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0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自动泊车前轮转角闭环的分层控制方案
1
作者 马世典 侯桐 +2 位作者 江浩斌 韩牟 李臣旭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96-403,共8页
为提高自动泊车系统中控制器的抗扰动能力,优化控制律执行效果,提出了前轮转角闭环的分层控制方案.设计了以行驶距离为非时间参考量的fal函数非光滑控制律,输出前轮转角控制量.以阿克曼转向模型为基础,建立了前轮转角观测器,并使用模糊... 为提高自动泊车系统中控制器的抗扰动能力,优化控制律执行效果,提出了前轮转角闭环的分层控制方案.设计了以行驶距离为非时间参考量的fal函数非光滑控制律,输出前轮转角控制量.以阿克曼转向模型为基础,建立了前轮转角观测器,并使用模糊滑模控制器实现前轮转角闭环的横向控制.搭建Carsim/Simulink联合仿真系统,在典型泊车场景下验证所设计控制器的有效性、跟踪效果及鲁棒性.使用实车测试平台开展了试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前轮转角闭环分层控制方案能够快速准确地跟踪目标路径,提高了泊车系统的横向控制精度,并在未知转向非线性扰动下也具有良好的跟踪控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泊车 路径跟踪 分层控制 非光滑控制 前轮转角观测器 模糊滑模控制
下载PDF
Elastic Modulus Limit of Support Layer in Twin-Block Ballastless Track Based on Train Load Effect
2
作者 赵坪锐 郭利康 +1 位作者 章元爱 刘学毅 《Journal of 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2010年第2期107-111,共5页
The support layer i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twin-block ballastless track. The modulus of the support layer is an important design parameter and must be carefully solved. We studied the bending stress and deformatio... The support layer i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twin-block ballastless track. The modulus of the support layer is an important design parameter and must be carefully solved. We studied the bending stress and deformation of track slab and support layer due to train load using the beam-plate finite element model on elastic foundation. The results show that support layer type has great impact on both support layer deformation and the stress on subgrade, but has little impact on the bending stress of either track slab or support layer. The continuous support layer type, and articulated support layer type with shear transfer device at their ends, are recommended. In order to keep the stress in the support layer less than that in track slab, the modulus of the continuous, unit, and articulated types of support layer ( in unit twin-block ballastless track), and the support layer in continuous twin-block ballastless track, should not be larger than 15, 22, 20.5 and 5 GPa, respectively. In addition, the modulus of the unit-type support layer should not be more than 20 GPa, to ensure the step in support layer remains less than 1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llastless track Beam-plate model on elastic foundation Support layer Elastic modulus
下载PDF
运营地铁盾构隧道基底沉降的影响因素分析
3
作者 徐平 杨益新 朱志豪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57-166,共10页
隧道基底沉降不仅影响地铁列车的正常运行和乘客的舒适性,严重时会造成隧道结构病害,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长期沉降预测和单因素影响分析,非常有必要开展隧道基底沉降的多影响因素分析。以郑州地铁1号线某盾构隧道区间为工程实例,构建... 隧道基底沉降不仅影响地铁列车的正常运行和乘客的舒适性,严重时会造成隧道结构病害,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长期沉降预测和单因素影响分析,非常有必要开展隧道基底沉降的多影响因素分析。以郑州地铁1号线某盾构隧道区间为工程实例,构建三维有限元数值模型,采用人工激振力模拟地铁列车竖向荷载,提取数值模拟结果的动应力和静偏应力数据,引入循环荷载作用下累积塑性应变计算公式,采用分层总和法计算得到隧道基底沉降,研究了隧道周围土层性质、道床脱空深度和地铁列车运行速度等因素对隧道基底沉降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数值模拟的隧道基底沉降和发展规律与现场实测结果具有较高的吻合度,验证了有限元模拟的准确性;隧道基底沉降随着周围土层砂粒含量的提高而减小;道床脱空尺寸会加剧隧道和道床板中应力集中和振动放大现象,增大隧道下卧土层的动偏应力和基底沉降;提高车速会增大基底沉降的横向影响范围;采用正交试验法、极差分析法和方差分析法得到了隧道沉降对各因素的敏感性,从大到小依次为:土层性质、车速和道床脱空,其中,土层性质为高度显著水平、车速为显著水平。研究成果对运营地铁盾构隧道的变形监测、安全评估和加固处理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层性质 道床脱空 地铁列车运行速度 隧道基底沉降 正交分析法 敏感性分析
下载PDF
自密实混凝土性能劣化对CRTS Ⅲ型板式轨道荷载效应的影响
4
作者 项阳 马昆林 +3 位作者 董荣珍 曾晓辉 龙广成 谢友均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55-567,共13页
充填层是CRTS Ⅲ型板式轨道的核心部件,由于板式轨道是典型的“三明治”结构,充填层易受环境的影响而出现性能劣化,从而对轨道结构不利。为探究充填层自密实混凝土性能劣化对板式轨道荷载效应的影响,采用ABAQUS软件并结合已有的充填层... 充填层是CRTS Ⅲ型板式轨道的核心部件,由于板式轨道是典型的“三明治”结构,充填层易受环境的影响而出现性能劣化,从而对轨道结构不利。为探究充填层自密实混凝土性能劣化对板式轨道荷载效应的影响,采用ABAQUS软件并结合已有的充填层混凝土损伤研究结果,建立充填层整体损伤工况和更接近实际使用情况的充填层梯度损伤工况的轨道结构有限元模型,计算轨道结构在不同工况的列车荷载和温度荷载下,轨道板、充填层和底座板的应力与位移变化情况,分析充填层疲劳损伤对轨道结构整体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充填层混凝土的整体损伤将导致充填层刚度显著下降,在列车和温度荷载下,轨道板和充填层组成的复合板易出现各方向的位移,使轨道结构出现局部磨耗增加和轨道不平顺等现象;充填层受荷时各向应力均大幅减小,轨道板的总体应力上升且易出现应力集中,底座板应力相较于其上部结构受充填层性能变化的影响较小。充填层出现四周梯度损伤时,不同荷载作用下,从损伤区至未损伤区应力和位移表现为连续变化,未出现明显的应力集中和应力突变;不同荷载作用下,轨道结构出现损伤的区域应力明显下降,但未发生损伤的板中部区域应力上升,加速了板中部区域的动载疲劳效应,间接增加了轨道结构的疲劳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TSⅢ型板式轨道 充填层 损伤 荷载效应
下载PDF
高铁大跨度斜拉桥上无砟轨道变形适应性理论与试验研究
5
作者 郑纬奇 朱志辉 +2 位作者 盛兴旺 李的平 郭舜哲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86-1297,共12页
高速铁路大跨度斜拉桥应用无砟轨道可提高线路平顺性和稳定性,消除线路的潜在限速点,统一轨道类型,减少轨道线路运维成本,是我国高速铁路的重要技术创新。依托世界首座无砟轨道大跨度斜拉桥-昌吉赣客专赣州赣江特大桥,建立大跨度斜拉桥... 高速铁路大跨度斜拉桥应用无砟轨道可提高线路平顺性和稳定性,消除线路的潜在限速点,统一轨道类型,减少轨道线路运维成本,是我国高速铁路的重要技术创新。依托世界首座无砟轨道大跨度斜拉桥-昌吉赣客专赣州赣江特大桥,建立大跨度斜拉桥-无砟轨道体系精细化有限元分析模型,探明了大跨度斜拉桥-无砟轨道一体化体系的变形特征,设计并制作了大跨度斜拉桥上无砟轨道变形适应性的等效比例室内试验模型,开展了大跨度斜拉桥上无砟轨道变形适应性理论与试验研究,对比分析了大跨度桥上无砟轨道的不同长度、隔离层类型及布置方式的影响,研究了在各类变形条件下大跨度斜拉桥上无砟轨道的变形跟随性和协调性。研究结果表明:大跨度斜拉桥梁端转角和主梁整体挠曲变形仍可依据现行规范中的中小桥梁相关限值进行控制;应合理控制斜拉桥主梁节间的局部变形,避免桥上无砟轨道层间出现脱空离缝;提出了大跨度斜拉桥上单元式无砟轨道设置橡胶隔离层的技术方案,论证了橡胶隔离层的应用效果,建立了桥上无砟轨道橡胶隔离层的“缓冲作用”理念和轨道层间“隔而不离”的设计目标,显著提高了桥上无砟轨道的变形适应性;本文研究成果可为高速铁路大跨度斜拉桥上无砟轨道的推广应用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大跨度斜拉桥 无砟轨道 隔离层 变形适应性 试验研究
下载PDF
送丝角度与方式对激光熔丝单道沉积层成形的影响
6
作者 杨鑫 韩红彪 +1 位作者 闫晨宵 王锐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3-48,56,I0005,I0006,共9页
为了研究旁轴激光熔丝增材制造过程中,焊丝送入熔池的方位对沉积层成形的影响,进行了不同送丝角度和送丝方式下的单道激光熔丝沉积试验,分析对比了沉积层的层宽、层高、表面粗糙度、截面形貌和基板熔深随送丝角度和送丝方式的变化规律.... 为了研究旁轴激光熔丝增材制造过程中,焊丝送入熔池的方位对沉积层成形的影响,进行了不同送丝角度和送丝方式下的单道激光熔丝沉积试验,分析对比了沉积层的层宽、层高、表面粗糙度、截面形貌和基板熔深随送丝角度和送丝方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旁轴送丝的送丝角度和送丝方式对激光熔丝单道沉积层的成形都有一定影响,且送丝方式大于送丝角度对沉积层尺寸和形状的影响;随着送丝角度的增大,3种送丝方式的基板熔深都逐渐减小,前置送丝和后置送丝沉积层的层宽逐渐减小,层高逐渐增大,而侧置送丝沉积层的层宽、层高和表面粗糙度则变化较小;前置送丝和后置送丝沉积层的截面形状呈对称的圆弧形,侧置送丝沉积层的截面形状不对称,最高点偏向焊丝一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熔丝增材制造 沉积 送丝方式 送丝角度 单道沉积层
下载PDF
低温环境下桥上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混凝土温度效应试验研究
7
作者 宋安祥 姚国文 +2 位作者 张高峰 刘佳伟 王月瑞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9-93,138,共6页
为探明低温环境下CRTS Ⅱ型板式无砟轨道混凝土结构的温度效应,制作了1∶4无砟轨道-简支箱梁结构缩尺模型,通过开展低温环境下温度荷载试验,分析了轨道结构的温度分布、结构应力以及纵向位移时程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CA砂浆层对温度... 为探明低温环境下CRTS Ⅱ型板式无砟轨道混凝土结构的温度效应,制作了1∶4无砟轨道-简支箱梁结构缩尺模型,通过开展低温环境下温度荷载试验,分析了轨道结构的温度分布、结构应力以及纵向位移时程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CA砂浆层对温度的竖向传递具有阻滞效应,最不利温度结构出现于轨道板-CA砂浆层间界面,整体温度分布呈“锄形”;纵向方向中间应力值均大于两侧的应力值;轨道结构竖向位移及纵向位移与温度均呈现明显的线性关系;最后指出CRTS Ⅱ型板式无砟轨道低温适应性较差,严寒地区应尽量减少该结构类型的采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 多层混凝土结构 低温环境 缩尺模型 温度效应
下载PDF
基于超声分层应变成像技术评价苓桂气化方改善射血分数保留心力衰竭早期大鼠心肌功能的研究
8
作者 李知轩 杨晨光 +2 位作者 石玉姣 乔文博 董国菊 《环球中医药》 CAS 2024年第6期1007-1013,共7页
目的基于超声分层应变成像技术评价苓桂气化方改善射血分数保留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 with preserved ejection fraction,HFpEF)早期大鼠心肌功能。方法40只SPF级SHR大鼠随机分为HFpEF模型组、恩格列净组、苓桂气化方低剂量组和苓桂... 目的基于超声分层应变成像技术评价苓桂气化方改善射血分数保留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 with preserved ejection fraction,HFpEF)早期大鼠心肌功能。方法40只SPF级SHR大鼠随机分为HFpEF模型组、恩格列净组、苓桂气化方低剂量组和苓桂气化方高剂量组,10只WKY大鼠为空白组。采用高盐高脂高糖饮食及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建立HFpEF早期大鼠模型,各组予相应干预9周后测量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舒张末期后壁厚度、舒张早期血液速度/舒张早期二尖瓣环间隔侧组织多普勒频谱、左室射血分数以及左室心内膜下心肌整体纵向应变、中层心肌整体纵向应变、心外膜下心肌整体纵向应变、心内膜下心肌整体圆周应变、中层心肌整体圆周应变和心外膜下心肌整体圆周应变。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B型脑尿钠肽。马松染色观察心肌组织病理变化。结果与模型组比较,恩格列净组心内膜下心肌整体纵向应变、中层心肌整体纵向应变和心内膜下心肌整体圆周应变明显升高(P<0.05),苓桂气化方低剂量组心内膜下心肌整体纵向应变和中层心肌整体纵向应变明显改善(P<0.05),苓桂气化方高剂量组心内膜下心肌整体纵向应变、中层心肌整体纵向应变和中层心肌整体圆周应变明显提升(P<0.05)。苓桂气化方低剂量组和苓桂气化方高剂量组心肌细胞间隙变窄,胶原纤维沉积减少。结论苓桂气化方能提高HFpEF早期模型大鼠心内膜下心肌整体纵向应变、中层心肌整体纵向应变、中层心肌整体圆周应变,改善左室重构和收缩功能。超声分层应变成像技术可以无创、定量、敏感检测HFpEF早期大鼠左室壁心肌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血分数保留心力衰竭早期 二维超声斑点追踪技术 分层应变 苓桂气化方剂 心肌功能
下载PDF
欠驱动蛇形机器人轨迹跟踪算法
9
作者 吕翔 许彦阳 +1 位作者 秦国栋 吉爱红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07-414,共8页
蛇形机器人由于其狭长的机械臂和超冗余自由度,在复杂极端环境中具有优越的灵活性。本文在欠驱动蛇形臂机器人的结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等效杆长和等效虚拟关节的两种轨迹跟踪算法,实现蛇形臂机器人对目标曲线的跟踪,满足蛇形臂机器人的... 蛇形机器人由于其狭长的机械臂和超冗余自由度,在复杂极端环境中具有优越的灵活性。本文在欠驱动蛇形臂机器人的结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等效杆长和等效虚拟关节的两种轨迹跟踪算法,实现蛇形臂机器人对目标曲线的跟踪,满足蛇形臂机器人的运动控制需求。最后,设计了臂长1075 mm包含7关节单元的蛇形机器人样机,并进行了轨迹跟踪实验,结果表明蛇形机器人可轻松穿过直径90 mm以上的狭小管道。运动过程平稳、无振动,验证了轨迹控制算法的正确性和结构设计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欠驱动 蛇形机器人 分层驱动 轨迹跟踪 虚拟关节
下载PDF
CA砂浆层破坏对无砟轨道结构受力特性影响
10
作者 赵丽华 胡安泽 +1 位作者 孟庆武 张吉松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4-50,共7页
CA砂浆层掉块破坏是无砟轨道结构运营过程中最突出的病害之一,其破坏程度对无砟轨道结构运营的安全性与适用性具有重要影响。通过采用修正Burgers模型转换Prony级数表征CA砂浆的黏弹性,建立CRTSⅠ型板式无砟轨道结构三维有限元模型,通... CA砂浆层掉块破坏是无砟轨道结构运营过程中最突出的病害之一,其破坏程度对无砟轨道结构运营的安全性与适用性具有重要影响。通过采用修正Burgers模型转换Prony级数表征CA砂浆的黏弹性,建立CRTSⅠ型板式无砟轨道结构三维有限元模型,通过模拟CA砂浆层在板端和板中不同区域薄层掉块,研究车轮荷载作用下不同掉块位置、不同掉块大小对无砟轨道结构动力特性和结构位移的影响,分析掉块处轨道结构损伤演变规律和趋势,给出破坏界限建议值,为无砟轨道结构的养护维修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板端还是板中掉块,CA砂浆层破坏造成轨道板垂向加速度、垂向位移和纵向拉应力增幅明显,CA砂浆层掉块边缘位置的压应力急剧增大,而底座板垂向位移及受力逐渐减小;车轮荷载作用下,CA砂浆层板端薄层掉块达到0.9125m,板中掉块达到1.25 m时,轨道板的垂向振动和CA砂浆的压应力将会显著增大,应及时对轨道结构进行检修,避免轨道结构破坏快速扩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砟轨道 CA砂浆层 黏弹性 掉块破坏 动力特性
下载PDF
顶空/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塑胶跑道面层中46种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11
作者 陆嘉莉 杨倩 +3 位作者 邱月 何小玲 谢威 余秋玲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15-321,共7页
建立了测定塑胶跑道面层中46种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的顶空/气相色谱-质谱联用(HS/GC-MS)法。样品剪碎后加入三乙酸甘油酯,顶空进样,目标物经DB-624UI毛细管色谱柱分离后,在电子轰击源(EI)下进行选择离子扫描(SIM)定性分析,外标法定... 建立了测定塑胶跑道面层中46种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的顶空/气相色谱-质谱联用(HS/GC-MS)法。样品剪碎后加入三乙酸甘油酯,顶空进样,目标物经DB-624UI毛细管色谱柱分离后,在电子轰击源(EI)下进行选择离子扫描(SIM)定性分析,外标法定量。分别对色谱柱、升温程序、顶空参数和分散溶剂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在最优条件下,46种VOCs在各自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95,方法检出限(LOD)和定量下限(LOQ)分别为0.05~0.60μg/g和0.10~1.20μg/g,在3个不同加标水平下的平均加标回收率为82.9%~114%,相对标准偏差(RSD,n=6)为1.1%~5.6%。该方法前处理简单、检出限低、准确度高,满足塑胶跑道面层中VOCs快速定性定量分析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顶空 气相色谱-质谱法 塑胶跑道面层
下载PDF
基于多源观测数据的华北冬季冷云催化物理响应分析
12
作者 王晓青 董晓波 +4 位作者 杨洁帆 王姝怡 侯劭禹 张晓瑞 闫非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247-1260,共14页
本文利用高性能增雨飞机、地面S波段双偏振雷达和卫星观测数据,分析了2022年1月20日河北中南部地区一次过冷云微物理特征及飞机增雨作业后的物理响应。研究结果表明,受西南暖湿气流和东风回流共同影响,河北中南部地区形成大范围层状云,... 本文利用高性能增雨飞机、地面S波段双偏振雷达和卫星观测数据,分析了2022年1月20日河北中南部地区一次过冷云微物理特征及飞机增雨作业后的物理响应。研究结果表明,受西南暖湿气流和东风回流共同影响,河北中南部地区形成大范围层状云,云底高1400 m,云顶高2100 m,主要由过冷云滴组成,受地形抬升作用影响,从云底到云顶,云滴谱宽逐渐增加。雷达显示,2100 m高度催化作业后,受碘化银核化影响,过冷云滴迅速形成冰晶、雪和少量霰粒子,粒子尺度的增大致使雷达上出现与飞机催化轨迹形状相一致的回波带。FY-4A卫星观测显示晶化作用在播云17~19 min后逐渐显现,云迹可维持约55 min。催化作业后过冷云滴形成冰晶粒子,冰晶粒子逐渐长大并下落,造成云顶下沉,在云顶形成了一条云沟。与周围过冷云相比,云沟内0.65μm通道光谱反射率和10.8μm黑体亮温增加,而3.72μm通道反射率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冷层状云 物理响应 卫星反演 云迹
下载PDF
简化声速剖面的声线精度损失极小准则及遗传算法
13
作者 李保金 薛树强 +3 位作者 孙文舟 李景森 曾安敏 卞加超 《测绘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336-1344,共9页
高精度水下导航定位为提高计算效率通常需要对声速剖面进行适度简化。简化声速剖面一方面涉及复杂组合优化问题,另一方面需要考虑简化导致的声线精度损失。本文构建了简化声速剖面的声线精度损失极小准则,并利用遗传算法求解该极小准则... 高精度水下导航定位为提高计算效率通常需要对声速剖面进行适度简化。简化声速剖面一方面涉及复杂组合优化问题,另一方面需要考虑简化导致的声线精度损失。本文构建了简化声速剖面的声线精度损失极小准则,并利用遗传算法求解该极小准则所涉及的组合优化问题。结果表明,相比简化声速剖面的MOV法与面积差法,本文算法可在有效控制声线精度损失的前提下,确定声速剖面简化层数,实现声速剖面简化的全局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速剖面简化 声线跟踪 遗传算法 组合优化 自适应分层
下载PDF
概率扩充和改进OIM损失的多目标跟踪算法
14
作者 付小珊 胡乃平 +1 位作者 秦建伟 王传旭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187-2194,共8页
为解决多目标跟踪中联合目标检测和重识别训练时间过长、多分支特征不对齐和目标相互遮挡的身份转换问题,提出一种高效的多目标跟踪算法。在特征提取阶段利用深层聚合网络联合多层次特征,在重识别阶段通过三元组对在线实例匹配损失进行... 为解决多目标跟踪中联合目标检测和重识别训练时间过长、多分支特征不对齐和目标相互遮挡的身份转换问题,提出一种高效的多目标跟踪算法。在特征提取阶段利用深层聚合网络联合多层次特征,在重识别阶段通过三元组对在线实例匹配损失进行增强,缓解特征不对齐问题。加入高斯核函数对训练样本进行概率扩充,缩短训练时间。利用运动、外观特征与卡尔曼滤波实现高效的在线关联,利用轨迹池暂存丢失的轨迹,提高目标相互遮挡时的跟踪性能。算法在MOT15和MOT17数据集上的准确度分别达到了60.1%与74.2%,MOT17上的FPS也达到21.6 Hz。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目标跟踪 目标检测 重识别 深层聚合 高斯核 在线实例匹配 卡尔曼滤波
下载PDF
Simultaneous Multi-vehicle Detection and Tracking Framework with Pavement Constraints Based on Machine Learning and Particle Filter Algorithm 被引量:3
15
作者 WANG Ke HUANG Zhi ZHONG Zhihua 《Chinese Journa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14年第6期1169-1177,共9页
Due to the large variations of environment with ever-changing background and vehicles with different shapes, colors and appearances, to implement a real-time on-board vehicle recognition system with high adaptability,... Due to the large variations of environment with ever-changing background and vehicles with different shapes, colors and appearances, to implement a real-time on-board vehicle recognition system with high adaptability, efficiency and robustness in complicated environments, remains challenging. This paper introduces a simultaneous detection and tracking framework for robust on-board vehicle recognition based on monocular vision technology. The framework utilizes a novel layered machine learning and particle filter to build a multi-vehicle detection and tracking system. In the vehicle detection stage, a layered machine learning method is presented, which combines coarse-search and fine-search to obtain the target using the AdaBoost-based training algorithm. The pavement segmentation method based on characteristic similarity is proposed to estimate the most likely pavement area. Efficiency and accuracy are enhanced by restricting vehicle detection within the downsized area of pavement. In vehicle tracking stage, a multi-objective tracking algorithm based on target state management and particle filter is proposed. The proposed system is evaluated by roadway video captured in a variety of traffics, illumination, and weather conditions. The evaluating results show that, under conditions of proper illumination and clear vehicle appearance, the proposed system achieves 91.2% detection rate and 2.6% false detection rate. Experiments compared to typical algorithms show that, the presented algorithm reduces the false detection rate nearly by half at the cost of decreasing 2.7%–8.6% detection rate. This paper proposes a multi-vehicle detection and tracking system, which is promising for implementation in an on-board vehicle recognition system with high precision, strong robustness and low computational cos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multaneous detection and tracking pavement segmentation layered machine learning particle filter
下载PDF
接缝弱化后纵连板式无砟轨道温度效应研究
16
作者 曹毅杰 蒋典佑 +3 位作者 刘钰 孙晓丹 朱星盛 谷永磊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2-80,共9页
目前,纵连板式无砟轨道夏季高温胀板问题严重。高温产生的巨大温度应力导致轨道结构发生众多病害,其中,轨道板上拱尤为严重,已威胁高速列车的运营安全。为有效释放结构内部的温度应力,减少病害发生,通过建立设有弹性填充层的纵连板式无... 目前,纵连板式无砟轨道夏季高温胀板问题严重。高温产生的巨大温度应力导致轨道结构发生众多病害,其中,轨道板上拱尤为严重,已威胁高速列车的运营安全。为有效释放结构内部的温度应力,减少病害发生,通过建立设有弹性填充层的纵连板式无砟轨道计算模型,引入内聚力单元和混凝土损伤塑性本构,探讨两种节段长度及不同弹性模量下,整体温升作用时,宽窄接缝弱化对轨道结构应力、变形及损伤的影响。研究表明:(1)设置弹性填充层后,轨道板和接缝的纵向应力均得到一定程度释放,但会伴随着发生局部偏心和应力增加;(2)弹性填充层的设置会使接缝、轨道板和层间界面损伤产生的临界温升降低,结构损伤较大时,轨道板和接缝的应力释放会受到限制,并且弹性填充层附近也会产生一定上拱增量;(3)两种节段长度下,损伤和应力释放量均会随着弹性模量降低逐渐增大,因此,节段长度为4块板时,弹性填充层弹性模量选取建议高于1775 MPa并低于3550 MPa,节段长度为3块板时,弹性填充层弹性模量选取建议高于355 MPa并低于1775 MPa;(4)两种节段长度下,随着弹性模量降低,轨道板和钢轨最大上拱增量逐渐增大,对于钢轨,两种节段长度下的竖向位移均在规范允许范围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纵连板式无砟轨道 宽窄接缝弱化 弹性填充层 应力释放 损伤 变形
下载PDF
功率因角预测下特高压接入后电网可靠性提升方法设计
17
作者 马海忠 《环境技术》 2024年第3期76-81,100,共7页
特高压接入电网后,受到线路可靠性波动影响,会出现潮流过载导致电压波动越限问题。电网系统容易出现故障或导致供电中断,严重影响电网可靠性。提出功率因角预测下特高压接入后电网过载电压波动控制方法,进而提高电网可靠性。对电网功率... 特高压接入电网后,受到线路可靠性波动影响,会出现潮流过载导致电压波动越限问题。电网系统容易出现故障或导致供电中断,严重影响电网可靠性。提出功率因角预测下特高压接入后电网过载电压波动控制方法,进而提高电网可靠性。对电网功率因角特性展开分析,根据功率因角特性分析结果,预测特高压接入后电网电压轨迹的变化;结合轨迹变化约束,设计有功潮流控制器来处理线路过载问题;根据线路过载情况的不同,设计串、并联换流器完成电压协调控制,补充潮流控制器的不足,提高电网可靠性。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下电网的失负荷概率在0.5以下,可靠性优化控制时间在(28.6~40.4)s。表明所提方法的特高压接入下的电网网架结构可靠性较高、实际应用效果较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高压接入电网 电网可靠性 轨迹灵敏度 有功潮流控制器 直流分层接入技术
下载PDF
Dynamics Performance of Subgrade-Tunnel Transition on Chongqing-Suining Ballastless Track 被引量:1
18
作者 Bui Phu Doanh 罗强 +1 位作者 魏勇幸 李佳 《Journal of 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2009年第3期223-228,共6页
Experiments were conducted on China railway high speed electrical multiple units (EMUs) CRH2 and freight car C80 on Chongqing-Suining high-speed ballastless track. Based on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the dynamics per... Experiments were conducted on China railway high speed electrical multiple units (EMUs) CRH2 and freight car C80 on Chongqing-Suining high-speed ballastless track. Based on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the dynamics performance of cement concrete transition and cement stabilized aggregate transition was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dynamic stress, vibration displacement, vibration velocity, vibration acceleration and other vibration parameters vary steadily on the profile section of transitions, and that at the adjoining position between subgrade and tunnel portal, cement concrete transition has gradual hardness change, whereas cement stabilized aggregate transition exhibits good elasticity, small shock, and small dynamic effect of the ca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llastless track Transition track Dynamics performance Bearing layer
下载PDF
Frost heaving in ballast railway tracks
19
作者 Satoshi Akagawa Michiaki Hori 《Research in Cold and Arid Regions》 CSCD 2015年第5期632-636,共5页
Frost heaving is a well-known phenomenon in cold regions, which may occur in wet clayey grounds during winter. Railway track upheaval occurring in cold regions during the winter is generally understood as frost heavin... Frost heaving is a well-known phenomenon in cold regions, which may occur in wet clayey grounds during winter. Railway track upheaval occurring in cold regions during the winter is generally understood as frost heaving in the subgrade layer. However, it has been confirmed that upheaval due to frost heaving sometimes occurs in the ballast layer. This un- derstanding has been observed in active railways in northern Japan. The samples collected from ballast and subgrade layers have been examined for frost heave susceptibilities and confirmed that ballast layers which contain fines may heav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rost heaving ballast layer subgrade layer railway track
下载PDF
基于到发线优选罚值的高速铁路列车运行调整双层优化模型 被引量:2
20
作者 查伟雄 周佳宇 +1 位作者 李剑 严利鑫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3-20,共8页
针对不同干扰场景导致的列车晚点情况下列车运行调整计划在车站的可执行性问题,提出协同考虑列车运行调整和车站到发线运用冲突疏解的双层规划模型.上层模型以列车偏离计划运行图时刻最小为目标,考虑列车运行安全和车站到发线运用计划... 针对不同干扰场景导致的列车晚点情况下列车运行调整计划在车站的可执行性问题,提出协同考虑列车运行调整和车站到发线运用冲突疏解的双层规划模型.上层模型以列车偏离计划运行图时刻最小为目标,考虑列车运行安全和车站到发线运用计划可行性约束,从整体上尽快恢复列车正点运行;下层模型以各车站选择到发线偏离原定计划惩罚值最小为目标,考虑到发线运用规则和安全间隔约束,为上层提供到发线运用计划可行性判断指标.同时,设计双层嵌套式遗传算法求解模型.基于武广高铁实际案例,验证所提出模型和算法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设计的3种干扰场景均能在300 s内得到合理可行的列车运行调整计划及到发线分配方案,与分步调整策略和常规调整策略相比,提出的双层协同调整策略能够在提高列车运行调整质量的同时,得到各车站选择惩罚值最优的到发线运用调整方案,验证了模型及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列车运行调整 到发线运用优选罚值 双层规划 嵌套式遗传算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