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 New Page for Women's Reproductive Health in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1
作者 俞瑾 《Chinese Journal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and Western Medicine》 2003年第2期84-87,共4页
The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ICWM) of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OBS/GYN) emerged eventually with more than 40 years’ hard struggle, and one of the most promising articles is the integrati... The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ICWM) of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OBS/GYN) emerged eventually with more than 40 years’ hard struggle, and one of the most promising articles is the integration of the masterpieces of menstrual disorder and infertility in TCM and the virtual explosion of new knowledge and methods 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 have A New Page for womens Reproductive Health in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for that body of PCOs been is OBs TCM with FsH
下载PDF
Women’s preconception health patterns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s a predictor of fertility outcomes
2
作者 Xia-qiu Wu Wendy Satmary +1 位作者 Jin Peng Ka-kit Hui 《Journal of Integrative Medicine》 SCIE CAS CSCD 2020年第3期222-228,共7页
Objective: To examine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CM), preconception health patterns and fertility outcomes.Methods: A community-based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 was conducted in China. A total... Objective: To examine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CM), preconception health patterns and fertility outcomes.Methods: A community-based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 was conducted in China. A total of 3012 newly married women who were willing to conceive within 2 years were enrolled in the study and took National Free Prepregnancy Checkups(NFPC). A reliably structured self-rating scale was used to measure the TCM preconception health patterns of the enrolled women. A 3-year follow-up was conducted to obtain the fertility outcomes, including pregnancy rate, time to pregnancy, spontaneous miscarriage and newborn status. Statistical analyses were conducted using Chi-square or Fisher’s exact tests, logistic regression models, general linear models and the Cox proportional hazard model.Results: The fertility outcomes showed no statistic correlations to the terms of NFPC in this population.Approximately a half of the women(46.66%) had unhealthy patterns. Women with qi & blood-deficiency(odds ratio [OR] = 35.19, 95% confidence interval [CI] = 1.55–801.15) or qi-stagnation(OR = 4.55, 95% CI =0.90–23.06) pattern took a longer time to get pregnant, and those with qi-stagnation(OR = 2.05, 95% CI =1.1–3.82) or yang-deficiency(OR = 1.91, 95% CI = 1.12–3.25) pattern had a higher risk of spontaneous miscarriage.Conclusion: Three unhealthy TCM patterns during the preconception period might be risk factors for low fecundity or poor pregnancy outcomes. The TCM preconception pattern identification may provide a convenient and effective way to screen for potential pregnancy risks beyond the NFPC. Further, appropriate interventions based on the TCM preconception health patterns are needed to improve quality in women’s fecundability and birth outcom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ECONCEPTION CARE FERTILITY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womens health Risk assessment
原文传递
传统塔裙在现代女装设计中的创新运用
3
作者 丁瑛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59-68,共10页
为使传统塔裙在现代时尚设计趋势下更好地应对多元化着装需求,文章从传统塔裙的结构特征和造型美感出发,结合时代背景和不同时期的设计特点,将塔裙的连续分层结构和夸张的造型特点与现代审美相结合,从裙面结构、褶饰工艺、面料运用及着... 为使传统塔裙在现代时尚设计趋势下更好地应对多元化着装需求,文章从传统塔裙的结构特征和造型美感出发,结合时代背景和不同时期的设计特点,将塔裙的连续分层结构和夸张的造型特点与现代审美相结合,从裙面结构、褶饰工艺、面料运用及着装配搭4个方面进行实践,探讨传统塔裙在现代女装设计中的创新运用。研究表明,从时尚历史中汲取设计灵感,在塑造自身风格的同时将时尚和技艺进行传承与创新,可使传统塔裙更加适应现代设计方式,传统塔裙的创新应根植于结构本身以及结合生活方式,以创造符合现代审美需求的着装样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塔裙 现代女装 传承与创新 设计
下载PDF
客家女子服饰的演变 被引量:13
4
作者 刘运娟 陈东生 甘应进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08-112,共5页
从客家民系形成历史入手,以王东的"语言习俗形成说"为标志的民系形成理论为基础(即认为客家民系形成于明代中期),将客家女子服饰演变划分为3个时期并将各时期服饰形制及其特点进行归纳总结:第1时期为明代中期至清末,是客家妇... 从客家民系形成历史入手,以王东的"语言习俗形成说"为标志的民系形成理论为基础(即认为客家民系形成于明代中期),将客家女子服饰演变划分为3个时期并将各时期服饰形制及其特点进行归纳总结:第1时期为明代中期至清末,是客家妇女服饰形成阶段,其服装样制与中原基本一致,出现了与南方少数民族相类似的服饰特点;第2时期为清末民初的客家女子传统服饰成熟阶段,客家传统服饰样制与文化特征基本形成;第3时期从民初至20世纪中叶,为客家妇女服饰的消亡期,传统服饰与现代服饰并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客家 女子服饰 演变 客家历史
下载PDF
唐朝服饰上的宝花纹在现代女装中的设计应用 被引量:15
5
作者 郑清璇 梁惠娥 《丝绸》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51-56,共6页
宝花纹是唐朝典型的服饰纹样之一,它是在多元文化背景下综合了各种植物花卉因素的想象性图案。通过对唐朝服饰上宝花纹的整体图案、基瓣图案和纹样色彩进行分析总结,整理和归纳了唐朝服饰上宝花纹的艺术特征、纹样内涵,以及宝花纹在唐... 宝花纹是唐朝典型的服饰纹样之一,它是在多元文化背景下综合了各种植物花卉因素的想象性图案。通过对唐朝服饰上宝花纹的整体图案、基瓣图案和纹样色彩进行分析总结,整理和归纳了唐朝服饰上宝花纹的艺术特征、纹样内涵,以及宝花纹在唐朝服饰上的表现形式。研究认为:唐朝服饰上的宝花纹具有丰富的艺术形式,亦承载了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通过借鉴宝花纹的图案和色彩,结合现代人们的审美需求和心理需求,对其在现代女装中设计应用的方法作了探索尝试,力求为传统服饰纹样在现代女装的设计应用寻找传承并创新的实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朝服饰 宝花纹 现代女装设计 传统服饰纹样 植物纹样 设计应用
下载PDF
借鉴传统文化元素的女子健身服装设计方法 被引量:4
6
作者 刁杰 王永进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53-60,共8页
为了响应全民健身计划的大力推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针对女子健身服装产品长期受欧美流行文化影响,而较少借鉴中华传统文化元素的现状,通过文献检索和市场调研,分析总结出先探索后“转码”,传承的同时不忘创新,有选择地使用3种现代... 为了响应全民健身计划的大力推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针对女子健身服装产品长期受欧美流行文化影响,而较少借鉴中华传统文化元素的现状,通过文献检索和市场调研,分析总结出先探索后“转码”,传承的同时不忘创新,有选择地使用3种现代技术设计方法,对传统色彩、传统服装结构、传统图形进行借鉴。以“悦然”女子健身服装系列为案例进行设计实践,记录设计的迭代改进,对设计方法的可行性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在女子健身服装领域借鉴传统文化元素的设计方法可以为类似设计工作的开展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文化元素 女子健身服装 借鉴 创新 设计方法
下载PDF
少数民族女性知识的缘起和发展——以传统手工艺服饰为例 被引量:5
7
作者 杨国才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50-55,共6页
少数民族有自己独特的文化,这早已为世人所公认,而少数民族女性也有自己的知识和文化,却很少被人所知晓。少数民族女性的知识,主要是通过本民族的传统手工艺,以服饰为载体再现,并通过一系列象征图案的符号展示和传承下来。但是,这些图... 少数民族有自己独特的文化,这早已为世人所公认,而少数民族女性也有自己的知识和文化,却很少被人所知晓。少数民族女性的知识,主要是通过本民族的传统手工艺,以服饰为载体再现,并通过一系列象征图案的符号展示和传承下来。但是,这些图案符号从什么时候开始,又是怎样传承和发展,这就需要认真解读。各民族服饰的产生,蕴含了少数民族女性文化知识的缘起,因为服饰是人类共有的文化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女性 知识和文化 传统手工艺 服饰载体 符号
下载PDF
赛珍珠的中国妇女观——对《大地》三部曲的女性主义解读 被引量:15
8
作者 朱坤领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3期69-73,共5页
赛珍珠是鼓吹妇女解放的先驱者之一。《大地》三部曲描写了随着时代的变化,中国妇女在解放道路上所取得的进步和她们自身思想的变化历程,反映了赛珍珠的中国妇女现。赛珍珠大体上把中国妇女分为传统妇女和现代妇女两类,并揭示了她们不... 赛珍珠是鼓吹妇女解放的先驱者之一。《大地》三部曲描写了随着时代的变化,中国妇女在解放道路上所取得的进步和她们自身思想的变化历程,反映了赛珍珠的中国妇女现。赛珍珠大体上把中国妇女分为传统妇女和现代妇女两类,并揭示了她们不同的主体性。她赞美传统妇女的传统美德,但更珍视现代妇女的现代美德。正是后者指引着中国妇女解放的方向,体现了赛珍珠的女性主义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赛珍珠 《大地》 传统中国妇女 现代中国妇女 女性的主体性 妇女解放
下载PDF
1913—1930年电影中的女性服饰形象及其变化规律 被引量:1
9
作者 胡哲 梁惠娥 《服装学报》 CAS 2017年第4期320-327,共8页
1913—1930年属于中国电影从萌芽到发展的阶段,电影中的女性服饰形象也在不断变化。将1913—1930年电影中的女性角色进行分类,针对少妇、劳动妇女、乡村少女、富家小姐这4类主要女性角色,从服装、配饰、发型、妆容的角度分析其服饰形象... 1913—1930年属于中国电影从萌芽到发展的阶段,电影中的女性服饰形象也在不断变化。将1913—1930年电影中的女性角色进行分类,针对少妇、劳动妇女、乡村少女、富家小姐这4类主要女性角色,从服装、配饰、发型、妆容的角度分析其服饰形象。对比和归纳1913—1930年电影中女性服饰形象的变化,总结出从保守到开放、从注重彰显社会地位到彰显个性的变化规律,并从新思想的传播、新风尚的形成以及电影摄制的客观因素3方面探究其变化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913-1930年 女性服饰形象 变化规律 变化原因
下载PDF
试论阿里普兰妇女传统服饰及其文化特征 被引量:3
10
作者 伍金加参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8年第1期143-149,共7页
阿里普兰妇女传统服饰作为藏民族服饰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于2008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章着重探讨了普兰妇女传统服饰产生的历史背景及其文化特征,介绍了其实用、审美价值等。认为阿... 阿里普兰妇女传统服饰作为藏民族服饰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于2008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章着重探讨了普兰妇女传统服饰产生的历史背景及其文化特征,介绍了其实用、审美价值等。认为阿里普兰妇女传统服饰特征大概形成于象雄时期,并富有强烈的苯教文化意蕴。通过这一独特服饰文化的推介,人们可进一步了解西藏西部以服饰为载体的地方性文化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里普兰 妇女传统服饰 象雄时期 苯教文化
下载PDF
中国传统女子之孝析论——以《女孝经》为例 被引量:2
11
作者 费丹丹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7-21,共5页
孝是中国传统道德之首德。《女孝经》规定了女子孝道的责任范围及道德规范。唐朝以后,《女孝经》成为民间教育女子的重要修身教科书之一,对后世(特别是明清时期)女子教孝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分析《女孝经》中关于传统女子孝道的主要内容... 孝是中国传统道德之首德。《女孝经》规定了女子孝道的责任范围及道德规范。唐朝以后,《女孝经》成为民间教育女子的重要修身教科书之一,对后世(特别是明清时期)女子教孝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分析《女孝经》中关于传统女子孝道的主要内容和特点,对现代女性孝道教育与实践具有启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女子之孝 《女孝经》 现代女性孝道
下载PDF
“人学”与“知识论”——《妇女学》教材中的学科界定 被引量:1
12
作者 韩贺南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2003年第4期34-37,共4页
20世纪80年代的妇女学着重于对“妇女本质”的求证和对“妇女问题”的溯源;90年代以后的妇女学一方面继承了追问“妇女本质”的传统,另一方面将妇女学界定为对既有知识传统关于妇女的知识之解构与建构。认为作为“人学”范畴的妇女学应... 20世纪80年代的妇女学着重于对“妇女本质”的求证和对“妇女问题”的溯源;90年代以后的妇女学一方面继承了追问“妇女本质”的传统,另一方面将妇女学界定为对既有知识传统关于妇女的知识之解构与建构。认为作为“人学”范畴的妇女学应该超越以男权为主体建构的知识传统,作为“知识论”的妇女学则需注重知识体系的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女学 界定 知识传统
下载PDF
现代的召唤:走出传统伦理的困境——以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五四激进文人为中心 被引量:1
13
作者 卢付林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93-96,101,共5页
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五四激进文人,立足于西方文化尺度,在个性自由、妇女解放等维度上急进地反叛中国传统伦理。文章认为,他们针对封建专制伦理桎梏而提出的个人主义话语,正是中国人伦理思想趋近现代的一个重要表征;而从根本... 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五四激进文人,立足于西方文化尺度,在个性自由、妇女解放等维度上急进地反叛中国传统伦理。文章认为,他们针对封建专制伦理桎梏而提出的个人主义话语,正是中国人伦理思想趋近现代的一个重要表征;而从根本上颠覆"三纲五常"传统伦理规范的妇女解放运动,也成为了中国传统伦理现代转型的一个重要标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四激进文人 中国传统伦理 个性自由 妇女解放
下载PDF
男权规范与女性主义纠结下的双重文化镜像——论第三代女性诗歌的文化悖论 被引量:1
14
作者 林平乔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1期110-114,共5页
以翟永明、唐亚平、伊蕾等诗人的诗歌为代表的"第三代女性诗歌",一方面以清醒的女性意识揭露了男性中心社会和男性话语霸权对女性在肉体与精神上的双重"施虐",以对女性自身生命原真状态的揭示建构起妇女解放的新话... 以翟永明、唐亚平、伊蕾等诗人的诗歌为代表的"第三代女性诗歌",一方面以清醒的女性意识揭露了男性中心社会和男性话语霸权对女性在肉体与精神上的双重"施虐",以对女性自身生命原真状态的揭示建构起妇女解放的新话语,另一方面又以对传统女性精神的返顾与留恋,显示着甘愿回到"传统女性"的倾向。她们的诗歌以对男性显性层面的反抗与隐性层面的依恋表现出鲜明的文化悖反意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三代女性诗歌 女性主义写作 男性话语霸权 传统女性精神
下载PDF
美国文化中的性别歧视探源 被引量:2
15
作者 许卓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 2008年第3期73-74,109,共3页
继承于西方文化的美国文化中的性别歧视是根深蒂固的,本文试从人文传统、宗教、父权制以及美国人两性观等角度来透视美国文化中的性别歧视。并进一步得出结论,传统习俗及意识形态是美国社会依然存在性别歧视的根本原因。
关键词 性别歧视 传统 妇女角色
下载PDF
明清官服纹样与现代女士唐装纹样的子承关系 被引量:1
16
作者 陈怀莉 《西昌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年第3期109-111,共3页
本文就现代女士唐装的流行趋势,明清官服纹样在现代女士唐装上的运用,针对中国文化的回归现象,说明现代中国人的审美倾向仍深植于中国传统文化之中。
关键词 明清官服纹样 现代女士唐装纹样 中国传统文化
下载PDF
基于晚清五彩绣福寿如意饰边女短衫的符号探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王晓彤 崔荣荣 牛犁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82-86,共5页
女短衫是中国传统服饰品之一,是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物化载体,文章从符号学的角度,以江南大学汉族民间服饰传习馆馆藏晚清五彩绣福寿如意饰边女短衫为主要研究对象,对汉族民间服饰中的符号进行了研究。结合实例分析,从造型符号、纹饰符... 女短衫是中国传统服饰品之一,是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物化载体,文章从符号学的角度,以江南大学汉族民间服饰传习馆馆藏晚清五彩绣福寿如意饰边女短衫为主要研究对象,对汉族民间服饰中的符号进行了研究。结合实例分析,从造型符号、纹饰符号和色彩符号等方面进行探讨,并对服饰符号进行语义解读,通过服饰符号的外部形式分析其在中华传统文化内部所发挥的物质和精神作用。其目的是运用符号学的观点与方法感受古人的造物哲学,为汉族民间服饰的研究开拓出新的空间,提供一种新的理论资源和思考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服饰 服饰文化 符号 女短衫 福寿纹样
下载PDF
女风衣领型与廓形搭配的感性意向评价 被引量:5
18
作者 张伟萌 李晓英 +1 位作者 郭子轩 马芳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10-116,共7页
为探究不同风衣领型与廓形组合对整体服装风格意象的影响,以中青年女性对风衣领型设计的感性需求为着力点,选取6种典型风衣领型搭配4种廓形,以此确定24款风衣样本图和9个维度的风格意象空间。运用语义差异法进行问卷调查,基于感性工学... 为探究不同风衣领型与廓形组合对整体服装风格意象的影响,以中青年女性对风衣领型设计的感性需求为着力点,选取6种典型风衣领型搭配4种廓形,以此确定24款风衣样本图和9个维度的风格意象空间。运用语义差异法进行问卷调查,基于感性工学研究原理和方法,将消费者主观感性意象量化为客观数据,通过评价分析得出:影响风衣领型造型的3个主要因子为风格因子、柔性因子和喜好因子;不同领型的风格意象有很大的差别,且受廓形影响较大,其中连帽领和宽驳领受廓形的影响最小,更凸显领型本身的风格;X廓形对各种领型的感性意象影响较小;从喜好度分析,拿破仑领因与各廓形都有较好的匹配度,整体受欢迎程度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风衣 领型 感性工学 廓形
下载PDF
黔东南地区苗族妇女传统服饰文化保护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吴海燕 但文红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1年第1期99-104,共6页
苗族妇女传统服饰是苗族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载体,是苗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黔东南地区苗族妇女传统服饰为对象,分析了六种服饰类型在颜色、款式和装饰等方面的特征;探讨了地域环境、祖先崇拜和审美观等在服饰形成中的作用;最后揭... 苗族妇女传统服饰是苗族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载体,是苗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黔东南地区苗族妇女传统服饰为对象,分析了六种服饰类型在颜色、款式和装饰等方面的特征;探讨了地域环境、祖先崇拜和审美观等在服饰形成中的作用;最后揭示传统服饰保护在传承人、图案、技术等方面的困境,并对此提出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黔东南 苗族妇女传统服饰类型 特征 成因 保护困境 对策
下载PDF
“闺女”→“媳妇”→“婆婆”——从习俗称谓看传统性别文化对妇女地位的影响及变革
20
作者 谢玉娥 《山东女子学院学报》 2013年第1期51-55,共5页
专用于妇女的习俗称谓是传统性别文化对妇女的命名,集中显现了妇女的家庭身份,表明了历史上妇女在人生不同阶段的性别身份:"闺女"——父系家族的"他者"、娘家的"一门亲戚";"媳妇"——丈夫的&qu... 专用于妇女的习俗称谓是传统性别文化对妇女的命名,集中显现了妇女的家庭身份,表明了历史上妇女在人生不同阶段的性别身份:"闺女"——父系家族的"他者"、娘家的"一门亲戚";"媳妇"——丈夫的"家室"、外来的"自家人";"婆婆"——娶了儿媳的妇女、夫家的"代言人"。习俗性别称谓产生于稳定的传统农业时代,根植于封闭的父系家族社会,是以男性为本位的父权家族制度和传统性别文化对妇女身份的构建,它消除了妇女独立的人格身份,使她们难以摆脱既定的性别命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性别文化 称谓 妇女地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