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6篇文章
< 1 2 3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Land development suitability analysis for transport planning evaluation and optimization in mountainous ecological region 被引量:1
1
作者 ZHU Gao-ru WANG Man +4 位作者 LI Qi-li LIU Jie ZHAO Yan-ni GAO Jia-wei XU Hong-lei 《Journal of Mountain Science》 SCIE CSCD 2022年第3期862-873,共12页
Transportation planning is a critical component for creating an orderly,intensive,and sustainable pattern of land development.By comprehensively considering the potential and suitability of transport construction,a co... Transportation planning is a critical component for creating an orderly,intensive,and sustainable pattern of land development.By comprehensively considering the potential and suitability of transport construction,a comprehensive method combining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al carrying capacity(RECC)and land development suitability(LDS)was developed by using techniques of GIS,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and threedimensional magic cube.Taking Aba prefecture in Sichuan Province of Southwest China as a case study,LDS for transportation was analyzed from three aspects,including overall planning layout,different transport modes,and transportation projects.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transport planning scales of most counties in Aba were suitable,and the order of LDS of different transport modes was railway>highway=superhighway>tourism track,which already included 42 new transportation projects.We found that two counties(Maoxian County and Jiuzhaigou County)should improve the ecological protection level of transportation,in which the railway network construction should be encouraged,and some transportation projects with low LDS should be postponed or constructed harmlessly.We suggest the combination of RECC and LDS for transportation could enhance the territorial space optimization and sustainable transport constru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nd development suitability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carrying capacity transport planning EVALUATION OPTIMIZATION Spatial analysis Mountainous ecological region
下载PDF
TRANSPORT PLANNING FOR NEW TOWN DEVELOPMENT:EXPERIENCE OF HONG KONG
2
作者 E.SW.Lee C.K.Leung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SCIE CSCD 1994年第Z1期1-13,共13页
Since the 1960s, Hong Kongs new towns have been builton the assumption that they could be socially and economically selfcontained entities. A study of the linkage between three new townsand metropolitan area confirms ... Since the 1960s, Hong Kongs new towns have been builton the assumption that they could be socially and economically selfcontained entities. A study of the linkage between three new townsand metropolitan area confirms that substantial commuting trips arestill made. The new towns serve as dormitories for people workingin the metropolitan area. The commuters' reliance on publictransport is significant. The towns are thus far from self-containedeven aller 20 years of development. The public transport network,trip rate, peak factor, purpose, mode choice, costs and journey time,are signilicantly different from those originally estimated. Thesemay be related to distance from the metropolitan area,theavailability of modes, the structure of the public transport netwrk,and changs in the economical structure of Hong Kong. lt suggeststhat the direct and indiscriminant importation of Westernplanning practice to plan new towns with an oriental socio-economicsetting deserves critical review.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ew town development transport planning
下载PDF
Case Study of Transportation Planning Based on Land Development Patterns in the Great Chengdu Area
3
作者 邱延峻 阳恩慧 +1 位作者 王文奇 陆辉 《Journal of 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2010年第3期231-237,共7页
Traffic is a function of land use. Based on the understanding of mutual influences between transportation investment and land development, transportation corridors of various levels in Great Chengdu Area (GCA) were ... Traffic is a function of land use. Based on the understanding of mutual influences between transportation investment and land development, transportation corridors of various levels in Great Chengdu Area (GCA) were investigated. Trip generation was predicted based on population expansion, and trip attraction was estimated based on land use intensity coefficient. Lane assignment of transportation corridors with case studies is expected with two-way-six-lane routes connecting county-cities, two-way-four-lane routes connecting new towns in plane area, and two-way-two-lane connecting new towns in hilly area and prime villag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ansportation planning Land development Traffic generation Traffic attraction
下载PDF
Study on Objectives and Strategies for Energy Conservation and Emission Reduction in Transportation Industry during the 13th Five-Year Plan Period in Beijing 被引量:1
4
作者 Ying Liu Xiaoyi Li Jun Yang 《Journal of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2017年第3期304-317,共14页
Facing increasing passenger and cargo transport demand and limited re-source in the 13th Five-Year period, how to make a breakthrough and substantial progress has become a key issue on planning and the Top-level Desig... Facing increasing passenger and cargo transport demand and limited re-source in the 13th Five-Year period, how to make a breakthrough and substantial progress has become a key issue on planning and the Top-level Design. In this paper we judged and analyzed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and potential demand of the energy saving and emission reduction in Beijing traffic industry. Through application of energy and emission prediction model which based on the vehicle activity data, the development goals of “one drop, double control, and triple upgrade” have been put forward.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goal, “5 + 1” development strategies should be implemented, and we also proposed the thinking and recommendations 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ransport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ansport Energy SAVING and Emission Reduction 13th Five-Year plan Prediction Model development Goals and Strategy
下载PDF
低碳驱动下粮食转运枢纽选址及路径优化研究
5
作者 韩建军 张梦琪 +1 位作者 郭妍妍 杨雅冰 《粮油食品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11-218,共8页
为降低粮食运输的碳排放量,提高粮食运输效率,保障粮食运输安全,从定量分析的角度,构建低碳驱动下粮食转运枢纽选址-路径优化模型,并设计改进遗传算法对该模型求解,对中国现有粮食运输网络布局进行改进和优化,并选取粮食物流重点线路上... 为降低粮食运输的碳排放量,提高粮食运输效率,保障粮食运输安全,从定量分析的角度,构建低碳驱动下粮食转运枢纽选址-路径优化模型,并设计改进遗传算法对该模型求解,对中国现有粮食运输网络布局进行改进和优化,并选取粮食物流重点线路上的部分省会城市进行分析验证。结果表明:研究构建的轴辐式多式联运网络枢纽节点选址-路径优化模型及算法,可使粮食运输总成本降低13.87%,碳排放量降低11.70%,枢纽的平均转运饱和度提升9.66%。该方法适用于实际粮食运输过程,可实现粮食低碳高效运输,为低碳驱动下中国粮食转运枢纽选址及路径规划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运输 碳排放 选址-路径规划 轴辐式网络 多式联运
下载PDF
中部地区综合交通枢纽建设成效及高质量发展对策研究
6
作者 文瑞 《区域经济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3-88,共6页
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提出20年来,中部地区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取得重要成就,综合交通枢纽战略定位持续巩固,交通基础设施绿色化、智能化水平不断提升,交通基础设施综合效益不断释放。与此同时,中部地区综合交通枢纽发展的区域不平衡性、枢纽... 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提出20年来,中部地区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取得重要成就,综合交通枢纽战略定位持续巩固,交通基础设施绿色化、智能化水平不断提升,交通基础设施综合效益不断释放。与此同时,中部地区综合交通枢纽发展的区域不平衡性、枢纽能级辐射力弱、枢纽经济发展滞后等问题愈发凸显。在更高起点上扎实推进中部地区崛起需要持续完善“三基地一枢纽”功能定位,积极构建中部地区大通道格局,打造全国枢纽经济发展先行区,提升内陆口岸开放能级,以交通运输新质生产力支撑中部地区综合交通枢纽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部地区 综合交通枢纽 高质量发展
下载PDF
智慧交通与低空经济协同发展的空间规划策略研究
7
作者 杜智民 高超 陈泽鹏 《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5期84-100,共17页
随着技术革命与空间革命对人类社会的加速重塑,推动智慧交通系统与低空经济的协同发展成为构建三维立体城市空间的关键路径。基于空间协同理论、复杂系统理论、空间句法理论、新经济地理学理论、韧性城市理论等,分析智慧交通系统的空间... 随着技术革命与空间革命对人类社会的加速重塑,推动智慧交通系统与低空经济的协同发展成为构建三维立体城市空间的关键路径。基于空间协同理论、复杂系统理论、空间句法理论、新经济地理学理论、韧性城市理论等,分析智慧交通系统的空间布局特征和低空经济的空间发展模式,探索两者的空间协同机制和协同发展的空间规划策略。研究发现,智慧交通系统为低空经济提供了高效的地面支撑和空间信息服务,低空经济的发展推动了智慧交通系统向三维空间的延伸和创新;低空经济的空间发展模式正在形成一个立体化、网络化、智能化的新型城市空间体系,通过科学规划低空交通走廊、合理布局空中枢纽、优化地空接驳设施的空间分布,低空经济能够创造出新的城市空间形态和经济增长点;智慧交通与低空经济的空间协同机制体现了城市系统的复杂性和整体性,可以通过空间布局、技术应用和管理制度的协同,构建三维立体交通网络,优化空地一体化枢纽布局,推进智慧空间信息系统建设,完善空间规划法规和管理机制等,形成新型城市空间治理模式,推动城市向智能、高效、宜居的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空间 智慧交通 低空经济 空间规划 协同发展
下载PDF
新时期郑州综合交通枢纽高质量发展策略
8
作者 杨嘉 谢昭瑞 +2 位作者 卞长志 杨少辉 孙娟 《城市交通》 2024年第5期21-26,共6页
中国城市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已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推动郑州综合交通枢纽高质量发展既是国家战略要求,也是枢纽自身发展的阶段要求。准确把握新时期综合交通高质量发展的内涵与要求,从国际竞争力、区域辐射力、枢纽运转效率、枢纽... 中国城市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已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推动郑州综合交通枢纽高质量发展既是国家战略要求,也是枢纽自身发展的阶段要求。准确把握新时期综合交通高质量发展的内涵与要求,从国际竞争力、区域辐射力、枢纽运转效率、枢纽经济带动等维度对郑州综合交通枢纽发展现状进行评估,同时对其优势和短板进行分析。围绕构建新发展格局、高标准建设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从提能级、强辐射、增效率、促融合等4个方面提出推动郑州综合交通枢纽高质量发展的策略与行动建议。通过不断提升枢纽内外双向辐射能力,增强资源要素全球配置能力,推动郑州综合交通枢纽由做大向做强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交通枢纽 枢纽城市 枢纽经济 高质量发展 提质增效 融合发展 郑州市
下载PDF
南京铁路枢纽总图规划深化研究
9
作者 黄鹏 郑洪 《中国铁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41-146,共6页
以《交通强国建设纲要》等上位规划为引领,从国际运输、国内中长途运输、南京都市圈、枢纽客货运输体系建设的角度,提出目前南京铁路枢纽存在的问题。通过分析枢纽近远期客流情况,介绍路网构成,从国际运输、国内运输、过江通道、客运站... 以《交通强国建设纲要》等上位规划为引领,从国际运输、国内中长途运输、南京都市圈、枢纽客货运输体系建设的角度,提出目前南京铁路枢纽存在的问题。通过分析枢纽近远期客流情况,介绍路网构成,从国际运输、国内运输、过江通道、客运站分工调整等方面提出南京铁路枢纽总图规划优化方案,以期打造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铁路枢纽。通过定量分析可知,枢纽优化后,相关车站、区间线路、过江通道的能力满足远期运输需求,并且对国际国内运输体系建设、都市圈城市发展都具有显著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京铁路枢纽 总图规划 国际运输 过江通道 空铁联运 海铁联运
下载PDF
郑州东站及周边区域站城融合规划实践
10
作者 郭栋梁 马军瑞 杜景州 《城市交通》 2024年第5期27-34,123,共9页
依托高铁枢纽推进周边区域开发,促进交通、产业、空间融合发展,能够更好地发挥铁路建设与城市发展的联动效应。系统回顾郑州东站及周边区域规划实践,总结高铁枢纽站城融合的成功经验,包括高铁枢纽选址契合城市空间发展战略、构建站城融... 依托高铁枢纽推进周边区域开发,促进交通、产业、空间融合发展,能够更好地发挥铁路建设与城市发展的联动效应。系统回顾郑州东站及周边区域规划实践,总结高铁枢纽站城融合的成功经验,包括高铁枢纽选址契合城市空间发展战略、构建站城融合综合交通体系、枢纽-产业-空间互动融合,以及立体空间互联互通。结合规划实践进行总结与反思,提出高铁枢纽建设应当向开放融合的城市综合体转变,以提供一流服务为目标,科学预留高铁枢纽配套设施。自投入运营以来,郑州东站对周边区域带动作用凸显,体现了高铁枢纽与城市共生的理念,实现了规划初期枢纽驱动、站城融合的发展设想,枢纽核心区已成为中原区域最具人气的商务核心。未来郑州东站将向智慧化、共享化和复合化的方向发展,更好满足站城融合的发展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规划 高铁枢纽 站城融合 枢纽-产业-空间 郑州东站
下载PDF
Hub-and-Spoke型运输网络改善方法及其应用 被引量:5
11
作者 李红启 刘鲁 《运筹与管理》 CSCD 2007年第6期63-68,共6页
Hub-and-Spoke(本文简称为HS)网络形式被广泛采用于多个领域,其在实践中显现的缺陷也为学术界所重视。本文采用运输车辆空驶吨公里作为评判标准,以"中途点停靠"(pickup stopover)的形式改善HS型运输网络。通过解析法获得HS运... Hub-and-Spoke(本文简称为HS)网络形式被广泛采用于多个领域,其在实践中显现的缺陷也为学术界所重视。本文采用运输车辆空驶吨公里作为评判标准,以"中途点停靠"(pickup stopover)的形式改善HS型运输网络。通过解析法获得HS运输网络结合中途点停靠运输模式的适用条件,并以我国公路快速货运业干线运输组织为对象加以实证分析。相比于运筹学领域优化计算方法而言,这种针对HS运输网络改善方法的可行性论证过程简单而实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 中途点停靠 解析法 hub-and-Spoke运输网络
下载PDF
考虑城市多能源系统不确定性的移动能量枢纽规划方法
12
作者 姚宗君 张铁岩 赵琰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452-2466,I0002,I0003,共17页
针对低碳新能源供能与电热气负荷间能量平衡困难及其时空不确定性,提出一种基于交通流和多源能量流协同的城市多能源系统移动能量枢纽(mobile energy hub, MEH)模型及规划方法。首先,研究低碳型高比例可再生能源供能的城市多能源系统源... 针对低碳新能源供能与电热气负荷间能量平衡困难及其时空不确定性,提出一种基于交通流和多源能量流协同的城市多能源系统移动能量枢纽(mobile energy hub, MEH)模型及规划方法。首先,研究低碳型高比例可再生能源供能的城市多能源系统源网荷能量和功率平衡及其调节需求特性,建立具有灵活的“电-气-氢”能源转换和存储特性的移动能量枢纽模型;其次,基于移动能量枢纽模型,综合考虑交通运输网络流量动态及其输运成本,建立基于交通网与城市多能源系统网络协同和移动能量枢纽能量特性的多能流时空协调模型;然后,考虑可再生能源出力以及负荷不确定性,提出城市多能源系统不确定性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综合投资和运行成本最小的移动能量枢纽规划模型;最后,以我国北方某地区多能源系统运行数据为基础,建立移动能量枢纽仿真模型。算例仿真结果表明,该文提出的移动能量枢纽规划模型能够有效提升城市多能源系统维持较高能量平衡水平下的经济性,并可为较大供能规模的多能源网络提供较好的多时空尺度能量调节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量平衡 不确定性 多能源系统 移动能量枢纽 优化规划 交通网 多时空尺度
下载PDF
城市综合交通枢纽框架隧道设计
13
作者 陈勇 袁竹 何昌国 《山西建筑》 2024年第7期148-153,共6页
长距离下穿综合交通枢纽,面临近接轨道交通、各等级路网、管网、结构空间受限、地下水位变化大等问题。以成都市红光大道犀浦双铁站下穿隧道为例,对长距离下穿综合交通枢纽框架隧道的设计进行梳理与总结,其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为解... 长距离下穿综合交通枢纽,面临近接轨道交通、各等级路网、管网、结构空间受限、地下水位变化大等问题。以成都市红光大道犀浦双铁站下穿隧道为例,对长距离下穿综合交通枢纽框架隧道的设计进行梳理与总结,其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为解决长距离下穿综合交通枢纽所面临的结构横向宽度通长受限、竖向高度局部受限问题,设计采用“局部加高风机衬砌和加深集水井”的限界竖向延伸设计思路和主体结构分段原则;为得出各控制部位最不利配筋,需对比多种荷载组合工况得到其配筋面积包络图;结构各部位的最不利配筋量差别较大,为兼顾结构的安全和经济,按非对称配筋原则,对控制性位置进行局部加强配筋;框架隧道上跨规划地铁段时需考虑地铁开挖造成的土体卸载和地下水浮力作用问题,采取设置板凳桩跨越地铁区间同时加强底板纵向配筋的措施,土体卸载和地下水浮力分别控制底板上、下部最不利配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枢纽 框架隧道 主体结构分段 限界竖向延伸 配筋包络图 上跨规划地铁
下载PDF
甘肃省铁路网高质量发展规划研究
14
作者 丁海涛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17-227,共11页
为推动甘肃省铁路网现代化建设和综合交通高质量发展,立足新发展格局下甘肃省铁路发展现状和形势要求,对甘肃省铁路网规划布局进行系统研究。首先,对目前甘肃省铁路网布局结构、路网规模水平、运输效率、运输能力适应性等进行研究,剖析... 为推动甘肃省铁路网现代化建设和综合交通高质量发展,立足新发展格局下甘肃省铁路发展现状和形势要求,对甘肃省铁路网规划布局进行系统研究。首先,对目前甘肃省铁路网布局结构、路网规模水平、运输效率、运输能力适应性等进行研究,剖析甘肃省铁路网发展存在的瓶颈弱项;其次,基于甘肃省铁路客货运输需求,以问题破解、需求支撑、发展引领为导向,提出甘肃省铁路网发展思路、发展目标和布局方案。研究表明,甘肃省将形成“一心两廊多放射”的铁路网格局,构建“1259小时交通圈”,实现区域内部市市通高速铁路、区域对外多径路快速通达、货运体系保障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肃省 铁路网规划 路网格局 运输需求 交通圈 高质量发展
下载PDF
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综合客运枢纽一体化设计创新研究——以仪征客运中心为例
15
作者 万钟 刘松 张启菊 《建筑与文化》 2024年第3期18-20,共3页
为了构建更加绿色便捷和可持续的城市交通系统,综合客运枢纽的一体化设计创新成为可持续发展理念的重要研究方向。文章针对推动客运枢纽的可持续性与一体化设计的前沿需求展开研究,以仪征客运中心为实证案例,详细分析了该项目的设计定... 为了构建更加绿色便捷和可持续的城市交通系统,综合客运枢纽的一体化设计创新成为可持续发展理念的重要研究方向。文章针对推动客运枢纽的可持续性与一体化设计的前沿需求展开研究,以仪征客运中心为实证案例,详细分析了该项目的设计定位、目标以及现存的问题和挑战,并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积极探索一体化设计策略,以期为实际项目的规划与设计提供有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一体化设计 综合客运枢纽 设计策略
下载PDF
基于站城融合理念的上海东站综合交通枢纽设计策略
16
作者 李春蕾 方健 殷炜 《铁路技术创新》 2024年第3期126-133,共8页
随着我国多层次综合交通体系的不断完善,以铁路客站为核心的“三个一体化”是当前全新一代综合交通枢纽的主要特征之一。在站区规划和建筑设计中,“三个一体化”体现在“站场城一体化”“规划建设一体化”“运营管理一体化”。以上海东... 随着我国多层次综合交通体系的不断完善,以铁路客站为核心的“三个一体化”是当前全新一代综合交通枢纽的主要特征之一。在站区规划和建筑设计中,“三个一体化”体现在“站场城一体化”“规划建设一体化”“运营管理一体化”。以上海东站综合交通枢纽为例,从开发一体化、形象一体化、交通一体化、空铁一体化等方面探索站场城一体化设计策略;从枢纽核心区、客站主体及地方相关配套工程、铁路配套生产生活房屋等方面提出规划建设一体化设计方案;从安检互信模式、一体化管理服务、一体化运营等方面阐述运营管理一体化设计思路。“三个一体化”设计策略强调以高起点进行规划、以高标准进行设计、以高水平实施建设,打造集高效便捷、生态绿色、数字智能于一体的升级版综合交通枢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东站 综合交通枢纽 一体化 站城融合 规划建设 运营管理
下载PDF
超高速管道磁浮系统通道规划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云娇 王修华 +1 位作者 范丁元 程婕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14,共7页
以超高速管道磁浮系统在我国通道规划布局研究为目的,通过对标民航、高铁两大高速运输系统的发展趋势和特征,深入剖析超高速管道磁浮系统的必要性和发展定位;同时,以我国综合立体交通规划纲要为依据,提出超高速低真空管道磁悬浮的“四... 以超高速管道磁浮系统在我国通道规划布局研究为目的,通过对标民航、高铁两大高速运输系统的发展趋势和特征,深入剖析超高速管道磁浮系统的必要性和发展定位;同时,以我国综合立体交通规划纲要为依据,提出超高速低真空管道磁悬浮的“四阶段”发展战略:建设工程试验线、中短距离商业示范线、长距离快运通道和超高速交通管道系统网;采用“面、点、线”分析法通过人口分布、经济发展、城镇化格局、规划方向等因素研究路网通道构建。研究建议近期建设京津冀—长三角、京津冀—粤港澳、长三角—粤港澳、长三角—成渝,远期建设京津冀—成渝、粤港澳—成渝、京津冀—哈长、大陆桥、长三角—滇中通道,形成由9条通道组成的“钻石+放射”型规划方案,构建超级城市群两小时快速通达圈、相邻城市群一小时经济生活圈、区域性中心城市间半小时同城圈的超高速交通系统通道网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速磁浮系统 通道规划 高速铁路 民航 发展战略 通达时效 目标市场
下载PDF
枢纽建设驱动城市更新片区复兴规划实践——以雅园枢纽为例 被引量:1
18
作者 方世泉 《交通与运输》 2024年第S01期235-240,共6页
随着城市的发展,老城区出现交通拥堵、用地紧张、城市品质低下等问题,城市发展陷入困境,需借由城市更新焕发新生。结合相关经验,发现引入轨道交通枢纽是破局城市更新片区发展困境的一剂良药。以深圳市罗湖区雅园枢纽为例,对城市更新背... 随着城市的发展,老城区出现交通拥堵、用地紧张、城市品质低下等问题,城市发展陷入困境,需借由城市更新焕发新生。结合相关经验,发现引入轨道交通枢纽是破局城市更新片区发展困境的一剂良药。以深圳市罗湖区雅园枢纽为例,对城市更新背景下枢纽的规划建设做了积极的探索与研究,总结了城市更新片区引入枢纽后轨道交通线站位布局如何调整、道路交通如何协同改造、地上/地下空间如何打造等相关经验,为以后类似项目规划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规划 枢纽建设 城市更新
下载PDF
成德眉资经济圈轨道交通一体化发展对策研究
19
作者 胡佳佳 胡孝红 +2 位作者 耿敬春 罗心灿 陈钉均 《铁道经济研究》 2024年第4期65-71,共7页
经济圈是都市圈发展进程中寻求更高标准、更高质量的城市形态,不仅能够更好地优化城市资源配置,还能够提升城市整体竞争力,促进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成德眉资经济圈轨道交通一体化建设,不断促进多层次轨道交通初步成网,轨道交通半小时... 经济圈是都市圈发展进程中寻求更高标准、更高质量的城市形态,不仅能够更好地优化城市资源配置,还能够提升城市整体竞争力,促进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成德眉资经济圈轨道交通一体化建设,不断促进多层次轨道交通初步成网,轨道交通半小时通勤圈和“两环三射”框架初步形成。通过阐释成德眉资经济圈轨道交通发展现状,从线网布局、运营管理、协同机制等方面,分析成德眉资经济圈轨道交通一体化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轨道交通线网布局、加强运营管理一体化、强化组织协同管理等对策,以推动成德眉资经济圈协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德眉资经济圈 轨道交通 一体化 线网布局 运营管理 协同机制 交通规划 发展对策
下载PDF
面向四网融合的大型铁路枢纽规划重点问题探讨
20
作者 陈旭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8-74,共7页
新时代开展面向“四网融合”的大型铁路枢纽规划是落实交通强国铁路先行规划纲要的重要工作。在解读“四网融合”内涵并剖析其对铁路枢纽规划的内在要求基础上,针对枢纽总图研究范围、枢纽总图格局、客运系统布局及分工、生产力布局、... 新时代开展面向“四网融合”的大型铁路枢纽规划是落实交通强国铁路先行规划纲要的重要工作。在解读“四网融合”内涵并剖析其对铁路枢纽规划的内在要求基础上,针对枢纽总图研究范围、枢纽总图格局、客运系统布局及分工、生产力布局、高速铁路及城际铁路引入、既有铁路资源利用等重点问题开展研究,并结合案例进行分析:在“为铁路服务”的基础上应强化“以人民为中心”“为城市服务”的规划理念;总图研究范围应逐步拓展至都市圈;总图格局应当推进“客内货外”“互联互通”;客运系统应“多点布局”,加强与国土空间规划、综合交通规划的耦合,客运站分工应“多点到发”“兼顾高普”“分向把口”;生产力布局应考虑不同层次网络资源共享;高速铁路、城际铁路应尽量实现“进城”;充分利用枢纽内铁路资源,研究利用既有铁路开行市域(郊)列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网融合 铁路枢纽总图 引入方案 客运系统 生产力布局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