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BCD^2评分联合责任血管易损斑块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后短期发生脑梗死的评估 被引量:16
1
作者 徐辉 方岩 +2 位作者 张莹 周海云 王遂山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5年第12期1298-1300,共3页
目的探讨ABCD2评分联合责任血管易损斑块筛查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后短期内脑梗死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TIA患者126例,以第7天为终点事件时间,将患者分为脑梗死组30例和非脑梗死组96例。根据ABCD2评分分为低危患者40例(0~3分)和中高... 目的探讨ABCD2评分联合责任血管易损斑块筛查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后短期内脑梗死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TIA患者126例,以第7天为终点事件时间,将患者分为脑梗死组30例和非脑梗死组96例。根据ABCD2评分分为低危患者40例(0~3分)和中高危患者86例(4~7分)。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和(或)CT血管成像结果筛查责任血管,分为易损斑块患者79例和非易损斑块患者47例,比较脑梗死组与非脑梗死组之间危险因素和ABCD2评分,分析中高危人群(ABCD2评分≥4分)易损斑块在脑梗死组与非脑梗死组的差异。结果脑梗死组ABCD2评分≥4分和责任血管易损斑块比例明显高于非脑梗死组(46.7%vs 20.8%,90.0%vs 54.2%,P<0.01);当ABCD2评分≥4分时,易损斑块患者7d脑梗死发生率明显高于非易损斑块患者(83.3%vs 8.0%,P<0.01)。结论 ABCD2评分结合责任血管易损斑块筛查能提高短期内TIA患者脑梗死的预见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发作 短暂性 脑梗死 诊断显像 磁共振成像 预测 危险因素
下载PDF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短期预后及相关危险因素的分析 被引量:8
2
作者 李浩军 刘振国 +3 位作者 王文安 李琳 周永炜 陈伟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67-69,共3页
目的观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发病后90d的预后及其与各种危险因素的相关性。方法对61例临床确诊为TIA患者的90d随访及相关危险因素的资料进行分析;并对其头颅MR弥散加权成像(DWI)异常与正常患者的预后进行比较。结果61例中90d内... 目的观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发病后90d的预后及其与各种危险因素的相关性。方法对61例临床确诊为TIA患者的90d随访及相关危险因素的资料进行分析;并对其头颅MR弥散加权成像(DWI)异常与正常患者的预后进行比较。结果61例中90d内发生各种严重血管事件10例(16.4%)。其中DWI异常者发生率为50%(8/16),正常者发生率为4.7%(2/43)。二者预后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伴有糖尿病的TIA患者与预后存在相关性(OR值为7.6,P<0.05)。结论DWI异常、伴有糖尿病的TIA患者预后差。DWI的结果对TIA预后的判断有较大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弥散加权成像 危险因素 预后
下载PDF
磁共振成像和CT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急性脑梗死诊断价值研究 被引量:26
3
作者 许涛 郭静 +2 位作者 由秀 赵启利 吴丽鹏 《中国医学装备》 2021年第1期54-58,共5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和X射线计算机断层扫描成像(CT)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发展至急性脑梗死的诊断价值研究。方法:选取在医院就诊的164例TIA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82例。对照组进行CT检查,观察组...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和X射线计算机断层扫描成像(CT)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发展至急性脑梗死的诊断价值研究。方法:选取在医院就诊的164例TIA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82例。对照组进行CT检查,观察组进行MRI检查,随访26周,比较两组病灶检出阳性率以及治疗后2周病灶情况;观察两组TIA发展至急性脑梗死情况,分析影响TIA发展至急性脑梗死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观察组缓解期、发作期阳性病灶检出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152,x~2=9.426;P<0.05);观察组患者检出的病灶直径及病灶数量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482,t=3.267;P<0.05);随访期间在35例TIA患者发展至急性脑梗死中,对照组19例,观察组16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单因素分析年龄、吸烟、饮酒、高血压、高血糖、冠心病、高血脂和胆固醇是TIA发展至急性脑梗死的相关危险因素(x~2=4.364,x~2=5.845,x~2=9.813,x~2=15.915,x~2=12.846,x~2=10.652,x~2=7.567,x~2=9.846;P<0.05);患者年龄、高血压、高血糖均是影响TIA发展至急性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OR=1.132,OR=2.230,OR=1.154,OR=1.324;P<0.05)。结论:MRI、CT均可反映TIA病情进展情况,但MRI检查准确率高于CT检查,可明确病灶位置及数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MRI) X射线计算机断层扫描成像(CT)检查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 急性脑梗死 危险因素
下载PDF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新认识 被引量:22
4
作者 王坚苗 张苏明 《国外医学(脑血管疾病分册)》 2005年第2期110-115,共6页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传统定义于1965年第4届普林斯顿会议上提出,并一直沿用至今。随着神经科学的迅速发展,人们对TIA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文章就近几年来有关TIA的定义、危险因素、发病机制、影像学、治疗、预后、转归以及与缺血耐受...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传统定义于1965年第4届普林斯顿会议上提出,并一直沿用至今。随着神经科学的迅速发展,人们对TIA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文章就近几年来有关TIA的定义、危险因素、发病机制、影像学、治疗、预后、转归以及与缺血耐受的关系等诸多方面的新认识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磷酸吡多醛 CT检查 MRI检查 他汀类药
下载PDF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对继发性脑梗死的影响及其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詹媛 张玉萍 王强 《中国当代医药》 2016年第10期42-44,48,共4页
目的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对继发性脑梗死的影响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4月~2015年3月收治的160例TIA患者,按其是否发展为脑梗死分为脑梗死组59例(A组)和非脑梗死组101例(B组),并另选择59例病前无TIA的脑梗死... 目的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对继发性脑梗死的影响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4月~2015年3月收治的160例TIA患者,按其是否发展为脑梗死分为脑梗死组59例(A组)和非脑梗死组101例(B组),并另选择59例病前无TIA的脑梗死患者作为C组,A、B两组采用Pearson单因素分析与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的方法,对TIA进展至脑梗死的危险因素进行研究,同时比较A、C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预后分级。结果 Pearson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冠心病史、颈动脉硬化斑块、高同型半胱氨酸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颈动脉硬化斑块等为TIA进展至脑梗死的危险因素,A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轻于C组(P〈0.01),预后优于C组(P〈0.01)。结论影响TIA进展至脑梗死的危险因素为年龄、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颈动脉硬化斑块,且TIA发生后的缺血耐受对后继脑梗死有神经保护作用,可以降低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脑梗死 危险因素 缺血耐受
下载PDF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短期预后及相关危险因素的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李书生 《中国医药指南(学术版)》 2008年第19期39-40,共2页
目的观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发病后90d的预后及其与各种危险因素的相关性。方法对61例临床确诊为TIA患者的90d随访及相关危险因素的资料进行分析;并对其头颅MR弥散加权成像(DWI)异常与正常患者的预后进行比较。结果61例中90d内... 目的观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发病后90d的预后及其与各种危险因素的相关性。方法对61例临床确诊为TIA患者的90d随访及相关危险因素的资料进行分析;并对其头颅MR弥散加权成像(DWI)异常与正常患者的预后进行比较。结果61例中90d内发生各种严重血管事件10例(16.4%)。其中DWI异常者发生率为50%(8/16),正常者发生率为4.7%(2/43)。二者预后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伴有糖尿病的TIA患者与预后存在相关性(OR值为7.6,P<0.05)。结论DWI异常、伴有糖尿病的TIA患者预后差。DWI的结果对TIA预后的判断有较大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弥漫加权成像 危险因素 预后
下载PDF
112例TIA患者预后及其危险因素的分析
7
作者 张斌 《中国民康医学》 2011年第15期1837-1838,1841,共3页
目的:分析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发病后3个月的预后及其与各种危险因素的相关性。方法:对112例临床确诊为TIA患者的3个月随访及相关危险因素的资料进行分析;并对其临床资料和头颅MR弥散加权成像(DWI)异常及正常患者的预后进行比较... 目的:分析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发病后3个月的预后及其与各种危险因素的相关性。方法:对112例临床确诊为TIA患者的3个月随访及相关危险因素的资料进行分析;并对其临床资料和头颅MR弥散加权成像(DWI)异常及正常患者的预后进行比较。结果:DWI检查异常者血管事件发生率为80.0%,正常者发生率为3.7%,二者预后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随着年龄的增长,TIA患者发生梗死的几率逐渐增加,且颅内动脉狭窄程度越重,梗死的几率越大。危险因素高血压、糖尿病与无危险因素比较,梗死几率明显升高。颈内动脉系统TIA组与椎基底动脉系统TIA组预后构成不同(P<0.05)。结论:TIA是脑梗死的重要危险因素。积极控制高血压、糖尿病和降血脂稳定斑块对改善脑血管病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弥散加权成像 预后 危险因素
下载PDF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研究进展
8
作者 廖裔学 《柳钢科技》 2011年第5期55-57,59,共4页
随着影像学技术不断发展和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不断深入研究,人们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有了更新认识。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定义的演变和现代诊断新观点、短期发展成为脑梗死的风险评估以及治疗等方面的进展进行综述。
关键词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脑梗死 ABCD2评分 危险因素 弥散加权成像
下载PDF
血管机制所致孤立性眩晕
9
作者 伊帅 徐晓辰 +3 位作者 于笑峰 李云龙 王永久 贺西亮 《国际脑血管病杂志》 2024年第5期392-396,共5页
血管机制所致孤立性眩晕临床仅表现为眩晕、头晕或失衡。因缺乏局灶性神经系统症状或体征,常被误诊为外周性前庭疾病,造成严重不良后果。文章对血管机制所致孤立性眩晕的病变部位、脑血管基础、临床评估以及影像学检查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 眩晕 卒中 脑缺血 脑缺血发作 短暂性 诊断 鉴别 眼震 病理性 反射 前庭眼 磁共振成像 磁共振血管成像 CT血管成像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急性后循环缺血性事件危险因素及预后分析
10
作者 王雅静 巫嘉陵 《中国城乡企业卫生》 2016年第9期133-136,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后循环缺血(PCI)性事件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其病变血管及预后。方法对240例急性后循环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组及脑梗死患者组各120例。比较分析两组的危险因素、病变血管及预后资料... 目的探讨急性后循环缺血(PCI)性事件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其病变血管及预后。方法对240例急性后循环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组及脑梗死患者组各120例。比较分析两组的危险因素、病变血管及预后资料。结果240例患者中存在血管病变者占64.58%(155例),病变血管最常见于椎动脉颅内段,部分患者同时存在前后循环血管病变。脑梗死患者发病年龄更倾向于老龄化(P<0.05),其它危险因素两组间略有差异,但无统计学意义。TIA组患者较脑梗死组预后更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PCI患者应积极控制危险因素,血管影像学评估病变血管有积极意义。TIA较脑梗死患者预后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脑梗死 后循环系统 危险因素 缺血耐受
原文传递
内囊预警综合征患者脑梗死的危险因素 被引量:8
11
作者 卑红喆 佟丹 +4 位作者 王东 王世霞 杨月明 黄维星 李晓杰 《国际脑血管病杂志》 2015年第8期607-610,共4页
目的探讨内囊预警综合征(capsular warning syndrome,CWS)患者发生脑梗死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连续收集符合CWS临床表现起病形式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患者,根据颅脑弥散加权成像结果分为脑梗死... 目的探讨内囊预警综合征(capsular warning syndrome,CWS)患者发生脑梗死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连续收集符合CWS临床表现起病形式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患者,根据颅脑弥散加权成像结果分为脑梗死组和非脑梗死组,通过比较人口统计学和基线临床资料确定CWS患者发生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共纳入39例患者,其中男性25例(64.1%),女性14例(35.9%),年龄(58.9±10.3)岁;脑梗死组21例,非脑梗死组18例。与非脑梗死组比较,脑梗死组年龄较大[(62.5±9.3)岁对(54.8±10.2)岁;t=2.470,P=0.018],既往卒中或TIA史构成比较高(33.3%对5.6%;P=0.049),空腹血糖水平较高[(8.2±3.2)mmol/L对(6.0±1.3)mmol/L;t=2.748,P=0.009],ABCD。评分较高[(5.2±1.1)分对(3.5±1.1)分;t=4.734,P〈0.001]。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BCD。评分是CWS患者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优势比4.529,95%可信区间1.233~16.627;P=0.023)。结论ABCD。评分较高是CWS患者发生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可作为预测CWS患者脑梗死风险的评价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发作 短暂性 脑梗死 内囊 综合征 磁共振成像 危险因素 危险性评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