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解读马克思的三种模式——我国理论界对《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探索及我们的新见解 被引量:16
1
作者 王东 王晓红 《理论学刊》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7-64,共8页
我国理论界对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简称《手稿》)进行了深入的探索,特别是改革开放新时期形成了三派主要观点。在此基础上笔者试图提出六点新见:《手稿》研究最有代表性的是顶点论、不成熟论、起点论三种基本观点;导致三种... 我国理论界对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简称《手稿》)进行了深入的探索,特别是改革开放新时期形成了三派主要观点。在此基础上笔者试图提出六点新见:《手稿》研究最有代表性的是顶点论、不成熟论、起点论三种基本观点;导致三种观点的是三种不同的解读模式:"以西解马"的解读模式、"以苏解马"的解读模式、"以马解马"的解读模式;在版本结构上应当区分出相对独立的"第四手稿"或"哲学手稿";《手稿》的深层哲学主线是从异化观走向实践观;《手稿》的哲学底蕴可以称之为新唯物主义实践观论纲;《手稿》是马克思新唯物主义创新的历史起点和逻辑起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读马克思 模式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以西解马 以苏解马 以马解马
下载PDF
意识形态话语权、科学性与党性--当前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三题 被引量:3
2
作者 单卫华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4-58,共5页
在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创新中,必须要实现从追问立场的传统研究方式向追问范式的现代研究方式的转换。在这种转换中,通过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哲学之社会批判功能来更加有效地捍卫意识形态话语权,通过从传统解释框架走向新形态探索来... 在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创新中,必须要实现从追问立场的传统研究方式向追问范式的现代研究方式的转换。在这种转换中,通过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哲学之社会批判功能来更加有效地捍卫意识形态话语权,通过从传统解释框架走向新形态探索来扩大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视野,通过坚持科学方法来实现其党性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哲学 意识形态话语权 传统解释框架 教科书体系
下载PDF
转变哲学教育观念深化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目的的认识 被引量:1
3
作者 赵俊凤 王成光 《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1期8-10,共3页
由于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在目的方面的认识不清,错误地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就是让学生学好理论知识,掌握好理论原理,能应付考试就可以了,以至使在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模式下,受教育者仅仅被培养为恪守理论教条的保守主义... 由于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在目的方面的认识不清,错误地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就是让学生学好理论知识,掌握好理论原理,能应付考试就可以了,以至使在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模式下,受教育者仅仅被培养为恪守理论教条的保守主义者而不能适应新时期建设实践对于人才培养的要求。本文拟就传统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的目的错位的现状、原因以及改进措施作一分析论述,以求深化对于当前乃至今后哲学教育观念的转变及其教育目的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哲学教育观念 教育模式 思维方式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目的
下载PDF
马克思哲学解读模式的创新及其当代价值
4
作者 徐黎 《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5期13-15,30,共4页
马克思身后对马克思哲学的解读出现过三种占主导地位,但都存一定的历史局限性的解读模式。从20世纪初开始,以列宁为代表的国外学者提出必须超越这些将马克思哲学简单化和庸俗化的解读模式,创新对马克思哲学的解读。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学... 马克思身后对马克思哲学的解读出现过三种占主导地位,但都存一定的历史局限性的解读模式。从20世纪初开始,以列宁为代表的国外学者提出必须超越这些将马克思哲学简单化和庸俗化的解读模式,创新对马克思哲学的解读。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学术界也对此进行了探索,提出"回到马克思",要求建立一个新的解读模式。创新马克思哲学的解读模式就是要从文本解读到解读历史科学,立足于文本解读达及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立场。只有这样才给当代中国的建设和发展提供有效的基本理论和思维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哲学 解读模式 当代价值
下载PDF
试论马克思哲学的后现代意蕴
5
作者 邓远萍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5期34-38,共5页
代表一种思维方式转向的后现代哲学,是以拒斥形而上学的身份出场的,并在此基础上反对一切同一性、绝对性和永恒性的叙事话语。而从思维方式的角度看,后现代哲学实际上内在于马克思哲学的变革中。马克思哲学立足于实践的立场,在对西方传... 代表一种思维方式转向的后现代哲学,是以拒斥形而上学的身份出场的,并在此基础上反对一切同一性、绝对性和永恒性的叙事话语。而从思维方式的角度看,后现代哲学实际上内在于马克思哲学的变革中。马克思哲学立足于实践的立场,在对西方传统形而上学的批判中,既消解了万能"神"的统治地位,又摧毁了理性自律的神话;在对资本的批判中,进一步揭示了形而上学的抽象同一性、绝对性及永恒性,破除了形而上学思维方式的现实根基。正是在对传统形而上学和资本的双重批判中,马克思哲学完成了思想范式的转变,开启了一种新的言说方式和叙事话语,从而呈现出后现代意蕴。但马克思哲学的后现代意蕴超越了后现代哲学,后者以改良的形式对传统哲学进行"托勒密化",而前者所实现的则是"哥白尼革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哲学 传统形而上学批判 资本批判 后现代哲学 思维方式
下载PDF
马克思有一种“狭义历史唯物主义”存在吗?——兼与张一兵教授商榷 被引量:1
6
作者 赵庆元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27-135,共9页
历史唯物主义的广义与狭义区分是马克思哲学思想研究在遭遇到人类历史的一般发展规律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特殊运行规律之间的关系时出现的问题。抛开概念本身而单从现代资本主义历史逻辑批判的角度来看,张一兵教授所谓狭义历史唯物主... 历史唯物主义的广义与狭义区分是马克思哲学思想研究在遭遇到人类历史的一般发展规律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特殊运行规律之间的关系时出现的问题。抛开概念本身而单从现代资本主义历史逻辑批判的角度来看,张一兵教授所谓狭义历史唯物主义思想在马克思那里无疑是存在的。但是,如果联系马克思思想的历史发展就会发现,所谓狭义历史唯物主义不过是马克思通过《资本论》等著作所构建与阐述的政治经济学思想,只不过由于论证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其规律的历史的暂时的性质的需要以及由此产生的厚重历史内涵,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思想才溢出了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狭隘范围而具有了广义的色彩。但是,由于广义政治经济学思想被冠之历史唯物主义的名称,就与原本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历史观的历史唯物主义概念发生了冲突,这不仅在形式上造成历史唯物主义概念的混乱,更由于站在所谓狭义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而导致彻底否定广义历史唯物主义的错误结论。其实,广义政治经济学在马克思那里具有“政治经济学”或“政治经济学批判”的专一且清晰的称谓,我们完全没有必要另造一个“狭义历史唯物主义”的名称,以至于造成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机体的痉挛,也造成人们思想与理解上的混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义历史唯物主义 狭义历史唯物主义 广义政治经济学 传统马克思主义哲学解读模式 历史内涵 物役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