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唐五代“红叶题诗”小说的悲剧品格 被引量:2
1
作者 鲁茜 《唐都学刊》 2003年第2期8-11,共4页
“红叶题诗”是一个著名的传统题材 ,唐五代“红叶题诗”小说 ,通过宫女与士子这种特定身份的婚恋 ,揭示了这种独特题材“红叶题诗”的文化内涵 :唐五代宫女的独特性与命运悲剧、晚唐五代士子对盛世的热望与现实的苦痛、婚姻的宿命观 。
关键词 唐五代 “红叶题诗”小说 悲剧品格 文化内涵 宫女 士子
下载PDF
叙述神圣·格调悲壮·意象圣洁——当代回族小说的审美特色 被引量:2
2
作者 杨彬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10期108-116,共9页
论文通过对中国当代回族小说的审美主体、审美追求、审美对象、审美意象的分析,研究回族小说的审美特色,归纳当代回族小说的审美特色为:叙述神圣、格调悲壮、意象圣洁。
关键词 回族小说 叙述神圣 格调悲壮 意象圣洁
下载PDF
何占豪古筝曲《孔雀东南飞》的悲情性探讨 被引量:2
3
作者 张静嘉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11期155-156,共2页
何占豪先生创作的古筝协奏曲《孔雀东南飞》具有较宽的音乐建构能力,他既可以谱写出恢弘气质的带有"正剧"性质的音乐,又可以驾驭浪漫缠绵的爱情题材音乐,但它们都有共同的悲情性的审美特征,其创作手法别具特色。
关键词 何占豪 悲情风格 古筝曲 《孔雀东南飞》
下载PDF
用智慧的眼睛透视生活的深邃——王全安电影的创作视角与艺术风格 被引量:3
4
作者 焦素娥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2期119-122,共4页
作为一个独立电影导演,王全安一直被称为"另类的第六代导演"。从《月蚀》到《惊蛰》再到《图雅的婚事》,他始终是真正站在平民的视点上去看待身边的生活,并以自己的方式诠释生活的本真状态和丰富内涵。从影片在国内外的频频... 作为一个独立电影导演,王全安一直被称为"另类的第六代导演"。从《月蚀》到《惊蛰》再到《图雅的婚事》,他始终是真正站在平民的视点上去看待身边的生活,并以自己的方式诠释生活的本真状态和丰富内涵。从影片在国内外的频频获奖可以看出他独特的艺术眼光和卓越的艺术才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六代导演 王全安 悲剧意识 艺术风格
下载PDF
论阿蕾小说创作风格特征 被引量:1
5
作者 何刚 加洛久体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4期31-33,共3页
当代彝族女性作家阿蕾以其细腻的笔法,倾力表现农村彝族妇女的喜怒哀乐,揭示彝族女性的社会地位和人生命运,反思彝族传统的文化悲剧。她的小说语言风格独特,叙事结构多元,乡土气息和民族特色浓郁,为彝汉双语小说创作提供了范本。
关键词 彝汉双语 小说 女性意识 悲剧人生 创作风格
下载PDF
论“萧红式”女性的悲剧美 被引量:1
6
作者 何晓晔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4期553-555,558,共4页
萧红的小说 ,作品中的主角大多是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不幸女性。在同时代的女性作家中 ,萧红在刻划女性人物的深刻性和真实性上 ,可称得上独树一帜。她以自己悲剧性的人生感受和生命体验 ,深切地关注和思考所处时代的女性的生存状态和内... 萧红的小说 ,作品中的主角大多是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不幸女性。在同时代的女性作家中 ,萧红在刻划女性人物的深刻性和真实性上 ,可称得上独树一帜。她以自己悲剧性的人生感受和生命体验 ,深切地关注和思考所处时代的女性的生存状态和内心世界。萧红在揭示女性悲剧命运的同时 ,也注重挖掘这些苦难女性心灵深处的闪光点和人格魅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存状态 悲剧美 萧红 文学评论 女性形象 《生死场》 心理 小说 《牛车上》
下载PDF
论《青年流浪者之歌》悲剧风格的演绎
7
作者 贺吉军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73-176,共4页
文章从把握《青年流浪者之歌》悲剧风格入手,通过分析读、听、唱所产生的直接关联,对该套曲的艺术涵义进行阐述,期望能揭示出马勒艺术歌曲独特风格的演绎途径。
关键词 马勒 艺术歌曲 悲剧风格 音乐形象 演绎 纯音乐原则
下载PDF
论第四代导演电影美学风格的文化意义 被引量:1
8
作者 董广 《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3年第3期112-115,共4页
第四代导演的影片呈现出一种诗化与纪实相融合的美学风格,而不只是单纯的纪实美学。这种电影美学风格具有深刻的文化意义。他们的作品不仅在客观、冷静地陈述中较好传承了历史积淀的悲剧精神,而且从平民视角审视社会历史现实,完成了对... 第四代导演的影片呈现出一种诗化与纪实相融合的美学风格,而不只是单纯的纪实美学。这种电影美学风格具有深刻的文化意义。他们的作品不仅在客观、冷静地陈述中较好传承了历史积淀的悲剧精神,而且从平民视角审视社会历史现实,完成了对人文精神和人道主义情怀的讴歌,同时还带有一定的民族色彩。这些都开拓了民族电影发展的空间,加快了中国电影走向世界的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四代导演 电影美学风格 悲剧精神 人道主义 民族文化
下载PDF
论悲剧美学视角下《咏怀诗》的审美意蕴
9
作者 王磊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2期100-106,共7页
阮籍"忧生之嗟"透露出浓厚的悲剧意识,不能深刻理解和解读阮籍的悲剧意识,是导致阮籍接受史上出现阐释混乱的主要原因。阮籍的"忧生"将对人生的苦痛悲怨的情感直接升华为对人生的悲剧性体验。这种体验在中国文学史... 阮籍"忧生之嗟"透露出浓厚的悲剧意识,不能深刻理解和解读阮籍的悲剧意识,是导致阮籍接受史上出现阐释混乱的主要原因。阮籍的"忧生"将对人生的苦痛悲怨的情感直接升华为对人生的悲剧性体验。这种体验在中国文学史中是非常独特性的经验,所以显得陌生而难以阐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咏怀诗 阮籍 悲剧意识 审美风格
下载PDF
托足无门的悲剧意识——徐渭绘画意象综论之一
10
作者 李普文 《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 2008年第1期124-128,共5页
晚明清初是产生悲剧人物的悲剧地带。深沉强烈的悲剧意识是徐渭绘画意象的最根本特征。他画中风竹、兰花、葡萄、石榴、菊花、秋景等意象无不透露出他生不逢时、身世凄苦、怀才不遇、命运多舛、身不由己、孤寂无依。其绘画意象的悲剧品... 晚明清初是产生悲剧人物的悲剧地带。深沉强烈的悲剧意识是徐渭绘画意象的最根本特征。他画中风竹、兰花、葡萄、石榴、菊花、秋景等意象无不透露出他生不逢时、身世凄苦、怀才不遇、命运多舛、身不由己、孤寂无依。其绘画意象的悲剧品格与崇高风格,在中国古代绘画中是罕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徐渭 绘画 意象 悲剧意识 崇高风格
下载PDF
泰华女作家梦莉散文的梦幻解析
11
作者 牛殿庆 《浙江万里学院学报》 2009年第4期9-13,25,共6页
泰华女作家梦莉的散文有独特的梦幻风格。宣泄痛苦和伤感,使她的散文散发出哀而不伤的悲剧色彩;积极的人生观和平等、民主、博爱的思想,构筑了她人生梦幻的重要图景;婉约词风的现代节奏,扣人心弦的细节描写,自由跳跃的性别置换是梦莉散... 泰华女作家梦莉的散文有独特的梦幻风格。宣泄痛苦和伤感,使她的散文散发出哀而不伤的悲剧色彩;积极的人生观和平等、民主、博爱的思想,构筑了她人生梦幻的重要图景;婉约词风的现代节奏,扣人心弦的细节描写,自由跳跃的性别置换是梦莉散文艺术梦幻的自由旋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梦莉 梦幻 悲剧色彩 博爱情节 自由旋律
下载PDF
从《沉沦》看郁达夫小说的悲剧风格
12
作者 毛静 《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4年第4期73-75,共3页
郁达夫的经历是伴随着孤单、寂寞、和颓唐情绪的一种艰苦挣扎,所以他创作时紧紧抓住这些情绪,加上他有生以来固有的忧郁和悲观,及在生活中因不满和困顿无限膨胀的忧郁和悲观,在小说中尽情宣泄"忧郁"、"悲苦"、"... 郁达夫的经历是伴随着孤单、寂寞、和颓唐情绪的一种艰苦挣扎,所以他创作时紧紧抓住这些情绪,加上他有生以来固有的忧郁和悲观,及在生活中因不满和困顿无限膨胀的忧郁和悲观,在小说中尽情宣泄"忧郁"、"悲苦"、"色情"、"感伤"、"自杀"、"孤独"等情绪,让小说中的主人公在浓郁的悲剧氛围中苦苦挣扎,这形成了他的小说独具氛围的悲剧风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郁达夫 性格 情绪 语言 悲剧风格
下载PDF
《金云翘传》与《红楼梦》 被引量:1
13
作者 董文成 《保定师专学报》 1999年第3期47-51,共5页
《金云翘传》是《金瓶梅》到《红楼梦》中间最有影响的作品,其继往开来的历史贡献尚未引起重视。《金云翘传》所开创的中国悲剧美学理论, 直面现实的艺术追求, 对封建社会中女性悲剧命运的自觉反映, 以情为主却不涉淫乱的艺术品味... 《金云翘传》是《金瓶梅》到《红楼梦》中间最有影响的作品,其继往开来的历史贡献尚未引起重视。《金云翘传》所开创的中国悲剧美学理论, 直面现实的艺术追求, 对封建社会中女性悲剧命运的自觉反映, 以情为主却不涉淫乱的艺术品味,艺术加工的典型化理论,人物塑造、情节设计、寓意象征手法等等,都对《红楼梦》有重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悲剧美学 艺术品味 古代文学 小说 《金云翘传》 《红楼梦》 艺术创新 影响 现实主义 形象塑造
下载PDF
试从宋琵琶词看宋代琵琶演奏的悲情风格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丽丽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CSSCI 2010年第3期36-39,共4页
从宋琵琶词的情感基调可以看出宋代琵琶演奏中有着浓重的悲情风格。这种悲情演奏风格反映了中国古代"以悲为美"的音乐审美取向,跟宋代琵琶形制和演奏技法的演变密切相关,也是宋代琵琶女现实人生的真实写照。
关键词 琵琶 悲情风格 以悲为美 演奏技法 琵琶女
下载PDF
试论李清照词的悲剧美 被引量:2
15
作者 师世伟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6期58-61,共4页
李清照作为中国古典文学史上婉约词的杰出代表 ,其词作以其女性独特的心理感受和细腻的词人气质深深地打动着世人。世人对其词多有评价 ,但多为对其思想内容及艺术表现方式的论述。本文试从美学角度对其作一定的探讨 ,以期能粗略地展现... 李清照作为中国古典文学史上婉约词的杰出代表 ,其词作以其女性独特的心理感受和细腻的词人气质深深地打动着世人。世人对其词多有评价 ,但多为对其思想内容及艺术表现方式的论述。本文试从美学角度对其作一定的探讨 ,以期能粗略地展现其悲剧美学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代 李清照 审美特征 悲剧美 创作个性 情感 审美观 崇高美
下载PDF
柴科夫斯基与歌剧《叶甫根尼·奥涅金》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玉香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3期69-73,共5页
歌剧《叶甫根尼.奥涅金》是柴科夫斯基根据普希金的诗体小说《叶甫根尼.奥涅金》改编创作而成,是柴科夫斯基非常重要的一部作品。深刻剖析了歌剧《奥涅金》的内容结构,通过悲剧性、抒情性、民族性三个层面对歌剧的主题进行了细腻的分析... 歌剧《叶甫根尼.奥涅金》是柴科夫斯基根据普希金的诗体小说《叶甫根尼.奥涅金》改编创作而成,是柴科夫斯基非常重要的一部作品。深刻剖析了歌剧《奥涅金》的内容结构,通过悲剧性、抒情性、民族性三个层面对歌剧的主题进行了细腻的分析,并且对代表人物奥涅金、塔姬雅娜、连斯基等人的价值意义做出了评价。歌剧《奥涅金》的音乐,浓厚、炽热、震撼人心,展示出一种幸福的理想被残酷的社会现实所毁灭的悲剧。对柴科夫斯基的个人生活和丰富情感进行了十分必要的联系,反映出柴科夫斯基个人的思想感情与性格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科夫斯基 《叶甫根尼·奥涅金》 悲剧性 抒情风格 民族因素 歌剧
下载PDF
浅谈萧红的人生哲学
17
作者 张玉秀 《云南电大学报》 2003年第3期44-47,共4页
特定的童年生活,曲折多变的人生经历养成了萧红任性、倔强、执着又敏感、细腻、柔弱的性格。这一性格影响了她的人生道路、文学创作风格。其敏感、细腻使她的作品具有沉郁、悲凉、寂寞的风格;其女子雄风又使她的作品具有雄浑刚健的风格... 特定的童年生活,曲折多变的人生经历养成了萧红任性、倔强、执着又敏感、细腻、柔弱的性格。这一性格影响了她的人生道路、文学创作风格。其敏感、细腻使她的作品具有沉郁、悲凉、寂寞的风格;其女子雄风又使她的作品具有雄浑刚健的风格;她的执着倔强使她不随俗、不从众、不拜倒在大家、名家脚下,坚持走自己的创作道路,摸索并创造出独特的小说样式,成为与众不同有着长久艺术生命力的女作家。倔强和敏感这两个性格的主导因素,指挥着、统制着她的作品,影响了她的人生道路,导致其作品风格的丰富多彩和小说模式的创新,也决定了作家归向悲剧的人生终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萧红 人生哲学 性格 风格 小说 中国
下载PDF
《二十四诗品·悲慨》所表现的悲剧风格 被引量:1
18
作者 赵永君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4期63-67,共5页
司空图《二十四诗品》运用以诗论诗形式,从审美的角度探讨诗歌的各种艺术风格特点。其中第十九品"悲慨",表达出了中国传统诗歌作品中蕴含的一种对天命难违的无力之悲、对时光易逝的无奈之悲,以及对事功难立的无助之悲。这种... 司空图《二十四诗品》运用以诗论诗形式,从审美的角度探讨诗歌的各种艺术风格特点。其中第十九品"悲慨",表达出了中国传统诗歌作品中蕴含的一种对天命难违的无力之悲、对时光易逝的无奈之悲,以及对事功难立的无助之悲。这种对人类普遍悲剧情感的流露,与西方经典式的悲剧有着几近完美的契合,很大程度上为中国传统的诗学理论填补上了"中国文学无悲剧"的空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空图 二十四诗品 悲慨 悲剧风格
下载PDF
真挚情感与悲剧意识——从《怆怆文集》看里扬作品的艺术风格
19
作者 王建中 《绥化师专学报》 2004年第1期87-91,共5页
《怆怆文集》是女作家里扬的一部散文、小说合集。里扬一生坎坷 ,曾两次入狱 ,有着不平凡的经历 ,从而使她更深刻地洞察人生 ,更好地懂得爱与憎 ,成为善写悲剧的能手。她的作品感情浓郁 ,如烈火一样燃烧读者的心 ,悲怆动人 ,具有巨大的... 《怆怆文集》是女作家里扬的一部散文、小说合集。里扬一生坎坷 ,曾两次入狱 ,有着不平凡的经历 ,从而使她更深刻地洞察人生 ,更好地懂得爱与憎 ,成为善写悲剧的能手。她的作品感情浓郁 ,如烈火一样燃烧读者的心 ,悲怆动人 ,具有巨大的震撼力。本文通过对她的散文、小说以及表现手法与语言特点的分析 ,论述了充沛的真挚情感与鲜明的悲剧意识 ,是里扬作品独特的艺术风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感 悲剧意识 《怆怆文集》 里扬 散文 小说 表现手法 语言特点 艺术风格
下载PDF
试论《孔乙己》的悲剧深度和美学风格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秀英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02年第3期56-58,共3页
《孔乙已》是鲁迅的一部极具悲剧色彩的短篇小说。作品通过人的价值和尊严的丧失 ,通过人的灵魂的扭曲 ,使小说的悲剧意义达到了相当的深度。同时 ,以喜剧的手法来表现悲剧的内容构成了小说独特的美学风格。
关键词 《孔乙己》 悲剧深度 美学风格 短篇小说 鲁迅 悲剧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