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8篇文章
< 1 2 2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easurements of electron-phonon coupling factor and interfacial thermal resistance of metallic nano-films using a transient thermoreflectance technique 被引量:3
1
作者 王海东 马维刚 +2 位作者 过增元 张兴 王玮 《Chinese Physics B》 SCIE EI CAS CSCD 2011年第4期209-216,共8页
Using a transient thermoreflectance (TTR) technique, several Au films with different thicknesses on glass and SiC substrates are measured for thermal characterization of metMlic nano-films, including the electron ph... Using a transient thermoreflectance (TTR) technique, several Au films with different thicknesses on glass and SiC substrates are measured for thermal characterization of metMlic nano-films, including the electron phonon coupling factor G, interfazial thermal resistance R, and thermal conductivity Ks of the substrate. The rear heating-front detecting (RF) method is used to ensure the femtosecond temporal resolution. An intense laser beam is focused on the rear surface to heat the film, and another weak laser beam is focused on the very spot of the front surface to detect the change in the electron temperature. By varying the optical path delay between the two beams, a complete electron temperature profile can be scanned. Different from the normally used single-layer model, the double-layer model involving interfaciM thermal resistance is studied here. The electron temperature cooling profile can be affected by the electron energy transfer into the substrate or the electron-phonon interactions in the metallic films. For multiple-target optimization, the genetic algorithm (GA) is used to obtain both G and R. The experimental result gives a deep understanding of the mechanism of ultra-fast heat transfer in meta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ansient thermoreflectance technique electron-phonon coupling factor interracial thermal resistance genetic algorithms
下载PDF
衰弱对老年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预后的影响
2
作者 朱琳 吕逸宁 《智慧健康》 2024年第3期136-139,共4页
目的 探讨衰弱对老年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随访2年预后的影响,并分析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 本研究为纵向队列研究,连续纳入2018年1月—2022年12月在本院诊治的老年TIA患者。依据是否合并衰弱,按照1:1:1,选择同期入院、年龄、病史... 目的 探讨衰弱对老年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随访2年预后的影响,并分析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 本研究为纵向队列研究,连续纳入2018年1月—2022年12月在本院诊治的老年TIA患者。依据是否合并衰弱,按照1:1:1,选择同期入院、年龄、病史匹配的患者分为衰弱前期组、衰弱组,两组各132例,另选取同期132例未伴衰弱患者纳入对照组。针对三组患者进行连续随访24个月,并以脑血管病相关事件的发生情况为主要观察指标,包括新发卒中、再发TIA、全因死亡情况等。通过Kaplan-Meier生存分析、Log-rank检验分析患者预后,并建立回归模型对脑血管事件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衰弱组和衰弱前期组的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中位随访时间(22.4±2.3)个月,共有68例(17.2%)脑血管事件,包括15例(3.8%)全因死亡,33例(8.3%)再发TIA,20例(5.1%)新发卒中。就三组再发TIA率而言,衰弱组、衰弱前期组、对照组分别为7.6%、4.5%、3.0%,P=0.027;脑血管事件发生率分别为27.3%、15.2%、9.1%,P=0.016。采用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结果显示衰弱(HR=2.114,95%CI:1.128~3.962,P=0.021)和衰弱前期(HR=1.526,95%CI:1.042~2.235,P=0.030)仍然是发生脑血管事件的独立相关因素。结论 衰弱可显著增加老年TIA患者再发TIA的风险,且为脑血管事件的独立相关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衰弱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老年 脑血管事件 危险因素
下载PDF
基于NGF/PI3K/TRPV1信号通路探究参苓白术散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小鼠的干预机制
3
作者 朱卫 翦闽涛 曾婷婷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24年第5期547-551,共5页
目的研究基于神经生长因子/磷脂酰肌醇3-激酶/瞬时受体电位香草酸受体1(NGF/PI3K/TRPV1)信号通路探究参苓白术散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小鼠的干预机制。方法选取40只SPF级SD雄性大鼠,其中空白组10只,模型组13只、研究1组7只、研究2组9只... 目的研究基于神经生长因子/磷脂酰肌醇3-激酶/瞬时受体电位香草酸受体1(NGF/PI3K/TRPV1)信号通路探究参苓白术散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小鼠的干预机制。方法选取40只SPF级SD雄性大鼠,其中空白组10只,模型组13只、研究1组7只、研究2组9只。对照组、模型组只进行生理盐水灌胃,不做其他任何处理。研究1组给予匹维溴铵片20mg/kg水溶液进行灌胃,研究2组给予参苓白术散4g/kg进行灌胃。评估Bristol评分情况;分析脾脏系数、胸腺系数情况;检测IgA、IgG、IgM、IL-1β、IL-6、TNF-α表达水平及NGF/PI3K/TRPV1蛋白表达情况。结果相比于空白组,模型组、研究1组、研究2组Bristol评分、脾脏系数、胸腺系数、IgA、IgG、IgM、IL-1β、IL-6、TNF-α水平及NGF、PI3K、TRPV1蛋白表达均上升(P<0.05);相比于模型组、研究1组,研究2组Bristol评分、脾脏系数、胸腺系数、IgA、IgG、IgM、IL-1β、IL-6、TNF-α水平及NGF、PI3K、TRPV1蛋白表达均下降(P<0.05)。结论参苓白术散抑制NGF/PI3K/TRPV1通路,改善大鼠胃肠功能及大便状态,减轻炎症反应,提高免疫功能稳态情况,干预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苓白术散 神经生长因子/磷脂酰肌醇3-激酶/瞬时受体电位香草酸受体1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 炎症反应
下载PDF
以危险因素为指导制定的个体化预警管理方案对TIA患者预后的影响研究
4
作者 赵蕾 齐琳琳 +1 位作者 李巍 王芳 《河北医药》 CAS 2024年第8期1203-1206,共4页
目的探讨以危险因素为指导制定的个体化预警管理方案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纳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神经内科2021年12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TIA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用... 目的探讨以危险因素为指导制定的个体化预警管理方案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纳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神经内科2021年12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TIA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干预,观察组采用以危险因素为指导制定的个体化预警管理方案,比较2组患者的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药物治疗、疾病症状、运动、饮食、复查、规律休息等疾病相关知识掌握率优于对照组(P<0.05)。2组干预后的临床指标改善情况优于干预前,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用药、饮食与运动、定期复查、合理休息、负性情绪管理等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复发1例,复发率为2.22%,脑卒中发生0例,发生率为0.00%;对照组中,复发10例,复发率为22.22%,脑卒中发生8例,发生率为17.78%,观察组复发率和脑卒中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TIA患者以危险因素为指导制定的个体化预警管理方案,能提升患者的疾病认知水平及治疗依从性,改善患者临床指标,减少疾病复发和防止发生脑卒中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暂性脑缺血 危险因素 个体化预警管理方案 疾病认知水平 依从性
下载PDF
CTA结合临床特征预测中高海拔地区伴头颈部动脉粥样硬化的TIA患者脑梗死风险研究
5
作者 杨林 张永海 +3 位作者 谢录玲 谢春 郎小梅 王润强 《中国卒中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73-180,共8页
目的 基于头颈部CTA结合临床特征,探讨中高海拔地区伴头颈部动脉粥样硬化的TIA患者1年内发生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并构建风险预测模型,评价其预测效能。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连续纳入2018年1月—2021年9月青海省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TIA患者... 目的 基于头颈部CTA结合临床特征,探讨中高海拔地区伴头颈部动脉粥样硬化的TIA患者1年内发生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并构建风险预测模型,评价其预测效能。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连续纳入2018年1月—2021年9月青海省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TIA患者(居住海拔2000~3000 m),所有患者均经头颈部CTA证实存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随访1年,根据是否发生脑梗死分为未梗死组与梗死组。首先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头颈部CTA检查结果进行单因素分析,筛选出有意义的变量,再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脑梗死的独立影响因素,构建TIA后1年内发生脑梗死的风险预测模型以绘制ROC曲线。结果 初步纳入患者111例。随访中出现9例失访,1例于外院放置颈动脉支架,1例发生硬膜下血肿,均不符合最终的纳入标准。最终纳入100例患者,其中梗死组26例,未梗死组74例。单因素分析显示梗死组ABCD2评分高于未梗死组[4.00(3.75~5.00)分vs. 3.00(2.00~4.00)分,P=0.004];梗死组高血压分级>1级(69.23%vs. 41.89%,P=0.022)、具不稳定斑块(88.46%vs. 67.57%,P=0.039)、血管中重度狭窄(53.85%vs. 12.16%,P<0.001)和不稳定斑块累及血管数>1支(69.23%vs. 31.08%,P=0.001)的患者比例高于未梗死组,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血压分级>1级、ABCD2评分偏高及血管中重度狭窄是TIA后1年内发生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其风险预测模型为:P=1/[1+exp(-4.782+1.407×高血压分级+0.574×ABCD2评分+2.734×血管狭窄程度)]。该模型预测脑梗死的AUC为0.848(95%CI 0.763~0.933),敏感度为92.31%,特异度为70.27%。结论 高血压分级>1级、ABCD2评分偏高及血管中重度狭窄是中高海拔地区伴头颈部动脉粥样硬化的TIA患者1年内发生脑梗死的危险因素,三者联合构建的预测模型对脑梗死有良好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高海拔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风险因素 脑梗死
下载PDF
ABCD2评分、PAF、sCD40L、C1q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后脑梗死的预测价值及其危险因素分析
6
作者 张文超 尹涛 +3 位作者 杨雪辉 王睿健 张盟盟 张明哲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4年第11期1538-1542,共5页
目的探讨ABCD2评分及血清血小板活化因子(PAF)、可溶性CD40配体(sCD40L)、补体1q(C1q)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后脑梗死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11月至2022年12月该院收治的94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后脑梗死患者作为脑梗死组,另选取同... 目的探讨ABCD2评分及血清血小板活化因子(PAF)、可溶性CD40配体(sCD40L)、补体1q(C1q)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后脑梗死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11月至2022年12月该院收治的94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后脑梗死患者作为脑梗死组,另选取同期收治的146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后非脑梗死患者作为非脑梗死组。比较两组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后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ABCD2评分及血清PAF、sCD40L、C1q单独及联合检测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后脑梗死的预测价值。结果脑梗死组和非脑梗死组颈部血管斑块、发作持续时间、发作频率情况,ABCD2评分及血清PAF、sCD40L、C1q、白细胞介素(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有颈部血管斑块、发作持续时间≥15 min、发作频率≥2次/月,以及ABCD2评分,血清PAF、sCD40L、C1q、IL-6、hs-CRP水平升高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后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ABCD2评分及血清PAF、sCD40L、C1q联合预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后脑梗死的灵敏度、曲线下面积分别为96.81%、0.927,高于或大于ABCD2评分及血清PAF、sCD40L、C1q单独预测(P<0.05);ABCD2评分、血清PAF单独预测的灵敏度分别高于血清sCD40L、C1q单独预测的灵敏度(P<0.05);ABCD2评分及血清PAF、sCD40L单独预测的特异度高于血清C1q单独、4项指标联合预测的特异度(P<0.05),血清C1q单独预测的特异度高于4项指标联合预测的特异度(P<0.05)。结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后脑梗死的发生与患者有颈部血管斑块、发作持续时间≥15 min、发作频率≥2次/月,以及ABCD2评分,血清PAF、sCD40L、C1q、IL-6、hs-CRP水平升高均密切相关,且ABCD2评分及血清PAF、sCD40L、C1q联合检测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后脑梗死的预测价值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脑梗死 ABCD2评分 血小板活化因子 可溶性CD40配体 补体1q 诊断价值 危险因素
下载PDF
地热井钻井过程中漏失对井筒温度分布的影响
7
作者 张政 赵豫 +2 位作者 王国荣 钟林 王敬朋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3期9819-9826,共8页
针对地热井钻井过程中经常发生的井漏现象,建立了预测井筒和周围地层温度分布二维瞬态温度模型。采用有限体积法对模型进行离散,使用欠松弛迭代法进行求解;通过与之前建立的井筒温度模型进行对比,验证了本文建立的模型的有效性,得到了... 针对地热井钻井过程中经常发生的井漏现象,建立了预测井筒和周围地层温度分布二维瞬态温度模型。采用有限体积法对模型进行离散,使用欠松弛迭代法进行求解;通过与之前建立的井筒温度模型进行对比,验证了本文建立的模型的有效性,得到了地热井裸眼段发生漏失时井筒温度分布规律,分析了影响井筒温度分布的敏感性因素。研究表明,在发生漏失的位置,环空钻井液温度分布曲线发生了明显的突变。井筒内持续性的漏失现象会降低环空与钻杆内的钻井液循环温度,体现了井漏对钻井液的冷却作用,尤其对井底靠近漏失层位的部分井段效果更明显。在钻井液循环相同的时间后,漏失情况下的井口温度和井底温度明显低于正常循环情况下的井口温度和井底温度。裸眼地层段漏失的发生不仅对漏失点以上的井筒温度分布产生了重要影响,也显著影响了漏失点以下的井筒温度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热井 漏失 井筒温度 瞬态传热模型 敏感性因素分析
下载PDF
转录组测序分析黄连总碱抗脑缺血的作用机制
8
作者 田良良 周瑞 +1 位作者 曹光昭 张晶晶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9期4161-4171,共11页
背景:黄连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黄连及其成分对脑缺血有显著的保护作用,基于网络药理学和转录组测序探究黄连总碱抗脑缺血的作用机制。目的:在明确黄连总碱对脑缺血大鼠保护作用的基础上,基于网络药理学和转录组测序技术探讨黄连总碱干... 背景:黄连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黄连及其成分对脑缺血有显著的保护作用,基于网络药理学和转录组测序探究黄连总碱抗脑缺血的作用机制。目的:在明确黄连总碱对脑缺血大鼠保护作用的基础上,基于网络药理学和转录组测序技术探讨黄连总碱干预脑缺血的作用机制。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阳性药物组和黄连总碱组,后3组采用改良线栓法制备大脑中动脉阻塞的缺血再灌注模型,假手术组不插入线栓,其余手术操作相同。通过TTC染色、Longa 5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苏木精-伊红染色、尼氏染色评价黄连总碱对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的脑保护作用。对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黄连总碱组大鼠脑组织进行转录组测序,通过差异表达基因筛选、基因本体论分析、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分析以及转录组学与网络药理学关联分析,阐明黄连总碱干预脑缺血的作用特点,最后通过ELISA检测及免疫荧光染色对黄连总碱干预脑缺血的关键靶点进行验证。结果与结论:①黄连总碱可降低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Longa 5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脑梗死面积,增加神经元、尼氏小体数目;②黄连总碱治疗后差异表达基因的基因本体论功能富集分析包括炎症反应、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级联的正调控等生物学过程;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通路富集分析主要涉及白细胞介素17信号通路、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环磷腺苷信号通路等通路;③转录组分析发现黄连总碱主要调控的基因有前列腺素内过氧化物合酶2、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瞬间受体电位A1等;④采用网络药理学分析发现,黄连总碱中9个成分可能通过87个成分靶点关联到过氧化物合酶2、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及瞬间受体电位A1而发挥作用;⑤ELISA检测及免疫荧光染色结果进一步证实,黄连总碱调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过氧化物合酶2、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和瞬间受体电位A1的表达;⑥提示黄连总碱能明显改善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损伤,可能通过调控过氧化物合酶2、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和瞬间受体电位A1而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连总碱 脑缺血 转录组测序 过氧化物合酶2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瞬间受体电位A1
下载PDF
瞬时受体电位通道5对间歇性低氧致心肌焦亡的影响
9
作者 邱璇 沙热扎提·依沙江 +6 位作者 陈玉岚 王蒙蒙 李瑜 古丽娜孜·吐拉洪 祖柏旦·阿布汉 阿丽亚·阿不力孜 王星晨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637-1642,共6页
目的探讨瞬时受体电位通道5(TRPC5)对间歇性低氧致心肌焦亡的影响。方法TRPC5^(-/-)大鼠及SD大鼠各12只,两种大鼠分别随机分为慢性间歇性低氧组(CIH组)和常氧组(Control组),即WT-Control组、WT-CIH组、TRPC5^(-/-)-Control组、TRPC5^(-/... 目的探讨瞬时受体电位通道5(TRPC5)对间歇性低氧致心肌焦亡的影响。方法TRPC5^(-/-)大鼠及SD大鼠各12只,两种大鼠分别随机分为慢性间歇性低氧组(CIH组)和常氧组(Control组),即WT-Control组、WT-CIH组、TRPC5^(-/-)-Control组、TRPC5^(-/-)-CIH组,每组6只。通过Masson染色观察大鼠心肌纤维化情况,ELISA检测血清炎症因子水平,Western blot检测TRPC5及焦亡相关蛋白相对表达水平。结果Masson染色显示,TRPC5^(-/-)-CIH组胶原容积分数高于TRPC5^(-/-)-Control组,低于WT-CIH组。ELISA结果显示,TRPC5^(-/-)-CIH组血清IL-1、IL-6、TGF-β水平高于TRPC5^(-/-)-Control组,低于WT-CIH组。Western Blot结果显示,TRPC5^(-/-)-CIH组焦亡相关蛋白Caspase-1、NLRP3、GSDMD、GSDMD-N相对表达量高于TRPC5^(-/-)-Control组、低于WT-CIH组。结论TRPC5缺乏减轻间歇性低氧导致的心肌焦亡,并改善心肌纤维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瞬时受体电位通道5 炎症因子 焦亡 间歇性低氧 OSAHS
下载PDF
阴部神经电针联合托特罗定治疗女性膀胱过度活动症
10
作者 吕笑 姚丽娟 +1 位作者 王勇伟 赵良伟 《中国现代医生》 2024年第19期37-42,共6页
目的 研究阴部神经电针联合托特罗定治疗女性膀胱过度活动症(overactive bladder,OAB)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4月至2021年5月于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湖州中医院接受治疗的150例女性OAB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 目的 研究阴部神经电针联合托特罗定治疗女性膀胱过度活动症(overactive bladder,OAB)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4月至2021年5月于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湖州中医院接受治疗的150例女性OAB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75例。对照组患者使用托特罗定治疗,研究组患者使用阴部神经电针疗法联合托特罗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排尿症状、尿流动力学指标[最大膀胱测压容量(maximum cystometric capacity,MCC)、最大尿道闭合压(maximum urethral closure pressure,P)_(ura·clos·max)、最大逼尿肌压(maximum detrusor pressure,P_(det·max))、最大尿流率(maximum urine flow rate,Q_(max))]、膀胱功能指标(最初感觉容量、最大尿意容量)、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介导瞬时受体电位(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TRP)通路指标[NGF、NGF/尿肌酐(urine creatinine,UCr)、TRPV1、TRPV4]及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夜间排尿次数、尿急次数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均次排尿量显著多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膀胱过度活动症状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MCC、P_(ura·clos·max)显著高于对照组,P_(det·max)、Q_(max)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最初感觉容量和最大尿意容量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NGF、NGF/UCr、TRPV1和TRPV4阳性表达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5.374,P=0.020)。两组患者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62,P=0.547)。结论 阴部神经电针疗法联合托特罗定可显著改善女性OAB患者的膀胱功能,抑制临床症状,其可通过抑制NGF介导的TRP通道蛋白TRPV1、TRPV4增高所致的膀胱敏感度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过度活动症 阴部神经电针疗法 托特罗定 神经生长因子 瞬时受体电位
下载PDF
‘红满堂’苹果MbbZIP43基因的克隆与功能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杨艳 胡洋 +7 位作者 刘霓如 殷璐 杨锐 王鹏飞 穆霄鹏 张帅 程春振 张建成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6-159,共14页
【目的】为探究碱性亮氨酸拉链(bZIP)转录因子在‘红满堂’苹果花青素代谢中的调控作用。【方法】从‘红满堂’苹果克隆得到一个bZIP基因,分析了其基因及编码蛋白序列特性,利用洋葱表皮细胞瞬时转化确定其编码蛋白亚细胞定位,利用实时... 【目的】为探究碱性亮氨酸拉链(bZIP)转录因子在‘红满堂’苹果花青素代谢中的调控作用。【方法】从‘红满堂’苹果克隆得到一个bZIP基因,分析了其基因及编码蛋白序列特性,利用洋葱表皮细胞瞬时转化确定其编码蛋白亚细胞定位,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研究了该基因在不同成熟时期‘红满堂’果实中的表达情况,基于烟草叶片、苹果叶片以及苹果果实瞬时转化研究了其对花青素积累和花青素合成相关结构基因表达的调控作用。【结果】该基因不含内含子,与MdbZIP43(XP_008393381.1)相似度最高,故命名为MbbZIP43。其编码序列长为522 bp,可编码由173 aa组成、含有bZIP_plant_GBF1结构域、定位于细胞核的亲水蛋白。RT-qPCR分析结果显示,随着果实成熟,MbbZIP43在‘红满堂’果实中的表达水平呈“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在花后11周的果实中表达量最高。相关性分析显示MbbZIP43基因表达量与总黄酮和花青素含量正相关。瞬时过表达该基因的烟草叶片、苹果叶片和果皮中花青素含量分别提高了17.42%、25.66%和48.99%,过表达MbbZIP43的苹果叶片中花青素合成结构基因CHI、F3'H、DFR和UFGT分别提高了2.27倍、1.84倍、2.39倍和2.89倍;过表达MbbZIP43的苹果果皮中CHI、F3'H、DFR和UFGT分别提高了1.79倍、1.70倍、1.35倍和1.51倍,说明MbbZIP43可以通过上调这些结构基因的表达正调控苹果花青素合成。【结论】MbbZIP43可通过激活花青素合成相关结构基因CHI和UFGT等的表达进而促进花青素的积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ZIP转录因子 苹果 花青素合成调控 基因克隆 瞬时转化 表达分析 亚细胞定位
下载PDF
直流同时换相失败对受端暂态稳定影响因素及其协同恢复控制策略
12
作者 胡加伟 汪旸 +3 位作者 赖宏毅 王彤 黄牧涛 王增平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4578-4588,I0044,共12页
多馈入直流受端系统中多直流同时发生换相失败无法避免,严重威胁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文章针对多馈入直流受端系统,从理论上研究了直流换相失败后恢复过程对受端系统暂态稳定性影响因素,并进一步提出了多直流协同恢复控制策略,以改善受... 多馈入直流受端系统中多直流同时发生换相失败无法避免,严重威胁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文章针对多馈入直流受端系统,从理论上研究了直流换相失败后恢复过程对受端系统暂态稳定性影响因素,并进一步提出了多直流协同恢复控制策略,以改善受端系统暂态稳定性。首先,建立了多馈入直流受端系统模型和直流潮流分析模型;其次,理论推导出了直流恢复过程中受端相对功角差关于直流功率的解析表达式,得到了直流恢复过程对受端系统暂态功角影响因素;然后,基于逆变侧直流控制器调节特性,得到了直流恢复过程对受端系统电压稳定影响因素,并基于上述影响因素提出了协同多直流恢复的控制策略。最后,在改进的Kundur's两区系统和IEEE-68节点机电-电磁混合仿真系统中进行测试,通过仿真验证了所提影响因素和协同恢复策略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馈入直流受端系统 同时发生换相失败 暂态稳定影响因素 协同恢复控制策略
下载PDF
一种在莲花瓣中实现基因瞬时表达的实验设计
13
作者 李静 刘瑞珍 黄薇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8-84,共7页
基因瞬时表达是研究目标基因功能的快速、有效手段,在植物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为了使学生充分了解基因工程技术在植物次级代谢物研究中的应用,实现科研反哺教学,设计了植物基因瞬时表达并影响其次级代谢物质积累的综合实验。选取非模... 基因瞬时表达是研究目标基因功能的快速、有效手段,在植物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为了使学生充分了解基因工程技术在植物次级代谢物研究中的应用,实现科研反哺教学,设计了植物基因瞬时表达并影响其次级代谢物质积累的综合实验。选取非模式植物莲(Nelumbo nucifera)转录因子NnWRKY70和NnMYB5为研究对象,运用分子克隆技术构建双元表达载体。利用农杆菌注射法将目标基因导入莲花瓣中实现瞬时转化,发现过表达NnWRKY70和Nn MYB5能促进莲生物碱的合成以及花瓣花青素的积累。该实验是对以往植物生物学及生理学实验内容的扩充,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科研思维和实践创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瞬时表达 花瓣 转录因子 次级代谢物
下载PDF
热障涂层系统热冲击裂纹扩展规律分析
14
作者 张艳艳 丰世林 +2 位作者 周斌 张泽辉 谢曦 《航空计算技术》 2024年第3期126-129,共4页
为了深入理解热障涂层材料的热断裂行为,对热障涂层材料热冲击裂纹扩展问题进行了研究。利用瞬态相互作用积分方法提取了热障涂层材料裂纹尖端的瞬态热应力强度因子,同时基于裂纹扩展准则结合材料的断裂韧性和提取的瞬态热应力强度因子... 为了深入理解热障涂层材料的热断裂行为,对热障涂层材料热冲击裂纹扩展问题进行了研究。利用瞬态相互作用积分方法提取了热障涂层材料裂纹尖端的瞬态热应力强度因子,同时基于裂纹扩展准则结合材料的断裂韧性和提取的瞬态热应力强度因子,分析了多界面热障涂层材料热冲击裂纹的扩展规律,进一步可以确定热冲击裂纹扩展的重要临界,如预制裂纹的开裂时刻、最终裂纹长度和最终裂纹扩展时间。研究结果表明,方法可以获得热冲击裂纹扩展过程中的重要临界参量,为分析热冲击裂纹扩展规律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障涂层材料 相互作用积分 瞬态热应力强度因子 裂纹扩展规律
下载PDF
瞬变电磁法在非煤地下矿山隐蔽致灾因素普查中的应用
15
作者 廖鑫 黄惠勇 +2 位作者 杨百顺 黄泽 王东升 《世界有色金属》 2024年第13期232-234,共3页
我国非煤地下矿山数量大、类型多、工艺复杂,部分矿山开采历史久远,基础资料缺乏,存在矿山隐蔽致灾因素辨识不清、各矿山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成果水平参差不齐等问题。研究表明瞬变电磁法具有施工便捷、低阻敏感、探测距离较深等技术特点,... 我国非煤地下矿山数量大、类型多、工艺复杂,部分矿山开采历史久远,基础资料缺乏,存在矿山隐蔽致灾因素辨识不清、各矿山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成果水平参差不齐等问题。研究表明瞬变电磁法具有施工便捷、低阻敏感、探测距离较深等技术特点,可以查明地下矿山历史采空区位置、范围、边界和含水性等信息,科学高效支撑非煤地下矿山蔽致灾因素普查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瞬变电磁法 非煤地下矿山 隐蔽致灾因素
下载PDF
因子表修正算法在电力系统暂态稳定计算中的应用研究
16
作者 邵朱夏 邵烨楠 《电工技术》 2024年第17期82-86,共5页
总结了现有的电力系统暂态稳定仿真分析方法,指出暂态稳定计算数值积分方法中网络方程求解占用仿真时间多的特点。分析了暂态稳定计算中利用因子表求解网络方程的特点,提出利用因子表修正算法和因子表局部再分解算法来减少网络方程的计... 总结了现有的电力系统暂态稳定仿真分析方法,指出暂态稳定计算数值积分方法中网络方程求解占用仿真时间多的特点。分析了暂态稳定计算中利用因子表求解网络方程的特点,提出利用因子表修正算法和因子表局部再分解算法来减少网络方程的计算量,同时引入稀疏技术。算例仿真结果表明,因子表修正算法模型适应性较好,数值精度和数值稳定性符合仿真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暂态稳定计算 网络方程 因子表修正 稀疏技术 因子表局部再分解
下载PDF
安全阀排放的动响应分析
17
作者 许永超 李楠 《化工设备与管道》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8-32,共5页
安全阀排放冲击与响应是振动工程中典型的瞬态响应问题。根据阀后直管段长度L与特征长*度L的关系,讨论了四种可能的冲击形式;利用Laplace变换和逆变换,给出了四种冲击的瞬态响应解析解,表明冲击响应的最大幅值是关于安全阀全开时间与系... 安全阀排放冲击与响应是振动工程中典型的瞬态响应问题。根据阀后直管段长度L与特征长*度L的关系,讨论了四种可能的冲击形式;利用Laplace变换和逆变换,给出了四种冲击的瞬态响应解析解,表明冲击响应的最大幅值是关于安全阀全开时间与系统自振周期之比的函数;据此对安全阀排放系统的动载系数DFL取值给了分析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阀 瞬态响应 脉冲 拉普拉斯变换 响应解析解 动载系数DFL
下载PDF
薄荷醇对低压低氧诱导小鼠肺动脉高压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武帅 胡陶 +5 位作者 杨耀 何滢蓉 杨曦 段清华 杜萱 王强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2-69,共8页
目的 探讨薄荷醇对低压低氧诱导小鼠肺动脉高压的作用和机制。方法 健康雄性10~12周C57小鼠、瞬时受体电位通道M8基因敲除(TRPM8-/-)小鼠各40只,分为对照组、薄荷醇组、低压低氧组、低压低氧+薄荷醇组,超声测量肺动脉加速时间(PAT)和肺... 目的 探讨薄荷醇对低压低氧诱导小鼠肺动脉高压的作用和机制。方法 健康雄性10~12周C57小鼠、瞬时受体电位通道M8基因敲除(TRPM8-/-)小鼠各40只,分为对照组、薄荷醇组、低压低氧组、低压低氧+薄荷醇组,超声测量肺动脉加速时间(PAT)和肺动脉射血时间(PET),右心导管测量右心室收缩压(RVSP),计算右心室肥厚指数(RVHI),观察肺小动脉重构(<100μm)情况,Western blot检测Krüppel样因子4(KLF-4)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蛋白表达。肺动脉平滑肌细胞(PASMCs)经低氧(3%氧浓度)、低氧+薄荷醇(100μmol·L^(-1))处理,测定增殖和迁移能力。结果 薄荷醇处理野生型小鼠后,PAT和PAT/PET比值增加(P<0.05),RVSP和RVHI降低(P<0.05),同时肺小动脉增厚和管腔狭窄程度减轻(P<0.05),KLF4表达增加(P<0.05)、PCNA表达降低(P<0.05);薄荷醇处理TRPM8-/-小鼠后,PAT、PAT/PET、RVSP、RVHI、KLF4、PCNA表达和肺血管重构均未见明显改变(P>0.05)。薄荷醇干预PASMCs后增殖、迁移能力下降(P<0.01、P<0.05)。结论薄荷醇可能通过TRPM8抑制PASMCs增殖、迁移,改善低压低氧诱导的小鼠肺血管重构和肺动脉高压,其机制可能与上调KLF4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荷醇 瞬时受体电位通道M8 Krüppel样因子4 低压低氧性肺动脉高压 肺血管重构 肺动脉平滑肌细胞
下载PDF
Effects of electric/magnetic impact on the transient fracture of interface crack in piezoelectric-piezomagnetic sandwich structure: anti-plane case 被引量:3
19
作者 Xing ZHAO Zhenghua QIAN +1 位作者 Jinxi LIU Cunfa GAO 《Applied Mathematics and Mechanics(English Edition)》 SCIE EI CSCD 2020年第1期139-156,共18页
Due to the incompatibility of the interlaminar deformations,the interface debonding or cracking usually happens in a layered magnetoelectric(ME)structure under an applied load.In this paper,the transient responses of ... Due to the incompatibility of the interlaminar deformations,the interface debonding or cracking usually happens in a layered magnetoelectric(ME)structure under an applied load.In this paper,the transient responses of the anti-plane interface cracks in piezoelectric(PE)-piezomagnetic(PM)sandwich structures are studied by the standard methods of the integral transform and singular integral equation.Discussion on the numerical examples indicates that the PE-PM-PE structure under electric impact is more likely to fracture than the PM-PE-PM structure under a magnetic impact.The dynamic stress intensity factors(DSIFs)are more sensitive to the variation of the active layer thickness.The effects of the material constants on the DSIFs are dependent on the roles played by PE and PM media during the deformation proces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ezoelectric(PE)-piezomagnetic(PM) sandwich structure interface crack transient response dynamic stress intensity factor(DSIF)
下载PDF
血小板活化因子和ABCD3-Ⅰ评分预测老年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后进展为脑梗死的价值 被引量:14
20
作者 黄丽 王磊 +1 位作者 吴亚琴 王丽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99-403,共5页
目的探究血清血小板活化因子结合ABCD3-Ⅰ评分预测老年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后进展为脑梗死的价值。方法回顾性选择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来保定市第二医院治疗的260例老年TIA患者进行研究。患者发病第2天进行临床检查及检验。将入院7 ... 目的探究血清血小板活化因子结合ABCD3-Ⅰ评分预测老年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后进展为脑梗死的价值。方法回顾性选择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来保定市第二医院治疗的260例老年TIA患者进行研究。患者发病第2天进行临床检查及检验。将入院7 d内进展为脑梗死的5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未进展为脑梗死的21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分析比较2组患者血清血小板活化因子(PAF)水平、ABCD3-Ⅰ评分。统计比较TIA患者ABCD3-Ⅰ评分分层与患者进展为脑梗死的发生率。比较观察组患者TIA不同持续时间血清PAF水平、ABCD3-Ⅰ评分。采用ROC曲线分析PAF联合ABCD3-Ⅰ评分评价TIA后进展为脑梗死的价值。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血清PAF水平、ABCD3-Ⅰ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TIA患者ABCD3-Ⅰ评分分层低危组、中危组、高危组脑梗死发生率为0.00%、8.87%、33.91%(P<0.05)。观察组患者TIA持续时间越长血清PAF水平、ABCD3-Ⅰ评分越高(P<0.05)。PAF水平、ABCD3-Ⅰ评分、PAF水平联合ABCD3-Ⅰ评分评价患者发生脑梗死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99、0.784、0.841;敏感性分别为70.2%、68.1%、85.6%;特异性分别为57.4%、72.1%、80.9%(P<0.01)。PAF水平联合ABCD3-Ⅰ评分评价患者发生脑梗死曲线下面积显著高于2个指标单独预测(P<0.05)。结论血清PAF结合ABCD3-Ⅰ评分对老年TIA后进展为脑梗死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发作 短暂性 脑梗死 血小板活化因子 预测 ABCD3-Ⅰ评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