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古佛典“预言”义动词的替换与扩散
1
作者 余娟娟 《汉字汉语研究》 2023年第3期82-94,127,共14页
文章用比较的方法考察了中古译经中表“预言”义的“决”“别”“记”以及相关复音词的源流,并调查了它们在汉语史上的替换与扩散过程。经查考,文章认为:译经中“记”的“预言”义源自原典语,它在东晋佛典中替换“决”成为表达“预言”... 文章用比较的方法考察了中古译经中表“预言”义的“决”“别”“记”以及相关复音词的源流,并调查了它们在汉语史上的替换与扩散过程。经查考,文章认为:译经中“记”的“预言”义源自原典语,它在东晋佛典中替换“决”成为表达“预言”义的主导词,这一替换主要由译者用语不同引起;中古佛典中“记”含有明显的佛教内涵,因而扩散至本土汉语中的“受记”“悬记”都经历了“汉译佛经—本土宗教类文献—本土汉语”的过程,这一路径是佛经外来词融入本土汉语的典型路径。研究这类词不仅有助于了解佛典语言词汇中国化的特征,还能深入了解译经词汇的发展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古译经 预言 移植 替换 中国化
下载PDF
浅析译者主体性在文学翻译中的体现——以《水浒传》两英译本中的谶言翻译为例 被引量:2
2
作者 欧晓南 贾德江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2年第4期115-117,共3页
译者主体性贯穿于翻译活动的全过程,它实际上是指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一种创造意识。它表现在译者接受原著过程中的主体性。任何一种翻译活动都离不开译者对原作的再认识和理解。因此,每个译者的理解方式以及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就会出现不... 译者主体性贯穿于翻译活动的全过程,它实际上是指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一种创造意识。它表现在译者接受原著过程中的主体性。任何一种翻译活动都离不开译者对原作的再认识和理解。因此,每个译者的理解方式以及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就会出现不同之处。本文尝试分析《水浒传》两个英译版本——赛珍珠及沙博理译本中的谶言翻译进行比较评析,探讨译者主体性在文学翻译中的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译者主体性 谶言 文学翻译
下载PDF
“三美论”视角下《红楼梦》中金陵判词英译赏析
3
作者 陈杰 《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21年第6期46-49,共4页
《红楼梦》判词以诗词形式呈现,语言简洁凝练,对书中主要人物一生进行概括,暗示人物结局,但由于中英语言存在差异,《红楼梦》判词翻译成为翻译难点。以许渊冲教授提出的“三美论”为指导,分析杨宪益英译判词的形美、音美、意美,阐述“... 《红楼梦》判词以诗词形式呈现,语言简洁凝练,对书中主要人物一生进行概括,暗示人物结局,但由于中英语言存在差异,《红楼梦》判词翻译成为翻译难点。以许渊冲教授提出的“三美论”为指导,分析杨宪益英译判词的形美、音美、意美,阐述“三美论”在《红楼梦》判词的英译中的重要作用。并通过理论联系实践方式,展示中国本土诗词翻译理论,从而能够用理论更好的指导诗词翻译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楼梦》 金陵判词英译 三美论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