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On the Process of Peasant Workers' Transformation to Urban Residents 被引量:1
1
作者 Liu Chuanjiang Dong Yanfang Wang Jing 《Chinese Journal of Population,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63-71,共9页
The unique two-stage "Chinese path" of China’s ru-ral-urban migration, which cannot be fully explained by classical theorie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makes us to give peasant workers’ transformation to urb... The unique two-stage "Chinese path" of China’s ru-ral-urban migration, which cannot be fully explained by classical theorie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makes us to give peasant workers’ transformation to urban residents a top priority. On the basis of fully explaining peasant workers’ transformation to urban residents, a method for measuring its process has been advanced and then confirmed with the data of March in 2005 from surveys to peasant workers in Wuhan. Finally, the suggestions of acceler-ating peasant workers’ transformation to urban residents to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a harmonious society have been drawn from the analys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ural-urban migration peasant workers' transformation to urban residents process of peasant workers' transformation to urban residents
下载PDF
产业转型升级、城乡收入差距与居民消费 被引量:4
2
作者 王芳 王景东 《工业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3-101,共9页
居民消费是畅通国内大循环的关键环节和重要引擎,产业转型升级优化了消费供给。本文实证分析了产业转型升级对居民消费的直接影响,以及通过城乡收入差距所产生的间接影响。研究发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期间,产业转型升级显著促进居民消费;... 居民消费是畅通国内大循环的关键环节和重要引擎,产业转型升级优化了消费供给。本文实证分析了产业转型升级对居民消费的直接影响,以及通过城乡收入差距所产生的间接影响。研究发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期间,产业转型升级显著促进居民消费;城乡收入差距在产业转型升级和居民消费间的中介效应显著,产业转型升级会通过缩小城乡收入差距间接促进居民消费;产业转型升级对居民消费的影响以及城乡收入差距的中介效应均存在区域异质性,西部地区的直接影响和中介影响均强于中部和东部地区。因此,应该通过供给侧为居民提供丰富、高质量的商品,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通过产业转型升级带动就业,提高劳动力收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同时积极防范部分地区在实施产业转型升级政策时出现扩大城乡收入差距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转型 产业升级 城乡收入差距 居民消费 中介效应 共同富裕
下载PDF
数字化转型下城乡居民生计韧性动态演化研究
3
作者 柳广舒 杨红娟 +1 位作者 林琳 王丽扬 《科学决策》 CSSCI 2024年第11期31-46,共16页
社会各领域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城乡居民的生计韧性研究关系到民生高质量发展与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本研究选取2012-2021年我国31个省、市地区的面板数据,从缓冲资本、自适应调节和学习技能三维度构建城乡居民生计韧性演化理论模型和指标... 社会各领域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城乡居民的生计韧性研究关系到民生高质量发展与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本研究选取2012-2021年我国31个省、市地区的面板数据,从缓冲资本、自适应调节和学习技能三维度构建城乡居民生计韧性演化理论模型和指标体系,运用熵权法中的二次加权对城乡居民生计韧性进行动态综合评价,选取Dagum基尼系数、Kernel密度估计法分析城乡居民生计韧性的时空差异及动态演化特征。研究发现,十年来,我国城乡居民生计韧性整体呈快速上升趋势,全国各省份城乡居民生计韧性呈现多极化发展态势;缓冲资本对城乡居民生计水平影响最为突出,其次是学习技能和自适应调节;东、中、西和东北部地区城乡居民生计韧性区域内和区域间差异不均,区域协调均衡发展格局有待进一步优化和提升。研究进一步从政府与居民两个层面提出提升城乡居民生计韧性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转型 城乡居民 生计韧性 动态演化
下载PDF
城市居民生活垃圾分类行为影响机理研究——基于双路径驱动与情境因素调节效应 被引量:2
4
作者 林影倩 庞明礼 陆帅坤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94-205,共12页
培养城市居民形成垃圾分类习惯对于加快“两型社会”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基于长沙市7个样本行政单元(区、县)20个社区1028份实地调研的居民数据,构建城市居民生活垃圾分类行为影响机理模型,探讨城市居民垃圾分类行为的发生机制和行为转... 培养城市居民形成垃圾分类习惯对于加快“两型社会”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基于长沙市7个样本行政单元(区、县)20个社区1028份实地调研的居民数据,构建城市居民生活垃圾分类行为影响机理模型,探讨城市居民垃圾分类行为的发生机制和行为转化的内在机制。结果表明:从影响机制来看,城市居民生活垃圾分类是自主性驱动和习惯性驱动双路径驱动的行为过程,且习惯性驱动起主导作用,自主性驱动存在“态度→意愿→垃圾分类行为”“主观规范→意愿→垃圾分类行为”以及“感知行为控制→意愿→垃圾分类行为”三条作用路径。从情境变量的调节效用来看,人口统计特征、环境因素、政策因素对于城市居民垃圾分类意愿向行为转化、习惯向行为转化具有显著的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居民 生活垃圾分类 结构方程模型 影响因素 行为转化
下载PDF
服务业数字化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
5
作者 何善杰 《科技和产业》 2024年第23期80-85,共6页
以2013—2022年中国274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为研究样本,基于固定效应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实证检验服务业数字化转型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表明:服务业数字化能够显著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并且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缩小作用具有... 以2013—2022年中国274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为研究样本,基于固定效应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实证检验服务业数字化转型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表明:服务业数字化能够显著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并且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缩小作用具有区域异质性;产业结构升级在服务业数字化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中发挥了部分中介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务业 数字化转型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产业结构升级
下载PDF
数字经济发展对安徽省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的影响研究
6
作者 朱丰 《淮阴工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72-78,共7页
数字经济发展影响了我国城乡居民的消费结构。以安徽省为例,基于回归模型和横向空间要素对安徽省城乡居民消费结构进行测度分析。根据2019-2022年安徽省城乡居民消费水平数据内容以及16个省辖市的区域面板数据,通过采用熵值赋权法进行... 数字经济发展影响了我国城乡居民的消费结构。以安徽省为例,基于回归模型和横向空间要素对安徽省城乡居民消费结构进行测度分析。根据2019-2022年安徽省城乡居民消费水平数据内容以及16个省辖市的区域面板数据,通过采用熵值赋权法进行构建分析,探讨数字经济发展对安徽省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第一,数字经济发展能够缩短城乡居民的消费结构差距,因此各省市目前正加速推进数字经济建设的发展步调。第二,安徽省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受到数字经济发展的深远影响正在逐步转型,产业结构化的升级调整将对数字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带来循环促进作用。第三,数字经济的发展要想更好地深度融合实体经济,需要结合安徽省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的特性,寻找数字化转型的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城乡居民消费结构 产业结构化 数字化转型
下载PDF
结构转型、科技创新与“改革红利悖论”——基于城乡收入差距视角的实证检验 被引量:8
7
作者 谢婷婷 司登奎 陈文新 《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37-41,共5页
利用1978~2012年数据,通过贝叶斯分位数方法实证检验了我国结构转型、科技创新能否缩减城乡收入差距这一命题。结果表明:结构转型、科技创新都显著拉大城乡收入差距,科技创新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大于结构转型,且科技创新加剧了收... 利用1978~2012年数据,通过贝叶斯分位数方法实证检验了我国结构转型、科技创新能否缩减城乡收入差距这一命题。结果表明:结构转型、科技创新都显著拉大城乡收入差距,科技创新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大于结构转型,且科技创新加剧了收入差距扩大的速度,而结构转型导致收入差距扩大的速度变缓。这主要与我国产业结构发展不平衡以及城乡间科技差异过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转型 科技创新 城乡收入差距 贝叶斯分位数
下载PDF
农民市民化过程中的非正规就业 被引量:25
8
作者 常进雄 《财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55-59,共5页
农民市民化是我国经济持续发展和城市化的必然趋势和结果,在我国,非正规就业是实现农民市民化的主要途径。文章分析了非正规就业成为农民市民化主要途径的原因,探讨了非正规就业在促进农民市民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最后,对如何进一步发... 农民市民化是我国经济持续发展和城市化的必然趋势和结果,在我国,非正规就业是实现农民市民化的主要途径。文章分析了非正规就业成为农民市民化主要途径的原因,探讨了非正规就业在促进农民市民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最后,对如何进一步发展农民市民化进程中的非正规就业提出了一些对策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非正规就业 市民 农民市民化
下载PDF
“村改居”社区文化及其困境探讨 被引量:38
9
作者 蒋福明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87-90,共4页
"村改居"社区作为一个过渡性社区,其文化形态也具有自身特性,但在现实中总体上陷于困境。"村改居"社区内的居民大多是"被抛入"城市,"不得不"接受城市化,同时他们仍保留浓重乡土"文化习性&... "村改居"社区作为一个过渡性社区,其文化形态也具有自身特性,但在现实中总体上陷于困境。"村改居"社区内的居民大多是"被抛入"城市,"不得不"接受城市化,同时他们仍保留浓重乡土"文化习性",呈现文化"他者"的迷茫;无根的"精神乡愁"使社区内的基本文化取向或价值系统出现了扭曲;生活空间等发生重大转换,原有的真诚守望等传统文化资源逐渐流失,新的文化模式尚未完全形成,形成社区价值体系失落。一些居民不能及时"建构"新的关系形态,对新的社会生活共同体认同感淡薄。这些问题常常因城市化等生活物质水平的改善而被忽视,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化 村改居社区 新市民 文化困境 文化转型
下载PDF
构建从农民到市民的连续谱--关于农民市民化政策的观察与评论 被引量:19
10
作者 任强 毛丹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75-80,共6页
"农民市民化"政策是一个公共产品。作为公共产品,农民市民化转型的所有风险应该由政府承担。然而,由于财政困境,地方政府被迫发展出了一套政府、集体经济、个人三方一体的风险分担机制。这种分担机制的一个重要支柱就是要保... "农民市民化"政策是一个公共产品。作为公共产品,农民市民化转型的所有风险应该由政府承担。然而,由于财政困境,地方政府被迫发展出了一套政府、集体经济、个人三方一体的风险分担机制。这种分担机制的一个重要支柱就是要保证有一个强大的、有持续收益的、不能亏损的集体经济的存在,结果,这个集体经济又不断强化并塑造出了一批既不同于传统农民、也不同于现代市民的"食租者"群体及城市社区类型。因此,新的公共政策的调整应转向以强调个人能力发展为核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市民化 集体经济组织 资产建设 食租者
下载PDF
二元性与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演进:理论模型与计量检验 被引量:10
11
作者 周端明 刘军明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64-268,共5页
农业对非农业部门的相对劳动生产率是解释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演进的最重要因素,二者成反方向变化。中国巨大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有其合理性,它是国民收入在农业和非农业部门初次分配的结果。缩小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关键是转变二元... 农业对非农业部门的相对劳动生产率是解释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演进的最重要因素,二者成反方向变化。中国巨大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有其合理性,它是国民收入在农业和非农业部门初次分配的结果。缩小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关键是转变二元经济结构,提高农业对非农业部门的相对劳动生产率,加快农业劳动力向非农部门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元性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结构转变
下载PDF
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贫困减缓效应研究——以民族八省区城镇居民为例 被引量:3
12
作者 唐勇 刘林 龚新蜀 《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9-23,共5页
选用2000—2012年的数据,采用FGT指数测算了民族八省区城镇居民的贫困状况,在此基础上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分析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贫困减缓效应,得出如下结论:首先,民族八省区的贫困广度、贫困深度和贫困强度均有了很大的缓解;其... 选用2000—2012年的数据,采用FGT指数测算了民族八省区城镇居民的贫困状况,在此基础上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分析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贫困减缓效应,得出如下结论:首先,民族八省区的贫困广度、贫困深度和贫困强度均有了很大的缓解;其次,长期来看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具有显著的贫困减缓效应,但短期内其对贫困减缓起抑制作用;再次,民族地区经济增长减贫的“涓滴效应”处于扩大阶段,收入分配差距过大是致贫的主要因素,教育水平的提升有很好的贫困减缓效应;最后,提出民族地区城镇居民贫困减缓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贫困减缓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民族地区 城镇居民
下载PDF
中国城乡居民转移性收入与消费差距的动态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张月朗 龚志民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51-56,共6页
基于我国经验数据,研究城乡居民转移性收入与消费差距的动态相关性。研究表明:政府转移支付"逆向调节"效应成为引致城乡消费差距的关键性因素;由于经济增长、产业升级与居民收入、消费的内在关联性,经济增长、产业升级有利于... 基于我国经验数据,研究城乡居民转移性收入与消费差距的动态相关性。研究表明:政府转移支付"逆向调节"效应成为引致城乡消费差距的关键性因素;由于经济增长、产业升级与居民收入、消费的内在关联性,经济增长、产业升级有利于抑制城乡消费差距;我国长期以来的"城市偏向型"政策使得城市过度挤占农村公共资源,不利于农村消费增长。因此,缩小城乡消费差距,就应在保持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基础上,改变我国"城市偏向型"转移性支付制度,"校正"转移性收入对城乡居民消费的影响路径,稳定农村居民的消费预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居民 转移性收入 消费差距 经济转型
下载PDF
转型时期城市社区自治:理念、问题及建议 被引量:14
14
作者 胡慧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6年第4期565-569,共5页
社区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社区在社会管理中的地位将不断增强。然而,我国长期受以国家为权威来源和以单位为传统形式的高度组织化的社会经济体制的影响,缺乏社区自治基础。在社会转型时期,如... 社区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社区在社会管理中的地位将不断增强。然而,我国长期受以国家为权威来源和以单位为传统形式的高度组织化的社会经济体制的影响,缺乏社区自治基础。在社会转型时期,如何改善社区自治,加强社区管理,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型时期 城市社区 居民自治
下载PDF
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市民化问题 被引量:17
15
作者 姜作培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2003年第4期36-39,共4页
根据目前农民市民化的进展状况 ,要积极排除农民市民化的思想障碍、政策障碍、体制障碍、信息障碍 ,让进城农民在就业、权利保障、福利待遇、子女上学以及其他方面与市民享有平等待遇。为此必须克服农民变市民的种种认识误区 ,从城乡统... 根据目前农民市民化的进展状况 ,要积极排除农民市民化的思想障碍、政策障碍、体制障碍、信息障碍 ,让进城农民在就业、权利保障、福利待遇、子女上学以及其他方面与市民享有平等待遇。为此必须克服农民变市民的种种认识误区 ,从城乡统一的立场出发制定和实施相关政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化 农民市民化 对策构想
下载PDF
以农民工市民化推进城镇化内敛式转型 被引量:5
16
作者 刘洪银 《当代经济管理》 2013年第6期63-67,共5页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要求同步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研究认为,我国城镇化发展中出现"偏城镇化"现象,"十二五"目标达成需要城镇化发展方式从外延式向内敛式城镇化转型。城镇化转型核心是以农民工整体融...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要求同步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研究认为,我国城镇化发展中出现"偏城镇化"现象,"十二五"目标达成需要城镇化发展方式从外延式向内敛式城镇化转型。城镇化转型核心是以农民工整体融入城镇公共服务和公共福利体系的市民化。农民工市民化需要发挥动力机制、社会成本分担机制和土地权益分配机制的协同作用,通过战略性顶层设计发展多层次城镇化,实行农村职业义务教育,保障农民工市民权益,实现城镇化内敛式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工市民化 城镇化 内敛式转型
下载PDF
“半传统”式“城中村”民居更新改造策略探讨——以淮安市富强新村为例 被引量:5
17
作者 陈萍 康锦润 章鹏 《中外建筑》 2015年第12期81-82,共2页
在我国高速城市化进程中,居民自建的住宅或多或少的带有传统建筑的影子,姑且称其为"半传统"式民居。在城市里这些民居大多沦为"城中村",己经成为影响城市发展、区域功能提升和市民生活质量进一步改善的瓶颈,更新改... 在我国高速城市化进程中,居民自建的住宅或多或少的带有传统建筑的影子,姑且称其为"半传统"式民居。在城市里这些民居大多沦为"城中村",己经成为影响城市发展、区域功能提升和市民生活质量进一步改善的瓶颈,更新改造势在必行,本文探索改造的一种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传统”民居 城中村 改造策略
下载PDF
城镇居民鸡蛋品牌转换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以北京市为例 被引量:3
18
作者 马骥 杨皓天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4期21-25,共5页
笔者利用2016年5-6月份北京市城镇居民家庭农产品消费调研数据,以消费品牌鸡蛋的家庭为样本,运用二元Logit回归法对城镇居民鸡蛋品牌转换行为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影响消费者转换鸡蛋品牌的主要因素有消费者对食品安... 笔者利用2016年5-6月份北京市城镇居民家庭农产品消费调研数据,以消费品牌鸡蛋的家庭为样本,运用二元Logit回归法对城镇居民鸡蛋品牌转换行为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影响消费者转换鸡蛋品牌的主要因素有消费者对食品安全、品牌鸡蛋属性的认知及消费者的鸡蛋消费习惯等,而除了年龄外消费者自身及家庭的特征并不能显著影响品牌转换的概率;注重食品安全以及追求高质量产品的消费者对鸡蛋品牌的转换概率较低,而对品牌鸡蛋满意度较低以及对价格比较敏感的消费者往往更偏好于转换鸡蛋品牌;此外,品牌鸡蛋的购买频率以及品牌鸡蛋消费占鸡蛋消费比例对品牌转换决策没有显著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牌鸡蛋 鸡蛋品牌转换 二元Logit模型 城镇居民 影响因素
下载PDF
高度重视农村住房制度国家公共政策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李兵弟 《开放导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3-27,共5页
中国农村住房制度具有"一供"、"三非"、"四保"、"五自"的基本特点。农民住房兼具生产生活功能,兼具居住和社会保障功能。随着改革开放和城镇化发展,农民建房和农村居民点调整遇到前所未有的挑... 中国农村住房制度具有"一供"、"三非"、"四保"、"五自"的基本特点。农民住房兼具生产生活功能,兼具居住和社会保障功能。随着改革开放和城镇化发展,农民建房和农村居民点调整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应从国家公共政策角度构建中国农村住房基本制度的理论框架和政策指引,保障农民在农村的居住权益,依法制度规范农村居民点(乡镇、村落)的空间调整,解决城乡建设用地合理调剂使用的主要范式,与时俱进地推动"十二五"农村住房制度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住宅制度 公共政策 农民建房 农村居民点 城乡建设用地
下载PDF
基于使用后评估的城市旧住宅改造策略研究——以上海鞍山新村为例 被引量:2
20
作者 刘敏 周静敏 柯婕 《住宅科技》 2018年第5期10-16,共7页
以上海"两万户"工人新村代表之一的"鞍山新村"作为研究对象,使用后评估理论,对经改造后入住的住宅进行详尽的使用实态调研;通过实态调研对居住现况进行后评估,后评估关注建筑套内环境、空间尺度、细部设计等三个方... 以上海"两万户"工人新村代表之一的"鞍山新村"作为研究对象,使用后评估理论,对经改造后入住的住宅进行详尽的使用实态调研;通过实态调研对居住现况进行后评估,后评估关注建筑套内环境、空间尺度、细部设计等三个方面;进而针对后评估提出改造策略,为今后该类型社区住宅更新改造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旧住宅 更新改造 实态调研 使用后评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