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0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 influence of ancient poetry on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1
作者 Yan Weiz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echnology Management》 2017年第1期24-25,共2页
China traditional culture, our culture, the root of all the children of the Yellow Emperor. Ancient poetry, the essenc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but also the world’s cultural and artistic treasure house of a b... China traditional culture, our culture, the root of all the children of the Yellow Emperor. Ancient poetry, the essenc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but also the world’s cultural and artistic treasure house of a bright pearl. Chinese culture has a long history, broad and profound, poetry is always the highbrow type of aesthetic elegant, attracted many devout followers, especially those in the thoughts and feelings, wisdom and creativity in a famous through the ages, although after thousands of years of vicissitudes of life still shine, while dancing alone in the modern civilization and tired of noisy. Never forgotte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aditional culture ancient poetry contemporary art
下载PDF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视域下传统诗词融入课堂的价值探析
2
作者 马慧茹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167-168,171,共3页
高校开设的《中华文化导论》课程内容中,多用中国古代诗词精品来穿针引线,通过展现诗词精品中的爱国情怀、审美价值、文化底蕴、理想信念等,将课程思政巧妙融入进去,同时充分利用现代媒介技术,从培养目标、课程建构、教学方法、融入路... 高校开设的《中华文化导论》课程内容中,多用中国古代诗词精品来穿针引线,通过展现诗词精品中的爱国情怀、审美价值、文化底蕴、理想信念等,将课程思政巧妙融入进去,同时充分利用现代媒介技术,从培养目标、课程建构、教学方法、融入路径、评价反思等多方面进行有效创新,从而推动中华传统诗词精品成为课程思政的优秀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中华文化 诗词精品 融入路径 爱国情怀
下载PDF
文化自信视域下当代高校诗教的传承与实践
3
作者 李东宾 《文学与文化》 2024年第2期4-8,共5页
传承中华民族悠久的诗教传统,并与人文素质培养的要求相结合,探索其实施策略和路径,成为当下高校通识教育中一项紧迫而神圣的任务。诗教在培养学生优秀品行和爱国情操,造就高素质的新型人才以及提高母语的表达能力等方面,有着无可替代... 传承中华民族悠久的诗教传统,并与人文素质培养的要求相结合,探索其实施策略和路径,成为当下高校通识教育中一项紧迫而神圣的任务。诗教在培养学生优秀品行和爱国情操,造就高素质的新型人才以及提高母语的表达能力等方面,有着无可替代的优势。同时,应对高校诗教提出更高的要求,即在讲解赏析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诗词创作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自信 诗教传统 高校诗教 传承实践
下载PDF
华裔作家哈金、裘小龙小说创作与中国文学之抒情传统
4
作者 余小梅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 2024年第4期150-160,共11页
哈金和裘小龙作为华裔新移民作家代表分别因现实主义和侦探小说出名。两者小说皆有诗歌引录,具有中国古典小说“以诗抒情”的特点,注重创设诗意,主要表现为三种方式:“引录诗歌”“自创诗歌”“化诗入文”;二者以诗抒情区别主要在于宏... 哈金和裘小龙作为华裔新移民作家代表分别因现实主义和侦探小说出名。两者小说皆有诗歌引录,具有中国古典小说“以诗抒情”的特点,注重创设诗意,主要表现为三种方式:“引录诗歌”“自创诗歌”“化诗入文”;二者以诗抒情区别主要在于宏观选材引录习惯和微观选词。在皆用清新意象制造诗的意境的同时,哈金倾向引录叙事类、写实性较强的诗歌,而裘小龙往往引录描写性、抒情性强的诗歌;在选词上,哈金一贯坚持语言简约性;裘小龙小说则善用押韵制造乐感,使用大量感官形容词,且其小说“诗”“文”相间模式高度程式化。可见,以哈金、裘小龙为代表的华裔英语作家虽然以英语为西方读者创作不同类型风格的小说,但他们有意无意地再现了祖居国古典小说“诗文相间”的文体特征,彰显了自先秦以来中国文学一以贯之的抒情传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金 裘小龙 英语小说 “诗”“文”相间 中国文学的抒情传统
下载PDF
论“十七年”政治抒情诗对称形式的诗学传统
5
作者 张慧燕 《扬州教育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52-55,共4页
对称是诗歌形式建构的重要方式,展现了诗歌在一定诗性规则下进行的对应性变换。“十七年”政治抒情诗作为中国诗歌史上独特的诗体,它的建构与对称密切相联。以对称形式的诗学传统为切入点,结合文化语境,从古代诗学、现代诗学与域外诗学... 对称是诗歌形式建构的重要方式,展现了诗歌在一定诗性规则下进行的对应性变换。“十七年”政治抒情诗作为中国诗歌史上独特的诗体,它的建构与对称密切相联。以对称形式的诗学传统为切入点,结合文化语境,从古代诗学、现代诗学与域外诗学三个维度,挖掘“十七年”政治抒情诗形式建构的诗美法则、建构标准与精神向度,深化读者对于其“民族化”与“大众化”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七年”政治抒情诗 对称形式 诗学传统 形式建构
下载PDF
文学中的宋韵瓯风及其价值传承
6
作者 汪全玉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25-34,共10页
瓯风之于宋韵,文学上主要表现为审美之韵,同时显现了物质之韵、匠心之韵、秩序之韵、智识之韵、思辨之韵等,涵盖了宋代文学的审美追求、地域文化、语言特色等多方面特质。特别是,承继了谢灵运在温州开辟之山水诗传统的宋代温州诗风,借... 瓯风之于宋韵,文学上主要表现为审美之韵,同时显现了物质之韵、匠心之韵、秩序之韵、智识之韵、思辨之韵等,涵盖了宋代文学的审美追求、地域文化、语言特色等多方面特质。特别是,承继了谢灵运在温州开辟之山水诗传统的宋代温州诗风,借助“山川神秀”而发扬光大了宋韵瓯风的开拓和创新精神,终使“意在独造,自具面目”成为温州文学的典型创作风尚,进而促成了永嘉四灵诗派、南戏等为代表的温州文学的突出实绩。温州文学积淀了独特的地域文化和温州人性格气质,既需要在细化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彰显文学传承之于宋韵的时代价值,又需要在传承光大民族精神、爱国精神、开放精神、创造精神、科学精神、人文精神等精神价值时,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宋韵瓯风文化,打造独具温州特色、彰显温州个性的宋韵瓯风文化传世工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韵瓯风 文化传承 山水诗传统 开拓创新 温州文学
下载PDF
嘉兴大运河诗路文化传承及旅游开发研究
7
作者 潘晓侃 朱海萍 《嘉兴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53-57,139,共6页
从地理位置和文化底蕴、诗路源起和发展脉络、文化体系和人文特质三个方面探寻嘉兴大运河诗路的深刻内涵,分析嘉兴大运河诗路在共同富裕、城市形象、社会民生和生态保护四个方面的传承价值,并从挖掘文化深度、加大行动力度和提升人文温... 从地理位置和文化底蕴、诗路源起和发展脉络、文化体系和人文特质三个方面探寻嘉兴大运河诗路的深刻内涵,分析嘉兴大运河诗路在共同富裕、城市形象、社会民生和生态保护四个方面的传承价值,并从挖掘文化深度、加大行动力度和提升人文温度三个维度提出嘉兴大运河诗路旅游开发的思考和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运河诗路 文化传统 文旅融合
下载PDF
传统文化教育视域下古诗词教学问题与对策探赜
8
作者 陈玉 《成才之路》 2024年第5期45-48,共4页
十八大以来,国家高度重视复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古诗词是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通过对古诗词教学课堂的观察,研究者发现一些古诗词课堂存在教学内容表面化、授课方式模式化、课后检测机械化等问题。以问题为导向,研究者提出提高古诗... 十八大以来,国家高度重视复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古诗词是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通过对古诗词教学课堂的观察,研究者发现一些古诗词课堂存在教学内容表面化、授课方式模式化、课后检测机械化等问题。以问题为导向,研究者提出提高古诗词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的相应措施:在教学内容上需围绕主题,合理安排,多方扩展;在教学方式上注重灵活教学,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在作业设计上要有针对性,有效训练,进行综合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古诗词教学 小学语文 对策 教学内容 教学方式 作业设计
下载PDF
小学语文诗歌鉴赏: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探究分析
9
作者 梁美稳 凌淑颖 《语言与文化研究》 2024年第5期96-99,共4页
小学语文是儿童重要的启蒙与培养阶段,古诗的赏析是小学语文中体现中华传统文化的关键组成部分。古诗覆盖了社会的八大题材,从景色描写到歌以咏志,形式言简意赅,节奏朗朗上口,意象丰富多彩,是我国特有的文化形式,是我国文化的瑰宝。而... 小学语文是儿童重要的启蒙与培养阶段,古诗的赏析是小学语文中体现中华传统文化的关键组成部分。古诗覆盖了社会的八大题材,从景色描写到歌以咏志,形式言简意赅,节奏朗朗上口,意象丰富多彩,是我国特有的文化形式,是我国文化的瑰宝。而儿童天性活泼好动,对事物有着浓厚的好奇心与学习的兴趣,古诗能够引领儿童从自然生活向文化生活过渡。本文通过分析诗歌对情感的表达,古诗表达的独特性,古诗作为传统文化的承载者,来体现古诗对儿童教育的重要性。通过分析中华传统的儒、道、自然哲学思维在古诗中的体现,探究设置相关主题对提升儿童古诗赏析能力的帮助,讨论了运用古诗教育,提高儿童核心素质的方式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 诗歌 中华传统文化 教育
下载PDF
古诗教学渗透中华传统文化的途径刍探
10
作者 祁艳云 《成才之路》 2024年第13期65-68,共4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课程资源,亟须深入挖掘与持续开发,以全面提升语文课程的文化内涵,赋予传统文化新的活力与生机。古诗是优秀传统文化的凝结与载体,在古诗教学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让学生“...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课程资源,亟须深入挖掘与持续开发,以全面提升语文课程的文化内涵,赋予传统文化新的活力与生机。古诗是优秀传统文化的凝结与载体,在古诗教学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让学生“以诗解诗”,加深对古诗的理解,而且能够丰富课堂的文化内涵。教师应立足教材选编,挖掘文化意蕴;结合古诗内容,融入风俗民情;围绕古诗主题,开展主题活动;拓展古诗阅读,促进文化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文教学 古诗教学 中华传统文化 渗透途径 人文素养 文化内涵
下载PDF
浅析“集体记忆”下中国诗画的情感投射
11
作者 么知为 《建筑与文化》 2024年第5期281-283,共3页
中国诗画不仅承载了古人的文化传承和艺术追求,更通过运用中国传统文化作为情感投射的媒介,为现代人营造了一个能够传递情感的情境,使我们能够在“当今之境”中深刻体会“古人之意”。文章以“集体记忆”哲学、建筑学、文化地理学三个... 中国诗画不仅承载了古人的文化传承和艺术追求,更通过运用中国传统文化作为情感投射的媒介,为现代人营造了一个能够传递情感的情境,使我们能够在“当今之境”中深刻体会“古人之意”。文章以“集体记忆”哲学、建筑学、文化地理学三个不同视角的理论研究为媒介,通过总结“闲情”观、美学观与空间观、宇宙观与自然观三个方面的中国传统文化的“集体记忆”,解析中国诗画由古至今情感投射的发生机制,为建立新的基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建筑学设计类型学方法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感投射 集体记忆 中国诗画 中国传统文化观
下载PDF
论传统文化传承下的唐诗诵读赏析--以人教版小学语文为例
12
作者 李娟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4年第10期129-133,共5页
纵观我国千百年的发展,唐代在历史长河中闪烁的光芒是任何时候都无法被忽视的,不仅政治军事实力雄厚,经济文化更是繁荣昌盛,特别是文化,显然是百花齐放。在其中,唐诗的创作和传承是极为突出的,文人墨客都借诗歌抒发自己的壮志豪情,而他... 纵观我国千百年的发展,唐代在历史长河中闪烁的光芒是任何时候都无法被忽视的,不仅政治军事实力雄厚,经济文化更是繁荣昌盛,特别是文化,显然是百花齐放。在其中,唐诗的创作和传承是极为突出的,文人墨客都借诗歌抒发自己的壮志豪情,而他们积累的律诗也成为后来诗歌的重要形式。唐诗的表现力本身就极为突出,蕴含着丰富的文学价值和人文价值,是不可多得的文化瑰宝,值得后世进行持续性探究和赏析,从中汲取智慧,感受民族风骨。对此,该文立足于小学语文中的唐诗,分析唐诗诵读的价值,解析不同主题唐诗的特点,提炼其精华和内涵,希望能够给小学语文教育者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文化传承 唐诗诵读 现实价值 内涵解析 精华提炼 思想感悟
下载PDF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语文教学路径探微
13
作者 杨敏 《成才之路》 2024年第14期17-20,共4页
高职语文作为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课程之一,肩负着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使命。当前,高职语文教学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入仍面临诸多挑战,如教材资源挖掘不足、经典诵读流于形式等。教师可以通过深度挖掘教材资源、巧... 高职语文作为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课程之一,肩负着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使命。当前,高职语文教学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入仍面临诸多挑战,如教材资源挖掘不足、经典诵读流于形式等。教师可以通过深度挖掘教材资源、巧妙渗透传统文化,借助古典诗词之美、传承文化核心精髓,开展经典诵读活动、深刻感悟文化韵味,结合地域民俗文化、切实增强文化认同,积极创新教学方法、激发文化学习兴趣等路径,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机融入高职语文教学,提升高职语文教学效果,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高职 语文教学 教材资源 古典诗词 经典诵读 民俗文化 教学方法
下载PDF
中国古典诗歌诗性观 被引量:1
14
作者 向天渊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70-86,共17页
作为中国古代最主要、最正统的文学体裁,“诗”衍生出包括汉“赋”、宋“词”、元“曲”等在内的多种变体,古圣先贤、前辈学人对它们的艺术特征及精神品格做了详细的评价与阐释,从中可以提炼出各自的诗性特质,如“诗”之言志与缘情的相... 作为中国古代最主要、最正统的文学体裁,“诗”衍生出包括汉“赋”、宋“词”、元“曲”等在内的多种变体,古圣先贤、前辈学人对它们的艺术特征及精神品格做了详细的评价与阐释,从中可以提炼出各自的诗性特质,如“诗”之言志与缘情的相辅相成,“赋”之铺采摛文、体物写志,“词”之音内言外、要眇宜修以及弱德之美,“曲”之出乎自然、有意境而已矣,等等。经过两千多年的传承与演绎,古典诗学形成强大的抒情传统,不仅对新诗创作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也启迪我们预设新诗的诗性品格,进而以综合创新的策略充分开掘、发挥现代汉语的诗性潜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典诗歌 诗性特质 抒情传统 现代汉语 诗性潜能
下载PDF
陈世骧文学批评视域中的“抒情诗”辨
15
作者 石了英 《华文文学》 2023年第4期72-80,共9页
作为“中国抒情传统”论的肇始者和奠基者,陈世骧最大的学术兴趣是文学批评。从早期的新诗批评到后期的古典诗批评,陈世骧保持了对“形式批评”的偏爱,精心于具体的批评实践。其“中国抒情传统”论断的提出与其长期的文学批评实践密切... 作为“中国抒情传统”论的肇始者和奠基者,陈世骧最大的学术兴趣是文学批评。从早期的新诗批评到后期的古典诗批评,陈世骧保持了对“形式批评”的偏爱,精心于具体的批评实践。其“中国抒情传统”论断的提出与其长期的文学批评实践密切相关。在“有机形式”观的指导下,陈世骧以大量的批评实践发掘中国抒情诗在“言词乐章”和“自抒胸臆”两方面的特质,表达他对于诗歌“抒情性”的独特理解,搭建其关于“中国抒情传统”的论述框架。陈世骧文学批评视域中的“抒情诗”,本质上是一个以西方理论与方法观照中国文学特殊性的再发现。从文学批评角度考察陈世骧对于“抒情诗”及“抒情传统”的理解,是还原其学术原点、追踪其理论生成的有效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世骧 文学批评 抒情诗 抒情传统
下载PDF
屈原诗歌是“史诗”吗?——兼与美国汉学家柯马丁商榷
16
作者 徐志啸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4期16-20,32,115,共7页
屈原诗歌属于抒情诗,不是叙事诗。史诗是叙事诗的一种。将屈原诗歌为主体的楚辞说成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第一部史诗”,肯定不正确。把屈原、屈原诗歌以及到两汉时代人们对屈原及其诗歌的历史记载与综合评论,概括为“屈原史诗”,不符合“... 屈原诗歌属于抒情诗,不是叙事诗。史诗是叙事诗的一种。将屈原诗歌为主体的楚辞说成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第一部史诗”,肯定不正确。把屈原、屈原诗歌以及到两汉时代人们对屈原及其诗歌的历史记载与综合评论,概括为“屈原史诗”,不符合“史诗”的概念,而从“文化记忆”角度看,这实际上属于一种综合的屈原文化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屈原 抒情诗 叙事诗 史诗 屈原文化
下载PDF
古诗词经典的新时代传承问题探讨——以《经典咏流传》为例
17
作者 陈宝琳 李曼曼 《湖北文理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41-45,共5页
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古诗词经典传承问题是新时代文化自信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论文分析了古诗词经典深具人文价值与艺术魅力的新时代传承意义、面临的文化时间与新媒介空间传承危机,进而以《经典咏流传》栏目为例,探讨了它于“再现... 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古诗词经典传承问题是新时代文化自信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论文分析了古诗词经典深具人文价值与艺术魅力的新时代传承意义、面临的文化时间与新媒介空间传承危机,进而以《经典咏流传》栏目为例,探讨了它于“再现”与“重建”中“流传”,“声”“像”碰撞中“流行”的新时代传承路径,以期为相关的经典传承问题研究提供借鉴性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诗词 经典传承 《经典咏流传》 传统文化
下载PDF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古诗词教学探究——以“诗词赏析”课程为例 被引量:1
18
作者 周凯婷 朱中文 《科教导刊》 2023年第24期122-125,共4页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可以提高社会文明程度,增加民族凝聚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助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向世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古诗词教学能够唤起情感共鸣,促进文化认同;弘扬传统文化,彰显民族精神;继承国学经典,...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可以提高社会文明程度,增加民族凝聚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助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向世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古诗词教学能够唤起情感共鸣,促进文化认同;弘扬传统文化,彰显民族精神;继承国学经典,增强民族自信。文章以江苏省交通技师学院“诗词赏析”课程为例,通过阐明高职古诗词教学的现状和问题,分析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古诗词教学的意义和价值,并提出融入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诗词赏析 语文教学
下载PDF
“写出民族自己的感受”--张秀亚创作中的中华文化认同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秀珍 《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1期35-39,共5页
作为当代台湾地区“美文”传统的主要开拓者,张秀亚创新性承继五四现代抒情散文传统,建构了当代台湾地区古典抒情传统书写典范。其创作以自然书写及人文关怀为核心,在萃取现代文学技巧的同时,立足抒写民族“自己的感受”,将中国文人传... 作为当代台湾地区“美文”传统的主要开拓者,张秀亚创新性承继五四现代抒情散文传统,建构了当代台湾地区古典抒情传统书写典范。其创作以自然书写及人文关怀为核心,在萃取现代文学技巧的同时,立足抒写民族“自己的感受”,将中国文人传统与女性特质书写融汇一体,建构民族性散文理论体系,在形式与思想内容上皆呈现出浓郁的中华文化内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秀亚 抒情传统 自然书写 中华文化
下载PDF
高等体育院校学生学习中国传统诗词的现状分析——以首都体育学院为例
20
作者 王晓谦 田旭红 高惠宁 《教育教学论坛》 2023年第15期177-180,共4页
中华传统诗词是中国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充分挖掘和利用传统诗词文化中包含的思政元素,不仅有助于丰富课程思政的教学素材,还有助于探索新形势下高等体育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和新办法,进一步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 中华传统诗词是中国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充分挖掘和利用传统诗词文化中包含的思政元素,不仅有助于丰富课程思政的教学素材,还有助于探索新形势下高等体育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和新办法,进一步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以首都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本科生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他们学习中国传统诗词的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高等体育院校学生中国传统诗词学习的建议,以期为培养高素质体育人才提供理论依据与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诗词文化 高等体育院校 课程思政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