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芪葵颗粒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脏中TGF-β_1及MCP-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1
作者 杨晨 朱萱萱 +1 位作者 余江毅 张迪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6年第35期8-11,F0003,共5页
目的观察芪葵颗粒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脏中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β_1)及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的影响,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本研究采用高脂高糖饲料喂养+单侧肾结扎+腹腔注射2%链脲佐菌素(STZ)造成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成模后将... 目的观察芪葵颗粒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脏中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β_1)及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的影响,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本研究采用高脂高糖饲料喂养+单侧肾结扎+腹腔注射2%链脲佐菌素(STZ)造成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成模后将其随机分为模型组,厄贝沙坦组,芪葵颗粒高、中、低剂量组,另设假手术组,每组10只,连续灌胃给药8周。血糖仪测定大鼠血糖值,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血清中白细胞介素6(IL-6)的含量,免疫组化法检测肾组织中MCP-1、TGF-β_1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芪葵颗粒高、中剂量组大鼠血糖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实验前比较,芪葵颗粒高、中、低剂量组大鼠血糖均显著降低(P<0.01或P<0.05);与模型组比较,芪葵颗粒高、中、低剂量组大鼠血清中IL-6含量明显降低(P<0.01),肾组织中MCP-1、TGF-β_1的表达明显减少(P<0.01)。结论芪葵颗粒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组织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降低血糖、减少IL-6和抑制MCP-1、TGF-β_1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芪葵颗粒 糖尿病肾病 白细胞介素6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转化生长因子β1
下载PDF
宫腔粘连患者子宫内膜组织中uPA、PAI-1、TGF-β1的表达及其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3
2
作者 孙聪聪 王佳 +3 位作者 明雪 高燕洪 张应凤 陈怀梅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690-693,共4页
目的:探讨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urokinase-type plasminogen activator,u PA)、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因子-l(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 type 1,PAI-1)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beta 1,TGF-β1)在宫腔粘连(... 目的:探讨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urokinase-type plasminogen activator,u PA)、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因子-l(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 type 1,PAI-1)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beta 1,TGF-β1)在宫腔粘连(intrauterine adhesion,IUA)患者子宫内膜中的表达及与宫腔粘连发生的关系。方法:选取2013年8月至2014年4月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大学城医院40例行宫腔粘连术的IUA患者的子宫内膜作为实验组(其中轻度粘连17例,中度粘连13例、重度粘连l0例),以45例非IUA患者的子宫内膜作为对照组,采用蛋白免疫印记法和免疫组化法,比较两组子宫内膜组织中u PA、PAI-l及TGF-β1的表达情况。结果:随着粘连程度的加重,实验组子宫内膜中u PA的表达逐渐减少(P<0.05);而PAI-l及TGF-β1的表达则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重度粘连组中的表达高于轻-中度粘连组(P<0.05)。结论:宫腔粘连患者子宫内膜组织中u PA、PAI-l及TGF-β1的变化可能会促进IUA的发生、发展,且其改变的幅度与宫腔粘连的程度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 宫腔粘连 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因子-l 转化生长因子β1
下载PDF
通脉化浊汤治疗痰瘀互结型高血压病的效果及对转化生长因子β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的影响 被引量:10
3
作者 阮琳 焦晓民 +2 位作者 李佳 王春林 李婷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7年第16期74-77,共4页
目的探讨通脉化浊汤治疗痰瘀互结型高血压病的效果及对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β_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的影响。方法收集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心内二科2013年8月~2016年7月收治的70例痰瘀... 目的探讨通脉化浊汤治疗痰瘀互结型高血压病的效果及对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β_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的影响。方法收集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心内二科2013年8月~2016年7月收治的70例痰瘀互结型高血压病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予以苯磺酸氨氯地平片5 mg口服,每日1次。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中药汤剂通脉化浊汤,每日1剂,两组疗程均为8周。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的血压、TGF-β_1、VEGF、sICAM-1水平。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试验组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TGF-β_1、VEGF、sICAM-1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试验组治疗后TGF-β_1、VEGF、sICAM-1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脉化浊汤治疗痰瘀互结型高血压病临床效果显著,其能下调TGF-β_1、VEGF、sICAM-1水平,适宜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脉化浊汤 痰瘀互结型 高血压病 转化生长因子β1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
下载PDF
胃泌素、转化生长因子-α、三叶因子1水平变化与幽门螺杆菌感染伴胃溃疡患者治疗反应性的关系
4
作者 李凯 宋秋环 王伟伟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3年第22期3366-3369,共4页
目的探讨胃泌素(Gas)、转化生长因子-α(TGF-α)、三叶因子1(TFF1)水平变化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伴胃溃疡患者治疗反应性的关系。方法选取该院2020年7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105例Hp感染伴胃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时炎症活动度将患... 目的探讨胃泌素(Gas)、转化生长因子-α(TGF-α)、三叶因子1(TFF1)水平变化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伴胃溃疡患者治疗反应性的关系。方法选取该院2020年7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105例Hp感染伴胃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时炎症活动度将患者分为轻度组(31例)、中度组(48例)和重度组(26例),根据抗Hp治疗2周后的治疗反应性,将患者分为有效组、无效组。比较轻度组、中度组和重度组入院时血清Gas、TGF-α、TFF1水平,分析入院时血清Gas、TGF-α、TFF1水平与炎症活动度相关性,比较有效组和无效组入院时、治疗2周后血清Gas、TGF-α、TFF1水平,采用偏回归分析Hp感染伴胃溃疡患者治疗无效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治疗2周后血清Gas、TGF-α、TFF1检测对治疗反应性的评估价值。结果入院时血清Gas、TGF-α、TFF1水平在重度组、中度组、轻度组中依次降低,各组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时血清Gas、TGF-α、TFF1水平与炎症活动度均呈正相关(r=0.741、0.684、0.518,P<0.05)。入院时有效组和无效组血清Gas、TGF-α、TFF1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无效组血清Gas、TGF-α、TFF1水平均高于有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血清Gas>46.79 ng/L、TGF-α>8.53 mg/L、TFF1>3.40 ng/mL是Hp感染伴胃溃疡患者治疗无效的危险因素(P<0.05)。血清Gas、TGF-α、TFF1水平联合检测评估Hp感染伴胃溃疡患者治疗无效的曲线下面积最大,为0.921。结论Hp感染伴胃溃疡患者血清Gas、TGF-α、TFF1水平与治疗反应性有关,联合检测可为临床预测治疗反应性、改善预后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溃疡 幽门螺杆菌感染 治疗反应性 胃泌素 转化生长因子-Α 三叶因子1
下载PDF
霉酚酸酯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小球硬化的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李秋月 王瑜 +1 位作者 吕金雷 万爱群 《临床肾脏病杂志》 2007年第4期179-181,共3页
目的通过霉酚酸酯对链脲佐菌素(STZ)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的干预治疗,探讨其对肾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及血浆内皮素(ETI)的影响。方法采用STZ腹腔注射法建立糖尿病肾病动物模型,将6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 目的通过霉酚酸酯对链脲佐菌素(STZ)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的干预治疗,探讨其对肾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及血浆内皮素(ETI)的影响。方法采用STZ腹腔注射法建立糖尿病肾病动物模型,将6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糖尿病肾病组(B组)及霉酚酸酯治疗组(C组),每组各20只。C组给予霉酚酸酯(15mg·kg^-1·d^-1)灌胃治疗,12周后检测各组大鼠24h尿白蛋白、肌酐清除率(Ccr)、血糖、血ET-1浓度、HE和PAS染色观察肾脏病理改变、免疫组化方法检测TGF-β1的表达。结果霉酚酸酯能降低糖尿病肾病大鼠的24h尿蛋白定量、血ET-1、TGF-β1的表达;升高Ccr;减轻肾组织系膜细胞、系膜基质增生,减轻基底膜肥厚,肾小球硬化明显减少。结论霉酚酸酯对糖尿病大鼠肾脏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减少蛋白尿,降低血ET-1、TGF-β1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霉酚酸酯 糖尿病肾病 转化生长因子β1 血浆内皮素
下载PDF
中西医联合诱导大鼠BMSCs增殖、骨向分化能力的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邓悦宁 周达岸 马贤德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965-1968,I0034,共5页
目的:探讨补肾益髓中药含药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联合诱导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增殖、骨向分化能力的研究。方法:采用全骨髓贴壁法分离及培养大鼠BMSCs。补肾益髓中药含药血清、TGF-β1及BM... 目的:探讨补肾益髓中药含药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联合诱导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增殖、骨向分化能力的研究。方法:采用全骨髓贴壁法分离及培养大鼠BMSCs。补肾益髓中药含药血清、TGF-β1及BMP-2的制备并确定最佳促BMSCs增殖、骨向分化添加浓度。实验分组:空白组、血清组、TGF-β1组、血清+TGF-β1组、BMP-2组、血清+BMP-2组、TGF-β1+BMP-2组、综合诱导组,酶联免疫分析检测Coll、BGP浓度。结果:TGF-β1最佳促BMSCs增殖浓度为10 ng/m L,BMP-2最佳促BMSCs骨向分化浓度是40 ng/m L;综合诱导组能明显促进大鼠BMSCs的I型胶原(Coll)、骨钙素(BGP)的表达量。结论:中西医联合诱导能够显著提高大鼠BMSCs增殖、骨向分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骨向分化 补肾益髓中药血清 转化生长因子-β1 骨形态发生蛋白2
下载PDF
丹参萃取液在预防良性胆管狭窄中的作用 被引量:1
7
作者 王如美 黄桂填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2年第20期2948-2950,共3页
目的探讨丹参萃取液在预防良性胆管狭窄中的作用。方法通过制作犬胆管损伤修复模型,分离及培养原代肌成纤维细胞,并将MBF细胞分为对照组、实验组和空白对照组,MTT法测定丹参萃取液对MBF细胞增殖率的影响;PCR检测TGF-β1、α-SMA在MB... 目的探讨丹参萃取液在预防良性胆管狭窄中的作用。方法通过制作犬胆管损伤修复模型,分离及培养原代肌成纤维细胞,并将MBF细胞分为对照组、实验组和空白对照组,MTT法测定丹参萃取液对MBF细胞增殖率的影响;PCR检测TGF-β1、α-SMA在MBF中的表达。结果丹参萃取液干预MBF细胞24h后,对照组MTT-OD值为(0.3696±O.03041,实验组为(0.1801±0.01520),MBF细胞的MTT-OD值的细胞百分比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在丹参萃取液的作用下,对照组TGF—B1为(1.00±0.18),实验组为(0.36±0.04)对照组仅-SMA为(1.00±0.230),实验组为(0.41±0.023);MBF细胞的TGF—β1、α-SMA基因表达显著下降。结论丹参萃取液作用于MBF细胞使其细胞增殖率下降及凋亡增强,导致TGF-βB1、(2α-SMA等炎症因子分泌减少,减轻胆道瘢痕的形成,可用于预防良性胆管狭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成纤维细胞 良性胆管狭窄 丹参 TGF—β 1 Α-SMA
下载PDF
大麻素受体1在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 被引量:3
8
作者 叶立红 王翀奎 +7 位作者 刘云燕 刘玉珍 芦连单 赵召霞 杨莉 李兵顺 姜慧卿 戴二黑 《中华肝脏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707-708,共2页
Sato等和Teixeira Clerc等㈦先后发现大麻素受体1(CBlR)在慢性肝病发展过程中起着独特作用。为深入研究CBlR在慢性乙型肝炎(CHB)肝纤维化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我们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肝组织中CBlR表达情况,
关键词 肝炎 乙型 慢性 肝硬化 转化生长因子Β 大麻素受体1
原文传递
转化生长因子β1刺激肝星状细胞中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表达 被引量:1
9
作者 朱颖炜 林勇 +2 位作者 张新 王要军 谢渭芬 《中华肝脏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387-388,共2页
肝星状细胞(HSC)的激活是肝纤维化发生的中心环节。活化的HSC大量增殖,并合成以胶原为主的细胞外基质(ECM)沉积在肝内。转化生长因子(TGF)D是激活HSC并促进其增殖的最重要细胞因子之一,可促进ECM产生,导致并加速肝纤维化的发... 肝星状细胞(HSC)的激活是肝纤维化发生的中心环节。活化的HSC大量增殖,并合成以胶原为主的细胞外基质(ECM)沉积在肝内。转化生长因子(TGF)D是激活HSC并促进其增殖的最重要细胞因子之一,可促进ECM产生,导致并加速肝纤维化的发生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纤维化 肝星状细胞 转化生长因子β1 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
原文传递
表皮葡萄球菌诱导乳腺成纤维细胞表型转变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汤琦 周绍强 +2 位作者 王建逵 杨庄青 黄云超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524-527,共4页
目的检测成纤维细胞在表皮葡萄球菌(SEP)刺激下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表达水平及细胞上清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含量的变化,以探讨成纤维细胞在表皮葡萄球菌刺激下发生表型转变为肌成纤维细胞的机制。方法将细胞培养液分为表... 目的检测成纤维细胞在表皮葡萄球菌(SEP)刺激下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表达水平及细胞上清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含量的变化,以探讨成纤维细胞在表皮葡萄球菌刺激下发生表型转变为肌成纤维细胞的机制。方法将细胞培养液分为表皮葡萄球菌SEP RP62A组(A组)、SEP ATCC 12228组(B组)及普通培养液组(C组),RT-PCR法检测各组培养液中的成纤维细胞α-SMA蛋白的表达水平,ELISA法检测各组的成纤维细胞上清中TGF-β1的含量。结果 A组细胞的α-SMA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B组及普通培养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组细胞的α-SMA蛋白表达水平均于培养第5天升高,与第3天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及B组细胞第7天仍能维持相比第5天较为稳定的α-SMA蛋白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组细胞的α-SMA蛋白表达水平则于培养第7天时明显下降(P<0.05);A组细胞上清中TGF-β1的含量均高于B组及普通培养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并与细菌裂解液浓度呈正相关;低浓度的B组细胞上清中TGF-β1含量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随细菌裂解液浓度增加,与C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表皮葡萄球菌生物膜形成阳性菌株可诱导乳腺成纤维细胞表型转变为肌成纤维细胞,且能力明显强于表皮葡萄球菌生物膜形成阴性菌株,细菌刺激后细胞上清中TGF-β1含量增加,可能是成纤维细胞发生表型转变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皮葡萄球菌 成纤维细胞 肌成纤维细胞 Α-平滑肌肌动蛋白 转化生长因子-β1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