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9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all gastrodis tuber combined with antiepileptic drugs repairs abnormal perfusion foci in focal epilepsy 被引量:2
1
作者 Weimin Wang Zhenyu Fan +6 位作者 Yongqin Zhang Yuxia Yang Yaqing Liu Xiaoli Dang Wenjun Song Yinping Wu Jiang Ye 《Neural Regeneration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13年第3期208-217,共10页
One hundred patients with focal epilepsy were recruited for the present study and their seizures controlled with antiepileptic drugs. The patients then orally received a capsule of tall gastrodis tuber powder, a tradi... One hundred patients with focal epilepsy were recruited for the present study and their seizures controlled with antiepileptic drugs. The patients then orally received a capsule of tall gastrodis tuber powder, a traditional Chinese drug, and underwent single 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 long-term electroencephalogram, and CT/MRI. Blood drug levels were monitored throughout the study. Before treatment with tall gastrodis tuber, 35 of the 100 cases had abnormal CT/MRI scans; 79 cases had abnormal single 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 images; 86 cases had abnormal electroencephalogram; and a total of 146 abnormal perfusion foci were observed across the 100 subjects. After treatment, the number of patients with normal single 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 images increased by 12; normal electroencephalogram was observed in an additional 27 cases and the number of patients with epileptiform discharge decreased by 29 (34% of 86); the total number of abnormal perfusion foci decreased by 52 (36%) and changes in abnormal loci were visible in 65 patients. These changes indicate that the administration of tall gastrodis tuber in combination with antiepileptic drugs repairs abnormal perfusion foci in patients with focal epilepsy Our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traditional Chinese drugs can repair abnormal perfusion foci and, as such, are a promising new pathway in the treatment of focal epileps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eural regeneratio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neuroimaging brain injury tall gastrodis tuber antiepileptic drugs combination therapy focal epilepsy abnormal perfusion focus single photon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 long-term vigilance-controlled electroencephalogram region ofinterest grant-supported paper photographs-containin^l paper: neuoreaeneration
下载PDF
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Investig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Nursing Protocols for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被引量:5
2
作者 Di SANG Yan-Ping HUANG Xiao-Qin CHENG 《Journal of Integrative Nursing》 2019年第2期80-85,共6页
Objective:To analyze the implementation statu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CM)nursing protocols for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Methods:Totally 420 hospitalized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were given TCM ... Objective:To analyze the implementation statu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CM)nursing protocols for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Methods:Totally 420 hospitalized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were given TCM nursing protocols by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A 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investigation was conducted to patients who received TCM nursing and nurses who performed TCM nursing techniques.Results:According to the self-evaluation outcomes of patients,TCM nursing protocols were effective to relieve polydipsia,polyuria,fatigue and other symptoms.Patients exhibited a high level of compliance with nursing techniques such as auricular point pressing,acupoint massage,Chinese herbal foot-bath and moxibustion.The interview showed that patients could benefit from the TCM nursing protocols,and nurses considered that application of TCM nursing protocols could enhance their awareness of TCM knowledge and practice skills.Conclusion:The application of TCM nursing protocols is effective to relieve clinical symptoms of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It can also improve the knowledge level and practice skills of nurses in TCM hospita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nursing Auricular point pressing acupoint massage chinese herbal foot bath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下载PDF
经穴推拿联合中药穴位贴敷对急性心肌梗死病人便秘及心血管事件的预防作用 被引量:1
3
作者 夏乾颖 吴惠霞 +2 位作者 周正霞 陈娴 朱玉洁 《循证护理》 2024年第7期1262-1265,共4页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AMI)病人采用经穴推拿联合中药穴位贴敷对便秘及心血管事件的预防作用。方法:选取2022年1月—12月于我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100例AMI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AMI)病人采用经穴推拿联合中药穴位贴敷对便秘及心血管事件的预防作用。方法:选取2022年1月—12月于我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100例AMI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经穴推拿和中药穴位贴敷。比较两组便秘及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心功能指标、生活质量等。结果:干预期间,观察组病人便秘发生率(8.00%)低于对照组(4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6.00%)低于对照组(2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肌钙蛋白、脑钠肽水平低于对照组,左室射血分数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后时,观察组生活质量量表(SF-36)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穴推拿联合中药穴位贴敷可有效预防AMI病人便秘,降低心血管事件风险,有利于促进心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经穴推拿 中药穴位贴敷 便秘 心血管事件 护理
下载PDF
中医穴位按摩联合自由体位对初产妇阴道分娩产程时间及产后出血量的影响
4
作者 彭玉芳 王晓娥 +2 位作者 刘亚丹 张静 江明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4年第9期2104-2107,共4页
目的:探讨中医穴位按摩联合自由体位对初产妇阴道分娩产程时间及产后出血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3年6月于本院分娩的初产妇120例,随机分组,其中采用常规分娩模式产妇为常规组,采用中医穴位按摩联合自由体位分娩产妇为联合组,... 目的:探讨中医穴位按摩联合自由体位对初产妇阴道分娩产程时间及产后出血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3年6月于本院分娩的初产妇120例,随机分组,其中采用常规分娩模式产妇为常规组,采用中医穴位按摩联合自由体位分娩产妇为联合组,比较两组产程时间及产后出血量。结果:联合组阴道分娩率(91.7%)高于常规组(75.0%),第1产程(356.4±69.0 min)、第2产程(34.5±10.8 min)、第3产程(6.1±1.1 min)时间均短于常规组(442.2±82.6 min、46.1±14.5 min、9.6±1.5 min),分娩时疼痛等级≤2级占比(90.0%)高于常规组(68.3%),分娩控制感评分(178.41±19.68分)高于常规组(121.88±16.54分),产后出血量(208.4±30.0 ml)及分娩时并发症(11.7%)发生率低于常规组(292.5±37.3ml、31.7%)(均P<0.05)。结论:应用中医穴位按摩联合自由体位能够减少初产妇剖宫产率,缩短产程,减轻分娩疼痛,减少产后出血量,降低分娩并发症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产妇 阴道分娩 中医穴位按摩 自由体位 产程 产后出血量 分娩控制感评分 分娩疼痛
下载PDF
摩腹配合下推七节骨治疗食积内热型小儿便秘临床观察
5
作者 王静 张丽娜 +1 位作者 方黎明 林葳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4年第5期85-88,共4页
目的 观察摩腹配合下推七节骨治疗食积内热型小儿便秘的临床效果。方法 门诊收集60例食积内热型便秘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给予摩腹配合下推七节骨的推拿手法,对照组予口服乳果糖口服溶液,对比2组临床疗效。结... 目的 观察摩腹配合下推七节骨治疗食积内热型小儿便秘的临床效果。方法 门诊收集60例食积内热型便秘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给予摩腹配合下推七节骨的推拿手法,对照组予口服乳果糖口服溶液,对比2组临床疗效。结果 2个疗程后,治疗组的治疗组愈显率90.00%(27/3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67%(20/30)(P<0.05);1个疗程后、2个疗程后,治疗组的中医证候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个疗程后,治疗组主证积分、次证积分及证候总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摩腹配合下推七节骨手法简单、易于操作,安全性高,治疗小儿食积内热型便秘效果确切,且易被患者接受,可在临床加强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便秘 食积内热证 摩腹疗法 七节骨 中医综合疗法 小儿推拿疗法
下载PDF
穴位按摩在终末期肾病患者颈内静脉穿刺置管过程中的应用研究
6
作者 李珊珊 《智慧健康》 2024年第22期159-163,共5页
目的探讨穴位刺激对缓解终末期肾病患者颈内静脉穿刺置管过程中负性情绪及疼痛的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2年5—10月在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拟行颈内静脉穿刺置管的终末期肾病患者82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2)... 目的探讨穴位刺激对缓解终末期肾病患者颈内静脉穿刺置管过程中负性情绪及疼痛的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2年5—10月在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拟行颈内静脉穿刺置管的终末期肾病患者82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2)和干预组(n=40)。对照组患者行常规置管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置管护理基础上予以中医穴位按摩,持续20min。通过状态-特质焦虑中的状态焦虑分问卷(SAI)来比较两组患者置管过程中的焦虑评分;用疼痛数字表法(NRS)测量两组患者置管过程中的疼痛程度;通过心电监护仪收集两组患者置管过程中的生理应激反应[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记录两组患者一次性穿刺成功率、置管时长和满意度。结果干预组患者焦虑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Z=-2.237,P=0.025);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置管过程中疼痛评分显著降低(P<0.05);置管后,两组SBP、DBP和HR均升高,但干预组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30)。两组患者均一次穿刺成功。结论穴位按摩有利于改善终末期肾病患者颈内静脉穿刺置管过程中的负性情绪,恢复患者生理健康,缓解置管引起的疼痛并可稳定置管过程中的生理应激反应,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内静脉穿刺置管 负性情绪 穴位按摩 疼痛 中医护理
下载PDF
肺癌化疗不耐受患者中医管理方案的构建与实施 被引量:1
7
作者 孟琼 彭廷云 +3 位作者 王理槐 谢小芳 曹虹丽 肖安琴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44-47,共4页
目的构建肺癌化疗不耐受患者中医管理方案并探讨其实施效果。方法将130例肺癌化疗不耐受患者按照入院时间分为常规组与观察组各65例。常规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构建并实施中医管理方案。干预2个月后评价效果。结果观察组62例、常规... 目的构建肺癌化疗不耐受患者中医管理方案并探讨其实施效果。方法将130例肺癌化疗不耐受患者按照入院时间分为常规组与观察组各65例。常规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构建并实施中医管理方案。干预2个月后评价效果。结果观察组62例、常规组59例完成研究。干预后观察组中医症候积分及化疗耐受性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中医管理可有效改善化疗不耐受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对化疗的耐受性,改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化疗 化疗不耐受 中药外敷 耳穴贴压 穴位按摩 情志护理 中医护理
下载PDF
脾胃虚寒型胃脘痛患者腹部穴位按摩及隔姜灸护理临床观察 被引量:2
8
作者 赵坚 朱莉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4年第2期134-137,共4页
目的观察脾胃虚寒型胃脘痛患者应用腹部穴位按摩及隔姜灸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入2021年1月—2022年1月上海市嘉定区中医医院治疗脾胃虚寒型胃脘痛患者58例,将使用腹部穴位按摩及隔姜灸护理的29例患者作为结合组,将使用腹部穴位按摩护理治... 目的观察脾胃虚寒型胃脘痛患者应用腹部穴位按摩及隔姜灸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入2021年1月—2022年1月上海市嘉定区中医医院治疗脾胃虚寒型胃脘痛患者58例,将使用腹部穴位按摩及隔姜灸护理的29例患者作为结合组,将使用腹部穴位按摩护理治疗的29例作为单一组,对比2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生活质量量表(SF-36)评分、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护理满意度。结果结合组总有效率为93.10%(27/29),高于单一组的68.97%(20/29)(P<0.05)。护理后,结合组的胃脘或脘腹胀满、胃脘疼痛、嗳气反酸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单一组;生理职能、社会功能、心理健康得分高于单一组;VAS评分低于单一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合组护理满意度为96.55%(28/29),高于单一组的72.41%(21/29)(P<0.05)。结论脾胃虚寒型胃脘痛患者应用腹部穴位按摩及隔姜灸护理,较仅使用腹部穴位按摩护理的临床效果好,能够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减轻疼痛,提高护理满意度及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脘痛 脾胃虚寒证 腹部穴位按摩 隔姜灸护理 中医外治法
下载PDF
直肠癌放化疗后反复肠梗阻1例分析
9
作者 谷珍珍 谢振年 +3 位作者 蔡梦涵 徐勤 连花 吴煜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7期45-48,共4页
目前,中医外治法已被广泛应用于肠梗阻的治疗中,且安全有效。本研究报道1例直肠癌放化疗后反复肠梗阻案例(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配合实施中医外治法后,患者病情明显改善,顺利出院),以期为该病的诊治提供借鉴思路。
关键词 麻痹性肠梗阻 中医外治法 针刺 穴位贴敷 中药膏摩 穴位注射
下载PDF
中药穴位贴敷及按摩治疗混合痔术后气滞型便秘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0
作者 华美诗 孙长柱 储小玲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4年第4期774-777,共4页
目的:观察中药穴位贴敷及按摩治疗安徽省滁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36例混合痔术后气滞型便秘患者的疗效。方法:将72例混合痔术后气滞型便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6例。对照组给予乳果糖治疗,观察组采用中药穴位贴敷及按摩治疗,... 目的:观察中药穴位贴敷及按摩治疗安徽省滁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36例混合痔术后气滞型便秘患者的疗效。方法:将72例混合痔术后气滞型便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6例。对照组给予乳果糖治疗,观察组采用中药穴位贴敷及按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首次排便的间隔时间、排空时间及便时疼痛程度,治疗前后的腹胀、纳差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首次排便的间隔、排空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首次便时疼痛程度、术后腹胀、纳差症状的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的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中药穴位贴敷及按摩治疗混合痔术后气滞型便秘可快速缓解患者大便干结难解的问题,缩短大便排空时间,缓解便时疼痛感,且有助于混合痔术后患者腹胀、纳差等症状的恢复,对混合痔术后气滞型便秘疗效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穴位贴敷 穴位按摩 乳果糖 便秘 气滞型
下载PDF
中医穴位按摩联合穴位贴敷对直肠癌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曹海英 《中国医药指南》 2024年第8期101-104,共4页
目的 探究在对直肠癌术后患者护理时开展中医穴位按摩联合穴位贴敷护理对于患者胃肠功能改善的作用。方法 选取2022年3月至2023年3月在本院行直肠癌手术的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0例,常规护理)和观察组(50例... 目的 探究在对直肠癌术后患者护理时开展中医穴位按摩联合穴位贴敷护理对于患者胃肠功能改善的作用。方法 选取2022年3月至2023年3月在本院行直肠癌手术的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0例,常规护理)和观察组(50例,中医穴位按摩联合穴位贴敷护理),两组干预2周。干预前两组的基线资料无统计学差异,比较干预后两组肛门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恢复期间生存质量及恢复期并发症、术后疼痛。结果 患者术后恢复过程中肛门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观察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 <0.05)。干预后,观察组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P <0.05)。恢复期间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 <0.05)。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干预后观察组疼痛评分(VAS)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 在对直肠癌手术患者术后护理过程中将中医护理穴位按摩联合穴位贴敷进行运用,可以促使患者术后胃肠道功能迅速得到改善,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护理 穴位按摩 穴位贴敷 直肠癌术 胃肠功能
下载PDF
腹部推拿配合手指点穴在脑卒中后便秘护理中的应用
12
作者 马欣 耿庆文 《中西医结合护理》 2024年第7期112-114,共3页
本文对脑卒中后便秘的原因进行分析总结,对腹部推拿及手指点穴方法进行综述,旨在为脑卒中后便秘临床护理实践提供参考。
关键词 脑卒中 便秘 腹部推拿 手指点穴 中医护理
下载PDF
穴位贴敷联合按摩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3
作者 胡魏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4年第9期118-120,共3页
目的以小儿支气管肺炎为依据,运用穴位贴敷联合穴位按摩的中医护理技术,观察其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1年12月支气管肺炎患儿52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进行疗效观察。对照组实施西医治疗与临床护理,观察组在对照... 目的以小儿支气管肺炎为依据,运用穴位贴敷联合穴位按摩的中医护理技术,观察其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1年12月支气管肺炎患儿52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进行疗效观察。对照组实施西医治疗与临床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穴位贴敷联合穴位按摩中医护理技术。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2.31%(24/26)、患者总满意率96.15%(25/26)均高于对照组的69.23%(18/26)、73.08%(19/26),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7.04±1.46)d显著低于对照组的(9.15±2.01)d(P<0.01)。结论穴位贴敷联合穴位按摩中医护理技术对小儿支气管肺炎有很好的疗效,可提高患儿家属满意度,且患儿不容易复发,值得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虚感冒 小儿支气管肺炎 穴位贴敷疗法 穴位按摩疗法 中医护理
下载PDF
功能性便秘的中医治疗研究进展
14
作者 蒲倩薇 万于 +1 位作者 刘建平 杨云 《医学综述》 CAS 2024年第7期869-874,880,共7页
功能性便秘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患病率逐年增高,多发于女性和老年人,在中医上隶属于便秘范畴。便秘是由于热结、寒凝、气滞致使邪滞肠胃、壅塞不通,或气血阴阳亏虚致使肠失温润、推动无力,无论虚实两端均可致糟粕内停,大便难解。中医... 功能性便秘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患病率逐年增高,多发于女性和老年人,在中医上隶属于便秘范畴。便秘是由于热结、寒凝、气滞致使邪滞肠胃、壅塞不通,或气血阴阳亏虚致使肠失温润、推动无力,无论虚实两端均可致糟粕内停,大便难解。中医药治疗功能性便秘方法独特多样,包括中医内治法(如单方单药、中药复方、中成药)与中医外治法(如中药灌肠、针法、灸法、推拿按摩、穴位贴敷、穴位注射、穴位埋线、耳穴)。中医药治疗经中医辨证论治,是一种整体调节、标本兼治、个体化用药的治疗方法,与西医治疗相比具有独特优势,且在临床中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便秘 中药 中成药 中药灌肠 针灸 推拿 穴位贴敷
下载PDF
中医特色护理改善脓毒症患者睡眠质量及胃肠功能的效果研究
15
作者 刘云莲 宁虹 张晓丹 《中西医结合护理》 2024年第9期55-59,共5页
目的观察中医特色护理改善脓毒症患者睡眠质量及胃肠功能的效果。方法选取重症医学科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患者8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辨证施膳、穴位按摩、中药足浴、中药热敷等中医特... 目的观察中医特色护理改善脓毒症患者睡眠质量及胃肠功能的效果。方法选取重症医学科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患者8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辨证施膳、穴位按摩、中药足浴、中药热敷等中医特色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胃肠功能改善情况、舒适状况量表(GCQ)评分和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PSQI和APACHEⅡ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后,观察组胃肠功能改善率80.95%(34/42),高于对照组的64.29%(27/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GCQ量表总分和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按摩联合中医特色护理模式能有效改善脓毒症患者睡眠质量和胃肠功能,提高患者舒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特色护理 穴位按摩 脓毒症 胃肠功能 睡眠质量
下载PDF
手指康复操联合中医点穴按摩在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手术患者中的应用
16
作者 吴春蕾 潘芳云 张琴琴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17期62-65,共4页
目的 探讨手指康复操联合中医点穴按摩在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TRI)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22年6月至2023年10月浙江省温州市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行TRI治疗的15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75例。对照组... 目的 探讨手指康复操联合中医点穴按摩在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TRI)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22年6月至2023年10月浙江省温州市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行TRI治疗的15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7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肢体锻炼,试验组采用手指康复操联合中医点穴按摩。比较两组术前及术后2、4、6、24 h的疼痛程度;比较两组手掌肿胀程度及肢端发绀、肢体麻木发生情况;比较两组穿刺点前臂血肿与渗血情况;比较两组术前、手术回室、去除压迫器时舒适状况量表(GCQ)评分;记录两组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比较两组满意度。结果 整体分析发现:两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时间比较、组间比较及交互作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两两比较,组内比较:两组各时间点V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术后2、4、6、24 h,试验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手掌肿胀程度及肢端发绀、肢体麻木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穿刺点渗血及前臂血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整体分析发现:两组GCQ评分时间比较、组间比较及交互作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两两比较,组内比较:两组各时间点心理、生理、精神、社会文化及环境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试验组手术回室、去除压迫器时心理、生理、精神、社会文化及环境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手指康复操联合中医点穴按摩可加快血液循环,缓解肿胀程度,促进肢体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指康复操 中医点穴按摩 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 并发症 舒适度
下载PDF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术后失血性休克1例的中医护理
17
作者 章丽景 方立娜 《中西医结合护理》 2024年第2期155-158,共4页
本文总结1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术后失血性休克患者的中医护理经验。护理人员在病情观察、并发症预防、心理护理等常规护理基础上,根据中医辨证,采取中药口腔护理、耳穴埋豆、穴位按摩、耳尖刺络放血、中药熏蒸操作等中医护理技术,有效... 本文总结1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术后失血性休克患者的中医护理经验。护理人员在病情观察、并发症预防、心理护理等常规护理基础上,根据中医辨证,采取中药口腔护理、耳穴埋豆、穴位按摩、耳尖刺络放血、中药熏蒸操作等中医护理技术,有效预防并发症,改善了患者症状,促进患者早期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失血性休克 中医护理 耳穴埋豆 穴位按摩
下载PDF
规范穴位按揉方案改善腰椎术后患者腹胀的效果观察
18
作者 魏修朵 方腊梅 《中西医结合护理》 2024年第6期79-83,共5页
目的探讨规范穴位按揉方案缓解腰椎术后患者腹胀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2月—2022年7月医院收治的行腰椎手术的患者5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8例。术后两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穴位按揉干预1... 目的探讨规范穴位按揉方案缓解腰椎术后患者腹胀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2月—2022年7月医院收治的行腰椎手术的患者5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8例。术后两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穴位按揉干预1周。对比两组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情况及腹胀发生率。结果术后第7天,观察组腹胀发生率为10.71%(3/28),低于对照组的35.71%(10/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较对照组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通过规范穴位按揉可降低腰椎术后腹胀发生率,有效降低腹胀程度,促使胃肠道功能迅速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穴位按揉 腰椎手术 腹胀 中医护理
下载PDF
中药灌肠联合穴位按摩对术后肠功能恢复的影响
19
作者 方莉亚 朱炜 +2 位作者 卜亚美 孙红 潘云燕 《中国现代医生》 2024年第13期56-59,共4页
目的探究中药灌肠联合穴位按摩对腹部手术后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湖州师范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80例腹部手术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医治疗,研究... 目的探究中药灌肠联合穴位按摩对腹部手术后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湖州师范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80例腹部手术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医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灌肠联合穴位按摩,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疗效、术后恢复时间、胃肠激素水平、腹部胀痛和胃肠反应评分。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肛门排便时间和恢复全流饮食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5d,两组患者的胃动素(motilin,MTL)、胃泌素(gastrin,GAS)、抑胃肽(gastric inhibitory peptide,GIP)水平均显著高于本组术后1d(P<0.05),且研究组患者的MTL、GAS、GIP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5d,两组患者的腹部胀痛评分、胃肠反应评分均显著低于本组术后1d(P<0.05),且研究组患者的腹部胀痛评分、胃肠反应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3.914,P=0.048)。结论中药灌肠联合穴位按摩可有效缩短腹部手术后患者的肠功能恢复时间,改善胃肠激素水平,减轻腹部胀痛和胃肠反应,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灌肠 穴位按摩 肠功能 疗效
下载PDF
中药穴位贴敷联合推拿疗法在迁延性腹泻患儿中的效果
20
作者 杨璟 杨星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4年第2期169-172,共4页
目的评价中药穴位贴敷联合推拿疗法在迁延性腹泻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6月—2023年6月福州市中医院治未病中心132例迁延性腹泻患儿,按照随机信封法分为对照组(n=66)与试验组(n=66)。2组均给予常规对症治疗,对照组给予固本培... 目的评价中药穴位贴敷联合推拿疗法在迁延性腹泻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6月—2023年6月福州市中医院治未病中心132例迁延性腹泻患儿,按照随机信封法分为对照组(n=66)与试验组(n=66)。2组均给予常规对症治疗,对照组给予固本培元推拿法,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穴位贴敷。比较2组疗效、症状改善时间(食欲恢复时间、止呕时间、止泻时间)、血清免疫球蛋白A(immunoglobulins A,IgA)、免疫球蛋白G(immunoglobulins G,IgG)、免疫球蛋白M(immunoglobulins G,IgM)水平。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45%,高于对照组的81.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食欲恢复时间、止呕时间、止泻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 d后,试验组血清IgA、IgG、IgM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穴位贴敷联合推拿疗法治疗迁延性腹泻患儿可提高治疗效率、缩短症状改善时间、提高免疫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迁延性腹泻患儿 中药穴位贴敷 推拿疗法 疗效 症状改善时间 免疫功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