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Bridging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attern Classification and Biomedical Disease Diagnosis with Systems Biology 被引量:13
1
作者 吕爱平 卞兆祥 陈可冀 《Chinese Journal of Integrative Medicine》 SCIE CAS 2012年第12期883-890,共8页
Being the unique cor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 pattern classification exerts a direct effect on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herbal interventions. In this article, the authors integrated the pattern clas... Being the unique cor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 pattern classification exerts a direct effect on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herbal interventions. In this article, the authors integrated the pattern classification and disease diagnosis with many approaches from systems biology, integration of pattern classification with biomedical diagnosis by systems biology is not only a new direction of personalized medicine development, but also provides a new drug development model. In the further study, the pattern classifications of major diseases will be the focus of researc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attern classification systems biology biomedical diagnosis
原文传递
神魂之铸--论新版中医国家标准“病证理法相贯”规则体系的建立 被引量:4
2
作者 朱邦贤 严世芸 +6 位作者 周强 董全伟 李明 程磐基 包来发 娄月丽 杨丽娜 《上海中医药杂志》 CSCD 2023年第1期1-7,共7页
目的阐释《中医病证分类与代码》《中医临床诊疗术语》修订版(以下合而简称“新版国标”)内寓的“病证理法相贯”法则及其逻辑关系,以促使当代中医临床再铸神魂,重新回归中医学术本体及其临床路径。方法采用中医学、术语学、标准学文献... 目的阐释《中医病证分类与代码》《中医临床诊疗术语》修订版(以下合而简称“新版国标”)内寓的“病证理法相贯”法则及其逻辑关系,以促使当代中医临床再铸神魂,重新回归中医学术本体及其临床路径。方法采用中医学、术语学、标准学文献的回顾性研究及计算机本体技术、人工智能等方法,通过对标准的源起,标准知识体系与规则体系、中医疾病分类体系的溯源,“病”“证”“理”“法”等概念的梳理,以及“治病求本”“辨病本、守病机”等相关学术理念的剖析,并借助于“中医国家标准应用服务平台”(以下简称“标准平台”),呈现新版国标“病证理法相贯”的内在逻辑关系。结果新版国标界定了中医“病”“证”“理”“法”等术语的内涵与外延,明确“治病求本,病证相贯,理法相契,方药以贯”是中医临床诊疗活动中必须遵循的基本法则,将之作为中医临床思维和诊疗规范的“根”与“魂”,贯穿于中医国家标准修订的全过程,并将“病证理法相贯”理念与法则纳入了新版国标的知识体系与规则体系。结论新版国标内寓“病证理法相贯”的诊疗法则,可通过标准平台得以充分展示及应用,并能够引领中医临床按照自身的学术与临床轨迹开展医疗活动,规范其医疗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国家标准 中医术语研究 《中医病证分类与代码》 《中医临床诊疗术语》 病证理法相贯 标准知识体系 标准规则体系
下载PDF
形制之变(一)——新旧中医国家标准疾病部分异同解读 被引量:16
3
作者 李明 周强 +8 位作者 董全伟 程磐基 包来发 娄月丽 蒋小贝 鲍颖洁 杨丽娜 朱邦贤 严世芸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21年第2期1-8,共8页
目的解读中医国家标准(简称"国标")《中医病证分类与代码:GB/T 15657—1995》(简称"GB95")与《中医临床诊疗术语:GB/T 16751—1997》(简称"GB97")新旧版本中疾病部分在编制方法及内容上的差异,推动新版... 目的解读中医国家标准(简称"国标")《中医病证分类与代码:GB/T 15657—1995》(简称"GB95")与《中医临床诊疗术语:GB/T 16751—1997》(简称"GB97")新旧版本中疾病部分在编制方法及内容上的差异,推动新版中医国标的应用。方法编制新旧国标的中医疾病名术语映射关系表,通过数据统计、文本比对等方法,从其编码方式、命名规范、编写体例、收录范围、分类体系、定义格式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 (1)《中医病证分类与代码(修订版)》根据其疾病术语及分类体系对编码方式进行了改进,采用了较为简便、便于扩充和有更大术语容量的编码方式,所有病证名术语均为一码一义。(2)新版国标制定了中医疾病名术语的命名原则,所有的疾病名术语遵循一词一义的原则,通过术语定义确定其内涵及临床诊断依据;取消术语名中的括号,将原GB95、GB97中用括号所标识的信息通过上下层级及可选用词(即同义词)的方式表示。(3)与GB97相比较,新版国标术语编号单独成行,新增了术语英译名和注。(4)《中医病证分类与代码(修订版)》和《中医临床诊疗术语第1部分:疾病(修订版)》收录了疾病名术语1 369个,其术语名称完全相同,相互对应。(5)新版国标弃用了原GB95临床分科的分类方式,形成了以中医病因、病机、病位等为基本要素,既与WHO ICD-11疾病分类思想相衔接,又具有中医学术理论支持,与中医临床路径相统一的疾病分类体系;同时将GB97中的"症状性名称"改为"临时诊断用术语"。(6)新版国标的术语定义格式规定,中医疾病名术语应包含该病的病因、病机、病位、特征性症状及所属类目等要素;将术语分为具有类目属性的术语和具体术语两大类,还对疾病名术语的定义描述词进行规范表述。结论与旧版国标相比较,新版中医国标对疾病名术语的编码方式、命名规范、编写体例、收录范围、分类体系、定义格式等进行了优化,使其能更好地适用于中医医疗质量评定、健康管理、卫生统计等工作,也更加合乎我国当代医学信息管理标准化、国际化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国家标准 中医疾病名术语 《中医病证分类与代码:GB/T 15657—1995》 《中医临床诊疗术语:GB/T 16751—1997》 中医疾病分类体系 中医标准化
下载PDF
形制之变(二)——新旧中医国家标准证候部分异同解读 被引量:8
4
作者 李明 周强 +8 位作者 董全伟 程磐基 包来发 娄月丽 蒋小贝 鲍颖洁 杨丽娜 朱邦贤 严世芸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21年第3期1-7,共7页
目的解读新旧版本中医国家标准(简称“国标”)中的证候部分在编制方法及内容上的差异,推动新版中医国标的应用。方法编制新旧国标中医证候名术语映射关系表,通过数据统计、文本比对等方法,从其编码方式、命名规范、编写体例、收录范围... 目的解读新旧版本中医国家标准(简称“国标”)中的证候部分在编制方法及内容上的差异,推动新版中医国标的应用。方法编制新旧国标中医证候名术语映射关系表,通过数据统计、文本比对等方法,从其编码方式、命名规范、编写体例、收录范围、分类体系、定义格式方面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①编码方式方面,新版国标将旧版国标最长6位编码的方式更改为不定长度,扩大了代码的容量,使得新版国标的层级关系更加明显,并用代码末尾的点对证候的类目属性进行了标识。②在命名规范方面,新版国标彻底弃用了旧版国标中证候名术语带有标点符号的命名方式,统一采用一词一义。③在编写体例方面,新版国标新增了可选用词项,兼顾了不同地域对证候名术语的使用习惯。④在收录范围方面,新版国标整合统一了《中医病证分类与代码:GB/T 15657—1995》与《中医临床诊疗术语证候部分:GB/T 16751.2—1997》中的证候名术语,对相同术语进行合并,对于不同的术语根据新版国标的分类体系调整其所属类别,并补充定义;同时,弃用、新增了若干术语,最终收录证候名术语2060条。⑤在分类体系方面,新版国标很好衔接了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疾病分类第十一次修订本》传统医学章节的证候名术语分类体系,同时也进一步整合了旧版国标的相应分类体系。⑥在定义格式方面,新版国标制定了详细、统一的中医证候名术语定义格式与规范,并按照定义规范对所收录证候名术语的内涵及其应用场景做出了界定。结论新版中医国标相较旧版国标,在证候名术语的编码方式、命名规范、编写体例、收录范围、分类体系、定义格式方面,更加合乎我国当代中医医学信息管理标准化、国际化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国家标准 《中医病证分类与代码》 《中医临床诊疗术语》 中医证候名术语 中医证候分类体系 中医诊断 辨证论治 中医标准化
下载PDF
形制之变(三)——新旧中医国家标准治法部分异同解读 被引量:3
5
作者 李明 周强 +8 位作者 董全伟 程磐基 包来发 娄月丽 蒋小贝 鲍颖洁 杨丽娜 朱邦贤 严世芸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21年第4期1-5,共5页
目的解读新旧版本中医国家标准(简称"国标")中的治法部分在编制方法及内容上的差异,推动新版中医国标的使用。方法编制新旧版本国标治法部分的术语映射关系表及治法名与证候名对应关系表,通过数理统计、文本比对等方法,从命... 目的解读新旧版本中医国家标准(简称"国标")中的治法部分在编制方法及内容上的差异,推动新版中医国标的使用。方法编制新旧版本国标治法部分的术语映射关系表及治法名与证候名对应关系表,通过数理统计、文本比对等方法,从命名规范、证候名与治法名对应关系、编写体例、分类体系、收录范围、定义格式方面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新版国标的治法部分(简称"新标准")在命名规范方面弃用了旧版标准中术语名称带括号的方法;在证候名与治法名关联程度方面,新标准对治法名定义涉及的证候名术语进行修订和完善,使病证与治则治法的匹配度更高;在编写体例方面,新标准新增了英文翻译、可选用词项等;在收录范围方面,新标准新增了"治未病法""急下存阴""小针刀疗法"等94条术语;在分类体系方面,新标准解决了旧版标准中治则类、治法类、疗法类术语混搭的问题,改为治则、治法、疗法3大类术语分列;定义格式方面,新标准制定了统一、规范的术语定义格式。结论新版中医国标相较旧版国标,在治法部分的命名规范、证候名与治法名对应关系、编写体例、分类体系、收录范围、定义格式等方面更加合乎中医医学信息管理标准化、国际化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国家标准 中医治法名术语 中医证候名术语 《中医病证分类与代码》 《中医临床诊疗术语》 中医治法分类体系 中医标准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