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uality of Unary Convex Functions Programming
1
作者 朱德通 《Chinese Quarterly Journal of Mathematics》 CSCD 1993年第4期32-39,共8页
Most nonliner programming problems consist of functions which are sums of unary convex functions of linear fuctions.In this paper,we derive the duality forms of the unary convex optimization,and these technuques are a... Most nonliner programming problems consist of functions which are sums of unary convex functions of linear fuctions.In this paper,we derive the duality forms of the unary convex optimization,and these technuques are applied to the geometric programming and minimum discriminaiton information proble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元凸函数规划 对偶 共轭变换 几何规划 极小判别信息问题 上境图
下载PDF
明清制义的排偶形态及其文体规定性
2
作者 陈维昭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132-141,共10页
自明代至清末,制义的文体形态发生过一系列的变化,其正讲部分不仅出现过两扇、四段、六股、八股、十二股等对偶形态,而且出现过三股、五股、七股、九股的排比形态,这是明清制义“循题立格”原则的实践结果。明代成化以后制义以八股为常... 自明代至清末,制义的文体形态发生过一系列的变化,其正讲部分不仅出现过两扇、四段、六股、八股、十二股等对偶形态,而且出现过三股、五股、七股、九股的排比形态,这是明清制义“循题立格”原则的实践结果。明代成化以后制义以八股为常态,清代嘉庆以后则以六股为常态。“八股文”一词不足以涵盖制义的文体形态的丰富性,从“八股文”一词去考察明、清制义的源流,我们很难把握到明清制义的文体规定性。遵朱注,是制义在义理阐释上的规定性;入口气,是制义修辞的规定性;而“体用排偶”则是制义正讲部分的文体规定性。正讲部分最富于变化,也最能体现作者的写作个性,是我们考察明、清制义文格的正与变的一个窗口。清代制义家在“体用排偶”与“以古文为时文”进行调和,提出“以比偶为单行”的修辞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用排偶 六股正格 奇股文 以比偶为单行
下载PDF
hh-transforms of Positivity Preserving Semigroups and Associated Markov Processes 被引量:4
3
作者 Xin Fang HAN Zhi-Ming MA Wei SUN 《Acta Mathematica Sinica,English Series》 SCIE CSCD 2011年第2期369-376,共8页
The hh-transforms of positivity preserving semigroups and their associated Markov processes are investigated in this paper. In particular, it is shown that any quasi-regular positivity preserving coercive form is hh-a... The hh-transforms of positivity preserving semigroups and their associated Markov processes are investigated in this paper. In particular, it is shown that any quasi-regular positivity preserving coercive form is hh-associated with a pair of special standard processes which are in weak dual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h-transform positivity preserving semigroup positivity preserving coercive form Markov process weak duality
原文传递
论唐文“三变”史观与文学代际演变
4
作者 许结 《文艺理论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31-42,共12页
文学“三变”说由《新唐书·文艺传序》提出,专指唐文三变,这与宋人文学史观的形成有极大的关联。追踪其源,又与汉人的三代文质观承接,宋人对韩、柳古文的赞述,是渊承《汉书·儒林传序》中汉人对孔子与“六经”的推尊,其核心是... 文学“三变”说由《新唐书·文艺传序》提出,专指唐文三变,这与宋人文学史观的形成有极大的关联。追踪其源,又与汉人的三代文质观承接,宋人对韩、柳古文的赞述,是渊承《汉书·儒林传序》中汉人对孔子与“六经”的推尊,其核心是“一王法”思想由“儒林”向“文艺”的变移。唐文“三变”之“变”,关键在尊“统”,其中由道统到文统,由文统回归道统的交互书写,正是汉、宋两朝论儒术与文艺内涵的逻辑演进。而“三变”说作为文学发展的重要指向,凸显的是中国古代文学批评代际演变的历史价值与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文三变 三代文质 一王法 道统与文统 文学代际演变
下载PDF
论刘师培的“骈文正宗”观 被引量:1
5
作者 施秋香 佴荣本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42-147,共6页
清末民初,以骈文为代表的传统文学逐渐淡出,白话文学潜滋暗长。在这样的背景下,刘师培系统提出了"骈文正宗"的文学观。"骈文正宗"观有扬州学派阮元、汪中等前人的理论和创作启发,有自六朝以来骈文发展的史料来源,... 清末民初,以骈文为代表的传统文学逐渐淡出,白话文学潜滋暗长。在这样的背景下,刘师培系统提出了"骈文正宗"的文学观。"骈文正宗"观有扬州学派阮元、汪中等前人的理论和创作启发,有自六朝以来骈文发展的史料来源,更有刘师培本人独特的文论阐发,是其文学本质观的具体理论表述。"骈文正宗"观一定程度上恢复了六朝文学的文学史地位,具有文学和美学的意义,以及特定时期的思想政治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师培 “骈文正宗” 辞采 文质
下载PDF
用典技巧演进与南朝骈文形式 被引量:2
6
作者 刘涛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72-79,共8页
用典为南朝骈文形式方面的一大要素,其技巧的演进与骈文的发展基本上是同步的。刘宋时期,骈文初步形成,典故总数相对较少,具体类型主要包括语典与事典,用典方式以明用为主,技巧也相对粗糙,但总体看来,用典较贴切自然。时至齐梁陈,骈文... 用典为南朝骈文形式方面的一大要素,其技巧的演进与骈文的发展基本上是同步的。刘宋时期,骈文初步形成,典故总数相对较少,具体类型主要包括语典与事典,用典方式以明用为主,技巧也相对粗糙,但总体看来,用典较贴切自然。时至齐梁陈,骈文进一步发展并趋于成熟,典故数量大增,方式灵活多样,明用、暗用、反用、借用、活用皆有。同时,用典技巧也走向精湛化,许多作家善于活用化用,不露痕迹,巧妙恰当而又平易自然。南朝骈文用典既可充实文章内容、提高表现力,又可装饰文章形式、增强审美性,在骈文追求形式美的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用典 形式技巧 演进 南朝骈文
下载PDF
傅立叶变换的时-频对偶性 被引量:1
7
作者 朱家富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年第2期36-39,共4页
傅立叶变换作为重要的信号分析与处理工具,被广泛应用于工程实际中.傅立叶变换的基本形式包含连续时间傅立叶变换、连续时间傅立叶级数、离散时间傅立叶变换和离散时间傅立叶级数4种,它们建立了信号或序列在时域与频域之间完善的映射关... 傅立叶变换作为重要的信号分析与处理工具,被广泛应用于工程实际中.傅立叶变换的基本形式包含连续时间傅立叶变换、连续时间傅立叶级数、离散时间傅立叶变换和离散时间傅立叶级数4种,它们建立了信号或序列在时域与频域之间完善的映射关系,并在连续与非周期、离散与周期、时间与频率、乘积与卷积、抽样与延拓等方面形成了完美的时-频对偶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傅立叶变换 基本形式 时一频对偶性
下载PDF
论《宋四六话》的体制特点及学术价值 被引量:2
8
作者 莫山洪 《柳州师专学报》 2006年第3期1-3,共3页
彭元瑞的《宋四六话》在体制上体现了与众不同的特点,反映了当时文人对文学的认识。《宋四六话》不仅总结了宋代的四六话,也体现了清乾嘉时期的骈散相争的情况,在骈文学史上有一定的意义,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
关键词 《宋四六话》 体制 学术价值 骈文学
下载PDF
《文心雕龙·丽辞》与骈文理论 被引量:1
9
作者 莫山洪 《柳州师专学报》 2002年第3期1-5,共5页
作为最早的骈文理论著作 ,《文心雕龙·丽辞》对骈文的产生、骈文的特点、骈文早期的发展都进行了一定的描述 ,并对骈散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 。
关键词 《文心雕龙·丽辞》 骈文理论 对仗 骈文史 骈散
下载PDF
南朝骈文隶事及其深层文化意蕴
10
作者 刘涛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02-107,共6页
作为南朝骈文形式方面的一大重要特征,隶事与对偶、辞藻、声律、句式等共同成就了骈文的形式之美。南朝骈文隶事不仅数量多,而且方式也非常灵活。齐梁以前,隶事总数相对较少,技巧也较为粗浅。齐梁以后,隶事数量大增,技巧也由粗浅走向精... 作为南朝骈文形式方面的一大重要特征,隶事与对偶、辞藻、声律、句式等共同成就了骈文的形式之美。南朝骈文隶事不仅数量多,而且方式也非常灵活。齐梁以前,隶事总数相对较少,技巧也较为粗浅。齐梁以后,隶事数量大增,技巧也由粗浅走向精湛。南朝骈文隶事既可充实文章内容,提高艺术表现力,又可装饰文章形式,增强审美性,在骈文追求形式美的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南朝骈文隶事有其深层次的文化动因,除尊经崇古的心态使然外,还受重形式的文学审美取向与重博学的社会文化风气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朝骈文 隶事 形式技巧 文化意蕴
下载PDF
史传论赞演进与六朝骈文形式
11
作者 刘涛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16-125,共10页
骈文是由传统散文发展而成的一种特殊文体,讲究对偶、藻饰、用典与声律等四种形式要素。它萌芽于先秦,生长于两汉,形成于魏晋,成熟于六朝。这一发展过程正是通过对四要素的追求一步步实现的。它不仅可以通过传统散文的骈化得以完成,而... 骈文是由传统散文发展而成的一种特殊文体,讲究对偶、藻饰、用典与声律等四种形式要素。它萌芽于先秦,生长于两汉,形成于魏晋,成熟于六朝。这一发展过程正是通过对四要素的追求一步步实现的。它不仅可以通过传统散文的骈化得以完成,而且可以通过史传论赞的骈化呈现出来。《史记》论赞句式灵活,长短交错,参差不齐,属于典型的散体形式。《汉书》论赞稍加雕琢辞藻,句式较整齐,四言句增多,趋向骈俪化。《三国志》论赞的句式更为整齐均匀,词义亦并列对称,排比句、对偶句较常见。《后汉书》论赞颇为讲究文采与对偶,初步注意到音韵,形式趋于完美,骈化倾向更明显。《宋书》《南齐书》及《魏书》的论赞不但句式整齐,而且讲究声律、用典,不少篇章都属于成熟的骈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传 论赞 骈化 骈文形式 六朝
下载PDF
史传论赞演进与六朝骈文形式
12
作者 刘涛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第2期56-63,共8页
骈文是由传统散文发展而成的一种特殊文体,讲究对偶、藻饰、用典与声律四种形式要素。它萌芽于先秦、生长于两汉、形成于魏晋、成熟于六朝。这一发展过程正是通过对四要素的追求一步步实现的,它不仅可以通过传统散文的骈化得以完成,而... 骈文是由传统散文发展而成的一种特殊文体,讲究对偶、藻饰、用典与声律四种形式要素。它萌芽于先秦、生长于两汉、形成于魏晋、成熟于六朝。这一发展过程正是通过对四要素的追求一步步实现的,它不仅可以通过传统散文的骈化得以完成,而且还可以通过史传论赞的骈化呈现出来。《史记》论赞句式灵活,长短交错,参差不齐,属于典型的散体形式;《汉书》论赞稍加雕琢辞藻,句式较整齐,四言句增多,趋向骈俪化;《三国志》论赞的句式更为整齐均匀,词义亦并列对称,排比句、对偶句较常见。《后汉书》论赞颇为讲究文采与对偶,初步注意到音韵,形式趋于完美,骈化倾向更明显;《宋书》、《南齐书》及《魏书》的论赞不但句式整齐,而且讲究声律、用典,不少篇章都属于成熟的骈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传 论赞 骈化 六朝骈文形式
下载PDF
论骈文的文体意识——骈文文体结构哲学札记之二
13
作者 刘绍卫 《柳州师专学报》 2002年第2期1-4,共4页
骈文是最具东方色彩的文体之一 ,其文体意识的产生有其民族文化心理的背景 ,对偶是骈文最显著的文体意识 ,也是骈文“丽”
关键词 骈文 文体意识 古文 四六 审美趣味 体式
下载PDF
苏轼“以文为四六”与北宋中后期的骈散共存
14
作者 莫山洪 《柳州师专学报》 2011年第1期33-38,2,共6页
苏轼在文章改革上,采取的是"以四六为文"、"以文为四六"的办法,将四六对句运用于散行之文中,在古文创作中融入用典,把"道"与四六联系在一起,解决了四六内容的贫乏。在苏轼的影响下,宋代文章已经形成了一... 苏轼在文章改革上,采取的是"以四六为文"、"以文为四六"的办法,将四六对句运用于散行之文中,在古文创作中融入用典,把"道"与四六联系在一起,解决了四六内容的贫乏。在苏轼的影响下,宋代文章已经形成了一个独有的特色,即章奏表启类作品多用四六,其他文章多用散体,实现了骈散共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轼 以文为四六 骈散共存
下载PDF
试论骈文文律标准的建立及其与近体诗诗律的差异 被引量:2
15
作者 孙慧琦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99-105,共7页
骈体文和格律诗都是中国古典文学最独特的文类,也是观察古典文学声律特色的重要研究对象。律诗有诗律,骈文亦有文律规范。对于律诗的声律规范,学者已有详尽成熟的研究,但对骈文声律的研究则相对尚浅。有鉴于此,本文将基于启功先生《诗... 骈体文和格律诗都是中国古典文学最独特的文类,也是观察古典文学声律特色的重要研究对象。律诗有诗律,骈文亦有文律规范。对于律诗的声律规范,学者已有详尽成熟的研究,但对骈文声律的研究则相对尚浅。有鉴于此,本文将基于启功先生《诗文声律论稿》所指出的无韵骈文的声律技巧,尝试归纳骈文文律的总体分析标准,并总结出主要的骈文对句形式和各种句式的文律标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归纳骈文句式和声律的基本特色,并与诗句的句式特点和声律特色相对比,从中得出骈文文律与近体诗诗律的分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骈文 声律 构句方式 近体诗律 楚辞体
下载PDF
古今贯通 点面结合 骈散相参——评莫山洪先生《骈文学史论稿》
16
作者 张作栋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18年第4期38-42,共5页
莫山洪先生的《骈文学史论稿》填补了骈文学研究方面"通史"的空白。《论稿》古今贯通,全面梳理骈文学史脉络、构建骈文学史框架;点面结合,推进了学术深度,拓展了学术广度,深入探究了骈文学史上重要的问题与对象,又避免了对相... 莫山洪先生的《骈文学史论稿》填补了骈文学研究方面"通史"的空白。《论稿》古今贯通,全面梳理骈文学史脉络、构建骈文学史框架;点面结合,推进了学术深度,拓展了学术广度,深入探究了骈文学史上重要的问题与对象,又避免了对相关文献的獭祭堆砌;骈散相参、客观中允,在论述中新见迭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骈文学 通史 《骈文学史论稿》
下载PDF
汉诗文修辞对日语语法的影响——从漱石小说独具特色的动词连用中顿形用法谈起 被引量:2
17
作者 黄文溥 《外语与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9-23,共5页
以前的汉日语言接魁研究没有关注到日语对汉诗文独具的对偶、排比辞格的引进影响着日语语法。本文通过对夏目漱石的小说、汉诗文的日语训读式译文以及部分日本古典文学作品的调查,指出日语动词连用中顿形的使用方式在汉日语言接触过程... 以前的汉日语言接魁研究没有关注到日语对汉诗文独具的对偶、排比辞格的引进影响着日语语法。本文通过对夏目漱石的小说、汉诗文的日语训读式译文以及部分日本古典文学作品的调查,指出日语动词连用中顿形的使用方式在汉日语言接触过程中受到了对偶和排比的影响——在汉诗文的日语训读式译文、汉文训读体作品、和汉混淆体作品和漱石在明治时代发表的许多小说中,连用中顿形主要用于对偶、排比句式,这种形式与语言语境的密切结合使该语法形式具有了独特的句法语义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接触 对偶 排比 连用中顿形 汉诗文
原文传递
垄断条件下的动态转形理论模型与模拟演示 被引量:1
18
作者 严金强 蔡民强 《海派经济学》 CSSCI 2016年第4期84-97,共14页
由竞争转向垄断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和逻辑规律。随着垄断代替竞争在社会生产中占据主导地位,价值转化形态将会由生产价格向垄断价格转化。本文拓展价值转形理论研究,将垄断条件下价值向垄断生产价格的转化称为广义价值转形。从动态的... 由竞争转向垄断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和逻辑规律。随着垄断代替竞争在社会生产中占据主导地位,价值转化形态将会由生产价格向垄断价格转化。本文拓展价值转形理论研究,将垄断条件下价值向垄断生产价格的转化称为广义价值转形。从动态的角度,通过引入资本流动函数构建垄断条件下广义动态转形模型,探讨垄断生产价格形成的内在机理,分析平均利润率二重化问题,即竞争部门形成低水平的平均利润率,垄断部门将获得较高的均衡利润率。在此基础上,运用计算机软件matlab对垄断条件下转形的动态形成过程进行模拟演示,以展示平均利润率二重化的特征,同时验证"等量活劳动创造等量价值"的转形命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垄断生产价格 价值转化形态 平均利润率二重化 模拟演示
原文传递
古代散文形式体系的建构:五种基本文形的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蔡宗齐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98-109,共12页
沿着刘勰的思路,将"以文为纲"的体系下延至散文的分类,可以梳理建构出古代散文形式的体系。首先是把握"文"作为一种基本组织原则的属性,然后考虑如何使用它来准确地区分历代散文的主要形式,勾勒出一个全面完整的体... 沿着刘勰的思路,将"以文为纲"的体系下延至散文的分类,可以梳理建构出古代散文形式的体系。首先是把握"文"作为一种基本组织原则的属性,然后考虑如何使用它来准确地区分历代散文的主要形式,勾勒出一个全面完整的体系。在最高层次上,可以把古代散文形式分为两大类,一为言外文形,一为言内文形。"言外文形",即作者把注意力转向文章段落之间留白的空隙,借段落的跳跃来引导读者揣摩作品的言外之意,进而将看似无序的片段组合成一个绚丽的整体。而四种基本的"言内文形"先后兴起,分别是独步先秦两汉文的"字词重复文形"、风靡魏晋宋文的"双音词迭加文形"、近乎独占齐梁文的"骈对文形"、以及明清科举所独创的"重复骈对文形"。言外和言内两种文形与叙述、描述、论述文类之间各有不同的关系。一个可信的文形体系必须是内文化的,即根植于中国自身的文学传统。文形系统的可用性,应该在教学和研究两个领域中加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散文研究 文形与文类 字词重复文形 双音词迭加文形 骈对文形 重复骈对文形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