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颈侧方入路甲状腺小切口手术与传统甲状腺手术治疗单侧甲状腺肿瘤的临床效果
1
作者 王涛 要巍 +2 位作者 赵晶斌 魏温涛 倪雅琼 《中外医学研究》 2024年第19期143-146,共4页
目的:分析比较经颈侧方入路甲状腺小切口手术与传统甲状腺手术治疗单侧甲状腺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2月甘肃省肿瘤医院收治的120例单侧甲状腺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样本纳入时间分组,其中2022年1—12月60例患... 目的:分析比较经颈侧方入路甲状腺小切口手术与传统甲状腺手术治疗单侧甲状腺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2月甘肃省肿瘤医院收治的120例单侧甲状腺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样本纳入时间分组,其中2022年1—12月60例患者为参照组,实施传统甲状腺手术治疗;2023年1—12月60例患者为研究组,实施经颈侧方入路甲状腺小切口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相关治疗指标、疼痛程度、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术后创面美观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切口长度短于参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参照组,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1 d、3 d疼痛程度评分均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创面美观满意度总评分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甲状腺手术治疗相比,对单侧甲状腺肿瘤患者实施经颈侧方入路甲状腺小切口手术治疗,可取得更为理想的疗效,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等,减轻患者应激反应及疼痛程度,进而可有效减少相关并发症发生,且术后创面美观度相对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经颈侧方入路甲状腺小切口手术 传统甲状腺手术 疼痛程度 并发症
下载PDF
紫榆膏外敷联合中药汤剂会阴冲洗对会阴侧切术后产妇切口疼痛、感染及愈合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唐翠 王霞 +2 位作者 刘志青 秦志娟 史晓哲 《中国药业》 CAS 2023年第9期94-97,共4页
目的探讨紫榆膏外敷联合中药汤剂会阴冲洗对会阴侧切术后产妇切口疼痛、感染及愈合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河北省中医院2019年10月至2021年9月收治的分娩并行会阴侧切术的产妇1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产妇... 目的探讨紫榆膏外敷联合中药汤剂会阴冲洗对会阴侧切术后产妇切口疼痛、感染及愈合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河北省中医院2019年10月至2021年9月收治的分娩并行会阴侧切术的产妇1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产妇在紫榆膏外敷基础上联合中药汤剂会阴冲洗,对照组产妇予碘伏稀释液会阴冲洗。两组产妇均每日治疗2次,连续治疗5 d。结果治疗后,两组产妇的切口疼痛评分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显著更低(P<0.05)。观察组产妇切口的甲级愈合率和总愈合率分别为56.67%和86.67%,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8.33%和55.00%(P<0.05);切口愈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妇的切口感染率为11.6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6.67%(P<0.05);湿疹发生率为13.3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8.33%(P<0.05);会阴水肿改善总有效率为65.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5.00%(P<0.05)。治疗后,两组产妇的血浆黏度、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8水平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均显著更低(P<0.05);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水平均显著升高,且观察组均显著更高(P<0.05)。结论紫榆膏外敷联合中药汤剂会阴冲洗能明显减轻会阴侧切术后产妇的切口疼痛,促进其切口愈合,减少感染,改善水肿,缓解湿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榆膏 中药汤剂 会阴侧切术 切口疼痛 切口感染 切口愈合
下载PDF
平卧位耳后小切口手术入路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患者的效果 被引量:1
3
作者 陈成 刘华 +1 位作者 刘博 袁浩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3年第21期3937-3940,共4页
目的探究不同入路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的疗效及分析术后并发症。方法前瞻性选取2019年10月至2022年10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九医院收治的102例面肌痉挛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51例)与对照组(51... 目的探究不同入路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的疗效及分析术后并发症。方法前瞻性选取2019年10月至2022年10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九医院收治的102例面肌痉挛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51例)与对照组(51例)。对照组接受传统侧卧位乙状窦后直切口入路,研究组接受平卧位耳后小切口手术入路。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疗效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研究组术前准备时间、麻醉时间、手术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间术后1 d、3个月、6个月总有效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33.33%)低于对照组(49.02%),且研究组躯干皮肤发生率、头皮(头钉)发生率、颈肩部疼痛发生率与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传统侧卧位乙状窦后直切口入路与平卧位耳后小切口手术入路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效果均较好,但后者可有效减少术前准备时间与手术时间,并降低体位相关并发症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肌痉挛 传统侧卧位乙状窦后直切口入路 平卧位耳后小切口手术入路
下载PDF
改良后外侧小切口术与开胸手术治疗肺癌比较 被引量:9
4
作者 靳智勇 高旭东 +2 位作者 特木热 郭占林 李筱贺 《医学研究杂志》 2015年第3期60-63,共4页
目的 观察改良后外侧小切口术治疗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1 3年2月~ 2014年2月笔者医院诊治并行择期手术的84例肺癌患者,按照患者手术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2例患者予以传统开胸术治疗,研究组42例患者予以改良后外侧小切口术治... 目的 观察改良后外侧小切口术治疗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1 3年2月~ 2014年2月笔者医院诊治并行择期手术的84例肺癌患者,按照患者手术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2例患者予以传统开胸术治疗,研究组42例患者予以改良后外侧小切口术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术中、术后相关性指标变化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术中开胸时间、切口长度、出血量及关胸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术后插管时间、引流量、住院时间及疼痛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研究组肺感染、肩关节活动障碍及心律失常2例(4.76%)、4例(9.52%)、3例(7.14%)均明显少于对照组8例(19.05%)、12例(28.57%)、10例(23.8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良后外侧小切口术治疗肺癌的近期临床效果显著,患者术中切口较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后外侧小切口术 传统开胸术 肺癌 疗效
下载PDF
经跗骨窦切口内固定术治疗跟骨骨折的疗效 被引量:5
5
作者 张振清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9年第30期116-118,共3页
目的分析SandersII、Ⅲ型跟骨骨折经跗骨窦切口内固定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我院2016 年5 月—2017 年8 月收治的84 例Sanders Ⅱ、Ⅲ型跟骨骨折患者分为两组,将采用传统跟骨外侧L 型切口内固定术治疗的患者归为对照组,采用经跗... 目的分析SandersII、Ⅲ型跟骨骨折经跗骨窦切口内固定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我院2016 年5 月—2017 年8 月收治的84 例Sanders Ⅱ、Ⅲ型跟骨骨折患者分为两组,将采用传统跟骨外侧L 型切口内固定术治疗的患者归为对照组,采用经跗骨窦切口内固定术治疗的患者归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65%,低于对照组的24.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Sanders Ⅱ、Ⅲ型跟骨骨折经跗骨窦切口内固定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NDERS Ⅱ、Ⅲ型 跟骨骨折 经跗骨窦切口内固定术 传统跟骨外侧的L型切口内固定术 手术切口 并发症
下载PDF
跗骨窦小切口与传统外侧L型切口内固定对跟骨骨折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术中出血量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杨勇 《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 2019年第S01期15-18,共4页
目的:探讨跗骨窦小切口与传统外侧L型切口内固定对跟骨骨折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术中出血量的作用。方法:选取2017-03~2018-12收治的86例跟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抽取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3例。结果:观察组切口长度、... 目的:探讨跗骨窦小切口与传统外侧L型切口内固定对跟骨骨折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术中出血量的作用。方法:选取2017-03~2018-12收治的86例跟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抽取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3例。结果:观察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而术中出血量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Bohler角、Cissane角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Maryland评分、AOFAS评分高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跗骨窦小切口内固术定应用于跟骨骨折患者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跗骨窦小切口 传统外侧L型切口 内固定术 跟骨骨折 并发症发生率 术中出血量
下载PDF
采用趾侧方切口甲基质切除术与传统Winograd术式治疗嵌甲并甲沟炎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1
7
作者 陈雷 《双足与保健》 2018年第4期5-6,共2页
目的对比趾侧方切口甲基质切除术与传统Winograd术式治疗嵌甲并甲沟炎的效果。方法对该院2016年6月—2017年6月接收的122例嵌甲并甲沟炎患者资料予以探究,随机分成2组,各61例;对照组行传统Winograd术式治疗,实验组行趾侧方切口甲基质切... 目的对比趾侧方切口甲基质切除术与传统Winograd术式治疗嵌甲并甲沟炎的效果。方法对该院2016年6月—2017年6月接收的122例嵌甲并甲沟炎患者资料予以探究,随机分成2组,各61例;对照组行传统Winograd术式治疗,实验组行趾侧方切口甲基质切除术治疗,比对2组手术前后VAS评分变化及随访情况。结果实验组术后VAS评分(1.35±0.27)分较之对照组更低(P<0.05);实验组感染率3.28%、复发率0.00%均较之对照组更低(P<0.05)。结论 ITP行趾侧方切口甲基质切除术治疗可有效减轻患者疼痛感,且安全性高,可被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趾侧方切口甲基质切除术 嵌甲并甲沟炎 传统Winograd术式 效果
下载PDF
中药熏洗在慢性踝关节不稳自体腓骨短肌腱重建中的应用 被引量:3
8
作者 严致远 何俊薇 +2 位作者 胡晓龙 蒋永钢 刘柏林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0年第10期106-109,共4页
目的探讨中药熏洗在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自体腓骨短肌腱重建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本院收治的56例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患者按照手术方式不同随机分为试验组(n=28)和对照组(n=28)。对照组采用自体腓骨短肌腱重建术进行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 目的探讨中药熏洗在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自体腓骨短肌腱重建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本院收治的56例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患者按照手术方式不同随机分为试验组(n=28)和对照组(n=28)。对照组采用自体腓骨短肌腱重建术进行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进行中药熏洗。比较2组患者美国矫形外科足踝协会(AOFAS)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和平均住院时间。结果术后1、3、6个月,2组AOFAS足功能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且试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1、3、6个月,2组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试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平均住院时间及切口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切口愈合不良1例;对照组切口愈合不良4例,感染2例,2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体腓骨短肌腱重建治疗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辅以中药熏洗,可有效改善踝关节功能,缓解疼痛,促进切口愈合,并缩短住院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熏洗 自体腓骨短肌腱重建 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 切口愈合不良
下载PDF
阴道分娩的初产妇会阴自然裂伤与会阴侧切伤口的愈合情况比较 被引量:3
9
作者 张萍 陈娅 《中外医疗》 2017年第12期106-107,110,共3页
目的比较阴道分娩的初产妇,会阴自然裂伤和会阴侧切伤口的愈合情况。方法方便选取2016年4—9月,该院阴道分娩的初产妇共120例。分娩时会阴自然裂伤的90例产妇为观察组,采取会阴侧切术的30例产妇为对照组。于产后3 d,比较两组产妇会阴伤... 目的比较阴道分娩的初产妇,会阴自然裂伤和会阴侧切伤口的愈合情况。方法方便选取2016年4—9月,该院阴道分娩的初产妇共120例。分娩时会阴自然裂伤的90例产妇为观察组,采取会阴侧切术的30例产妇为对照组。于产后3 d,比较两组产妇会阴伤口愈合情况,以及伤口疼痛情况。结果观察组1期伤口愈合率(98.33%)高于对照组(76.67%),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伤口的疼痛程度比对照组轻,观察组1~3 d肿痛开始消退,对照组4~6 d肿痛开始消退,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阴道分娩的初产妇,自然裂伤的会阴伤口比传统侧切伤口更容易愈合,能够减少对会阴的损伤,更好地保护产妇,有利于产妇的正常生活,应提倡限制实行传统会阴侧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产妇 阴道分娩 会阴自然裂伤 传统侧切
下载PDF
传统外侧“L”形切口钢板内固定与跗骨窦小切口空心钉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6
10
作者 曹旭栋 丁文鸽 《双足与保健》 2017年第5期3-4,共2页
目的探讨传统外侧"L"形切口钢板内固定与跗骨窦小切口空心钉内定治疗跟骨骨折的效果比较。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12月—2016年12月跟骨骨折患者1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例)与研究组(5例),对照组患者使用传统外侧"L"形切... 目的探讨传统外侧"L"形切口钢板内固定与跗骨窦小切口空心钉内定治疗跟骨骨折的效果比较。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12月—2016年12月跟骨骨折患者1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例)与研究组(5例),对照组患者使用传统外侧"L"形切口钢板内固定方法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使用跗骨窦小切口空心钉内固定方法进行治疗。结果研究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跟骨骨折患者使用跗骨窦小切口空心钉内固定方法治疗效果理想,应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外侧“L”形切口钢板内固定 跗骨窦小切口空心钉内固定 跟骨骨折
下载PDF
两种不同内固定方案治疗跟骨骨折的效果对比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文韬 李宏伟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0年第33期80-83,共4页
目的以对比的方式,来对传统外侧“L”形切口钢板内固定与跗骨窦小切口空心钉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效果差异进行探讨。方法从医院2018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跟骨骨折患者中,选取84例资料完备来进行研究。按照随机分组的原则,将其划分为... 目的以对比的方式,来对传统外侧“L”形切口钢板内固定与跗骨窦小切口空心钉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效果差异进行探讨。方法从医院2018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跟骨骨折患者中,选取84例资料完备来进行研究。按照随机分组的原则,将其划分为2组——对照组中42例,采取传统“L”形切口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组中42例患者,才跗骨窦小切口空心钉内固定治疗。结果在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AOFA评分优良率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跟骨Boher角、Gissane角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几项指标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跗骨窦小切口空心钉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效果相对优于传统外侧“L”形切口钢板内固定,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恢复效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外侧“L”形切口钢板内固定 跗骨窦小切口 空心钉内固定 跟骨骨折 效果 对比
下载PDF
3D打印辅助经腹直肌外侧切口入路和传统髂腹股沟入路手术治疗骨盆骨折患者的效果对比 被引量:3
12
作者 洪永俊 阮才政 +1 位作者 胡明云 韦铭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9年第6期4-6,共3页
目的:比较3D打印辅助经腹直肌外侧切口入路和传统髂腹股沟入路手术治疗骨盆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8年7月在我院骨科就诊的46例骨盆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23例。对照组采用传统髂腹股沟入... 目的:比较3D打印辅助经腹直肌外侧切口入路和传统髂腹股沟入路手术治疗骨盆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8年7月在我院骨科就诊的46例骨盆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23例。对照组采用传统髂腹股沟入路手术,实验组采用3D打印辅助经腹直肌外侧切口入路手术,比较两组的髋关节功能、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及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手术切口长度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随访6个月,实验组患者髋关节功能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髋关节功能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术后引流量显著少于对照组,手术切口长度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于传统髂腹股沟入路手术,采用3D打印辅助经腹直肌外侧切口入路术治疗骨盆骨折患者,能使髋关节功能恢复时间更短,疗效更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盆骨折 3D打印技术 经腹直肌外侧切口入路 传统髂腹股沟入路手术
下载PDF
侧卧位肩峰下联合小切口治疗Neer二、三部分肱骨近端骨折临床疗效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伟 陈小邦 +5 位作者 徐张彦 过家浩 周子文 许朝阳 李伟 李兵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2年第7期1350-1354,共5页
目的:探讨侧卧位肩峰下联合小切口结合传统正骨手法复位与传统胸大肌三角肌间隙入路治疗Neer二、三部分肱骨近端骨折对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自2019年1月—2020年12月期间72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按手术入路及体位的不同方式分为两组... 目的:探讨侧卧位肩峰下联合小切口结合传统正骨手法复位与传统胸大肌三角肌间隙入路治疗Neer二、三部分肱骨近端骨折对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自2019年1月—2020年12月期间72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按手术入路及体位的不同方式分为两组,沙滩椅位下三角肌胸大肌入路和侧卧位肩峰下联合小切口前外侧入路进行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术前和术后1周、3月、6月的患肩ASEs、Constant-Murley 评分、活动范围和骨折愈合情况以评估患肩功能;对比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血常规(HGB变化)及术后并发症的情况对两种手术入路进行综合性评价。结果:两组入路患者术后1周、3月和6月的ASEs和Constant-Murley 评分较术前均有显著性提高(P<0.001);相较于胸大肌三角肌入路,侧卧位肩峰下联合小切口入路的手术出血,住院时间均有显著性降低(P<0.001);术后血红蛋白的丢失量较对照组也有显著性差异(P<0.001);两组患者中,均未出现感染、骨折不愈合、腋神经损伤等严重不良事件。结论:侧卧位肩峰下联合小切口治疗Neer二、三部分肱骨近端骨折综合疗效更好,具有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侧卧位 肩峰下小切口入路 传统正骨手法 三角肌胸大肌入路 肱骨近端骨折 临床疗效
下载PDF
无保护接生法在足月初产妇分娩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4
作者 程碧辉 韩凌 +2 位作者 黄中秋 张丽 郑云霞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21年第6期632-635,共4页
目的分析无保护接生法在足月初产妇分娩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0月—2020年4月四川省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154例足月初产妇病例资料,根据接生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传统保护接生法)和观察组(无保护接生法),比较2种接生... 目的分析无保护接生法在足月初产妇分娩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0月—2020年4月四川省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154例足月初产妇病例资料,根据接生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传统保护接生法)和观察组(无保护接生法),比较2种接生方法第二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中转剖宫产率、住院时间、会阴情况及新生儿情况。结果观察组第二产程时间(0.78±0.14)h、住院时间(2.36±0.97)d短于对照组,产后2 h出血量(201.86±41.05)ml少于对照组,中转剖宫产率(7.79%)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会阴侧切率(15.58%)、会阴总裂伤率(14.29%)及会阴切口感染率(6.49%)均低于对照组,会阴完整率(70.13%)高于对照组(P<0.05)。二组会阴疼痛以0级和Ⅰ级疼痛为主,观察组会阴疼痛程度轻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锁骨骨折率(1.30%)低于对照组,1min Apgar评分(9.34±1.24)分高于对照组,新生儿窒息率(0.00%)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保护接生法可降低足月初产妇会阴侧切率,新生儿锁骨骨折率,提高会阴完整率,减轻会阴裂伤程度和会阴疼痛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保护接生法 传统保护接生法 会阴侧切率 会阴裂伤 会阴疼痛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