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西医结合治疗毒蛇咬伤疗效分析 被引量:17
1
作者 刘莎 韩宁林 《安徽医药》 CAS 2016年第3期555-558,共4页
目的观察中西结合治疗毒蛇咬伤的方法和疗效,分析与其病情轻重及病程长短相关的指标,为临床诊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4月至2014年11月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科收治的232例毒蛇咬伤患者,根据患者入院第5天复查的... 目的观察中西结合治疗毒蛇咬伤的方法和疗效,分析与其病情轻重及病程长短相关的指标,为临床诊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4月至2014年11月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科收治的232例毒蛇咬伤患者,根据患者入院第5天复查的肝酶、心肌酶、肾功能、凝血功能、炎症指标情况分为治愈组(151例)、好转组(81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住院第5天,232例住院患者的肝酶、心肌酶、肾功能、凝血功能、炎症指标均恢复正常或明显下降,没有患者遗留有器官功能障碍。与治愈组患者比较,好转组患者入院24 h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尿素氮(BUN)、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总胆红素(TIBL)、白细胞计数(WBC)(P<0.05)增高明显;进一步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0岁)、丙氨酸氨基转移酶(>50 U·L-1)、肌酸激酶同工酶(>24 U·L-1)升高是影响毒蛇咬伤患者疗程及疗效的独立预报因子(均P<0.05)。结论年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肌酸激酶同工酶,可作为临床预判毒蛇咬伤患者病情轻重及疗程长短的有价值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蛇咬伤 中西医结合 病情轻重 LOGISTIC回归
下载PDF
中医不同治法对家兔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病灶的消退作用及原癌基因C-myc、C-fos、V-sis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于永红 覃小兰 +1 位作者 陈伯均 时枫 《四川中医》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5-17,共3页
目的:观察中医不同治法对AS病灶的消退作用及其分子学机制。方法:采用免疫损伤合并高胆固醇喂饲复制家兔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模型,36只家兔随机分为6组,即模型组、空白对照组、阳性对照组(辛伐他汀)、温阳益气方治疗组、... 目的:观察中医不同治法对AS病灶的消退作用及其分子学机制。方法:采用免疫损伤合并高胆固醇喂饲复制家兔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模型,36只家兔随机分为6组,即模型组、空白对照组、阳性对照组(辛伐他汀)、温阳益气方治疗组、活血化瘀方治疗组、健脾化痰治疗组,分别于实验第6周、第16周处死动物,取出主动脉组织、心脏组织,测定AS斑块面积和病理观察,并用异硫氰酸胍一步法测定主动脉组织原癌基因C-myc、C-fos、V-sis表达的变化。结果:温阳益气、活血化瘀、健脾化痰三种治法对家兔主动脉、冠状动脉AS病灶有明显的消退作用,对其主动脉组织原癌基因C-myc、C-fos、V-sis表达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温阳益气治疗组显示了更加明显的AS消退作用。结论:提示中医不同治法均具有消退AS病灶作用,抑制原癌基因表达可能是其共同分子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治法 动脉粥样硬化 消退 原癌基因
下载PDF
中药治疗退行性膝关节病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李晓陵 姚家琪 +3 位作者 王丰 曲冰 纪亚红 王红 《中医药学报》 CAS 2010年第1期109-111,共3页
目的:通过中药膝康对退行性膝关节病的治疗,探讨中药膝康注射液治疗退行性膝关节病疗效,确定中药在治疗退行性膝关节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4例(40膝)退行性膝关节病患者,经过膝康注射液关节内注射治疗,16周后进行治疗前后对比观察分... 目的:通过中药膝康对退行性膝关节病的治疗,探讨中药膝康注射液治疗退行性膝关节病疗效,确定中药在治疗退行性膝关节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4例(40膝)退行性膝关节病患者,经过膝康注射液关节内注射治疗,16周后进行治疗前后对比观察分析。结果:在治疗前后对比观察的34例退行性膝关节病中,治疗后关节疼痛、最大步行距离、关节功能、日常活动能力、关节肿胀等体征优于治疗前(P<0.05)。结论:本药物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副作用小,是一种治疗退行性膝关节病的有效方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行性膝关节病 中药治疗 对比研究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的历代小儿时行疾病舌象、脉象与用药规律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吴婷婷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20年第6期66-71,共6页
目的运用数据挖掘方法,研究历代医案中小儿时行疾病的舌象、脉象特征与用药规律。方法以《历代儿科医案集成》中的634例小儿时行疾病医案为数据源,建立规范化数据库,使用频次统计、Logistic回归分析、关联规则等方法,对舌象、脉象与中... 目的运用数据挖掘方法,研究历代医案中小儿时行疾病的舌象、脉象特征与用药规律。方法以《历代儿科医案集成》中的634例小儿时行疾病医案为数据源,建立规范化数据库,使用频次统计、Logistic回归分析、关联规则等方法,对舌象、脉象与中药之间的相关性以及中药之间的规律性进行数据分析。结果①本研究共纳入从汉代至现代的医案634则,共涉及方剂634首,中药250种。②涉及小儿时行疾病共23种,其中以外感温热病居多。频数≥4的舌象共16种,舌质主要以红舌、绛舌、芒刺舌等热性舌象居多,舌苔以腻苔、黄苔、白苔、厚苔等居多。频数≥3的脉象共16种,以数脉、滑脉、弦脉、细脉等居多。频数≥82的中药有22项,以杏仁、甘草、连翘等居多。③发现15条舌象与中药相关性结果,如红舌与地骨皮、竹沥、瓜蒌等相关性较强,腻苔与炮姜、佩兰、麻黄等相关性较强,黄苔与党参、黄连、枳实等相关性较强,等。④发现13条脉象与中药相关性结果,如数脉与淡豆豉、葛根、玄参等相关性较强,滑脉与竹沥、忍冬藤、地骨皮等相关性较强,弦脉与夏枯草、橘络、忍冬藤等相关性较强,等。⑤置信度较高的药对为枇杷叶-浙贝母、紫菀-杏仁、薄荷-连翘等,支持度较高的药对为浙贝母-杏仁、金银花-连翘、栀子-连翘等。⑥置信度较高的舌脉关联关系为黄苔-数脉、白苔-数脉、红舌-数脉等。支持度较高的舌脉关联关系为红舌-数脉、腻苔-数脉、黄苔-数脉等。结论《历代儿科医案集成》中小儿时行疾病的舌象以湿热性舌象居多,脉象以数脉、滑脉、弦脉等居多,用药以杏仁、甘草、连翘等居多;部分特定舌象、脉象与用药之间存在相关性,部分药物之间亦存在关联规律,可作为药对配伍使用。历代儿科医案中的诊疗经验,或可为现代中医儿科临床所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行疾病 小儿 舌象 脉象 中医诊断 中药 诊疗规律 数据挖掘 回归分析
下载PDF
活血潜阳方对高血压血瘀阳亢痰浊型患者胰岛素抵抗及颈动脉斑块的干预作用 被引量:5
5
作者 徐邦杰 符德玉 +7 位作者 周训杰 桂明泰 姚磊 邓中龙 金露 王世红 戴健 卫洪昌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5年第4期20-23,共4页
目的:观察活血潜阳方治疗高血压、改善胰岛素抵抗及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方法:选择高血压合并胰岛素抵抗血瘀阳亢痰浊型的患者,随机分为活血潜阳方联合贝那普利治疗组和贝那普利对照组,均治疗12周;检测各组患者的血压、症状积分、空... 目的:观察活血潜阳方治疗高血压、改善胰岛素抵抗及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方法:选择高血压合并胰岛素抵抗血瘀阳亢痰浊型的患者,随机分为活血潜阳方联合贝那普利治疗组和贝那普利对照组,均治疗12周;检测各组患者的血压、症状积分、空腹血糖(FPG)、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血管阻力指数(RI)、斑块分级及斑块Crouse积分,通过组间比较进一步验证活血潜阳方的相关临床疗效。结果:活血潜阳方治疗组比对照组更有效降低患者收缩压(P<0.05)、舒张压(P<0.01)、症状积分(P<0.01)、FPG(P<0.05)、FINS(P<0.01)、HOMA-IR(P<0.01)、颈动脉RI(P<0.01)、左侧IMT(P<0.05);而治疗前后两组的颈动脉斑块分级和Crouse积分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活血潜阳方可改善"血瘀-阳亢-痰浊"型高血压病患者血压、胰岛素抵抗及颈动脉粥样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活血潜阳方 血瘀阳亢痰浊 胰岛素抵抗 颈动脉粥样硬化 中医药治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