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6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odernization of Education as the Path and Vision of China's Education Reform:an Interview with Professor Gu Mingyuan
1
作者 Gu Ming-yuan Ma Zhong-hu 《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AS 2014年第1期126-127,共2页
下载PDF
共同富裕:理论比较、思想渊源与中国经验 被引量:4
2
作者 周文 何雨晴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14,共10页
扎实推动共同富裕是新时代最重要的历史任务之一,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最重要的研究议题之一。从理论上来看,西方经济学理论只能促进“富裕”,而无法实现“共同”,马克思主义的共同富裕理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共同富裕的理论... 扎实推动共同富裕是新时代最重要的历史任务之一,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最重要的研究议题之一。从理论上来看,西方经济学理论只能促进“富裕”,而无法实现“共同”,马克思主义的共同富裕理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共同富裕的理论基石。尤其需要强调的是,共同富裕不等于西方高福利社会。从历史上来看,共同富裕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孜孜以求的目标,具有深厚的思想渊源。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以共同富裕作为初心使命,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积累了丰富的中国经验。基本国情是制定共同富裕目标的出发点;改革开放是共同富裕的关键之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共同富裕的阶段性目标;“五位一体”是推动共同富裕的总体布局;中国式现代化是共同富裕的实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同富裕 中华传统文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中国式现代化
下载PDF
用新发展理念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 被引量:1
3
作者 宋才发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1-9,共9页
文明是文化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现代化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体现,是现代化国家的显著标志。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土壤之中,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在中国的实践形态和具体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中国式现代化... 文明是文化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现代化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体现,是现代化国家的显著标志。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土壤之中,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在中国的实践形态和具体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中国式现代化奠定了文化根基,“民为邦本”积淀了以人民为中心的现代化的思想源泉,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新发展理念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支撑,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目标走向,科技创新是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核心要素,需要在破解初级阶段社会主要矛盾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发展进程。法治文化建设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发展进程的法治基础,新型举国体制优势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发展进程的强大合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发展进程的全新实践,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发展进程的政治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人类文明新形态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高质量发展 新质生产力
下载PDF
新时代生态文明教育的背景、使命与展望
4
作者 李刚 陈玉 《现代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1-21,共11页
生态文明教育是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全面推进的大背景下不断发展的,它要求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根本遵循,并贯彻在生态思想教育、生态政治教育、生态道德教育之中。构建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为目标的新时代生态文明教育,其... 生态文明教育是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全面推进的大背景下不断发展的,它要求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根本遵循,并贯彻在生态思想教育、生态政治教育、生态道德教育之中。构建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为目标的新时代生态文明教育,其使命为以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引导个人生态观念的改变,以“生活化”的教育方式促进个人生活方式的绿色化发展,以生态文明教育创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化。生活化和数字化是生态文明教育的必然转向,社会化是生态文明教育的最终指向。生态文明教育的持续创新与深化实践必将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新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生态文明教育 生态文化 中国式现代化 生态文明观
下载PDF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三重依据、使命耦合、进路落点
5
作者 杜俊华 李晶晶 《重庆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2-102,共11页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旗帜引领、中华民族文明历史的演进积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探索中酝酿而来的新的文化使命。它的出场,紧密关联着“两个结合”理念、“中国式现代化”愿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使...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旗帜引领、中华民族文明历史的演进积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探索中酝酿而来的新的文化使命。它的出场,紧密关联着“两个结合”理念、“中国式现代化”愿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使命以及“人类文明新形态”蓝图,是势之所趋、使命所向。新的历史起点,要从赓续中华文明“历史文脉”、构筑意识形态“精神家园”、谱写中华民族“文明华章”、承托全球“文明倡议”四大落点,推陈出新地实现中华文明的生命更新与现代转型,以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两个结合” 中国式现代化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人类文明新形态
下载PDF
新时代教师教育体系建设:价值、逻辑与路径
6
作者 陈时见 柴恋琪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60-68,共9页
教育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高质量的教师队伍,而教师教育体系在高质量教师队伍建设中处于核心地位。在教育强国建设背景下,教师教育体系建设不仅有助于教师发展,而且能够激励主体自觉,还可以形塑中国特色。因此,教师教育体系建设既要遵循中... 教育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高质量的教师队伍,而教师教育体系在高质量教师队伍建设中处于核心地位。在教育强国建设背景下,教师教育体系建设不仅有助于教师发展,而且能够激励主体自觉,还可以形塑中国特色。因此,教师教育体系建设既要遵循中国特色发展的价值逻辑和高质量教师培养的理论逻辑,又要坚持教师教育治理的制度逻辑和教师教育协同发展的实践逻辑。为有效推动教师教育体系建设,需要通过整体性布局加快教师教育体系的政策供给,通过专业性支撑深化教师教育体系的学科建设,通过协同性整合创新教师教育体系的机制建设,通过发展性保障推动教师教育体系的制度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教育体系 教师专业发展 中国式现代化 教育强国建设
下载PDF
和合共生: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文化逻辑
7
作者 贺祖斌 卞志国 《现代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1-30,共10页
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生发于中华文化哲学沃土,根植于以“和合共生”为文化主旋律的本土教育范式。“和合共生”蕴藏三重文化逻辑,即以“中道圆融”为人与自我共生之基,以“和而不同”为人与人共生之本,以“自然无为”为人与自然共生之道。... 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生发于中华文化哲学沃土,根植于以“和合共生”为文化主旋律的本土教育范式。“和合共生”蕴藏三重文化逻辑,即以“中道圆融”为人与自我共生之基,以“和而不同”为人与人共生之本,以“自然无为”为人与自然共生之道。推动中国式教育现代化持续发展,应遵循以“和合共生”为价值本源的文化逻辑,以“中道圆融”泽润生命关怀教育底色,以“和而不同”丰盈社会生活教育内涵,以“自然无为”引领自然生态教育方向,立体式构建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文化生态,实现人与自我、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展望未来,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实践与研究应扎根中华文化哲学沃土,立足本土文化的主体性和现代性,遵循“和合共生”文化逻辑,为世界教育现代化贡献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教育现代化 中华优秀文化 和合共生 文化逻辑 和而不同
下载PDF
构建现代中华法治文明新形态的契机与路径
8
作者 宋才发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4年第3期123-135,共13页
中华法治文明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文明既是世界文明的源头之一,又是世界上唯一实现5000年连续发展未曾中断过的文明体。中华法系是世界公认的五大法系之一,是法治文明具有标识意义的重要概念。中华法系彰显了中华民族伟大的... 中华法治文明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文明既是世界文明的源头之一,又是世界上唯一实现5000年连续发展未曾中断过的文明体。中华法系是世界公认的五大法系之一,是法治文明具有标识意义的重要概念。中华法系彰显了中华民族伟大的创造力和法制文明的深厚底蕴,要素化复兴是新时代中华法系复兴嬗变的方向,中华法系孕育了良法善治的多维图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肇始于中华法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是新时代的新中华法系。中国式现代化是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现代化具有强大韧性和适应性。改革开放要有新突破就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又一次思想解放”的关键是破除对西方式现代化的迷信,既不能用西方现代化的模式来套解中国式现代化,也不能用中国过去的经验来束缚今天的现代化实践,要努力去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达到一个更新的境界。构建现代中华法治文明新形态的路径是:强化当代人复兴中华法系的文化使命与担当,建构新时代中国独立自主的法学知识体系,大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实践进程,为人类文明新形态建设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法律文化 中华法治文明 中华法系 中国式现代化 人类文明新形态
下载PDF
传统文化视域下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价值与实现研究:基于党的二十大精神解读
9
作者 李书亭 孟偲 《黑龙江工程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62-66,共5页
进入新时代,人们对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理解突破了物质层面局限,更兼顾精神领域的共同富裕。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不仅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应有之意,更是中国人自古至今不变的追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文化基因。坚... 进入新时代,人们对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理解突破了物质层面局限,更兼顾精神领域的共同富裕。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不仅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应有之意,更是中国人自古至今不变的追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文化基因。坚持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基本立场,坚持守正创新,激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力量,将更有利于推动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实现,助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生活共同富裕 传统文化 中国式现代化 美好生活
下载PDF
新中式品牌首饰设计策略研究
10
作者 王天星 《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42-48,共7页
基于前期调研,在确定了首饰风格构成要素和设计特征的基础上,选择12个案例,运用实证分析之多元回归法,进行了首饰风格构成要素与新中式品牌首饰设计的相关性分析;首饰风格设计特征与新中式品牌首饰设计相关性分析;新中式品牌首饰风格构... 基于前期调研,在确定了首饰风格构成要素和设计特征的基础上,选择12个案例,运用实证分析之多元回归法,进行了首饰风格构成要素与新中式品牌首饰设计的相关性分析;首饰风格设计特征与新中式品牌首饰设计相关性分析;新中式品牌首饰风格构成要素对首饰风格设计特征影响分析。结果表明,新中式品牌首饰包括了视觉层要素、技术层要素、功能层要素、精神层要素四大风格构成要素与形式表现、款式呈现、审美情趣、互动体验、佩戴场合、控制成本六大设计特征。风格构成各要素均与设计特征呈正相关影响关系,不同风格构成要素对设计特征的影响存在差异。最后,将首饰风格构成要素、设计特征相结合,为新中式品牌首饰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及设计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中式品牌首饰 传统文化 现代审美 风格化 设计策略
下载PDF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域下高职院校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实践路径探究
11
作者 郭朝明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4年第8期106-109,共4页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成为新时代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进步的重要内容和有力杠杆。新时期的高职院校,承担着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的重要使命,面对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应当...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成为新时代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进步的重要内容和有力杠杆。新时期的高职院校,承担着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的重要使命,面对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应当自觉肩负起复兴与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任。该文总结了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作用,分析了高职院校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实意义,以及存在的痛点难点,最后提出高职院校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路径,旨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并为相关研究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传承 高质量 民族大团结 中国式现代化教育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视阈下传统武术文化传承与发展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郑瑞 李雨衡 丁心怡 《武术研究》 2024年第2期26-29,50,共5页
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背景下,传统武术生存与发展已成为一个迫切需要探索的存在性问题。文章立足于中国式现代化理论,运用文献资料法与逻辑分析法梳理传统武术文化发展的现状,分析传统武术文化在中国式现代化发展进程中的意... 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背景下,传统武术生存与发展已成为一个迫切需要探索的存在性问题。文章立足于中国式现代化理论,运用文献资料法与逻辑分析法梳理传统武术文化发展的现状,分析传统武术文化在中国式现代化发展进程中的意义,发现传统武术文化需要从民族精神、道德情操、交流互鉴等方面进行深入反思,提出加强文化自信,推动创新发展,重视交流互鉴等观点,帮助传统武术文化摆脱现有发展困境,进而促进其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传统武术文化 发展
下载PDF
文化变迁视野下武术攻防属性的演变进路与现实反思
13
作者 王永乾 王国志 +1 位作者 闫民 韩政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2-40,共9页
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及文化变迁研究中的剖面分析法、历史复原法等研究方法,探讨武术攻防属性演变进路。研究认为武术攻防属性在“天圆地方”“天崩地裂”“开天辟地”3个阶段分别呈现强化、弱化以及隐藏的演变进路。在此基础上... 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及文化变迁研究中的剖面分析法、历史复原法等研究方法,探讨武术攻防属性演变进路。研究认为武术攻防属性在“天圆地方”“天崩地裂”“开天辟地”3个阶段分别呈现强化、弱化以及隐藏的演变进路。在此基础上,展开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武术发展的思考,认为武术发展应该挣脱西方体育束缚,以中国式现代化思想为理论依据,确立以我为主的武术发展道路;坚定文化的自觉、自信、自强和自立,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武术发展模式,汲取世界各民族体育文化的有益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传统体育 武术攻防属性 中国式现代化 文化变迁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高质量就业的路径探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许琛 唐琳 舒茗溪 《重庆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7-121,共15页
高质量就业是我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标志。然而,当前我国结构性就业矛盾依然突出,促进重点群体就业任务仍旧艰巨,就业替代效应持续显现,规模性失业风险不容忽视,迫切需要学术界对此加强讨论,为高质... 高质量就业是我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标志。然而,当前我国结构性就业矛盾依然突出,促进重点群体就业任务仍旧艰巨,就业替代效应持续显现,规模性失业风险不容忽视,迫切需要学术界对此加强讨论,为高质量就业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基于中国式现代化视角,深入厘清高质量就业的理论基础和价值意蕴,从国家、社会和重点群体多维度出发,充分认识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促进高质量就业所存在的宏观调控力度还需加大、结构性就业矛盾日益凸显、重点群体就业形势仍然严峻等现实梗阻。为此,亟须从中国式现代化背景出发对高质量就业精准施策,强化政府责任,提供强有力政策支持和基础性服务保障;增强市场效能,促进劳动力市场更高水平的供需动态平衡;聚焦重点群体,推动分类帮扶援助和多渠道就业创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高质量就业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公共就业服务体系 就业赋能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审美文化观”介入外语研究型教学的价值探赜
15
作者 李岩 李刚 《高教学刊》 2024年第23期27-30,共4页
该文以英语专业研究生课程西方文化专题研究之“马克思主义审美文化观”为例,旨在在中国式教育现代化与全球化并行的大背景下,充分挖掘和彰显其介入外语专业的教学和科研价值:顺应“大外语”的跨学科研究、实践审美的唯物性方法、促进... 该文以英语专业研究生课程西方文化专题研究之“马克思主义审美文化观”为例,旨在在中国式教育现代化与全球化并行的大背景下,充分挖掘和彰显其介入外语专业的教学和科研价值:顺应“大外语”的跨学科研究、实践审美的唯物性方法、促进中西文明、文化互鉴。“马克思主义审美文化观”扩容“大外语”研究生教学的探索领域,将外国文化专题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塑造和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紧密结合。希望这一尝试对新时代高校外语研究型教学有些许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教育现代化 马克思主义审美文化观 外语研究型教学 美育 文化自信
下载PDF
当代语境下文化转型的内涵、逻辑与价值 被引量:1
16
作者 孙杰远 魏亚丽 《学术探索》 CSSCI 2024年第1期64-75,共12页
文化转型是检视人类社会文化建设的重要尺度,与制度创新、经济转轨相互作用,表现为经济形式、政治基础、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各方面的转变。当代语境下的文化转型集中体现为文化范式的转变、文化生态的演变、文化心理的嬗变等方面。之... 文化转型是检视人类社会文化建设的重要尺度,与制度创新、经济转轨相互作用,表现为经济形式、政治基础、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各方面的转变。当代语境下的文化转型集中体现为文化范式的转变、文化生态的演变、文化心理的嬗变等方面。之所以形成以上认识,在于文化转型彰显了文化演进的理论必然性,见证了文化变迁的历史必然性,体现了文化建设的实践必然性。这就要求文化转型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党的文化领导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确保政治性与社会性的统一,运用系统、辩证和创新思维以及健全新时代中国话语体系以确保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重塑文化主体性并协调技术与人文以确保传承性与创新性的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转型 中国式文化现代化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下载PDF
文明再造:守好中国式现代化文明逻辑的根脉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三元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9-51,共13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孕育并塑造了中华文明,其核心内容与基本精神构成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使命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而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中华文明的新时代拓展,是一个文明再造的过程,就此而言,中华优秀...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孕育并塑造了中华文明,其核心内容与基本精神构成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使命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而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中华文明的新时代拓展,是一个文明再造的过程,就此而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式现代化文明逻辑的根脉。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必须以传承与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前提和路径,因而,文明再造必须以守正创新为世界观和方法论。守正,首先是要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正;创新就是在守正的基础上,以“两个结合”为根本途径,让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现代的,创造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坚持守正创新以文化自信自强为必然前提和当然表征。以中国式现代化创造全新的人类文明形态,本质上是一个从文化自觉到文化自信再到文化自强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脉 文明逻辑 文明再造 守正创新 中国式现代化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下载PDF
中国传统书院文化对现代大学书院制建设的启示
18
作者 刘智鹏 张馨文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5期78-83,共6页
中国传统书院始于唐代、盛于宋代,弦歌不辍、传承千年,蕴含着丰富的教育资源,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名片之一。书院在古代社会人才培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古代教育制度和育人模式。批判性吸纳传统书院文化中蕴含的... 中国传统书院始于唐代、盛于宋代,弦歌不辍、传承千年,蕴含着丰富的教育资源,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名片之一。书院在古代社会人才培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古代教育制度和育人模式。批判性吸纳传统书院文化中蕴含的教育智慧和弘扬传统书院人文精神是新时代继承和创新中国优秀传统教育理念的重要任务,能够为现代大学书院制的发展和改革提供宝贵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书院文化 现代大学书院制 教育理念
下载PDF
内外兼修德体同扬: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民族传统体育课程教学育人模式探索 被引量:1
19
作者 戴彬 钟婷婷 聂真新 《武术研究》 2024年第6期87-89,共3页
民族传统体育对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中华体育精神,培育时代人才具有重要作用。文章通过探索民族传统体育课程育人模式,将蕴含其中的传统德行修养之道、为人处世哲学、人与自然关系等与西方体育教学的意涵、运动项目所倡导的精神... 民族传统体育对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中华体育精神,培育时代人才具有重要作用。文章通过探索民族传统体育课程育人模式,将蕴含其中的传统德行修养之道、为人处世哲学、人与自然关系等与西方体育教学的意涵、运动项目所倡导的精神相结合,形成内外兼修、德体同扬的综合体育教育模式。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引领,在课程实践中实现民族传统体育的创造性转换与创新性发展,符合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人才”要求,为党育人,为国举才;培育时代所需人才,能助推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体育强国;以体育人,以文化人,真正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外兼修 德体同扬 中国式现代化 民族传统体育课程 育人模式
下载PDF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中国式现代化的三维意义探析
20
作者 刘畅 《黑河学院学报》 2024年第8期50-53,共4页
中国式现代化中蕴含着深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底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浸润着中国式现代化,对中国式现代化具有深远的理论、实践和现实意义。在理论上,其为发展中国式现代化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在实践上,其为建设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丰... 中国式现代化中蕴含着深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底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浸润着中国式现代化,对中国式现代化具有深远的理论、实践和现实意义。在理论上,其为发展中国式现代化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在实践上,其为建设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丰厚的精神力量;在现实中,其为深化中国式现代化培育了现实力量,对中国式现代化意义深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国式现代化 两个结合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