.77、48.09和16.09 mg·L-1;在48 h,对苯二酚、间苯二酚、2,4-二氯苯酚、2,4-二硝基酚和2,4,6-三硝基酚对多次裸腹溞的半致死效应浓度(LC50)值分别为:1.92、10.75、15.53、15.68和9.87 mg·L-1.5种酚类化合物对3种水生生物的毒性研究表明,对苯二酚的毒性最强,2,4-二硝基酚的毒性最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生生物 酚类化合物 急性毒性
下载PDF
有机膨润土吸附处理焦化含酚废水的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杨明平 刘跃进 +1 位作者 罗娟 傅勇坚 《煤化工》 CAS 2006年第1期42-45,共4页
采用溴化十六烷基三甲铵对天然膨润土进行了有机化改性处理,并在动态和静态条件下,进行了有机膨润土对焦化含酚废水的吸附实验。研究了CTMAB的浓度、有机膨润土用量、废水的pH值及废水流速等因素对酚去除率的影响,确定了有机膨润土处理... 采用溴化十六烷基三甲铵对天然膨润土进行了有机化改性处理,并在动态和静态条件下,进行了有机膨润土对焦化含酚废水的吸附实验。研究了CTMAB的浓度、有机膨润土用量、废水的pH值及废水流速等因素对酚去除率的影响,确定了有机膨润土处理焦化含酚废水的适宜条件。结果表明,在室温、pH值为4.0及废水流速10mL/min ̄12mL/min的条件下,焦化含酚废水经有机膨润土和活性炭两次吸附处理后,酚、COD、油、SS及色度的去除率分别可达到99.7%、99.5%、100%、100%、99.8%,且处理后的水质基本达到了国家排放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化含酚废水 有机膨润土 改性 废水处理
下载PDF
苯酚、苯胺及其衍生物对斜生栅列藻的急性毒性及QSAR研究 被引量:20
14
作者 陆光华 袁星 赵元慧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25-229,共5页
本文应用OECD标准方法测定了18种酚类、胺类化合物对斜生栅列藻的48h-EC_(50)值.选择参数E_(LUMO)和lgK_(OW)进行了QSAR分析,得到下列回归方程:-lgEC_(50)=2.541-0.649E_(LUMO)+0.299lgK_(OW),n=18,r=0.903,SE=0.314应用所得方程计算了... 本文应用OECD标准方法测定了18种酚类、胺类化合物对斜生栅列藻的48h-EC_(50)值.选择参数E_(LUMO)和lgK_(OW)进行了QSAR分析,得到下列回归方程:-lgEC_(50)=2.541-0.649E_(LUMO)+0.299lgK_(OW),n=18,r=0.903,SE=0.314应用所得方程计算了化合物的毒性,探讨了毒性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酚 苯胺 斜生栅列藻 毒性 QSAR
下载PDF
苯酚和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对奥尼罗非鱼的急性毒性及安全评价 被引量:10
15
作者 余坦健 简纪常 +1 位作者 黄郁葱 简贺君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CAS 2008年第3期100-102,共3页
用苯酚和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对奥尼罗非鱼进行急性毒性实验,以评价其在水环境中对奥尼罗非鱼的影响。研究表明:苯酚对奥尼罗非鱼的24、48、96 h的LC50分别为40.33、34.23、28.07 mg/L,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分别为10.06、9.14、8.48 mg/L;苯酚... 用苯酚和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对奥尼罗非鱼进行急性毒性实验,以评价其在水环境中对奥尼罗非鱼的影响。研究表明:苯酚对奥尼罗非鱼的24、48、96 h的LC50分别为40.33、34.23、28.07 mg/L,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分别为10.06、9.14、8.48 mg/L;苯酚对奥尼罗非鱼SC及最大容许浓度MPC分别为2.807、0.281 mg/L,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对奥尼罗非鱼SC为0.848 mg/L,最大容许浓度MPC为0.085 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尼罗非鱼 急性毒性实验 苯酚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下载PDF
氟化酚对梨形四膜虫毒性的定量构效关系解析 被引量:5
16
作者 陈学勇 邓秀琼 +2 位作者 朱家亮 于旭彪 韦朝海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92-598,共7页
应用Chem3D Ultra7.0软件中的MOPAC半经验方法PM3,计算了16种氟化酚的19个量子化学和理化参数.采用PLS-VIP方法,筛选出影响氟化酚毒性的7个主要参数,即最低空轨道能量(ELUMO)、最高轨道能量与最低空轨道能量之差(ΔE)、分子总能量(ET)... 应用Chem3D Ultra7.0软件中的MOPAC半经验方法PM3,计算了16种氟化酚的19个量子化学和理化参数.采用PLS-VIP方法,筛选出影响氟化酚毒性的7个主要参数,即最低空轨道能量(ELUMO)、最高轨道能量与最低空轨道能量之差(ΔE)、分子总能量(ET)、最正H原子电荷(QH+)、羟基基团中氧原子的最负电荷(QO-)、Connolly分子可及表面积(CAA)和Connolly溶剂排斥体积(CSV),并据此建立模型对水生梨形四膜虫的急性毒性作定量构效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氟化酚对梨形四膜虫的毒性作用表现为反应性毒性,ELUMO,QH+,ET对氟化酚的毒性作用有重要贡献,氟化酚对四膜虫急性毒性的大小与ELUMO、ΔE和ET呈负相关,而与QH+、QO-、CAA、CSV呈正相关,所得最优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效果(R2=0.961,F=344.8,P=2.92×10-11)和较高的稳定性(Q2cum=0.90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化酚 QSAR 毒性机理 PM3
下载PDF
烷基酚类的生殖干扰毒性与结构相关研究 被引量:25
17
作者 刘征涛 张颖 +2 位作者 徐镜波 孔志明 沈萍萍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39-41,48,共4页
选用 4种烷基酚类化合物 ,对枝角类生物大型蚤进行 2 4h急性毒性试验和 2 1d生殖毒性试验 ,选取急性试验指标 (半数致死浓度 )和生殖毒性指标 (母蚤存活数、幼蚤生殖量、孵化成活率、幼蚤的雌、雄性个体数等 )进行定量构效相关 (QSAR)... 选用 4种烷基酚类化合物 ,对枝角类生物大型蚤进行 2 4h急性毒性试验和 2 1d生殖毒性试验 ,选取急性试验指标 (半数致死浓度 )和生殖毒性指标 (母蚤存活数、幼蚤生殖量、孵化成活率、幼蚤的雌、雄性个体数等 )进行定量构效相关 (QSAR)研究。结果表明 ,所测 4种烷基酚化合物均可对大型蚤的生殖特性产生活性影响。其中 ,4-辛基酚和对壬基酚不但能抑制大型蚤的生殖量 ,还可改变大型蚤孤雌生殖的幼蚤性别比率。实验化合物的一、二阶分子连接性指数与受试生物体的生殖活性有较好的相关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烷基酚 大型蚤 生殖毒性 构效相关 试验
下载PDF
重金属离子对酵母降解苯酚的影响 被引量:4
18
作者 刘慧 杨柳燕 +1 位作者 肖琳 陈鹏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95-500,共6页
研究了铜、镉、锌和铅对酵母 (Pityrosporumsp .)降解苯酚的影响 .急性毒性试验表明 :Cu2 +36h时对菌体生物量的毒性抑制微低于对苯酚降解的抑制 ;48h时对菌体生物量的毒性高于对苯酚降解的毒性 .受试时间段 ,Cd2 +对菌体生物量的毒性... 研究了铜、镉、锌和铅对酵母 (Pityrosporumsp .)降解苯酚的影响 .急性毒性试验表明 :Cu2 +36h时对菌体生物量的毒性抑制微低于对苯酚降解的抑制 ;48h时对菌体生物量的毒性高于对苯酚降解的毒性 .受试时间段 ,Cd2 +对菌体生物量的毒性均高于其对苯酚降解的毒性 .在 0— 36h内 ,Cu2 +对菌体比增长速率的EC50 是 45 0nmol·l- 1 ,对苯酚降解速率的EC50 是 0 32nmol·l- 1 ;Cd2 +相应的EC50 分别是 681nmol·l- 1 和 33 3nmol·l- 1 .Cu2 +比Cd2 +具有更高的毒性 .而锌和铅在低浓度时 ,对酵母降解苯酚过程中菌体生物量以及苯酚的降解均有促进作用 ,其促进作用随着金属离子浓度的增加而减弱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酚降解 重金属离子 CD^2+ CU^2+ EC50 菌体 急性毒性试验 影响 酵母 促进作用
下载PDF
苯酚类化合物对日本长腿蛙蝌蚪的急性毒性与构效关系研究 被引量:14
19
作者 王晓栋 董玉瑛 +1 位作者 曹加胜 王连生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30-234,共5页
利用半静态法测定了21种取代苯酚类化合物对日本长腿蛙蝌蚪的24h急性致死毒性(24h-LC_(50)),并进行了定量结构活性相关研究.研究表明:大部分酚类化合物的毒性表现为极性麻醉作用.影响毒性的因素有化合物的疏水性。
关键词 苯酚类化合物 急性毒性 日本长腿蛙蝌蚪 QSAR
下载PDF
苯酚、Cu^(2+)、亚硝酸盐和总氨氮对中华鲟稚鱼的急性毒性 被引量:43
20
作者 杜浩 危起伟 +4 位作者 刘鉴毅 杨德国 陈细华 朱永久 唐国盘 《大连水产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18-122,共5页
研究了苯酚、Cu2+、亚硝酸盐和总氨氮对8~12日龄中华鲟Acipenser sinensis稚鱼的急性毒性,中华鲟稚鱼的全长为(2.36±0.10)cm,平均体重为0.07 g。结果表明:苯酚对中华鲟稚鱼24、48、72 h和96h的半致死浓度(LC50)及95%可信区间分别为... 研究了苯酚、Cu2+、亚硝酸盐和总氨氮对8~12日龄中华鲟Acipenser sinensis稚鱼的急性毒性,中华鲟稚鱼的全长为(2.36±0.10)cm,平均体重为0.07 g。结果表明:苯酚对中华鲟稚鱼24、48、72 h和96h的半致死浓度(LC50)及95%可信区间分别为97(87~109)、83(73~95)、75(69~83)mg/L和71(64~80)mg/L;Cu2+对中华鲟稚鱼的24、48、72 h和96 h的LC50及95%可信区间分别为0.31(0.29~0.34)、0.20(0.15~0.27)、0.09(0.08~0.12)mg/L和0.07(0.06~0.10)mg/L;亚硝酸氮对中华鲟稚鱼的24、48、72 h和96 h的LC50及95%可信区间分别为7.05(6.22~8.03)、4.07(1.51~7.88)、3.10(2.07~4.34)mg/L和2.57(2.31~2.85)mg/L;非离子氨对中华鲟稚鱼的24、48、72 h和96 h的LC50及95%可信区间分别为0.67(0.64~1.07)、0.52(0.44~0.67)、0.43(0.40~0.54)mg/L和0.39(0.30~0.45)mg/L。126 mg/L苯酚浓度组中,中华鲟稚鱼的心率(119±10次/min,n=10)明显快于对照组(106±5次/min,n=10)(P<0.05);0.4 mg/L Cu2+浓度组中,稚鱼的心率与对照组没有显著差别;20.30 mg/L亚硝酸氮和29.20 mg/L总氨氮浓度组中,鱼的心率分别为(112±4)次/min和(112±7)次/min,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鲟 急性毒性 半致死浓度 苯酚 CU^2+ 亚硝酸盐 总氨氮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