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6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 Moderniz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Opera and a Local Perspective of Local Operas:A Case Study of the Research on the Yisu Art Troupe by Li Youjun and Guo Hongjun
1
作者 Wang Miao 《Contemporary Social Sciences》 2023年第6期141-155,共15页
From both historical and artistic points of view,Qinqiang Opera can be considered a significant genre outside the realms of Peking Opera and Kunqu Opera.The research on Qinqiang Opera has long been a focal point in th... From both historical and artistic points of view,Qinqiang Opera can be considered a significant genre outside the realms of Peking Opera and Kunqu Opera.The research on Qinqiang Opera has long been a focal point in the research on local operas with particular emphasis from a local perspective of the Yisu Art Troupe,a key and hot topic in the studies of Qinqiang Opera.Taking the Yisu Art Troupe as a case study to scrutinize and address the intricacies within the process of moderniz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opera proved to be beneficial.Since the 20th century,studies on the Yisu Art Troupe have evolved from scattered and impressionistic self-narratives into systematic and theoretical academic research.In the new century,scholars,such as Xin Xuefeng,Li Youjun,and Guo Hongjun,have been especially diligent with studies in this field.As Xin Xuefeng is relatively unknown due to his emphasis on traditional opera music,Li Youjun and Guo Hongjun have gradually emerged as important contemporary scholars in the study of the Yisu Art Troupe.Guo and Li not only further theorize the study of the Yisu Art Troupe but also conduct in-depth and meticulous studies on the nature of the Yisu Art Troupe,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director-centered mode in Qinqiang Opera,the social function,and the playwriting of the Yisu Art Troupe by examining and reflecting it within the broader context of the moderniz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opera in the 20th centur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derniz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opera Li Youjun Guo Hongjun the Yisu Art Troupe research local operas
下载PDF
On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traditional dramas in modern Shijiazhuang
2
作者 李惠民 《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年第1期5-9,共5页
下载PDF
传统戏曲的现代化适应——以赣南与粤北地区采茶戏为例
3
作者 傅丽 《赣南师范大学学报》 2024年第5期136-140,共5页
戏曲现代化是近百年来中国戏曲发展的重要命题,在这个从传统走向现代的发展过程中历经了求变图存的探索,中国戏曲的现代化是其在现代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必然趋势。将赣南与粤北地区的采茶戏放在戏曲现代化的语境之下,用时代的观念与手段,... 戏曲现代化是近百年来中国戏曲发展的重要命题,在这个从传统走向现代的发展过程中历经了求变图存的探索,中国戏曲的现代化是其在现代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必然趋势。将赣南与粤北地区的采茶戏放在戏曲现代化的语境之下,用时代的观念与手段,试图从当前戏曲现代化所呈现的核心精神、现代表演形式以及构建戏曲话语体系等内容探寻赣南采茶戏与粤北采茶戏的现代化适应,与此同时,为保障传统戏曲现代化适应建立有效机制给予更多审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戏曲 现代化适应 赣南采茶戏 粤北采茶戏
下载PDF
戏曲在世界剧坛中的历史坐标与当代价值
4
作者 郑传寅 《民族艺术研究》 2024年第3期58-65,共8页
戏曲在世界剧坛中的地位及当代价值曾在中外均遭到质疑,然而这种质疑在很大程度上是囿于西方中心论的文化偏见。在全球化背景下重新寻找戏曲在世界剧坛中的历史坐标,体认其当代价值,具有重要意义。戏曲是世界三大古老戏剧之一,其舞台演... 戏曲在世界剧坛中的地位及当代价值曾在中外均遭到质疑,然而这种质疑在很大程度上是囿于西方中心论的文化偏见。在全球化背景下重新寻找戏曲在世界剧坛中的历史坐标,体认其当代价值,具有重要意义。戏曲是世界三大古老戏剧之一,其舞台演出一直未曾中断,艺术遗产最为丰厚,艺术生命力最为顽强,是世界剧坛中卓然特出、不可或缺的一极。戏曲集众美于一身,文化积淀丰厚,是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窗口,体认东方智慧的读本,导人向善致美的生动课堂,值得我们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三大古老戏剧 东方戏剧 戏曲 历史坐标 当代价值
下载PDF
解构与重塑:探索戏曲新编历史剧装扮的营造方略
5
作者 张晔 梁怡迪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2-98,共7页
现今凡戏曲新编历史剧,无论什么题材,在装扮营造方面均存在旧有程式与现代创新之间的权衡问题。如何守正创新一直是戏曲新编历史剧装扮发展的核心问题。文章尝试以解构与重塑理论来开拓创作的思维空间,以多元视角探索戏曲装扮在当代的... 现今凡戏曲新编历史剧,无论什么题材,在装扮营造方面均存在旧有程式与现代创新之间的权衡问题。如何守正创新一直是戏曲新编历史剧装扮发展的核心问题。文章尝试以解构与重塑理论来开拓创作的思维空间,以多元视角探索戏曲装扮在当代的营造方略。戏曲新编历史剧装扮营造以解构为理论支撑,以重塑为观念更新,以整合为实施路径。文章在解构理论的支撑下,通过遵、寻、融的营造理念重塑,取、移、借的实施路径整合,探索当下戏曲新编历史剧装扮守正创新的营造方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构 重塑 整合 戏曲新编历史剧 装扮营造
下载PDF
传统艺术在现代媒介中的延伸与消解:基于戏曲电影的考察
6
作者 郭婧文 《艺术传播研究》 2024年第4期113-122,共10页
戏曲是中国传统艺术中富有代表性的门类,电影则以其现代媒介身份在现代社会中作用于人与事物的加速延伸。基于“戏曲电影”视角的观察,有助于我们对传统艺术在现代媒介中的传承问题进行深入思考。戏曲艺术在现代媒介中的延伸,首先是现... 戏曲是中国传统艺术中富有代表性的门类,电影则以其现代媒介身份在现代社会中作用于人与事物的加速延伸。基于“戏曲电影”视角的观察,有助于我们对传统艺术在现代媒介中的传承问题进行深入思考。戏曲艺术在现代媒介中的延伸,首先是现代人的一种内化需求,是一种外在生活模式和内在心理需求的延伸;其次也是传统艺术传承的自觉需求,是传统艺术在环境、媒介和审美三个维度上的延伸。但是,这种延伸可能过度,并由此带来传统戏曲的消解。这种消解实质上是传统戏曲在现代媒介中的异化,是传统戏曲的符号化、内容化和非艺术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曲电影 艺术传承 文化延伸 现代媒介 传统消解
下载PDF
Traditional Peking Opera Theater vs. Modern Experimental Dramatist
7
《Beijing Review》 2011年第46期45-45,共1页
Beijing’s oldest theater kicks off its drama season in November Zheng Yi Ci Theater-the oldest tradi- tional Peking Opera theater in Beijing-will launch its 2011 Drama Season on November 23 in order to celebrate th... Beijing’s oldest theater kicks off its drama season in November Zheng Yi Ci Theater-the oldest tradi- tional Peking Opera theater in Beijing-will launch its 2011 Drama Season on November 23 in order to celebrate the 100th show of Peking Opera Mei Lanfang Classics and the 300th anniversary of the theat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aditional Peking opera Theater vs modern Experimental dramatist
原文传递
中国传统文化对曹禺戏剧创作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王俊虎 张宸菡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5期77-81,共5页
曹禺先生是我国杰出的现实主义戏剧大师,他在戏剧创作过程中不仅善于汲取西方戏剧理论精华,同时他又是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浸润中成长起来的戏剧家,他的戏剧创作同时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影响。他剧作中对家庭氛围和家庭成员关系的描... 曹禺先生是我国杰出的现实主义戏剧大师,他在戏剧创作过程中不仅善于汲取西方戏剧理论精华,同时他又是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浸润中成长起来的戏剧家,他的戏剧创作同时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影响。他剧作中对家庭氛围和家庭成员关系的描写以及对父权秩序的不满和挑战,是受到幼年家庭文化的影响;他在塑造女性人物形象和构筑戏剧氛围时,又借鉴并浸润着中国传统戏曲的文化精髓;他对“仁”这一品质的不吝赞美,对善恶因果论的重视以及对原始人性的肯定和赞扬,则体现了他对中国传统儒释道文化的理解和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文化 传统戏曲 曹禺 戏剧创作
下载PDF
关键词:现代戏剧——英语世界中国现代文学传播文献叙录(七)
9
作者 季进 王吉 《华文文学》 2023年第5期93-102,共10页
二十世纪见证了中国现代戏剧的兴起和发展,其中包括对本土演剧传统的改良与革新,也有对西方戏剧理论和表演范式的借鉴与扬弃。戏剧艺术体系走向现代的过程伴随着现实主义演剧体系、革命话语实践和民族风格建构的多元互动。本期所遴选的... 二十世纪见证了中国现代戏剧的兴起和发展,其中包括对本土演剧传统的改良与革新,也有对西方戏剧理论和表演范式的借鉴与扬弃。戏剧艺术体系走向现代的过程伴随着现实主义演剧体系、革命话语实践和民族风格建构的多元互动。本期所遴选的英语世界中国现当代戏剧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领域:一是从戏剧史的角度,对晚清到当代一个半世纪以来现代戏剧在中国的发展所进行的梳理和探讨。其中不仅涉及著名戏剧作品的创作和排演,也包括戏剧理论的建构以及戏剧对社会现实和革命话语的介入。第二个领域围绕着传统戏曲现代化展开,包括京剧的革命化改造以及针对田汉的个案研究。第三个领域涉及西方戏剧经典的本土化问题,包括莎士比亚、萧伯纳等人的剧作在中国的搬演和改写,以及中国舞台上所塑造的“外国人”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外研究 文献叙录 现代戏曲 戏剧 舞台艺术
下载PDF
关于新时代地方戏曲现代戏创作问题的讨论
10
作者 朱忠元 《民族艺林》 2023年第4期111-120,共10页
党的十八大以来,地方戏曲现代戏在与时代生活同行、与时代精神同频共振中创作了数量可观的作品,但也存在着发展急需解决的问题。文章在观察和研究新时代地方戏曲现代戏的基础上,提出通过树立正确的艺术追求、尊重优良的艺术传统、捕捉... 党的十八大以来,地方戏曲现代戏在与时代生活同行、与时代精神同频共振中创作了数量可观的作品,但也存在着发展急需解决的问题。文章在观察和研究新时代地方戏曲现代戏的基础上,提出通过树立正确的艺术追求、尊重优良的艺术传统、捕捉时代的现实脉动来实现地方戏曲现代发展,促进戏曲现代戏真正繁荣的路径并结合具体的例证进行了分析,认为发展地方戏曲现代戏需要戏曲界和戏曲工作者正本清源为人民、守正创新为艺术、凝心聚力为时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地方戏曲现代戏 艺术追求 艺术传统 时代脉动 发展
下载PDF
乡土审美的变奏:21世纪中原剧作家现代戏创作的群体特征
11
作者 陈晶晶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9期58-61,共4页
河南戏曲是中原文化的重要内容,21世纪以来中原剧作家群现代戏创作成就显著,彰显了鲜明的群体特征。在艺术观念上,以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与传统美德为己任,同时追求古典向现代的观念转型,更加注重人物内心世界的展示,力图开掘出更深层次的... 河南戏曲是中原文化的重要内容,21世纪以来中原剧作家群现代戏创作成就显著,彰显了鲜明的群体特征。在艺术观念上,以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与传统美德为己任,同时追求古典向现代的观念转型,更加注重人物内心世界的展示,力图开掘出更深层次的文化内涵;在精神品格上,将时代性与现代性相结合,洋溢着浓郁的主体精神,以精神的现代化来深入描写人的现代化;在舞台艺术上,从追求生活真实转向吸收传统梆子戏特质,强化本土剧种特色,传统戏曲美学原则得以复归和突破,重新步入了戏曲化的实践路径,重塑了多元形态的审美品格。21世纪中原剧作家的现代戏创作在中国戏曲现代戏发展中具有示范意义,未来应提炼出更加丰富的表现样式,以促进河南戏曲的创新性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原剧作家群 现代戏创作 乡土审美 豫剧
下载PDF
安康地方现代剧的教化意义及其实现
12
作者 崔德全 《商洛学院学报》 2023年第5期39-44,共6页
安康地方现代剧有着较大的教化意义,其教化意义的实现,离不开剧中的情节设置和结局安排。突转和发现是安康地方现代剧中最重要的两个环节。突转使人物由顺境走向逆境,并借此引起读者或观众的怜悯、惊慌和恐惧。发现,是剧中人物对某种价... 安康地方现代剧有着较大的教化意义,其教化意义的实现,离不开剧中的情节设置和结局安排。突转和发现是安康地方现代剧中最重要的两个环节。突转使人物由顺境走向逆境,并借此引起读者或观众的怜悯、惊慌和恐惧。发现,是剧中人物对某种价值观或人物身份、人际关系的重新认识,是剧中人物摆脱苦难的契机,也是让读者或观众心灵放松的契机。团圆,即戏剧大团圆的结局,是剧中人物最佳的生命状态,同时也可使读者或观众在悲痛、恐惧之后,重拾生活的信心,重燃生活的希望和勇气。突转、发现与团圆共同起作用,共同促成了安康地方现代剧之教化作用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康 地方戏 现代剧 教化
下载PDF
国剧运动与中国戏剧现代化进程
13
作者 陈秀娟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1期18-26,共9页
国剧运动在戏剧艺术“为人生”的主流思潮中逆势而生,倡导一种“由中国人用中国材料去演给中国人看的中国戏”,主张回归戏剧艺术本体,追求“纯粹的艺术”,追求融合中西、古今同梦的“完美戏剧”。国剧运动是中国戏剧现代化进程中重要的... 国剧运动在戏剧艺术“为人生”的主流思潮中逆势而生,倡导一种“由中国人用中国材料去演给中国人看的中国戏”,主张回归戏剧艺术本体,追求“纯粹的艺术”,追求融合中西、古今同梦的“完美戏剧”。国剧运动是中国戏剧现代化进程中重要的一环,它强调戏剧艺术的本体特征及其作为一门艺术的独立性和纯粹性,注重戏剧艺术的审美特性,试图纠正现代戏剧过度强调戏剧艺术社会功用所带来的偏失;它对戏剧“中国属性”的强调,意味着国剧运动的倡导者已认清了在戏剧现代化进程中保持戏剧民族性的重要意义。更为重要的是,余上沅尝试用“写意”这一术语来建立中国戏剧的话语体系,并使之与西方戏剧的写实性特征相对峙。这一术语已渗入到中国戏剧现代化的发展脉络中,成为思考如何处理中西戏剧文化关系、如何考量跨文化语境下传统戏曲艺术价值的重要理论术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剧运动 戏剧现代化 写意
下载PDF
工业化视域下戏曲电影的现状分析及发展策略探究——以《白蛇传·情》《曹操与杨修》为例
14
作者 杜瑞恒 《民族艺林》 2023年第2期75-82,共8页
随着中国电影工业化体系的逐渐成熟,越来越多的国产电影在不同程度上体现出在创作、制作、宣传、发行等方面的高质量进步。戏曲电影作为极具中国特色的一种电影艺术类型,对传承和推广中国戏曲、增强大众文化自信具有很好的推动作用,但... 随着中国电影工业化体系的逐渐成熟,越来越多的国产电影在不同程度上体现出在创作、制作、宣传、发行等方面的高质量进步。戏曲电影作为极具中国特色的一种电影艺术类型,对传承和推广中国戏曲、增强大众文化自信具有很好的推动作用,但在当前电影工业化进程中的发展却显得捉襟见肘。本文以《白蛇传·情》《曹操与杨修》为例,通过对戏曲电影的发展历程、内容创作、影像语言及营销发行策略四个方面的分析,探讨戏曲电影如何在尊重保留戏曲传统文化精华的同时进行现代性转化,整合分析电影工业化背景下戏曲电影的创新发展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曲电影 电影工业化 现代性转化 发展策略
下载PDF
田汉:在人民时代实现“银色的梦”
15
作者 谭桂林 《特立研究》 2023年第4期13-16,共4页
田汉怀着一个“银色的梦”走向文坛,新中国成立后,在人民时代里他的“梦”得以实现。他始终坚持人民本位的艺术立场,倡导艺术的改革和创造不仅要适合和满足民众的审美需求还要促动人民走向进步。他对“新国剧”问题的思考,对“到民间去... 田汉怀着一个“银色的梦”走向文坛,新中国成立后,在人民时代里他的“梦”得以实现。他始终坚持人民本位的艺术立场,倡导艺术的改革和创造不仅要适合和满足民众的审美需求还要促动人民走向进步。他对“新国剧”问题的思考,对“到民间去”的倡导,对戏曲传统的人民性与创造性的理解和发掘等,都是我国戏剧影视艺术理论的宝贵财富。它们既有实践经验的总结,又有艺术规律的探索,对当下主体性话语建构仍具强烈的启示意义和理论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田汉 传统戏曲 现代话剧 电影 戏剧影视业
下载PDF
河南曲剧《信仰》“多元融合创新”音乐创作路径及其对高校戏曲音乐教学的启示
16
作者 刘振涛 《南阳理工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117-121,共5页
河南曲剧现代戏《信仰》是一部革命题材的优秀剧目,该剧音乐设计体现了“在继承传统基础上大胆锐意创新”的创作理念。在唱腔设计除耿玉卿老师所言的五方面特点之外,该剧还有四方面突出的创新之处:以《国际歌》变化形式的主题音调贯穿全... 河南曲剧现代戏《信仰》是一部革命题材的优秀剧目,该剧音乐设计体现了“在继承传统基础上大胆锐意创新”的创作理念。在唱腔设计除耿玉卿老师所言的五方面特点之外,该剧还有四方面突出的创新之处:以《国际歌》变化形式的主题音调贯穿全剧;豫剧、京剧锣鼓与西式军鼓的综合及大量运用;唱腔伴奏大量使用以二胡为主的民族拉弦乐器;唱腔曲牌运用大量的简化过门。以上创新因素的综合运用,使得该剧具有区别于传统曲剧的全新风格。由当下戏曲舞台反观高校教学,二者存在一定脱节现象,这要求高校教学对传统艺术的新发展予以关注和讲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南曲剧 现代戏 信仰 戏曲教学
下载PDF
历史地看待京剧的现状与未来 被引量:5
17
作者 孙冬虎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2003年第3期112-118,共7页
京剧是体现北京人文特色的典型艺术形式。北京京剧繁荣的历史与首都优势下的人口数量、职业结构、文化环境、生活节奏密切相关。新中国成立后 ,社会环境的巨变推进了京剧现代戏的编演。京剧的前途系于剧场观众的增长 ,业内人士有必要客... 京剧是体现北京人文特色的典型艺术形式。北京京剧繁荣的历史与首都优势下的人口数量、职业结构、文化环境、生活节奏密切相关。新中国成立后 ,社会环境的巨变推进了京剧现代戏的编演。京剧的前途系于剧场观众的增长 ,业内人士有必要客观地总结以往的艺术实践 ,创作出贴近现代生活的新剧目。政府的支持也需要与艺术规律、经济规律进一步协调起来 ,以促进京剧普及与提高的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剧艺术 现状 传统戏 现代戏 发展 京剧史
下载PDF
戏曲“三种传统”与“十七年”的再认识 被引量:15
18
作者 傅谨 《民族艺术研究》 CSSCI 2015年第3期32-38,共7页
贾志刚提出中国戏剧有三种传统。三种传统更精确的表达应该是:从宋元至今一千年形成的古典戏剧传统、20世纪上半叶在都市剧场演出中形成的现代戏剧传统、1949—1966年的"十七年"里形成的当代戏剧传统。对传统戏的整理、加工... 贾志刚提出中国戏剧有三种传统。三种传统更精确的表达应该是:从宋元至今一千年形成的古典戏剧传统、20世纪上半叶在都市剧场演出中形成的现代戏剧传统、1949—1966年的"十七年"里形成的当代戏剧传统。对传统戏的整理、加工和修改并形成的优秀剧目及其表演形制,是中国戏剧第三传统的核心。但"十七年"有其复杂性,"戏改"留下了大量优秀的经典剧目,同时更多优秀传统剧目及其各具特色的表演方法因"戏改"失传;普遍存在粗暴对待传统戏剧的极左倾向,又始终存在在保护传统方面以张庚为代表的戏曲理论家持续不断的纠偏努力。因此,我们必须完整地理解与把握戏曲的第三传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传统 当代戏剧 戏改 张庚
下载PDF
邵氏黄梅调电影艺术论——兼论戏曲电影的类型基础 被引量:18
19
作者 蓝凡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2006年第2期94-105,共12页
戏曲电影是世界电影史上最为特殊,也是仅为华语电影所特有的一种电影类型。虽然香港的第一部黄梅调电影是长城电影制片有限公司出品的《借亲配》,但开香港黄梅调风气的却是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邵氏黄梅调电影是邵氏电影或邵氏影业... 戏曲电影是世界电影史上最为特殊,也是仅为华语电影所特有的一种电影类型。虽然香港的第一部黄梅调电影是长城电影制片有限公司出品的《借亲配》,但开香港黄梅调风气的却是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邵氏黄梅调电影是邵氏电影或邵氏影业王国中最具代表性的电影片种/类型,也是邵氏电影或邵氏影业对中国乃至世界电影做出的最主要贡献之一。邵氏黄梅调电影虽然仅是戏曲电影片中的一个类型,但却是甚有特色的一个电影类型。可以这样说,在电影工业理念下的邵氏黄梅调电影,尝试了走现代性格的戏曲电影之途,为传统艺术在现代艺术中的转换作了有益的实验。邵氏黄梅调电影的艺术特征集中反映在银幕结构:以主唱段分割的唱段式结构;通俗流传:好听易唱的黄梅曲调和写实风格:写实时空与写实动作造型三方面上。虽然邵氏黄梅调电影已不是原来意义上的“戏曲”,但邵氏黄梅调电影自身的艺术“空间”,却给了我们“创新”的可能,从中我们更可以看到科学技术对传统艺术的改造,无论成功与否,它都显示了人们对艺术概念的重新思考。只是我们需要强调的是,当我们在进行戏曲电影类型的建构时,一定要想到邵氏影视帝国的黄梅调电影,因为它曾经从电影的本体———大众的市场层面思考和实践过“现代性”的戏曲电影:一种建筑在电影基础上的“以戏就影”的黄梅调电影。邵氏黄梅调电影不仅对中国/华语电影的类型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在世界电影的类型发展上也具有重大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曲电影 黄梅调电影 戏曲电影类型 传统艺术现代转换
下载PDF
传统戏曲音乐的当代嬗变和歌剧化戏曲音乐的形成及特征 被引量:7
20
作者 周来达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CSSCI 2013年第4期24-34,共11页
传统戏曲音乐已经嬗变为歌剧化音乐。歌剧化音乐的形成,大体经过了20世纪40年代中期至"文革"前,"文革"期间和新时期以来三个阶段的孕育发展。歌剧化音乐的本质特征主要有音乐创作理念、创作思维和作曲技巧的西方化... 传统戏曲音乐已经嬗变为歌剧化音乐。歌剧化音乐的形成,大体经过了20世纪40年代中期至"文革"前,"文革"期间和新时期以来三个阶段的孕育发展。歌剧化音乐的本质特征主要有音乐创作理念、创作思维和作曲技巧的西方化,音乐创作的个体性,作品的专利性,程式的模糊性,功能突出娱乐性,剧种声腔的趋同性,传播的复制性和非繁衍性,流派唱腔的模仿性,过门音乐的模式性等。目前我国存在着三类戏曲音乐,一个多元戏曲音乐交相辉映的时代已经来临。清醒、清晰地认识和认清我国当代戏曲音乐的变异及其性质、特征等是保护发展戏曲和戏曲音乐的前提,不遗余力地实施多元化发展战略,戏曲和戏曲音乐的美好未来,值得期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曲音乐 传统戏曲音乐 歌剧化戏曲音乐 特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