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5篇文章
< 1 2 2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and fuzzy synthetic evaluation of municipal solid waste transfer stations in Beijing in 2001-2006 被引量:7
1
作者 LI, Chunping LI, Guoxue +2 位作者 LUO, Yiming LI, Yanfu HUANG, Jian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08年第8期998-1005,共8页
Transfer station(TS)is an integral part of present-day municipal solid waste(MSW)management systems.To provide information for the incorporation of waste facilities within the current integrated waste management syste... Transfer station(TS)is an integral part of present-day municipal solid waste(MSW)management systems.To provide information for the incorporation of waste facilities within the current integrated waste management system,the authors measured the existing environmental quality at five MSW TSs.Discharged wastewater,air,and noise were monitored and assayed at the five TSs in Beijing in 2001-2006 during rainy seasons(RSs)and dry seasons(DSs).Except Ammonia(NH_3)and hydrogen sulfide(H_2S),the analytical results o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unicipal solid waste(MSW) transfer stations(TSs) pollutant monitoring environmental quality fuzzy mathematics
下载PDF
Assessment of thermal behaviour of thermo-active diaphragm walls based on monitoring data 被引量:1
2
作者 Donatella Sterpi Adriana Angelotti +1 位作者 Omid Habibzadeh-Bigdarvish Daniel Jalili 《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and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SCIE CSCD 2018年第6期1145-1153,共9页
Thermo-active diaphragm walls have proved their effectiveness in the thermal conditioning of buildings and infrastructures. However, some aspects still need to be investigated in order to tailor methods and tools for ... Thermo-active diaphragm walls have proved their effectiveness in the thermal conditioning of buildings and infrastructures. However, some aspects still need to be investigated in order to tailor methods and tools for an accurate prediction of their energy and structural performance. In this perspective, some issues are addressed that concern the definition of models for the numerical analysis, in particular issues about the modelling of geometry and thermal boundary conditions. Taking advantage of a monitoring programme on a real full-scale structure, this research focuses on the assessment of heat transfer process and thermal response of diaphragm wall and soil mass on the basis of field data. Understanding of the heat transfer process contributes to the definition of the time-dependent thermal boundary conditions at the excavation side. From the analysis of thermal gradients in the wall, the condition at the excavation side is recognised as a major factor that influences the heat transfer process, governing the direction of the heat flux in different seasons of operation of the geothermal syste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at transfer monitoring data Near-surface geothermal energy Energy geostructure
下载PDF
Research on single hole heat transfer power of ground source heat pump system 被引量:2
3
作者 ZHAO Fang-hua 《Journal of Groundwate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2018年第1期65-70,共6页
In this paper,the single hole heat transfer power of the ground source heat pump system in Hengshui is compared with data gained from thermal response test.The results show that maximum monitoring data of heat transfe... In this paper,the single hole heat transfer power of the ground source heat pump system in Hengshui is compared with data gained from thermal response test.The results show that maximum monitoring data of heat transfer power per meter in summer is 97.1% of the test data,and the average value accounts for 81.8%.The per meter heat power data through on-site thermal response test can provide references for designing engineering project and optimizing ground source heat pump system as these data do not vary greatly from the actual monitoring dat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OUND source HEAT PUMP monitoring HEAT transfer POWER Thermal response test
下载PDF
基于迁移学习图像识别的桥梁监测数据异常检测方法 被引量:1
4
作者 殷鹏程 谭曼丽莎 +1 位作者 曹阳梅 单德山 《大连交通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3期106-113,共8页
为了改善桥梁结构健康监测数据多模式异常检测难以全覆盖的问题,提出了基于迁移学习图像识别技术的数据异常检测方法。首先,绘制结构应变和温度数据时程图,统计分析数据日周期变化规律,并标记异常类型作为训练集;通过图像仿射变换实现... 为了改善桥梁结构健康监测数据多模式异常检测难以全覆盖的问题,提出了基于迁移学习图像识别技术的数据异常检测方法。首先,绘制结构应变和温度数据时程图,统计分析数据日周期变化规律,并标记异常类型作为训练集;通过图像仿射变换实现数据增强,减少网络对不平衡数据集的过拟合。其次,以AlexNet预训练网络为基础,选择迁移学习策略,建立多个对比模型用于分析不同优化算法、初始学习率、Dropout取值和结构轻量化对网络识别结果的影响;以模型分类准确率、训练速率和内存需求作为评价指标,获得性能优越的监测数据异常检测深度网络模型,模型对试验数据的异常分类准确率可达95.5%,体量可缩减94.7%。最后,基于优化模型编译数据异常检测模块,并以某斜拉桥一个月的监测数据为例进行验证,验证集准确率为98.0%。所提方法准确率高、计算速度快、内存需求小,方便应用于桥梁健康监测数据预处理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健康监测 数据异常检测 迁移学习 图像识别 AlexNet
下载PDF
一种基于标准样品浓度稀释的在线氚监测仪校准装置
5
作者 方登富 韦应靖 +3 位作者 王明亮 李胤 陈双强 段嘉宇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08-213,共6页
为解决在线氚监测仪的现场校准问题,开展了在线氚监测仪现场校准方法研究,主要包括现场校准装置的机械构造、工作原理、校准装置量值的确定,以及需要开展的校准项目。利用该现场校准装置和氚活度浓度标准装置,对同一台在线氚监测仪进行... 为解决在线氚监测仪的现场校准问题,开展了在线氚监测仪现场校准方法研究,主要包括现场校准装置的机械构造、工作原理、校准装置量值的确定,以及需要开展的校准项目。利用该现场校准装置和氚活度浓度标准装置,对同一台在线氚监测仪进行了校准比较,结果表明两者的校准因子分别为1.07和1.05,相对偏差约为2%,该现场校准装置具备量值传递的能力,可满足现场校准要求。此外,该校准装置具有便携性、可操作性和可拆分的特点,可保证现场校准不受场所作业空间的限制,适合在现场进行校准实验,可解决国内在线氚监测仪设备无法溯源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线式 氚监测仪 现场校准 量值传递
下载PDF
轴向柱塞泵热特性及热力学建模实验研究
6
作者 刘明尧 刘贝垚 《机电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207-1214,共8页
针对轴向柱塞泵在高压和高速工况下发热过快的问题,对柱塞泵热特性和热力学建模进行了仿真分析与实验研究。首先,在摩擦副发热理论基础上,考虑了泵内油液搅动摩擦与轴承摩擦发热源,研究了柱塞泵内发热机理和传热分析的热特性理论;然后,... 针对轴向柱塞泵在高压和高速工况下发热过快的问题,对柱塞泵热特性和热力学建模进行了仿真分析与实验研究。首先,在摩擦副发热理论基础上,考虑了泵内油液搅动摩擦与轴承摩擦发热源,研究了柱塞泵内发热机理和传热分析的热特性理论;然后,根据柱塞泵部件复杂和固流态域区分度高的特点,阐述了所采用的控制体积法原理,将泵划分为5个控制体积后,建立了以各个控制体温度变化为导向的热力学模型;最后,采用光纤光栅温度传感器和蓝牙无线温度传感器,针对不同的控制体节点设计了传感器封装结构和布置方法,共同组成了轴向柱塞泵在线热监测系统,并进行了在不同压力条件下的对照实验,对理论模型进行了有效性验证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对比实验和仿真结果,模型温度变化与实际误差值在5%左右,验证了该模型能准确地反映和预测泵热力学变化过程。该结果为柱塞泵热力学状态监测提供了故障诊断基础,并为液压系统热管理系统设计提供了理论基础和设计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轴向柱塞泵发热 高压和高速工况 热力学建模 温度计算 传热理论 热力学状态在线监测
下载PDF
The Adverse Event Profile in Patients Treated with Transferon<sup>TM</sup>(Dialyzable Leukocyte Extracts): A Preliminary Report
7
作者 Toni Homberg Violeta Sáenz +10 位作者 Jorge Galicia-Carreón Iván Lara Edgar Cervantes-Trujano Maria C. Andaluz Erika Vera Oscar Pineda Julio Ayala-Balboa Alejandro Estrada-García Sergio Estrada-Parra Mayra Pérez-Tapia Maria C. Jiménez-Martínez 《Pharmacology & Pharmacy》 2015年第2期65-74,共10页
Background: Dialyzable leukocyte extracts (DLE) are heterogeneous mixtures of peptides less than 10 kDa in size that are used as immunomodulatory adjuvants in immune-mediated diseases. TransferonTM is DLE manufactured... Background: Dialyzable leukocyte extracts (DLE) are heterogeneous mixtures of peptides less than 10 kDa in size that are used as immunomodulatory adjuvants in immune-mediated diseases. TransferonTM is DLE manufactured by National Polytechnic Institute (IPN), and is registered by Mexican health-regulatory authorities as an immunomodulatory drug and commercialized nationally. The proposed mechanism of action of TransferonTM is induction of a Th1 immunoregulatory response. Despite that it is widely used, to date there are no reports of adverse events related to the clinical safety of human DLE or TransferonTM. Objective: To assess the safety of TransferonTM in a large group of patients exposed to DLE as adjuvant treatment. Methods: We included in this study 3844 patients from our Clinical Immunology Service at the Unit of External Services and Clinical Research (USEIC), IPN. Analysis was performed from January 2014 to November 2014, searching for clinical adverse events in patients with immune-mediated diseases and treated with TransferonTM as an adjuvant. Results: In this work we observed clinical nonserious adverse events (AE) in 1.9% of patients treated with TransferonTM (MD 1.9, IQR 1.7 - 2.0). AE were 2.8 times more frequently observed in female than in male patients. The most common AE were headache in 15.7%, followed by rash in 11.4%, increased disease-related symptomatology in 10%, rhinorrhea in 7.1%, cough in 5.7%, and fatigue in 5.7% of patients with AE. 63% of adverse event presentation occurred from day 1 to day 4 of treatment with TransferonTM, and mean time resolution of adverse events was 14 days. In 23 cases, the therapy was stopped because of adverse events and no serious adverse events were observed in this study. Conclusion: TransferonTM induced low frequency of nonserious adverse events during adjuvant treatment. Further monitoring is advisable for different age and disease groups of pati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alyzable LEUKOCYTE EXTRACTS ADVERSE Events monitoring Drug Safety Adjuvant Therapy IMMUNOREGULATION Guidelines transfer Factor PHARMACOVIGILANCE
下载PDF
IVF/ICSI-ET中胚胎实时监测系统与常规形态学评估选择性单胚胎移植累积活产率分析
8
作者 成桂红 郑爱燕 +7 位作者 丁洁 邹琴燕 许咏乐 朱蕊 王馥新 吴惠华 李红 孟庆霞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0-135,共6页
目的:分析胚胎实时监测(TLM)系统和常规形态学评估(CMA)在体外受精/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胚胎移植(IVF/ICSI-ET)中选择性单胚胎移植的临床应用价值,并初步探讨拉曼光谱分析胚胎培养液对临床妊娠率的预测价值。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随机对... 目的:分析胚胎实时监测(TLM)系统和常规形态学评估(CMA)在体外受精/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胚胎移植(IVF/ICSI-ET)中选择性单胚胎移植的临床应用价值,并初步探讨拉曼光谱分析胚胎培养液对临床妊娠率的预测价值。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研究,选择2019年4月至2020年7月在苏州市立医院生殖与遗传中心行IVF/ICSI-ET助孕的139例患者,随机分为TLM组和CMA组,分别选择最优胚胎行单胚胎移植(新鲜周期和复苏周期),患者第1次胚胎移植未获临床妊娠,则进行第2次,比较两组患者移植后的累积活产率和其他妊娠结局差异。同时收集IVF/ISCI受精后第3天胚胎培养液15μl,进行拉曼光谱分析。结果:TLM组与CMA组的累积活产率、累积临床妊娠率、累积早产率、累积早期自然流产率、累积异位妊娠率、累积早产率、小于胎龄儿或大于胎龄儿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LM组新生儿性别比低于CMA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胚胎培养液拉曼光谱分析预测临床妊娠率的准确度为67.21%。结论:在卵巢储备功能良好的年轻女性中,进行选择性单胚胎移植时TLM评估胚胎优势不明显,需警惕基于动力学参数的胚胎选择可能影响性别比。拉曼光谱分析胚胎培养液尚不能很好地预测胚胎的种植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受精/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胚胎移植 胚胎实时监测 常规形态学 拉曼光谱分析 累积活产率
下载PDF
新疆和田河流域生态输水效益评估
9
作者 陈红川 郭法强 魏光辉 《地下水》 2024年第4期209-211,共3页
开展生态输水效益评估,对于指导水资源精细化管理与高效利用及生态精准修复具有重要指导意义。该文基于植被调查和遥感监测等数据,客观评估了和田河流域近五年来的生态输水效益,结果表明:生态输水淹灌面积达28.87万亩,影响面积38.4万亩... 开展生态输水效益评估,对于指导水资源精细化管理与高效利用及生态精准修复具有重要指导意义。该文基于植被调查和遥感监测等数据,客观评估了和田河流域近五年来的生态输水效益,结果表明:生态输水淹灌面积达28.87万亩,影响面积38.4万亩;基于GRACE重力卫星数据计算得到地下水储量增长在20 mm以上;胡杨幼苗大量萌发,林龄结构优化,个体长势好转,植被覆盖度提升;遥感生态指数RSEI提升41.18%,生态等级状况为差的区域减少2.949万亩(12.69%),生态等级状况为优的区域增加0.02万亩(65.89%);生态输水过程中存在着监测评价体系不完善、输水靶向不精准等问题。研究成果对于指导干旱区生态输水精准化、科学化工作提供了重要指导,也为类似地区开展生态修复效益评估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 和田河流域 生态输水 监测评估
下载PDF
覆岩承压含水层疏水应力场演化规律电荷监测研究
10
作者 王岗 于晓杰 +6 位作者 王爱文 肖晓春 王永 丁鑫 王维斌 徐赠俊 杜璐璐 《煤田地质与勘探》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06-118,共13页
【目的】针对我国内蒙古、陕西、山东和甘肃等深部煤炭开采矿区面临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导致顶板疏水量大,覆岩承压含水层疏水诱发的冲击地压灾害日益凸显的问题,开展了覆岩承压含水层疏水过程中煤层应力场演化规律研究。【方法】通过实... 【目的】针对我国内蒙古、陕西、山东和甘肃等深部煤炭开采矿区面临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导致顶板疏水量大,覆岩承压含水层疏水诱发的冲击地压灾害日益凸显的问题,开展了覆岩承压含水层疏水过程中煤层应力场演化规律研究。【方法】通过实验室分级加载条件下的煤体电荷感应试验与煤矿现场顶板疏水前后的电荷参数监测相结合的方法,系统研究了不同应力水平下煤体感应电荷的变化特征,以及顶板疏水过程中应力场的动态转移规律。【结果和结论】实验室研究表明,随着加载应力的逐级增大,煤样感应电荷量呈现非线性增长趋势,有效反映了煤体所受的应力水平。现场监测则揭示了顶板疏水过程中,富水区内电荷量均值和变异系数减小,而富水区外一定范围内电荷量先增后减,出现峰值点,表明应力从富水区边缘向外动态转移,并存在转移范围阈值;此外,基于富水区外各测点电荷量峰值的出现时间,得出了不同疏水量下的应力转移特征,即缓慢转移–快速转移–缓慢转移三个阶段。最后,通过大直径钻孔卸压试验,验证了该技术在降低顶板疏水条件下应力集中、防治冲击地压方面的有效性。研究成果可为顶板富水矿井冲击地压的预测与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承压含水层 疏水 应力转移 冲击地压 电荷监测 钻孔卸压
下载PDF
基于深度迁移混合模型的刀具磨损状态监测方法
11
作者 唐祎晖 王宇钢 +2 位作者 杨历夏 张阴硕 穆俊珍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63-71,共9页
为提高刀具磨损的监测精度和效率,针对加工过程中刀具磨损状态监测出现的数据不均衡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深度迁移混合模型的刀具磨损状态监测方法。通过混合类平衡正则化、数据增强与批量归一化技术对经过图像编码的数据集进行图像预处理... 为提高刀具磨损的监测精度和效率,针对加工过程中刀具磨损状态监测出现的数据不均衡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深度迁移混合模型的刀具磨损状态监测方法。通过混合类平衡正则化、数据增强与批量归一化技术对经过图像编码的数据集进行图像预处理,再利用ResNet32残差神经网络从图像中自适应地提取相关重要特征,然后采用ResNet32残差神经网络作为分类器进行两阶段训练,采用标签感知平滑优化损失函数,通过参数迁移获得最优分类模型。结果表明:所提方法有效改善了刀具磨损监测数据不均衡的问题,与目前的基于深度学习的刀具磨损监测方法相比,在准确率和计算效率方面均有较大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刀具磨损状态监测 深度迁移混合模型 数据增强 参数迁移
下载PDF
基于迁移学习策略的非侵入式负荷监测方法研究
12
作者 方晨宇 王贤睿 +4 位作者 杨子龙 高梓祥 陈鑫昊 贾添淇 王娟 《黑龙江电力》 CAS 2024年第4期318-324,共7页
现有的非侵入式负荷监测算法在同一数据集中功率分解准确率上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模型泛化性差且跨数据集分解负荷误差较大。为此,探究负荷监测模型是否具有可迁移性,并研究一种基于迁移学习策略的负荷监测模型。该模型固定部分卷积网络层... 现有的非侵入式负荷监测算法在同一数据集中功率分解准确率上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模型泛化性差且跨数据集分解负荷误差较大。为此,探究负荷监测模型是否具有可迁移性,并研究一种基于迁移学习策略的负荷监测模型。该模型固定部分卷积网络层,实现负荷监测模型的微调迁移学习,通过试验验证固定层数对预测结果的影响,以及模型对不同电器的预测效果。相比传统的直接迁移模型,该模型有效降低各项设备的负荷分解误差,并且降低了模型对负荷训练样本数量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侵入式负荷监测 深度学习 迁移学习
下载PDF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冷水机组数据采集监控系统 被引量:1
13
作者 戎之玮 《电脑与信息技术》 2024年第4期91-94,共4页
针对冷水机组的采集监控需求,设计了一套基于物联网的冷水机组数据采集监控系统。该系统通过专用物联网传输模块DTU(Data Transfer Unit)完成对冷水机组数据的实时采集和控制。采集到的冷水机组数据通过物联网数据传输单元DTU移动通信网... 针对冷水机组的采集监控需求,设计了一套基于物联网的冷水机组数据采集监控系统。该系统通过专用物联网传输模块DTU(Data Transfer Unit)完成对冷水机组数据的实时采集和控制。采集到的冷水机组数据通过物联网数据传输单元DTU移动通信网,远程上传到云端控制中心,控制中心的软件实现了对冷水机组的数据采集监测和远程控制指令的下发。该系统实现了冷水机组的远程监测和控制,降低了系统运营成本,提高了系统工作效率和自动化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联网 冷水机组 数据传输单元 远程监控
下载PDF
基于平衡分布自适应迁移学习的多风电机组运行状态监测方法
14
作者 张雅洁 王罗 +4 位作者 刘宇璐 乐波 韩爽 苏营 刘永前 《可再生能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068-1073,共6页
风电机组状态的准确监测对风电机组安全稳定运行和经济效益提升至关重要。但是,受不同风电机组运行数据分布差异的影响,现有状态监测方法在多风电机组应用场景下存在精度和效率难以兼顾的问题,而平衡分布自适应迁移学习(BDA)可以拉近数... 风电机组状态的准确监测对风电机组安全稳定运行和经济效益提升至关重要。但是,受不同风电机组运行数据分布差异的影响,现有状态监测方法在多风电机组应用场景下存在精度和效率难以兼顾的问题,而平衡分布自适应迁移学习(BDA)可以拉近数据距离,同化数据分布。因此,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BDA的多风电机组状态监测方法。首先,基于Copula熵的互信息法挖掘风电机组运行状态关键影响参量;然后,构建基于门控循环单元模型(GRU)和序贯概率比检验(SPRT)方法的单风电机组状态监测模型;最后,构建基于BDA的多风电机组运行数据分布同化模型,并用于多风电机组运行状态监测。算例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可以有效节省建模成本和计算成本,能够在保障多风电机组运行状态监测精度的前提下,显著提升监测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机组 状态监测 平衡分布自适应迁移学习 序贯概率比检验 门控循环单元
下载PDF
长距离输调水工程大口径FRPM管道研发与工程安全保障技术
15
作者 邓铭江 胡少伟 +1 位作者 李江 孙奔博 《中国水利》 2024年第6期31-45,共15页
长距离输调水工程是中国新疆地区重要的基础生命线,其长久稳定运行对于促进经济平稳增长和保障居民供水安全至关重要。新疆位居大陆中心,属温带极端大陆性气候,其长距离输调水工程面临严峻的环境挑战。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夹砂管(glass fib... 长距离输调水工程是中国新疆地区重要的基础生命线,其长久稳定运行对于促进经济平稳增长和保障居民供水安全至关重要。新疆位居大陆中心,属温带极端大陆性气候,其长距离输调水工程面临严峻的环境挑战。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夹砂管(glass fiber reinforced plastic mortar pipes,FRPM)作为长距离输调水工程中重要的水工地下结构用材,凭借其优异的耐化学腐蚀、轻质高强、无二次污染、安装方便、综合造价低等诸多优良特性而被广泛应用于新疆地区。然而,传统FRPM管生成工艺在铺层设计与生产自动化程度方面存在一定局限,导致工程施工过程效率低下;同时,缺少统一的技术标准和设计规范也间接制约了其应用范围。此外,管道工程自动巡检技术与缺陷定量评价标准尚未统一,无法合理量化和准确评价整体工程质量。为此,依托北疆小洼槽供水工程,围绕长距离大口径FRPM管的管材铺层设计与制造工艺、工程设计、质量评定、自动巡检、运行监测与安全保障等关键技术,通过产学研用相结合,持续15年攻关,取得突破性创新成果:①引进吸收并创新了适合于长距离、高工作压力、以连续缠绕工艺为首选的FRPM管生产工艺,优化了大口径FRPM管材铺层设计方法,实现了供料—缠绕—固化—切割—检测全自动化控制,与国外同类产品标准相比,管道挠曲性能和轴向拉伸强度等提高了20%~50%;②提出了安全防护的工程和非工程措施,建立了长距离FRPM管不同缺陷类型危害性等级划分原则,创建了复杂地质条件下长距离FRPM管道工程安全评价理论与方法;③系统揭示了FRPM管质量缺陷产生机理,开发了FRPM管光固化片材局部修复工艺以及内衬聚乙烯(PE)的整体非开挖修复技术,提出了修复效果后评价方法,实现了对长距离FRPM管道工程运行安全的有效掌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调水工程 FRPM管 安全保障 安全监测 功能恢复 性能提升
下载PDF
页岩气开采中的压力变化与气液传质规律
16
作者 卢志炜 李熙喆 +1 位作者 赵圣贤 郝有志 《力学与实践》 2024年第5期1004-1014,共11页
根据页岩气的赋存及流动机理,建立考虑页岩渗吸与吸附、渗流与扩散的流动方程,采用线段源叠加解等效为压裂产生的压力分布作为方程的初始条件,使用非结构PEBI(perpendicular bisection)网格对水平井多段压裂井进行网格划分,有限体积法... 根据页岩气的赋存及流动机理,建立考虑页岩渗吸与吸附、渗流与扩散的流动方程,采用线段源叠加解等效为压裂产生的压力分布作为方程的初始条件,使用非结构PEBI(perpendicular bisection)网格对水平井多段压裂井进行网格划分,有限体积法进行离散。利用高频压力监测的闷井压力数据验证了算法程序的可靠性。研究得出以下结果:(1)发现页岩气开发的压力双漏斗及气液双向传质流动规律;(2)依据这一规律给出页岩气压最佳闷井时间和最优排采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排采 PEBI(perpendicular bisection)网格 压力双漏斗 气液双向传质 高频压力监测
下载PDF
基于EnKF的高温气井钻进中井筒传热模型研究
17
作者 彭涛 李白雪 +2 位作者 钱会 王静 张菲菲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30-139,共10页
深层气井钻进过程中,受到施工扰动和深层复杂地质条件的影响,现有方法很难准确描述井筒内的温压场变化。鉴于随钻实时监测和异常工况预警对精确描述温度场的迫切需求,使用集合卡尔曼滤波(Ensemble Kalman Filter,EnKF)和全井段传热分析... 深层气井钻进过程中,受到施工扰动和深层复杂地质条件的影响,现有方法很难准确描述井筒内的温压场变化。鉴于随钻实时监测和异常工况预警对精确描述温度场的迫切需求,使用集合卡尔曼滤波(Ensemble Kalman Filter,EnKF)和全井段传热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将实钻数据与传热模型融合同化,建立了一种适用于川西盆地高温气井井筒实时温度场监测和自修正分析的模型,并加以实例验证。结果表明:基于EnKF同化后的输出值及各项热温参数会随着测点迭代,修正结果逐渐精确。自修正技术在钻井井筒传热实时监测作业中的应用,提高了井下温压监测的准确度,可以满足更多钻井工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钻实时监测 井筒传热模型 状态估计 集合卡尔曼滤波 数据同化
下载PDF
应用于金属转轴监测的无线电能与信号同步传输系统优化研究
18
作者 徐科峰 雷华明 《电子测量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70-77,共8页
涡流损耗的存在,使得应用于金属转轴监测的无线电能与信号同步传输系统的电能传输效率和信号传输质量下降。针对上述问题,通过对金属转轴涡流损耗的分析推导,建立包含涡流损耗等效阻抗的耦合线圈电路模型,以S-S型信号注入式SWPDT系统为... 涡流损耗的存在,使得应用于金属转轴监测的无线电能与信号同步传输系统的电能传输效率和信号传输质量下降。针对上述问题,通过对金属转轴涡流损耗的分析推导,建立包含涡流损耗等效阻抗的耦合线圈电路模型,以S-S型信号注入式SWPDT系统为基础,分析其电能传输与信号传输特性,以电能传输效率和信号传输增益为优化目标,采用多目标粒子群优化算法,对系统关键参数进行优化,并根据优化参数搭建实验测试平台,结果显示该优化方案可实现金属转轴环境下46.7%的电能传输效率和250 kbit/s的信号传输速率,验证了所提优化方案的正确性与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电能与信号同步传输 金属转轴监测 涡流损耗 无线电能传输 多目标优化
下载PDF
引黄入冀补淀省界水质监测现状与问题对策分析
19
作者 田艳龙 任晓敏 +1 位作者 方新盛 李慧 《海河水利》 2024年第4期24-27,共4页
探讨了引黄入冀补淀工程的水质监测现状,分析了省界断面水质监测数据,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通过优化水质监测站点布局及监测频次、加强沿线监督检查、提升生活污水处理能力、建立健全协调机制、强化法律法规和政策支... 探讨了引黄入冀补淀工程的水质监测现状,分析了省界断面水质监测数据,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通过优化水质监测站点布局及监测频次、加强沿线监督检查、提升生活污水处理能力、建立健全协调机制、强化法律法规和政策支持等措施,以期提高水质监测的准确性和及时性,为进一步实施水资源管理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黄入冀补淀工程 水质监测 省界断面 对策
下载PDF
基于多源域迁移学习的行人重识别探讨
20
作者 张孟思 《移动信息》 2024年第4期301-304,共4页
文中以多源域迁移学习方法作为支持,对行人重识别策略的应用进行了分析,包括多源域迁移学习算法、行人重识别现状及其发展需求、多源域迁移学习方法下的行人重识别策略。以期为多源域迁移学习方法的合理应用与行人重识别质量的提升提供... 文中以多源域迁移学习方法作为支持,对行人重识别策略的应用进行了分析,包括多源域迁移学习算法、行人重识别现状及其发展需求、多源域迁移学习方法下的行人重识别策略。以期为多源域迁移学习方法的合理应用与行人重识别质量的提升提供科学参考,对提高监管区域监控效能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源域迁移学习 行人重识别 监控效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