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腮腺前缘咬肌入路与穿腮腺入路手术治疗髁突骨折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对比
1
作者 程维 肖祎婷 李雅冬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122-128,共7页
目的:研究腮腺前缘咬肌入路(retromandibular transmasseteric anterior parotid approach,RMTMAP)与传统穿腮腺手术入路(retromandibular transparotid approach,RMTP)对髁突骨折患者术后面神经损伤及涎瘘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对各大中... 目的:研究腮腺前缘咬肌入路(retromandibular transmasseteric anterior parotid approach,RMTMAP)与传统穿腮腺手术入路(retromandibular transparotid approach,RMTP)对髁突骨折患者术后面神经损伤及涎瘘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对各大中英文数据库[Pub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维普、万方及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关于髁状突骨折的手术治疗入路的随机对照试验进行全面的文献检索,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1年11月,并进行手动检索以避免遗漏。共纳入7篇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纳入研究的文献质量为中至高等,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有7篇文献纳入本研究,结果显示2组患者术后均能达到满意的效果,RMTMAP组较RMTP组的术后面神经损伤发生率更低[相对危险度(relative risk,RR)=0.49,95%CI=0.25~0.97,P=0.04],RMTMAP组术后涎瘘发生率较低(RR=0.35,95%CI=0.15~0.85,P=0.02),2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RMTMAP组术后面神经损伤及涎瘘的发生率均小于RMTP组,且能够取得较为满意的临床效果,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髁突骨折 腮腺前缘手术入路 穿腮腺手术入路 meta分析
下载PDF
颌后经腮腺前穿咬肌入路联合可吸收接骨板治疗髁突中低位骨折的效果
2
作者 王云肖 潘志燕 +5 位作者 代福月 董轩 韩立娜 马旭亮 田荣祥 孟卫东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3年第24期121-124,共4页
目的分析颌后经腮腺前穿咬肌入路联合可吸收接骨板治疗髁突中低位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2月于河北省邢台市人民医院进行治疗的髁突中低位骨折4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23例)和观察组(22例)。... 目的分析颌后经腮腺前穿咬肌入路联合可吸收接骨板治疗髁突中低位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2月于河北省邢台市人民医院进行治疗的髁突中低位骨折4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23例)和观察组(22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绕下颌角切口联合钛板钉固定治疗,观察组选择颌后经腮腺前穿咬肌入路联合可吸收接骨板治疗,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疗效,比较两组术前及术后3、6个月的口腔活动情况。结果两组术后面神经损伤、口偏斜、涎腺瘘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3、6个月的张口、下颌前伸运动、下颌侧方运动幅度均高于术前,且术后6个月高于术后3个月(P<0.05)。观察组术后3、6个月的张口、下颌前伸运动、下颌侧方运动幅度均高于同期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颌后经腮腺前穿咬肌入路联合可吸收接骨板治疗髁突中低位骨折患者可提高其效果,减少术后切口感染情况,改善口腔活动幅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颌后经腮腺前穿咬肌入路 可吸收接骨板 髁突中低位骨折 面神经损伤
下载PDF
穿腮腺入路治疗髁颈及髁突基底部骨折 被引量:9
3
作者 郭家平 李志进 +4 位作者 董青山 王翔 孙传孔 侯君 唐建军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086-1088,共3页
目的:探讨穿腮腺入路治疗髁颈及髁突基底部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对15例(21侧)髁颈及髁突基底部骨折患者选择穿腮腺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结果:15例患者,21例侧髁突骨折行手术治疗。19例侧髁突骨折选择2块接骨板固定,2例侧选择1块接... 目的:探讨穿腮腺入路治疗髁颈及髁突基底部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对15例(21侧)髁颈及髁突基底部骨折患者选择穿腮腺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结果:15例患者,21例侧髁突骨折行手术治疗。19例侧髁突骨折选择2块接骨板固定,2例侧选择1块接骨板固定。所有患者伤口均一期愈合,术后复查全口曲面断层片或三维CT示骨折断端对位良好。除1例患侧后牙暂时性轻度开外,所有患者咬合关系恢复良好。术后1个月复查,张口度32~45mm(平均38mm)。3例侧出现面神经损伤症状,术后3个月内均恢复正常,无1例出现永久性面瘫。所有患者均未出现涎瘘、感染等并发症。结论:相对于髁突骨折的颌后及颌下入路,穿腮腺入路行髁突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容易暴露,可直视下完成骨折复位固定,是治疗髁颈和髁突基底部骨折安全有效的手术入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腮腺入路 髁突骨折 内固定
下载PDF
颌后切口横断腮腺入路治疗髁突中低位骨折 被引量:5
4
作者 李志军 蔡现良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2年第4期99-101,共3页
目的研究颌后切口横断腮腺横入路切开复位固定中低位髁突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55例成人髁突中低位骨折采用颌后切口横断腮腺横入路进行骨折复位并坚强内固定,分别观察术中操作情况以及术后患者张口度、张口型、咬关系、涎瘘、面神经症... 目的研究颌后切口横断腮腺横入路切开复位固定中低位髁突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55例成人髁突中低位骨折采用颌后切口横断腮腺横入路进行骨折复位并坚强内固定,分别观察术中操作情况以及术后患者张口度、张口型、咬关系、涎瘘、面神经症状以及颞下颌关节症状等.结果颌后切口横断腮腺横入路手术的患者术后骨折复位愈合,面形及咬关系均恢复良好.结论颌后切口横断腮腺横入路手术治疗髁突中低位骨折有效、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髁突骨折 颌后经腮腺入路 坚强内固定 并发症
下载PDF
颌后切口穿腮腺入路联合可吸收接骨板治疗髁突基部骨折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4
5
作者 陈鹏 刘冰 +3 位作者 魏博 冯璐 郭亚霖 翟孝庭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625-628,633,共5页
背景颌面部骨折中,髁突基部骨折较难处理。对于髁突基部骨折大多采用绕下颌角弧形切口或附加耳屏前切口,因切口距离骨折线远,操作比较困难,不能垂直于骨面进行钻孔拧入螺钉,从而无法应用可吸收接骨板钉进行内固定。目的本研究拟通过颌... 背景颌面部骨折中,髁突基部骨折较难处理。对于髁突基部骨折大多采用绕下颌角弧形切口或附加耳屏前切口,因切口距离骨折线远,操作比较困难,不能垂直于骨面进行钻孔拧入螺钉,从而无法应用可吸收接骨板钉进行内固定。目的本研究拟通过颌后切口穿腮腺入路联合可吸收接骨板治疗髁突基部骨折,并与传统的绕下颌角切口联合钛板钉固定进行比较以评价其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9月-2019年9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口腔科进行治疗的髁突基部骨折患者20例,其中观察组10例患者采用颌后切口穿腮腺入路联合可吸收接骨板钉固定,对照组10例患者采用绕下颌角弧形切口及钛接骨板固定。比较两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出血量、张口恢复时间及术后暂时性面瘫发生例数,并通过咬合情况、伤口愈合情况及X线片评价手术效果。结果观察组切口长度[(4.3±1.1)cm vs(7.5±2.6)cm,P=0.000]、手术时间[(45.3±18.7)min vs(57.2±7.3)min,P=0.016]、出血量[(20.3±6.8)mL vs(38.3±7.1)mL,P=0.032]、术后并发症(10%vs 100%,P=0.000)及张口度恢复时间[(28±7)d vs(43±5)d,P=0.000]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所有患者切口均甲级愈合,无涎瘘,手术效果良好。结论以颌后切口穿腮腺入路联合可吸收接骨板行髁突基部骨折坚强内固定,可直视操作,损伤小,并发症少,效果良好,是一种较好的髁突基部骨折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髁突基部骨折 微型钛板 坚强内固定 可吸收接骨板 颌后切口穿腮腺入路
下载PDF
耳周小切口穿腮腺径路治疗髁突颈部及基底部骨折 被引量:3
6
作者 黄立 林李嵩 +6 位作者 施斌 朱小峰 邱宇 黄跃 余学元 廖云阳 饶振雄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14年第2期1-3,共3页
目的探讨应用耳周小切口穿腮腺径路行髁突颈部及基底部等中低位骨折手术的治疗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对30例38侧下颌骨髁突中低位骨折患者采用耳屏前或内,或绕耳垂小切口,穿经腮腺组织后行骨折段的解剖复位及坚固内固定,术后随访6个月到3... 目的探讨应用耳周小切口穿腮腺径路行髁突颈部及基底部等中低位骨折手术的治疗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对30例38侧下颌骨髁突中低位骨折患者采用耳屏前或内,或绕耳垂小切口,穿经腮腺组织后行骨折段的解剖复位及坚固内固定,术后随访6个月到3年,从患者的外形、张口度、咬合功能、并发症及影像学检查等方面进行疗效分析。结果30例患者中,1例出现一侧暂时性面神经功能不全,1例出现涎瘘,其他患者均外形满意,咬合关系良好,未发生明显并发症。张口度最大者4.2cm,最小者3.3cm,术后CT示所有患者骨折段均完全解剖复位。结论较之传统的手术径路,应用耳周小切口经腮腺径路治疗髁突中低位骨折具有切口小,操作简便,并发症少,能达到直视下进行手术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髁突 骨折 穿腮腺径路
下载PDF
颌后腮腺入路行髁突颈部及髁颈下骨折复位手术治疗 被引量:1
7
作者 童永青 沈显军 +3 位作者 金杯 陈申国 施更生 汪鹏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17年第4期267-271,共5页
目的:探讨颌后经腮腺入路行髁突颈部及髁颈下骨折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对34例共40侧髁突颈部或髁颈下骨折患者,采用颌后切口,经面神经两干间解剖分离腮腺组织,显露复位骨折断端,并用两块钛板在髁突前后缘行内固定术。结果:所有患者髁... 目的:探讨颌后经腮腺入路行髁突颈部及髁颈下骨折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对34例共40侧髁突颈部或髁颈下骨折患者,采用颌后切口,经面神经两干间解剖分离腮腺组织,显露复位骨折断端,并用两块钛板在髁突前后缘行内固定术。结果:所有患者髁突颈部或颈下部骨折均得到解剖复位,咬合关系及张口度恢复良好。两侧髁突形态对称,无吸收现象,钛板螺钉固定良好。术后无腮腺涎瘘及Frey′s综合症发生。面神经损伤发生率为17.5%(7/40),均为暂时性轻微损伤。结论:颌后经腮腺入路行髁突颈部及髁颈下骨折切口隐蔽,易于清晰显露,骨折复位固定安全高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髁突颈骨折 髁颈下骨折 腮腺入路 面神经
下载PDF
经腮腺入路复位固定下颌骨骨折 被引量:1
8
作者 李凤和 冯良 +1 位作者 薛毅 赵然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10年第1期95-96,共2页
目的:探讨经腮腺入路行髁突低位骨折和下颌支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的可行性。方法:对22例低位髁突骨折和4例下颌支骨折采用经腮腺入路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结果:26例(100%)均使用2块接骨板固定,26(100%)例咬合关系基本恢复到伤前情况,术... 目的:探讨经腮腺入路行髁突低位骨折和下颌支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的可行性。方法:对22例低位髁突骨折和4例下颌支骨折采用经腮腺入路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结果:26例(100%)均使用2块接骨板固定,26(100%)例咬合关系基本恢复到伤前情况,术后开口度26~48mm(平均38.3mm)。2例(8%)出现面神经颊支损伤症状,3个月内均恢复正常,未出现面神经永久损伤病例及涎漏等并发症。结论:经腮腺入路行髁突低位骨折和下颌支骨折解剖复位坚强内固定,视野暴露好,复位固定可靠,面神经损伤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髁突骨折 经腮腺入路 坚强内固定
下载PDF
穿腮腺入路治疗髁突骨折51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许海凤 史俊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15年第4期361-366,共6页
目的:探讨下颌骨包括囊内骨折在内的髁突骨折手术方法及治疗效果,为临床治疗中最佳手术入路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对51例髁突骨折采用穿腮腺入路的切开复位内固定方法,术后查阅病例资料,进行定期随访,评价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 目的:探讨下颌骨包括囊内骨折在内的髁突骨折手术方法及治疗效果,为临床治疗中最佳手术入路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对51例髁突骨折采用穿腮腺入路的切开复位内固定方法,术后查阅病例资料,进行定期随访,评价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均解剖复位,咬合关系良好,术后关节活动正常,瘢痕隐蔽。结论:穿腮腺入路治疗髁突骨折是较好的方法,值得在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腮腺入路 髁突 骨折
下载PDF
颈腮入路及其拓展术式在咽旁隙肿瘤手术中的应用
10
作者 缪陶林 刘业海 +6 位作者 吴静 吴开乐 赵益 童步升 高潮兵 李亦凡 王杨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CAS 2019年第1期65-68,共4页
目的探讨颈腮入路及其拓展术式在咽旁隙肿瘤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8年4月行经颈腮入路手术治疗的29例咽旁颅底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例颈腮入路切除颅底咽旁隙复发肿瘤,1例颈腮入路下颌骨升支离断再复位... 目的探讨颈腮入路及其拓展术式在咽旁隙肿瘤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8年4月行经颈腮入路手术治疗的29例咽旁颅底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例颈腮入路切除颅底咽旁隙复发肿瘤,1例颈腮入路下颌骨升支离断再复位切除侵犯颅底咽旁隙巨大复发性多形性腺瘤,2例颈腮入路下颌骨升支后缘部分切除暴露咽旁隙切除侵犯颅底的多形性腺瘤,22例颈腮入路将下颌骨前上牵拉暴露颅底咽旁隙并切除该部位肿瘤,2例颈腮入路结合内镜辅助切除颅底咽旁隙复发神经来源肿瘤。结果本组29例患者皆成功手术,其中恶性肿瘤2例,良性肿瘤27例;27例良性肿瘤中,多形性腺瘤25例,复发神经来源肿瘤2例。25例多形性腺瘤病例中3例为复发多形性腺瘤;本组病例均无出血、张口受限等不良并发症。复发良性肿瘤病例中2例行术后预防气管切开,术后1个月皆拔除气管套管。2例颅底咽旁隙复发恶性肿瘤中手术后最短存活时间为1年7个月,最长3年。结论颈腮入路不仅适应于大部分咽旁隙肿瘤的切除,而且可以根据肿瘤的性质和累及颅底的范围进行适当拓展,以实现有效切除肿瘤和保证重要解剖结构的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咽旁隙肿瘤 颅底 咽旁 颈腮入路 外科手术
下载PDF
颌后腮腺前缘入路与颌后穿腮腺入路在下颌骨髁突颈骨折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3
11
作者 武卫民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536-538,共3页
本研究纳入下颌骨低位髁突颈骨折患者80例,分为2组(n=40),分别运用颌后腮腺前缘入路组(A组)和颌后穿腮腺入路组(B组)给予坚固内固定治疗(n=40)。术后3个月2组治疗的临床疗效相当,但经腮腺前缘入路术能更好的恢复患者咬合能力,改善下颌... 本研究纳入下颌骨低位髁突颈骨折患者80例,分为2组(n=40),分别运用颌后腮腺前缘入路组(A组)和颌后穿腮腺入路组(B组)给予坚固内固定治疗(n=40)。术后3个月2组治疗的临床疗效相当,但经腮腺前缘入路术能更好的恢复患者咬合能力,改善下颌关节功能,减少并发症发生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骨髁突颈骨折 颌后穿腮腺入路 颌后腮腺前缘入路
下载PDF
穿腮腺及穿腮腺前沿咬肌两种入路治疗髁突中低位骨折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苏荣彬 王朋辉 滕碧和 《当代医学》 2021年第32期72-75,共4页
目的探讨采用耳周切口穿腮腺入路、腮腺前沿咬肌入路治疗髁突中低位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7月至2020年4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46例髁突中低位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顺序的奇偶性分为两组,每组23例。A组患者实施... 目的探讨采用耳周切口穿腮腺入路、腮腺前沿咬肌入路治疗髁突中低位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7月至2020年4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46例髁突中低位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顺序的奇偶性分为两组,每组23例。A组患者实施采用腮腺前沿咬肌入路手术治疗,B组患者采用耳周切口穿腮腺入路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后髁突骨折均得到良好解剖复位、恢复正常咬合关系,手术切口愈合良好、骨折对位良好;术后两组患者下颌前伸运动、下颌侧方运动及张口度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A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4.35%,明显低于B组的30.43%(P<0.05);A组患者手术效果满意率为100.00%,高于B组的82.61%(P<0.05)。结论耳周切口穿腮腺入路及腮腺前沿咬肌入路的髁突骨折手术均能令髁突中低位骨折患者收获较为理想的骨折复位效果,但相较于耳周切口穿腮腺入路,采用腮腺前沿咬肌入路为髁突中低位骨折患者实施手术能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患者对手术效果的满意度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周切口穿腮腺入路 腮腺前沿咬肌入路 髁突中低位骨折 治疗效果
下载PDF
穿腮腺手术径路治疗下颌骨髁突骨折的临床效果评价 被引量:5
13
作者 谢奕文 林嘉旭 +4 位作者 林玉娇 吴晓平 王友山 王成 侯劲松 《中华口腔医学研究杂志(电子版)》 CAS 2016年第6期402-407,共6页
目的评价穿腮腺手术径路治疗下颌骨髁突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1例(共36侧)下颌骨髁突骨折的患者,穿腮腺入路行下颌骨髁突骨折切开复位钛钉钛板坚固内固定术、髁突骨折碎片取出术并髁突成形术。术后观察面型、张口度、咬合关系、面... 目的评价穿腮腺手术径路治疗下颌骨髁突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1例(共36侧)下颌骨髁突骨折的患者,穿腮腺入路行下颌骨髁突骨折切开复位钛钉钛板坚固内固定术、髁突骨折碎片取出术并髁突成形术。术后观察面型、张口度、咬合关系、面神经损伤、有无唾液腺瘘及复查颌面部CT观察骨折段的复位情况等。结果 24例(共29侧)行下颌骨髁突骨折切开复位钛钉钛板坚固内固定术,7例(共7侧)髁突骨折碎片取出术并髁突成形术,术后随访6~18个月(平均11.3个月);通过穿腮腺手术径路骨折断端复位准确、固定良好、咬合功能恢复正常、面部外形均满意;4例患者早期出现Ⅰ~Ⅱ度张口受限,经过张闭口训练后恢复正常;5例患者出现面神经暂时性麻痹,8周后均恢复正常;1例患者出现唾液腺瘘,经过加压包2周后扎后创口愈合;4例患者出现创伤性关节紊乱症,有关节弹响、疼痛等。结论穿腮腺手术径路治疗下颌骨髁突骨折安全有效,手术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骨髁状突 骨折 口腔外科手术 穿腮腺径路
原文传递
穿腮腺入路治疗髁突基部斜形骨折的临床研究
14
作者 胡新月 华泽权 +5 位作者 王帅 鲍海宏 张力 朱浩 林森 董智伟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15年第1期46-48,共3页
目的:探讨穿腮腺入路治疗髁突基部斜形骨折的手术方法及其疗效。方法:对18例(21侧)髁突基部斜形骨折患者采用腮腺区"S"形切口,穿腮腺入路进行切开复位和内固定术。结果:5例患者前牙开牙合,经颌间牵引2周咬合关系明显改善;8例... 目的:探讨穿腮腺入路治疗髁突基部斜形骨折的手术方法及其疗效。方法:对18例(21侧)髁突基部斜形骨折患者采用腮腺区"S"形切口,穿腮腺入路进行切开复位和内固定术。结果:5例患者前牙开牙合,经颌间牵引2周咬合关系明显改善;8例张口受限,经张口训练术后3个月均恢复正常;3例张口偏斜,术后6个月恢复正常;4例4侧出现面神经损伤症状,其中1例颧支损伤术后1个月恢复正常,3例颊支损伤术后3个月恢复正常。患者均未出现涎瘘,骨折断端对位良好,钛板钛钉固定良好,未见髁突吸收及关节强直现象。结论:采用腮腺区"S"行切口,穿腮腺入路进行切开复位和内固定术是治疗髁突基部斜形骨折的较好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髁突骨折 穿腮腺入路 面神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