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2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ssociations between the Western North Pacific Monsoon and the South China Sea Monsoon 被引量:1
1
作者 陆日宇 Chan-Su Ryu Buwen Dong 《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 SCIE CAS CSCD 2002年第1期12-24,共13页
Based on the interannual variability of convection over the tropical western North Pacific (WNP), a region of 130°—160°E, 10°—20°N, a composite analysis is performed on the fields of surface temp... Based on the interannual variability of convection over the tropical western North Pacific (WNP), a region of 130°—160°E, 10°—20°N, a composite analysis is performed on the fields of surface temperature, outgoing longwave radiation and 850 hPa zonal wind. The composite results show that the weaker (stronger) WNP convection is related to the El Nino (La Nina)—pattern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SST) anomalies in the preceding winter and in spring. A comparison with previous results indicates that a similar spatial and temporal distribution of SST anomalies is also associated with the onsets of both the WNP and South China Sea (SCS) monsoons. The composite results also show that the weaker (stronger) convection over the WNP corresponds to the easterly (westerly) anomalies that extend westward from the WNP into the Bay of Bengal. A numerical experiment by an atmospheric general circulation model shows a similar result. In addition, during weaker (stronger) convection summer, the convection over the WNP and lower-level zonal winds over the SCS exhibit a small (large) extent of seasonal evolu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uth China Sea Lower-level zonal flow Tropical western north Pacific Monsoon El Niñ o
下载PDF
Estimating the minimum in-stream flow requirements via wetted perimeter method based on curvature and slope techniques 被引量:2
2
作者 LIU Suxia' MO Xingguo +4 位作者 XIA Jun LIU Changming LINZhonghui MEN Baohui JI Lina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SCIE CSCD 2006年第2期242-250,共9页
Under the assumptions of triangular cross section channel and uniform stable flow, an analytical solution of the minimum ecological in-stream flow requirement (MEIFR) is deduced. Based on the analytical solution, th... Under the assumptions of triangular cross section channel and uniform stable flow, an analytical solution of the minimum ecological in-stream flow requirement (MEIFR) is deduced. Based on the analytical solution, the uncertainty of the wetted perimeter method is analyzed by comparing the two techniques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the critical point on the relationship curve between wetted perimeter, P and discharge, Q. It is clearly shown that the results of MEIFR based on curvature technique (corresponding to the maximum curvature) and slope technique (slope being 1) a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On the P-Q curve, the slope of the critical point with the maximum curvature is 0.39 and the MEIFR varied prominently with the change of the slope threshold. This indicates that if a certain value of the slope threshold is not available for slope technique, curvature technique may be a better choice. By applying the analytical solution of MEIFR in the losing rivers of the Western Route South-to-North Water Transfer Project in China, the MEIFR value via curvature technique is 2.5%-23.7% of the multi-year average annual discharge, while that for slope technique is 11%-105.7%. General conclusions would rely on the more detailed research for all kinds of cross-sec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ncertainty wetted perimeter minimum in-stream flow requirements analytical solution Western Routhe south-to-north Water Transfer Project in China
下载PDF
基于多方法综合比较的南水北调西线工程水源区生态需水研究
3
作者 王玉莲 杨泽凡 +5 位作者 闫龙 刘欢 曾庆慧 杨钦 闫肖瑶 胡鹏 《水资源保护》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37-147,共11页
针对南水北调西线工程调水需求,以方法比选、目标修正、可行性验证为主线,提出了一套多方法综合确定水源区生态需水过程的思路,并制定了10个坝址断面枯水期和非枯水期的生态基流、敏感生态需水及年生态水量目标。结果表明:水源区坝址断... 针对南水北调西线工程调水需求,以方法比选、目标修正、可行性验证为主线,提出了一套多方法综合确定水源区生态需水过程的思路,并制定了10个坝址断面枯水期和非枯水期的生态基流、敏感生态需水及年生态水量目标。结果表明:水源区坝址断面枯水期生态基流在多年平均流量中的占比约为20%,非枯水期占比约为40%;3—6月为鱼类集中产卵敏感期,需要每月发生一次脉冲流量过程,每次至少持续10 d,脉冲流量在多年平均流量中的占比为48%~73%;各坝址断面年均生态水量在多年平均径流量中的占比约为70%,其中丰水年、一般偏枯年、枯水年生态水量占比分别为68%~78%、66%~75%和61%~70%;研究结果符合长江流域现有管控要求,具备较好的现实可达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需水 生态基流 敏感生态需水 年生态水量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
下载PDF
高雷诺数下倒虹吸闸墩绕流水力特性
4
作者 贺蔚 周红星 +3 位作者 秦杭晓 曾庆林 张健 徐辉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55-159,共5页
为研究倒虹吸出口闸墩绕流特性,以南水北调某典型倒虹吸为例,基于Flow3D软件建立倒虹吸模型,根据现场原型实测水位、流速进行模型验证;利用该模型模拟了雷诺数6.17×10^(6)~9.38×10^(6)范围下闸墩绕流特性。结果表明,高雷诺数... 为研究倒虹吸出口闸墩绕流特性,以南水北调某典型倒虹吸为例,基于Flow3D软件建立倒虹吸模型,根据现场原型实测水位、流速进行模型验证;利用该模型模拟了雷诺数6.17×10^(6)~9.38×10^(6)范围下闸墩绕流特性。结果表明,高雷诺数条件下,随着雷诺数的增加,闸墩绕流造成的液面波动幅度增加,中墩液面波动显著大于边墩;闸墩后的尾涡量持续增加,雷诺数对斯特劳哈尔数影响不大;边侧闸墩受力的非对称性明显,边墩闸室间特征流速偏流比存在先增大再减小的变化规律,偏流效应造成的离心距不断增加。本研究可针对性改善输水工程水流流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 卡门涡街 闸墩绕流 偏流效应 倒虹吸
下载PDF
南北通道区域路网扩能改造投资方向研究
5
作者 梁必翔 《中国铁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5-110,共6页
随着国家经济持续发展,铁路货运运输需求总量将进一步增加,在既有线标准下,南北货运通道存在部分区段、站点能力不足的问题,无法满足未来运输需求。京广、焦柳、益湛线作为南北通道区域路网的主干线,亟须研究其扩能改造方案。基于区域... 随着国家经济持续发展,铁路货运运输需求总量将进一步增加,在既有线标准下,南北货运通道存在部分区段、站点能力不足的问题,无法满足未来运输需求。京广、焦柳、益湛线作为南北通道区域路网的主干线,亟须研究其扩能改造方案。基于区域路网现状及规划,结合运输生产需要,参考各线扩能改造的预可行性研究成果,通过按照最短路径原则对区域路网南下货流进行合理分配,根据现状线路通过能力找出区域路网能力瓶颈,研究提出瓶颈区段扩能改造方案及扩能投资方向。采用综合比选方式对京广、焦柳、益湛线等多个扩能改造投资方向进行分析,选择合理投资方向,确定线路、车站扩能改造规模,提高资金投资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北通道 通过能力 路网 货流 扩能改造 投资方向
下载PDF
南水北调韩庄泵站永磁卧式贯流泵机组经济运行探析
6
作者 韩业庆 任泽俭 陈岗 《中国水能及电气化》 2024年第8期61-66,53,共7页
韩庄泵站作为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第九梯级提水泵站,现每年调水量超12亿m 3,机组运行电费很大,研究优化机组经济运行方案,对泵站节能降耗具有十分重要意义。文章通过对机组历年运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效能计算,梳理出影响机组经济运行... 韩庄泵站作为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第九梯级提水泵站,现每年调水量超12亿m 3,机组运行电费很大,研究优化机组经济运行方案,对泵站节能降耗具有十分重要意义。文章通过对机组历年运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效能计算,梳理出影响机组经济运行的四大因素,针对影响因素逐一进行数据对比研究,提出相应的改进运行措施,为永磁卧式贯流泵机组经济运行提供科学技术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水北调 永磁卧式贯流泵 经济运行 探析
下载PDF
流量在线监测技术在大型窄深引水渠道的应用
7
作者 张洁芳 吴竞博 李凯 《水利水电快报》 2024年第10期18-22,共5页
为解决大型窄深引水渠道引水流量实时精准监测的问题,以清泉沟水文站和陶岔水文站为例,从测验渠段选择、仪器选型、模型率定等方面分析了水平式ADCP和超声波时差法流量计在线监测技术在大型窄深引水渠道中的适用性。结果表明:清泉沟站... 为解决大型窄深引水渠道引水流量实时精准监测的问题,以清泉沟水文站和陶岔水文站为例,从测验渠段选择、仪器选型、模型率定等方面分析了水平式ADCP和超声波时差法流量计在线监测技术在大型窄深引水渠道中的适用性。结果表明:清泉沟站水平式ADCP流量比测系统误差为0.3%,随机不确定度为7%;陶岔站超声波时差法流量计流量比测系统误差为-0.2%,随机不确定度为2.6%,两项在线监测技术成果可靠,精度满足相关规范要求,可用于大型窄深渠道流量在线监测,具有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窄深引水渠道 流量精准监测 水平式ADCP 超声波时差法流量计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
下载PDF
引江补汉工程实施后的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工程可调水量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许继军 张晓琦 +3 位作者 周涛 李清清 尹正杰 王永强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790-799,共10页
随着新时期南水北调后续工程的高质量发展,首批建设工程引江补汉工程正式开工,为支撑未来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工程与引江补汉工程的联合协调运行,根据引江补汉工程设计参数,提出多组丹江口水库与引江补汉工程联合调度方式,并模拟分析得到... 随着新时期南水北调后续工程的高质量发展,首批建设工程引江补汉工程正式开工,为支撑未来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工程与引江补汉工程的联合协调运行,根据引江补汉工程设计参数,提出多组丹江口水库与引江补汉工程联合调度方式,并模拟分析得到引江补汉工程实施后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工程可调水量具有重要意义。研究结果表明:设置引江补汉工程补水水位控制线、同步优化陶岔渠首引水调度线,充分利用引江补汉工程补水来满足汉江中下游用水需求,从而置换更多坝前水量引至陶岔渠首、清泉沟等用水需求方,可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丹江口水库供水与引江补汉工程补水决策的有效衔接;相比于中线一期工程现状供水调度情景,采用合适的引江补汉工程与中线水源工程联合调度方式,可在保障汉江中下游用水量需求的同时,满足下游断面最小用水量达标率至98.9%~99.2%,并提高中线受水区可供水量17.7亿~25.8亿m^(3),继而有效协调中线水源工程的中线受水区、清泉沟渠首及汉江中下游等多方用水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调水量 引江补汉工程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 供水保障 引水流量
下载PDF
南水北调中线干渠闸门同步关闭水力响应特性 被引量:1
9
作者 崔巍 王磊 +3 位作者 穆祥鹏 陈文学 刘哲 雷毓灵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013-1020,共8页
构建南水北调中线干渠局部一维非恒定渐变流模型,以“刁河闸—湍河闸”渠池为例,测试闸门调控方式和渠道运行条件对闸前壅水峰值水位、达到峰值水位所用时间、水力振荡频率、水力振荡幅度等水力响应特性的影响。研究表明:水力振荡上升... 构建南水北调中线干渠局部一维非恒定渐变流模型,以“刁河闸—湍河闸”渠池为例,测试闸门调控方式和渠道运行条件对闸前壅水峰值水位、达到峰值水位所用时间、水力振荡频率、水力振荡幅度等水力响应特性的影响。研究表明:水力振荡上升过程快,下降过程慢,波幅随时间呈对数函数衰减;闸前壅水峰值水位随闸门关闭速度、闸门关闭幅度、输水流量、运行水位、渠道糙率的减小而近似线性地减小;达到峰值水位所用时间对输水流量、运行水位和糙率变化不敏感,随闸门关闭幅度和输水流量的增加而近似线性减小;水力振荡频率对闸门关闭所用时间、闸门关闭幅度、输水流量和糙率变化不敏感;水力振荡幅度对运行水位、糙率变化不敏感,随输水流量的增大而快速衰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力学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 闸门同步关闭 非恒定渐变流仿真 水力振荡
下载PDF
长江口白茆沙河段南强北弱格局变化特征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杜德军 王晓俊 +3 位作者 成泽霖 贾梦豪 闻云呈 李阳帆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85-90,共6页
近年来白茆沙汊道“南强北弱”态势持续增强,南水道主槽和近岸河床冲刷明显,日益威胁水下岸坡稳定与附近码头安全。通过对白茆沙汊道演变态势与分流比变化特征展开分析,进而对白茆沙汊道“南强北弱”分流格局变化及原因进行了系统研究... 近年来白茆沙汊道“南强北弱”态势持续增强,南水道主槽和近岸河床冲刷明显,日益威胁水下岸坡稳定与附近码头安全。通过对白茆沙汊道演变态势与分流比变化特征展开分析,进而对白茆沙汊道“南强北弱”分流格局变化及原因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认为:白茆沙汊道“南强北弱”格局增强的态势是白茆沙汊道历年来周期性演变中某一阶段的表现形式;鉴于不同方法计算的汊道分流比存在差异,故用分流比表征汊道强弱时,应选用同一类型的值进行比较;深水航道一期整治工程实施遏制了白茆沙冲刷后退的态势,改变了该河段周期性演变的模式,有利于河势稳定;在现有水情、工情及河势条件下,白茆沙汊道“南强北弱”的格局变化将趋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茆沙 南水道 北水道 南强北弱 分流比 长江口
下载PDF
新通扬运河和三阳河引水分流比研究
11
作者 樊旭 陶晴 +1 位作者 王江 王成 《江苏水利》 2023年第3期61-63,共3页
为掌握南水北调宝应站引水期间三阳河过水能力,在三阳河宜陵北闸断面开展流量监测,率定宜陵北闸水位流量关系曲线。基于水量平衡关系构建三阳河、新通扬运河分流比关系,可为南水北调和江水东引工程调水、水资源配置管理提供数据参考。
关键词 南水北调 过水能力 流量监测 分流比
下载PDF
基于稳定同位素的兰州市南北两山土壤水入渗模式 被引量:1
12
作者 钟晓菲 张明军 +3 位作者 张宇 王家鑫 刘泽琛 谷来磊 《干旱区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744-1753,共10页
基于2018年4—10月兰州市南北两山不同海拔高度的降水和土壤水同位素数据,运用lc-excess法和lc-excess平衡方程定量分析兰州市南北两山的土壤水入渗过程,结果表明:土壤水lc-excess显示研究区土壤水入渗补给过程中活塞流模式和优先流模... 基于2018年4—10月兰州市南北两山不同海拔高度的降水和土壤水同位素数据,运用lc-excess法和lc-excess平衡方程定量分析兰州市南北两山的土壤水入渗过程,结果表明:土壤水lc-excess显示研究区土壤水入渗补给过程中活塞流模式和优先流模式并存,7—8月,各采样点均出现优先流信号,lc-excess平衡方程表明活塞流模式对深层土壤水的贡献率约70%,而优先流的贡献率约30%。土壤含水量和土壤水lc-excess呈正相关关系,南北两山土壤水lc-excess在月尺度和深度上均无显著差异,表明南北两山深层土壤水入渗补给模式一致,均来自上层土壤水渗流的活塞流模式,但在植被覆盖率较高的南山,优先流模式出现较多,尤其在降水集中的7—8月。本文研究结果为认识兰州市南北两山黄土丘陵区的水文过程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定同位素 lc-excess法 活塞流 优先流 兰州市南北两山
下载PDF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下线调水方案沿革及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张金良 李福生 +2 位作者 唐梅英 曹廷立 刘杨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9-12,共4页
70 a来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历经了多个论证阶段。基于西线工程原规划方案及第一期工程项目建议书提出的上线调水方案(金—雅—大—贾联合调水方案)调水80亿m^(3),开展西线工程调水断面下移方案研究,初拟4个自流方案、2个抽水方案,6个调水... 70 a来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历经了多个论证阶段。基于西线工程原规划方案及第一期工程项目建议书提出的上线调水方案(金—雅—大—贾联合调水方案)调水80亿m^(3),开展西线工程调水断面下移方案研究,初拟4个自流方案、2个抽水方案,6个调水断面下移方案均初拟调水量170亿m^(3)。经多因素综合比较,推荐叶巴滩—两河口—双江口—洮河联合自流方案作为西线工程调水断面下移方案(称为下线方案)。下线方案的水源水库均已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核准,水源条件相对较好,可为西线工程前期工作论证提供重要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线方案 抽水方案 自流方案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
下载PDF
邢台百泉泉域岩溶地下水流场演化
14
作者 尤雪龙 黄伟 +2 位作者 王进 翟玉超 刘宏伟 《河北地质大学学报》 2023年第6期47-58,共12页
为探讨邢台百泉泉域岩溶地下水流场的演化,基于前辈们多年研究成果和相关部门长期监测数据,对泉域岩溶水系统近50年地下水位和流场变化特征进行总结。结果显示,泉域岩溶水系统经历了20世纪80年代之前的天然状态、80年代到2015年地下水... 为探讨邢台百泉泉域岩溶地下水流场的演化,基于前辈们多年研究成果和相关部门长期监测数据,对泉域岩溶水系统近50年地下水位和流场变化特征进行总结。结果显示,泉域岩溶水系统经历了20世纪80年代之前的天然状态、80年代到2015年地下水位阶段性持续下降和2016年之后地下水位阶段性回升3个主要阶段。与之对应,岩溶地下水流场经历了天然状态、流场分化和流场恢复3个主要阶段。进一步研究表明,驱动泉域岩溶地下水流场演变的直接因素是补给项和排泄项变化所造成的补采失衡。20世纪80年代以来,地下水持续超采所引发的地下水漏斗驱使着岩溶地下水流场的分化;2016年以来,南水北调引江水对岩溶地下水的置换压采,则主导了岩溶地下水流场的恢复和地下水位的上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泉泉域 地下水流场 岩溶水系统 南水北调
下载PDF
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实施后水流水势变化对钉螺北移的影响 被引量:25
15
作者 黄轶昕 徐子恺 +7 位作者 任志远 田忠志 杨智 高扬 洪青标 孙乐平 杭德荣 梁幼生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2期91-97,共7页
目的了解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实施后水流水势变化对钉螺北移的影响。方法调查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实施前后调水量、水流、水位资料,比较分析工程实施后水流水势变化及对钉螺北移扩散的影响。结果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实施后比江水北... 目的了解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实施后水流水势变化对钉螺北移的影响。方法调查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实施前后调水量、水流、水位资料,比较分析工程实施后水流水势变化及对钉螺北移扩散的影响。结果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实施后比江水北调现状计划增加抽江水量38亿m^2,增调水量主要在10月至次年5月,枯水期增调水量占78.51%~92.36%。一期工程输水规模扩大,但输水河道输水水位基本不变。夹江、芒稻河等水源河道钉螺面积为255.96hm^2,阳性钉螺面积为8.27hm^2;输水河道钉螺面积为2.09hm^2。GPS定位调查表明输水河道钉螺局限分布在里运河高邮段,西岸钉螺分布北端位于北纬32°54.076’,东岸钉螺分布北端位于北纬32°53.293’。结论东线一期工程实施后枯水期调水量增加,避让了汛期钉螺漂流扩散的风险;冬春季输水河道长时间维持高水位可抑制钉螺的繁殖,因此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实施后水流水势变化未明显增加钉螺漂流北移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水北调东线 钉螺 血吸虫病 北移扩散 水流水势
下载PDF
中国玉米区际贸易与区域水土资源平衡 被引量:20
16
作者 闫丽珍 石敏俊 +1 位作者 闵庆文 成升魁 《资源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032-1038,共7页
玉米是中国大陆地区“北粮南运”的主要农产品品种,玉米区际贸易量约占玉米总产量的1/3。玉米区际贸易通过隐含在其中的“虚拟资源”流动对区域水土资源平衡产生的重要影响。玉米虚拟水和虚拟耕地资源流动量分别达到(387~500)×... 玉米是中国大陆地区“北粮南运”的主要农产品品种,玉米区际贸易量约占玉米总产量的1/3。玉米区际贸易通过隐含在其中的“虚拟资源”流动对区域水土资源平衡产生的重要影响。玉米虚拟水和虚拟耕地资源流动量分别达到(387~500)×10^8m3和(929~1125)×10^4hm^2,两者占到玉米流出区和流入区水、土资源总量的2.6%~10%左右,说明玉米虚拟资源流动已经成为我国区域水土资源配置的重要形式。虚拟资源流动缓解了南方地区的耕地短缺,提高了全国的水土资源生产效率,却因虚拟水资源的逆向配置拉大了水土不平衡的差距。其原因主要有:①北方玉米生产的比较优势提高了平均生产效率,这种高效率通过玉米这一载体的流动传递给了南方;②水土两种资源的含义和属性差异所导致的经济重要性不同;③降水资源对北方的玉米生产具有重要贡献。玉米虚拟水土资源流动的研究结果表明,虽然耕地资源是影响我国粮食生产的最具限制性的因子,而水资源对北方地区尤其是华北地区生产发展的约束也不可忽视。缓解北方地区水资源短缺的“南水北调”工程对于改善区域水土资源平衡具有积极的意义,“北粮南运”与“南水北调”同时并存的矛盾局面也有其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流动 玉米贸易 北粮南运 虚拟资源 水土资源平衡
下载PDF
用斜率和曲率湿周法推求河道最小生态需水量的比较 被引量:55
17
作者 刘苏峡 莫兴国 +4 位作者 夏军 刘昌明 林忠辉 门宝辉 吉利娜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73-281,共9页
从湿周-流量曲线临界点的两种不同确定准则入手,分析湿周法推求河道内最小生态需水量(minimumecologicalinstreamflowrequirements,简称MEIFR)的不确定性。假设河道呈三角形断面和均匀流,得到湿周法的解析解表达式。表达式显示斜率法(... 从湿周-流量曲线临界点的两种不同确定准则入手,分析湿周法推求河道内最小生态需水量(minimumecologicalinstreamflowrequirements,简称MEIFR)的不确定性。假设河道呈三角形断面和均匀流,得到湿周法的解析解表达式。表达式显示斜率法(曲线上斜率为1)和曲率法(曲线上曲率最大)二者所得的MEIFR结果迥异。当斜率法取斜率为0.39时,其相应的流量与曲率法结果一致。MEIFR对斜率临界值非常敏感,斜率法中的斜率临界值难以确定,相比而言,曲率法更可靠。这用近似具有三角形断面的南水北调西线一期工程调水区流域的实际数据得到证实。根据我们在该区实地观测和收集的6条河35个河道断面的水深和水宽资料,用解析解估算出各断面的MEIFR。曲率法所估算的MEIFR结果为多年平均流量的2.5% ̄23.7%,大部分数据落在Tennant法的10% ̄30%的范围。斜率法为11% ̄105.7%,普遍偏大,超过这个范围。虽然采用较小的斜率临界点可使斜率法的估算结果变小,然而到底斜率临界点应取何值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这进一步说明,在无法获得一个确定的斜率临界值的情况下,湿周法估算MEIFR宜采用曲率法确定临界点。本文的结果基于理想情况,更普遍的结论有待于对更多种河道断面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道内最小生态需水量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 湿周法 不确定性 解析解
下载PDF
南北构造带南段上地幔各向异性特征 被引量:51
18
作者 常利军 丁志峰 王椿镛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4052-4067,共16页
对布设在南北构造带南段的中国地震科学探测台阵项目一期350个宽频带流动台站和中国地震台网90个宽频带固定台站记录的远震XKS(SKS、SKKS和PKS)波形资料作偏振分析,采用最小切向能量的网格搜索法和"叠加"分析方法求得每一个... 对布设在南北构造带南段的中国地震科学探测台阵项目一期350个宽频带流动台站和中国地震台网90个宽频带固定台站记录的远震XKS(SKS、SKKS和PKS)波形资料作偏振分析,采用最小切向能量的网格搜索法和"叠加"分析方法求得每一个台站的XKS波的快波偏振方向和快、慢波的时间延迟,获得了南北构造带南段上地幔各向异性图像.结果显示研究区的各向异性具有明显的南北分区特征,北部的快波方向为近N-S方向,而南部主要表现为近E-W方向,且北部的平均时间延迟小于南部.分析表明,具有厚岩石圈的北部的各向异性主要由岩石圈变形引起,是一种垂直连贯变形模式;具有薄岩石圈的南部的各向异性主要由软流圈地幔流引起,缅甸和巽达板片的后撤/回转作用产生了指向西南的软流圈地幔流,在岩石圈底部和软流圈之间产生了一个水平差异运动,产生了一个与简单剪切一致的软流圈变形结构,从而产生了南部观测的各向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北构造带 地震台阵 横波分裂 岩石圈变形 软流圈地幔流
下载PDF
基于RNG紊流模型的立式轴流泵站三维流动数值模拟及性能预测 被引量:21
19
作者 成立 刘超 +1 位作者 汤方平 周济人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52-257,共6页
立式轴流泵站具有流量大、扬程低等特点,在农田排灌、调水工程等得到了广泛应用,目前在建的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泵站大多采用该形式。为深入研究立式轴流泵站内部流动和水力性能,采用考虑粗糙度的壁面函数的RNG紊流模型和SIMPLEC算法,基... 立式轴流泵站具有流量大、扬程低等特点,在农田排灌、调水工程等得到了广泛应用,目前在建的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泵站大多采用该形式。为深入研究立式轴流泵站内部流动和水力性能,采用考虑粗糙度的壁面函数的RNG紊流模型和SIMPLEC算法,基于多旋转坐标系模型,计算了采用钟型进水流道和蜗壳出水流道的低扬程立式泵站定常流动。通过计算获得了泵站整体流场结果,分析了在有转轮条件下进水流道喇叭管内断面轴向流速分布规律对泵站叶轮安装高程的影响,给出了参考的叶轮名义高度取值。通过计算预测了泵站水力性能,并与模型试验结果进行了比较,研究表明设计工况下数值预测与试验数据值吻合较好。三维数值分析和试验结果表明该泵站形式在南水北调东线工程中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轴流泵站 湍流模型 性能预测 南水北调工程
下载PDF
南北构造带北段上地幔各向异性特征 被引量:33
20
作者 常利军 丁志峰 王椿镛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4035-4047,共13页
对布设在南北构造带北段的中国地震科学探测台阵项目二期674个宽频带流动台站和鄂尔多斯台阵21个宽频带流动台站记录的远震XKS(SKS、SKKS和PKS)波形资料作偏振分析,采用最小切向能量的网格搜索法和"叠加"分析方法求得每一个... 对布设在南北构造带北段的中国地震科学探测台阵项目二期674个宽频带流动台站和鄂尔多斯台阵21个宽频带流动台站记录的远震XKS(SKS、SKKS和PKS)波形资料作偏振分析,采用最小切向能量的网格搜索法和"叠加"分析方法求得每一个台站的XKS波的快波偏振方向和快、慢波的时间延迟,并结合该区域出版的122个固定台站的分裂结果,获得了南北构造带北段上地幔各向异性图像.快波方向分布显示青藏高原东北缘、阿拉善块体和鄂尔多斯块体西缘的快波方向主要表现为NW—SE方向,秦岭造山带的快波方向为近E—W方向,鄂尔多斯块体内部的快波方向在北部为近N—S方向,南部表现为近E—W方向.时间延迟分布来看,鄂尔多斯块体的时间延迟不仅明显小于其周缘地区,而且小于其他构造单元,特别是在高原东北缘、阿拉善块体和鄂尔多斯块体的交汇地区的时间延迟很大,反映了构造稳定单元的时间延迟小于构造活跃单元.通过比较快波方向的横波分裂测量值与地表变形场模拟的预测值,并结合研究区地质构造和岩石圈结构特征分析表明,在青藏高原东北缘、阿拉善块体和鄂尔多斯块体西缘各向异性主要由岩石圈变形引起,地表变形与地幔变形一致,地壳耦合于地幔,是一种垂直连贯变形模式;秦岭造山带的各向异性不仅来自于岩石圈,而且其岩石圈板块驱动的软流圈地幔流作用不可忽视;鄂尔多斯块体内部深浅变形不一致,具有弱的各向异性、厚的岩石圈和构造稳定的特征,我们认为其各向异性可能保留了古老克拉通的"化石"各向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北构造带 地震台阵 横波分裂 岩石圈变形 软流圈地幔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